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19:54: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日语毕业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教育有着培养学历以及职业两者的特点,需要两者兼顾,教育有关管理部门在对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大纲当中给予了明确的建议。作为一个三年的学习成果的考察项目,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其学习考察当中是不可忽视的,在学生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假如照搬照抄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能排除个别学生能够写出比较优质的毕业论文,但是对于很多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则有着很大的困难。虽然有部分学校使用了比较容易完成的形式,但是距离培养计划仍旧存在一部分的距离。除此之外,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态度不端正、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的建议不重视等,其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出现上述的问题。该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语言研究的人数不多,他们就业时唯一有利的也只有说明自己日语考试的级别证书,如果招聘企业没有特别说明,学生们也不会主动说自己的毕业论文情况,这种招聘形式反馈到了学校后,学校的一些老师对于毕业论文不重视的情况由此出现。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入手,从培养人才任务出发,寻求一种有着高职文化的毕业论文写作测评的方式。
一、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测评体系改变的原因
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学校期间学习日语专业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写作方面的培养,在听、说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在实际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和一直延续下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社会当中日语能力考试的考核方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日语的社会测评方式是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引入,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因为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所以学生一般能够在放弃听力的情况下达到有关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就让一部分人拥有日语二级或者一级证书但是并没有达到证书的颁发要求,在听、说方面还没有达到标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培养全面的日语人才目标,显然这种考试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进行测评,因此,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需求入手,探究如何完善教学成果的另一种方法———毕业论文。通常的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学习之前为零基础,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日语是一个没有基础的语言学科,但是往往都采用学习英语的模式来学习日语,现在日语也没有改变“聋哑日语”的情况,但是在这三年当中,不仅仅有日语考试,还有毕业论文,今后的实践等考验,所以,就一定要求在学习和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毕业论文就是两者联系的一个枢纽。
二、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初步实践
其毕业生的日语语言使用能力,在通常情况上来看就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其毕业论文也可以从这几项能力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实施以及规划,毕业论文能够将听力能力以及翻译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使用“听—翻译—写综合”方法,最后使用答辩等手段来完成,这样不仅仅能够对于学生日语学习情况给予综合的评价,也能够让老师反思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角度来看,高职日语“听—翻译—写综合”的方法可以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听”
指导老师所提供的题材范围应该比较广,并且主题确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内涵性,比较适用于学生采纳,也不会产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在其录音资料所出现的内容中可以确保同学们借助网络平台搜查到相关的参考资料与文献,也可以确保其完全不抄袭。当同学们选择好录音材料之后,应将其录音内容采用相应的方式转换为文字模式。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听一译一论”的综合体现,这项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评定学生们的听力水平,也可以对其以后的深入化学习形成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指导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译”
在日语和汉语中,原本均源自于汉字文化,继而导致学习日语专业的同学们在多种情况下均忽略了对译文表达的不断训练与深化,在一般情况下翻译也仅停滞在“日式中文”中。学生们不断练习“译”,不但能够更深入的提升其自身的学识与素养,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三)“论”
在NHKjournal录音内容中,可以包含多个领域,并且学生们在此能够按照其想法进行选取。当完成听和译两项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且在搜索有关的文献以及资料之后,采用“论”的模式将个人的观点与理论进行阐述,继而表明出学生个人的认知、想法与目的,使其毕业论文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乃至于上升至新的层次,得到升华。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促使学生们在搜索文献资料以及创新能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经过学习知识均可迈向这一层次,一般均是源自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答辩”
即便是在听—译时期,有很多学生也会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是,只要正确的应用录音资料,便可以针对某一程度进行评定,继而顺利完成答辩流程。在答辩过程中,通过对其应对能力进行观察,便能够有效判断出其能否应用日语来体现出个人的思维活动。在“听—译—论”综合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听与说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的,均受对方的影响。
三、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
