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10: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游教育培训经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德合作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所长
会展专业教师缺乏是当前教育界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需求。由于国家人事政策以及各院校的不同利益所致,至今还没有一所院校具备条件主动去申报国家会展专业师资培训基地资格。当然,边教边学不乏是当下最有效的途径,长则5~10年短则3~5年,相信中国会展师资队伍的未来之路总会走出来的。
课程设置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关键因素是我国会展教育(包括人才、课程体系、师资、教材等等方面的测评)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国家教育部也在考虑从招生目录上对课程名称有所规范,我们期待着教育部明年的会展教育专家论证会召开。
我国会展教科书还缺乏理论系统性和研究深度,大部分属于资料性、汇集性、概览性,相当部分编者是通过编写教科书认识会展业和学习会展相关知识,知识的系统性、成熟度及对行业把握度均显不足,教科书的数量虽然上去了,而学术性、学科性、理论系统性、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先进性均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理解会展活动中实践的重要性,因而比较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在学期中安排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展会的现场调研工作,与此同时指导学生的学年及毕业论文。
对于一个新兴的会展大国,一切从头开始,尽管需要借鉴国外的东西的确不少,而结合中国国情却至关重要。我国会展教育的理想模式是:教科书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师个人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底蕴和实践背景,教育机制灵活而富于成效,市场需求十分明确,“以销定产”定单式培养各个层次的会展人才。
中国的会展教育是一个“创新教育体系”体现在:一是要根据业界的需求进行会展教育创新;二是要有国家的会展教育规划;三是要各个教育相关人士要进行更多的交流,避免各所院校之间、各位会展教育者之间各自为政的经验性传播教育所带来的局限性。在此建议各院校会展教育者积极加入11月份即将成立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一个共同的行业平台上集中地交流思想、一起来推动国家会展教育的更大进步。
过聚荣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会展是一个年轻的,不断发展的学科。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会展归属于哪一个学科,众说纷纭,还不能确定。不过,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许多人都把会展局限于展览上。而事实上,会展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不仅包括展览、会议,而且还涉及节庆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会展理论研究、职业培训都处在初级阶段。
现阶段,关于会展教育师资的问题讨论的比较多,有些观点还相当极端,比如有的认为没有做过会展的老师进行会展教育是不可行的。应该说,会展是融操作性、实践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授课老师要全部精通相关的知识,恐怕是勉为其难。但是,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即需要教师对会展的发展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对会展的全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当然,有很多实践经验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要走上讲台、讲好课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真正能够理解会展,了解会展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一心一意研究会展
的教师太少了。许多冠以会展专家头衔的“会展专家”提出的建议往往不是很符合会展活动的发展规律。
另外,会展教材的出版也存在许多问题。已经出版的教材有许多在质量上较粗糙,互相copy的比较多,缺乏深入研究、能够很好体现会展发展规律、符合教学所需的教材。
会展业还有一个话题谈论的比较多,即就业率。有机构统计会展人才流失严重达80%,但据报道,南方某所学校的就业率却达到100%。客观地说,会展就业率是很难精确统计的,原因在于,会展是一个大概念,策划、营销、设计、搭建以及相关的会展服务(大饭店、旅行社等)都可以纳入会展业范畴。会展就业范围并没有明确界定,也不太容易界定。因此,所谓的就业率并不能说明具体问题。
刘大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管理系主任
从总体来说,现在会展市场的需求量不大。但是会展本身是国际化的,二外的学生有外语方面的优势,学生就业方向比较广,选择性比较大。旅游社、协会、商务酒店、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以及一些大企业的展览部,都是我们的就业方向。因此我们的就业前景比较好。
各个学校的教育定位差别很大。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与会展职业教育不同。我们教会学生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并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这样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会很快,容易融入社会。
目前中国的多数院校都只是提供很少几门会展课程,有些只有2到3门。五年之内可能就会淘汰一半。事实上真正称得上会展教育的不到20所院校。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国际化,二是应用化。要跟国际接轨,了解和研究美国、德国、香港等地的课程设置;另外要与实践结合,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做教学研究有自己的规律,有一定理念和依据。我们培养的学生完全与国际接轨,并不象有些人说的与国外差距很大。目前,教材的出版也呈现泛滥的趋势,出版社之间互相竞争,会展教材的出版一哄而上。但是时间不会长久,经过三五年的时间就会淘汰一部分。
枣林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展示设计专业教师
教师去国外参观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一是学习设计理念,潮流,还有就是材料、方式方法。教师应该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从事过实践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一来,他的教学才会有声有色,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也能够更快的运用到实践中。在会展设计人才教育方面,应该减少硬性教育,增加开放性教育。
虽然现在出现了大量的教材,但是针对展览展示设计方面的教材很少。而且所谓的教材,可利用价值不高。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的教材都是教师自己编写的。在编写展览展示设计专业的大纲时没有任何横向参考,只是凭借实际经验,每年修改大纲。
另外,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我们的重点课程,就是要求学生用语言结合图纸当众描述自己的设计。但是学生往往面对图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是目前中国教育十分欠缺的。
有需求才有市场,目前中国的会展教育有点一哄而上的味道。今后几年,将有大量会展专业学生毕业,应该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我们现在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0%,大部分在展览行业。今年我们扩招为两个班。但是目前师资和社会需求有限,要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和质量,不宜再扩招了。
丁萍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主任
教师要适应并满足中国会展教育的现状,首先要千方百计引进既有会展实践经验,又满足学校对教师其他方面要求的老师。其次,原来接触会展业较少的老师要多下公司,加深行业了解,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另外,这个问题也要辨证地看。教师在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以后,即使原来不是学会展专业的,只要加强学习,也能很快适应教学需要。
目前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主要依据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和企业一起制定的,并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每年作一些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计划”色彩浓厚,教学灵活性差!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到有一定的前瞻性。
因为我们是高职教育,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我院的十几个校外实习基地均为业内顶尖企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贡献不少。校内除实训室实践以外,还组织大型的会展实践活动。我们的毕业生一次签约率高达96.1%,且就业岗位和地点都相当不错。85%的毕业生在会展公司、会展场馆、会展业协会等专业对口单位就业。但是,按照保守估计,每年全国市场可容纳1万名会展毕业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会展业应该学习会展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兼收并蓄,结合德国式的“在岗培训学位派”(在岗培训为主)和美国式的“饭店管理旁系派”(学校教育为主,从饭店管理专业学生中培养会展人才)为中国式的“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并驾齐驱”(学历教育以高职为主,在岗人员长期轮流培训提高)培养模式。
张金祥 厦门国际会展学院 国际会展系主任
我国会展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应采取大学本科、大专、中专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原则,形成综合性管理人才、技能性专业人才和辅助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鼓励各个教育培训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技能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增强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的会展教育尚处在初始阶段,各会展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目标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清晰。我个人认为大学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应以培养会展理论研究和会展管理综合性人才为主;大专和中专学历教育应以培养专业技能性人才为主;短期培训应以培养会展服务性专门技能为主。只有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共同参与,这个产业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为了解决目前会展专业教师短缺的状况,我个人认为开设会展专业的教育机构应打破条条框框,选调一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来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另外,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会展专业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直接引进教师或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我国会展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史习平 清华工艺美院展示设计专业教师
会展专业在国内刚刚兴起不久,受过专门教育的会展人才缺乏,教师队伍更是如此。我们的教师队伍应多在实践中探寻解决方法,突破传统的会展设计观念的束缚。行为的解放首先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把创意作为会展设计的灵魂,走出华而不实的竞争圈子,把突破性的创意思维、确切的市场需求、真正的实践经验变成为会展教育的新意所在。
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依据应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检验的反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成理论并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践机会过少,过于模仿和依赖国外课程。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科学,细致。目前大多数的教材并没有真正具备理论的高度,所谓的教材大多只是操作过程的介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应相互辅佐,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大纲,尽量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学生应具备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我国所谓的会展研究机构过于重视理论,而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又只把技术放在首位。会展设计与实施应是同等重要的。学生的实践活动一定不能只停留在抓大放小上。设计的过程应是将所谓的理想、概念物化为现实的过程。
潘安岚 北京城市学院会展心理学教师
现在会展教育的教材虽然出版了不少,但是教材针对性太差。我曾经阅读过一本关于会展营销的书,发现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市场营销的内容,只是冠以会展两个字而已。会展教育市场的升温,导致出版社为短期商业利益仓促出书。教材一是要考虑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需要。虽然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在社会中应用不是太多,但是它是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的提高。而且实用性强的教材对实际工作还是有非常大指导力度的。我是教消费心理学的,但是走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书店也没有找到会展营销心理学的书籍,而其它类似的专业基本都有心理学教材。由于没有正规教材,我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凭经验和其他方面的消费心理来引导学生,没有针对会展业的营销心理来进行教学的参考依据,同样,这方面的教学案例也没有。
许康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服务系主任、书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南宁当地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学府,于2004年开设会展专业,当时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呼应与理解,会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广西社会各阶层了解甚少,对社会的宣传也不够。经过我们的全员推广与介绍,第一年招生来了70多个学生。
我们对已经开辟会展专业的上海、江苏、浙江、北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2004年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而当时会展的热潮已经火遍全国。人才的短缺呼声,加上有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决定2004年开辟会展规划与管理专业。
专业开设后,在教材制定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第一年的基础课还算好处理。第二年的专业课开设我们就开始了“四面出击”、“精挑细选”。作为专科的技术学院,我们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对于专业的老师使用,我们多年来坚持“双师型”教师教学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特点。我们的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的老师,这种老师都是来自我们学校正式编制的内部,大多是各专业的大课资深老师。另一部分是来自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负责人,他们不仅有专业基础,而且拥有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学员提供多方面的实习机会。比如南宁鹫鹏的金巨福总经理,不仅为我们的学员传授了大量的专业社会实践知识,而且在他们的展会中还为学员提供了现场实习的机会。在我们的老师队伍中,这种拥有实践技术型的老师一直保持在60-70%。
我们的教学与社会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大量进入相关企业,不断进行实践锻炼,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达到学为所用,以用验学的目的。比如,今年4月,我们的一位女同学陈芬燕在参与了广西“水产展”后,就动手写了一份举办学生用品展览的详细策划案。就十分成熟地对如何举办展会的整个流程,做了十分详细的说明。我们在寻找会展的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后,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支持她把这一方案落实为一个真正的展览会。
