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8篇

时间:2023-03-14 15:02: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简单小实验三年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

篇1

关键词 小学生,认知风格,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一项研究以遗忘症患者为被试[1],结果发现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的遗忘症患者,尽管在再认测验中,他们不能辨别出先前学习阶段呈现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出正常的保持效果。有些研究发现:内隐记忆不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即内隐记忆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但外显记忆却明显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其毕生发展曲线呈倒“U”型特点[2,3]。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讨不同个性特征者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上的差异性。如郭力平探讨了内、外控者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上的表现[4],结果发现:对于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内控被试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均优于外控被试;对于抽象图形,外控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优于内控被试。李力红等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场认知方式与内隐、外显记忆的关系[5]。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是指个体在加工信息(包括接受、贮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Kagan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6],有些个体知觉与思维的方式是以冲动为特征的,他们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作出反应,即冲动型;有些个体则是以反思为特征的,他们不急于回答问题,而倾向于在作出回答前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出较有把握的答案,即反省型。

以往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Jacoby等人[7]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的模型或Buchner等人[8]针对反应偏向的修正模型而进行的。自从Gruppuso等人[9]提出其加工分离程序的简化程序后,目前还没有发现利用该简化程序进行两种形式记忆个体差异的研究。另外,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在加工信息(包括接受、贮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鉴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在个体差异的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二者在个体的认知风格差异方面是否会同样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因此,本实验尝试采用Gruppuso等人提出的单一测验加工分离程序的范式,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及分组

选取两所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共146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三年级组被试男生38名,女生40名,年龄范围为8.3岁至10.4岁,平均年龄为9.1±0.5岁;五年级组被试男生35名,女生33名,年龄范围为10.7岁至12.2岁,平均年龄为11.3±0.4岁。

2.2 实验材料

(1)“相似图形匹配测验”量表一份,量表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申继亮和方晓义编制的《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测验量表》。用于区分被试的反省型和冲动型认知风格。

(2)具体图片和抽象图片各75张,具体图片选自《0~3岁小小孩认物》[10],包括动物(如老虎、鸡、各种昆虫及鸟类等)、植物(如各种花草、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用品(如食品、衣物、日用工具等)、文具(如笔、书、文件夹等)、人体部位(如眼、耳、手、脚等)等。抽象图片主要选自《心理实验纲要》[11]中实验113和实验207中提供的无意义图形。选取材料时主要考虑了图片的熟悉度、复杂性和类属等特点。根据图片的熟悉度、复杂性和类属等特点将图片均分为3组,每组25张,分别作为双学习项目列实验程序中两个学习阶段的学习项目列以及测验阶段的干扰材料。另外,在每个学习项目列中的首尾各插入一张图片作为启动项目和结束项目标志,不计入测验项目。

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年龄:三年级,五年级)×2(图片类型:具体图片,抽象图片)×2(认知风格:冲动型,反省型)混合设计。即自变量1为年龄变量,分为小学三年级和小学五年级两个水平,为被试间变量;自变量2为图片类型,分为具体图片和抽象图片两种类型,为被试内变量;自变量3为认知风格类型,分为冲动型和反省型两种,为被试间变量。

包含和排除两种类型的测验条件是通过测验指导语的控制实现的。

2.4 实验程序

实验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随机抽取3组图片中的1组作为学习项目列1,对这组图片进行学习。学习时图片的呈现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学习开始,先呈现指导语,告诉被试在计算机屏幕的红色线框内将呈现一些图画,请被试记住这些图画,以便进行后面的记忆测验。红色线框处于计算机屏幕的中央,其大小为6cm×6cm,呈现图片的大小为5cm×5cm,被试的视角约为6.5°。图片的呈现时间为2000ms,相邻两张图片呈现的间隔时间为1500ms。

25张图片呈现完毕后,计算机屏幕呈现新的指导语,告诉被试在计算机屏幕的蓝色线框内将呈现一些图画,请记住这些图画,以便进行后面的记忆测验。屏幕中央的红色线框变为蓝色线框,即开始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是随机选取剩余两组图片中的一组作为学习项目列2,对这组图片进行学习。学习程序与第一阶段相同。

将项目列2中的25张图片呈现完毕后,对被试进行简单的干扰,即利用计算机播放5分钟的动画片请被试观赏。干扰程序完毕后,开始进入实验的第三阶段―测验阶段。测验阶段是依次呈现75张图片,包括第一阶段学习过的项目列1中的25张图片、第二阶段学习过的项目列2中的25张图片以及没有学习过的25张干扰图片。图片的呈现顺序由计算机作随机化处理。测验指导语有两种,一半被试采用第一种指导语:下面将逐一呈现一系列图片,这些图片有些是你先前见过的红色线框中的图片,有些是你先前见过的蓝色线框中的图片,有些是你没有见过的。如果你认为呈现的图片是你先前见过的蓝色线框中的图片,你就判断为“旧图片”,请你按下键盘上的“A”键。如果你认为呈现的图片是先前见过的红色线框中的图片,或者是先前没有见过的,你就判断为“新图片”,请你按下键盘上的“L”键。另一半被试采用第二种指导语:下面将逐一呈现一系列图片,这些图片有些是你先前见过的红色线框中的图片,有些是你先前见过的蓝色线框中的图片,有些是你没有见过的。如果你认为呈现的图片是你先前见过的红色线框中的图片,你就判断为“旧图片”,请你按下键盘上的“A”键。如果你认为呈现的图片是先前见过的蓝色线框中的图片,或者是先前没有见过的,你就判断为“新图片”,请你按下键盘上的“L”键。测验阶段被试通过按键所做的判断反应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记录。

