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才培养计划8篇

时间:2023-03-13 11:08: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才培养计划

篇1

一、院设立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专项经费。

1、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给予上级经费数额相等资金匹配。(并视学科发展情况可适当增加)。

2、院重点专科给予15-20万元基础扶持资金。

3、重点专科开展重大新业务所需设备及病人医疗费用医院将给予支持。

4、基础资金的支出用于科室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课题调研、资料费、提供出国考察经费等)。

二、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人员调配上给予政策倾斜。

三、重点专科建设要明确一个主攻方向,针对关键技术问题,集中力量有所突破,从而形成专科优势。

四、可采取与省、及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建设的形式,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专科建设、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共同发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高效益。

五、重点专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五年内培养出2-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业务骨干,逐渐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人才梯队。

六、加大重点专科的制度建设,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切实做好人、财、物等配套和后勤保障工作,以保障专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七、院重点专科建设、重点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对院重点专科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并签定合同书。每半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未达标将给予警告,限期整改,考核仍不合格的不再列入院重点专科,并停止资助。

八、医院年终经考核对在实施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的科室、学科带头人和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对突出的科室和个人实行重奖。

九、院重点人才培养周期(二年内),给予基础扶持资金2万元。基础扶持资金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全国、省、市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专着,国内外进修学习、购买资料所需费用等(市重点人才每年可报销书报费1500元、院重点人才每年可报销书报费1000元)。

十、入选对象须和院签定培养合同,院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对其进行目标考核,每半年考评一次。评估考核的重点是学术技术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学术地位、医、教、研工作业绩及培养经费使用情况。

篇2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045?03

2011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摆在了极为突出的位置[1,2]。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根本目的所在。高校应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源”动力[3]!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重点高校,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正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2007年6月,学校就印发了《合肥工业大学教改试验班实施方案》,正式展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从培养理念到培养模式探索,从制度建设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比较先进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新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并正式形成《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合工大政发〔2010〕93号),取得了一定成绩。“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和先导,是学校探索和实施本科创新性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通道。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理念

学校以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建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学校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分析现状、展望未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创新型”的原则设计培养方案。强化人文社科、数理基础、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素质;加强境内外一流高校学习交流,借用优质资源,开阔视野、提升品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理念和较为完善的全新教学方案。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

1.以点带面,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试验班和全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部分。试验班是学校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不是“大师班”[4]。“试验田”采取“四四制培养新模式”―“四个培养阶段”和“四个发展方向”,即培养过程中要经过通识培养、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跨专业培养四个阶段,“四个发展方向”是指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专业应用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四个发展方向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

2. 实验班的制度安排

试验班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学生学业管理、学籍管理、住宿管理和组织管理由创新学院和各学院共同负责。学校政策制定和部门间协调工作由创新学院负责,具体管理由各学院负责,采取分阶段管理的方式进行。试验班前两年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管理,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主要实行专业导师制。

实验班学生均参加国内一流大学访问学习和境外高水平大学体验学习的机会,借用优质资源,开阔视野、提升品质。同时学校资助学生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国际化视野、提高参与国际竞争能力[5]。

实验班学生实行“创新教育不断线”的培养方式,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学生入学后,依托于创新学院,从一年级开始每学年均开展创新教育实践。

3. 实验班的实践探索

第一,教学计划制定实行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学校实验班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和相关学院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验班一年级按通识教育培养,注重人格塑造;二年级在强化基础学科知识的精深教育基础上,按学科大类重点培养,如机械类突出力学基础及应用教育、电气信息类突出物理基础等、化工与生物类学生突出化学基础等。

第二,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导师制实现因材施教。实验班三年级开始,按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分流至相关专业,分流后的专业课程模块体现个性化要求,只限定学分,不规定课程,由相关院系和导师共同制定,实现因材施教。专业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和专业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内容引导以及素质教育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在专业教育阶段,导师还指导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科技竞赛、创新实践,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