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学生中还存在一些眼高手低的现象,从我们假期去实习的学习反馈回来的消息看,还没有完全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标准。中国的会展业没有真正成熟,会展人才的教育也是在摸索中进行,会展人才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会展人才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展的研究型人才、高学历的人才教育还不能成为主流,满足社会实用型人才教育的大专人才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会展人才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人才教育中的一种叛逆。
杨智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研究室主任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旅游系会展专业特聘教师
昆明的会展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从原来单一的文化、教育艺术、重视意识形态的成果展,开始更多的转型贸易为主题的各类专业展会。原来从事会展的人才,也大多是从政府或协会等相关领域半路转行的,尽管这些年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人才,但是对于现代昆明的会展发展还是不适应的,昆明许多会展公司对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最为紧缺的还是会展管理、营销、策划、设计方面的人员。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昆明对会展人才教育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昆明会展教育的发展。现在昆明已经有三所院校开设了会展相关专业。今年已经有一批学生(50多名)走入社会。我们所教育出来的人才的走入社会还有待进一步社会实践的检验。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会展的专业人员来看,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与实践也有一定的距离,会展专业课程的开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国内的相关教材十分有限,我们当时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教材,许多还是直接从国外翻译的,与中国的实情相脱节的。所以,我在讲课时,常常是将理论结合实际案例来讲,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我们要培训的是未来会展的操作手,并不要理论家,理论如果占到60分,而实践知识就应该占到40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也太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会展的真正理解与认识。
市场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全国各地院校的大量开设会展相关专业课程,对于几年以后的会展人才的就业,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检验。
胡卫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会展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因人而异,分清层次培养。会展人才培养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培养。会展业三级人才层次: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高级运营管理等;会展业辅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广告制作等。
因地制宜,选择重点发展。在会展人才培养中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应从战略上形成“重点布局、积极引导、培育发展”的建设机制,按照区域会展经济需求结合各地院校办学条件、培训师资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规划全国会展专业教育工作。
高教、职教、短训三管齐下。会展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和培训。
突出实践,产学研一体化。各会展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或要求会展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到优秀会展企事业单位兼职锻炼,会展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也亟待加强,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经常直接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参与接待服务。
铸造品牌,争设独立专业。会展人才培训市场应该注重品牌化的高端教育,结合中国会展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南宁职业学院学生访谈
莫炜炜:南博会的大力宣传,使我们认识到会展。学院的招生大蓬车开进我们的学校,并一再提出这是个新兴行业,新兴的行业竞争少,一定会有市场机会,我也就选择了。通过近几次的实习、我们更有信心将来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方艺专:从书上看到过会展,也参与过展会,对会展有一定了解。我对新兴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我认为一个有活力、有发展、有前景的行业、也一定有市场需要也就报了会展专业。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会展的每个细节都是经过调研,还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要随时准备好自己。
罗雁翎:老师来我们当时的学校推介会展专业时,解说十分有吸引力,充满了挑战性。我喜欢接受挑战,再说会展包括了许多全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营销…综合性十分强,将来从业的面也宽。会展还是一个三维立体,考核细节,可以锻炼出我们周到细致的好习惯。
谭宗和:在实习时做过会展的接待,通过热情的服务,得到了展商与领导的认可与表扬,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服务业的特点,更加强了我的信心。在工作中还接触到许多新事物,学到许多本领。广西的会展刚起步,东盟博览会又会在南宁永久举办,我们一定会有个好的未来!当然书本知识也非常重要,比如应用文写作,在以后的工作中可常常用到。
黄静:走进会展,仿佛是走进一座美丽的森林,这儿鸟语花香,到处都充满了美丽的诱惑。小小的博鳌通过会展,从海南的小渔村,在一夜间成了世界的知名旅游盛地。还有广交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这也都是会展创造的就业与发展的奇迹。只要学的好,并将之付诸实践,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学生 李冬旭
我从大二开始参与实践活动,参与过第六届朝阳区商务节,两个半月的暑期都在组委会实践。之后,朝阳区推荐我去团中央青年人才国际交流中心做论坛,大约半个月左右。间或也参加一些展会的翻译或联络工作。最近一次是在北京航展。我们这一届有60 多个学生,经过实践后,各个方面对二外的学生能力比较认同。会展行业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没有实践是不行的,学校教育理论性太强。我们对会展业的感性认识基本都是来自于实践。
与同行业相比,二外的教材和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好的。毕竟大家都处在摸索之中,需要学生配合老师来进一步完善。老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与我们进行沟通。学校经常邀请业内实际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来讲课,我们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老师也经常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并且过后会与我们交流。我觉得经过实践之后,认识到不足,知道哪方面需要提高,再上课学习时就更有针对性。即学习理论,之后实践,然后再学习理论,之后再实践,这样反复进行,会加深理解。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牛佳
我是大三的学生,在学习中感觉,从事过会展工作的老师,既依托课本又加入了自己的经验进行授课,内容充实,并且能带动我们的情绪,比较好理解。有的老师理论性比较强,讲的课程不太好理解,尤其是没有会展工作经验的老师,感觉课讲的比较学院派。大部分时候是照本宣科。如果能在理论的同时和实践相结合就比较好了,去请一些职业的会展经理人,或者主办承办单位的负责人来给我们做一些演讲,或者上一些讨论课程,让我们真的能站在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理解会展行业。多增加一些带到场馆进行讲解的活动。在大一的时候就应该让大家明确自己需要具备那些条件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从业人员。
会展专业的教材很多,但是理论性很强,不好理解,而且重复的地方很多。学校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我个人认为这套教材很好。此外,还应该增加会展成本效益、会展策划、大型项目管理等。课程安排上个人建议把比如毛概等公共课程压缩到半学期一门,加大专业课的授课时间。另外应该开设专门的会展英语课程。在实践方面,我们主要是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或者其他的机构的联系,定期举办企业与学生间的沟通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就业和企业了解学生,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和知道自己的不足。
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毕业生
牛浩(05年毕业) 朱钥、高深(04年毕业)
目前的中国会展设计行业中有许多是学计算机软件出身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展览展示设计训练,这是导致中国的展览设计行活太多,风格大同小异,缺乏个性设计的很重要的原因。而从学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可以逐步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设计思路,实际的搭建、使用的材质多是工作后在公司学到的。
在学校中创意思维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他知识都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掌握,唯有这种发散性的创意思维只能在学校培养,工作后只能削弱不能增强。由于工作是不断的重复同一过程,因此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经过实践之后就知道该学习什么,这样才能学透彻。
展览设计毕竟和艺术设计不同,展览是需要应用的。因此在加强基础课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多进行实际的训练。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应该增强表达能力的训练,你的设计是死的,只有用你的语言使你的作品鲜活起来。学校应该增加与客户沟通这方面的实践内容。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现在的课程安排都疏忽了这方面。
教师应该有很多的实践经验,有些教师理论上很好,但缺乏实践经验,虽然现在有许多教师有实践经验,但是还需要加强。
我认为中国展览设计的学科设置太专了,就是为了就业而培养。而国外有些就包括在建筑设计中,涉及面很广,思路比较开阔。我比较喜欢这样。教学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我们曾经上过外教课,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给我的实际工作很多启发。
虽然有60多所院校涉及会展教育,但是可能很多都不知道如何培养才能满足就业需要。我认为如果学校能够做到完全满足就业需要,那也是非常成功的。即是说,或者培养高级核心人才;或者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就业。避免高不成低不就。
我们认为,现有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中国的会展人员需求基本饱和了。但是,有能力,非常专业的、杰出的少。
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大三实习生访谈
学习过程中,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不够精细,每门专业课学习时间太短,有些一周或两周就结束了。根本没有巩固加深的时间。因此,课程虽然不少,但是,每门课程都没有学透彻,只是泛泛的了解。另外,虽然每门课程学习过程中都有调研活动,但是实践活动只是在大三时才开始。应该再早一些进行实践活动。
明年是会展业人才就业的高峰,但前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口碑不错,而且展览展示设计专业可以向平面设计等其他设计方面发展,事实上在展览行业发展的毕业生可能只占一半。因此对于明年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不是太担心,持乐观态度。我们现在还没有参加商业培训的想法,而且工作的前两年大概都不会参加培训。
李纪伟浙江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7月毕业生,现就职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校期间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是有指导意义的。譬如,对展会整体工作流程的掌握、对专业观众组织的重要性认识、起草展会策划方案等。这些在校期间学到的理念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这也使得我们在从事具体工作时比较容易上手。同时,也证明当初学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向导的定位和推行的“三段式”培养模式都是正确的。即“课堂教学――实习(了解实际专业工作)――课堂教学――实习(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与思考能力培养――实习(直接从事专业工作)”。
目前出版的关于会展的书籍在内容上大多都很相似而且实用性仍比较弱。我们的核心专业教材是由我们自己老师精心编写的,将会展分为展前、展中、展后三个重要操作阶段来论述。但没有将每个阶段的工作再细化、具体化、流程化,应进一步增强其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从事会展专业教育的老师最好拥有展览的实际操作经验,或与学生一起实习,在工作、生活中建立如朋友之间的友谊,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这样,更利于师生互动、学与用的互动、激发两者的灵感,使会展教育朝更实用、够用、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所就职的是一家以国外展为主的展览公司。虽然在校期间的学历教育使我们对会展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掌握。但这只是解决了“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如何“做得好”的问题,也并没有灵活地随着展览市场发展而吸收新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在如何“做得好”的问题上加强学习。
编后语:
自99年我国某高校开始了开设会展方向的课程教育后,全国各地会展专业教育遍地开花。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已有20余所,在相关专业开设会展方向的有30余所,二者合计已有约60所高校踏入了会展教育的领地,仅浙江就有21所学校有会展专业或者方向。
有人说,中国的会展教育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开展会展教育。
在我们的采访中,业界的有识之士对会展师资、课程设置、会展教材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对未来会展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有人认为“会展教育”已是老生常谈,谈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如同会展产业中存在的“骗展”和“垃圾展”等问题,虽然业界人士一直在呼吁,却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不能否认会展产业和会展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但也不能以偏盖全的认为会展教育发展不健康,相反这正是向规范化、正常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次论坛侧重专业人士的不同观点,把脉会展教育的方向和未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和需求,供关心会展教育的人士参考。
在与某学院大三实习生的访谈中,记者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是品牌展会的规范化的流程和操作。但是走上实习岗位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展览活动与课堂所讲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展会操做的不规范化是让学生很难理解的,比如某个展览会的招商工作往往是以外包的形式交给某个广告公司去做,或者临时招集几个人、几部电话、几台传真机就可以招商了。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仅被安排去扮演招商的角色。接受采访的6名学生中,有4名被实习单位只安排参与了招商这一环节的实践,甚至有的仅限于端茶倒水的层面。至于前期的策划和中期、后期服务的各个环节,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相对很难涉足。
学生们在为期不短的社会实践中究竟学到些什么东西,用人单位不必为其负责,但在招聘时却希望拿来就用。但是作为将被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学生,没有完整的参与展览的整个流程的实践,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无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应用”从何谈起?
