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8篇

时间:2022-05-10 08:32: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跨文化意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掌握外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只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已不能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而是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掌握作为符号的语言,还要掌握这些符号里蕴藏着的民族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充分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为了应对世界全球化,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我国外语教学加大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力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ICCcompetence)是从交际能力(tom—munieativecompetence)发展而来的。语言能力是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全部语言规则知识(HuZhuanglinetal,1988)。Hymes(1972)针对Chomsky对语言能力与语言应用的区分提出了交际能力概念,涉及四个因素: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和操作性。在此基础上,CanalandSwain(1980)又进一步研究了社会因素,交际场合及语篇等因素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把交际能力具体表述为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技能;2)社会语言能力: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境来选择恰当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3)语篇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4)策略能力:具有应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解决交际中的障碍,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近年来,语言学家又认识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知识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在综合了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把交际能力扩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可以指学习母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也可以指学习外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际时,所涉及的交际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刘学惠,2003)。Gudykunst(1984)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还应包括关系能力、语用能力和情节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由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包括语用能力在内且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组成,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

二、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而世代相传,二者关系密切。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规范,即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如中国人经常采取自贬或否定形式回答称赞以示谦虚,而英语民族则采取肯定形式,回答“Thankyou”。交际能力既包括了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又包括了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缺乏文化的了解必然会造成交际障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学习语言并掌握其组词造句规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运用。而语言是以文化为背景,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相对独特的。所以很容易看出,学习外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在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外语的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的两个方面的广义的交际,对跨文化因素涉及较少。由于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与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语言是一个信息的载体,也是一种表达文化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必须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所以教授语言如果不触及到文化,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篇2

论文摘要: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是企业精细化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辩证运用。它的核心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 构建和谐发展,实现人校两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力戒繁琐哲学,鼓励科学创新,才是高职教育教学实行精细化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等职业院校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转型过程中,如何确保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我院院长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湖南省级课题已通过了湖南省社科联成果鉴定。该项目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高职人才培养,对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作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构建了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法、观点,在该研究过程中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利用精细化培养理论,对我院的两个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造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方法,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但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将专业人才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辩证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内涵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不等同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如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论照搬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试图利用精心设计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工作行为,从而在整体上保障工作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企业质量控制的IS09000系列标准直接运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直接套用其概念条文,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这样势必对师生学校生活的全时空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对教学活动高度主观和机械的规范化过程,此种做法最终结果必然违背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的规律,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貌似精细,实际缺少对学生和教学规律的深入分析,盲目依赖强化措施,它至多只能称之为“学校企业化管理”,而不会真正获得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学校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提升。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教育教学管理要力争从“精细”中出”成果”、从”成果”中提炼“标准”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在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细,不等于繁琐,教学常规的“细是简单易行,是想得细、做得细、落实得细;实,是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注重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结合。我们的做法是:一抓制度。我院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形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规范的《办学指南》,其中教育教学管理建立了《教学常规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学校管理工作量化检查方案》等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控制教学过程的管理程序,实现了“制度规范、量化考核,管理精细、工作高效”的教学管理目标。二抓检查。通过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答疑等环节的常规教学检查,及时通报教学质量的绩效情况,这样既从中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激励、督促他们用心工作和学习;学院督导室组织督导团随机推门听课,深入了解课堂,及时与师生充分交流,寻找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办法。三抓交流小结。在各层次的检查、督促、评价过程中,随时发现优秀案例,集中进行展示交流,提供样板;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生成群体智慧;搜集典型案例或焦点问题,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集思广益,诊断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成果意识,注重成果物化,组织人员及时提炼推广,及时修订教育教学质量规章制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良性化运转。

三、教育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凝聚人心

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管理是第一要务,“师本”才是本之纲目。培育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精细化与人性化融会的和谐教学管理最高境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因此,建立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都必须要“以人为本”,要更多地关注师生的需要与情感,把管理定位在“服务”与“尊重”的基础上,使师生在民主的环境中既受到必要的约束,更享有充分的自由,这样教学及学习活动才会充满活力。我院在“抓内涵、上管理、创示范”过程中使教师的独创性劳动得到尊敬与提升,从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期,提出了多样化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其潜能发展,管理制度人性化,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适合学生的弹性学习为管理手段,给学生留有按自身发展潜力选择的余地,实现拓宽专业基础与增强专业职业技能紧密结合,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真诚、民主、科学的态度去制定规范、实施管理,才能与广大师生实现精神层面的深刻交流与共鸣,赢得人心,促进教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8

