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优秀志愿者个人事迹8篇

时间:2023-03-14 15:03: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优秀志愿者个人事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优秀志愿者个人事迹

篇1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精神价值;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36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知是情的基础,情又影响知的提高,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同时,知是行的先导,行又是知的目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聚焦到个人,扩散到整个社会,其在促进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精神价值和实践价值。两年一次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正是在充分把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通过一种特殊的宣传模式,从社会范围内选树志愿服务的优秀典型。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从知、情、意、行诸方面加深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理解,感召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用满怀爱心的行动诠释并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1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知”

所谓“知”,既指知识层面,也指认知层面。自1994年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在众多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志愿者,这些优秀典型始终活跃在大型赛事、抢险救灾、关爱农民工子女、“西部计划”、“海外计划”等各项重大志愿服务活动中。从“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到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志愿者坚强的身躯,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再到西部建设中志愿者们无悔的身影,广大青年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事志愿服务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社会,用高尚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人,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相关情况,也促使人们更加认同这一行为,自觉投身于其中。众多的志愿者优秀典型,传播了志愿服务知识,扩大了社会认同,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榜样的力量渗透进社会的每个角落,从而推动了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的树立。

徐庆群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她是一名志愿者,但是她又区别于其他的志愿者,她不仅从事志愿服务,而且倾情记录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徐庆群源于“助人为乐”而加入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由起初的浅显了解到最后的深刻领会,在一次次的志愿活动中,她逐步地成长起来,不仅成为了志愿者的优秀典型,更成为了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专家。她撰写了多篇宣传志愿服务的文章先后发表在《学习时报》和《人民日报》上,创作并参与主编了多本志愿者纪实的图书,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的宣传报道,用志愿者的先进感人事迹加深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感召群众择善而从,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情”

所谓“情”,既有情绪层面,也有情感层面。优秀青年志愿者是众多志愿者中的典型人物,他们参与到每一项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既在服务活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将自己积极向上的情绪、心态传递给被服务者,增进了被服务者与志愿者之间的感情,以爱传爱,促使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大军中。另一方面优秀青年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认可,被服务者的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感激之语乃至服务地区社会文明建设的促进、社会风貌的提升无疑对于志愿者而言在心理层面都是一种鼓舞,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更好地凝聚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力量,为共同追求的理念去奋斗。

优秀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的典型与标杆,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投入和认同,激发了志愿者与被服务者的自豪情感。如志愿者优秀典型徐本禹,其从事志愿服务初衷是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他在困难的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那么他也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情感的升华与传递。徐本禹朴实的话语、坚定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了“本禹”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着志愿服务的力量。

3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意”

所谓“意”,既为意识层面,又为意志层面。现阶段的志愿服务已经从简单的“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志愿服务不单单局限于小范围的援助弱势群体,更跨越到了为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乃至国际合作服务的新高度。志愿服务活动中这种从被动意识到主动意识的转变,从自发到自觉意识的升华,充分展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新时代新风尚的发展潮流。优秀青年志愿者在众多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脱颖而出,顺应了这种转变,站在时代的高度,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基层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向先进典型学习,有助于全社会养成关注、关爱、关心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识。优秀青年志愿者在一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荣耀感,志愿服务活动带给了他们最坚实的精神依托,最坚实的社会后盾,而这些优秀志愿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更加坚定了无数志愿者前赴后继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意志。

如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典型许晓艳,她从最初的自发成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将自己的爱心与热情都挥洒在新疆木垒西吉尔镇那片热土之上,她的努力换来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与认可。许晓艳带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社会对她的志愿服务的高度褒奖,更加坚定了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的意志,她于2009年毅然放弃稳定、高薪的工作机会,又一次来到了她魂牵梦萦的木垒,笔耕不辍尽己所能,去宣传推介被她视为心灵故乡的木垒。许晓艳由最初的自我意识成为志愿者到最终具有了坚定从事志愿服务的意志,这种心灵升华的典型之路必将引领着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志愿服务的大军之中,推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建设。

4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行”