“听—译—论”也是在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实际操作之后方可进行应用的,然而,其所应用的效果却为大家提供出了较多的经验与启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拓展。首先,一定要正确的理解高职教学和普通的本科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高职教学能够切实的尊崇职业化以及实际化的原则,进而培育出符合大众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在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大学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所以本科教学针对此也逐渐开始迈向实际化与职业化的模式进行发展,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高职院校更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善教育方案,方可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对毕业论文有所意识,所以对其指导教师而言也具备极强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此项专业自身如果没有切实的尊崇其相应原则,而学生则将会更加难以对其认真对待与学习。大学毕业生在其完成学业之后仍旧会存在很多学艺不精的现象,由此则可证明在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汇报与总结的时候,日语水平测试则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毕业论文则属于一项严肃的过程,不但可以改正测试中所存在的不良之处,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测试不能取代的效果。最后,“听—译—论综合”这一流程比较明确,并且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能够凭借自身的感受进行思考,进而引起无限的遐想,极其有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实现这一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切实的掌握到一种正确的外语学习方式,极其有利于其今后各项能力的开展,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在日语专业中“,听—译—论综合”的论文模式在世界各地中均未对其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然而,实际结果则表明,这种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假设能够在此专业中将这一学习模式广泛推广及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色彩。
参考文献
[1]符小军.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4:46-48.
[2]王小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9:34-35.
[3]刘文琪.提高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1-162.
关键词:高职;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方式
高职教育有着培养学历以及职业两者的特点,需要两者兼顾,教育有关管理部门在对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大纲当中给予了明确的建议。作为一个三年的学习成果的考察项目,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其学习考察当中是不可忽视的,在学生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假如照搬照抄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能排除个别学生能够写出比较优质的毕业论文,但是对于很多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则有着很大的困难。虽然有部分学校使用了比较容易完成的形式,但是距离培养计划仍旧存在一部分的距离。除此之外,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态度不端正、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的建议不重视等,其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出现上述的问题。该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语言研究的人数不多,他们就业时唯一有利的也只有说明自己日语考试的级别证书,如果招聘企业没有特别说明,学生们也不会主动说自己的毕业论文情况,这种招聘形式反馈到了学校后,学校的一些老师对于毕业论文不重视的情况由此出现。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入手,从培养人才任务出发,寻求一种有着高职文化的毕业论文写作测评的方式。
一、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测评体系改变的原因
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学校期间学习日语专业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写作方面的培养,在听、说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在实际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和一直延续下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社会当中日语能力考试的考核方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日语的社会测评方式是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引入,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因为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所以学生一般能够在放弃听力的情况下达到有关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就让一部分人拥有日语二级或者一级证书但是并没有达到证书的颁发要求,在听、说方面还没有达到标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培养全面的日语人才目标,显然这种考试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进行测评,因此,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需求入手,探究如何完善教学成果的另一种方法———毕业论文。通常的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学习之前为零基础,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日语是一个没有基础的语言学科,但是往往都采用学习英语的模式来学习日语,现在日语也没有改变“聋哑日语”的情况,但是在这三年当中,不仅仅有日语考试,还有毕业论文,今后的实践等考验,所以,就一定要求在学习和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毕业论文就是两者联系的一个枢纽。
二、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初步实践
其毕业生的日语语言使用能力,在通常情况上来看就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其毕业论文也可以从这几项能力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实施以及规划,毕业论文能够将听力能力以及翻译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使用“听—翻译—写综合”方法,最后使用答辩等手段来完成,这样不仅仅能够对于学生日语学习情况给予综合的评价,也能够让老师反思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角度来看,高职日语“听—翻译—写综合”的方法可以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听”