第三,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创新管理模式。学有余力学生可以跨学科选课,3年完成学业,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适当减少每学期学分,减轻学习压力等。实验班学生实行高比例免试攻读研究生制度。在三年级结束后,60%以上的符合条件者均可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部分学生“本硕博”连读。2010年9月,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成立,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创新学院全程负责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培养和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

第四,“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效果。“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潜力表现突出。2009年,“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试验班被安徽省批准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安徽省科技厅同时批准了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及方法研究”。结合研究,《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一系列列论文得以发表、交流。首届试验班(77人)有20多人次在国家级“挑战杯”、“力学竞赛”等赛事中获奖,国家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等很多奖项填补了安徽省空白。在“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中,张璨同学在全国一万余名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13名,我校代表队也是安徽省的唯一获奖高校。多名同学的在被EI收录的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上,多名同学拥有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首届试验班被评为“安徽省先进班集体”。

三、培养模式全面推广

2010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基础上,学校成立创新学院。作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田。 2012年,学校实施“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是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的拓展和提升,是学校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尝试。学校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上海杰士杰新材料集团联合,发挥高等学院、科研院所和创新性大企业的各自培养优势,开展科学、工程和综合方面等多种模式的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6]。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为学校在招生、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选课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经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按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两年后再选择专业,分专业培养。2011学年起,学校实施“三学期制”,二个长学期主要安排理论课教学,短学期主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和学术前沿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按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定,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习与实践,获得6个及以上创新创业学分。

包括《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安徽高教网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高等教育界的很多领导、专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办学模式也高度认同,经验和教训得以研讨和交流,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展本科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创新型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创新学院也成为学校招生的亮点,“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正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本科教育合作的首选单位。“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成效与启示

教育理念创新是理论支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与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机制创新等相比,教育理念创新更加艰难,教育理念创新使教育真正成为为了受教育者的教育,超越传统教育的传承性和规约性,涵盖教育的生产性和创新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创新在不同学校、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含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动态的,要求我们进行教育理念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本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方案创新是生命力之源。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从顶层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我们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研究型”的原则设计培养方案。强化人文社科、数理基础、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套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方案优化机制。

教学教法创新是关键。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原因很多,笔者以为,高校教学教法的陈旧是关键原因,所以,改革高校教学教法迫在眉睫。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教育要有活的法子,活的法子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我校是典型的以工为主的学校,以此为宗旨,我们的教学教法创新坚持“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教育”,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合”[7]。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自觉学习;坚持使学生学会求知及运用并传播知识的方法,获得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坚持充分地解放学生。上好通识教育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系统性与时代性;开好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渗透性;开设专业课程,体现专业素质教育系统性;搞好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开展创新教育,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

培养模式创新是有效途径。培养模式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四四制培养新模式,一年级按通识教育培养,注重人格塑造,二年级按学科大类重点培养,三年级以后完全体现个性化要求,四年“创新教育不断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贯穿“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学业管理、学籍管理、住宿管理和组织管理由创新学院和各学院共同负责,采取分阶段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学院负责宏观管理和各部门、学院间协调管理工作。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为教学组织和管理平台,形成完善的培养方案、教学组织管理。促进不同专业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和融合、能力上的合作和提升。弥补了国内高校难以直接设置跨学科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交叉复合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本科教学工程”启动,教学质量有了“国标”[N].人民日报,2011-07-29.

[2] “本科教学工程”正式启动,2011-07-28,http:///hnfw/hngbjy/201107/t20110728_508294501.shtml.

[3] “高校应成为创新型国家“源”动力”[N].中国教育报,2013-03-09.

[4] “本硕博连读”是又一个“大师班”?[N].科学时报,2009-09-01.

[5] 合肥工业大学实验班学生赴香港高校进行访问交流,http:///gaoxiao/detail_2012_12/11/20051489_0.shtml.