本实验中,在根据观测值计算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正确再认概率时,由于采用了两种指导语:同一组被试中,一半被试要求对项目列1进行排除,另一半被试要求对项目列2进行排除,以此来抵消由于学习顺序可能带来的顺序效应。因此,包含测验正确再认概率(Pi)应该为被试在第一种指导语条件下将项目列2中的项目判断为旧的概率与在第二种指导语条件下将项目列1中的项目判断为旧的概率的平均值;同理,排除测验正确再认概率(Pe)应该为被试在第一种指导语条件下将项目列1中的项目判断为旧的概率与在第二种指导语条件下将项目列2中的项目判断为旧的概率的平均值。根据Jacoby等人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模型,以及Buchner等人针对被试反应偏向的修正模型,计算意识性提取(R)和自动提取(A)成绩,但在Gruppuso等人的单一测验操作程序中,被试的反应偏向在包含和排除操作中是一致的,即gi=ge=g(或FAI=FAE=FA)。这样,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可用公式(1)和公式(2)来计算。

本实验利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

3 结果

根据公式(1)和公式(2),分别计算意识性提取(R)和自动提取(A)的结果,见表1。

(1)意识性提取。通过方差分析发现:①年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24)=16.272,p<0.01,从表中可知,五年级学生的意识性提取成绩要明显好于三年级学生的;②图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24)=5.121,p<0.05。从表中可知,具体图片的意识性提取成绩要好于抽象图形的。经检验,对具体图片而言,五年级被试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好于三年级被试,t(62)=2.014,p<0.05;对抽象图形而言,五年级被试的意识性提取成绩亦明显好于三年级被试,t(62)=3.873,p<0.01。就三年级学生而言,对具体图片的意识性提取成绩显著好于对抽象图片的意识性提取成绩,t(62)=2.426,p<0.05;但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对具体图片的意识性提取成绩与对抽象图片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却未表现出差异性,t(62)=0.876,p>0.05。③年龄与图片类型对意识性提取无交互作用,F(1,124)=0.905,p>0.05。④认知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124)=0.038,p>0.05;⑤年龄与认知类型对意识性提取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24)=2.410,p>0.05。

(2)自动提取。经方差分析发现:①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F(1,124)=1.462,p>0.05;②图片类型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1,124)=1.741,p>0.05;③年龄与图片类型对自动提取无交互作用,F(1,124)=0.852,p>0.05。④认知类型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1,124)=0.853,p>0.05;⑤年龄与认知类型对自动提取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4)=5.871,p<0.05,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三年级学生中冲动型被试与反省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差异不显著,F(1,62)=1.541,p>0.05;五年级学生中冲动型被试与反省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差异显著,F(1,62)=4.407,p<0.05。进一步检验,五年级学生中反省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要好于冲动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t(62)=2.099,p<0.05。

4 讨论

4.1 外显与内隐记忆的发展趋势

本实验结果表明,意识性提取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无论是具体图片还是抽象图片,五年级学生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均明显地优于三年级学生的意识性提取成绩;而自动提取则无明显的年龄特征。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2,3,12]。郭力平等人的实验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的修正模型考察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对具体图形的内隐记忆水平在9~18.5岁之间基本是保持不变的,而具体图形的外显记忆的发展在12岁左右达到高峰。本研究在实验材料上较郭力平等人的实验更加丰富,除了选取了具体图形材料外,还增加了抽象图形实验材料。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内隐记忆是有别于外显记忆的一种记忆,有不同于传统的外显记忆的发展特点。

本实验中,被试在学习项目时,项目呈现时所在线框的颜色为被试记忆的线索,是一种记忆的场合。根据再认中场合效应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随被试年龄增长,场合因素对记忆的影响减少[13]。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不同年龄的被试在实验中采用线框作为记忆的线索,所产生的场合效应可能是不均等的。对于本实验而言,场合效应的具体表现应是对呈现项目源的可辨别性,对于呈现的再认项目来源的可辨别性恰恰是本实验通过指导语控制被试进行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成绩分离的关键。

另外,根据宋耀武等人[14]关于小学生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发展的研究结果,小学生有意遗忘中的认知抑制能力随年级而增高。在本实验中,小学生根据指导语要求将学习过的两个项目列之一(一种指导语中为项目列1,另一种指导语中为项目列2)判断为“新”,类似于有意遗忘中的提取抑制。在本实验中的表现为,小学五年级被试的排除测验成绩低于三年级被试的排除测验成绩,t(126)=3.765,p<0.01。

