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8篇

时间:2023-03-14 15:02: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

篇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招生;专业;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信息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本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招生数量。但实际上,高校计算机专业报考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对计算机专业发展以及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供给不利。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工作经验及本校实际情况,就计算机专业招生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计算机专业招生现状分析

当前,各大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系,开设多个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但是这些专业课程的内容往往比较宽泛且笼统,缺乏特色,各课程的深度不够,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较低。此外,很多家长及学生也逐渐认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技能,大学生也都拥有电脑,通过自己的摸索也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操作,这样足以应付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学生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前景进行分析,认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这也导致大学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逐年下降。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招生质量及促进专业发展的策略

1.调整专业设置,开办复合型特色专业根据计算机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单纯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及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的企业比较少,大部分的企业依旧只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辅的工作工具。为此,高校应针对计算机行业特点,将学校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以及区域支柱性的产业结合,创设计算机技能同行业技能相结合得到复合型专业,以便形成特色的高校计算机教育形式。比如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专业等课程删除,增加淘宝网页设计、微信公众号编辑等新兴的设计类专业。2.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校企合作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而言,需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具体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创建计算机专业班级,有学校负责招生,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材、师资培训、专业实践平台,保证特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顺利,或者可以在入学前就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职业适应性显著提升,进而使学生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此外,学校还可以联合企业开展学生毕业实训工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将其作为实训内容。同时学生与教师还可以组成项目开发团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获得实验工作经验,还能够使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3.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在校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进到工作岗位后也不能立即胜任就业岗位,还需要在企业进行短期培训。此外,部分教师自身实践操作经验的缺乏也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高校应该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创造出有利的条件,鼓励相关教师需积极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鼓励教师兼任企业相关职位;参与社会计算机建设项目与工程;学校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与学习;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参与计算机行业认证考试,取得双师资格等。通过上述实践及培训以打造出一批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4.科学进行计算机专业招生宣传鉴于当前很多的大学生及家长对计算机专业了解不足,高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在招生工作中,对具有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宣传。宣传内容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到计算机的前景、用途,同时让报考生了解到学校计算机专业特色以及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工作环境以及薪资待遇等,通过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使学生及家长对专业报考作出正确合理的抉择。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招生环境下,高校计算机专业要想提高招生效果以及促进计算机专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复合型特色专业,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计算机教育。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实践指导、专业招生宣传等使计算机专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稳定专业生源,进一步公共及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铁峰,赵智超.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中专业分流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4):210-211.

篇2

关键词:课程;专业人才;项目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在各个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来说,独立学院没有一本、二本院校的丰富的硬件资源,也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充足的老师,学生的总体质量也不高。如果独立学院按照一本、二本模式来培养学生,这样的学生的竞争力不高。如何提高计算机系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一个重要问题。

本人在软件企业工作三年,在独立学院从事了两年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单纯以理论知识来教育学生,他们不可能完全掌握好书上所教的知识。三本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一本、二本学生强,因为必须以其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此。

2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的思考

我认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分为3个层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编译原理等核心课程);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候必须开设的课程,例如选择游戏编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还要学习有关DirectX知识、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在大三、大四阶段加入实际软件项目工程开发知识,使学生能够提前掌握实际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知识点。

独立学院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应该以“专、精”方向为主,而抛弃“广、粗”方向。有些老师认为计算机系学生就应该懂很多计算机理论知识,其实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现在很多企业需要的是某一方面比较精通的学生,而那些懂得多、但专研不深的学生则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的最多是网络、游戏、嵌入式3个行业,因此,学院在对学生培养的时候,可以侧重于这3个方向的教学。