篇3

让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发现与选拔机制。学校坚持“培养从选拔开始”,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在“翱翔计划”中表现出众的学生一般都具备以下特征:品德端正、热爱科学、有科学禀赋(包括有敏锐的科学知觉、较强的信息能力、良好的思维策略、懂得反思)、学有余力和良好的个性素质。为此,京源学校设计了新学员发现、选拔的五个环节:一是老学员的示范引领、激发兴趣;二是开展小课题研究;三是陈述小课题研究构想;四是带学生到野外去开展预研究;五是组织面试选拔学员,通过这些环节让优秀学生“冒”出来。

发挥基地学校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了让新学员尽快“到科学家身边自主成长”,京源学校作为基地学校做好三项基本工作:一是“落实三导师制”,即有效地将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指导专家、生源校指导教师和基地校指导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动态的培养团队。二是“开发五类课程”,即基础性课程、过渡性课程、科研体验性课程、实践考察课程和小课题研究课程,三是“培养四步骤”,即学员“到科学家身边自主成长”的基本步骤:(1)“逛”实验室——选择、确定实验室;(2)“近”实验室——到基地校参加选修课程学习;(3)“泡”实验室——开展小课题研究;(4)“出”实验室——写规范研究论文、上翱翔科学论坛。

借助“翱翔计划”,助推教师发展。京源学校借助“翱翔计划”提供的高端平台,大力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指导能力,把一批青年教师推上校本课程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使他们在参与翱翔计划,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引进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如天文教师、化学博士、文学博士等。学校积极参与“翱翔计划”的多项开拓工作,如与高校实验室对接;进行基地课程开发;翱翔学员课题论文辅导等,提升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扩展了学校教育资源,搭建了普通中学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桥梁。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篇4

近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对供水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公司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制订了企业未来五年供水规划。而就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存在管理人员学历、职称,职工技术等级、文化程度四偏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经营管理人才两缺少的现状,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必须从现实出发,转变观念。根据前期对企业青年职工学习需求及在读教育情况显示,目前企业青年职工已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将学习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青年中有34%的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再教育,有41%的人每天花2小时以上看书、阅读,有33%的人经常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著作或文章,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学习需求度依次为:岗位相关知识、计算机、外语、企业管理、法律等,我们应针对青年需求,以岗位为核心,因人制宜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加速青年人才的培养。

在公司党政支持下,由政工部、企业管理部、团委三方合力,共同实施35周岁以下青年实施三年人才培养计划,为青年进行职业生涯导航,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青年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工作目标: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根据公司发展要求,确立了“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的工作方针,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养,努力实现厂科级干部复合型(知识广、业务精、管理严);管理人员专业型(业务精、善管理、协作好);关键岗位技术工人一专多能型(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具体实施:

1、上下联动,实施针对性培养。

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各部门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合作的工作格局。在选“苗”上,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开阔视野,既要对现有骨干出课题,压担子挖掘潜能,提高技能,又要大胆启用新人,广纳贤人,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二级联动,经民主推荐,逐一分析,列出有培养前途的35周岁以下青年,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企业内部的优秀青年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举荐,通过加强对企业发展重要、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青年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相匹配。

2、落实措施,开展阶段性推进。

青年人才重在培养,贵在教育。为了更好落实人才培养三年规划,在对青年进行学习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分阶段实施具体培养措施,以项目运作方式,不断提升青年思想修养、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

1)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针对对象:

新进公司参加工作的青年以及掌握一般操作技能,进取向上,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青年。

实施目的:

了解行业特性、企业情况,按照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企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

主要措施:

技术等级培训。针对前一阶段调研中所显现的职工技术等级偏低的现状,我们将加大技术等级培训力度,通过拟订年度技术登高计划,组织人员参加水务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或社会技术培训机构的相应培训班,不断调整各等级职工比例,经过三年努力,企业内逐步形成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的职工队伍。

岗位专业培训。为建设现代化的供水企业,近年,公司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与技术,不少青年被安排在岗位一线。我们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缺啥补啥原则,加强对有持证上岗要求的岗位(工种)以及企业生产、水质、服务等专业岗位的实务培训。今年配合污泥处理项目运行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污泥脱水处理工艺的岗位培训,今后几年还将针对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项目的启动,开展相应的岗位培训,使青年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成为岗位技术能手。

