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学教育期刊论文8篇

时间:2023-03-13 11:09: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学教育期刊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学教育期刊论文

篇1

1、《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是国家出版总署批准,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期刊。ISSN1673-7555,CN11-5547/R,邮发代号:80-600。2、主要栏目:论著、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临床经验、卫生论坛、综述、病例报告、护理论坛、医学教育、管理等,适宜于医疗卫生行业各学科人员订阅及投稿。3、为加快文稿的刊用速度,本刊实行网上投稿、审稿及修稿,要求作者尽量通过网络投稿及修回稿件。4、作者对论文刊用时间或栏目等有特殊要求时可与本刊编辑室及时取得联系,本刊电子信箱有专人答复。5、论文刊登后,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杂志1册。本刊专用电子信箱(E-mail)syyy6666@126.com,电话:010-64291813,81674222(主编室)。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A室,邮政编码:100013。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一般不超过200字)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该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言该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投稿注意事项

1、通过信件投稿请在信封的右上角处注明“投稿”字样,通过电子信箱投稿请在主题栏目上注明“投稿”及第一作者姓名,以免与修回稿相混。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准确,并一字排序。3、作者请自留底稿,保存好电子版。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A室,邮政编码:100013,电话:64291813,投稿信箱:。

引用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文献。2、著录格式为①期刊:作者(列出前三名,多于三名后加“等”).文题.刊名,年,卷(期):页.②书籍:著者(列出前三名,多于三名后加“等”).书名.出版者,年:起止页。3、文末参考文献

的序号按照在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标注,并在正文的引用处以上角码加方括号形式标注。4、参考文献

数量研究类稿件宜在5~10条左右,综述类稿件宜在15~30条左右。

篇2

Photoshop是由Adobe Systems开发和发行一款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计算机软件,目前其已广泛应用于户外平面广告设计、影楼摄影后期处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领域,其功能强大且操作便捷,目前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图片处理软件。本文就该软件在医学论文图片整合中的一些应用技巧做一简要介绍,旨在为医学工作者在论文撰写图片整合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Photoshop 医学论文 图片整合

1 医学论文图片整合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医学工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遇到图片的调色、图片格式的转换、像素的设置、多个单幅图片向一副图片的整合等诸多问题,由于图片处理技巧的缺失,往往造成图片处理不符合期刊的要求,延误论文撰写和发表的进度,笔者就医学期刊论文图片处理要求,就多个单幅图片向一副图片的整合(包含序号和标尺的添加)处理技巧做一针对性的介绍。

2 Photoshop在医学论文图片整合中的应用

2.1 Photoshop版本的选择

本文软件选择Photoshop cs2.0简体中文版,cs2.0版虽然是Photoshop较为早期的版本,但具有该软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功能,cs2.0中文版的优势是软件本身只有数百兆,占用内存小,删减了不常用的功能,对计算机配置要求较低,且已被汉化便于操作使用,完全能满足对医学论文图片处理的要求。

2.2 多个单幅图片向一副图片的整合

本文以四副单个图片整合为一副图片为例,在软件中依次将四副单个图片打开,任选一幅图片点击菜单栏图像-图像大小,并记录图片的宽度、高度及分辨率;空白背景图层构建:点击菜单栏文件-新建,参数设置:高度和宽度设置约为单幅图片的二倍多一些(空白图片上放置四幅图片),像素设置与单幅图像素一致(图1);四幅图片移动至空白图层:选择工具栏移动工具,依次拖动四幅图片至空白图层,形成一个多图层图片,同时关闭原四副图片,在活动图层面板分别点击“图层1-4”文字给每张图片针对性命名;图片的排版:以四副图片平排各两张为例,使用工具栏移动工具分别移动各张图片至大置,在软件上、下刻度线上拖动形成交叉参照线用于精确定位(参照线不会被保存至图片),图片与图片间的距离根据期刊要求参照刻度线确定,操作同时可使用放大镜功能放大图层,使用键盘上下左右进行微量精准调节(图2)。

2.3 图片序号和标尺的添加

序号的添加:点击图层面板下部“创建新图层”,选择新图层,点击“排版文字工具”并选择字体和字体大小,在空白图层上依次键入ABCD,并分别拖动文字至图片右下角,可使用参照线进行准确定位;标尺的添加:标尺是医学论文表示图中显微结构大小的参照线,新建空白图层并双击文字重新命名“标尺”,选择“标尺”图层,点击选择“矩形选框工具”,在标尺图层中建立矩形空白选取,然后点击菜单栏编辑-填充,颜色使用黑色(可根据需要变换颜色),Ctrl+D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T可通过控制滑块调节标尺的长度和宽度。

2.4 图片的保存

图片保存常用格式有三种:JPEG、TIFF和PSD,三种格式各有特点。JPEG格式压缩量较大,图片数据容量较小,为常用格式,TIFF格式压缩量小,图片数据容量较大,但图片显示细节较好。PSD格式是多个图层并存能够被Phtoshop识别的一种图片格式,严格来说并不是图片,但它能保存图片的图层原始状态,其优势是为图片的修改做了备份储备。

3 结语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在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医学领域尤其是医学形态学领域使用最为常见,熟练掌握该软件的操作技巧在医学工作者图片处理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除了以文字形式介绍外还制作了相关操作屏幕录像视频供交流学习(https:///cknZu4Xy9Dk9w 访问密码 d954),旨在为医学工作者论文图片处理提供一些基础性操作帮助。

(通讯作者:李明)

参考文献

[1]陈瑛,龚著琳,苏懿,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6):79-80.