所谓“行”,一是行动层面,一是行为层面。优秀青年志愿者是中国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典型与楷模,他们得到了服务对象乃至全社会的肯定与褒奖,他们志愿活动的行为方式、服务范围与力度也是对今后志愿服务活动方向的引导,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锐意创新,不断培育和完善新的有创意、可评估、可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彰显时代特色的志愿活动,在行动层面上体现出“实干精神”,汇聚万千志愿者的智慧,以典型带创新,以先进促发展,力争将志愿服务活动推向更高的起点。

郎坤是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也是志愿者的典型行动标杆。她的志愿活动起源于“屋顶小学”,她用自己的力量招募志愿者成立义务支教团队,在初步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之后,她将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由支教团队慢慢发展成了“郎坤志愿服务队”,她带领着团队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锤炼自我,先后创建、成立了“七彩阳光工作室”、“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并参与了“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项计划。郎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志愿者的青春之歌,她不断地在志愿活动中总结、创新、完善志愿者服务项目,将“实干精神”落实到志愿服务事业之中。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强调了对志愿服务中涌现的典型模范的宣传工作要实现常态化、规范化,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地发展,从行为层面指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举措,宣传优秀青年志愿者,传递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正能量正是实践这一举措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尹建平.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张弛.关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2010,(14):104-106.

[3]李辉,孙雅艳.志愿文化:高校德育的新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12,(3).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樱桃美女”为你整理了这篇向上向善大学生优秀个人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向上向善大学生优秀个人事迹材料 张静茹,女,汉族,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河南南阳人,现就读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储运21901班,高中毕业于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

该同学在2019-2020上半学年绩点为3.50,在专业名列前茅。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并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在学习上,该同学认为态度是关键,对待学业努力刻苦,从不怠慢,积极地和老师与同学交流问题。而且在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后也会主动学习一些办公软件相关的知识,努力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是抓紧课外的时间进行学习。该同学经常会阅读一些其他书籍,由此来增长学识以及实现自我沉淀,武装自己的头脑。此外,该同学也喜欢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积累经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生活方面,该同学热于助人,待人真诚,为人谦卑,具有奉献精神,在周末或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现为“中国注册志愿者”,同时也是油工院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曾去江北协和医院志愿做医院引导者,也时刻为志愿工作准备着。该同学一直跟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跟室友更是亲密无间,经常一起出去逛街游玩拍照等等,为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生活习惯方面,该同学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做到不铺张浪费。

对于大学里工作这一方面,该同学一直也是尽心尽力。大一刚进学校时该同学就加入了原美好长大的教室服务部,并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积极做好部门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岗位。此外,该同学还担任了班级的女生委员,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该同学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经常与同学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在工作中,该同学一直坚信“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理念,不断地检讨自身的错误,注重细节和细致,以求达到让大家信任,让自己满意的状态。

篇3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里现在还

挺冷的。”得知玉树地震后,牛华打算将家里的厚衣服整理一下,给玉树灾区寄过去。“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钱出钱,有力就出力吧。”牛华说,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县房屋倒塌很严重,很多部队都赶去救援,“这个时候,那里的物资一定非常匮乏,民众在物资和心理上都特别需要支援。我们更应该发扬大家庭的温暖,去帮助那里受灾的同胞。”

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打算立即号召员工和身边的亲友为灾区募捐。熊宁去世后,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最后驿站,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李瑞斌说,他们打算举行捐款仪式,呼吁员工和亲友捐款,帮助灾区购买急需物资。 本报记者 卢红曼

篇4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齐心,为“两项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实施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开发人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和弘扬奉献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的重要意义,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促进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序列,进行管理、培养、使用,将欠发达地区计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的总体格局之中。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和指导,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教育局、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专门联合成立了“欠发达地区服务计划”领导小组,并在团市委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志愿者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当地志愿者的服务管理。在大学生志愿者到岗后,各县(市、区)项目办及用人单位都和志愿者们及时签订了三方服务协议,通过确定三方在服务期间的权利和义务,既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又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使大学生志愿者得以安心开展服务工作。