指导老师所提供的题材范围应该比较广,并且主题确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内涵性,比较适用于学生采纳,也不会产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在其录音资料所出现的内容中可以确保同学们借助网络平台搜查到相关的参考资料与文献,也可以确保其完全不抄袭。当同学们选择好录音材料之后,应将其录音内容采用相应的方式转换为文字模式。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听一译一论”的综合体现,这项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评定学生们的听力水平,也可以对其以后的深入化学习形成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指导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译”
在日语和汉语中,原本均源自于汉字文化,继而导致学习日语专业的同学们在多种情况下均忽略了对译文表达的不断训练与深化,在一般情况下翻译也仅停滞在“日式中文”中。学生们不断练习“译”,不但能够更深入的提升其自身的学识与素养,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三)“论”
在NHKjournal录音内容中,可以包含多个领域,并且学生们在此能够按照其想法进行选取。当完成听和译两项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且在搜索有关的文献以及资料之后,采用“论”的模式将个人的观点与理论进行阐述,继而表明出学生个人的认知、想法与目的,使其毕业论文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乃至于上升至新的层次,得到升华。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促使学生们在搜索文献资料以及创新能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经过学习知识均可迈向这一层次,一般均是源自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答辩”
即便是在听—译时期,有很多学生也会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是,只要正确的应用录音资料,便可以针对某一程度进行评定,继而顺利完成答辩流程。在答辩过程中,通过对其应对能力进行观察,便能够有效判断出其能否应用日语来体现出个人的思维活动。在“听—译—论”综合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听与说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的,均受对方的影响。
三、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
“听—译—论”也是在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实际操作之后方可进行应用的,然而,其所应用的效果却为大家提供出了较多的经验与启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拓展。首先,一定要正确的理解高职教学和普通的本科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高职教学能够切实的尊崇职业化以及实际化的原则,进而培育出符合大众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在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大学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所以本科教学针对此也逐渐开始迈向实际化与职业化的模式进行发展,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高职院校更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善教育方案,方可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对毕业论文有所意识,所以对其指导教师而言也具备极强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此项专业自身如果没有切实的尊崇其相应原则,而学生则将会更加难以对其认真对待与学习。大学毕业生在其完成学业之后仍旧会存在很多学艺不精的现象,由此则可证明在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汇报与总结的时候,日语水平测试则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毕业论文则属于一项严肃的过程,不但可以改正测试中所存在的不良之处,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测试不能取代的效果。最后,“听—译—论综合”这一流程比较明确,并且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能够凭借自身的感受进行思考,进而引起无限的遐想,极其有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实现这一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切实的掌握到一种正确的外语学习方式,极其有利于其今后各项能力的开展,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在日语专业中“,听—译—论综合”的论文模式在世界各地中均未对其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然而,实际结果则表明,这种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假设能够在此专业中将这一学习模式广泛推广及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色彩。
参考文献
[1]符小军.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4:46-48.
[2]王小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9:34-35.
[3]刘文琪.提高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1-162.
除此之外,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态度不端正、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的建议不重视等,其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出现上述的问题。该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语言研究的人数不多,他们就业时唯一有利的也只有说明自己日语考试的级别证书,如果招聘企业没有特别说明,学生们也不会主动说自己的毕业论文情况,这种招聘形式反馈到了学校后,学校的一些老师对于毕业论文不重视的情况由此出现。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入手,从培养人才任务出发,寻求一种有着高职文化的毕业论文写作测评的方式。
一、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测评体系改变的原因
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学校期间学习日语专业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写作方面的培养,在听、说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在实际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和一直延续下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社会当中日语能力考试的考核方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日语的社会测评方式是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引入,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因为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所以学生一般能够在放弃听力的情况下达到有关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就让一部分人拥有日语二级或者一级证书但是并没有达到证书的颁发要求,在听、说方面还没有达到标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培养全面的日语人才目标,显然这种考试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进行测评,因此,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需求入手,探究如何完善教学成果的另一种方法——畢业论文。