[2]蒋斌.Photoshop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5-18.

[3]马月进.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J].计计算机教育,2010(02):87-89.

[4]张昌林,陈 素,李 彬,陈健美.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161.

[5]张屹,黄欣,谢浩泉,等.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05):48-54.

作者简介

高欣(1977-),女,山西省吕梁市人。现为长治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医患沟通 问题 对策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领域中,坚持以医生为主导,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医患双方围绕着疾病、健康、心理、服务、诊疗等社会心理因素,将人文与医学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一种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最终以维护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学发展为目标。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及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患沟通逐渐成了医疗服务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不再只是单单注重知识、注重医技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情怀、关注态度的问题,要弘扬和继承人文精神,讲究人文关怀。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医学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尤其是在医学的人文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就我国目前状况来说,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医患沟通不畅的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分析

站在法律的角度来分析医患沟通不畅的成因,主要概括为以下的方面:

一是医患沟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到位。目前,我国对医患沟通适用和调整的法律尚未建立,临床过程中所面临的履行告知的标准、要求、界定及范围,医疗特权的免责及范围,具有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地位的排序等问题,都还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者是明确的法律条款,以至于造成医患双方在临床实践的司法过程中常遭遇到困惑及尴尬的场景。

二是医患双方法律上的主体地位不平等。目前,虽然我国法律已经对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知情同意权及主体地位平等权有所规定,但是,就作为医疗主体的医院及医务人员来说,他们对患者的主体意识依旧落后,缺乏对现行法律中有关医患沟通问题规定条款的清晰认识,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仍以“家长式”、“权威式”的行事方式为主,为医患沟通不畅埋下了隐患。

2.医疗体制分析

目前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医疗机构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医疗收入来弥补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以“利”为主的观念,即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加,患者的费用就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减少,患者的费用就降低。除此,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国家不能分担患者的过多负担,在医疗费用中个人支出占的比重较大,患者的经济负担沉重,这种医疗制度导致医患双方在涉及到经济利益时往往处于对立面,以至于患者可能将矛头指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将其作为自身发泄的对象,成了当前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

二、研究促进医患沟通的对策或可行性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快医患沟通的立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完善医患沟通的立法和行政工作。通过立法或法规的形式来完善现有制度的缺陷,建立“患者安全和医师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确立有关患者诊疗中安全的原则以及医生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必须马上报告的原则等。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患者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制度,培养患者的医学知识,缩小医患间的认知差距。吸收借鉴国际上通用的“监察人”制度,在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加入医疗机构的“监察人”制度的设立,即由法律指定的第三方中立者,依法收集信息,定期通告给全社会,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是改革司法诉讼制度。首先要控制诉讼频率,初期可将医疗案件交给专门设立的医疗仲裁委员会来处理,最后再通过设立诉讼前检查机制或法院立案机制,对医疗事件进行审查,避免患者滥用诉讼权,遏制案件的数量。其次要控制诉讼赔偿额,取消法律中关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被告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确立实际损失赔偿额及限额赔偿的原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再次必须修改法律中关于知情同意权的部分规定,对医疗义务的标准进行修改,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压力;通过立法保障仲裁机构或司法部门决定患者或受害人需要多少必要的信息的相关权利的行使。最后O立简易审判程序,由专门审理案件的法官组成医疗事故法庭,通过其积累的经验、技巧、知识等,加快案件的处理;另外经被告、原告的同意,可遵循简易审判程序,双方采取和解或协商的方式解决。

三是通过法律设立替代性医疗事故解决机制。目前解决医疗事故的司法诉讼方式具有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等缺陷,为弥补这一缺憾,有必要通过法律设立关于医疗仲裁及和解等非诉讼解决方式,即引入第三方---替代性医疗事故解决机制(ADR)。除此,还有一种综合性ADR方法,虽然ADR的方式多样化,但主要的还是以仲裁和调解的方式为主,综合性ADR方法即多种ADR方法的混合使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例如在“调解仲裁中”,必须先采取调解的方式,调解不成功才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

2.完善医疗体制

一是全面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保险法律,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消除医患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面的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以商业保险为模式,规定医务人员必须与赔偿责任挂钩,医疗执业责任保险费由医务人员个人风险储蓄金和医疗机构固定保险费两部分组成。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医保药品品种,优化了药品的结构,医生给药更加的方便,有利于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问题,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为医患沟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扩大新农合和医保的覆盖面,大力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增加卫生服务的供给量,平衡医患之间的供求矛盾,尽力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吕惠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年10期

[2]胡春燕,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制体系构建:理论与路径选择,[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3]李沛然,刘永忠,刍议当前医患沟通中的困境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2期

[4]朱国蓉.贾雨晨,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及改善对策探究,[期刊论文],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

[5]洪明,医患关系中红包现象的医学伦理学再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年2期

[6]张立军,徐存,浅析当前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理论观察,2015年6期

[7]蒋步锦,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及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34期

[8]李海云,张建华,姜良美,影响医患沟通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6期.