当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众学生雄心勃勃的表示要为会展行业走向规范化贡献力量的时候,记者被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感染,同时也在为他们感到深深的忧虑。但是我们更应该欣喜的看到,有这样一批接受过正规化、品牌化会展理念熏陶的人才在摸索中逐渐成长,中国会展业步入正轨指日可待。
会展培训应定位在“博、深、精”
浙江亚太会展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郭牧
由于众多院校缺乏对会展行业特殊性的了解,盲目办学、攀比办学,加上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加之实践能力薄弱,这说明大学教育存在严重的教育误区。还有目前各种会展证书的认定概念不清,从而很有可能导致三年后的中国会展行业证书泛滥。要使会展教育走持续健康之路,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牵头对会展教育进行整合,这样才能避免教育误区。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会展业的人才结构布局各地是不平衡的,这也与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相吻合的。会展核心人才、会展业辅助型人才和会展业支持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地区;二、三流人才则相对集中在中等会展发展城市。
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会展企业和人员需要培训?对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现有会展企业和人员数。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还是空白,因此全国范围不好说,但对于我们所处长三角洲地区而言,还是知数的。据我们亚太会展业发展研究所调查,目前该地区会展企业数近2000家,按平均每家20人计,约有40000从业人员,其中所需初级人才20%,约8000人;中级人才15%,约6000人;高级人才5%,约2000人,合计约16000人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缺口。培训重点主要是会展策划、经营管理和工程设计等应用类技术。
会展经济独特的运行规律决定了会展学科的复杂性,从会展所牵涉的知识领域来看,会展学科涉及到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旅游学、建筑学、运输学、口岸学、艺术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在综合中又兼具很强的专业性。从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来说,会展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如文学素养、美学常识、心理学常识;不仅要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介能力以及筹资能力等。因此,会展培训的课程设置要区分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材施教,依据的是会展与现代经济的密切关联。由此决定了会展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会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学历教育其教学计划、学制规定、课程设置、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以及各教学环节的实施等,均严格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操作,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获得的学历文凭,国家予以承认。商业培训即非学历教育,它紧贴人才培训市场不断更新项目和内容,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求学者的需求,为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出国留学、求职就业、升学深造、考前辅导等提供了广泛而有力的智力支持,满足了人民群众提高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
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在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这不仅使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对会展人才高质量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出发,现在及今后会展培训应定位在"博、深、精"。所谓"博",是指要提供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内容的会展项目的要求;"深",是要深入掌握会展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精",就是要精通整套会展业的操作流程,培训时间最好是分期进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与会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细分化、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
准确把握行业需求探索教育培训不同模式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任蓝星
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类学校的运作特征决定了其先招生,后找师资,以获得其经济效益,而授课老师的来源,教学资历、行业知识、教学目标均难以得到保证。部分学校挂着会展专业的旗号,实际上连一些会展管理的本体课程都没有力量开设。会展课程内容多为东拼西凑、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效果可想而知。出自不同主管机构的会展职业证书培训层出不穷,由于尚处于试培训阶段,均未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证书”难以反映受训者的职业能力。
会展专业人才教育和职业人才培训是会展人力资源开发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也不能互相替代。关键是要搞清楚,会展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历教育和培训机构如何各司其职,满足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
社会职业培训要抛弃功利性,重在提升培训内涵,切实培养合格人才。会展职业培训是随着业界对人才的急需而应运而生的,具有周期短、适应快、和赢利性等特点。目前社会培训状况尽管很热,但是质量效果不容乐观,真正成功的会展培训班尚不多见,其主要症结在于合格的会展师资匮乏和课程设置薄弱。社会培训机构仓促开设各类会展培训班,因具有一定会展实践经验的讲师凤毛麟角,便请学校里的市场营销、管理和旅游等专业的老师来讲会展策划营销和管理等课程,其结果是空洞的书面知识的讲授,偏离了培训班传授“实用有效的职业知识”的宗旨;有些班则偏向于宣讲会展业的总体发展形势、国外会展业现状、政策法规等上层理论内容,无助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从会展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讲课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但从目前的多数讲课的效果来看,由于讲课专家来自不同企业和单位,不可避免地存在讲课内容笼统、重复和零散等现象,难以深入系统地传授实际经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专家未必都具备有正确合理的讲授方法,以及未必都愿意将本企业的内部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受训者。
社会职业培训课程的目的是为会展业培养具有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其实效性表现在讲授实际业务工作的过程、步骤、环节、要点和技巧等实务方面,并贯穿在鲜活的案例中,而应避免以纲领性的罗列、经验性的总结和分析为主的讲授方式,从而真正让受训者学到行之有效的知识。社会培训机构只有把握科学的教学过程设置、严格的师资选择和管理、实用有效的培训效果,才能培养出会展业急需的实用人才。
中国会展业缺乏良才
中会联合国际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
中国会展业不缺乏人才,缺的是良才。由于人才没有接受过正规化的培训,尚处于很迷茫的状态,市场有多大需求要和产业挂钩,会展产业的发达状况决定了人才的需求量。
老师应该加强对会展的认识和体验。采取积极与学生互动,与组展机构、服务机构进行交流的方式,加强市场认知。我们目前进行的“会展角色扮演"训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分别让老师和学生担任会展组织中不同的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巩固理论基础,使得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授课老师总结出更多的经验。
开设会展专业和会展方向的学校不停在增加,如何使会展专业的师资力量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务之急。作为会展专业的授课老师,在掌握理论、实践经验、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与市场的结合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目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跟风的现象,二者应该各有侧重,比如社会培训侧重实践,院校教育侧重理论知识,宏观方面。二者有机结合是最有效的途径。
现有的会展方面的资料和教材是非常珍贵的,是很多人多年总结出来的,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但是,这些教材也存在内容太空的缺点,不切合中国会展的现状。应该根据展览的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再具体一些、务实一些。
会展,到底教什么?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培训中心主任孙瑞
中国的会展培训市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从萌芽到泛滥,这样的几何级增长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一种中国会展业要集体补钙的假象,事实上,中国的会展培训尚处于摸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会展培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任何一种培训总要涉及两个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观察目前国内现有的会展培训,很显然,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很好的得以解决,但是不管对于讲师还是学员,教什么和学什么才是最关心的问题。
关于教什么的问题,大小报章不少报道,会议、展览、节事活动从商业角度进行狭义定义,显然归属于市场营销活动的范畴,高水平的市场营销活动必然是策划、管理、技术、营销的综合水平体现,反映到我们的培训活动上,就是相应的会展策划学,项目管理学,陈列展览设计学和现代服务营销学,这些课程在我们的大学教育序列中业已成熟,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国内60多所院校迅速进入了会展学历教育领域。这就是我们早期的会展教育模式,我们俗称“拼盘教育”。
随着成功学教育在中国的迅速升温,以及例如陈安之这样的大师红遍中国营销界,“职业经验分享”也进入了会展教育课程序列,应该说这本是一个会展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标志,但是由于中国会展业先天发展不足,后天运作畸形,真正胜任这种教学的人物比较欠缺,因此这种教学在中国还未能得以规模发展。
从2004年底开始,一批来自国外的专业会展机构利用自身经验积累进入专业培训领域,这些机构熟悉中国会展实际,拥有解决“培训出口”的实力,通过校企联合进入会展培训市场,“实习教学”进入了大专院校的会展教育课程序列。
从2005年中旬开始,会展培训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一批来自中国会展市场一线的资深人士顺利完成向专业培训讲师方向的转型,与此配合专业的培训课程开发团队也开始组建,他们从事一线会展工作,但是更多的精力是负责将最新的工作体会转化为普及知识进入培训体系,确保培训内容的适时更新。
从会展培训教学内容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会展培训更加关注中国会展本身的运作特点,日渐迎合中国这种拥有浓厚政府色彩的市场化办展模式,任何一种商业服务业,把握盈利方向的前提必然是洞悉所属行业的习惯与特点,我们相信,关注中国会展业的本土特点,将是下一阶段会展培训所关注的一个热点。
刘友德 (原苏州南亚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
2004年第一期“注册会展经理”培训班学员
作为2004年第一期“注册会展经理”培训班学员,我认为培训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国内及美国展览协会请来的老师水平也比较高,培训就国外的发达国家的会展业经验,如何根据不同的国情应用于中国进行了探讨,培训效果不错,对我有比较大的帮助,只是时间比较仓促。
目前会展培训机构相当多,但是机构素质良莠不齐。如何使会展丛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重视和关注,建立统一的标准,加强规范指导和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广告业也曾经面临类似问题。当时政府有关部门在中央电视台专门开办了广告业务员培训班,广告业务员必须经过考核,持证上岗。我们也许可以丛中吸收一些经验。
会展培训应该可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几个层次。如针对业务员的培训;针对项目经理的培训;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定位突出不同的培训重点。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牛佳
目前,培训机构很多,我会重视他们的授课方式和老师,以及课程设置,专家级的人物能不能请到,最多的是看我的收获.有很多有名的专家我们都是比较有印象的,在选择上可能就会偏重去听他们的课程。还有就是培训中认识的同学是哪种类型的,也是选择的一个方面。
我参加过会展角色扮演。和会展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感觉比较实际.尤其是会展角色扮演,可以说和实践结合的很好。因为是把我们带到场馆里去讲的。然后大家就分别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感觉非常真实.这样更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好。
会展培训应该划分几个层次,有所针对。比如学生群、对会展感兴趣但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从事会展但不具备正规理论知识的人以及其他会展相关领域的人。这几个类型需要的教育方式不一样。
编后语:
随着商业培训的不断升温,会展培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国内多数的培训对会展人员的素质的提高成效不大。师资和教材匮乏,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讲专家也往往浅尝辄止,对业务素质提高并无太大帮助。因此,会展教育已经到了质变的阶段。不过,质变也是需要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的。
缺乏权威会展管理机构,培训质量亟待提高,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尽快建立权威的会展管理机构,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应该是今后培训发展方向。培训班应该划分为几个大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另外,针对现在比较紧缺的人才加强专业化培训。这也是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的共识。
当然,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包括合理安排课程、增加典型案例的讲解、巧妙应用各种适当教授方法和表达工具(图、表、影像、游戏等)、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及时评估学习效果,加强教师与学员的交流等等。
在就教育培训问题采访业内企业时,记者遇到了一些阻碍。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般都不太愿意接受采访。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没有仔细思考过会展教育的问题,无法作出回答;二是认为会展教育培训问题是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事情,与企业没有关系,不愿作出回答。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会展企业对人才的教育培训缺乏长远认识,大部分还只停留在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阶段。当然,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这点无可厚非。此外,中国的会展企业规模都不大也是关键因素。不过,令人鼓舞的是有极少数的展览公司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计划每年派遣员工到会展发达国家考察学习。
要迅速提高会展培训的质量,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必要的。据了解,目前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会展人才培训,似乎只有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引进的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的“注册会展经理(CEM China)”培训班。据称该培训班也是世界会展业现有的惟一资格认证体系,是由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开发和运营的展览管理专业培训和认证体系。照搬国外的模式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学习会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是解决目前中国会展业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绝大多数的培训班商业气息浓厚,培训时间太短,费用昂贵。功利心过重,必然会延长中国会展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周期,并在此过程中付出昂贵的代价。诚然,培训班的盈利性是必然的,但是为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是否应该适当减轻商业气息。正如业内有识之士所呼吁的,中国会展业需要公德心。
在走出去方面,中国贸促会做出了有效的尝试。据了解,中国贸促会与德国国际培训和发展协会合作推出了中德系列展览培训班,培训班包括赴德国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不错,获得大部分人士的认同。目前,国内的出国考察培训班可以说数不胜数,但多数只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众所周知,出国的真正的目的并不培训上面,借鸡生蛋而已。这是国内出国考察培训的通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学院在开展继续教育中拥有配置较为完善的食宿、教学设施
目前,许多教育学院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实验室以及电教室、语言、计算机室等,教学设备齐全。同时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学籍管理系统。湖北教育学院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建起了校园网络,全部电脑光纤高速接人中国教育科研网及国际互连网,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如荆州教育学院建有教学楼、电教楼、培训楼、艺术楼、学生公寓和图书馆等。拥有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舞蹈室、绘画室、琴房以及较为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计算机信息网络已进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网和武汉理工大学远程教育网。
(二)各级教育学院具有较为丰富的继教管理经验,注意继续教育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不断提高“两训”队伍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践管理能力
各教育学院在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教育干部培训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师训、干训“十五”规划,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职能,着眼于继续教育的深度、广度,先后开展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培训、高中教师岗位培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2―3和8―9年级新教材培训、中小学课程改革通识性培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英特尔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训、贫困地区义教工程培训,初中教师中级职务培训、高中教师中级职务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各种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高。