4.2 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差异

在本实验中发现,三年级学生中冲动型被试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地高于五年级学生中冲动型被试所占的比例,或五年级学生中反省型被试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地高于三年级学生中反省型被试所占的比例。可见,小学生的认知风格在三年级至五年级期间仍处于分化期。

本实验中的认知类型因素对意识性提取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本实验中要求被试在再认时要迅速作答有关。因为冲动型被试本身就有一种迅速确认答案的欲望,他们往往急于作答,而反省型被试则惯常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作出选择的速度要慢些,但在本实验中由于要求被试按指导语对图片迅速作出或“新”或“旧”的判断,使得反省型被试不得不改变惯常的认知策略,提高认知速度,从而降低了与冲动型被试的认知风格差异。另外,研究人员在比较两种认知风格的儿童的认知效果时,有人认为两种学生在决策的质量和内容上没有实际的差别[15]。对于自动提取,只是在平均数比较中发现,五年级反省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要显著地好于同年级冲动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有人研究发现,反省型儿童在完成需要对细节作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较好些;冲动型儿童在完成需要作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成绩要好些。而对于本实验中的再认判断任务而言,由于指导语要求被试不仅要判断呈现项目是否是学习过的旧项目,而且要进一步区分出项目来源于两个学习项目列的哪一个项目列,显然该任务更接近于一个需要对细节作分析的学习任务,因此它更适合于反省型被试。

为什么在三年级学生中反省型被试与冲动型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未表现出这种差异性呢?有一项研究发现[14],幼儿园和二年级的儿童,如果驱使他们为更精确而努力时,二年级的学生能更容易地作出适当的改变,当强调速度时,也是二年级的学生会更灵活。可见,在小学低年级时,信息加工的方式是随情境的要求而改变的。因此,在本实验中,由于再认测验中间接地强调了再认的速度,从而导致了三年级学生较五年级学生更容易随测验情境而改变认知风格。9岁的反省型和冲动型儿童,他们的作业结果中没有什么差别,但在11岁儿童中,反省型的儿童在加工任务信息方面比起冲动型的儿童更有效,并且采用更为系统和成熟的策略。可见,实验结果的个别偏差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风格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5 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发现外显记忆(意识性提取)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无论是具体图片还是抽象图片,五年级学生的外显记忆成绩均明显地优于三年级学生的外显记忆成绩;而内隐记忆(自动提取)则无明显的年龄特征。认知风格因素对外显记忆未能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对于内隐记忆,只有五年级反省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好于同年级冲动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而在三年级学生中反省型被试与冲动型被试在内隐记忆成绩上未表现出这种差异性。

参 考 文 献

1 杨治良等.记忆心理学.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7~228

2 Mitchell D B.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pictures: Multiple views across the lifespan. In: Graf P, Masson M E eds. Implicit Memory: 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on, Development, and Neuropsychology. Hillsdale, NJ: Erlbaum, 1993. 171~190

3 郭力平,杨治良.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1998,21(4):319~323

4 郭力平.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000,23(4):368~373

5 李力红,赵秋玲,张德臣.外显、内隐记忆与场依存―场独立认知风格关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25(5):614~615

6 Kagan J.Impulsive and reflective children: Significance of conceptual tempo.In: Krumboltz J eds. Learning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Chicago:Rand McNally,1965. 133~161

7 Jacoby L L.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 work: 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1, 30:513~541

8 Buchner A, Erdfelder E, Vaterrodt-Plunnecke B.Toward unbiased measurement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memory processes within the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5,124:137~160

9 Gruppuso V,Lindsay D S, Kelley C M. The 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 and similarity: Defining and estimating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in recognition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7, 2: 259~278

10 张焱.0~3岁小小孩认物.第2版.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11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07~508

12 Perez L A, Peynircio L Z, Blaxton T A.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98,70:167~185

13 高广红.中小学生字词再认中场合效应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1):32~36

14 宋耀武,白学军.小学生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发展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25(2):187~190

15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78~289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XPLICIT AND IMPLICIT MEMORY

Bai Xuejun1, Xian Guicai2

(1 Research Center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2 Depart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Vocational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Tianjin 300222)Abstract

篇2

《科学是……》带着神秘,三年级学生开始了科学课的学习。

撷取几个教学和活动的片段,和大家分享笔者的教学故事。

1故事一:做一名小科学家

本课的教学,有个“让纸鹦鹉站立在手指上”的活动,即实验。因为第一次做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学生显得很兴奋。领着学生剪鹦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困难和问题再多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谁能让纸鹦鹉站立在自己的手指上呢?”学生开始实验。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失败!

“想不想让纸鹦鹉乖乖的站在手指上?”“想!”