[9]焦峰,王晓燕,张建,梁立智,关丽征,宋晓霞,医患沟通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B市5家三甲医院的实地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医院,2011年6期.

作者简介

徐昆利,1993,汉,云南省曲靖市,硕士,就读于云南大学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篇4

转化检验医学的发展特点和创新型国家战略为我们鲜明地指明了检验医学人才“厚基础,宽口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术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育人目标。这就要求在知识结构上,不再满足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物理学(检验仪器学)、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几大类学科,还要兼纳材料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生物学和预测医学等新兴和实用学科;在能力要求上,除了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具备更高要求的外语能力(包括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转化检验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转化检验医学的基本技能和特色技能培养。

结合学分制改革特点和要求,以精简理论课程、增加实验课程为主线,突出转化检验医学基本技能培养和技术特长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多次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学分/总学分比例逐步下降(公共基础课学分比从原来的20.0%下降到18.4%;专业基础课学分比从原来的38.2%下降到25.4%);专业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程学分/总学分比例大幅度增加(专业限选课学分比从原来的0学分增加到4.5%最后到12.6%;任意选修课学分比从原来的0学分增加到5.8%);各类型课程实验课学时数/该课程总学时比例逐步增加(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比例从31.5%增加到32.7%;专业课程实验课比例分别从43.2%增加到47.3%),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总学分比例逐步增加(从原来20.9%增加到39.2%)。同时,为使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强化转化检验医学的技术训练,我们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文献检索等限定性选修课,面对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医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又陆续增设了生化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全国率先开设)、输血与输血技术必修课程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临床基础检验仪器学等限制性选修课程。

(二)开设“名师课堂”,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和视野。

为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邀请国内外医学检验界著名教授、专家、企业家等名人名家,开设“名师课堂”系列公开课。通过名人名家们的丰富的学识阅历和创新创业实践,解析国内外最新进展,点评本专业发展趋势,言传身教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打造精品课程,集成优质课程群。

在转化检验医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我们始终将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核心内容,经过“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建设,我们已经把转化检验医学主干课程建成了各级精品课程,其中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医学检验专业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共7门,我院占了2门);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为省级精品课程;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为市级精品课程。此外,我们在注重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其他相关课程的建设,集成了转化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优质课程群。

三、实践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充分认可。

转化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议和检验医学国际论坛上围绕该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主题报告,得到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北华大学、中南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来我校交流取经,探讨医学检验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

(二)专业影响力得到广泛提升。

近年来,先后承办了检验医学国际论坛、国际遗传学和转化医学学术研讨会、国际线粒体生物医学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学生与国际顶级专家的交流互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专业水平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赞赏。通过不断地积累,2012年,医学检验专业被推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国信息情报专家邱均平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0-2011)》中根据办学资源、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及学校声誉等对全国医学检验专业进行了排名,我校位居前5%,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

(三)学生科研、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近五年参与创新研究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和前五年相比平均增幅达80.75%;取得了“挑战杯”国家级比赛的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及一、二、三等奖18项等优异成绩,生命科学竞赛成绩连续三届全省领先,本科生发表SCI论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比前五年增加35.71%(近五年共发表57篇),获得省新苗计划立项数是前五年的10倍(近五年共立项163项)。

(四)学生考研考博率与年俱增,考取的院校层次提升。

我院学生近几年考研考博率显著增加,考取211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生人数显著增加。此外,也有不少学生进入国外知名大学进行深造,如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方风琴现已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五)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篇5

关键词 医学教学;移动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10-03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n PBL Medical Teaching//ZHAO

Xuemi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hange of

medical teaching model, th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to medical teaching based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by using mobile technolog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linical medical staff to determine the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is no longer limited by time and space to ensu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full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is method will not only help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teaching many problems, 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al teaching; mobile learn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1 引言

移动学习技术 移动学习兴起于各种手持设备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是指学习者在自己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1]。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2]。典型的PBL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在特定时间内集合到同一地点,学生课后需要针对问题,利用图书馆、电脑网络资源查找和研究大量的参考文献,然后到固定场所再集中讨论,直到达成一致结论[3]。

PBL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目前已为国际上诸多医学院校采用[4]。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教学模式,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一定的经验。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O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

21世纪的医学教育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导致人类对健康标准和医学服务要求的提高,促使医学服务模式从传统的纯治疗型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模式转变[5]。教育部、卫计委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临床实践环节,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推动培养过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PBL教学模式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将使其在现行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移动技术对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作用

移动技术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成为此种教学模式的主体。由于PBL教学模式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学习的自,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和需要选择和确定所需的知识和资源[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因此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境,掌握学习进度、时间,确定学习地点、学习内容。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鉴于移动设备体积轻巧,便于携带,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交流和通信的优势,使用移动设备辅助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获取语音、音/视频、文档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拥有更大的学习自。