2)第二阶段:能力提高。

针对对象:

企业内具有较强责任心,一定工作能力,担任班组长或专业技术骨干的优秀青年。

实施目的:

引导、带领青年立足本职,开展岗位建功,拓宽业务知识面,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在思想修养、理论水平、业务技能上不断有新提高。

主要措施:

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按照“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的工作方针,按专业对口组织企业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较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享有一定声誉的部门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与青年结对,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配以课题研究,动态考核,通过师傅的传、帮、授、带,使青年在职业道德、岗位技能有所提高。

开办系列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走进青年,开办有关形势任务、经济发展、企业文化、质量管理、 财务、法律等内容的系列讲座,不断扩大青年的知识面,开阔思维。

3)第三阶段:重点培养。

针对对象:

企业内在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某方面显现成绩,具有较强工作能力,被本单位、部门认可的优秀青年。

实施目的:

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实施重点推荐,通过进行跨部门的岗位锻炼,为企业培养独挡一面的年轻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措施:

举办青年干部学习班。与高校商洽专门开设五方面课程,利用休息日,对青年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六大精神、领导干部基本素质,mba工商管理知识、企业文书类实务知识、领导干部自身修养素质等方面教育,全面提升青年综合素质。

实施轮岗、挂职、见习锻炼。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针对青年各自的特点,有计划地安排青年骨干到不同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以及跨部门交流,通过实践磨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切实青年管理才能。

篇5

关键词:地方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教育部“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实施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通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0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卓越计划”入围学校,共61所高校列入实施计划,主要集中于“985”和“211工程”高校,河南省只有一所高校入围。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卓越计划”入围高校,共有133所高校,这次入围的高校以地方院校居多,河南省入选高校包括河南工业大学等6所。

1.问题提出

国内“卓越计划”从2009年开始实施,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北美、欧洲的一些国家成功的工程教育经验,结合世界及我国经济发展、产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现状,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但在其发展過程中还有很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批“卓越计划”入围高校大多属于地方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无法和“985”“211”高校相比。因此这些地方院校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照搬第一批入围院校的方法,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获批的“卓越计划”专业名单,也是河南省高校中惟一被批复立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并综合考虑计算机专业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如何科学定位“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卓越计划”的实施中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的。

2.解决方案

地方院校在实施“卓越计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的优势,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河南工业大学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充分考虑行业办学背景(“河南省”和“国家粮食局”共建)和面向河南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求,明确“卓越”软件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与目标(基于地方高校实际情况和地方产业行业发展,培养符合国家“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专业人才);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充分依靠和利用计算机科学系教师,以项目为驱动,分工合作,强化過程管理;充分依托学校对该项目政策和经费支持,配套学院专业建设经费支持;以“卓越计划”为核心,充分结合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学校“优培工程”第一层次专业建设项目及自身多个相关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开展研究和实践,确保“卓越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2.1构建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河南省地处中原,大中型规模软件企业为数不多,企业出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对“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的认知实习、企业实践等环节热情不高。这就要求采用灵活的方法开展校企合作。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考虑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结合河南省经济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重点面向河南省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人才需求,并考虑辐射中部地区及全国,构建以地方信息企业为主的互惠共赢、深度合作机制,有效落实和实现在人才培养過程中的校企合作,坚持“把教育注入企业,把企业引入校园”理念,建立“两个中心”。

①学校与企业在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参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稳定基地,成为学生介入企业软件开发与维护实际工作环节的基地,中心亦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

②企业与学校在学校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按企业模式管理,成为校企合作共同申请、承接各类软件工程项目的平台,不仅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预研,还成为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工程经验与提高工程管理的平台,学生在研发中心也能参与到软件工程项目。

2)实行“团队化双导师制”管理。

学院建立“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数为30人。学生按4~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小组配备一名教师担任学术导师,全方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同时为实验班聘请若干名企业工程师担任企业指导导师,定期与学生座谈,指导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实践性学习。

