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8: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三学习经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
初中化学是学生以后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过去的作业设计比较单一,这就要求我们开发作业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开发虽然有自身的长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缺陷。那么,实际教学中要如何完善校本作业的有效性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是笔者的个人经验总结,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校本作业设计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化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学目标下,不只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也要讲求艺术性。
1.缺少课堂作业,师生互动过少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的方式,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因此在进行课堂教育教学中,课堂作业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笔者在十几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任务过重。教授知识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内容,教师一直将知识的传授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尤其是在进行新课改后,化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等,教学任务加重。
(2)教师教学缺乏效率。效率与质量是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既要保障课堂质量,也要注重课堂效率,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很多教师很难兼顾质量与效率,在将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一直难以提升,因此课堂教学占用了课堂作业的时间,造成师生间互动减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2.作业数量过多,学生负担过重
与课堂作业不同,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十分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初三学生,为了保障初三学生能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大多数化学教师一般会对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其中校本作业是主要内容。但是通过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对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有可能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我国施行的是全日制教学,因此学生白天要在学校进行一整天的学习活动。由于化学教师布置的化学作业量过多,和其他学科共同作用使得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3.作业缺乏针对性,难易把握不当
现代教育虽然进行了不断发展完善,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采取学方式,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由于自身素质不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等原因,造成学生中出现学习成绩上的差距。由于存在这种学习上的差距,在面对同样的校本作业时,学习好的学生会轻而易举的完成,而学习稍差的学生,难以独立解答,因此使得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由此可见,多数学校对于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仍存在问题,其在作业难易程度的把握上存在不足,影响了校本作业作用的发挥。人教版下册课本第76页第4题: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部分变质。③该溶液全部变质。请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检验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笔者在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初三学生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在新授课时面对这么大的题目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束手无策的,尤其是假设②,由于检验变质程度的关键在于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NaOH,因此在检验NaOH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案要想方设法排除Na2CO3对检验结果的干扰。由此可见,题目难度梯度过大,容易导致课堂效率的低效。
二、优化校本作业设计,提高化学教与学的质量
教学是一个多元素的有机体,作业设计也是这个有机体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1.重视课堂作业,合理进行课堂授课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课堂作业对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首先应重视课堂作业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课堂作业的安排,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有关化学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地对化学教材进行完善,增加校本作业中课堂作业的比重,让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
2.提升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
题海战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成绩的提升。因此在倡导教育改革的今天,应积极地对自身观念进行改变,提升做题质量的方式。首先,教师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质量而忽视数量,减少学生作业的布置量。其次,初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化学作业的多样性。传统的化学作业以习题为主,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关教师应注意初中化学校本作业的多样性。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习题的安排外,还要加入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均衡作业难度,照顾落后学生
1.1六年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实在太差,赶不上我上课的节奏,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我讲的内容依然是有些难度的,对那部分学生关心不够,导致最后有两个孩子不愿上英语课。
1.2初二:由于他们整体基础不好,我上课上得很慢,但是基础差的学生不用心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觉得太简单,对他们两方的提升并不大。
1.3初三:他们是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本来应更多地教会他们如何拿高分,但因为同学英语基础差距太大,我用了大部分时间给他们打基础,后来的考试分析及技巧的讲述略显仓促,不太完整。
1.4高三:这部分学生基础实在比我想象的要薄弱很多,一来让我的教学进度大大放慢,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二来讲课难度也大大降低,甚至不断给他们重复初中的内容。如此一来,补课对于高考的功效就小了不少。
2经验总结
2.1六年级:老师的精力有限,有时确实不能很好地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但自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便有责任向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吸收能力不一样,课上当然要关注大部分学生,但课下老师就应多照顾学习吃力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比较内向和敏感,把这部分孩子带动起来了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老师的责任心。
2.2初二:对于一个班的同学水平相差太大的情况下,不妨上些难度适中的内容,其实20天难以梳理完初一、初二的知识,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3初三:对于初三学生,确实应以中考为主,但其实打基础的过程是可以和中考对接的,因为中考英语考试内容本来就相对基础,若能以考试体系为纲要,插入基础知识的讲解,可能复习体系能更加完整、有效。
2.4高三:如果在短时间内想要给高三学生快速提升英语,可能性不大,其实对于离高考只有100多天的他们来说,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和正确的方法引导更为重要,因此,上课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这些关键的隐性因素。
3感悟
3.1实践是社会上的一堂课: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选择参加了未来星的寒假补习班,在这31天中,我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教育技巧及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3.2实践是将理论用于实际的渠道: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和实践中学其它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
[关键词]学习策略的现状;各年级学习策略;策略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17-05
一、有关学习策略的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提出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Bruner在其人工概念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认知策略”,它的提出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滥觞。心理学家Newell,Shaw &Simon (1958) 利用计算机有效地模仿了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形成“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 概念,引起心理学家、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