“那么,一直这么简单的把纸鹦鹉放手指上,能成功吗?”沉默。

“我们该怎么办?”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发,想出了好多办法。

发给学生回形针,再试。学生能想到把回形针夹在纸鹦鹉上,只不过,因为回形针夹的位置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同,有的还是会掉下来,有的已经能颤颤巍巍站在手指上。

选择几种不同的夹法,在对比中,让学生领会能让纸鹦鹉站立的最佳办法,从而再体会出其中所涉及的科学道理,即纸鹦鹉站立的秘密:上轻下重,纸鹦鹉才会站起来。

科学这个概念意义深刻,远不是三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因此就不去纠结学生能否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通过科学的活动,带着学生进入了科学课的学习,在活动中再去理解什么是科学,做中学,真正体现了科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尝到了科学学习的甜蜜。

2故事二:考家长

教学完《做一名小科学家》,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我拿出一支铅笔,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老师有支铅笔,想用笔尖让铅笔站在我的手指上,注意还不能让这支笔的其它部位和身体任何地方接触。谁能帮李老师想想办法?”一个个学生提出的方案,在师生共同的讨论、质疑和尝试中被推翻,学生的思路因此也渐渐清晰,终于想出了要借助其他物体使这支铅笔实现“上轻下重”的目的从而站立的方法。这一环节,巩固了学生对“上轻下重”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更深的理解了科学探究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实验,而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面对失败绝对不能气馁,再努力一下,成功就在眼前。

“你们想不想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考一考你们的家长呢?”“想!”学生的回答由衷的响亮。

“今天回家,我们就考家长让笔站在手指上的问题。但是,我们怎么考呢?老师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学生的交流,显而易见只能复述了刚才实验的过程,但是会交流也是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怎么考,既能考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实验技能的掌握,又能赢得家长的支持?通过回顾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联系本节课几个实验的教学,不知不觉中既复习了知识,又掌握了考的办法。

很多学生在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中都表示:难倒了家长,教会了家长。

尽管一开始学生没能把这节课刚刚学到的科学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笔者还是很欣慰地看到了很多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热情,看到了他们对学到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渴望。教学是无形的,授之以渔才能更好的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这一点是要老师今后不断去探索和努力的。

3故事三:观察水

这节课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实验材

料。如果只是把本课涉及的科学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循序渐进交给学生探究的能力就成了空话。

本课中设计了一个辨别四种液体的实验:茶水、白醋、糖水、水。如何辨别?当然首先是观察,然后是思考。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学生的潜在理解区别开来,也就是分清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一点,三年级学生还是比较盲目的。因此,本环节的教学,要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去体会如何做实验、做记录,去表达和反思。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探究。这一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观察,在很多人的理解里,也许就是用眼睛看。如果,只是这么狭义的认为和理解观察,就错了。观察需要通过“眼、鼻、口、皮肤”等多器官的协作形成表象,然后再激发思维,获得对所观察的物体的全面理解,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察。

三年级作为科学起始年级,教会他们怎么去学习科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从而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从而最终在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长智慧。

科学探究所涉略的很多能力: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质疑、讨论,表达、交流、记录,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简到难,由扶到放,在探究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科学的魅力。

科学的魅力来自于它的神秘。用自己的思维去揭开科学的奥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才能让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去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篇3

一、通过日常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作文这个“陌生”的“客人”产生好感与兴趣,才能把他们自己心中“最好”的东西拿来“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从此,他们才会变成“无话不谈”的良朋挚友。这样也能够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写作、害怕写作与写作时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特别对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兴趣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小心呵护。

1.“说”身边熟悉的事情,是学生“会”写的前提。“会写”是建立在“会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学生连口头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如何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习作?为此,要在学生“写”之前对他们做专门的“说”的训练,只有学生说得“滔滔不绝”,在写的时候才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而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就成了他们“想说”和“会说”的前提。例如: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不仅可以让他们津津乐道,更培养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他们“会”写的前提。

2.“写”身边熟悉的素材,是学生“乐”写的关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身边各种各样的带有插图的儿童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此入手,让他们随意地写这些故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完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相互评价。当然,老师更要给他们创建展示“习作”的平台,如“把我的习作读出来”活动。再进一步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习作举办班级作文展览。另外,利用学生每天必看的“动画片”,在看完后要求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从而培养他们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是作文生动的重点。“观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手段,也是想象作文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文不仅仅有简单的枝干,还有鲜嫩的绿叶。例如:在指导《我的老师》这一习作的时候,在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老师的外貌形象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平时面部表情或衣着的变化来想象老师的心理活动。

还应该注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教学中我们只是要培养他们简单地“察”和简单地“想”的意识,并在习作中能够初步体现出来就行了,而不应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察”后的“想”这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思想的渗透,而不必在观察细节后精确地阐述。

二、通过课文教学促进习作练笔

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名家的名篇,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典范之作。例如《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西湖》《拉萨的天空》《小露珠》等等,这些纪实、想象与优美的课文是初学作文者的“范文”。所以,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依托课本当中这些典型的“范文”,让他们在学习这些“范文”的同时去熟读、去精选、去感受、去模仿。