2.2构建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

对于刚刚入围“卓越计划”的地方院校,应充分吸取其他院校在“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通過深入分析软件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河南省信息技术的现状,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以“软件测试”方向为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计划”计算机专业软件培养及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学院整合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的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在大三开设软件测试方向的多门必修和选修课,安排学生在第四学年完成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在最终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37.61%,学科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27.6%,专业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12.54%,专业实践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2.22%,详见表2。

2.3构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落实“卓越计划”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科学地、全方位地规划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整个培养過程中要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校内外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竞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過程中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环节包含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突出各知识点的验证和综合运用,如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设计安排了“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等,这些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形式,结合精简化的实际工程项目或围绕项目的关键技术,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学生通過课程设计,逐步训练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校外实践打好基础。校外实践包括认识实习、在岗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三个阶段,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相对集中地完成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真题真做,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软件开发和运维,例如部分学生在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毕业设计過程中,直接参与该公司承担的公安部“移动警务通”模块的研制开发工作。

2.4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保障。目前存在的普遍情况是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企业工程师有实际经验但没有太多时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通過项目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尽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支持“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保障。为此,学校每年选派2~3名专职教师到软件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开发,时间为6个月至1年。按照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教学工作量可减免。在考核时对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或开发项目的教师,按照其参与项目的程度给予量化确认。实践锻炼结束后,考核合格者按其实践锻炼的实际时间,每人每月发放500元实践锻炼补贴,学院同时也给予等额补贴。每年利用假期选送5名左右专职教师参加系统设计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相关培训及资质认证,逐步全面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每年从企业中聘请2-4名有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教师讲授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讲座,外聘企业教师的待遇,根据学院专业需求和授课效果按每课时200-300元的标准支付报酬。学校严格外聘企业指导教师的选拔,注重考核与培训。通過这种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逐步提升高校自身师资队伍水平,最后实现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为重要补充的师资队伍模式。

2.5建立“卓越计划”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如何评价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是“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

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能够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考核体系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择优进入与分流的滚动考核机制。对于不适应学习、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学院建议学生退出。退出后学生可以转到对应专业普通班继续学业;普通班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及学习情况提出申请,通過考核后加入“卓越计划”实验班学习。在教师的考核方面,学校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督导组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能力,考核不過关的教师不能继续担任“卓越计划”实验班的教学工作。

建立具体的评价机制来衡量“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日常教学過程中,实践教学类课程的评价从分数制变为等级制,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变为综合性评价;在企业教学過程中,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参与過程中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完成质量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另外,通過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来衡量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

篇6

收稿日期:2012-08-1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316);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丁云飞(1967-),男,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暖通空调技术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在分析“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将传统的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制订了融合递进式企业实践环节培养方案。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培养方案;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18-05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1],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城市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而成的[2]。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3],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4]、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5]。文章以建环专业为例,对“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方案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对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该方案实施“3+1”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图2是广州大学在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拟订的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建环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生产实习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如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到设备生产企业学习设备制造工艺,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图1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图2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融合递进式培养体系

二、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卓越计划”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1.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

“卓越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系统化过程,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建环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各类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技术经营、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施工、改造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程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环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等问题。而且实习环节又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深入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实际工程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建环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年的企业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系统地深入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应建立稳定的企业培养基地

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三)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的灵魂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利用国家、省、学校各级部门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行业组织的各类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平台,引导学生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觉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保障条件的良性机制。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各类研究课题,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项目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 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

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4.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实验课程应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

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作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是实施“卓越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

“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要使学生具有未来“卓越工程师”素质,必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但目前在高校,特别是广大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教学的条件不够,经验不足,渠道不畅。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

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这方面可借鉴交换生、联合培养“2+2”或“3+1”等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此外,可充分利用港澳优势,全方位加强与香港、澳门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应重视“本土国际化”的培养,利用在国内举行的各类国际性展会、学术会议等平台,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接受国际化训练。同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加大双语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获取本行业国际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使多数学生在国内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际化训练。

(五) 质量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到企业接受一年的培养学习,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企业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卓越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严格的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监控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经历一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学生到企业接触实际工程,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与传统的实习环节不同,“卓越计划”企业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培养过程,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这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在学生进入企业培养环节之前,要制订详细的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对企业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编制详细的大纲,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逐步做到企业培养过程的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接轨。

3.建立完善的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基地负责人制度,细化各负责人的职责

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习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骨干课程教师的安排、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基地负责人要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企业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在建环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建环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肖勇全.深入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暖通空调,2003,33(3):49-51.