通常的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学习之前为零基础,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日语是一个没有基础的语言学科,但是往往都采用学习英语的模式来学习日语,现在日语也没有改变“聋哑日语”的情况,但是在这三年当中,不仅仅有日语考试,还有毕业论文,今后的实践等考验,所以,就一定要求在学习和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毕业论文就是两者联系的一个枢纽。
二、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初步实践
其毕业生的日语语言使用能力,在通常情况上来看就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其毕业论文也可以从这几项能力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实施以及规划,毕业论文能够将听力能力以及翻译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使用“听—翻译—写综合”方法,最后使用答辩等手段来完成,这样不仅仅能够对于学生日语学习情况给予综合的评价,也能够让老师反思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角度来看,高职日语“听—翻译—写综合”的方法可以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听”
指导老师所提供的题材范围应该比较广,并且主题确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内涵性,比较适用于学生采纳,也不会产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在其录音资料所出现的内容中可以确保同学们借助网络平台搜查到相关的参考资料与文献,也可以确保其完全不抄袭。当同学们选择好录音材料之后,应将其录音内容采用相应的方式转换为文字模式。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听一译一论”的综合体现,这项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评定学生们的听力水平,也可以对其以后的深入化学习形成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指导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译”
在日语和汉语中,原本均源自于汉字文化,继而导致学习日语专业的同学们在多种情况下均忽略了对译文表达的不断训练与深化,在一般情况下翻译也仅停滞在“日式中文”中。学生们不断练习“译”,不但能够更深入的提升其自身的学识与素养,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三)“论”
在NHKjournal录音内容中,可以包含多个领域,并且学生们在此能够按照其想法进行选取。当完成听和译两项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且在搜索有关的文献以及资料之后,采用“论”的模式将个人的观点与理论进行阐述,继而表明出学生个人的认知、想法与目的,使其毕业论文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乃至于上升至新的层次,得到升华。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促使学生们在搜索文献资料以及创新能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经过学习知识均可迈向这一层次,一般均是源自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答辩”
即便是在听—译时期,有很多学生也会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是,只要正确的应用录音资料,便可以针对某一程度进行评定,继而顺利完成答辩流程。在答辩过程中,通过对其应对能力进行观察,便能够有效判断出其能否应用日语来体现出个人的思维活动。在“听—译—论”综合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听与说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的,均受对方的影响。
三、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
“听—译—论”也是在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实际操作之后方可进行应用的,然而,其所应用的效果却为大家提供出了较多的经验与启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拓展。
首先,一定要正确的理解高职教学和普通的本科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高职教学能够切实的尊崇职业化以及实际化的原则,进而培育出符合大众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在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大学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所以本科教学针对此也逐渐开始迈向实际化与职业化的模式进行发展,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高职院校更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善教育方案,方可得到有效发展。
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对毕业论文有所意识,所以对其指导教师而言也具备极强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此项专业自身如果没有切实的尊崇其相应原则,而学生则将会更加难以对其认真对待与学习。大学毕业生在其完成学业之后仍旧会存在很多学艺不精的现象,由此则可证明在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然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汇报与总结的时候,日语水平测试则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毕业论文则属于一项严肃的过程,不但可以改正测试中所存在的不良之处,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测试不能取代的效果。
最后,“听—译—论综合”这一流程比较明确,并且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能够凭借自身的感受进行思考,进而引起无限的遐想,极其有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实现这一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切实的掌握到一种正确的外語学习方式,极其有利于其今后各项能力的开展,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在日语专业中,“听—译—论综合”的论文模式在世界各地中均未对其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然而,实际结果则表明,这种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假设能够在此专业中将这一学习模式广泛推广及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色彩。
参考文献
[1]符小军.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4:46-48.
[2]王小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9:34-35.
