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8篇

时间:2023-03-13 11:10: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光伏销售工作思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

篇1

继续保持蔬菜保护地建设高投入态势,旗财政预算列入专项资金7300多万元,专项用于蔬菜保护地建设。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成功申报了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000万元蔬菜产业项目和国家扶持“菜篮子”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及时兑现了蔬菜保护地建设奖励政策,投入资金230万元,对2011年度蔬菜保护地工作中的突出乡镇、企业、合作社通过财政奖补的形式给予了表彰奖励。由人行土右旗支行牵头,积极与旗信用联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开展了业务对接会,设立了500万元蔬菜保护地贷款担保基金,帮助企业和合作社解决资金难题,确保了蔬菜保护地建设顺利推进。

强化建设主体引进培育,推动了蔬菜保护地建设快速发展

在总结近年建设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蔬菜基地建设、重点龙头和专业合作社引领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全旗上下依托各自发展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搞好跟踪服务,先后成功引进了香岛生态农业、明华生物科技、赫泰、华鹿、亿力等建设龙头,促成了多个重大项目的落实建设,有力推动了1个万亩、13个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进程。目前,明华科技蔬菜种植基地20hm2温室已进入采摘销售期;亿力特色高效农业基地二期13.3hm2厚墙体温室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10月底建成并开始种植;明石合作社蔬菜基地14hm2厚墙体温室开始采摘、10hm2连体大棚主体工程已完工;香岛333.3hm2光农互补项目开工建设66.7hm2日光温室;绿之源二期项目30000m2智能主体工程已完工;山晟光伏设施蔬菜园区规划建设1333.3hm2蔬菜保护地,土地流转工作已结束,正在筹备开工前期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土右旗蔬菜保护地建设基本实现了过去“一家一户”建设向大公司、大企业、合作社基地化建设的转变,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重点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组织现场会、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保护地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宣传市旗两级政府对蔬菜保护地建设的补贴政策和先进地区、先进示范点建设成效,努力调动广大农户建设蔬菜保护地的积极性。同时,在今年农作物受雨涝灾害之后,积极引导农民投入保护地蔬菜生产,目前有60多户农民开始承包约8hm2蔬菜保护地进行生产。

抓好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了蔬菜种植水平

建立完善了旗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招聘了保护地蔬菜种植首席专家1名和蔬菜种植技术人员5名,争取了3名优秀蔬菜专业技术人才,保证每个乡镇常驻1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各乡镇、重点蔬菜基地结合各自实际,聘请了山东、九原等地区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蹲点进行技术指导,切实形成了百亩保护地有种植能手“手把手”指导、五百亩保护地有专业技术人员常驻指导、千亩保护地有首席专家全面指导的新局面,有效提高蔬菜技术服务能力,保证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资源整合,不断加大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实用技能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蔬菜种植水平。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思路,加强与内农大、农研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积极邀请蔬菜专家现场讲学指导,加快先进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旗蔬菜产生经营能力。

存在问题

1雨涝灾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2012年入汛以来,土右旗经历多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大量农田长时间积水,形成内涝,地下水位持续增高,严重影响了蔬菜保护地建设进度。

2蔬菜保护地建设融资困难

由于目前市旗两级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蔬菜保护地建设投融资体系,银信部门信贷门槛高、制约条件多,广大建设主体多处于建设阶段,导致保护地建设融资困难,极大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3技术服务能力还相对不足

尽管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全旗技术服务水平整体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快速发展的蔬菜产业相比,专业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蔬菜产业发展能力还亟待提高。

对策建议

2012年,土右旗将紧紧抓住蔬菜保护地建设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领导、督察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快速推进蔬菜保护地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1尽力加快蔬菜保护地建设步伐

紧紧抓住引进的重点项目、重点园区,进一步加强工作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好项目建设服务,全力推动山晟1333.3hm2光伏设施蔬菜、香岛生态农业333.3hm2光农互补、明华科技66.7hm2蔬菜保护地、华鹿66.7hm2蔬菜保护地、绿之源48hm2的光农互补、赫泰33.3hm2蔬菜保护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圆满完成蔬菜保护地年度建设任务。

2抓好项目引进落实工作

立足土右旗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产业优势,紧紧围绕现有蔬菜基地,充分利用全区加大蔬菜保护地建设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和各方面人脉资源,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蔬菜种植大户的培育引进工作,争取新落实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动蔬菜保护地建设快速发展。

3全力解决资金难题

¹坚持把解决资金问题作为推动蔬菜保护地建设的关键,积极向上争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项目,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º继续协调金融部门放宽政策,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帮助解决资金难题。»积极加大政府投入,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全力推动项目建设。¼认真整合各类资金项目,加强蔬菜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建设主体资金压力。½积极开展农牧业融资平台建设工作,通过探索建立涉农部门资源捆绑抵押融资平台,着力解决蔬菜保护地资金难题。

4认真抓好技术服务工作

进一步加强旗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蔬菜产业发展的能力。紧紧抓住全市“农牧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有利时机,加强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抓好新品种、新设施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技术保障蔬菜产业发展能力。

5加强产业发展体系建设

篇2

“我看好这个行业,现在的困难是阶段性的,”杨志远的态度很明确。选择华锐风电,除了看重上市公司财务总负责人的职业平台,他对行业未来也经过深思熟虑。杨志远一一对比了新能源领域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核能等在内的各类型优劣势,得出一个结论,“风电技术前景光明,是其中相对比较成熟、适合中国国情的主流发展趋势。”