[3]王海涛,沈恒根,程海峰.注册工程师制度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2,26(5):521-525

[4]邹国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90(1):72-74.

[5]董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49-52.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DING Yunfei, WU Huijun, ZHU Chihui, XU Xiaon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P. R. China)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滚动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基础,方案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将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工作内涵是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很多技能需要在真实的工作背景,真实的冲突和矛盾中获得。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还尤为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参与对象上,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有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教学手段上,更注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外教学、现场教学;既有校内的教学,又有校外的实训。高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更加凸显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都比较清楚,对人才培养方案从编制、实施、监督、业绩考评等都比较重视,大都由学校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采取分级管理,系、部负责的方法,间隔一定时间进行重新编制(修订),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要满足教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的要求,适应和引领应用技术、岗位技能的要求和发展变化趋势。虽然一些院校比较注意方案的动态性,每年都对方案进行修订,但缺少必要的组织、方法、程序和内容要求,各系部因人而异,缺乏科学性,效果不佳。

一、基于滚动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框架

滚动计划(滚动预算)是管理会计人员在编制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时采用的一种现代化的方法,它是相对于传统静态、定期方法应运而生的。传统的静态、定期方法在编制计划(预算)时,其会计期间(通常为日历年度)是固定不变的,其缺点主要有:1.盲目性。由于定期计划(预算)往往是在计划年初(一般提前两到三个月)编制的,对于整个预算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做出准确的安排,尤其是对计划后期只能进行笼统的估算,缺乏远期的指导能力,给计划的执行带来很多困难,也难以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确考核和评价;2.滞后性。由于定期计划不能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当计划中所规定的各种经营活动在预算期内发生重大变化时,如预算期中途停产,就会导致预算的滞后性,使之成为虚假的或过时的预算;3.间断性。由于受预算期的限制,致使经营管理者们的决策视野局限于本期规划的经营活动,通常缺乏对下期的思考,易形成人为的预算间断。因此,定期预算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就是采用这种定期的编制方法,其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经营计划相似,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设备、工艺技术、仪器仪表、检测手段等的快速更新,当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发生变化时,人才培养计划的盲目性、滞后性、间断性等问题暴露无疑。滚动计划(又称永续预算或连续预算),是指随时间的向后推移和预算的执行,及时补充修订原来的预算,使预算自行延伸并保持一个固定期间(通常为12个月),它是针对传统静态、定期计划的缺点采用的一种新的方法,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图1 滚动计划

滚动计划与定期计划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1.透明度高。由于滚动预算距离实际执行期较近,与日常经济管理工作紧密衔接,可以使管理人员从动态角度清晰地认识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使预算具有较高的透明度;2.灵活性强。由于滚动预算是属于动态调整性预算,可以充分考虑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各种因素的具体影响,及时做出调整和修订,使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连续性突出。由于滚动预算在时间上不再受日历年度的限制,因此,能够连续不断地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做出规划。

目前,高职院校采用定期、静态方法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摆脱其编制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带来的不断变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要求等各方面,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适应性、引领姓、创新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采用动态、滚动式的计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方法。