移动技术支持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学习 PBL教学模式中强调所呈现的问题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真实情境中解决所发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熟练掌握以及应用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至关重要。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充分地支持这种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过程,借助于移动技术,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使用移动设备获取对问题解决的支持方案,如利用移动设备检索相关信息资源,采集视频、音频数据,咨询有关专家学者,与指导教师和同学共享相关信息,等等。

移动支持为PBL中的协作学习提供便利 由于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指导教师、学生等多个教学过程参与者之间的共同协作,因此,在实施PBL过程中,小组活动贯穿于PBL教学模式的全过程。同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便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通过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能够满足学生之间、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分享各自的意见与观点,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3 移动学习应用于PBL医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现实需求 目前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PBL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设计和开发移动技术环境中应用PBL教学的解决方案用于支持临床实习教学的开展。通过该解决方案便于实习学生查阅相关病例,检索在线临床医学信息资源,随时随地记录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反思的内容,便于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硬件保障 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伴随着4G LTE的广泛普及这些智能设备都可以接入网络,这些条件为移动学习应用于PBL医学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使用技能保障 学生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完成上网浏览、使用社交软件、在线购物等活动。因此,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移动智能设备,对于移动智能设备的熟练使用为移动学习应用于PBL医学教学提供了技能基础。

应用基础 移动技术能否有效地应用于PBL临床教学活动取决于用户的积极参与,整个系统得以有效使用的关键因素在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支持。通过与相关临床指导教师的访谈获知,在临床实习前通过移动设备为学生呈现病例,便于学生随时查阅,摆脱翻阅沉重书本教材的不便。同时,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访谈可知,通过移动设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随便记录获取的知识,在线访问信息资源、查阅资料,随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4 移动学习应用于PBL医学教学的分析与设计

需求分析 为了明确将移动技术应用于PBL医学教学的可行性,需要进行两方面的调研工作。首先,适用于医学教学的移动学习平台能够提供哪些功能?其次,将移动技术应用于PBL医学教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工作,调研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移动PBL医学教学平台的功能需求,一类是移动PBL医学教学平台部署和运行的技术保障需求。

将调研对象分为三类,分别是学校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护理学的学生与教师,附属医院承担指导学生实习的医护人员,以及学校信息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将调研对象分为以上三类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是医学理论知识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非常有必要确定广大师生对于移动技术应用与PBL医学教学的态度和观点。

其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在指导学生临床技能、丰富学生临床经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态度和观点不仅有利于借助移动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而且对于借助于移动技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至关重要。

最后,将学校信息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作为调研对象,是由于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信息中心进行开发和日常维护,移动PBL医学教学平台需要借助于无线网络进行部署和运行,而学校信息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熟悉学校网络的部署情况,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移动PBL医学教学平台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功能设计

1)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在现代化医学信息化教育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子期刊与书籍、教学软件以及循证医学信息资源。在移动学习环境中集成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平台,可以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室、图书馆等学校范围内查阅这些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数字化教学参考书、医药数据库、临床指南、疾病分类库、数字化电子期刊等组成部分。

2)临床实习日志管理。学生利用临床日志管理功能记录各自的临床经验以及遇到的病例,以便于反映和识别各自的学习需要。在移动学习环境中,集成临床日志管理可以鼓励学生实践终身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临床医学学习活动,而且有利于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临床日志管理功能将学生各自的临床日志上传并回送至学校供教学使用,如监督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需要。此外,临床日志功能还便于医学生在非临床实习环境中回顾临床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以及教训。

3)交流沟通渠道。该功能不仅便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且通过该功能,学生可以访问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临床日志。

4)个性化信息服务。移动学习应用于PBL医学教学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能够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学科专业、研究领域推送所需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及科技文献;其次,学生利用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建立自己的学习日程,记录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根据学生所记录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个性化信息服务向学生推荐解决这些问题所适合的教师,便于学生解决问题。

5 结语

将移动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习相结合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把基本的科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中的能力,通过确定医学问题和构建医学推测或诊断,发展学生临床推理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技巧;通过问题的解决,熟悉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期刊论文,发展阅读文献和做读书报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2]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55-60.

[3]李武宏,张欣荣,杨峰,等.移动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09-110.

[4]马真.美国PBL教学模式及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进展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掀起了建国以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的重心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导学案应运而生。课堂上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成为了新课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反馈练习、课堂小结、课后拓展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美国医学教育先驱Barrows教授首创的PBL教学模式[1]。到了 20世纪 80年代,许多学者纷纷研究基于解决问题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第一位将任务型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 Prabhu,他认为:学生如果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上,那他们的学习可能更有效。另一位比较有影响是 Jane WilliS,他在《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一书中,勾划了一个组织教学的模型,他认为每个任务驱动教学包括下面三个阶段:第一,在任务活动前阶段,介绍主题和任务;第二,在任务周期(Task Cycle)阶段,完成任务、准备报告计划、以及报告;第三,在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阶段,分析和再练习。发展到20 世纪70 年代,世界各国对科学教育进行了改革,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思想深受人们的关注,在这次改革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1991 年,美国数学教育家尤西斯金(Z.Usiskin) 出版了教材《UCSMP》,此教材设置了许多探索性问题以及大型作业 (Projects),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996 年,美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和英国 2000 年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等都提倡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3]。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目前已有37个国家60多所院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