2006年初华锐风电成立时正赶上中国风电产业的起飞时刻。从2005年开始,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风电五年翻番增长,无论是当年新增装机量还是总装机量,在2010年曾一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蓬勃的市场大环境下,抢占市场份额、做大规模成为华锐风电的发展路线图。2009年华锐风电的风电装机量超过金风科技、联合动力等业内大佬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然而从2012年开始,华锐风电的经营情况开始恶化,经营性现金流成为负值。2011年年初上市的华锐风电,第二份年报就显示亏损。中国风电产业经过几年爆发式的扩张,价格竞争、产能过剩的问题在2012年开始凸显。华锐风电的企业发展轨迹和行业发展轨迹完全重合。渡过企业困境,等待行业春天,成为华锐风电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大船掉头

华锐风电属于风电产业链上的整机装配环节,其下游客户是风电场。杨志远认为,风电装机容量和电网消纳能力之间的落差导致了风电场新项目的停止或放缓。下游的压力反射上来,就意味着设备制造商要面临库存过高、资金回笼困难等风险。根据市场变化,高速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华锐风电。“从求规模转向了求效益,”杨志远这样描述华锐风电的改变。为抢占市场份额,扩大经营规模,华锐风电每年都有很大数额资金用于给风电场垫资。杨志远虽然坚持“这不是华锐风电独有,是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认为“资金回笼和压缩应收账款规模已成为目前华锐风电的重要工作”。华锐现在对垫资的态度十分谨慎,“我们会选择有实力和信用较好的客户,不再单纯地追求市场规模”杨志远表示。华锐风电由放到收、由激进到稳妥的转变,大力降低华锐风电的回款风险。杨志远介绍说,“我们通过给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多元化的结算方式,协助客户寻找低成本融资渠道等方式促成顺利回款。”

确定了总体的战略转型,华锐风电正处在深度调整期。杨志远进一步表示,“不仅仅是华锐风电处于调整期,是整个行业都处于调整期。”调整期和扩张期的财务管理思路有很大不同。杨志远当前的工作思路很明确,一是对未来前瞻性的规划,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使用;二是使华锐风电目前的财务工作跟上整个集团战略的脚步。“管理无止境,其实还是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比如成本消耗的定额管理、控制运维成本、优化物流等。我们正利用行业调整期,把企业基础工作做好,为了市场回暖的时候厚积薄发”杨志远介绍说,“现在华锐风电的内部整合基本已经完成,建立了新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新制度下一个具体的措施是按单采购和按单生产。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细节,背后其实是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对库存压力的消解。

全面跟进

“资金确实对企业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是企业的血液,”杨志远对此有高度的警觉。光伏巨头无锡尚德破产重组的殷鉴未远,按照杨志远的说法,风电和光伏不具备可比性。从上游原材料、配套件到终端市场,光伏是“两头在外”而风电产业在国内已经具有完整的产业链。“风电行业风险要低很多”,杨志远非常诚恳地表示,“从报表上可以看到,华锐风电目前还有几十亿元的资金,至少暂时经营不成问题。”虽然如此,在当前的背景下,保证融资渠道的畅通仍是杨志远的心头大事,“我们有多渠道的融资方案,比如银行授信、融资租赁、资产处置等。和各金融机构、银行保持良好沟通,是日常的工作。一旦出现短缺,能迅速把计划付诸实施,低成本短时间筹到企业发展必要的资金。”华锐风电目前的融资方式主要为债项融资,现在显然不是股权融资的好时机。华锐风电8月1日公告称,将向全资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比利时)有限公司借款人民币4亿元,借款期限一年。

华锐风电也开始尝试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如果时机成熟,成本合理,我们也考虑自营风电场建设。”在杨志远看来,自营风电场除了可以消纳自身库存,也会带来稳定的营收。“因为电费收入是相对平稳的,和风机销售不同,相比之下,风机销售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太大。如果固定收入能在收入结构中占40%以上,我们的抗压能力会大大提高。”

产品结构的调整是华锐风电控制成本、提高收益的另一个举措。从千瓦级达到兆瓦级,是风电机组技术的大发展。华锐风电是国内率先引进国外兆瓦级技术,实现兆瓦级机组国产化的企业之一。提升功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是风电制造商不变的课题。目前华锐风电的主力机型是1.5兆瓦级和3兆瓦级的风电机组,也在进行5兆瓦级、6兆瓦级和10兆瓦级等大功率机型的研发和试生产。不同类型的机组或相同功率下的不同设计,都有不同的成本投入,“比如叶片、叶形和材质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整个机组的成本。”杨志远说,“产品设计的方向应该是随着机组功率的提升,单位发电成本随之下降。”杨志远认为应该综合考虑研发投入、施工条件和风况等各项因素,以判断具有最优化成本优势的产品类型,“但大功率机型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前期的研发费用支出是必然选择。”

篇3

(一)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园区建设),突出两个重点(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狠抓三个依靠(科技、项目、市场),实现四个增长(面积、产量、质量与效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举措,与全县广大干群一道,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县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

(二)工作目标

全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新建规模500亩以上的蔬菜标准园区5个,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省级标准园2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新建蔬菜直营店5家,开展网上销售、会员制销售试点;力争在蔬菜出口创汇和重大涉蔬项目引进上有新的突破。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园区建设。按照“整体推、重点抓”的思路,重点抓好“两区、两线”建设。“两区”即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确保两个园区建设年内初具规模。“两线”即沿S105、S206线,在原有园区基础上,再新建2—3个蔬菜标准园,逐步形成现代农业走廊的框架。