关键词:新疆涉外旅游;日语导游;人才培养
近年新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在来疆观光调研的国内游客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入境和出境游客人数也在迅猛增长,新疆的国际旅游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涉外导游作为联接国际旅游市场的桥梁,直接影响着新疆国际旅游的服务质量。旅游人才资源问题也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所谓涉外导游(guide - interpreter)是指“从事国际入境旅游服务和中国人出境旅游服务的导游人员,通常包括接待国外旅华团队或散客的中方‘全程陪同导游’和‘地方陪同导游’、中国人出境旅游团队由中方派出的‘领队’以及旅游景区(点)从事涉外旅游讲解工作的‘景区(点)讲解员’”。根据不同的语种,涉外导游又可以分为英语导游、日语导游、俄语导游、法语导游等其他语种导游。根据新疆近年旅游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欧美诸国、中亚五国及日本等国家仍为主要客源国。据此新疆涉外旅游对英语、俄语、日语导游的需求仍居首位。然而,在新疆地区,相较于英语、俄语语种,日语语种的学习者较少、就业面较窄、教育培训力量比较薄弱,日语专业被定位为尚待发展的小语种产业。由本地高校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不多,高素质的日语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这已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旅游市场对日语涉外导游的需求。为数不多的日语使用者却成为了本地涉外导游队伍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日本游客入境游和新疆游客赴日出境游的主要接待任务。
如何为当地旅游机构输送合格的日语涉外导游是新疆各高校的旅游专业、日语专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但目前有关新疆日语涉外导游方面的资料少之又少,缺乏对其基本状况的调查,此项数据的短缺直接影响涉外导游培养机构对市场的准确认识及对培养模式及课程的定位。因此,开展对日语涉外导游状况的调查和对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新疆蒸蒸日上的旅游业来说是当务之急。
一.新疆国际旅游市场及日语涉外导游相关调查报告
(一)旅游业对新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据中国新疆网2013年1月23日统计,2012年新疆接待入境旅游者149.8万人次,创汇5.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06%和18.35%;接待国内旅游者4710.8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41.75亿元,同比增长了23%和32%;旅游总人数突破4860.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76亿元,同比增长了23%和30%。高速发展的新疆旅游业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再创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新疆旅游总收入约占新疆GDP的5.6%,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直接创业人员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00万。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于2011年5月25日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新疆旅游业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新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完全具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新疆旅游业“十二五”蓝图为:2015年接待国内游客8000万人次,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初步建成我国西部的旅游胜地;到2020年,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二)新疆旅游机构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扩大,要求提高
笔者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疆内20家大中型国际旅行社、四星级以上涉外酒店以及重点旅游景区(点),对近5年来日语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素质要求的情况展开调查。
上表显示,新疆各大旅游机构招入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逐年递增,持有全国导游资格证的日语人才比率也逐步上升。分析可知,新疆地区对日语专业人才,尤其是日语涉外导游的需求正在扩大。同时,根据语言能力、业务能力、知识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提出23项考察标准,对行业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要求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外语听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新疆本土旅游知识;而被认为不太重要的则是学历学位和工作经验。相较于2008年以前,行业对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的各项要求都有提高,行业期待的是具备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三)新疆地区日语专业人才数量少,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
新疆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培养日语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由于本地区需要使用日语的岗位多分布于旅游、酒店、外贸行业,因此高校日语教育往往与旅游、商务专业相结合。现对近3年来新疆日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基本状况进行调查,总结为下表。
由表可见,新疆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虽有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就业人员当中仅有近半属于专业对口就业,并且在导游行业中,存在转业率高,流动性大的现象。
二.新疆日语专业用人需求与人才素质的矛盾点
(一)新疆日语涉外导游需求尚未满足
将上文中表1和表2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新疆地区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低于各大旅游机构招入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日语专业毕业生当中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人数与行业所要求的持证人数也有很大差距。新疆本地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尚无法满足旅游行业用人需求,新疆日语涉外导游缺口较大。
(二)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日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注重日语听说能力,以求达到导游接待服务过程中与外宾语言沟通无障碍。但由于学校的日语专业教育往往侧重于文字语法知识,而缺乏实际外语交流环境,因此日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低于读写能力。
(三)日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
调查表明,在新疆各大旅游机构对日语涉外导游提出的要求中,对新疆本土旅游知识的要求位于前位,而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位于后位。这说明用人单位可以给缺乏工作经验的日语专业人才提供机会,使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得到培养锻炼。但这样的日语人才又必须具备丰富知识储量,这既包括取得导游资格证所需的知识水平,还包括能够为旅游接待服务的时事敏锐度,甚至包括除日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能力。丰富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是对一名日语人才综合素质的衡量标准,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日语涉外导游的必要条件。
