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葡萄沟教案8篇

时间:2023-03-14 15:05: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葡萄沟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葡萄沟教案

篇1

关键词:教学流程 语文课堂 培养习惯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流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用好流程,把流程当作做事的一种习惯。上好一节课,不仅要认真备好课,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还要通过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基本情况,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师生活动,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对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进行预设,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

一.“备”在课前,“精”在课上

按流程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重要前提。同时,认真备好课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找准教材中的突破口。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疱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如语文第四册《葡萄沟》的教学,在备课时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确定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上课前,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咱们新疆好地方》,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齐读、小组读、品读等形式,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品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课文朗读”,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件,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他们领悟到作者感情,也充满表达了孩子们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指导学法,学生乐学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也是按流程上课要求之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法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学习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他们在宽松和谐中提高学习兴趣。一是营造快乐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整理和利用黑板报等方式。二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2.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可牵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要实现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时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教案,而应该是学生。因此,首先是要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提问。门槛过高的教学提问,只能构成学生思维的障碍,只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痛苦,反之,只有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境界。其次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疲劳时,在学习精力分散开小差时,我们应采取的不是大声训斥,而是因势利导,将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快乐有效的教学动力。如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那是一节公开课,正在聚精会神学习的学生被外面低空飞行的飞机轰隆声吸引,学生们有的低声议论,有的下位趴窗而望……性急的老师大声呵斥学生,一个个将学生拉到座位上,可是拉了这个又跑了那个,整个课堂一塌糊涂。试想,如果执教老师冷静一些,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设计,趁机让学生观察飞机,通过谈话让学生在快乐中回到课堂,相机设计其他教学活动来化解教学危机,岂不更好?

三.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按流程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上新课前应让学生先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文中生字、新词查字典,对不懂的句子和问题做上记号。

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不懂的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中找答案。课后习题一般侧重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做练习。讲练结合,读写结合。如理解词语,句子等;也可放在讲读课文之后来处理。造句,背诵,在讲读过程中要达到理解到位,有意识的体现渗透,为学生独立做练习奠定基础。如在学习《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我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即让学生自主读文,在读课文过程中借助书中的文字注音或工具书(字典)进行自主识字,在自主读文的过程中去认识生字,为了检验学生生字认识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开展生生之间的第一步纠正字音,认读生字的过程,再进一步在全班展开“我把课文读正确”的展示活动,为认识生字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因为如此学生在把课文读正确时就已经达到了认识生字的目的。为了使学生在每一遍的读文中,都能对生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让学生把生字涂上显眼的颜色,由此,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心理学原理,让学生反复在读文中感知生字的字型。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借助思考题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借助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字体规范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眼手俱到的良好习惯。因为习惯就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提升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心理学》(钟为永著 1998年8月第一版).

[2]《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感悟与创新》王剑制著.

篇2

一、活用拓展点,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当前环境下,语文课程具备综合性特质,教师应将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如:阅读实践、字词理解等,在不断完善教案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低年级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律意识,在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中,常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一旦产生厌学心理后,会给小学生未来的学习课程造成负面影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落实到语文课堂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开展字词教学活动,包括:汉语拼音、笔画等,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语言框架系统。语文教师不应直接将答案告诉小学生,而是应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概念。如在课文《葡萄沟》中,其教学目标是:灵活运用生词组词;理解课文中的成语意义;模仿文章句式造句。在正式授课前,语文教师应提前布置课文预习任务,使学生们将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标注,以便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询问教师。上课期间语文教师应重视互动环节,提出与《葡萄沟》有关的问题,不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如:葡萄沟产地在哪儿?那个地方还会生产其它水果吗?在“新词教授”期间,语文教师应让小学生勾画不理解的词语,并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讨论问题,随后统一解答小学生们的疑惑点,在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环节中,提高了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该模式不仅能提高思维逻辑性,而且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里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当《葡萄沟》课文讲授结束后,为了培养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情,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们感受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符合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教?W,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语文教学依据文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教师应重视“文本阅读”环节,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记叙的文字中想象这一情景。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环节过于重视背诵目标,忽视了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应教授小学生阅读文本的方式,使小学生运用教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这一视角,语言教师担任“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通过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分析,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的观点。