(三)一校多牌,多层任务;灵活招生,分层培养;师范为主,专业开放
各类教育学院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面向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的各类、各层次人才。如湖北教育学院还设有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学院还举办了一所独立学院――信息学院和一所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荆州教育学院还设有湖北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荆州教师培训中心、荆州干部培训中心和荆州信息技术教育中心4块校牌。十堰教育学院同样还设有十堰广播电视大学和十堰市现代技术学校2块校牌。各市州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当地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教育干部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远程教育工作。省市州教育学院基本上是一校多牌,承担多层任务。
多年来,教育学院为社会尤其是为教育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国家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市场调研,教育学院根据市场所需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师范专业为主,兼设其他专业,突出培养能力型、综合型、实践型复合人才。各教育学院一方面大力发挥师范专业特色优势,开办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思想品德政治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计算机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师范专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增设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专业与新兴专业,如计算机、旅游、工艺设计、法律、商务英语、心理学、办公文秘、物业装饰等。
(四)教育学院发挥四大功能,不断推进教师继续教育
教育学院开展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培养人才,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满足人们终生学习的愿望,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需求。具体而言,教育学院在对教师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主要发挥着以下四大功能。
1、培训功能。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师、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干训、师训是教育学院的首要功能。各地教育学院坚持以师训、干训为本,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是学院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为适应教师教育终身化、专业化、校本化需求,教育学院努力使培训工作由知识灌输、能力训练资格达标转向促进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实现培训模式的转换来满足教师多元化学习的要求,逐步把自身培训功能由集中培训向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延伸。
2、教研功能。这是教育学院的基础。教育学院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中非常重视教研和教科工作,从教研教科中来,到师训干训中去,以研促训,研训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开展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教育学院及时研究课改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将培训内容系列化,将教科研成果课程化,使研究成为指导、培训与服务的基础。
3、指导功能。教育学院是地方性成人高师院校,具有特定的服务区域。除完成培训与教研任务处,还参与培训工作的策划与指导,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与指导。教育学院加强与服务区内基层培训机构和中小学的联系,加强对基层师训机构在培训课程设计、培训考核等方面业务指导;加强对教师任职学校校本培训活动的指导,帮助学校开发地方课程,指导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和组织利用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提供示范还加强对中小学学校制度变革与事业发展和教师个体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指导等。
4、教育技术信息服务功能。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育学院就责无旁贷地应成为在职教师汲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超级市场”。教育学院站在时展的高度,一方面构筑、探索现代教育网络培训模式,另一方面在教育软件制作与开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夺取继续教育的制高点,从而办成本地区的网络中心和教育资源中心,为中小学搭建教育信息公路和形成电化教学能力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
二、当前教育学,院开展继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调研结果显示,教育学院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成人高校的办学体制已成为教育学院办学事业发展的突出障碍,校园空间过于狭小,严重制约着办学规模和事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教科研队伍人数严重匮乏,影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着力、学水平的提高,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事业的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推进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学院的继续教育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高度,重新认识继续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和运作方式,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树立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教育学院的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的环境,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拓展大学教育服务和发展的
时空,是大学迎接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挑战的全球化共同举措。”要克服普通教育是主业,继续教育是补充和普通教育是培养人才、继续教育是创收的陈旧观念;要确立继续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在质量和管理上全面接轨的观念,深化继续教育是学校整体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
此外,各地教育学院要推进本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各地教育学院是学校的办学主体,继续教育要依赖其所属学院进行。要进一步坚持学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继续教育学院在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原则,认真划分校院系的权责利关系。学校要出台有关政策,支持、鼓励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另外,要整合继续教育的资源,既统一协调、又自主;要力口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利用,除政府积极投资外,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民间资源。
(二)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和调整课程设置
学科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与地位的标志。所以要办出特色,就要加强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中,应特别强调学科的设置。学科的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学校的学科设置不能仅根据眼前的社会需求来进行,而要预测教育学院发展的趋势,对教育发展的前景做出合理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设置。具体到教育学院而言,就是要在培训中学教师的基础上,加大职业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要不断增设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专业与新兴专业,如计算机、旅游、工艺设计等。此外教育学院应继续突出灵活性大、针对性强、运行操作快、与中学联系密切等特点,确定院内重点建设学科,并通过各方面的教学实践争取创造省级、国家级的重点学科。
课程设置方面,基础学科要加强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注重知识更新,加强人类未来教育内容,如科学技术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外语教育等,专业课程要满足中学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的需求,采取主辅修制等,教育课程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轻教育科学研究的倾向。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要加强成人性,强调先进性、应用性、针对性,实行在职实践与再学习的结合,摒弃生搬硬套职前师范教育的教材的做法,形成适合在职成人师范的教材体系。
(三)主动出击,从多渠道挖掘生源
目前,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成人教育既是“卖方市场”更是“买方市场”,组织成教生源,既要找校长,更要找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成人教育,一方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法)培养人,另一方面要遵循经济规律,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超前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挖掘生源市场,如加强同其它单位的合作。可与企业、中等学校、大学等实行联合办学,借力发展,也可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实践性和面向市场的专业,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此外开设考前辅导班,增加学生的录取率,通过电话联系,联系已录取的学生,增加学生的报到率等。
(四)培养引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有驾驭成人教育工作的能力,掌握成人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有宽容精神,要具有创新意识,要具有较深的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又要具有管理科学素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素养以及专业素养。首先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建立一支人员精干、规模适当、素质良好、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结合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相对稳定的专职成人教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扩大成人教育师资来源,建立成人教育师资库,充分利用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的力量,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拓宽渠道,合作办学
成人教育学院应该转变办学观念,拓宽办学渠道,本着“自愿互利、资源共享、任务共担、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力争求得发展,实现突破。为了确保培训师资的主导地位,教育学院推进的联合,首先应该是师范性质院校的联合。依靠师范教育体系的综合潜能和亲缘优势,根据办学目的,确定联合内容、项目和方式。在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互聘教师,联合培养学生,共用图书资料和教学教研实验设施,实行计算机联网,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开展对外交流,共办产业等,充分挖掘各校的潜力,真正做到互惠、互利、互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六)加快教育特色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互动
目前,继续教育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办学特色的竞争。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有生命力。高校继续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超常规发展,需要设计特色、发展特色、创造特色,继续教育要在高校教育结构中选择自己的最佳坐标,找准发展目标,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特色定位,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发挥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论文关键词]工学实训组织 自主管理 组织建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融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高素质,强调“职业性”,主要是指高质量的职业素质。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强调了教与学的职业导向,但对课余持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关注较少。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为例,研究该组织的建设,同时研究高职院校课余有序开展以职业行为养成为目标的职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
一、工学实训组织的定位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从业者可否进入职业以及能否胜任某职业的条件。近年来,研究者尝试对现阶段不同职业体系下的职业素质做出更准确的定义,同时在实际职业岗位中确定能体现职业素质的行为。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职业行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职业行为的要求不同。事实上,职业素质更应该被理解为是动态的、行为化的概念。职业素质并不是指导行为的概念性文字表述,而是实实在在的职业行为,协助从业者完成日常岗位工作。
高职院校普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突出强调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课堂和实训为核心围绕行业特点展开,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培养氛围。但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职业素质的关键是职业行为,职业行为依存于日常岗位为主的职业环境。如果能够在学习阶段进一步让学生走上职业岗位进行职业体验和职业实践,由专业老师进行专门指导答疑解惑,将更有利于学生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专业为基础建立的工学实训组织,正是基于现阶段的职场环境的以学生职业行为养成和职业素质修炼为目的平台。它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常见“工学结合”模式,教师成为指导者和顾问,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各种形式的“任务”为牵手,以作业团队为核心完成职业实践,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职业行为的校正和重塑。工学实训组织成员完成任务,不只是社会兼职获取报酬,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培养职业行为的机会。
二、工学实训组织运行机制的构建
工学实训组织是一个学习平台,它将职业实践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自主的工学交替。不同于学校一般的社团组织,工学实训组织的运行需要进行五个方面设计:工学组织构建、学生自主实训基地建设、任务作业团队组建、职业实践、实践经验总结。
(一)工学组织构建
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面对职业的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构建任务驱动的工学实训组织,同时聘请行业经验丰富或正在企业挂职的教师担任该组织的顾问或指导。实训组织的日常工作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其依据是不断充实完善的机构章程和根据章程设置的部门、岗位、作业团队,编制的管理制度,确定的业务流程和考核标准。实训组织总负责人通过公开竞聘招选,任职时间一般为一年,实训组织各岗位的负责人由实训组织总负责人负责招募。
(二)学生自主实训基地建设
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在系部的支持下建立校内自主实训基地。主要做法是将校内仿真实训场所,全部或部分由学生自主实训组织管理,变为开放式实训场所,为组织成员也为其他学生课余提高职业技能服务,学生承接的企业任务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工学结合的对口服务企业,对一些可以开展经常和稳定职业实践的企业,由系部与它们签订协议,再交由学生自主实训组织负责具体时段任务的完成。校内实训基地以职业技能提高为主,校外实训基地则突出职业实践。
(三)任务作业团队组建
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设立作业团队。作业团队承担企业任务的组织实施,也是职业行为培养的主要客体。作业团队设常设团队或临时组建团队两类。常设团队设立的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需求或者行业发展的现状,这类团队工作目标指向明确、职业岗位职能清晰,有固定指导教师负责技能训练和具体任务分派。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则对各作业团队进行支持、协调和管理。
(四)职业实践
这是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是职业环境真实接触的过程,更是职业行为养成的关键过程。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习惯决定了实践任务的完成,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而仍然应该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一些临时性或富有创造性的任务。任务引入的起始阶段、完成任务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任务完成以后,更需要教师召集作业团队成员进行适时适当的点评,“孵化”正确的职业行为,“校正”不正确的行为、态度和认知。
(五)实践经验总结
为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后劲,要求作业团队的成员在任课老师或作业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所完成的企业工作任务进行充分提炼总结并反思,进一步明确应该努力养成的未来职业的职业行为。成效比较好的可以转化为实训讲义。这种讲义的汇编可以是开放式的,根据实训组织职业实践开展情况持续增加和更新。
三、工学实训组织运作实践
根据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的定位和设计思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2009年9月开始推动这类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发展概况