我国自主学习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孟时代,孟子曾有言:“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其实就是当今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思想的启蒙。而国内“自主学习”的真正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与国外相差 20 年之久,且发展较慢,目前仍处于发展期。而导学案教学模式正是出现在这一时期,它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满堂灌”、“一刀切”、“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诸多不足之处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方面的研究最具权威的是中科院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他首先在北京六中和西四中学个别班进行实验,后来把实验范围扩大到全国 29 个省市区的 5000 多所学校,其核心就是自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发现困难教师再辅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改作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4];而“洋思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是让学生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杜郎口经验”的主要内容是“预习展示,反馈达标”,其实质也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学,自己讲,上台当小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学习模式上,纵观课堂教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教案学案教学案导学案”等几个不同的阶段。

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开展,也涌现了大量的的论文研究成果。以“导学案”作为关键词,在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得到期刊论文2757篇,学位论文172篇,会议论文17篇。根据上述查阅的文献分析发现:人们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相对较多,结合具体学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较少,多数只是研究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操作程序,总结导学案教学的经验或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而没有涉及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具体的教学问题,比如这一模式下的心血管系统用药的教学,几乎没有人研究。而真正应用好导学案上好课,我认为针对某一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的导学案的设计内容及学材的重编排质量等环节才是关键,而这方面的研究恰恰是目前所缺乏的。

【参考文献】

[1]杨春光,金威.护理药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82.

[2]李强.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7

尽管笔者从事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和医学科技査新工作数十年,使用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也有许多年,知晓CBM是生物医学专业数据库,其余3个是综合性数据库,CBM收录的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献量为最多,4个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存在较多的重复,但是CBM数据库与CNH、万方、维普以及CNKI、万方、维普三者之间在收录生物医学期刊数量、重复收录期刊数量方面及收录的核心期刊数量和核心期刊重复收录数量等方面始终不清楚。对于读者提及上述方面的问题及文献检索涉及到的数据库选择也无法回答淸楚,在医学科技査新中需要对上述4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进行繁重的去重工作。本研究对4个数据库各库医药卫生期刊收录数量、核心期刊收录数量及4个数据库之间重复收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从事医学文献检索及教学、医学科技査新工作人员及数据库订购人员提供丰富且详细信息以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对数据库医药卫生类期刊分类类目按“中图法”调整

为了得出4个数据库各库及各类所收录的医药卫生期刊总数,同类别不同数据库期刊收录重复数,对CBM与CNKI、万方、维普以及CNKI、万方、维普全文库之间的期刊收录重复数据的统计,是以各库分类的期刊为统计基础的。由于4个数据库的期刊分类类目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以CBM数据库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药卫生类”为蓝本,对数据库中医药卫生分类出人较大的类目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其分类基本相近,便于统计分析,得出较可信的结果。

CBM数据库:“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类期刊、“实验医学、医学实验”及“与医学相关”类期刊归人“基础医学类”。

CNKI数据库:“泌尿科学”并入“外科学”类;“消化医学”、“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腺及全身疾病”均人“内科”;“眼科与耳鼻喉科”分为:“眼科”和“耳鼻喉科”;“军事医学与卫生”并人“特种医学”;“急救医学”人“临床医学”,属于内科急救的期刊重复人“内科”。“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合并为“神经病与精神病学”;“生物医学工程”入“基础医学”;“医学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和“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均入“医学与其它”;“医药卫生综合”入“综合类医学期刊”;“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均入“中国医学”。万方数据库:“五官科学”分为“耳鼻喉科”、“眼科”和“口腔医学"类;“妇产科与儿科学”分为“妇产科”和“儿科学”类;“医疗保健”人“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维普数据库:“外国民族医学”入“综合类医学期刊”。“学报及综合类”中的学报入“大学学报”,综合类入“综合类医学期刊”。

2.2归集各库收录的刊名变更的同一期刊

4个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期刊的刊名在不断的变更中,甚至有的刊名变更了数次,出现了同一种期刊有三、四种刊名。为了便于统计,将不同刊名的同一期刊进行归集统计,即将不同刊名实属同一期刊的归集为一种期刊进行统计。

2.3采用EXCEL表进行期刊数据的筛选

   统计利用EXCEL表,为不同目的对基础数据做多次不同标记的标识,然后进行数十次的筛选、统计并反复进行核对和修正,力求数据准确。对四库的统计时间为2012年4月。整个研究过程达1个半月。

2.4采用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医药卫生类做核心期刊的统计

根据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医药卫生类的期刊目录,将四库各库收录的核心期刊筛选统计,然后再进行CBM库与CNKI、万方、维普之间的重复核心期刊及_、万方、维普之间的重复核心期刊数的统计和比较。

3.四大文献数据库医药卫生期刊资源比较

3.1各库各类期刊收录数及重复状况

    3.1.1各库各类期刊收录比较

为了得出较细致的统计数据,笔者从四库各库的医药卫生各类收录的期刊着手统计,获得各库各类收录期刊数及各库各类收录期刊重复数。根据表1统计结果得知:在四库所收医药卫生各类期刊中,CBM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在综合类医学、大学学报、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类数量为最多,维普数据库在临床医学类所收期刊的数量为最多,CNKI数据库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收录期刊数量为最少,万方数据库在综合类医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类所收期刊数量最少,CBM和维普数据库在特种医学和药学类所收期刊数量较多,CNKI和万方数据库在特种医学和药学类所收期刊数量要少很多。