(四)学校教育难以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比起学历,更注重人际沟通能力,这既是新疆用人单位对日语涉外导游的要求,也是当今企业对社会人才工作能力的普遍要求。学校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灌输,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因此接受学校单方面教育的日语人才难以同时拥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新疆高职院校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一批有社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应以旅游及其相关行业为就业方向,从而为新疆旅游机构输送高素质的日语涉外导游,为地方经济输入新鲜优质的血液。
针对日语涉外导游用人需求与人才素质之间的矛盾点,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有所调整。对于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导游这一职业要求相吻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应适应岗位的要求。这就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群的需求,做到学以致用。
(一)将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纳入高职日语专业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
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标准之一是必须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能力证书。针对新疆地区日语涉外导游尚未满足的现状,可将本地高职日语毕业所须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定为全国导游资格证。开设现场模拟导游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导游培训班,督促学生取得导游资格证书。通过提高日语专业的导游资格过考率,充实新疆的日语涉外导游队伍。
(二)增设校内实训室,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
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离不开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只有场所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其提供有利的条件。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正在使用的校内实训室主要分两类:一是数字化语音实训室,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的日语发音和听力水平;二是翻译实训室,通过提供同声传译资料和景点描述,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日语听说能力,需要提供更接近真实生活的外语交流环境。建议增设两类校内实训室:一是模拟涉外导游实训室,通过提供三维立体景点视频,学生在仿真情境下使用日语演练导游接待、景点讲解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导游能力;二是跨文化沟通体验室,通过提供客源国视频、服饰、餐饮器皿等设施,帮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与礼仪,学生在仿真演练过程中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并了解客源国礼仪和价值观。
(三)调整公共课程体系,增加实用型课程
现有公共课程科目少,单门课程课时量大。某些课程内容对培养日语涉外导游人才而言无需深入研究,而过多的课时造成了授课内容重复、学生听课质量下降的问题,同时也浪费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增加有关历史、文学鉴赏、美学等课程,将单门课程过多的课时量平均分配给多门公共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同时起到启发学生自主钻研新知识的作用。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质量日语涉外导游
加强与新疆旅游机构、旅行社、酒店的交流和联系,建立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鼓励教师下企业,深入一线,切身感受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风云变幻,树立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对旅游企业优秀的涉外导游人才可以采取正式引进、短期聘用或临时兼职等多种形式充实师资队伍。
与各大旅游相关行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义务导游、临时讲解员、随团见习导游等形式,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也可以考虑进行分层教学,对部分经济条件许可的学生,通过组团到疆外或国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旅行社外联、领队业务的了解,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五)不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修养
职业道德不仅是反映社会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反映职业、行业以及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导游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个别导游人员有侮辱祖国的言行等问题,这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不良表现,同时也反映出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无论何种教育形式,传授知识都要与育人同步而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
我国的旅游专家对导游工作者提出身心健康的条件,导游工作中接触的人多而杂,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导游工作者应该有健康的心理来抵制不良诱惑,同时学会心理调适排解压力。成功的学校教育应在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早日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优秀涉外导游。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疆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A ]. 新疆年鉴[M ]. 新疆: 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疆年鉴社,2012.
[2]新疆教育厅. 新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Z]. 2011.
[3]丹尼逊·纳什. 宗晓莲译. 旅游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卫青,王慧,于娜.广西涉外导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 2
[5]陈乾康,袁静. 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 J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5期,2005.9.
[6]曹华.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对导游人才的培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4.
[7]魏小安.旅游热点问题实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8]陈德广.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J]. 旅游学刊,2004,(6).