二抓质量监管。巩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化学投入品监管和蔬菜农残检测工作,及时掌握全县蔬菜质量安全动态,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三抓市场培育。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蔬菜的宣传力度,提升蔬菜知名度,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立蔬菜直营店、社区菜店,开展网上销售试点。加强与珠海检验检疫局、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及香港鲜果篮公司的合作,争取把更多的蔬菜园区纳入供港澳基地。

四抓产业招商。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专题推介活动。加强与江苏雅仕集团、娃哈哈集团、中国浙商三农控股集团联系,尽快促成大型冷链物流、鲜切菜加工、果蔬汁等项目能落户我县,组建蔬菜产业集团。

五抓科技支撑。加大“三新”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力度,全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不少于20项。建立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加大常久蔬菜博士后工作站、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和善厚蔬菜良种研发中心建设力度,确保三个研究机构都能早日建成并发挥作用。

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5个500以上的蔬菜标准园全面开工建设,已建复式日光温棚2000多亩,今年春季全面投入了生产;功桥毛巷蔬菜标准园前期规划已完成,待午季小麦收完后即可开工建设;蔬菜冷链物流、鲜切菜加工和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园区建设情况

(一)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

示范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和园区规划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重点开展核心区建设。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面积2.7万亩,完成园区内搬迁1698户5646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示范区已招商企业13家,全部项目协议投资7.1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其中:蔬菜产学研版块,重点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蔬菜流通加工版块,重点对皖江大市场改扩建和培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扩建,培林食品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组建植物食品研发中心,围绕蔬菜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可持续发展。在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栋泰食品公司,建设大型冷库。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版块,重点建设老菜区棚体转型核心区和德生农业科技园,棚体转型核心区面积300亩,德生农业科技园新建3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精品蔬菜版块,重点建设济洪蔬菜综合服务区。休闲蔬菜版块,重点建设五星现代农业园和茅圩、戚镇农业示范园,打造1000亩设施与露地蔬菜生产,苗木花卉,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业示范园。

目前,示范区已完成土地流转10000多亩,新建智能温控大棚2.6万平方米、连栋棚1.5万平方米和复式日光温棚1100亩。另建有连栋阳光板温室2座、薄膜温室3座、玻璃温室2座及配套设施,建成新型钢骨架大棚50个。示范区内3个500亩的蔬菜标准园已建设完工投入生产,一个3000亩的农业科技园和一个500亩的高档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正在建设。

示范区内已修建水泥路83.2公里,田间砂石路134.3公里,危桥改造7座。在蔬菜主产区黄墩圩新建冯湾机站,使2万亩蔬菜生产旱涝保收;清淤境内主河道德胜河15公里;双桥河、丰山河、太阳河堤防加固35.9公里;在兴圩、黄墩开展6000亩标准化农田建设;大力实施污工结构、涵闸陡门翻建,共翻建28座,改造圩内小型泵站11座;蔬菜基地沟渠清淤10.7公里;开挖当家塘46个。改造旧电站10座,农网改造13个台区,改造老化电线37580米。

(二)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

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蔬菜种子繁育基地8万亩,其中核心区3.8万亩,辐射区4.2万亩。年产蔬菜良种1210万公斤(常规种子631万公斤、杂交种子579万公斤),总产值8.61亿元(核心区7.06亿元),利润约2.57亿元(核心区2.11亿元);千亩以上核心示范片4~5个,百亩示范点5-10个;建设8~10条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蔬菜种子精细化加工生产线,蔬菜种子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2100吨,其中种子精细化加工率达到15%左右;不结球叶菜类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截止目前,示范区内共建设水泥路36.8公里,田间砂石路94.3公里,危桥改造8座。清理沟渠18648米,开挖当家塘29个,改造旧电站12座,加固河堤17.8公里,农网改造7个台区,改造老化电线19500米,种子交易市场一座,累计投资约3000万元。

篇4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视察青海,亲临柴达木,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护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殷切期望。

就海西州如何落实的“四个扎扎实实”,在转型中实现跨越发展,青海省海西州州长孟海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今日中国:青海“生态立省”战略的确立,为海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孟海: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之誉。

就全省而言,海西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作用十分突出,是三江源的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全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安全。对海西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地区而言,在大力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使得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要找准环境保护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抓住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牛鼻子”,赢得主动,那么机遇就远远大于挑战。

海西作为全省的工业主战场,通过几代柴达木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逐渐形成了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当前,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已成为摆在海西州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青海“生态立省”战略的确立,为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是解决海西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路径,只有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不断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海西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共赢。

“十三五”时期,是海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一带一路”以及“生态立省”战略的不断推进,必将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海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生态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力度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海西州正在积极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把节能减排、节能降耗作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实工程、结构、管理等减排措施,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今日中国:海西的产业结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发展中呈现出哪些主要问题?

孟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2.8:79.1:18.1调整为“十二五”末的6.1:67.5:26.4,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以枸杞为主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农作物种植面积达75.5万亩,其中枸杞42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位居全省特色农产品首位,柴达木枸杞绿色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保健品出口基地全面建成。农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51%,农牧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5%。

以盐湖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实现提质扩量,建成盐湖综合利用一、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钾肥、纯碱、天然气产量在全国占比达79%、14%、5.6%,全国最大钾肥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纯碱生产基地、中国陆上第四大主力气田地位得到巩固。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3866兆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3388兆瓦,成为全国重要光伏发电基地。着力打造全国金属镁及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化学合成材料基地,一批新材料项目建成投运。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顺势崛起。茶卡盐湖品牌旅游影响力显著提升,全州年旅游人数突破千万人次、收入超过50亿元。建成天峻圣裕源等一批物流园区,引进培育60余家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州金融机构达71家;顺应“互联网+”趋势,建成柴达木电商绿洲平台,目前实现电商线上销售额1.28亿元,增长82.6%。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存忧,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州情,发展中的短板和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主导产业层次不高,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任务艰巨;改革成效还不够明显,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还不够多;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支撑不足,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匮乏;城镇规划建设层次低,产城融合不够,要素集聚能力不强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创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今日中国:当前,海西州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整体规划布局是怎样的?