3.1.2各库各类期刊收录重复比较

根据表2统计结果得知:CBM与维普数据库在综合类医学期刊、大学学报、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眼科学、口腔医学、特种医学、药学类所收期刊重复率均为最髙。CNKI与万方数据库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和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所收期刊重复率最低。万方与维普数据库在综合类医学期刊重复率最低。CNKI、万方、维普三库同时收录医药卫生各类期刊重复数量与CBM、_、万方、维普四库同时收录医药卫生各类期刊重复数量差别很小,但数量均少于各类最低数。

M、CN1Q、万方3数据库所收核心期刊数差别不大,均在94%以上。维普数据库收录核心期刊数略少一些,为88.8%。

3.3 各库期刊、核心期刊重复收录状况

    3.3.1各库收录期刊重复比较

表4的统计数据为各库期刊重复收录数与百分比及核心期刊重复收录数与百分比,四库收录期刊去重总数为255Sf^,CBM与CNK3收录期刊重复数为1022种,CBM与万方收录期刊重复数为915种,CBM与维普收录的期刊重复数为1468种,CNH、万方和维普三库之间的两两重复刊有800多种,CNKI、万方和维普三库与CBM、CNKI、万方和维普四库同时收录期刊重复数差别不大,重复刊有700多种。结果是:CBM与维普数据库所收期刊重复量最大,达到57.4%,其次是CBM与CNKI所收期刊重复量达到40%。_、万方、维普三库间收录期刊重复率与四库收录期刊重复率均在30%左右(见表4)。

3.3.2各库收录核心期刊重复比较

四库各库核心期刊收录重复情况分别为:CBM与万方、CBM与CNKI、CNKI与万方重复数差别不大分别是239种、235种、23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95.2%、93.6%、92.8%。CBM与维普、万方与维普、CNKI与维普重复数差别不大,分别是222种、221种、217种,所占比例分别为:88.4%、88.0%^86.5%。CNKI、万方、维普三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与四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情况几乎相同(见表4)。

4.四库特点比较

除了上述各库医药卫生期刊资源收录情况各有不同外,各库其它方面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差异。

4.1 检索途後比较

CBM数据库的检索界面简洁清楚,主题标引严谨,中医主题词采用《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标引,西医主题词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MeSH”主题词表标弓I,主题词规范,主题检索功能强大,可以减少基本检索同义词使用不全带来的文献漏检的损失,同时可以通过主题词上下位及同位的关系选择主题词或进行族性检索。CBM主题检索途径是其最大的优点。万方、维普数据库未设主题检索途径,CNKI设有主题检索字段,但不规范,检索功能不能与CBM主题检索功能相提并论。

CBM数据库的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通过主题字段和分类字段反映文献的中心内容,万方、CNKI和维普数据库仅有关键词字段反映文献的关键词,不能反映文献的中心内容,相比之下该方面差很多。

CBM数据库检索史更加方便检索式之间的灵活组配。万方、CN1Q和维普数据库没有该方面的功能,万方、维普甚至没有检索史。

CBM、维普分类检索途径采用的是“中图法”,我国许多髙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多数图书馆以《中图法》类分图书和文献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中图法》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分类体系及类目设置更加合理,它的交替类目和复分表使用更加方便、准确。CBM、维普分类途径因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较低,所以较少使用。CNKI虽设置了分类检索途径但很粗略,使用不便。万方未设分类检索途径。4个库的分类检索功能均需进一步完善。

万方、CNKI和维普数据库之间的检索途径相比,CNH和维普较好,均有髙级检索,万方所设检索功能稍差一些,期刊论文检索提供的输入框较少,检索不便。未设髙级检索,虽然设置了专业检索,但当检索式较长时检索会出错,且一般检索者使用起来有一定难度。

维普数据库髙级检索中的关键词字段提供同义词的检索,该功能是CBM、万方和_数据库所没有的。维普的这一功能能够解决获取同义词的困难,但是它所提供的同义词不是很全很准确,亦需进一步完善。

CNKI数据库的期刊导航提供核心期刊导航,为读者向核心期刊投稿提供信息,除此之外还提供学位论文,工具书和翻译助手。

CBM与CNKI都设有文献检索结果分析研究途径,该途径对于从亊文献检索以及科技工作者对文献信息的分析研究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万方和维普未设该功能。

4.2 文献收录方面比较

CBM数据库收录医药卫生期刊最多(2348种),维普次之(1706#),CNH为第三(1165种),万方较少(948种)。CBM与维普期刊重复达到57.4%,CBM与CNKI收录期刊重复达到40%,CBM与万方期刊重复35.8%,CNH、万方和维普三库之间以及四库重复刊占30%左右。四库所收核心期刊数相差不大,CBM收录的最多(243种),万方收录次之(241种),CNKI第三(236种)、维普为(223种),但四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量较大,在217~230种左右。CNH、万方、维普三库与四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数完全相同,为215种(详情见表4)。