二、基于滚动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分析

学校的教育要通过课程得以具体体现,而培养方案即是课程的具体安排和布置,课程是方案的核心。课程是通过具体内容传达给学生的,所以,确定课程内容、研究课程结构是方案的关键。就高职教育,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培养方案一是要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二是保证高等教育的层次。从学校个体而言,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又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行业性、职业和岗位性的特点。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围绕着工学结合进行,按照学校与企业(行业、区域或其它组织)确定的结合形式,从对企业(行业)的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出发,从岗位的基本要求与学校专业教育的对应关系着手,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实施教育与培养。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除了一般性的知识要求外,满足企业(行业)个性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应由企业提出更为科学合理。所以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要有企业(行业、区域或其它组织)参与,制定出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训、实习、跟岗、顶岗)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职业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情境)和工作条件(工作器械)依赖型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方面,要充分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分析可以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课程结构的分析,二是课程类型的分析。从工学结合的要求出发,首先,按照课程内容与学生综合能力构成的关系,把课程划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岗位技能培养课程(可进一步分为核心技能课程和一般技能课程)、社会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培养课程、基本素养(基础文化、基础技术理论,政治品质、职业道德、艺术修养等)培养课程。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三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了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其次,按照课程内容与岗位业务环境和条件的关系,把课程划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型课程、环境变动型课程、条件变动型课程和混合型课程。凡是在一定时期内,课程内容不随岗位业务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称稳定型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传授学生基本原理、一般方法等;凡是课程内容随岗位业务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称环境变动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能力的体现,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要根据职业岗位业务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业务的处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岗位情境要求高,如经营决策、商务谈判、采购等业务岗位;凡是课程内容随岗位业务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称条件变动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关键取决于对岗位条件(机器设备、器具、工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对岗位条件要求高,如机械零部件加工、计算机软件应用等业务岗位;介于二者之间的称混合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技能的掌握,对于岗位环境和条件都要考虑,重点是二者的结合,如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等业务岗位;此外,还要根据学校特点、地方环境文化特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确定若干(X)具有引导性、开拓性、创新性、综合性(某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如引领温州地区的制鞋、模具、低压电器技术等;温州地区的“工商结合”、“工贸结合”等领域)等特殊教育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按以上“三(课程的结构)四(课程类型)X(课程特色)制”对课程的构成和类别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结构、内容、课时分布、授课方式、考核要求等。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能够及时制定(修订)和定期“滚动”,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现行的有关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为保证方案的有效运作,可实行“三委会制度”,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检查的职能相互分离,又要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相互通畅。学校通过设置虚拟机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修订决策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人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和企业(行业)专家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会议,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提出岗位(群)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决策新的(滚动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更新;由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执行委员会,按照决策委员会的决策内容,负责方案的贯彻执行;由督导处牵头,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监督委员会,负责方案制订(修订)、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检查监督。“三委会”之间要保持信息的及时沟通,建立相应的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专门会议,协调各环节出现的矛盾,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从方案的编制、修订到执行、监督、检查,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如图2所示),使各部门责权明确、相互制约,避免相互推诿、绩效不清。

图2 三委会组织系统

四、“滚动”内容的确定与工学结合的实施

采用滚动计划的方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滚动”内容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它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先进性。相对静态、定期计划而言,滚动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为了尽量避免这个问题,科学合理确定“滚动”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从上面对课程的划分来看,培养方案中需要定期“滚动”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变动型课程上。这类课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的不断涌现,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的改变,课程内容要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和引领企业对相关岗位技能不断进步的要求。此外,凡是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大都需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岗位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往往会对工学结合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也是滚动计划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滚动”内容。