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工学实训组织,学院的建设思路是,给予三年孵化的经费资助,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组织的自我良性发展。2010年底,根据工学实训组织建设实际,学院将申报建设之初的18个工学实训组织整合成为16个,15个专业的学生受益于工学实训组织牵头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实践。16个工学实训组织根据职业实践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技能+创业”型。比如烹饪系的“美味教室食品有限公司”,以校内和社区为市场开展经营活动;“旅苑”校内实验旅行社是旅行社管理专业在我院“校中店”旅苑旅行社在校内的分支机构,拥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和门市部,旅行社各岗位均由在校学生担任,开展对外经营。这类工学实训组织内的所有工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很好地利用了专业技能并对经营管理能力进行了拓展。二是“技能+服务”型。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和空中乘务专业分别根据自己专业的核心服务技能成立了酒店“PARTTIME”社、旅苑导游服务部和旅苑礼仪服务社,这些组织提供学生在未来就业企业的职业实践机会,以服务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为主。三是“技能+实践”型。这类工学实训组织由于专业指向的就业行业等方面的原因,强调学生真实技能实践,突出的是技能实训和职业体验,但不像前两种实训组织一样会给学生带来经济效益或者只能带来很少的经济效益。比如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卓越会展工作室、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沙龙工作室、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的TC智苑旅游策划工作室等。这些组织开展了真实的职业实践,但尚不是真实职业环境中开展的工作,有些学生实践成果尚显稚嫩,无法真正被企业采用。“技能+实践”型工学实训组织必须向“技能+创业”型或“技能+服务”型组织转变,否则将在三年期满后予以淘汰。目前学院还有一批二、三型综合的实训组织,比如外语系的译之园旅苑工学翻译社、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以旅游线路策划为主的旅游创意工作室、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的凡尔赛工设计社等,它们在加强学生职业实训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取与市场对接。
(二)工学实训组织对学生职业行为培养的作用
1.工学实训组织是学生开展职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工学实训组织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非营利机构,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依托专业,容易获得专业对应企业的认可;建立完善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容易获得院系管理部门的认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以专业为基础的工学实训组织不同于搭建学生兼职平台的学校团委或其他机构,它是学生职业实践和专业实训的重要平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16个工作实训组织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转良好,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设计有自己独特的LOGO,财务管理和档案管理也逐渐规范,成为相关专业学生产学结合衔接未来职业的重要平台。“技能+创业”型和“技能+服务”型实训组织为学生提供了总金额超过了150万元人民币职业实践机会,参与学生总人次超过2万人次/天。
2.激发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工学实训组织通过协议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将这些企业纳入到专业实训基地体系里来。不同于实习基地,工学实训基地由于开展的是短期的职业实践和体验,企业没有托管学生的压力却可以获得短期用工的便利;工学实训组织也由于不存在教学环节要求,又没有创收压力,有更好的主体地位可以维护同学权益。工学实训组织建立的校外工学实训基地一般是经过工学双方良好磨合基本达成职业实践和体验共识、运作模式相对成熟的企业,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种职业实践。另外,在这种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的自主实训体系中,学生有更强的愿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也促进了校内实训场所的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行进行技能实训,巩固课堂上学习的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实践。
3.以团队作业为基础的项目化实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未来职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很多知名企业都将是否具有团队意识放在选人用人首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经过各种实践锻炼、训练有素、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能更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企业也更有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项目是工学实训组织开展工学实训的基本作业,作业团队是完成项目实训的基本单位。建立职业目标明确、相对稳定的作业团队,一方面可以开展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团队分工,完成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实训项目,再就是可以很好地在技能训练和职业实践中引入团队意识进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如杭州导游服务团队,课余针对杭州地陪景点到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导游实训,在节假日到合作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职业实践后进行小组研讨小结,每个团队的导游讲解技能和带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三)工学实训组织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实训组织的建设需要向综合和长远方向转变。由于实训组织的非营利性和管理人员的短暂任期,使实训组织更注重了当下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对组织长远发展和综合管理考虑不够。主要出现的问题,一是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在经过短暂的义务劳动之后开始下降,职业指导开始缺失;二是财务管理规范不够,出现提留经费使用不当引起争议和提留经费不够导致新任务开展困难两种情况;三是实训组织建设方向盲目,自我良性运行机制由于职业岗位定位等原因无法形成,组织运行有终止的可能。这要求工学实训组织建设的负责人承担更多的引导和规范责任。
2.开放性实训室使用率问题。按照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设想,自主实训组织负责开放式实训室的管理,为作业团队成员也为其他学生开展课余技能实训提供便利,但实践中存在实训室总体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开放式实训室就存在这个问题。模拟导游实训室由于景点讲解技能训练的需要,其利用率比较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餐饮实训室由于服务技能的要求低些,学生使用率就低。另外实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烹饪实训室,水、电、油和实训材料等运行成本较高,学生无法负担。让工学实训组织发挥更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训的机制有待探索。
[关键词]工学实训组织 自主管理 组织建设
[作者简介]胡敏(1971- ),女,浙江永康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浙江 杭州 311231)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高职‘学生主体、任务驱动’工学项目派遣实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b20101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64-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融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高素质,强调“职业性”,主要是指高质量的职业素质。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强调了教与学的职业导向,但对课余持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关注较少。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为例,研究该组织的建设,同时研究高职院校课余有序开展以职业行为养成为目标的职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
一、工学实训组织的定位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从业者可否进入职业以及能否胜任某职业的条件。近年来,研究者尝试对现阶段不同职业体系下的职业素质做出更准确的定义,同时在实际职业岗位中确定能体现职业素质的行为。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职业行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职业行为的要求不同。事实上,职业素质更应该被理解为是动态的、行为化的概念。职业素质并不是指导行为的概念性文字表述,而是实实在在的职业行为,协助从业者完成日常岗位工作。
高职院校普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突出强调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课堂和实训为核心围绕行业特点展开,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培养氛围。但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职业素质的关键是职业行为,职业行为依存于日常岗位为主的职业环境。如果能够在学习阶段进一步让学生走上职业岗位进行职业体验和职业实践,由专业老师进行专门指导答疑解惑,将更有利于学生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专业为基础建立的工学实训组织,正是基于现阶段的职场环境的以学生职业行为养成和职业素质修炼为目的平台。它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常见“工学结合”模式,教师成为指导者和顾问,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各种形式的“任务”为牵手,以作业团队为核心完成职业实践,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职业行为的校正和重塑。工学实训组织成员完成任务,不只是社会兼职获取报酬,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培养职业行为的机会。
二、工学实训组织运行机制的构建
工学实训组织是一个学习平台,它将职业实践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自主的工学交替。不同于学校一般的社团组织,工学实训组织的运行需要进行五个方面设计:工学组织构建、学生自主实训基地建设、任务作业团队组建、职业实践、实践经验总结。
(一)工学组织构建
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面对职业的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构建任务驱动的工学实训组织,同时聘请行业经验丰富或正在企业挂职的教师担任该组织的顾问或指导。实训组织的日常工作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其依据是不断充实完善的机构章程和根据章程设置的部门、岗位、作业团队,编制的管理制度,确定的业务流程和考核标准。实训组织总负责人通过公开竞聘招选,任职时间一般为一年,实训组织各岗位的负责人由实训组织总负责人负责招募。
(二)学生自主实训基地建设
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在系部的支持下建立校内自主实训基地。主要做法是将校内仿真实训场所,全部或部分由学生自主实训组织管理,变为开放式实训场所,为组织成员也为其他学生课余提高职业技能服务,学生承接的企业任务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工学结合的对口服务企业,对一些可以开展经常和稳定职业实践的企业,由系部与它们签订协议,再交由学生自主实训组织负责具体时段任务的完成。校内实训基地以职业技能提高为主,校外实训基地则突出职业实践。
(三)任务作业团队组建
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设立作业团队。作业团队承担企业任务的组织实施,也是职业行为培养的主要客体。作业团队设常设团队或临时组建团队两类。常设团队设立的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需求或者行业发展的现状,这类团队工作目标指向明确、职业岗位职能清晰,有固定指导教师负责技能训练和具体任务分派。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则对各作业团队进行支持、协调和管理。
(四)职业实践
这是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是职业环境真实接触的过程,更是职业行为养成的关键过程。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习惯决定了实践任务的完成,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而仍然应该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一些临时性或富有创造性的任务。任务引入的起始阶段、完成任务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任务完成以后,更需要教师召集作业团队成员进行适时适当的点评,“孵化”正确的职业行为,“校正”不正确的行为、态度和认知。
(五)实践经验总结
为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后劲,要求作业团队的成员在任课老师或作业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所完成的企业工作任务进行充分提炼总结并反思,进一步明确应该努力养成的未来职业的职业行为。成效比较好的可以转化为实训讲义。这种讲义的汇编可以是开放式的,根据实训组织职业实践开展情况持续增加和更新。
三、工学实训组织运作实践
根据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的定位和设计思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2009年9月开始推动这类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发展概况
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工学实训组织,学院的建设思路是,给予三年孵化的经费资助,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组织的自我良性发展。2010年底,根据工学实训组织建设实际,学院将申报建设之初的18个工学实训组织整合成为16个,15个专业的学生受益于工学实训组织牵头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实践。16个工学实训组织根据职业实践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技能+创业”型。比如烹饪系的“美味教室食品有限公司”,以校内和社区为市场开展经营活动;“旅苑”校内实验旅行社是旅行社管理专业在我院“校中店”旅苑旅行社在校内的分支机构,拥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和门市部,旅行社各岗位均由在校学生担任,开展对外经营。这类工学实训组织内的所有工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很好地利用了专业技能并对经营管理能力进行了拓展。二是“技能+服务”型。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和空中乘务专业分别根据自己专业的核心服务技能成立了酒店“PARTTIME”社、旅苑导游服务部和旅苑礼仪服务社,这些组织提供学生在未来就业企业的职业实践机会,以服务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为主。三是“技能+实践”型。这类工学实训组织由于专业指向的就业行业等方面的原因,强调学生真实技能实践,突出的是技能实训和职业体验,但不像前两种实训组织一样会给学生带来经济效益或者只能带来很少的经济效益。比如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卓越会展工作室、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沙龙工作室、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的TC智苑旅游策划工作室等。这些组织开展了真实的职业实践,但尚不是真实职业环境中开展的工作,有些学生实践成果尚显稚嫩,无法真正被企业采用。“技能+实践”型工学实训组织必须向“技能+创业”型或“技能+服务”型组织转变,否则将在三年期满后予以淘汰。目前学院还有一批二、三型综合的实训组织,比如外语系的译之园旅苑工学翻译社、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以旅游线路策划为主的旅游创意工作室、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的凡尔赛工设计社等,它们在加强学生职业实训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取与市场对接。
(二)工学实训组织对学生职业行为培养的作用
1.工学实训组织是学生开展职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工学实训组织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非营利机构,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依托专业,容易获得专业对应企业的认可;建立完善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容易获得院系管理部门的认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以专业为基础的工学实训组织不同于搭建学生兼职平台的学校团委或其他机构,它是学生职业实践和专业实训的重要平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16个工作实训组织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转良好,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设计有自己独特的LOGO,财务管理和档案管理也逐渐规范,成为相关专业学生产学结合衔接未来职业的重要平台。“技能+创业”型和“技能+服务”型实训组织为学生提供了总金额超过了150万元人民币职业实践机会,参与学生总人次超过2万人次/天。
2.激发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工学实训组织通过协议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将这些企业纳入到专业实训基地体系里来。不同于实习基地,工学实训基地由于开展的是短期的职业实践和体验,企业没有托管学生的压力却可以获得短期用工的便利;工学实训组织也由于不存在教学环节要求,又没有创收压力,有更好的主体地位可以维护同学权益。工学实训组织建立的校外工学实训基地一般是经过工学双方良好磨合基本达成职业实践和体验共识、运作模式相对成熟的企业,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种职业实践。另外,在这种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的自主实训体系中,学生有更强的愿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也促进了校内实训场所的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行进行技能实训,巩固课堂上学习的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实践。