孟海:海西是国家重大能源储备开发的重点地区,是西部地区工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承担着与西宁、海东齐力引领全省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从国家到青海省历来高度重视海西的发展,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2010年3月,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将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试验区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核心地区。近年来,我们按照“做实园区、增强活力”的总体要求,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总体规划、实F合理布局、加快推进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实施《总体规划》,各工业园形成了特色突出、各有侧重、紧密协调、上下游对接、优势互补的大循环发展新格局。

工业园区布局上,我们始终坚持“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个工业园,辐射带动都兰、天峻、茫崖、冷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格尔木工业园,以加快推进昆仑和察尔汗两个千亿元产业基地建设为目标,做强做大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和黑色有色金属冶炼、新能源等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德令哈工业园,围绕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全力推进盐碱化工、特色生物、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业。大柴旦工业园,围绕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着力做强做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乌兰工业园,围绕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煤焦化和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产业体系布局上,依据试验区资源区域分布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构建循环经济“七大产业”体系建设。盐湖化工产业,依托盐湖丰富的锂资源,大力推进和谋划实施高纯碳酸锂、电池级金属锂、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打造千亿元锂产业集群。油气化工产业,以石油、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建设千万吨油气田,打造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煤炭综合利用产业,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重点建设煤焦油、粗苯加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矸石砖等一批项目,构建焦煤开发―焦炭及焦油等综合利用的煤焦化产业链、煤气化―烯烃―烯烃下游产业链。金属冶炼产业,以黑色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以柴达木地区盐湖轻金属资源开发为龙头,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适度发展金属冶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冶炼项目,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构建有色冶金产业链。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光伏、光热、风能发电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建设国家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者基地、国家级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加快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嫁接”和“孕育”,大力发展金属镁及镁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等产业,打造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特色生物产业,依托枸杞、藜麦、中藏蒙药、沙生植物等特色生物资源,着力培育有机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生物产业,建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

今日中国:特色产业的发展对海西高原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哪些作用?

孟海:海西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全州高原循环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框架的构建。海西州以农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努力加快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农机农艺配套等技术,探索建立了产业间、产业内和大农业循环模式,积极培育产业关联度高、适应循环发展的枸杞、福牛、设施农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体系。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州多业并举、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循环农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海西州坚持节能优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确保新上工业项目能耗、技术、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统筹推进以大气、水和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定期对巴音河、都兰河及察汗乌苏河开展监测,水质均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德令哈、格尔木两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93.6%、82%。

加快了农牧区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海西州通过稳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全州33个试点合作社有28个合作社开展了股份制改造。其中,21个试点合作社完成草场整合划区、畜群重组工作,其余7个试点合作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先后组建了2个县级联合社(天峻县玉舟和德令哈市满都胡联合社)、2个乡级联合社(天峻县草希和都兰县查汗西里联合社),并开展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2016年34个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实现母畜营养均衡,繁殖率稳步提升,幼畜断奶期提前,加快了幼畜出栏,经济效益明显。

助推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海西州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推进木里矿区综合整治,两年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整治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启动零排放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绿化美化及防沙治沙工程有序推进,全州空气、水气、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保护环境、治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州上下的自觉行动。

今日中国:海西州选择柴达木枸杞产业作为循环农业发展重点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它在扶贫、富民方面展现了哪些优势?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孟海:2008年以来,海西州委、州政府在科学研究柴达木盆地地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提出“适度发展枸杞产业”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路。随着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成为海西州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支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扶贫、富民等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率日渐增强。2008年到2015年,枸杞产业产值从0.33亿元跃升到26.8亿元,增加81倍;在农牧业总产值中占比从3.2%跃升到50.4%,增加15.7倍。在枸杞产业的强力拉动下,全州种植业总产值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从32%上升到50.1%。如诺木洪农场8.3万亩成片枸杞每年产值超过8个亿;柯鲁柯镇有机枸杞标准化出口基地更是在荒漠上建成2万亩种植基地,让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

二、社会效益良好。枸杞产业已经不是单一的农业产业,它已成为集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精深加工可带动二产发展、色选包装可实现效益的翻番、采摘枸杞可解决就业问题。在一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工包b业、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也得到长足发展,加快了农业“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成为产业核心,对发展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三、生态效益显著。枸杞抗旱、耐盐碱,是海西州理想的经济和生态兼用树种,可巩固绿洲、改善沙化土地和盆地整体的生态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十二五”末,全州枸杞种植面积达42万亩,野生黑枸杞资源39万亩,沙棘资源13.89万亩,在防治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环保作用。

四、节水意义重大。枸杞经济效益比大田作物高,需水量比大田作物少。在大水漫灌条件下,每亩枸杞全年用水量在800至900立方米之间,是小麦用水量的60%。从枸杞农艺操作、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考虑,更适宜实施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后每亩枸杞需水量230立方米,节水700立方米左右,节水率达80%,吨水效益提高328%,这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柴达木盆地尤为重要。