基于滚动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职业功能性是根本,课程体系实施的实效性是特色,教学环节的连接、教学要求的联系是掌握专业技能不可或缺的。要实现这些要求,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及时准确确定课程的“滚动”内容,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在培养方案中,基于“三四X制”课程的分析,对于稳定型课程,一定时期内可不作为“滚动”的范围。对于条件变动型课程,经过决策委员会认定,岗位条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时,除了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如新的原理、技术、方法、工艺过程等要随之变化外,实践仪器、设备手段等也要及时更新,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这对于岗位器械依赖型专业(如机械专业、模具专业、电器专业等)尤为重要。对于环境变动型课程,经决策委员会认定,岗位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除了相应的理论内容要随之变化外,同时要为学生提供或营造相应的岗位环境氛围,这对于岗位情景依赖型专业(如营销专业、社区管理专业等)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三委会”要对核心技能型课程予以特别的注意,时时关注课程相关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确保课程内容的及时滚动和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五、实际运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一直非常重视。以往的做法是各系、部对方案定期进行修订,报学校教务实践处备案后执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系、部没有责任压力,对构成方案主体的课程,特别是对随环境和条件变化比较敏感的岗位技能类课程分析甚少,加之缺乏监督,对方案的修订、执行效果都不够理想。2010年初,由校长牵头,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成立了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委员会(决策委员会),花费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各系、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逐一分析优化,重点放在受工作环境和条件影响大的专业上。如低压电器业是温州龙头行业,温州被称为低压电器之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由于受金融危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转轨变型”的影响,一定时期以来,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方法升级都很快。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变化背景和企业需求,委员会对电气系提交的电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对相应的岗位技能课程进行重点分析,淘汰过时、陈旧的内容,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填充、扩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同时,责成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系教学单位,确定、落实培养方案校内外实施的条件要求,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执行。并形成制度,对环境和条件变化敏感性的专业、课程,各系、部要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的滚动修订,委员会进行定期的分析审核。教务、实践设备等职能部门负责方案执行过程中各种公共教学资源的协调和落实;各系、部负责内部教学资源的落实和方案的具体实施;督导处负责方案定期滚动修订、审核、教学资源落实和方案执行的检查和监督。规定各部门这方面的工作业绩作为期末考核奖励的重要内容。以此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优化(决策)、确保实施(管理)和严格检查(监督)的责、权、利三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等.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06).

[2]盛秋生,周萍.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08(08).

篇8

关键词 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00-02

1 引言

随着中国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企业人才储备状况面临巨大挑战,然而高校毕业生却面临找工作难。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具备的专业基础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设计和制造难题,不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基础上[1],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一批联合培养平台,加强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依据“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对各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以及行业标准从行业层面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专业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构建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

融合行业需求,编制机械工程学科教育知识体系 安徽理工大学依托特色鲜明的煤炭行业办学经历和办学条件,摸索构建适合煤炭行业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教育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工程专业知识、企业知识四个方面:通识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相对稳定;工程专业知识随煤炭行业机电装备发展逐步调整;企业知识随行业现状动态变化,知识内容随应用需求不断深入。

全面改革核心课程,动态配置自选专业课程模块,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 为适应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对机械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学校的“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正确处理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对应结合关系,结合本校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对不适宜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基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两项工程系统整合的基础上[2],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完善课程网络资源库,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和课外学习的资料;修订选修课程的设置,拓宽专业知识面;设置机械学科前沿讲座,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动态配置自选专业课程模块,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满足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基础上,增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比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系列讲座、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训练。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

秉承工程教育理念,建设工程能力训练体系 在科学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3],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部分课程及工程训练体系构架。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

在实践教学阶段,一方面要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即根据机械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联合设计三类课:与专业课程同步的验证性实验(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与教学计划同步规划的课程设计(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与课程体系同步规划的工程实践(工程实训、阶段性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验证性实验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设计可以强化学生构思、设计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理念,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工作指导思想,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模式,以服务化、人性化管理为核心,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以培养结果为导向,加强教学管理的绩效考评;以竞争为动力,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 “卓越计划”的实施措施

为确保“卓越计划”的开展和实施,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工程教育的精神,必须积极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健全考核评定办法[4]。

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构建教学―科研、学校―企业双结合的实践平台;探索和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机制。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完善政策,转变观念,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拓思路,创新途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积极调整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激励制度,逐步完善工程型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等政策。

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联合培养平台 成立由企业指导教师参加的工程实践教育教研室,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校企实验室和实训中心资源,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教育。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推进大三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大四学生进企业工程训练力度,提升工程设计能力;以学科竞赛为手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健全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评定办法,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以“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为基础,结合对矿山机电行业的分析研究,确定知识体系,并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工程能力训练体系、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作为煤炭高校,安徽理工大学一直高度注重与矿企合作,强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进人才交流与培养,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自身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2]张洪田,叶树江.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59-6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