篇3

论文关键词:行业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学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建设点建设为契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 

教学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日本筑波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同类高校。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走访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达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强豫农业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合作教育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确定了“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一个强化、一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工学、农学、管理学齐备的多学科优势,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开设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体实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共计入校经费1000余万元,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各类实验样机如切割器实验台、风扇实验台、犁体外载测定装置等12台,价值60余万元。通过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专业课实验内容的50%以上。(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等38周的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若干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习训练。(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械、玉米秸秆处理、玉米根茬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耗,解决了双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主机宽度较大,田间作业开道困难等问题,正是生产实践对科研的反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到研究项目中来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校基金与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玉柱,姬江涛.工科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171-173. 

[2]易国顺,许绮川.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1,(7):59-62. 

[3]林小峰,等.实行责任教授制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7(11):86-88. 

篇4

关键词:中职 电工电子英语 课程改革 信息化教学

电工电子英语课程实用性强,它是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上结合电类专业知识、语言知识,并充分重视语言的“专业化”而发展起来的综合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安卓手机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一、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英语课程改革思路及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首先,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实行教材的分层递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编写了适合于本校学生的自编教材。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上,结合电类专业知识、语言知识,充分重视语言的“专业化”,能够有效且有针对性地提高电类专业学生在专业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其次,从趣味性入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辅助教学。中职学校电工电子英语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基础英语及电类专业知识。这个年龄段的中职学生,大多数厌恶死记硬背,畏惧英语学习,但他们动手能力和好奇心较强,要想让学生转变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就必须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认识误区

一些老师常常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运用形式,这是一种误解。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制作各种声效和动画,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这种课件的本质只是再现书本知识的呈现式学习,课件是灌输性的,学生仍然是接受性学习,未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往往收效不佳。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系统除了课件外,还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英语的信息化教学还可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等资源为基础,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检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中职电工电子英语课程教学信息化过程设计实例

1.教师可查询外文网站,找出相应的专业知识点供学生辨析

维基百科是一个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教师可节选维基百科科学分支下的电工学、电子学内容,结合教材提炼专业词汇供学生进行辨认。这里需要注意,维基百科网页可随时在英文和中文间进行切换,对中职学生的要求,只需要能够识别出本课程中所教授的英文单词和简单的句型即可,其余部分可提前让学生进入中文界面进行通读。比如说讲到电子元件时,我们直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链接,得到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实物图片以及英文,因为这时候学生在专业课上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很容易就能认出是什么元件了。还可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用电安全标识、视频及漫画,将德育教育、专业教育与英语教学进行趣味结合,以视觉强化学生认知,加深记忆。在向学生们讲解防触电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链接网站,利用里面很形象的漫画,让学生们很直观地了解到跟电打交道时应注意什么。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听读能力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生活在信息发展的时代,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配备有个人手机。教师可将全班同学以4人为单位分成小组,组长读教材上的单词,用手机录音,组员听录音,猜词义,遇到困难,相互帮忙及纠错。教师可参考“沪江英语学习网站(http:///)”的练习模式,利用PPT制作测试小练习,随堂抽检各小组互助学习的掌握情况,也可利用PPT结合一些妙趣横生的听读趣味游戏,为学生建构充满愉悦的学习平台。

3.通过读懂英文软件的部分应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利用安卓手机软件进行展示,让学生可视化认知元件与英文的对应关系,找到界面中已经认识的英文单词,通过读懂英文软件的部分应用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基于Android平台可推荐的软件有“电工计算器(Electrical Calculator)”,这是一款专为电工设计的计算器软件。其他关于电工电子的安卓软件还有“Electronics Engineering ToolKit Pro for iPad”、“Spicy Schematics Free”、“Electronic Toolbox Pro”等。目前,许多电工电子类的手机软件仍然保持英文界面,将专业英语教学与手机软件相结合,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避免学生在上课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当中,又可以激发学生将来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动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要做好教学任务分配和考核,教学过程既要放得开,也要收得回。

4.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国外制作的儿童网络剧,向学生展示,让他们通过视觉认识电路