3计算机专业人才引入的思考

独立学院成立没有多久,大部分任课老师都是年轻教师,甚至有些直接从学校毕业就参加工作,缺少实际工作经历,教学经验不足。引入怎样的人才才能够适应计算机专业教学也是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把独立学院的定位认识清楚。三本的独立学院应以解决学生就业为首要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不是未来的科学家,而是未来的工程师;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学生。独立学院有了明确的办学定位后,引入老师的标准也就明确了。独立学院计算机系老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外,最好在企业工作过,有1~2年的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经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很好奇,经常提出有关软件开发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一个老师不具备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经验,那么老师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误导学生。例如,在C语言“指针”知识点的教学中,一个缺乏项目工作经验的老师最多是把C语言书上知识点教给学生,而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老师不仅对知识点做了扩充,还从实际的编程方面来教学生怎么使用指针。老师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质量,独立学院必须引入有开发项目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4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自我动手能力、自觉性、自学性都比不上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的是动脑、动手能力,如果学生学完了理论知识,没有充分的上机实验,他们不可能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怎么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成为我们教研室思考的问题。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教学分为两步:老师在课堂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按照实验教材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做实验。这样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怎么能成功。为什么重点院校的学生就比独立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强?独立学院应该改变这样的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围绕“动、想”两方面来做文章。我认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应该分为几步:老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之前,可以写出这个知识点思考问题,要求学生从参考书、网上查找关于这个知识点的信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这个知识点的信息,养成自学的习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以讲课为主、以演示为铺来教学。在演示中,老师不仅要说清楚程序的思路,从程序运行、调试阶段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书上的知识点肯定不够,老师还应该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补充;在计算机专业实验课中,我们不再以实验教材为主,而是以这个知识点为中心,对它进行扩充,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还是以C语言“指针”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在上课前我们提出几个学生预习的知识点:指针存放是什么数据、指针怎么定义、指针怎么使用、指针为什么能够提高程序的使用效率、指针使用要注意什么。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学生能够自己从网上查找指针相关的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我除了讲解书上的指针知识点外,还扩充指针知识点,例如,内存管理、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其对策、指针与数组的对比、指针参数是如何传递内存的、free和delete把指针怎么啦、动态内存会被自动释放吗、杜绝“野指针”、有了malloc/free为什么还要new/delete等。这些扩充知识点都是学生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而在实际编程会遇到的。老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的同时,最好把这个知识点通过程序演示给同学们看。例如,在讲解动态内存会被自动释放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我们在程序里面没有调用free、delete其中之一的函数,在程序调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动态内存是不可能被释放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上实验课程的时候,老师除了布置实验教材的作业外,还应该布置一些扩充的实验作业,如用指针知识点来编写字符串比较函数、字符串拷贝函数、字符串连接函数、字符串转换函数程序。这些扩充的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基本功,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项目工程实践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结合的思考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企业输送合格的计算机人才,使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学生要立即适应企业工作是不现实的。最近我对几场招聘会做了调查,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很高,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一毕业就面临了失业的困境。当前计算机专业教育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而企业正是需要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我认为有必要把企业的项目实践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做一个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企业需要的用人标准。

软件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软件文档的编写、软件的开发、软件的测试、软件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不可能把软件开发流程的所有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老师必须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开发软件的各个流程。例如,大部分高校在教授C语言的实验课的时候,最后都要布置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项目作业。项目作业的大致要求就是学生把程序编写出来,然后演示给老师看,这样的结果对学生各个能力的培养是起不到作用的。其实,在这个练习中,老师可以将企业的开发软件的某些必要流程加入到这个项目中。软件企业开发软件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要做: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项目组人员的选择分工、软件需求文档的编写、软件详细设计的编写、软件测试计划用例的编写、用户手册编写。可能企业软件开发的标准对于学生的来说比较难掌握,老师可以对某些标准进行降低,但一定要使学生要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

以我布置C语言实验课“**项目管理系统”程序为例。在开发前,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项目编写项目的需求分析文档;第二步我会教学生使用UML的知识点来分析这个项目,对“**项目管理系统”项目建立每个对象(包括它们的属性、方法)、对象之间的关系,然后编写详细设计文档;第三步我会培养学生在编程前应该注意的某些问题,如程序编写格式、代码质量、命名规则;第四步我会教会学生怎样选择、搭建软件开发环境和版本控制环境,小组人员开发模块的分配和时间的安排。在开发中,我会时刻检查学生的编写代码质量,并指导其中一个学生编写软件的测试计划用例。当学生编写完软件的某一个模块,要求学生自己测试这个模块,并写出模块测试报告文档;在开发完毕后,要求学生用第三方测试软件来测试软件,并编写软件测试结果报告。当这个软件测试完毕后,学生应该编写软件的用户手册。