3.以团队作业为基础的项目化实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未来职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很多知名企业都将是否具有团队意识放在选人用人首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经过各种实践锻炼、训练有素、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能更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企业也更有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项目是工学实训组织开展工学实训的基本作业,作业团队是完成项目实训的基本单位。建立职业目标明确、相对稳定的作业团队,一方面可以开展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团队分工,完成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实训项目,再就是可以很好地在技能训练和职业实践中引入团队意识进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如杭州导游服务团队,课余针对杭州地陪景点到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导游实训,在节假日到合作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职业实践后进行小组研讨小结,每个团队的导游讲解技能和带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三)工学实训组织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实训组织的建设需要向综合和长远方向转变。由于实训组织的非营利性和管理人员的短暂任期,使实训组织更注重了当下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对组织长远发展和综合管理考虑不够。主要出现的问题,一是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在经过短暂的义务劳动之后开始下降,职业指导开始缺失;二是财务管理规范不够,出现提留经费使用不当引起争议和提留经费不够导致新任务开展困难两种情况;三是实训组织建设方向盲目,自我良性运行机制由于职业岗位定位等原因无法形成,组织运行有终止的可能。这要求工学实训组织建设的负责人承担更多的引导和规范责任。
2.开放性实训室使用率问题。按照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设想,自主实训组织负责开放式实训室的管理,为作业团队成员也为其他学生开展课余技能实训提供便利,但实践中存在实训室总体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开放式实训室就存在这个问题。模拟导游实训室由于景点讲解技能训练的需要,其利用率比较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餐饮实训室由于服务技能的要求低些,学生使用率就低。另外实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烹饪实训室,水、电、油和实训材料等运行成本较高,学生无法负担。让工学实训组织发挥更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训的机制有待探索。
3.参加项目化实训的学生有重收益轻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倾向。建立工作实训组织、组建作业团队、安排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去所学专业面向的企业或岗位进行职业体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提前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比较关注岗位工作的收入,而对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出现轻视现象,管理难度有加大的趋势,由此也导致不同专业工学实训组织发展的不均衡。
作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依托学生的自主管理,以各种形式的“任务”为牵手,开展多种类型的实训和实践,发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符合高职学生偏好感性思维、强于动手和行动的学习习惯。毫无疑问,以专业真实实践为核心的职业实践,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提高职业素质有积极意义。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践来看,虽然这一组织的建设存在不少困难和障碍,其运行机制尚需持续完善,其长期效果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从设计、运行、实践和现有成果看,它对学院把学生培养成为“知富行高”的受行业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维维.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2017最新共青团工作计划
20xx年,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和团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夯实基础、活跃基层、突出特点、寻求突破为工作重点,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不畏艰难、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家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团,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共同信念,完成好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和战略部署,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团的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团干部学习交流活动、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改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抓住契机,创新载体,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化青年者培养工程、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年。探索共青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等有机衔接的途径和机制,更好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健全青少年舆情信息网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探寻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载体。
二、完善志愿者联合会机制建设,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科学长远发展
完善志愿者联合会制度建设。强化志愿者联合会办事机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设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对外办公窗口。完善联合会入会制度,全面推行志愿者招募和注册登记制度,积极采取网络注册登记、电话注册登记、服务地点注册登记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登记注册渠道。摸清底数,对联合会会员志愿者人数、服务内容和品牌项目形成工作台帐,建立活动登记备案制度。建立联合会理事会制度,定期研究区域志愿服务事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联合会标识,增强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对联合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制定志愿服务项目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成效评估等程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在各级层面、街道层面、系统层面和社区层面分别开发打造一批品牌项目,努力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会展中心、旅游景点、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和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益事业单位创建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银行、进机关、进企业、进医院等区域性推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
加强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举办志愿者管理骨干培训班,对联合会骨干志愿者进行深入系统的集中培训,更新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志愿者骨干在志愿者凝聚管理、项目运行开发等方面的技能,打造精干高效的志愿者骨干队伍。动员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市民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发挥专长,参与志愿服务或志愿者培训工作,建立志愿者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效果。继续开展深入的团队融合活动,进一步凝聚有热情的社会性志愿者。分别凝聚白领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社区老年人群体等最有活力的志愿者群体,不断组建新的志愿者团队。
加强区域志愿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使网络平台成为志愿者联合会凝聚管理会员的重要载体。建立志愿服务确认制度,推出志愿者卡,在各县(市)层面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认证。加大志愿者工作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志愿理念,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继建立完善全州统一的志愿者表彰体系,加大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激励力度,在做好向省级、国家级推报工作的同时,推出十大志愿者等表彰品牌。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志愿服务事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三、积极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促进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
积极引导青年建功成才。深入大中学生、机关青年、企业青年、务工青年、社区青年等各类青少年群众体中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各类群体青年最现实、最迫切的成长成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完善人才库建设,丰富人才资源储备,深化十大杰出青年工作品牌,选树新时期新岗位各类青年群体榜样和个体典型。举办解眼前难题谋长远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青年俊才论坛,动员团员青年为政府担责任、解难题,挖掘培养金融、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青年人才。深化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工作,从信息、培训、实践等多方位入手,为青年的创业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继续塑造社区学习中心品牌内涵,做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经验复制推广工作。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继续做好失业、失学、失管青少年群体的动态掌握和适时干预。深入宣传贯彻两法一条例,推动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召开未委会年会,坚持法制教育联席会工作模式,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校长队伍的整合和凝聚,不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各中小学校的推进力度。强化中小学法制校长工作,完善法制校长巡讲团,建立法制教育公开课等法制校长交流互动平台。继续推进1+1+x行动,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入学校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个案分析回访工作,全面掌握犯罪青少年状况。发挥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律师志愿团的作用,协助支撑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工作。
系统资助特困生群体健康成长。依托希望工程西城区工作站,做好希望之星(1+1)奖学金、学子阳光助学金、爱心基金、寒窗助学金等助学项目,建立特困生资助项目长期跟踪制度和临时性资助制度,按照青少年实际需求实行连续性资助,不断扩大资金使用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依托救助平台,做好综合救助基金相关制度建设和项目申报工作。整合青联委员等社会资源,深入实施青联委员公益爱心行动定期走访慰问弱势群体。继续丰富七彩梦青少年才艺资助工作项目内涵,联合有关单位开发艺术、科普、心灵成长等多方面培训,辅助特困生身心均衡发展。
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改进团的自身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启动共青团生命力工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按照以支部为基础,以团委为主导,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连接的原则,紧抓基层组织建设。从基础性、战略性角度重点抓好学校团建工作,突破社区团建难点问题。结合学校教书育人的特点,为学校团工作贴近社会搭建平台。抓住抓好社区青工委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职能作用,搭建非公企业青年和社区流动青年的团建工作桥梁。推动州直系统、卫生系统团工作向社区延伸,形成与社区结对工作模式,立足本职岗位,研究实际问题,深层次开展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努力推进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切实落实联系基层活动,做到有明确职责、有日常记录、有明显效果。
着力推进团建创新。深入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全面梳理区域两新组织资源,扎实做好街道团工委团建试点工作,推动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团建和团内动员方式创新,力争在青年自组织、网络等领域团建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团代表常任制,规范工作制度,搭建工作平台,发挥好街道团工委和系统团委的凝聚联络职能,实现团代表常活动、常联系,更好地发挥团代表在团代会闭会期间的履职作用。强化区域团建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与州属单位团组织的共建融合。开展第二届青年文化体育节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域青年的沟通融合。
强化社会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广泛构建外围社团组织,大力加强共青团组织社会职能建设。加强对互联网以及现实生活中青年自组织现象的调查研究力度,积极探索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规律。探索凝聚服务青年自组织的有效方法,结合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抓好吸引凝聚公交指路迷等青年自组织的试点和经验总结工作。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保障、监督和指导,培养一批青年自组织领军人物。积极构筑联系青少年的新型纽带,深入探索团结、凝聚、服务体制外青年资源的有效途径,把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各类社会青年自组织的枢纽型组织。
强化青年统战工作。构建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与青年群体分布相适应的青联工作模式,丰富服务手段,努力使青联成为委员的情感家园和事业依托。健全青联全委会、常委会、主席办公会、界别组工作制度,完善广泛联系青年的有效运行机制。增强界别组的自转能力,不断提高界别组长工作水平,提升秘书处服务、联络、协调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学习型、服务型、亲和型青联组织建设,努力形成平等、尊重、诚信、友爱、宽容的青联组织文化。突出公益理念,培育、凝聚一批青年公益组织,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在共享和谐成果的同时回馈社会、共建和谐。
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团,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共同信念,完成好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和战略部署,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团的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团干部学习交流活动、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改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抓住契机,创新载体,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化青年者培养工程、“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年。探索共青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等有机衔接的途径和机制,更好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健全青少年舆情信息网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探寻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载体。
二、完善志愿者联合会机制建设,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科学长远发展
完善志愿者联合会制度建设。强化志愿者联合会办事机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设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对外办公窗口。完善联合会入会制度,全面推行志愿者招募和注册登记制度,积极采取网络注册登记、电话注册登记、服务地点注册登记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登记注册渠道。摸清底数,对联合会会员志愿者人数、服务内容和品牌项目形成工作台帐,建立活动登记备案制度。建立联合会理事会制度,定期研究区域志愿服务事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联合会标识,增强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对联合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制定志愿服务项目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成效评估等程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在各级层面、街道层面、系统层面和社区层面分别开发打造一批品牌项目,努力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会展中心、旅游景点、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和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益事业单位创建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银行、进机关、进企业、进医院等区域性推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
加强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举办志愿者管理骨干培训班,对联合会骨干志愿者进行深入系统的集中培训,更新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志愿者骨干在志愿者凝聚管理、项目运行开发等方面的技能,打造精干高效的志愿者骨干队伍。动员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市民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发挥专长,参与志愿服务或志愿者培训工作,建立志愿者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效果。继续开展深入的团队融合活动,进一步凝聚有热情的社会性志愿者。分别凝聚白领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社区老年人群体等最有活力的志愿者群体,不断组建新的志愿者团队。