2013年3月,热衷于为DIY发烧友提供开源电子元件的Adafruit Industries公司推出了一部以各种卡通电子元件为主角的儿童网络剧,名为“电路们的游乐场”(Circuit Playground),以此来提高孩子们对电子器械的兴趣,传授相关知识。许多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算作是初学者,让学生们从儿童认知的角度入手,跟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卡通电子人物由浅入深地学习,例如Circuit Playground 当中有一集A is for Ampere 片段,3分多钟的视频反复播放,把学生分成3组,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每组成员共同完成听并拼写出5个单词该视频学习即可过关,然后再评比哪一组听并写出的与电工电子专业相关的单词多,多的一组为胜,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对专业英语较难记的词汇印象深刻,从而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5.注重课后学习,组建英语学习专用BBS、QQ群和微信群,利用网络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

教师可教会学生在一些英语学习网站的BBS上留言,把自己的问题放到网上去,让同学或其他人为他解答问题,他也可以通过阅读、查资料等方法去解答其他人的一些问题。当他为别人成功地解答好一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就会充满欢乐和成就感。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更谈不上向老师提问了。而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便于交流,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英语学习专用QQ群和微信群中用英语聊天,到一些著名的网站去和同学、网友用英语进行交谈。这样,学生既增强了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聊天中也使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协作学习很有好处。

四、小结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避免传统英语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它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篇6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学生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1.引言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目前高校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虽掌握了英语语言形式及其规则,在口语交际中却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造成语用失误。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索出避免学习者产生语用失误的教学方法,最终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指出: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文化的产生和传承依赖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语用学(pragmatics)对语言作动态描写,研究语言在使用中或在语境中的意义,研究说话人如何说话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Jenny Thomas首次提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一术语。她指出:“只要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就产生了语用失误。”并且把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何自然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时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3.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3.1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积极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必须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Grice由此提出“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maxims)。

(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

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的信息量。

(2)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

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

①避免晦涩;

②避免歧义;

③简练;

④井井有条。

3.2礼貌原则

Leech提出了言语交际中要遵守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并且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rescue)合作原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

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①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②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①尽量少让自己得益;

②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①少贬低别人;

②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①尽量少赞誉自己;

②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agreement Maxim)

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②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②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4.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及分析

4.1称谓

学生常称呼笔者“Teacher Li”,这是由于汉语中常用职位称呼,但在英语中习惯用Mr.或Mrs.加姓氏或仅用职位称呼。

4.2问候与告别

学生在遇到外教时,常热情招呼道:“Where are you going?”从而导致外教的疑惑甚至不满。因为在英语国家,此类问题属于个人隐私,违背了礼貌原则。人们通常谈论天气、娱乐、体育之类的内容作为开场白。

在告别时,学生常常说完:“I must go,bye.”立刻离开。但按照西方国家习俗,应在离开前多次道谢,如;

——Thank you for a wonderful dinner.

——Thank you for asking me over.I really had a very enjoyable time.

——I enjoyed our talk and lovely dinner.Thank you very much.

4.3恭维与谦虚

篇7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文章就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方案。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前,中国软件产业目前稀缺的是“高精尖人才”与“底层实战型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国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使软件人才结构从“橄榄型”向“金字塔型”转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分析 

 

1 课程结构问题。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上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大类,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所涉及到的课程每年都有所调整。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要素及其相互形成的比重关系。自专业开设以来,在课程的设置上常常“学生爱不爱学”、“课程的难易程度”等浅层次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例如,第一门初学程序语言开设的问题,是c语言、c++还是vb,net或java?从程序语言的角度来看,争论的意义不大;但从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分析,当代软件开发应用的基础是框架结构、面向对象编程等,这类程序语言的特点是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减少了编程过程中不必要的复杂性,第一门程序语言的选择就应以此为基点。又比如,数据库课开设问题,这几年一直是以sqlserver2000为实例教授,正在考虑以应用更广泛的orocle为实例,但从这学期的学生接受程度上看,又举棋不定。以上所反应的现实情况说明对课时上的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间的衔接等研究工作有待提高。 

 

2 课程设置问题。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几乎每年都要调整,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应紧跟市场和学生现状的变化。但整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通常情况下只是将一些课程淘汰,简单地改换或添加新课程而已。例如。多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专业很注重编程课程的开设,前后曾开设了c语言、java、c++、vb/vb.net、asp/asenet以及网络编程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理解掌握、以及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够重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每门课程的讲授都独立进行,讲授内容既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是学一些基本知识,前后程序语言衔接性差,又缺乏实际应用性。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只是机械地按照书本上的程序进行输入操作过程,不是通过上机操作消化前一课程单元所学的知识。他们对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应用不熟,更根本无从知晓如何阅读程序、编写程序、程序的调试、程序编写的规范与修改程序。最后尽管经过几门语言的学习与实践,最终结果老师认为学生生源差、学不好程序,学生认为编程序太难,并对程序学习望而生畏,导致走向社会只能从事本专业的最低端层次工作。其实只需看看国内的一些培训机构或国外职业教育,不难发现,他们培养的就是规范熟练的软件编码人员或基层程序员,软件产业中的“低端人才”。 