在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一点,企业的软件开发标准很严格,我们对某些严格标准应做修改并降低难度。我想,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对软件的流程从不熟悉到熟悉,对学生锻炼是很大,既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6结论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与教学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一本、二本院校的办学模式。我们必须结合当前软件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制定本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独立学院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人才引入、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工程实践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结合方面入手,一切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

篇3

计算机技能型劳动人员是近阶段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既懂得技术又能具体操作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劳动者。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提并论,但其开设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一旦通过考试,计算机课就不再开设;而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则比较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VB语言、微机原理、数据库等较复杂的基础课程。我们不能说这不是计算机课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会或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比较短,没有经验可循,又误认为计算机可代替人们思考,因此在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情况下,一些教师拼命“紧跟”,而忘记了思考,表现在教学上自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随着普教和高教的扩招,目前中专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因为素质、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普教和高教,相对较低的学生才进入中专进行技能培养,而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加上有些中专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没有针对性,对社会现状理解浅薄,使得部分中专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干、干不了、干不好、不会干、干不长”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中专教育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中专生现状及市场需求变化分析

中专学生就业定位在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具备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适应岗位变化的储备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市场对中专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体系上我们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要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三、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解决思路

我从事中专计算机教学多年,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教学没有层次感,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是突出问题。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就业的压力大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在择业面的选择上相对狭窄。相对而言,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学生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计算机学科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下面谈谈几点具体思路。

(一)做市场调研,做“定单”教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多变,为了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们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少上一些空洞,不切合实际的理论课程。

在人才的需求上中专计算机专业学生面临很大的困境,主要反映在不能有效地和市场对接,动手操作能力太差,中、高级计算机人才十分缺乏,尤其缺乏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就拓维有限公司的人才比例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个别相关部门如原动画、分镜头制作100%需要本科以上学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企业中所适应的岗位必须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大众传媒等相关技能。

人才的引进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也不回避新员工引进的再培训,但要考虑再培训的成本,再培训必须安排主管以上的员工进行,他们共同担忧的问题是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流失,这样就帮别人培训了与之竞争的技术人才,这是所有企业都很担忧的问题。

在对调研中所得到的结果显示:(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强;(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差;(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尤其是目前中专学生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太差,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而跳槽原因大部分都是个人而并非企业,比如说有了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了以后就想往“高处飞”等,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甚至可以让用人单位来参与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与岗位接轨,与实际工作接轨。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篇4

人才市场调研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就业需求的动向,能够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计算机人才而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借助人才市场调研,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此帮助学校提高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此,本文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城市进行调研,涉及调研单位和企业包括软件开发公司、传统制造业企业、服务类企业等,以此,提高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分析。通过对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反馈意见的整理,计算机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认为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计算机人才市场对于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层次结构、就业意向、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在就业市场需求大、人才素质要求高与各类计算机人才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换言之,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是由于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与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缺陷造成的,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合理。通过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在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下,突出呈现出部分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忽视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技术技能同工作实际需求相脱节,部分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与技术基础知识的忽视,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能力不足,不能迅速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网络、编程以及多媒体等方面的技能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能够满足公司对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公司而言,公司仍然需要对刚刚步入工作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强化培养,绝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都是担任基本的公司任务,无法独立参与或者承担一个具体项目,日常工作中从事重复性简单工作,导致企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短缺。并且,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相对匮乏。软件编程、网页制作、网络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岗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但在同客户和上下级沟通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匮乏,这些能力给职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毕业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努力克服的缺点。