(二)切实关心关怀。丽水市委、市政府要求志愿者管理部门和各用人单位要切实做好服务管理工作,要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管理上严格,工作上重用,安全上万无一失。市长刘希平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团市委切实关心大学生志愿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中秋座谈会和第一批志愿者服务期满欢送会,寄予了志愿者厚望,致以了真诚祝福,志愿者们倍感温暖,深受感动;市委副书记张成祖也要求市项目办对大学生志愿者要“安置好、服务好、发挥好”,并在走访慰问志愿者时,嘱咐他们注意身体,好好工作,发扬志愿者精神,勤奋踏实地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天宁专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丽水”进行专项调研,提出了“四个提升”的要求,还在去庆元调研时看望了服务庆元的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今年,市委、市政府还专门从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拿出一定经费作为实施“计划”的工作经费和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奖励经费。

(三)经常走访慰问。团市委书记班子分赴所有的县(市、区)走访看望和慰问每一个志愿者,了解在丽服务大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真正做到对志愿者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感情上关怀。今年中秋期间,市项目办组织项目办领导成员单位,分组慰问走访了全市54位志愿者,通过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志愿者在当地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各地组织部门也高度重视和关心志愿者,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领导也纷纷抽出时间走访看望了志愿者,了解到岗情况,掌握大学生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倾听志愿者的要求、建议,让志愿者深切体会到组织上的关心关怀,更加安心地开展服务工作。目前,县(市、区)的项目办已全部建立起了定期会谈制度。

二、强化服务、狠抓管理、大力宣传,切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

(一)服务到位。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我们通过扎实细致的前期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等来切实加强服务工作。

1、前期工作扎实细致。早在2003年,我们就对实施欠发达地区计划作了充分的调研摸底,同时还着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努力做到工作早安排、早准备。今年上半年,各级项目办根据省项目办的要求,向用人单位发放了《*年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用人申请表》,对所需专业、服务年限等基本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类,全市共征集志愿者服务岗位178个。在做好岗位摸底后,市项目多次与省项目办进行对接,并通过第一批志愿者积极向各高校学生介绍丽水实施“计划”情况,争取更多的志愿者到丽开展服务。省项目办确定到丽服务人数后,市项目办及时了解志愿者基本信息,并要求各县(市、区)项目办根据志愿者基本情况召开用人单位协调会,介绍计划的实施过程,并就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生活的问题,安排专人落实。

2、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大学生志愿者来丽后,我们本着“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哪里最需要就安排到哪里”和“充分调动积极性,让志愿者充分施展才华”的原则,结合丽水实际,结合志愿者服务意向和所学专业,在省里初步意向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志愿者的服务岗位。目前,绝大部分志愿者对所服务的单位和岗位都表示满意,绝大部分用人单位也都积极的创造工作条件以帮助志愿者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发挥作用。

3、落实后勤生活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初到丽水,人生地不熟,团市委明确要求各级团组织要把志愿者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时刻牵挂,切实关心,尽最大可能为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特别是要妥善安排好志愿者的吃、住、行等问题。市项目办向每个县(市、区)项目办询问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经费的落实问题,保证每月8号的交通补贴、生活补贴得以及时发放。在“海棠”“卡努”台风来临前夕,我们在腾讯QQ群上给志愿者留言,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在国庆长假前,我们又用短信通知他们回家的途中注意安全。平时,我们也不定期的找一些志愿者交流,了解情况,他们一旦反映问题,市项目办总是迅速处理,让他们豪无后顾之忧。

4、整合资源帮助就业。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是大学生志愿者最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我市安家落户、扎根丽水,留下尽可能多的优秀志愿者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检验欠发达地区计划实施成效的方法之一。市项目办为了帮助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实现就业,通过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意向,切实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了进一步服务大学生志愿者的就业,市项目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大学生志愿者就业岗位征集、志愿者就业洽谈等活动,争取志愿者能好就业、就好业。各县(市、区)也都在竭尽全力服务志愿者的就业,其中遂昌县项目办争取了组织人事部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共为四位志愿者就地以事业编制的方式落实了工作。经努力,第一批服务期满的49名大学生志愿者,9位志愿者进入公务员队伍,10余位志愿者被事业单位录用,其他大部分志愿者也基本就业。

(二)管理到位。我们要求将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具体化,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掌握了解情况、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自身管理”等办法来推进欠发达地区计划的稳步实施。