如:在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语文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为了使学生具备字词搭配的能力,应让小学生背诵个人喜爱的段落。另外,为了使小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美丽,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前准备与大兴安岭有关的图片视频,运用课堂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语文教师通过文章中的几个词语开展组词造句活动,能使学生理解用词准确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今后运用语文文字的过程中,更注重语句之间的逻辑性。阅读文本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使小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势。

三、培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围绕审美鉴赏与创造展开教学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依据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引导同学们感受语言图像的魅力,从而达到陶冶小学生性情的目的。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中,该课文是诗歌题材,语文教师可以使小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诗歌比赛。为了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教师应提前教授诗歌在排版布置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小学生们运用日常积累的语言词汇进行诗歌写作,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观察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运用多个意象创作诗歌,在文字意境中感受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要求小学生熟练运用文字,具备表达意境美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收集成语。《雪地里的小画家》描述了一群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脚印的画面,教师可以在班上设置成语比赛活动,只要成语中含有动物的字即可,例如:龙飞凤舞、闻鸡起舞等等,小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后,将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融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06-0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和利用的能力,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深度融合能借助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自主、合作、探究更容易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无疑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语文素养。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语文教学带来创新和改革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困惑。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其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一)技术落伍,有名无实

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侧重于辅助功能,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不大。教师没有改变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多媒体CAI只是把图片形象化,把静态的实物变为动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为主。第二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脑不仅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何克抗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本质。”第三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活动中解决复杂的问题。

当我们把信息技术的浪潮推向学科深度融合时,就不难发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方式的不均衡。在课堂或者赛场上,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信息技术仅仅当成PPT使用的现象。如在《葡萄沟》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 (PPT出示一张从课文中扫描的葡萄沟图片)师:同学们,这葡萄沟给你什么印象?2. 师:这么美的葡萄沟,那里的葡萄肯定很多吧,让我们去看看那里的葡萄吧!(PPT出示各种葡萄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3. 师:听老师配乐读一遍,你们好好地听,看看老师读得怎样。(师配乐朗读)4. 师: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美美地读一遍吧。5.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葡萄干,大家尝 一尝。(学生吃葡萄干)你们想知道这些葡萄干是怎么来的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晒葡萄的房子和架子)。6. 师:假如到了新疆,你会发现那里的人民可热情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请大家欣赏感受一下新疆人民的热情。

从上述教学的各个步骤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把原来用图片张贴、用录像机、录音机播放的步骤统统改为PPT的形式,把学生一步步引入教师预设的教案中,换汤不换药地“整合”了一回。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它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组成部分。

(二)技术堆砌,华而不实

当主题网站、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师们往往是喜忧参半。有的教师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恨不得在一节课里把多媒体所有的功能全部用上,技术手段堆砌叠加,让学生眼花缭乱,听课教师目瞪口呆。教师忘记了语文的工具性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功能,课堂没有了品读,没有了学生的感悟,剩下的只是教师娴熟的表演,语文教学的初衷被抛诸脑后。如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描述“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内容时,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师:课文中表示鱼多的是哪些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遮幕”“拉幕”“标注”的功能出示句子。2.师: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鱼呢。(采用“聚光灯”“放大镜”功能逐一出示各种各样的鱼)3.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资料袋,请大家打开电脑认真阅读,思考文中还介绍了哪些鱼,你记住了哪些鱼?它们有什么特点?4.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记住了这么多鱼。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鱼多,老师下载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音视频操作功能)5.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查找资料,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怎样的?(6)师:让我们美美地读一遍。可见,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用了20多分钟和大量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眼花缭乱的操作中被动地回答问题,整节课用先进的手段代替了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代替了语文课应有的听、说、读、写功能。

(三)主体错位,目标“失联”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备课时只注重自己怎么讲、怎么问,却没有备学生。尽管教师拿的是新教材,使用着最新的设备,运用着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教师在转,导致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回答能和教学预设相一致,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引导。宝贵的课堂时间在不断的追问、引导中流逝,学生却没能从中获取什么。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为了方便操作,显示技术的高超,常常使学生被教师、课件弄得云里雾里,导致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是学生配合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