1.仿写课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小学的作文教学除了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还要从“范文”中“仿”出写作的形式、结构与基本技巧,课本中优秀的“范文”,就是学生仿写的最佳素材。例如:教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学生仿写的“让我们荡起秋千”“让我们踏上火车”……在写出学生自己心里话的基础上,更是有了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韵味”。

2.续写课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好多在最后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完《哪吒闹海》一文后,老师说:“东海龙王父子被制服了,但是几十年后龙王的孙子――这个“官三代”又开始欺压当地的渔民了,哪吒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这时的学生都觉得有很多话要写,课文中经典的词句与精彩的打斗场面都会出现在他们续写的“文章”中,而学生平时在其他动画片当中看到的或由此想到的种种“精彩镜头”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文章增添更多鲜活的画面。

3.改写课文。改写课文就是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在改写课文过程中,通过学生简单的“剧本创作”,培养了学生处理文字与写作的能力。如苏教版第五册的《小露珠》《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童话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作了改写,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排练的剧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是一种全新的练笔与写作的模式。

4.写读书笔记。课文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课本中的课文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对这些课文教学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情感教育,而交流学习心得或写读后感都是一种不错的形式。例如:读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诸多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在“读后的写”中得到新的提升。

篇4

我有这个领悟就是因为一件事:这次期末考试,我数学考得很少,只考了第五十一名,而且只有八十二分。妈妈为了提高我的成绩,而老师也没有开补习班,所以只好买了几套数学试卷,让我每天做一张。

妈妈教给我奥数,我挺感兴趣。就很积极地学习奥数,而且进步也很大!我真开心!数学有一点点成就啦!哈哈!努力努力,一定要继续加油啊!嗯,相信自己!所以,妈妈每天除了让我做卷子,还出几道数学奥数题。三年级奥数和四年奥数太难,还没有学嘛!一年级的奥数题又太简单,所以妈妈觉得应该先让我练练二年级数学奥数题。

慢慢的,妈妈又教给我三年级的,三年级奥数题我感觉有点难,就每天钻研,钻研了好几天,暑假还剩下好几天!不过应该提高的数学成绩差不多了吧!恩,钻研了这么多天数学,学会儿语文好了。我从我的小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嗯,抽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再抽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啊!太好了!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不一样的卡梅拉”是妈妈上个星期买给我的。我忙着复习数学,所以没有来得及看,现在我真高兴!可以看一会儿书啦!“窗边的小豆豆”我看过几十页,我知道小豆豆有一个小钱包,里边虽然没有钱,但是小豆豆挺喜欢的。那一天,小豆豆不小心把钱包丢到马桶里了,怎么掏也掏不上来。小豆豆仍然坚持,绞尽脑汁掏钱包,可是用尽了所有办法,还是没有掏到钱包。还有,小豆豆在巴学园上学,校长是一个和蔼的老爷爷。别的嘛,我忘了,嘿嘿!不说了,看书喽!我沉迷在书中,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盖着一张漂亮、柔软的单子。我起来,不知怎么的,又拿起奥数书开始钻研。

之后,我才发现,我“爱上”了数学中的奥数,我感觉它似乎离不开我。

小读者,看到了吗?这就是数学的魅力,他虽然没有语文那么有趣,那是我心里一直很清醒:“如果学不会数学,那以后等我当了母亲,连买棵白菜都不知道人家找给你多少钱,或许一棵白菜一元,我给卖主五元,卖主找给我二元我都不知道再跟他要那两元钱!那不是让那人白白赚了二元钱吗?不可以!千万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我知道,数学虽然比不上语文和英语有魅力、药品、有吸引力,但是生活中是缺不了它的!

篇5

我有这个领悟就是因为一件事:这次期末考试,我数学考得很少,只考了第五十一名,而且只有八十二分。妈妈为了提高我的成绩,而老师也没有开补习班,所以只好买了几套数学试卷,让我每天做一张。

妈妈教给我奥数,我挺感兴趣。就很积极地学习奥数,而且进步也很大!我真开心!数学有一点点成就啦!哈哈!努力努力,一定要继续加油啊!嗯,相信自己!所以,妈妈每天除了让我做卷子,还出几道数学奥数题。三年级奥数和四年奥数太难,还没有学嘛!一年级的奥数题又太简单,所以妈妈觉得应该先让我练练二年级数学奥数题。

慢慢的,妈妈又教给我三年级的,三年级奥数题我感觉有点难,就每天钻研,钻研了好几天,暑假还剩下好几天!不过应该提高的数学成绩差不多了吧!恩,钻研了这么多天数学,学会儿语文好了。我从我的小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嗯,抽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再抽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啊!太好了!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不一样的卡梅拉”是妈妈上个星期买给我的。我忙着复习数学,所以没有来得及看,现在我真高兴!可以看一会儿书啦!“窗边的小豆豆”我看过几十页,我知道小豆豆有一个小钱包,里边虽然没有钱,但是小豆豆挺喜欢的。那一天,小豆豆不小心把钱包丢到马桶里了,怎么掏也掏不上来。小豆豆仍然坚持,绞尽脑汁掏钱包,可是用尽了所有办法,还是没有掏到钱包。还有,小豆豆在巴学园上学,校长是一个和蔼的老爷爷。别的嘛,我忘了,嘿嘿!不说了,看书喽!我沉迷在书中,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盖着一张漂亮、柔软的单子。我起来,不知怎么的,又拿起奥数书开始钻研。