虽然数据库之间收录期刊重复数量较大,但情况不尽相同,在CNKI数据库中有些刊的收录在近几年停止了,但万方数据库却继续收录。维普数据库回溯时间最长,这也是它的长处所在。

4.3 提供全文及更新时间方面比较

补充。目前只有将这4个数据库全査,重复文献只有通过去除,尽管给査新工作带来非常麻烦和费时的烦恼,除此之外,未见有何好的方法和捷径。科技査新工作不仅要检索中文数据库,还要检索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外文文献数据库,以得出客观的查新结论,跨学科査新更要注重对综合数据库的检索利用。

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各数据库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者应开展联合协作,加大对数据库的建设和调整力度,尽量减少重复,加快信息更新速度。或将数据库合并,研究建设信息量更加丰富、检索功能更加强大、服务更加全面和检索更加准确的数据库。或者数据库商提供一个具有一站式检索功能、可以去除重复文献信息的平台,使读者和科技査新工作者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和准确,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科技体系创新和医药卫生改革,开创医学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CBM是文摘型数据库,现虽然有全文推送,但是它毕竟不是全文数据库,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未附带全文。CNH、万方和维普是全文数据库,提供的全文还是较CBM多。

5.研究总结

虽然目前CBM、CNH、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之间期刊收录和核心期刊收录重复严重,但四库中没有任何一个数据库可以被替代,因为没有哪两个数据库期刊收录完全重复。

四库所收期刊总数为2556种,核心期刊总数为251种。截至目前没有哪一个库是收全的,CBM收录的期刊、核心期刊最多,但期刊缺208种,核心期刊缺16种。各数据库收录资源既相互重复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CBM是文摘型数据库,收录资源的版权受限程度小,有独有的资源获取优势,期刊收录较多较全面,时间较长,标引质量高,检索功能强,检索途径、检索方法要求严谨,检索方便、准确,并可使用检索式进行随机组配,是目前查找国内医药卫生文献最权威的检索工具。

篇8

关键词:辅助教学;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72-02

药品检验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仪器分析则是测定药物的物理常数、鉴定药物真伪、检测药物纯度和杂质限量、测定药物含量及效价的主要方法,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已经成为药学研究和应用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药物研究、生产及检验等各种行业机构对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质谱仪等设备的依赖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培养熟练掌握仪器分析技术的专业人才,是药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当前仪器分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仪器严重不足,教学效果有限 实验教学所用仪器多数为贵重、精密物品,且数量极为有限,如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一般学校只购置1台。而近年来的扩招使得学生数量成倍增加,教学仪器资源更显缺乏。教学仪器的不足,使得很多学校的实验实训课程变成了观摩课、试教课,学生得不到足够时间和强度的实际操作锻炼,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仪器落后,与实际应用脱节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分析仪器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而在学校的实验教学中,往往由于经费原因,所使用的仪器得不到及时更新,从而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在校期间学会的分析仪器操作技能,到了实际工作环境中用不上,仍然要学习新一代仪器的使用,这使得学校实验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

教学成本高,学生无法熟练掌握仪器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需要用到大量的药品、试剂,教学成本很高,所以往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真正得到动手锻炼的学生只占少数,而且也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对仪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无法熟练地掌握仪器使用技能。在一些高端仪器的实验教学中,这一问题尤为明显。

实验操作层次较低,无法深入了解仪器功能 当前,仪器分析教学安排的都是操作层次较低、步骤简单的实验,立足于让学生了解仪器、知道基本操作过程,而无法做到让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仪器的用途。这导致了学生对仪器的认识浅尝辄止,难以了解除实验所用以外的仪器的使用方法,也没有机会碰到使用仪器过程中的各类特殊情况,无法培养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存在操作安全、环境污染等隐患 仪器分析实验中部分试剂是危险的化学物品,如果操作不当会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实验过程中排放的“三废”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一定量的实验实训课程必不可少,这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虚拟仪器分析实验的研究及其应用

虚拟仪器分析实验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分析仪器,使受训者可以像在真实环境中一样运用各种虚拟实验器械和设备,对建立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操作,从而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以模糊匹配方式查到2000年以来药学相关学科内关于“虚拟仪器分析实验”主题的期刊论文共253篇,学位论文共3篇。其中,2008年以来的论文共97篇,约占38%,表明虚拟仪器分析实验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所查论文的主题主要包括了“虚拟仪器分析实验的概念和应用”、“虚拟仪器分析实验的优缺点”、“虚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等。许多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虚拟仪器分析实验进行了探讨,如杨雪等人研究了虚拟实验中情感、表现和行为三个层次的设计思路,傅增智、徐静等对比研究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代晓青则探讨了虚拟实验对受训者操作规范的培养作用。

国内外多所大学,如霍普金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对虚拟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研究,并建设了一些适合于药学、化学专业的虚拟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建立了一套《气相、液相分析实验》仿真系统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发了一套实训教学系统用于虚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国内外软件市场上也出现了相关的虚拟实验室产品,例如Chem SW公司的GC-SOS气相色谱模拟和优化软件,大连理工大学的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发现中国药科大学、重庆医科高等专科学校、大连理工大学、广东药学院等高校已经应用了虚拟仪器分析实验系统。