二、对策与措施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做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加强培训

1.加强学习,强化“运用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已经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提高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是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盼。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要有刻苦学习的态度,还要有丰富充足的学习资源,注意自身的学习,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加强学习,更新“主体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为主体”,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几个要素的融合外,还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主次联系,如下图所示。

上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图,从图示可以看出,学生是所有要素的“主体”。在这几个要素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从教师提供的资源、课程中汲取知识,而教师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从学生的发展考虑,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条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整合更多的资源。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之间要充分互动,让学生更加自主、合作地去探究学习。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各要素相互配合,实现融合、平衡发展。

3.加强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执杖者是教师,教师要把握时展的节奏,注意进行相关的培训,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执行者。一是进行现代教学理论的培训。教师要通过培训了解当前各种先进理念的内涵,了解理论和教学实践所带来的变化。二是进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培训。要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教师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愿学、会学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教学常用的工具软件及其在教学中的用途。三是多次进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利用校本研修,共同研读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彰显学生主体性

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强调的内容,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呢?在语文综合实践课《遨游汉字王国》一课中,笔者是这么设计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激趣,引发感受――演示演变,回顾来历――走进网络,实践探究――合作交流,自悟自得――填写报告,评价反馈”五个活动板块,实现“四个融合,体现四个创新”的设计理念。何谓“四个融合,体现四个创新”?一是将电子白板结合广西优课系统与课程相融合,体现探究方式的创新;二是网络与课程融合,体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三是课内外融合,体现教学方式创新;四是语文能力的融合,体现学法的创新。在“演示演变,回顾来历”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广西优课系统播放汉字演变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种形态。接着利用多媒体的“蒙板”“拉幕”功能,逐一显示课本中汉字的形态,让学生感知各种汉字书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走进网络,实践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四个融合”的方法,把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第一步,先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书写”“标注”的功能,把图片中的错别字圈出、修改,通过观察归纳出不规范使用汉字的几种常见原因。第二步,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任务(如何正确地使用汉字)、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步骤与要求。第三步,让学生进入专题网站中的“错别字医院”页面,分小组在四种常见错别字类型中选择一种情况,开展探究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与课前的社会实践探究整合起来,继续深入地开展活动,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合作交流,自悟自得”这一部分的环节中,小组派代表汇报完成。学生将课外收集的资料,与课堂中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学生用电子白板自如地实践操作。教师通过优化师生活动设计,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既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又进行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网络资源的交互与共享,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凸显“语文味”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教师搭建起网络环境学习的平台,如播放经历的典型战役影片资料,让学生了解的艰难历程,感受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资料中展示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有后人的艺术创作,有途中吃、穿、用的实物照片,学生在欣赏之余油然而生敬仰之心,在自由诵读中得到情感熏陶。这样的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时,不少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你了解翠鸟的哪一方面?请在白板上画出相关句子,圈出相关词语。”学生照着课本圈画,其潜在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感悟能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不妨这样设计:教师事先设计微课,提出两个探究问题:“请分组讨论,你们从视频中知道翠鸟飞行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描述,你打算怎么说?”这样学生没有被教师牵着走进文本,而是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智慧被激发出来,生成课堂的精彩。教师再通过“标注”“拖拉”等功能,把课文词句与学生的思考相对比,从中感知形象、贴切表达的方式。如此设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文本走向实践探究,又从实践探究走进文本。教师、学生、课程、信息技术各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全方位地互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达到深度融合的目的。

(四)恰当合理深度融合,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教师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走向深度融合,实现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工具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内容不断丰富,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各要素及教学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依存关系,融合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使用的功能越多越好,教师不仅要注意多媒体与方法的选择组合,也要注意新的教学工具与已有教学设施之间的组合,同时还要注意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教师如果对信息技术的优势、制约性因素以及与课程“深度融合”等因素把握不准,就会适得其反,让“深度融合”难以开展,教师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凸显信息技术的优越性,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