1、经常调查研究,做到情况清楚。团市委利用每个季度的县(市、区)工作例会,全面听取和了解各项目县的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部署工作任务。同时还要求书记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在下乡调研、检查工作时,必须到服务单位看望志愿者,切实掌握好第一手情况。在去年计划实施之初以及今年9月,我们向志愿者们下发了旨在了解他们服务初衷和对服务单位、服务岗位及服务项目办评价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全面摸清和掌握了志愿者的工作、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为了在平时更好的加强与志愿者联系,我们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利用腾讯QQ开设了专门供志愿者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相互联系,增进了解,也为项目办传达工作信息提供了便捷。通过这两个渠道的信息反馈,我们更好地掌握了志愿者们的基本情况,也可以及时地针对一些问题做好解释和处理工作。

2、建立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服务。目前,各县(市、区)项目办及用人单位都和志愿者签订了三方服务协议,确定三方在服务期间的权利和义务,既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又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使大学生志愿者得以安心开展服务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地将“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进行到底。同时,我们还按照团省委、省项目办的有关文件精神,着手出台了《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日常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志愿者学习、工作、思想情况定期汇报、外出请假、用人单位评价反馈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以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志愿者的管理。各县(市、区)也都结合当地实际,纷纷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如莲都的志愿者例会制度、青田的志愿者台帐制度、庆元的志愿者月访制度、云和的志愿者月报制度,都为全面实施“两项计划”,确保规范化管理和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落实工作责任,做到齐抓共管。我们对各项目县实行“二要二跟踪”责任制,即对大学生志愿者生活上要关心照顾,工作上要从严要求,对他们进行跟踪服务,跟踪管理。为督促各项目县严格执行实施,团市委还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即由一名常委联系一个项目县,不定期到各项目县进行督察,并将督察情况列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当中。各项目县也分别和有关用人单位签定责任状,明确用人单位工作职责,做到齐抓共管。

4、创新工作方式,倡导自身管理。用志愿者来管理志愿者是当前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效创新,我们在志愿者中设立服务队组织机构,由他们自己民主推选确定服务队队长和联络员,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志愿者的组织观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市项目办还倡导保证个人安全是安心工作的前提,志愿者必须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是要注意饮食、住宿、出门的安全。实践证明,志愿者的自我服务管理能有效的弥补我们平时管理当中的一些不足和不到位。

(三)宣传到位。为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氛围,我们立足媒体宣传,不断扩大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在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丽水的一年多时间里,丽水电视台、丽水广播电台、丽水日报、处州晚报等市内主要媒体都对“两项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跟踪报道,充分展现了志愿者的良好风采。04年11月份,丽水电视台还为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在莲都区联城镇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王凤娟拍摄了专题短片并播出,近期还在志愿者中挑选典型,拍摄成了一系列的纪录片,进一步宣传大学生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莲都播报”、龙泉电视台、庆元电视台、云和电视台等县级新闻媒体也都对大学生志愿者做过报道,志愿者频频在银屏前亮相,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反响,为大学生志愿者今后开展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市项目办还专门编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丽水工作简报》,在编印简报的时候,我们着重于“传达领导有关指示,上下联动”、“交流各县(市、区)工作经验,有所启发”,“探讨志愿者服务体会,相互促进”等几个方面,重点开设了“志愿者风采”、“志愿者日记”“秀山丽水安个家”“志愿者走服务地”等栏目,来及时掌握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加强对志愿者的工作指导,交流各地工作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尤其在连续刊出的“秀山丽水安个家”栏目,在志愿者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反响,很多志愿者来函来电希望能够尽快刊出有关自己的报道,让其他县(市、区)的志愿者能够初步认识自己,为以后的联系打下基础。此外,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丽水”活动的影响,宣传基层大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增强各项目办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市项目办开展了服务丽水“十佳”大学生评比、县(市、区)项目办年度考核活动,并挤出经费给考核先进单位2000-6000元不等的奖励。

三、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大局,切实发挥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让志愿者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是整个计划的根本着眼点,也是省委实施此项计划的初衷。只有作用发挥好了,才能让志愿者们感到值得奉献,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才能是志愿者在服务地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一年多来,我们牢牢把握住“受锻炼、长才干、做作用”这个重点,努力给志愿者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充分营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要求各县(市、区)项目办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让用人单位多给志愿者创造条件、多压担子。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内容,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好人,道德经典诵读,文明礼仪学习宣传等活动,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幸福、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具体安排:

1.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工作要求,在财政系统内深入开展寻找“身边好人”活动,将身边好人事迹收集整理,及时向上级文明委进行推报,推报类型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五类。同时积极动员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和群众为身边好人进行网上投票,完成上级文明委下达投票任务。

2.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人物和模范事迹

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学习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发放2012年以来道德模范和好人的好人事迹宣传册,发放到每位干部职工手中;二是利用我们的节日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道德模范事迹;三是通过每月一期“道德讲堂”活动,邀请道德模范人物走进“道德讲堂”,宣讲道德事迹。

3.设立道德讲堂,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我局设立“道德讲堂”,拥有浓厚的“道德讲堂”氛围,统一LOGO背影标识,设置90人座位和独立讲台,每月开展不少于一堂,并建立一堂一档,严格按照“六个流程”标准开展,重点培养优秀主持人和宣讲员;积极参与全县道德讲堂总堂活动,更多的学习宣传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事迹。

4.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教育活动

围绕交通秩序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和教育活动。每月组织多名志愿者在主次干道、交通路口、公交站台等交通要道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引导居民文明出行、文明驾车、文明乘车,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便捷、安全的出行之路。

5.开展“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按照县里统一组织安排,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利用设置宣传标语、摆放宣传栏、咨询台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深入广泛宣传道德知识,重点宣传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四德”内容,形成浓厚的道德氛围。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任务实行常态化来抓,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实。

篇6

社会公益组织,尤其是民办社会公益组织中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志愿者,以其自身的奉献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社会服务投入方面的不足,为扩大社会服务的范畴,提升专业服务的品质,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因此,重视对于志愿者的管理,特别是重视对于他们的服务管理,是民办社会公益组织必须做出的人力资源付出,也是逐步树立公益组织品牌形象的重要日常工作。

一、民办社会公益组织中的志愿者特征

1.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现阶段的社会公益服务对志愿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政府购买项目往往要求志愿者不仅要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持证上岗。可喜的是,现在的多数志愿者不但在气质、情感、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个性品质,而且还具备渊博的基本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实践中,这类志愿者的数量常常要远多于实际的需要数量。这些社会专业人才在民办社会公益组织中的汇集,成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2.具有独立的专业技术操控技能。一些技术类公益项目的服务往往无法给出定量的质量评定标准。例如心理咨询项目的开展,就需要志愿者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些公益劳动岗位不仅要求接受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学历,还需要志愿者接受一些成人继续教育,包括一些业内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以及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在心理咨询项目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志愿者都能够在岗位上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服务对象尽职尽责地服务。他们这种一对一形式的创新式的脑力劳动,充分体现出当前大多数的志愿者都具备独立的专业技术操控技能。这是早年那些助残、敬老的公益劳动志愿者所不能比拟的。

3.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咨询类的社会公益项目的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志愿者的精力付出远远超过表面上的几小时工作时间。很多志愿者把公益劳动的付出看作自己的兴趣所在,将工作成就看作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尽管没有对应的金钱数量作为对价。项目实践发现,不少的志愿者为了按时参加公益活动,常常要设法克服家庭临时出现的困难,还有些志愿者出席公益活动时每次要花掉不少的路途时间和费用。如果没有对社会的爱心,没有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是不可日复一日地为不相识的陌生人尽职尽责服务的。

二、志愿者管理的若干原则

1.营造愉悦的组织氛围。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和脑力的劳作,有的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也有的是为了获得心理愉悦,或者获取社会的认可。志愿者之所以乐意参加没有报酬的社会公益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可以避开繁杂的日常工作岗位和人际关系,在自己满意的新型组织里通过自己的无偿付出,去获得除了劳动报酬之外的心情愉悦和社会认可。因此,民办社会公益组织应该充分理解志愿者的心理需求,尊重志愿者的劳动付出,注意营造和谐快乐的组织气氛,使每个志愿者能够在一个心情宽松、环境和谐、富有尊严、受到尊重的情形下,实施有挑战性的、创新性的公益劳动。对于志愿者来说,民办社会公益组织对他们没有传统的人事档案、社团关系和经济约束,这样的组织结构如果缺少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营造愉悦的组织氛围,势必造成志愿者的背离。