之后,我才发现,我“爱上”了数学中的奥数,我感觉它似乎离不开我。

小读者,看到了吗?这就是数学的魅力,他虽然没有语文那么有趣,那是我心里一直很清醒:“如果学不会数学,那以后等我当了母亲,连买棵白菜都不知道人家找给你多少钱,或许一棵白菜一元,我给卖主五元,卖主找给我二元我都不知道再跟他要那两元钱!那不是让那人白白赚了二元钱吗?不可以!千万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我知道,数学虽然比不上语文和英语有魅力、药品、有吸引力,但是生活中是缺不了它的!

篇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江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只有树立了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才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中小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紧急而迫切的任务。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搭建平台,民主教学,点燃创新火花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学上只重视了知识传授,忽视了创新意识到培养,因而也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要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那里创造平等、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诱发创新意识。在教学的实践中,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才能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想想又什么办法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时学生开始观察、思索、点画等,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生1说,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所学过的三角形就可以计算了;生2说,放在方格板上就可以计算出来;生3说,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就能算出来等方法。在教学中搭好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思维创新空间,使得人人有言可发。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和参与,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可见,有些知识老师告诉学生,还不如让学生动起来,从中自己获取知识,尤其给学生“黄金”,不如让他掌握“点石成金”的方法,这样在学生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地愉快,也演绎了学生精彩的创新过程。

二、置身幕后,突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虽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只要我们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营造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只有遵循学生学习中的“实践—提高—再实践—在提高”的原则,就不难做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建多向交流,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或答不上来,再请乙同学回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的举手,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这样不但埋没了许多聪明学生的智慧潜能,还扼杀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我提倡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向交流即可以面向学生个体也可以面向学习小组。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其中1、2组的同学分别制作等底但不等高的圆锥与圆柱;3、4组的同学制作等底等高端圆锥和圆柱;5、6组的同学制作等高但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并准备足够的沙子做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后,并进行交流,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结果。1、2、5、6组没发现什么规律,但3、4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就有学生问这是问什么呀?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学具的观察以及与其他组同学的交流,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正是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及相互间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开启了创新的萌芽。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性地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哪怕是有一点进步,也是发展,也是成功。

2、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初步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在情感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主动构建机子的认识结构,在与原有的认识和经验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已有的认识结构,从而获取知识,实现主动发展,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力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的全过程。尽可能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往的过程。如:在教学“统计”内容时,我让学生走进社区进行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媒体的使用数量调查,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数据,再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制作统计图表。

小小调查员

固定电话

手机

电脑

地域(对别)

结果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统计表数据制作出漂亮而又有创意的统计图表。从而达到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取知识,通过主动实践和自身情感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三、由教“学知”转变为启“思创”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尽可能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或习惯方法来“排斥异己”。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能让学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新知识能让学生探索发现的让学生去探索;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发问,就会激发思考的兴趣。在教学中,问题有教师提出与学生提出大不一样,教师提问是针对教学目标,目的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置好的题目,学生提出问题则是针对知识的疑点,目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那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进性创造性地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疑点提出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大家都来想办法,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古人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维“大进”例如,我教学“一般应用题”时就特别重视学生的思维阐述过程,也就是学生的问题反馈意识。在两步应用题中,提出一个中间问题,三步应用题中提出两个中间问题。如:“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有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读题分析,理解,列式计算,有一学生列出:40×4=160(人);38×3=114(人)。让其口述解题过程,题中告诉我们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问题是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我就必须知道四年级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用图表示:

三年级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班数已知,每班人数已知

班数已知,每班人数已知

合并

篇7

本文主要以上海市黄浦区的20所小学中1994名三年级学生(男生1112名,女生882名)为研究对象,运用常用的制定评价标准方法,制定适合该市小学三年级男生“跳绳”项目的学习评价标准,供该区一线体育教师参考并借鉴。

一、该区男生“1min跳绳”成绩的分布情况

为了简单明了,本文只选择该区三年级男生的“1min跳绳”项目制定考核标准,其他运动项目以此类推。对所测该区三年级男生的“1min跳绳”成绩的数据进行正态检验,结果发现,数据的分布与正态曲线比较吻合。而且进一步对该批数据进行“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进行检验得出Skewness=-0.037,Kortosis=0.043,两个系数均

二、制定该区男生“1min跳绳”项目的等级评价标准

在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上海市黄浦区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确定“1min跳绳”测试成绩的各个等级标准所占人数的比例分别为:优秀10%、良好20%、中等30%、及格32%、不及格8%。通过查阅标准正态分布表,可以求出每个等级所对应的变量值ui分别为1.28、0.52、-0.25、-1.41,将该区男生“1min跳绳”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101.4,S=31.3)以及各个等级所对应的u值带入公式,可以求出该区男生“1min跳绳”的等级评价标准(表1)。