(二)学生课程体系。本次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主要领域和企业集中在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网络安装与维护公司、物联网公司。而这些公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公司。对于软件公司而言,现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开设的C、C++、JAVA、SQLSERVER、JSP等专业课程对于实际工作而言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软件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但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导致理论脱离实践,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实习,以此帮助其在步入工作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此,高校在开设编程方法、编程理念等专业课程和授课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公司的反映,我们发现网络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网络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公司变革加剧。然而,学校在授课过程中,教程改革和授课创新速度滞后,致使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应对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此,为适应网络公司的发展,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市场和社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接触和了解,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能力。3.网络安装与物联网公司。目前,高校针对网络安装公司和物联网公司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应用型的,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等等。这些课程原理性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欠缺动手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兼具计算机编程、网络软件设计与阅读等能力,换言之,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二、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为应对我国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来袭,同时提高我国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市场需求和认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本文结合市场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就业现状,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设心理分析课。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历、知识与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未来个人择业和成才的影响。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历再高,若无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一方面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分析、自主阅读、个性养成、艺术素养的培养等,提高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思考人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创新计算机专业课程。以市场为导向,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和信息化技术变革,在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除必需的软件、网络课程以外,还需要在不同计算机方向进行交叉学习,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邀请企业、产业等领军人物到高校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同时积极开设部分管理课程,为未来学生独立负责项目提前做好管理知识的储备。

(三)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文档、演讲文稿的编写,在写作课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能力、修辞技巧、专业术语等的使用和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众演讲活动中,构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编程、网络管理等小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写作能力。

三、结语

篇5

人才市场调研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就业需求的动向,能够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计算机人才而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借助人才市场调研,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此帮助学校提高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此,本文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城市进行调研,涉及调研单位和企业包括软件开发公司、传统制造业企业、服务类企业等,以此,提高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分析。通过对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反馈意见的整理,计算机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认为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计算机人才市场对于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层次结构、就业意向、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在就业市场需求大、人才素质要求高与各类计算机人才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换言之,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是由于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与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缺陷造成的,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合理。通过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在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下,突出呈现出部分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忽视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技术技能同工作实际需求相脱节,部分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与技术基础知识的忽视,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能力不足,不能迅速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网络、编程以及多媒体等方面的技能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能够满足公司对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公司而言,公司仍然需要对刚刚步入工作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强化培养,绝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都是担任基本的公司任务,无法独立参与或者承担一个具体项目,日常工作中从事重复性简单工作,导致企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短缺。并且,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相对匮乏。软件编程、网页制作、网络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岗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但在同客户和上下级沟通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匮乏,这些能力给职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毕业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努力克服的缺点。

(二)学生课程体系。本次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主要领域和企业集中在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网络安装与维护公司、物联网公司。而这些公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公司。对于软件公司而言,现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开设的C、C++、JAVA、SQLSERVER、JSP等专业课程对于实际工作而言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软件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但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导致理论脱离实践,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实习,以此帮助其在步入工作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此,高校在开设编程方法、编程理念等专业课程和授课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公司的反映,我们发现网络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网络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公司变革加剧。然而,学校在授课过程中,教程改革和授课创新速度滞后,致使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应对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此,为适应网络公司的发展,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市场和社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接触和了解,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3.网络安装与物联网公司。目前,高校针对网络安装公司和物联网公司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应用型的,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等等。这些课程原理性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欠缺动手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兼具计算机编程、网络软件设计与阅读等能力,换言之,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二、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为应对我国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来袭,同时提高我国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市场需求和认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本文结合市场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就业现状,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设心理分析课。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历、知识与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未来个人择业和成才的影响。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历再高,若无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一方面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分析、自主阅读、个性养成、艺术素养的培养等,提高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思考人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创新计算机专业课程。以市场为导向,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和信息化技术变革,在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除必需的软件、网络课程以外,还需要在不同计算机方向进行交叉学习,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邀请企业、产业等领军人物到高校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同时积极开设部分管理课程,为未来学生独立负责项目提前做好管理知识的储备。

(三)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文档、演讲文稿的编写,在写作课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能力、修辞技巧、专业术语等的使用和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众演讲活动中,构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编程、网络管理等小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写作能力。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策略