【关键词】二外日语;日语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精通英语外,还应掌握第二外语,而第二外语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中日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不少学生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院校的二外日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在教材选用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 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选用单一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对学生的培养。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采用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虽说比旧版增加了说的部分和日本文化部分,但内容较少。且新版教材单词量较大,语音部分知识的讲解较分散,声调部分讲解缺乏与工具书的统一性。在语法讲解中,动词的词尾变化不是以原形为基础的,容易引起混乱。
1.2 课时安排偏少
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课时基本上为两个学期,一学期30~60课时,相对专业英语及大学英语,学生对于二外日语基本是零基础,课时少、内容多,这使得学习难度加大,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听说读写的训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部分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加快教学进程,使得原本对已教知识就不是很理解的同学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1.3 学生对二外日语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重视二外日语课程的现象,因为没有日语过级要求的压力,他们只把日语作为一般辅修课程看待。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很低,只求考试及格,毕业前修满学分为最终目标,学习积极性也差,不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刚开始接触日语时,由于新鲜感和对日语的兴趣,大多数学生能按照教学安排完成语音阶段的学习,差距不大。然而,随着单词、句型、语法的增多,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吃力,课后再不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就会开始产生畏难情绪。到最后,大部分学生已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上课无精打采,师生无法产生互动。
1.4 教学方法及手段简单,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多数二外日语的课堂还是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授课,基本上仍是“填鸭式”教学。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变成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几乎整堂课都是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奋笔疾书在记笔记的形式。而且普遍存在注重语法讲解,忽视听说训练的问题,课堂互动偏少甚至没有。在教学手段方面,也没有合理运用多媒体,即使有PPT,其作用时常也只是作为电子版书。这样就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2.1 针对学情,合理选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应根据教学大纲需求选取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各院校都选用的《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虽然比较经典,但是弊端在前文也提到过。现在市面上的二外日语教材多种多样,但未必都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二外学生普遍都是零基础,且二外课时又少,所以选择贴近生活、口语性较强、随学随用的教材更适合二外日语教学。所以在选择时尽量选择内容丰富、直观形象的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已有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层次自编教材,这样更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外日语教学。
2.2 适当增加二外日语的课时
课时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容易做出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两个学期的日语学习时间,无论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日语教学的展开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日语毕竟是一门语言,两个学期的教学也许只能触及皮毛,刚入点门道就已经结束学习了,这对于学生对日语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起不到作用,二外日语的学习就变成了鸡肋。根据教育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颁发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二外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能适当地增加课时,想必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外日语是一门语言,难免需要有很多记忆和理解的东西,这也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传授些自己当年学习日语的方法供学生参考,例如日语单词有很多音读发音,很多偏旁部首相似或者汉字发音相似的,日语发音也很相似,老师们在讲到这类词的时候可以总结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学习和记忆这类单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布置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者日语学习网站来解答问题,这样既可以学到额外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沉闷地灌输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做做日语猜谜来学习单词、教唱日语歌曲、看些日语电影短片、讲解日本文化来学习日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开发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情景教学法:教师先讲解背景知识及单词,根据情景抛出一个主题,让同学分组围绕主题进行会话训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②日英对照法:日语中有大量的外来语,片假名单词。这些外来语大多来自英语,教师可以在讲解这类外来语时,与英语发音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英语转换成外来语发音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③在课堂中导入日本文化:每种语言都依托它的语言环境,日语也不例外,同样一句话、一个单词,在中文和日语里表达的方式也有所差别。例如“日曜日、[びに行きましょう(周日一起去玩吧)”,如果回答是“ちょっとね”,中文翻译过来是“稍微、有一点”,但是在日语中是表达不方便,不去了的意思。如果了解日本文化,知道日本人说话暧昧的习惯,就能更好地掌握句子的含义。
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也可以向多元化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日语电影、歌曲、动画片、图片、文化介绍等相关音频及视频,使学生不仅能听到纯正的日语发音,也可以学到日语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制作日语微课分享给学生,针对一个细小知识点的全面讲解,使学生花很少的时间能充分理解日语知识点,既有针对性,又能随时巩固复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 结语
二外日语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相对于现在还是相对传统的教学大环境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上是对二外日语教学改革提的几点建议及对策,其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柳玲,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2(50): 86-87.