加强区域志愿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使网络平台成为志愿者联合会凝聚管理会员的重要载体。建立志愿服务确认制度,推出“志愿者卡”,在各县(市)层面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认证。加大志愿者工作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志愿理念,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继建立完善全州统一的志愿者表彰体系,加大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激励力度,在做好向省级、国家级推报工作的同时,推出“十大志愿者”等表彰品牌。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志愿服务事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三、积极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促进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
积极引导青年建功成才。深入大中学生、机关青年、企业青年、务工青年、社区青年等各类青少年群众体中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各类群体青年最现实、最迫切的成长成才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完善人才库建设,丰富人才资源储备,深化“十大杰出青年”工作品牌,选树新时期新岗位各类青年群体榜样和个体典型。举办“解眼前难题谋长远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青年俊才论坛,动员团员青年为政府担责任、解难题,挖掘培养金融、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青年人才。深化“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工作,从信息、培训、实践等多方位入手,为青年的创业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继续塑造“社区学习中心”品牌内涵,做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经验复制推广工作。 1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继续做好“失业、失学、失管”青少年群体的动态掌握和适时干预。深入宣传贯彻“两法一条例”,推动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召开未委会年会,坚持法制教育联席会工作模式,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校长队伍的整合和凝聚,不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各中小学校的推进力度。强化中小学法制校长工作,完善法制校长巡讲团,建立法制教育公开课等法制校长交流互动平台。继续推进“1+1+x”行动,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入学校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个案分析回访工作,全面掌握犯罪青少年状况。发挥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律师志愿团的作用,协助支撑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工作。
系统资助特困生群体健康成长。依托希望工程西城区工作站,做好“希望之星(1+1)奖学金”、“学子阳光助学金”、“爱心基金”、“寒窗助学金”等助学项目,建立特困生资助项目长期跟踪制度和临时性资助制度,按照青少年实际需求实行连续性资助,不断扩大资金使用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依托救助平台,做好“综合救助基金”相关制度建设和项目申报工作。整合青联委员等社会资源,深入实施“青联委员公益爱心行动”定期走访慰问弱势群体。继续丰富“七彩梦”青少年才艺资助工作项目内涵,联合有关单位开发艺术、科普、心灵成长等多方面培训,辅助特困生身心均衡发展。
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改进团的自身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启动共青团“生命力工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按照“以支部为基础,以团委为主导,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连接”的原则,紧抓基层组织建设。从基础性、战略性角度重点抓好学校团建工作,突破社区团建难点问题。结合学校教书育人的特点,为学校团工作贴近社会搭建平台。抓住抓好社区青工委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职能作用,搭建非公企业青年和社区流动青年的团建工作桥梁。推动州直系统、卫生系统团工作向社区延伸,形成与社区结对工作模式,立足本职岗位,研究实际问题,深层次开展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努力推进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切实落实“联系基层活动”,做到有明确职责、有日常记录、有明显效果。
着力推进团建创新。深入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全面梳理区域“两新”组织资源,扎实做好街道团工委团建试点工作,推动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团建和团内动员方式创新,力争在青年自组织、网络等领域团建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团代表常任制,规范工作制度,搭建工作平台,发挥好街道团工委和系统团委的凝聚联络职能,实现团代表常活动、常联系,更好地发挥团代表在团代会闭会期间的履职作用。强化区域团建联动机制建设,加强与州属单位团组织的共建融合。开展第二届青年文化体育节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域青年的沟通融合。
强化社会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广泛构建外围社团组织,大力加强共青团组织社会职能建设。加强对互联网以及现实生活中青年自组织现象的调查研究力度,积极探索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规律。探索凝聚服务青年自组织的有效方法,结合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抓好吸引凝聚“公交指路迷”等青年自组织的试点和经验总结工作。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保障、监督和指导,培养一批青年自组织领军人物。积极构筑联系青少年的新型纽带,深入探索团结、凝聚、服务体制外青年资源的有效途径,把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各类社会青年自组织的枢纽型组织。
强化青年统战工作。构建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与青年群体分布相适应的青联工作模式,丰富服务手段,努力使青联成为委员的情感家园和事业依托。健全青联全委会、常委会、主席办公会、界别组工作制度,完善广泛联系青年的有效运行机制。增强界别组的自转能力,不断提高界别组长工作水平,提升秘书处服务、联络、协调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学习型、服务型、亲和型青联组织建设,努力形成“平等、尊重、诚信、友爱、宽容”的青联组织文化。突出“公益”理念,培育、凝聚一批青年公益组织,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在共享和谐成果的同时回馈社会、共建和谐。
推动少先队工作实现新发展。召开第三次少代会,深入学习xx致少先队建队六十周年贺信,选举产生新一届少先队工作领导机构。发挥党团校教育阵地作用,成立团课宣讲团, 打造精品团课,举办网上党团校,提升团校培训水平。加大培养力度,举办青年教师技能技巧大赛,举办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论坛,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围绕《中小学志愿服务项目单》,统筹管理教育系统志愿者活动,指导各校建设“志愿者之家”。
【关键词】楚雄;彝药产业;发展经济
一、问题背景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地处滇中高原,位于云南中部,地形复杂、地势雄奇、江河纵横,境内因乌蒙山余脉逶迤于东北、百草岭雄歭于西北、哀牢山绵亘于西南、金沙江自北入境浩荡东流、礼舍江顺哀牢山蜿蜒南流,而有“三山鼎立、二水环流”之称。全州地处北纬24°13′到26°30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霜期短、日照充足,年降雨量偏少,因地形复杂,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年均辐射量125~13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相对湿度69%,年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楚雄彝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堪称天然人类历史博物馆和古生物宝库。境内有以一亿八千万年以前的禄丰恐龙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和距今170万年以前的‘元谋人’为代表的古人类和以彝族十月太阳历为代表的古文化等丰富的“三古”旅游资源。楚雄州的彝族医药具有三早一多的特点(民族药普查最早、发掘彝药文献最早、出版彝族医药专著最早、研究彝族医药成果最多)。“现存于北京图书馆、台湾、日本、美国、德国等海内外的彝医药文献大都出自楚雄州。”“楚雄全州辖9县1市,2015年总口27255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5.7%,主要有彝、苗、傈僳、回、哈尼、傣族等25种少数民族。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5公里,全州总面积2925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半山区。文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发展缓慢,贫穷、落后、科技含量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工业基础单一和脆弱,思维观念落后,是楚雄经济的主要特征。经过38年的改革开放,楚雄州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加之中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中国政府把云南省政府列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云南省政府又将楚雄列为云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楚雄)基地”,为楚雄州生物彝药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外部环境。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重困难叠加的特殊挑战,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面对楚雄彝州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州呈现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2.98亿元,增长7.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7%。符合“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现代彝药经济的突破口,有利于促进彝药经济繁荣与区或经济合作,共同发展。
二、研究的问题
《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系特指楚雄彝族自治州辖区内就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发展研究中涉及到的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制药业、加工业、市场营销、彝药品牌等为核心所进行的经济发展研究,在对产业发展趋势构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和彝药市场经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楚雄州天然生物彝族医药重要骨干支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三、研究的目的
笔者父辈出身于云南省双柏县哀牢山一个民间中医世家的环境影响下,深知农村文化教育、科学枝术、市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缺医少药、增收致富非常困难,所以奋发读书《医药、教育、哲学、MBA工商管理硕士、法学博士专业》。笔者全心全意为人类造福、建设国家、发展企业经济报效祖国的心愿始终坚定不移,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中西医药、农业、企业经济、法学、科枝创新的发展而积极努力奋斗,时时想着,应积极投入楚雄彝药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又时感知识智慧不足,因此,笔者考入澳门大学在职MBA工商管理硕士三年的学习毕业后,又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民商法博士专业三年的学习毕业。哈佛有句名言称之为:“为增强智慧走进来,为报效祖国走出去!”笔者特别是对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创新彝药市场新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其目的是为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研发更好的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共建彝药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云南省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实施楚雄州政府发展彝药产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该产品健康有序地开发,努力把该产品培植成集天然药物种值、制药、加工和营销、彝药市场经济为一体的新的现代生物医药经济支柱优势产业和做出彝药品牌。研究本课题的同时,笔者在认真寻找资料分析研究和国内、外医药市场营销和市场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楚雄彝药开发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为全州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全州的市场经济繁荣做出笔者应有的贡献。
四、研究的范围和限度
寻找资料分析研究和国内、外医药市场营销和市场经济现状及复合增长率为26%。相较之下中国仍有较大整合空间。今后的一个时期世界药品将以8%的速度增长,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2013年整个中国药品消费市场总规模达到11463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规模。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回顾2017年中国化药总体市场预测已向1万亿元以上迈进。2015年,楚雄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63.02亿元;力争到2020年,楚雄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1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民族医药产业集群基地和民族医药融资上市孵化基地。中国已全面运行在与世界医药市场经济轨迹中。我国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市场,无疑具有强颈的市场潜力。随着楚雄天然生物彝药管理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展望2017年,楚雄天然生物彝药品种在贯性作用下继续升温,刚性需求将推动着滚滚车轮前行。
五、结论及建议
笔者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认识以后,经过市场经济调研的基础上收集资料,用科学方法,对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的基本情况及成长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彝药产业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发展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是事关楚雄州国民经济增长及彝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骨干支柱产业。第二,已把涉及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建设发展相关的科学数据,理论依据、实践成果,经验总结。产业发展情况等从理论的高度首次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产业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第三,产业研发符合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一带一路”发展现代彝药产业经济的突破口,符合云南省楚雄州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顺应了中国加入WTO和“国药”走出国门的时代潮流,符合楚雄州政府“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工业强州,农业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已具备产业研发的基础条件。第四,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38家中药企业全力以赴进行GMP技改,已具备产业的基本条件,研制开发的彝族新药数十种,彝州有关部门将更近一步全力扶持制药工业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已形成以市场经济为目标,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贸工农一体化,集科研攻关与彝药开发,已形成多门类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型经济产业。第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种植基地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种植农户GAP种植意识淡薄;二是投融渠道不畅,技改资金严重匮乏,三是制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和创新力不足,竞争能力脆弱,四是产业发展高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奇缺;五是市场开拓滞后,营销队伍力量薄弱,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六是种植、药制加工、市场开拓、营销等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链;2016年楚雄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总局、省局的相关要求,及时对未能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的三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停产核查,防止药品生产企业的违规生产。笔者建议:一是建立“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种植链,使种植业形成大规模;二是改制认证完成GMP的制药企业与国际制药标准接轨,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三是尽快加强产业发展以产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的创新体制为建立“彝药重点名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建立大型彝药中药材交易批发市场,发展提供大的市场环境;五是加强信息化网络系统;六是要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以产业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战略,打入国内、外市场有利于促进彝药经济繁荣昌盛。
作者:彭万泽 单位:昆明万泽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H(huang)黄津孚编著.《学位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Y(yan)严诚忠主编.《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期论文精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3]Y(yuan)袁鸿鸣著《MBA毕业论文精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4]X(xie)叶振东主编.《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1995年12月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5]L(liu)刘巨钦编著.《经济管理类学生专业论文指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6]S(shu)舒畅编著《加入WTO就这样办好公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7]C(cha)查尔斯•希尔(chqrlesW.L.Hill)著.《今日全球商务》,机械工业出版社.