随着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的不断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顺利就业,在寻找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的就业能力不足,同时这说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计算机专科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高校计算机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由于学校课时安排等客观条件限制,实际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会重点讲解讲一些章节内容而减少一些内容的授课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容易出现知识点断层现象,有些知识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只是一带而过。上机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教师布置一些小实验或课后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通常都是看着书本内容敲编码,缺乏独立编程能力。专业实习时间安排相对较少,学生缺乏更段的实践锻炼,而仅限于照搬书本做一些简单的程序设计。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知识教育,很难满足企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此外,笔者通过搜索各大网络招聘平台的信息还发现不少企业的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时,大部分都要求应聘者上岗之后能尽早参与实际项目,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无疑又是一大门槛。因此,在当今这个用人单位普遍关注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工作经验的时代里,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差又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均为刚毕业不久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尽管这些教师拥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好的教学功底,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此外,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毕业后没有在社会经历过锻练就直接进入课堂参加教学活动了,不仅缺乏足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对于企业需求的关键性技术也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脱离生产实际。

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特点,笔者以三学年制为例,将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制订了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具体如下:

(一)低年级注重计算机基础的夯实

高校应根据企业对计算机人才能力的最新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制订明确的教学任务,并且将这些任务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完成,为了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高质量地完成计划,高校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应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设置课程,为学生们营造出一种职场环境,尤其是一些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的专业课程如JAVA等,更加要做到详细全面。JAVA技术人员目前在计算机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其课程体系主要由JavaSE、JavaEEWeb、JavaEE流行框架等众多复杂的技术组成,这些技术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所以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确保整个体系的全面,不能随意压缩或删减课程。

2.合理安排学时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量非常大,且难度较高,所以高校要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总学时,安排不同的教师实行分阶段教学。此外,高校还应当多安排时间让学生上机实训,教师在设计上机课内容时,适当地与企业的实际开发需求相结合,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市场情况,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3.改变考核方法与其他专业一样,目前高校普遍通过考试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这种考核方法的弊端在于会误导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上,忽略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所以高校在考核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时,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上机操作的考核内容,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个人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模拟企业的招聘活动,设置面试环节,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招聘氛围,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

(二)大二———大三注重校企合作培训

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安排项目实践很有必要。校企合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项目实践方式,由学校联系企业,让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就业培训。一般来说,企业的就业培训主要分两个阶段:计算机语言强化训练和实际项目开发,而在经过前3个学期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语言了,所以语言强化训练可以省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承接的课题、企业开发需要的项目等为自己的实践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企业的流程,以企业规范来约束项目的开发过程,经过两个学期的项目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实习期注重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在最后一学期里,所有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学生可以接受学校的安排进入实习基地,也可以自己寻找机会,进入心仪的企业实习,经过前期学习后,学生们大多已经拥有较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了,但是却缺乏必要的社交经验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进入企业实习于他们而言将会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结语

总之,为了帮助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高校在平时的人才培养中,就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他们的基础专业技能,搭建起与企业互动的平台,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

1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目标不符合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训学生的工作能力,然而却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教学目标。这部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时重视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直至毕业也不知道怎样配置电脑硬件,怎样解决电脑中的软件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软件开发当中。这样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时综合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致使毕业生面临一次次的失败。

1.2 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有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较为紧张,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硬件过时,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学校的硬件相联系,所选用的教材也比较陈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新进的计算机知识与以前的计算机知识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多,更有了许多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内容。因此,高职院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需求不符,无法顺利完成企业所给的工作内容。

1.3 教学模式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中学的成绩不太理想,英语基础和数学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要差许多,可能不符合计算机专业对数学和英语的要求。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甚至是摒弃对基础学科的持续培养,致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无法正确认识所学知识的含义,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应该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照着课本死记硬背,编写程序时更要多用计算机编程软件练习,如果不使用计算机编写代码,有错误时就无法深刻认识到哪里出现了错误。除此之外,大部分高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核仅限于卷面考核,甚至编程题也只是在卷面上笔书,使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

1.4 教师缺乏企业实践

学生要学习到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加强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的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然而,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在毕业之后直接任教的,并没有在企业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经验,不能根据社会需求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自然也无法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更无法传授工作经验给学生。还有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大学期间甚至并不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本身所具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有限,并且也没有在就职期间进行深化学习,能传授给学生工作的相关知识就更少了。