 

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是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市场,深入了解市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整体优化上,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理论上“突出重点,够用为度”,实践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重心;二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三是就业导向,课程结构要以模块组合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该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对应岗位所属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根据岗位性质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依据企业业务逻辑和培训模式的设计,制定系统的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利用能力分析结果倒推出实施培养的系统程序,该过程采用反推操作和逆向思维方法。 

 

1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合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能力包括操作、服务、管理能力等,通过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使学生适合岗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分析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养模块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安排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能力分析将职业中的岗位能力细化,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必备能力分析来设置课程单元,将处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学习,增强针对性。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软件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够用、实用”的思想。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去除了与主旨关系不大,结合不紧密的课程,并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进行了能力分析。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紧密跟踪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水平,不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最优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同开展核心课程。现已开发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特点,继续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软件开发技术等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要、时代特点和国内外计算机现状及时调整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切合实际的改革,对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对学生和现代社会人才急需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在加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相继引进了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等校企合作课程、力争引进国内外著名it企业认证课程和信息产业部软硬件工程师论证课程,真正实现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将认证培训有机地嵌入到学历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 

(2)细化教学模块,实现培养目标 

在整个体系中实践技能占主导地位,提高技能水平,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来提高每个模块的实践技能。打破传统的一套教学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等固定模式,依据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灵活多样的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实际上都有联系,但看似独立,如果没有基础模块的奠基,加固和提高模块就无法实施:每个模块的基本组成看似相像,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没有理论和实验模块,技能与课程设计模块也就无法进行。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完善教学大纲。对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写,应体现实效、实用性的原则,既要照顾到先进性,又要兼顾普及的需要,反映出计算机领域新的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水平,比如现在的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知识。可以把整个体系视为一个“金字塔”,被放在最底层的一定是基础模块,只有基础稳固,整个塔才能经久不衰。 

 

四、小结 

 

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整个优化工程的重点,其思路就是将目前以学科为主的教育模式,改为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发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34-35. 

篇8

论文关键词:智能楼宇;工学结合;就业导向;职业教育

一、社会需求的高涨凸显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城市普及,但是即使从全国范围来看也只是在最近10年才开始有高校建立智能楼宇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工学结合”的解读

(一)工学结合的由来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什么形式,共同点都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

这种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该调查认为,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如下几方面的收益:(1)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使学生跳出自身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其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6)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责任lf,和自我判断能力,使其变得更加成熟;(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学生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二)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即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此期间,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三、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到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中

(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初步形成“教学工厂”的模式

要紧扣“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个核心,结合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突出“三个融合”。一是主干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融合,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对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项目型课程改造,压缩理论课学时,减少课程门数,提高课程实践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含金量”;二是实践教学标准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特别是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适度超前,充分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色;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过程的高度相关,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落实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要求,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力争经过一到两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教学工厂”的模式。

(二)强化以就业导向为核心,引领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标准研制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念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何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抑或是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别的区分,集中体现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的区别上。用于区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差异、用于区别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界限,也集中体现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之中。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势必要求我们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各个层面上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1.课程体系建设:以能力本位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开放性、服务性为原则,以“三贴近”为内容,形成“课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以能力为本位。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资格或行业标准为参照来设置专业课程,确定课程目标,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其基本要点是:以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活动、职业情景为参照系,对职业活动的行动领域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设计适合于教学的学习情景使其具体化,形成课程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景设计等四个关键步骤。

(3)以开放性和服务性为原则。高职课程开发只有体现开放性和服务性的原则,才能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更宽广的视野和背景下得以实现。

(4)以“三贴近”为内容。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的。

(5)形成“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或企业认证标准,按照不同岗位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及企业认证标准的技能培养要求,对应设置专业主干课程。

2.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以开发专业教学标准提升专业内涵。开发专业教学标准,提升专业内涵。专业标准的开发和研制是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和评判依据,包括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层次类型和规格五要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