今日中国:生态修复作为一个产业,海西是如何对其定位的?截至目前,针对这个产业发展做了哪些具体部署?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孟海:说到对生态修复产业的定位,不得不先从海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说起。海西州地处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1.7%,沙化土地总面积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29.6%,是全省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海西州始终秉承“项目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理念,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程进度。以“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海西”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济发展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绿色海西建设。长期的实践证明,生态修复是国家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实现资源增长、农牧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和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生态治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海西州探索出了生态财富创造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海西、造福百姓的荒漠综合治理道路,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几十亿产值的生态财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沙漠和利用沙漠,把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变成现实,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特色产业引领治沙新模式。海西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战略部署,依托丰富枸杞资源,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防沙治沙,以工业化的思维调整沙产业结构,利用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以柴达木枸杞为主的沙产业,有效带动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

科技创新引领林业产业发展。海西州围绕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注重多项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突出抓好林业示范点建设,推广杨柳深栽造林、应用生长调节剂造林、应用生根粉提高生根率,实施“柴达木地区特有树种驯化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有效提高了造林质量,扩大了防沙治沙规模,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全面推广了枸杞、沙枣、白刺、沙棘等抗旱灌木树种,推广紫花苜蓿、披碱草等优质牧草为主的林草(林药)间作模式。建立荒漠化造林、抗旱造林等科技推广示范点4处,形成州县乡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推行林业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

“五位一体”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海西州探索建立集交通固沙、生态补偿、生态节水、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沙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铁路、国(省)道沿线绿化260余公里,不断健全完善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完成固沙造林1.1万亩。

积极探索“沙漠生态治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新模式。海西州利用闲置的沙漠资源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在发电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逐步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目的。建成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大柴旦5处光伏产业基地,装机容量3388兆瓦,治沙规模10万亩,周边治沙造林3000亩,种植枸杞6000亩,着力打造了高原绿色光伏产业基地。

篇5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记者从市中心驱车一小时便来到位于举世闻名的古老长城脚下的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简称八达岭开发区)。只见这里碧水青山与时尚的现代化楼宇厂房相互衬映,一条条科学有序的生产线上,产业工人们正为建设北京新能源产业基地挥洒着智慧和汗水。在开发区采访,虽正值盛夏酷暑,记者却依然感到阵阵和煦的凉风扑面而来,使人宛若进入天然大氧吧。

长城脚下新能源产业投资热土

“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8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市级经济开发区,它总体规划面积4.81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其中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北京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园区。目前,开发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创业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搭建好,二是开发区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北京八达岭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宗贤给记者的感觉是既有山东人共有的豪爽质朴,又有领导者的干练帅气,可谓是快人快语,记者刚一落座,他就如是说。

思路决定出路。早在2007年,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延庆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审时度势,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律和学习各地开发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于国家重视倡导的新能源产业上,成为近年来开发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以下的发展足迹印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2008年4月,延庆县人民政府为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资源丰富和辐射力强的优势,以及延庆县的独特区域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共同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建中关村八达岭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

2009年6月,八达岭经济开发区被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科委联合授予“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新能源领域科技研发、项目孵化、产业集聚、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与园区大力支持,促进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形成具有产业集聚和品牌支撑的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区。

2009年8月,朝阳区―延庆县区县合作共建新能源产业基地挂牌,合作共建基地将着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设备研发、生产和周边新能源项目示范、应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2009年,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形成税收5000万元,相关产业企业(包括注册企业)数十家,其中,中材科技实现风机叶片产能800套,形成8亿元人民币产值,实现4000万元人民币税收。基地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风机叶片、风机机头、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设备、环保设备等。开发区现有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航长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北京中能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玻璃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天常玻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京城环保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已经入驻基地的新能源示范项目包括:京能集团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科院1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中海洋2兆瓦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项目、德青源沼气发电项目等。目前,在中材科技风电叶片、中科院电工所1GW光热示范电站等一系列项目的带动下,开发区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风能和太阳能产业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八达岭开发区由南北两区组成,采取“园区设备制造基地+周边新能源示范区”的发展模式,依托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和中材科技、京仪等现有优势企业,着力发展风电产业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形成以两大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为配套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合理布局,以研发、检测、认证生产服务链条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工程。

蓄势待发 战略新兴产业

在来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采访之前,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2009年12月,北京市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目标,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向全社会公布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旨在通过构建生产、消费与环境三大体系,实施九大绿色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这些重大决策的出台为八达岭开发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开发区位于西北京郊绿色生态屏障腹地,比北京市区海拔高500米、拥有充足的太阳能、风能能源,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达2800小时,是北京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风能取之不尽,年有效发电时数为1800小时以上。此外,这个地区还有着丰富的地热和生物质能资源,提供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八达岭开发区本着强化特色园区建设,加强产业招商、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即:“一个强化、两个加强、两个提升”这一工作思路,计划3~5年时间,将建成产业特色突出、龙头企业集聚、配套功能完备、生态示范型的国内知名新能源创新引领地、高端制造示范地。预计到2011年末,这里将集聚30~50家具有一定规模和示范效应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到2015年末,基地将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

篇6

一、2012年的工作回顾

2012年是矿管系统任务十分艰巨,成绩比较突出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迎来了国务院支持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也掀起了对接中央苏区政策项目、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热潮,同时,在这一年中,我们在矿政管理、资源接续、秩序整治、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从来说,主要的重点工作有:

(一)启动苏区振兴政策项目对接。通过认真研究国务院21号文件精神,结合县矿产资源现状,提出了对接中央苏区政策6个方面的项目,其中,申报全国第二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作已经得到省国土资源厅的明确支持,淘锡坑钨矿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已经获得国家专项资金900多万元支持,其他一些支持项目也在积极争取之中。

(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土坯房改造工作是全市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三年必须兑现的硬性任务。我们矿管系统承担了砌砖供应和价格控制两大职责,这项工作对来说特别艰难,一是产量小,二是价格高。在土坯房改造之前,建房所需的60%以上的红砖都是从县外供应,县内9个砖厂,全年产量只有900万块,市场价在0.38元左右成本价接近0.30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克服一切困难,严格按照0.27元的最高限价确保了全县土坯房改造的红砖供应。

在保障供应方面主要是采取四项措施:一是鼓励现有9家持证砖厂进行扩能技改和满负荷生产。二是新设4个炭质页岩采矿权。11月成功挂牌出让了四个页岩采矿权,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投产。三是完善4个无证循环窑砖厂合法手续,并进行扩能技改。

在价格控制方面主要是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对砌砖企业监管实行责任包干制。由局领导带队,相关责任股室分片包干,对砌砖企业产销量、销售价格、砌砖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管,一周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二是签订砌砖供应协议书。与全县16家砖厂签订了《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砌砖供应协议书》。三是设置砌砖供应监管责任公示牌。明确了砌砖供应计划、供应价格、监管责任、监管乡镇、监管单位、协管部门、责任人及单位联系电话,同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通过公示牌,使我县砌砖供应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三)稀土秩序整治工作。我县对非法矿业活动坚持“露头就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近年来,全县矿业秩序持续平稳,未发生较大规模的矿业违法案件。一是建立了定期检查制度。二是建立了信息举报制度。把举报非法矿业活动的网络延伸到乡、村、组、矿区。三是建立了动态巡查制度。采取分片责任制,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巡防体系,对全县16个乡镇分为两大区块,划定重点巡防矿区和一般巡防区。四是落实了属地首长负责制度。为加强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矿业秩序维护工作,明确了各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维护正常矿业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矿业秩序维护和监管负全面领导责任。五是落实了矿业违法违规举报奖励制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矿管系统服务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们主要是抓三个重点:一是抓经费落实。政府重不重视关键看经费能不能到位,从2010年起我们每年争取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2012年县财政下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38.34万元。二是抓责任落实。与全县各乡镇签订防灾责任书,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点也明确监管责任人。三是抓汛期排查。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全面落实地灾避让搬迁治理措施,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避让。

(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关系到一个单位甚至乎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的事情,也是带好队伍的基本保障。我们紧紧围绕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抓紧抓实,一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我们始终坚持廉政建设月报告制度,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在矿业权设置、补偿费征收等关键环节出问题。二是抓干部作风整治。结合“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办事效率、遵章守纪、制度建设五个方面为突出口,狠抓作风整治。三是抓干部工作纪律和政令畅通。制定出台了《县矿管局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责任追究办法》。

二、2013年的工作思路

矿业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和最大潜力所在,必须置于培育主导产业重中之重的位置。2013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放大资源优势,壮大发展规模,优化矿业结构是工业经济必须始终坚持的主攻方向。

(一)紧紧抓住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政策项目对接。从的实际情况出发,头等重要的就是全力申报全国第二批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通过国家的项目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开展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盘活和增加一批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及尾矿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在此也希望市局能够给予最大的支持。

(二)推进地质找矿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一是紧积极争取中央地质勘查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找矿项目,加强对找矿潜力大的地区和资源潜力较大的老矿山周边和深部的找矿力度,在2012-2020年期间,力争实现新增钨资源储量10万吨以上,提高钨资源保障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争取“以奖代补”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资金,提高全县矿山综合利用水平,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矿业发展规模。要加快矿产资源与核心技术、市场需求、战略合作者和产业链条的“四方对接”,新上一批竞争力强、效益好、规模大、关联度高的项目。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抓好耀升钨业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涂层刀片、章源钨业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符合材料构件产业化项目、章源钨业新增13500吨高性能系列钨制品技术改造、华昌矿业锡深加工等重点工程项目。通过不断增加投资、新上项目、激活存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成倍放大优势效应,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力争3年内全县矿业主营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篇7

市委、市政府对生物食品产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今天,六位市领导和产业服务部门、责任部门及银行、电力、国土等相关部门一起参加这个工作推进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三元、学军、若兵等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的同志,在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市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的意见》后,先后两次专题到生物食品产业园就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增添了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的信心,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希望大家今后继续按照既定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真正把生物食品产业培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兴产业,使小产业培育发展裂变成为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的支柱产业。

生物食品产业作为我市的一个新兴产业,尽管当前企业规模不大、园区产值不高,但企业产品定位准确,且均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曾经我们提出要通过以商招商、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把生物食品产业打造成为我市产业发展中的“一艘轻型航母”,也就是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生物食品产业形成10亿元的销售收入。到去年,已经达到了3亿元左右的产值。如果发展顺利,实现10亿元的销售收入目标应该问题不大,特别是随着恒天实业两期共6000吨大米蛋白肽项目的建设、投产,仅这一个项目就可能实现10亿元的产值,发展得好整个生物食品产业总产值超百亿元也是完全有可能。当然产业发展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发展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正是问题的存在,才体现我们服务的重要和必要,体现服务的价值,我们才能找到服务的差距、感到服务的压力。为此,大家要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不仅开展面上的服务,更要研究、分析、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规律、新要求,研究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市场前景、市场份额,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服务到点子上,服务到企业的关键时、紧要处。希望大家切实沉下心来,深入企业,真正把服务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生活应有的一部分,作为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一个过程,在参与服务的实践中使自己成为生物食品行业的专家、服务的行家。