2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内容

2.1 以企业需求为前提制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时,要根据目前计算机的工作类型培养学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一定工作所需的技能,能将所学知识与工作相联系。目前计算机相关职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硬件类,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的配置及组装、计算机的维修与升级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周边产品正确连接的能力;第二类,软件类,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学生应具备软件开发、系统及网络维护的能力;第三类,计算机销售及服务类,毕业后从事计算机销售及服务的学生要具备熟悉每一个计算机硬件、能为计算机配置适合的系统及软件以及简单的计算机维修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该方向职位的需求为学生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与工作接轨,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就业率。

2.2 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教材

高职院校要时刻铭记自己的教学目标,要将企业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更适合工作性质的应用型的教材,放弃原先过多的更适合本科院校的理论型教材。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也时刻为工作做准备,应聘时更对招聘者的胃口,就业时也更轻松更易上手。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有着丰富的计算机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工作者编写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教材,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最专业最适合工作性质的知识,进一步的保障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2.3 注重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企业中计算机相关职位的增多,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逐渐增高。由此可见,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接受更多的针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对于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授课时应采用“人机交互”的模式,计算机专业的课堂应主要设置在计算机室,让教师的主电脑与学生的电脑进行互动,使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看到教师的详细操作,也有利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上机实践,学期考核时也可以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以此来督促学生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多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几年都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没有方向感,如果学校能与企业协商,给学生提供暑期企业实习的机会,并鼓励甚至强制性要求学生进行暑期企业实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参加过暑期企业实习的学生更能明白自己的欠缺点与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实习后就会更有目标的学习。

2.4 针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前文已经讲过许多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不具备教授学生工作相关知识的能力,致使学生无法学习到有利于今后就业的知识。那么,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提供针对教师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

3 结束语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企业需求为前提进行适合当代社会的教学改革,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也为目前缺口较大的计算机相关职位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胜女.论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02):214.

[2]胡洋,苏琳,李伟群.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刍议--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Z2):78-80.

篇8

下面是小编总结的一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求职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计算机专业的求职者们。

计算机系大专生求职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

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封求职信!在外打拼X年的我,久闻贵公司是一家相当有实力有前景的公司,对员工要求严格,正在招聘人才加盟,于是,本人写此求职信,诚挚的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XX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系,计算机X级证书。能熟练运用WORD、EXCEL等OFFICE软件,会简单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制作音乐光盘。

本人曾从事过QC,QA,经理助理,业务员,销售代表等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也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因此,本人自信可以胜任贵公司要求的职位,希望您可以用你的慧眼开发我的潜能,我会用我的潜能创造共同的利益,我虔诚的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公司的发展竭力!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计算机专业应届生求职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

首先感谢你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求职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给我一个迈向成功的机会。

我是一名XX大学计算机科学院20XX级的一名学生,在大学四年里,我已经学会了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一些知识,参加了XX科技大学学院网站设计,对网络设计管理维护都很熟悉,也能解决一些硬件问题。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期待着实际的工作考验。

作为一名初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学生,我认为我最缺乏的是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这或许让你犹豫不决,但我有着青年人的热情和赤诚,有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集体合作精神,真心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机会,我愿与贵公司同甘共苦,共创未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我有信心凭自己的能力为贵公司的事业添一份力量,希望贵公可以成为那个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也希望为我自己赢得一片天空。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求学之路中养成积极乐观,进取的品质和满腔的热情,使我有信心能很快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实际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我坚信真诚加勤奋可以创造奇迹。

千里马因伯乐而驰骋,我需要你的赏识和认可,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辉煌的明天。

再次感谢你在百忙之中一阅,并衷心祝愿贵单位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求职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是一名即将于20XX年XX月毕业于XX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大学三年中,我吸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并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通过三年的苦读,我掌握了C语言、JAVA语言、VB语言、SQL语言,数据库原理,并对面向对象的C++和VC++等有所了解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自动化软件,课外我还自学了CorelDRAW,photoshop平面设计软件,在这期间考取了"XX商务师"证书。自入校以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我校XX月科技大赛获得个人第X名的成绩。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真心希望贵公司能够给我一个机会,我愿意与贵公司同甘共苦、共创未来!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