[关键词]:基础日语教学 问题点 对策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一定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必修课。基础日语阶段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日语教学的成败。由于今年来中学开设日语的地区越来越少,故中国的大学日语专业学生95%以上都是“零起点”,且通过短短的4年大学本科学习,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本文从基础日语教学的实际经验出发,对基础日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点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等院校日语号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高校口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作了统一的具体规定。即“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使其了解日本概况,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实际的日语教学中存在教学不明确的现象。基础日语阶段教学往往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来进行。即以“考试”为中心,以“全国日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和“日语国际能力测试1.2级”为基本点,过分地强调语法,紧紧围绕以语法为中心,加强词汇和听力。虽然这种做法看上去似乎迎合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但这种盲目地过度追求过级率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的片面化,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欠缺,虽然拿到了1级2级证,但实际听说能力远未达到该水平,从而影响就业。
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增大,同时社会日语测评考试的兴起,使得原本就习惯于应试教育的中国社会,把日语人才的培养又推向了应试教育的方向。现如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对日语人才方面的要求“更上一层楼”。一方面要求日语毕业生有各种齐备的证件,这是一个刚性要求,首先看的就是国际日语能力测试1级证书,若没有的话有的公司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在这种客观的形式下,很多学校对教学的考核评价均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把“全国日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或“日语国际能力测试1.2级”的过级率作为评判教学的重要手段。把它视为“双刃剑”,即用它来评价学生日语学习能力,同时又用它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应试”。而这种“考试本位”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现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可以说它是一根最根本的原因。
3.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大多数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在基础日语阶段均在使用以下四种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日语》(1-4册)、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基础日语》(1-4册)、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日语教程》(1-4册)、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大学日本语》(1-4册)。以我校使用的《新编日语》(1-4册)为例,该教材第一版为1994年1月,于2008年6月再版,但其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单词比较老,有一些词汇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教材中还列为新单词,如第1册中的‘ワプロ’。课文内容更是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的课文内容和会话内容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如第4册第二课「余暇的应用文「上海をれる一文中有:「~、私の周りに人が集まってきた。一して服装のう人を珍しいと思ったのだろうか。,每当讲到这里总有说不出的感受,现在的中国看到外国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所以作为教师在讲解这样的内容时感到很无奈。这样学生所学的日语无形中就与时代脱节,有人戏称通过这种教材的学习后只能和日本的老人交流。还有因其场景全都是以中国的上海一带为主,如旅行去苏杭、逛街去南京路•淮海路、观光去东方明珠等,时刻在给学生渗透着“中国文化”
4.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基础日语教学阶段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词汇和语法讲授为主。一般都采用精讲词汇,分析语法,练习句型。在词汇教学时往往注重的是语义的扩展,片面地追求单词的广度。其实基础日语阶段最关键的是扎实,这也是大纲所要求的。而在语法教学方面,可能投入的时间是最多的,1年级的时候还能做到精讲多练,但是到了2年级的时候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要讲授的知识点的增多,加上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缩减课时,故在讲课过程中为了把应试中的知识点尽量传授给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听说能力可想而知。
二、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初级阶段日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基础的日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为3、4年级的高级日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故基础日语阶段的教育最艰巨同时也最重要。在改变不了现有的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要把应试和提高应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模块教学方式,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外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加强文化导入和新信息的补充
针对现有基础日语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打破教材格局。在讲解购物时可以把上海的“第一百货”换成“涩谷101”,加入这些潮流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实际、逐渐地展现日本社会,日本的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对比中日社会文化的异同,并通过课前发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他们不仅能从语言表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内在来了解这一语言的内涵。
3.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现有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去弥补教材内容上的不足,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融入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模式,利用非言语的图片等辅助手段加强对日语单词,日本社会文化的了解,是学生摆脱枯燥无味地啃书本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可打牢学生的语言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课堂教学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秋芬.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S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