篇7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services activities are a form which universities serve society, it can also promote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services activities is a nee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can be crea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policy advocacy,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and encouragement, valuation adjustment, social effects.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s;long-term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262-02

0引言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叙述中,明确提出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长期起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予以扶持和鼓励,并且就如何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展开了讨论。

1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由来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它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基本特征。

志愿服务起源于西方宗教性的慈善服务(Religious Charity),但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仁爱理念一脉相承。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是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其中“学雷锋活动”是志愿服务兴起的前奏,雷锋精神几十年来长盛不衰,它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延续和发展,与传统的“学雷锋活动”相比,志愿服务的内容多元化,服务渠道多样化,更容易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沟通和交流。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各种活动。

2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学院是金陵科技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在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

学院制定了《金陵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每位学生拥有一本《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志愿服务登记卡》,要求学生每学期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一学年后,为了探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源出何处,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的服务意向是什么,其心理诉求的情况怎样,以及更深层的现象背后的志愿服务认同机制怎样?我们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采取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信息技术学院08、09级学生。在调查的学生中有91.07%的人参加过志愿服务,超过一半的人一学期的志愿服务的时间达到20小时以上,他们志愿服务的范围涉及图书馆,实验室,地铁站等。

在被调查人员中有43.8%的人认为志愿服务给他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56.3%的人是本着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观念参加志愿服务的,并且有62.5%的人认为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很充实,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有44.45%的人认为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过于简单,仍然以校内劳动居多,学生志愿者更希望志愿活动能与专业相关,例如计算机知识宣传和维护、校园网络的维护、小家电维修,免费软件的开发等。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有58.7%是班级组织,31.7%是学生自己寻找机会,有少数是由老师通知的。44.4%的人期望通过志愿服务获得荣誉称号或是奖励,有77.8%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志愿者的管理比较松散,处于“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状态。

通过调查发现,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服务活动目的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内涵不明确,能正确对待积极参与的很少。更有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不单纯,有的是为了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分,有的是为了评优评奖,利己主义、功利性目的较强。②服务活动内容简单。目前开展的大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低,运用所学知识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活动内容较简单,形式创新不够。③管理机制有待改进。目前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机制非常不健全,通常是决定开展哪些类型的服务,才进行相关的培训,没有能够建立科学的培训系统。

3建立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模型的设想

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合学院实际工作的开展方式,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3.1 加强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大学生理解什么是志愿服务,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把握好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愿、公益、无偿等特性。要加强志愿服务的人文精神的教育,营造志愿文化氛围。

此外,要加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所起作用的宣传,特别是结合大学生身边的实例,如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先进个人事迹,大型活动中优秀志愿者事迹等等,要让大学生感受到志愿服务实现了人生价值,促进了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其成人成才。

3.2 规范管理志愿服务团队,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规范化、系统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志愿服务管理机构对志愿者必须用制度保障其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3.2.1 加强志愿者的注册登记机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向志愿者发放志愿服务登记卡,登记卡包含志愿者基本信息、志愿服务认证、组织大型活动记录等内容。采用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对人员进行管理,这样确保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经历有准确凭证,每个人的志愿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能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对志愿者的服务也是一种肯定和认同。

3.2.2 进行志愿者的专业化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是同高校青年的志愿服务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高校青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志愿者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专业技能是高校青年运用其知识、经验,顺利完成志愿服务的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感觉技能、操作技能和认知技能,专业技能可以让高校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进而满足其成人成才的需要。

3.2.3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基地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服务社会,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是运用所学知识和专长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高校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基地的建立可以使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可以合理调配志愿者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的优势,开展针对性强、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活动。

3.3 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并重,实现个人价值从学校和志愿服务管理者角度来说,要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建立志愿服务的监督机制并不是要约束志愿者的行为。大学生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大多属于公益服务,需要恒心、耐心和细心。不认真对待,不严格要求,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就无法保证。大多数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志愿服务,且能遵守志愿者制度和守则。但会有少部分的志愿者行为散漫,无视规则,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所以,可以通过服务对象反馈和抽查的方法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使大学生养成对服务对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良好习惯,提高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目的是通过服务体现志愿者奉献精神、实现其自身价值。高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记录,统计服务时间,规定每学期必须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组织发展、助学金申请、励志奖学金申请等工作中重视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形成志愿服务光荣的良好氛围,保护志愿者的热情,并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使志愿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学生们对志愿服务活动会更加认可,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这项事业中来。