借这个机会,我讲五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培育产业就是培植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优势主导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优化地方经济结构的核心因素,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实现××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找准、培育和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通过各届班子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走出了靠零星零散小企业、靠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企业发展的路子,培育和壮大了以港源硅业、好帮手电子为龙头的光伏电子产业,以斯米克、东鹏、唯美等为龙头的精品陶瓷产业,以凯迈集团为龙头的再生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以××电厂为龙头的新型能源产业,以恒天源集团为龙头的生物食品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正是五大产业的培育、形成和其效益的逐步释放,才让××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10年时间增长10培。

就生物食品产业而言,其市场前景非常好,特别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其产品附加值空间很大。如天玉油脂公司新上油脂生产项目,其产品精茶油不仅市场前景好,而且附加值高,项目达产后企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当然,就目前来看,生物食品企业与我市一些其它产业企业相比较,还称不上大企业,税收贡献也相对比较低。恒天实业一年的税收也就是300-400万元左右,这在今天的××算不上纳税大户。但回过头来看,五六年前它就是大企业、大税收,在今天的小县市也仍可以称得上是大企业、骨干企业。为此,当务之急我们要服务、扶持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使其不断做大做强,不仅增加政府税收,而且有效吸纳、转移一大批劳动力,带动农民致富。这也是我们发展生物食品产业的真正目的所在。希望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围绕打造百亿元产业的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帮助企业延伸上下游产品、推动产品效益裂变上,真正用目标坚定信念、凝聚人心,围绕目标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当前落户生物食品产业园区的企业,都是近几来通过自身积累发展起来的佼佼者,都是××本土创业的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说,扶持生物食品产业发展就是培植××的民营经济,就是推动全民创业。同时,也希望各企业强化“坚守就是胜利”的理念,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化为危机,又不断提升工艺流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危机中抢先机谋发展。

二、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服务农民、反哺农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通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产品与市场的关联度,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统计,全市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加工、生产型企业已经达到了3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宜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形成了“一村一品”示范村15个,从业农户1200余户。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也从2000年的2416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178元,增长了1.1倍。就拿恒天实业来说,其生产生物糖浆,既消化了大量碎米,而且提高了碎米价格,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这就是龙头企业带给农民的实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服务农民、反哺农业。为此,各相关部门单位务必站在服务农民、反哺农业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尤其是在当前企业困难的情况下,更要支持、服务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龙头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民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三农”工作水平大提升。同时,产业项目推进组的同志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更要聘请高端专家进一步研究生物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对园区重点吸纳、引进、培育的项目,进行研究和认证,确保产业档次高,产品富有科技含量。要力争在论坛经济上有突破、有建树、有成效,让专家来帮助我们提纲挈领,追求醍醐灌顶的感觉。要专门制定生物食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着力构建产业和特色园区企业成本竞争的优势,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三、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

品牌是企业产品的标志,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是企业的生命,它代表着市场,代表着利润。为此,我们既要强化质量意识,更要强化品牌意识。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老店?这固然与我们国家商品经济市场培育时间比较短、不够发达、制度不够健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品牌意识有关,与企业家知识层面、自身素质有关。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市生物食品产业几家企业的名称和产品标识、标志都非常好,尤其是名字比较响亮,如恒天、恒鼎、天玉、香油坊等名字都很好。当然,名字叫得响不等于企业叫得响,但至少说明了这些企业发展的第一步走得很好。今后,希望各企业紧紧围绕让企业叫得响的目标,切实根据生物食品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把品牌作为企业生存的基本前提、基本要素来研究,从商标的申报保护、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着手,重品牌、塑品牌。如,刚才天玉油脂公司负责同志讲到打造富硒茶油品牌的问题,这个思路很好,市委、市政府同意并予以支持,但公司必须立足长远先做质量标准体系,并重视质量标准体系的申请保护。目前,全市富硒品牌建设工作,正由省质监局牵头,先做省级质量标准体系,以后再升级做国家级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此,广电等宣传部门要着眼企业品牌建设,帮助企业加强宣传,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要积极组织协调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就企业产品标牌、标识的申请、保护等问题,深入园区进行专题调研和帮扶。这才是高端服务、智力扶持,这样才能提升服务的层次与水平,才能提升产业和企业发展空间,××才能成为优质企业聚集、优质品牌云集、上市企业汇集的强盛之地,成为经济大县、经济强县。

四、诚信是政府和干部的根本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的美德。诚信是美德,是财富,是生产力。对于政府和干部而言,都要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凡是承诺的事情必须不折不扣地予以落实,确实由于特殊原因,一时难于兑现的承诺,要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工业园管委会和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办公室对于市委、市政府为促进、扶持生物食品产业和相关企业发展的承诺,要认真加以梳理,进一步明确哪些承诺履行和兑现了,哪些承诺还没到位,梳理后报送挂点领导认真研究,逐项拿出具体办法抓落实,确保承诺的事项一一兑现。同时,对于今天会上各企业和部门提出的问题,请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办公室在梳理后,按照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一个月后再次调度,确保每个问题解决到位、落实到位。对于土地办证问题,国土部门要在对园区土地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加快办证速度和效率,保障企业合理用地需求;用电问题,供电部门在注重自身企业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社会形象和企业信誉,加强行风建设,强化规范管理,为企业在用电上创造低成本优势;信贷难问题,各金融机构要强化银企共生共荣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对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确保信贷支持到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供气问题,××电厂要本着“不把供气作为主业来经营,但按主业来管理”的理念,强化对地方经济和企业的服务,抓时间、抢进度,加快蒸汽管网改造,确保6月初正常供气;土地平整问题,尚庄街道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土地平整到位。工业园管委会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污水处理池的改造,确保7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五、危机面前速度制胜