辅助教学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建设思路和要点

建设思路 用于辅助教学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的建设,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建设思路:第一,引进市场产品。购买成熟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案,具有流程简单、部署方便、实现容易、后期维护有保障等优点,缺点在于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尤其是一些国外的虚拟软件,价格十分昂贵。此外,直接引进的产品还存在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当前实验教学需求、定制相对困难等问题。第二,引进其他高校开发的系统。国内许多高校都开展了虚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研究,并出现了不少优秀成果。例如,中国药科大学开发的仪器分析实验仿真教学实习系统,可以进行试剂的仿真配置,完成气相色谱系统和液相色谱系统的仿真操作,自动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仿真实验考核等功能。引进其他高校开发的系统,优点在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当前实验教学的需求,同时所需经费也不是很高,缺点是后续的服务可能会不到位、系统无法更新等。第三,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自行开发或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虚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系统,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实验教学需求进行功能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前提是必须拥有具有系统分析能力的工作人员。自行开发可以结合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工作及相关科研项目展开,是当前许多学校选择的建设思路。

建设要点 在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的建设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笔者认为,一个先进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用户界面逼真。用户界面逼真是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必须具备的第一个特点。因为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是用于仿真实验的,要达到用户在虚拟实验平台上学习、操作后,在真实仪器上能够无需再次学习、非常熟练地使用。所以,用户界面必须逼真,仪器的形状、颜色,相关提示灯和提示信息的显示、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模拟,都要和真实仪器相差无几,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因此,最新的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必须在实验平台中应用。第二,富于交互。仪器分析实验过程本质上就是人机交互过程。如果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不具备较强的交互性,就只能算是一个仪器分析实验演示软件,而无法起到实验的作用。一个先进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应该是富于交互的,各类按钮的功能和支持的动作,要和真实仪器一致,同时,各种交互操作应该是简洁明了的。多点触控技术应该在实验平台中得到应用。第三,充分设定各种应用情景。虚拟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模拟任意特殊的情况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因此,应充分设定各种应用情景,让受训者在虚拟实验过程中可以任意操作,认识各种特殊乃至危险的后果,从而让受训者更为彻底地掌握仪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加深对仪器的认识和对安全操作的理解。

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的教学效果

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具有运转快速、界面简洁、覆盖面广、利用方便等特点,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相关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提前熟悉仪器及掌握仪器的操作,认识实验项目的操作步骤和要点,有利于学生对真实仪器的操作,节省真实实验的材料和时间。通过虚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多次重复实验而无时空限制、安全及污染等问题;可以让学生规避真实实验的诸多忌讳,甚至违规操作,以进一步掌握仪器的使用办法;可以通过各种设定好的特殊情况,感受仪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全面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2006级中药学、中药分析、中药制药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虚拟教学后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得知,有81.2%的学生愿意进行虚拟实验学习,有84.8%的学生通过虚拟学习清楚地知道了如何操作仪器。2007年底,清华大学在将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化学系、化工系、环境系及核物理学院等院系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经过连续5个学期的教学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接受了虚拟实验教学的学生个人得分同比超过其他院系的学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第二军医大学应用了虚拟实验平台后,82%的学生认为虚拟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有利于知识传授,76%的学生认为运用虚拟教学系统有助于提高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73%的学生认为虚拟教学系统更适合于辅助教学。

当然,虚拟实验替代不了真实实验。由于其缺少实物感,操作正确的情况下结果唯一,无法反映现实中操作正确也有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情况,虚拟仪器分析实验主要用于辅助教学,结合真实实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药学教育工作中,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地运用虚拟实验手段,拓展教学空间,能有效解决很多用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建设一个界面逼真、富于交互、充分设定各种应用情景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用于辅助教学,将有效缓解当前仪器分析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成为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丰富和完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教学形式,降低教学成本,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雪,宋金刚,黄海林.医学虚拟实验的层次性设计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

[2]傅增智,孙云霞.虚拟实验结合真实实验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3]徐静,孙艺平,王冬梅.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在机能学实验中之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6).

[4]代晓青,杨雪,黄海林.虚拟实验对提高医学生规则行为能力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

[5]Lucília Domingues,Isabel Rocha,Fernando Dourado et al.Virtual labora-tori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J].Education for Chemical Engineers,2010(2).

[6]狄斌,吴春勇,李博.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引入仿真教学手段的思路[J].药学教育,2005(5).

[7]彭坤,王易振,张静文,等.虚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实训教学系统的构建[J].重庆医学,2010(18).

[8]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oftware[EB/OL].[2011-06-05].http://省略/.

[9]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虚拟网络实验室[EB/OL].[2011-06-05].http://chemlab.dlut.省略/homepage/produce/index.php?action=v4.

[10]曹枫,关兆铿,马长华,等.“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教学平台”制作与应用[J].中医教育,2008(5).

[11]周云,张连庆,林金明.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平台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0(6).

[12]罗虹,王士勇.《腕踝针虚拟教学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