3.4 科学评价服务的质量, 促进服务活动实施志愿服务活动效果评价是了解活动状态,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扩大影响力。科学评价是指对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志愿者能力素质的改变、志愿活动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认定,从而得出科学的意见和经验,以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质量。志愿者是服务活动的主体,其状态与其在志愿活动中得到的评价息息相关。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构通过受众人群的反馈意见对志愿者的服务活动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志愿者,可使志愿者及时得到肯定,了解自己工作状态,调整心态和行为,有效提高能力素质,更好进行以后的志愿服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改进活动的目的、形式、内容、对象等,提高服务活动的时效性。

3.5 志愿服务活动要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志愿服务使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不仅仅依靠课堂教育,还可以通过课堂外社会实践等获得知识,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科学性。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而且要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供了平台。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能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志愿者们都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此外,高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向其派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相关内容的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会,深入实际工作,为大学生的就业增加能力资本,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通过以上对建立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评价调整阶段的结果和策略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具有指导和反馈作用,社会效应是指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效果能促进活动政策的宣传、志愿精神的传播,是志愿服务活动真正的价值体现。

4总结与展望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践性德育教育的有力载体。本文构建了一个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模型,将活动分五个步骤展开,但是这其中每个步骤都包含深刻的含义,每个步骤都可以再细分为更多的执行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值得探讨和实践的价值。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机会,也提供了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伟.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6):14-18.

[2]张科,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2):43-46.

[3]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75):103-106.

篇8

一、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在假期中不忘学习。

(1)查漏补缺,认真自学

暑假期间,学校要求同学们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见校园网自学指导空间),并有效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复习、预习各门学科。尤其是针对薄弱环节,要多花力气,查漏补缺,争取迎头赶上。

(2)课外阅读,丰富假期

假期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良好时机,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在假期中读一本有益成长的好书,并认真撰写读后感或者书评(1000字),并参加江苏省第五届中小学网络读书征文活动,开学后各班选两篇优秀读后感上交年级组。(网络读书征文具体要求详见校园网站学生—团队工作—团队活动,学校图书馆在假期中也将分别于每周五上午8:30~11:30对学生开放,同学们届时可以借阅。)

二、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利用假期走进社会。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参与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布置以下两项活动,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下(1)(2)项活动选做一项。在以下活动中,请大家注意活动时的安全,并认真记录活动过程,8月20日前将活动的简单过程和图片发送至腾讯微博后@苏州市达立中学团委。开学后,各班推荐1~2组活动小组或个人进行展示评比。

(1)走访一位身边的道德模范

利用假期,走访一名身边的道德模范。利用媒体,或者到社区了解身边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走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用文字、相片、影像等记录下令人感动的内容,用他们的事迹指引我校学生成长的方向。

(2)参加一次“志愿服务闪耀苏城”学雷锋实践活动

在暑期开展“志愿服务闪耀苏城”学雷锋实践活动,将我校的“学雷锋基地”活动延伸到假期。各班组织学生志愿者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入全市社区、公园、广场、博物馆、文化馆、汽车站等校外学雷锋基地,开展关爱、慰问、帮扶、城市文明礼仪倡议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为“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三、承担适量家务劳动,开展“日行一善,感恩知孝”主题活动

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假期中主动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自理、自立能力。通过活动更好地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

四、利用假期锻炼身体。

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假期中仍能坚持体育锻炼,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体育作业,具体要求详见校园网自学空间。

五、参与学校其他活动

假期中,学校还将组织部分同学参加以下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选择参加:

(1)走访一位杰出校友:走进本校40周岁以下杰出青年校友工作单位或家庭,以采访、录音、书信、网络视频交流等形式,学习校友的求学之路、创业之路,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团员学生坚定信念、树立理想,不懈奋斗。对校友的基本情况(毕业时间、个人特点、个人成就、成长过程等)进行详细叙述,每位校友事迹材料1000字左右。

(2)参加“家在苏州,文明小使者”征文、摄影比赛。

(3)参加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征集评选活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