三、制定该区男生“1min跳绳”项目的评分标准

主要利用“累进记分法”作为制定该区三年级男生“1min跳绳”评分标准的方法。本文试图将起分点0分定在-3S处,满分点100分定在+3S处,但是通过一系列计算之后,发现该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如“1min跳绳”的平均成绩只有50分,评分标准中计算出的成绩与表1等级标准中的等级不能一一对应。针对上述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多次对起分点和满分点进行定义,最终确定3对起分点和满分点:第一,将起分点0分定在-3S处,满分点60分定在及格(57个)处;第二,将起分点60分定在及格(57个)处,满分点90分定在优秀(141个)处;第三,将起分点90分定在优秀(141个)处,满分点100分定在+3S处。利用公式

以上所制定的评分标准仅作为该生“1min跳绳”的绝对测试成绩,对于教师给学生最终的综合评价成绩,还应该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该生的进步幅度成绩纳入其中,“综合成绩=期末的绝对成绩分数+相对进步幅度分数”。至于如何给学生打进步幅度分数,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目标值进步幅度定级法”计算公式。即,

其中的“目标成绩”一般设定为满分,也可以设定为班上最好成绩。当然,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步幅度分数的权重。

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并将其纳入最终的综合评价成绩,这样不仅考虑到学生“1min跳绳”的实际水平,又考虑到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大小,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只要通过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当地学校或者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校学生的跳绳评价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更合理有效地评价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参加跳绳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3-33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46.

[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0-278.

篇8

一、挖掘生活内容,生成科学问题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找出逻辑联系小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然后加以挖掘加工,汇集起能够引爆激情,形成认知冲突,充分启动内驱力,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的科学元素,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同时因将科学活动置于广泛的生活背景中,而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并不是一个个空泛的概念,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又充满着科学的,逐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关注、观察周围世界,进而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

1. 利用直观感知。即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与课时教学目标,选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或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直接作为问题情景搬进课堂,使学生在零距离接触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中,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比如,食物在保存过程中,常会出现发霉现象,这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的一个研究内容。在教学《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组未发霉和已发霉面包,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面包所会发生的变化,产生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问题与目标。这样的情境设置既简洁明了又切中重点。再如,《水生植物》、《蚂蚁》(教科版小科三上)、《指南针》(教科版小科三下)《简单电路》、《做个小开关》、《种子的萌发》(教科版小科四下)、《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神奇的小电动机》(教科版小科六上)、《铁生锈了》(教科版小科六下)等许多课文,均可以借助与课堂即将所学知识相融的事物或现象的呈现,来吸引学生观察,引发思考,生成科学问题,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 组织现场体验。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过程中思考、感悟,完成从激趣到生疑的转变,使其顺势进入科学探究的历程。比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教科版小科六上)时,教师设计“撬讲台(重物)”体验活动来引出杠杆的研究的。而《轮轴的秘密》(教科版小科六上)时,则可安排一个“拧开水龙头”的活动――先去拧水龙头上的轮子,然后再拧去掉轮子、直接拧轴,在前后两次用力体验的比较中,引出疑问:轮轴有什么作用?此外,《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科版小科五上)时,教师以“玩一玩”活动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玩一玩气球,观察、体会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光和影》(教科版小科五上)教学中课始安排影子游戏等,把日常生活情境移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兴趣,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有了科学知识生活化的引导,学生更乐于亲近科学,可进一步促使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 依托信息技术。对于一些受时空等因素局限的生活元素,我们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优选、整合,然后再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出学生感兴趣的这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分析,从中捕捉科学问题。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我看到了什么》对照片上的大树的观察,除了可以拍摄自己校园里的大树外,还可从当地那些古树名木中,选择一棵枝繁叶茂、较为典型的大树,拍摄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孩子们观察。又如,五年级上册的《我们的小缆车》教学时,通过展示一组比较典型的不同类型的车子视频或图片资料,认识到这些车子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在此基础上引出对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研究。此外,那些涉及宇宙、地球知识内容的教学,均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深挖现实世界与生活中的素材,架设起通往课堂探究的桥梁。再如,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等都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学生生活中似熟悉又似陌生的事物、现象,剪取典型片段,以形影俱备、声情并茂、色彩斑斓的数字化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学习状态。那下暴雨时,从天空急剧倾倒雨水,浑黄而肆意冲荡着的山洪,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土地和雨水随之发生的变化,这些富有震撼力的情境画面,都给孩子们以强烈的刺激,勾起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强烈关注,进而结合教师的合理启发引导,使学生于正常的思维处产生了认知冲突,并由此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科学问题――对雨如何影响土地的研究。

这样,通过对生活内容挖掘、剪辑、重组、放大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优化了问题情境设置,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引导他们迈好了从生活走进科学的第一步。