篇8

--加强未脱贫户帮扶,提升脱贫质量

根据乡主题教育办《双溪乡领导班子成员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总方案》要求,9月24日至10月7日,通过对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帮扶队员、村小组长、贫困户进行上户、座谈等方式意见和建议。重点围绕全乡未脱贫户家庭情况,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情况发展调研,了解目前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提升他们脱贫质量。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溪乡目前共有未脱贫户有48户121人,贫困发生率为0.9%。其中,低保人口为,占比;特困供养人口为,占比。未脱贫户分布在8个行政村情况为:小石门村6户22人、大石门村10户19人、大布村8户21人、左溪村1户5人、水头村3户14人、右溪村6户14人、卢阳村7户13人、高洞村7户13人。

二、调研总体情况

(一)“两不愁”情况

通过调研,目前我乡48户未脱贫贫困户在吃和穿方面都不存在问题,完全能够实现能吃饱,能吃上肉、蛋和豆制品,完全能够解决有应季衣物、鞋子的更换以及过冬被褥等穿的问题。

(二)“三保障”情况

1.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当中有XX人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该部分人群都正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中有X人因个人身体原因享受送教上门服务,无一人因贫辍学。

2.基本医疗保障方面。截止目前,我乡未脱贫人口2019年度总住院医疗费用xx元,报账金额XX元,报账比例为;门诊医疗费用X元,报账XX元,报账比例为;皆能达到政策有关要求。当中存在较大支出的为XX户,今年已分别花费XX元。

3.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我乡未脱贫贫困户目前住房现状为住砖混房XX户,住土坯房XX户,租住(借住)他人砖混房XX户。均无住房安全问题。

(三)“两业扶贫”情况

1.产业方面。通过走访了解,截止目前,已通过验收的未脱贫贫困户发展产业已覆盖XX户达XX户次。平均可享受产业到户奖补XX元,计年内可实现户均产业收入XX元。

2.就业方面。通过走访了解,截止目前,有务工人员的未脱贫贫困户办理一次性就业交通补贴达就业XX户人。可享受一次性就业交通补贴300、500、600元不等,预计年内可实现户均务工收入XX元。

(四)兜底保障情况

针对部分无自主发展产业且无就业收入的XX户XX人未脱贫人口,在通过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措施解决其收入问题基础上,另外还通过有光伏、食用菌等产业进行链接,能够确保该部分贫困在收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贫困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主要存在有四大问题。

1.自身有局限性。受因病、因学、因残、丧失劳动力等致贫原因的影响,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加之“等靠要”的思想较为突出,自身发展主观能动性有待加强。

2.脱贫缺技术。贫困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生产经营能力较低,而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都导致贫困户发展产业成本较高。

3.种植养殖存在风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存在跟风的盲目性,但相关种植养殖方法、技术、疫苗并未跟上,容易造成损失。

4.创业领富成效不明显。部分村干部对产业发展观念老化、工作思路不清,对如何利用本村现有毛竹、油茶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成效不明显,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收渠道较薄弱的有大石门村、小石门村、大布村、水头村。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不够,带动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作用发挥有限。

四、工作意见建议

(一)强化两项帮扶

1.驻村帮扶

按照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继续驻村工作队对8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全覆盖,稳定驻村帮扶工作队伍,加强专项队伍建设。

2.结对帮扶

继续组织党员干部力量, 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已脱贫对象每月至少走访1次,未脱贫对象每周至少走访1次。

(二)精准落实政策

将各类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做好全面系统的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1.落实教育扶贫政策

(1)及时足额将各项教育助学补助打卡到户,并做好政策落实的告知工作。

(2)深入推进劝学、送教上门等活动,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失学。

2.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1)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扶贫特惠保,确保参保率、信息准确率、补助到位率达100%。

(2)把严防因病致贫返贫,逐步建立农村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作为今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的重点,充分运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综合保障水平。

3.落实住房保障政策

(1)确保所有未脱贫对象在2019年11月30日前全部实现安居。

(2)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安置类别、劳动力状况和发展需求,统筹扶贫车间、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兜底保障、社会帮扶等举措,在2019年5月底前制定并落实后续帮扶方案,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原有住房的拆旧复垦工作,确保拆旧复垦率达到100%。

4.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

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低保兜底、五保供养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三)优化产业扶贫

1.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旅游、电商、加工业的融合发展,确保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实现增收。

2.支持鼓励有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发展小规模家庭种养殖业增收。

3.建立完善产业致富带头人员制度,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由驻村工作队、支村委负责,协助产业致富带头人,重点在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上下功夫。

(四)做实就业扶贫

1.利用我乡传统产业优势,在圩镇及中心村全面布局茶油、竹笋等产业产品(食品)加工就业扶贫车间(基地),优先安排未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同时,还要对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基地)参加技能培训给予扶持。

2.继续实施扶贫公益岗位脱贫行动,引导未脱贫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当前的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当中。

3.继续组织贫困对象参加招聘会,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五)注重扶贫扶志

加大对扶贫政策、帮扶成效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帮扶工作的认可度。继续开展“文明卫生户”等评比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感恩意识、自强意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