[8]J(jiang)姜恒雄主编.《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中心(实用案例教材),西苑出版社.2003年8月.
[9]W(wang)王洲编著.《哈弗商典-经济管理学》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10]Z(zhang)张卫峰撰写.《求实杂志》中国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第4期.[11]M(man)《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2]F(fei)[美]•菲利普•科特勒著.《市场营销管理》,1997年第二版中国人民出版社.
[13]W(wang)王福晋著.《人力资源管理》,2001年石油工业出版社.[14]M(man)[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下册,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5]G(gao)[澳门],高德敏著《投资项目策划与基本动作》,云南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社区养老标准化法律制度保障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近年来中国快速地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老龄委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9亿,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而2050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同时,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数量大增,家庭空巢化现象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表明,2020年我国机构养老床位需求量为307万张,2030年则增长至424万张。而截至2009年,全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在50~70张。在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不过23.5张。据保守估计,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缺口数在300万张以上。
由于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加之经济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需要,中国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方式。而社区服务具有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和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因此,在社区内居家养老这种舶来品被引进中国后,逐渐成为城市养老服务的主流。究其原因,在于它既可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困境,又可以满足许多家庭既保持赡养老人的传统、又减轻子女压力的双重需求,可以说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人口老龄化国家将社区养老作为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逐步在上海等大城市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试点改革,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铺开。前不久,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纵观世界各国做法、结合中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正在全面推广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政府在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中要建立保障效率制度,为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促使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走上立足社区、制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1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老年人问题的复杂化,欧美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转型,老年人社区照顾逐渐被接受,这一模式通过保持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长期护理照料,减少公共依赖,以降低长期护理照料的成本。从实质上说,它是福利多元主义成为西方养老保障理论主流后,逐步发展的以社区为依托、多元化的老年福利服务模式。而各国又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方式与制度,具体如下:
英美等国家强调以社区为基础实行长期养老,并特别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老人健康和社会照顾要成为社会福利的主流。其社会照顾的资金筹措办法、管理传送程序和训练计划等要根据客观变化而改变;其中老人健康照顾还包含三种具体主张:一是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非正式照顾(老人接受家庭成员、朋友和邻居的照顾);二是正式照顾(老人得到私营部门、志愿者、慈善机构和团体的照顾);三是由医疗保健机构照顾(护理服务)。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最初,日本模仿西方,大量投资兴建福利设施,由于失去了家庭的亲情而心情压抑,这对老人保持身心健康十分不利。为此,日本社会进行了反思,创建了以年金―医疗―护理为核心的老年福利体系,以及以家庭养老为中心、以社区老年服务为补充的老年服务模式。老人可以选择入居型福利设施(护理老人福利院,特别护理老人福利院,低费护理老人福利院)和社区服务型福利设施(老人福利中心,保健康复中心,护理援助中心,老人之家),这些设施的条件及人员配备必须达到服务标准。
法国的社区老人服务一直坚持标准化理论,一方面强调为住在家里的老人进行家务料理(设定标准化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强调为住在老年医学服务组织或者老年公寓、养老院、长期看护中心和老年人旅馆、临时接待中心和每日活动中心的老人提供标准化服务。养老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还包括陪伴老人、保洁、导医、购物、生活指导、日托等。
综上所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均已走上社区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这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但是由于历史、风俗习惯和国情不同,我们应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
2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业法制建设现状及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可避免,国家提出全面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战略,老龄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面临大的发展机遇。“十二五”规划意见提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落后相当明显,这与法律制度薄弱、服务标准缺失、滞后等密切相关,因此造成整个产业运行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
2.1 社会养老总体上缺少法律层面的根本保障
由于统一的立法缺位,全国各地对老龄产业的政策各自为政,缺乏全国统一执行的法规基础。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权机关作出的法律解释、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宪法高于法律,法律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而地方性法规高于同级地方政府规章。目前,虽然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中规定了老年人的权利以及侵害老年人权利承担的法律责任。全国已有30个省制定实施了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没有涉及养老服务的具体规范,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只能依靠行政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来操作,执行强制力和实效性都无法保证。
比如,我国鼓励和支持私营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机构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现行规范这些服务业的法律渊源基本是规章,立法上尚属空白。即目前对这些机构的规制,更多是依托于国家的政策目标和散见于各地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且政出多门。例如,作为养老机构主管部门的民政部先后颁布实施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行业标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各地也相继颁布实施了类似的地方性规章、条例。 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国家颁布《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此外,现行法律对行政机关和养老服务机构的约束力都不强,对涉及购买、享受机构服务的老年人权益保护不全面。例如,我国虽然有《收养法》,但无法涵盖社会养老服务诸多方面。养老服务合同在《合同法》中也未有涉及。其他民事法律的立法,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也缺少调整社会养老服务的法律规范。
可以这么说,目前规制养老服务业的多为行政规章制度,距法制化、规范化的实际需要还相差甚远。由于在立法资源、立法公开性和民主性上的“先天”不足,因此在“立法”时出现瑕疵的概率较高,具体执行过程中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再者,就是社会养老政策法规体系内部建设也缺少配套和衔接。具体体现在社会养老政策法规体系零散,各地出台的政策各自为政,缺乏内在逻辑,缺少配套衔接,造成社会养老政策落实不到位和不落实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批(或用)地、信贷、税收、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较难。
2.2 政府需要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在社会保障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目前,国家不仅通过税收优惠,直接投资和货币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正在将政府购买制度运用到养老服务业中,期望能够引导产业的发展。例如,福建省政府2009 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养老服务以有偿、低偿、优惠服务为主,政府购买为辅。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主要是70周岁以上的城镇‘三无’(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抚养人)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城乡困难老年人”。但是对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来源和管理规范问题,目前没有高位阶的专门法规来具体规范,如何保障购买服务的资金到位,以及如何管理使用这些资金,都急需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
2.3 我国养老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
到2008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到3万人,需求量约为1000万人,而且他们多数是在养老机构,与超过3000万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现有专业人员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虽然《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自2002年2月已经推行,但是我国养老机构服务人员仍然处于非职业化阶段。特别是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训练,而且多为学历水平低和年龄偏大,服务技术和方法都是靠经验总结,相对传统和落后,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和不断变化的社区服务需求极其不适应。
3加快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建设的建议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以规范和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和发展,基本点应落在加快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上,具体说就是健全养老服务业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养老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养老服务行业加强自律、更好调整服务机构与老人之间关系。
3.1 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立法质量
截至2010年3月,在养老服务业方面,我国制订出台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养老护理员(试行)》等4项行业标准。此外,一些省市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标准,如北京市的《养老服务机构标准体系:要求、评价与改进》、《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控制规范》、《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等,南京市的《社区服务:养老服务规范》。
但国家层面的标准仍有缺失:行业标准仅关注养老设施和护理员的规范,而对老年食品、医疗等没有涉及;部分地方标准也仅仅是注重养老机构、老年食品、医疗、旅游、保健、生活照料、教育、中介服务以及各种特殊用品等养老服务业的单一领域。
“十二五”规划意见中也特别提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因此需要制定一部全国性的《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来规范和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特别是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准入机制和评估考核制度,督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走上标准化、正规化的道路。
再者,整合现有资源,针对社区养老服务制定我国养老服务国家标准,科学确定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确保各地相关部门有法可依。
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合同没有统一的格式化文本,合同条款粗疏、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的不平等和违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和入住老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养老服务合同进行规范。特别是对合同双方的义务做出详细规定,考虑在相关法律中增补条款,或者单独立法加以规范,以厘清目前在养老机构服务中存在的司法执法争议,更好地维护老年人权益。
3.2 推进养老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
人才匮乏和从业人员质量良莠不齐是制约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瓶颈。福利社会化和老年服务业方兴未艾,专业人才和职业人员极为短缺,填补老年专业教育在中国的空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现有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等,为将来储备人才。为了把好进口关,应大力推进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和执行力度,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将极大地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趋于规范化。
3.3 加大社区养老经费投入
对社区养老经费的投入是政府的义务。国家应制定出具体的标准范围,督促各级政府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适当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比例,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以实行转移支付。为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资金必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民间捐助的社区养老服务资金也应建立专门帐户,实行专人管理,保证全部用于社区养老服务。
3.4 加快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强化自律管理
特别是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产业投资结构,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相关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侧重行业的宏观管理和规划监管,而行业协会则承担规范行业管理职责,各司其职,有效地整合配置资源。
4结语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现实国情要求由家庭、社会、国家共同承担起养老的重任,基于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这一发展趋势对法律上调控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规范社区福利机构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质量是社区养老制度的落脚点,在上文提出法律制度保障的基础之上,应该远期考虑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服务法》。
参考文献:
[1] 李嫦宏.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保障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 陈厚义.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J].中国国情国力,2010, (7): 4-6.
[3] 张士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 探索,2009,(6): 135-140.
[4] 陈雪莲, 曾文华, 张细玲.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 ,(4): 56-68.
[5] 董溯战, 赵绘宇.国家、市场与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宁夏社会科学,2010, (1) :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