二、合理构建模式,促成有效探究

1. 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科学探究活动需要一定的材料,目前各校的实验室装备虽然均达省颁Ⅰ类标准,但依然有不少材料需要师生自己来准备。

教师不妨布置学生到他们生活的周围,到大自然中去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三年级学生是从植物、动物单元,开始接触科学课的。让学生到校园、公园里去捡落叶,菜园里、草地上、土壤中找蜗牛与蚯蚓……这样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对象就在我们熟悉的周围环境中,科学探究需要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三年级学生从“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学习,开始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可让学生观察、搜集生活中的常见小物品,以便用丰富的材料来研究它们的硬度、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这样就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而且让他们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材料特性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进而认识到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学生准备的研究材料越多,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也随之丰富,对于结论的得出更加科学、更带有普遍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 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认知论告诉我们,学习者新学习的材料与他脑中原有的知识存在逻辑关系,发生相互作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要让学生有效地探究、建构科学概念,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启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相关实践经验和经历,来推进探究过程。并在团队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同化、顺应,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均能得到优化,最终完成可行性较高的探究前期的活动设计。

例如,大多学生在生活中早有过用筷子敲击碗、杯的行为,并且知道这样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来。因此,在《声音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设计,完全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展开抽象思维,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然后通过交流进行各种思维的碰撞。教师指导的重点则放在引导学生思考,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改变了什么因素)?试验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控制哪些因素)?观察目标是什么?这样,既可让学生在经历方案设计过程中,逐步学会科学地思考,又规范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究过程,保证了自主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当然,在探究活动的其他各环节中,教师都应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技能,以及已学的科学概念,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或问题。

3. 注重证据、逻辑推理、质疑。时下,不少老师在研讨展示、竞赛课时,往往会挖空心思地思索,力求弄点新意的实验来,以体现“探究过程”的优化;而观课者心里也滋生了不这样就不算是成功的课。也有的教师认为观察、实验不过是一个简单或者复杂的操作性活动,实验前的规划意义大于实验的操作意义。

其实,就小学生的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而言,收集事实现象与各证据,进行合理论证或解释,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的“创意”节点应该释放于此。绝不能缺失引导孩子们的这一段“走路”过程。可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地进行收集证据。除了观察实验中得到的证据外,还应引导他们如何将教材呈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以及善于以生活经验来验证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展开相关的逻辑推理或相互质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让了解知识的背景与形成过程,而且渐入到学会方法,学会思想的境界。例如,《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六年级上)单元教学时,对“大跨度的钢索桥”的研究,除了观察生活中各座钢索桥的结构,及共同的显著特点外,应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建造“钢索桥”,体验钢缆的拉力,以此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

又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中,无论是加热铁丝的中间或是一端,加热金属圆片的中心或是边缘一个点,观察到火柴或者蜡环掉下的先后、蜡的融化现象,这都只是实验操作的自然结果。教师还应重点引导学生找到热的传递方向与这现象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最终认识到热的传递特点: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此外,我们教师不能有选择地过滤掉学生实验活动中的疑问,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异常现象。这样,牢牢把握小学生内在的心智技能活动,并经一番梳理和提炼,实现了实验现象与问题解释之间的对接,使实验目的回归理性和深刻,这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三、回归生活实际,拓展认知结构

如果说科学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理性认识生活世界的精神隧道,那么,课外的探究活动就是在生活世界里高速行驶着的列车。因此,学生的科学探究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把课内进行的科学探究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带入小学生的生活,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1. 延伸探究活动。课堂活动在课外得以延续,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到位。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课外活动的随意性就很强,也缺乏坚持研究的意志。因此,教师不能只有布置,而忽视具体的引导。对制约学生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难关,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孩子们一起来谋划多样化的解困良策。比如,《植物的生长变化》(教科版三年级下)单元教学中,“植物根的生长”、“出土后幼苗的变化”的研究活动,教师的指导就应下足功夫。如可指导学生将观察的内容,设计成表式,起到提示观察作用,且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为小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提供足够的帮助。

此外,像《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三年级下)、《天气》(教科版四年级上)单元,《月相变化》(教科版年级下)等课文的教学,均需要我们教师将指导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坎里,促使他们学会并坚持在课外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同时,应每天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课外研究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对于确有难度的探究活动,则鼓励用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减轻个体学生的负担,但又确保探究活动深入开展下去。这样做,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大量的探究信息,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能力、习惯的发展生长。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预先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性,作出充分的评估,拟定具体的应对方案。同时必须对学生做好充分的安全教育,以免课外实践活动中出现任何一丁点的意外。像《做框架》课后对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结构的观察研究活动,到何处观察、站在什么位置、采取什么安全保护措施等等,都必须经教师的事前实地考察后,让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明确无误,确保万无一失。

2. 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课内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建立的科学模型,在课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教师应多为孩子们创造知识的运用的机会。促使他们养成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科学地思考生活中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教科版六年级下)单元后,组织学生展开课外调查――“生活中,人们是如何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重点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这就使科学探究再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感受其中的科学奥秘,所学科学概念也得到深化运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