(二)学习策略的定义
在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学习策略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问题。对此, 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至今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关于学习策略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Rigney,1978)。第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Kail &Bisan, 1982)。第三,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可见,国外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看法各有侧重。国内学者对学习策略的通行定义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与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等,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步骤。
(三)学习策略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在我们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也经常会进行学习经验的总结,这其中更多的是对学习方法经验的总结。由于历史特点和平时学习活动过程的特点,很多人认为学习方法就是学习策略,但方法只是策略的一部分。为更好地理解学习策略,我们需了解学习策略所具有的特点:1.既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又是内隐的思维过程。2.可指总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也可指具体的活动或技巧。3.对学习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4.学习策略的应用有水平层次之别。5.对策略的运用,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学习策略水平低的低年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更多是无意识的,学习策略水平高的高年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更多是有意识的。6.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成为是否会学习的标志。
二、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
(一)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历史
初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学法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部分中小学开始进行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197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心理学会首先在中小学进行学法指导的实验,之后陆续推广到其他省市的中小学。1988年和1989年,国内相继成立了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和全国小学学习研究协会。这一阶段的学法研究也属于学习策略研究的范畴,是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研究性质更多属于经验总结,主要体现在:1.大多数学法研究缺乏科学、严谨的实验控制和设计。2.学习方法来自于教师的总结,而不是科学、系统的实验研究,但教师主要拥有教学能力和经验,并不具备学习策略研究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3.学法指导侧重对学习的各环节进行指导,而忽略对认知加工过程的指导。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的学习策略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研究的科学性增强,研究的范围扩大。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比较不同年龄或不同能力群体使用学习策略的不同特征,从而探讨个体策略习得或运用的发展过程和特点。2.培养研究,指教给学生一般学习策略或结合学科的具体策略,并检验这些策略能否迁移到一般或某学科的实际学习情景中去,此类研究目前在国内还稍显薄弱。3.相关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学习策略与各种学习变量(个体变量、任务变量) 间的相关关系,其中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学习策略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领域
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第二语言和阅读领域。已有研究表明,不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训练研究对提高学科成绩的帮助甚小。由此,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兴起,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与阅读策略研究已成为学科学、习策略研究的热点。国外自1956年Bruner发现认知策略、兴起学习策略的研究之后,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1.研究生疏的认知任务,这一阶段以儿童不熟悉的认知任务研究为主,但Siegler指出,单纯在生疏的任务环境中研究儿童认知发展,会低估儿童的推理能力,忽视不断发展的渐变式机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2.通用学习策略,不涉及特定学科知识的策略。1971 年,自Flavell提出元认知概念以来,以此为基础形成、发展的元认知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训练指导。3.学科学习策略的发展进程,特别是第二语言获得的学习策略与阅读策略研究。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变化反映了学习策略研究已逐步从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发展到应用领域。由于国内学习策略研究起步晚,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领域的变化与国外较一致,但研究范围较狭窄,缺乏研究深度。
三、我国各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一)小学生的学习策略
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1.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自发使用、提示使用到自觉使用的发展趋势。儿童学习策略出现大致在学前期,这时幼儿还不能掌握学习策略;过渡期大致在小学时期,这时小学生已初步地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 但尚不能充分与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其学习成绩,如果教师给予指导,他们也能利用学习策略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2.学习策略水平不断地由低到高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小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发展性、迁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发展性指小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会随着认知能力、学习经验的增长而提高;迁移性一方面指学生会将习得的学习策略运用到实际学科学习中,另一方面指一种学习策略的获得和掌握可能会促进学生掌握另一种相关的学习策略;综合性指学生会在高级认知水平的指导下,将在不同时间与环境下所学习和掌握的各种学习策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系统。4.小学生学习策略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学习策略具有相对简单性,如低年级学生喜欢用数手指来算数。
小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现状为:1.小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极其显著地优于小学三年级学生。2.从三年级到五年级, 城市小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极其显著地优于农村,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农村小学生该方面水平呈下降趋势。3.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男生学习策略水平均优于女生, 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二)中学生的学习策略
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中,学习策略表现为:预习策略、听课策略、笔记策略、复习策略、作业策略、应试策略及一般学习方式的计划策略、理解思考策略、记忆策略和阅读策略。
学习策略在各年级的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在初中阶段,初一学生的表现最好,初三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在高中阶段,高一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又有回升的趋势,各种学习策略水平明显提高,且随年龄发展而稳步发展。总体而言,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高分组学生显著高于中、低分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擅长使用学习策略。
初三学生学习策略水平低的原因有:1.初三学生已转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与初一、初二有很大的不同。2.初三学生的学习主要由教师控制,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被大量挤压,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提高,学习兴趣减退,学习困惑由此增加。3.初一、初二学生掌握的学习策略由于尚未内化,不能有效地迁移到初三的学习中来。
学习策略与性别的关系: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女生总体的学习策略水平均高于男生;初一至高二男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低于女生;但高三男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女生则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女生对复述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运用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女生对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的运用水平比男生低;在理解策略、记忆策略与阅读策略方面,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
(三)大学生的学习策略
大学生学习策略状况年级差异有:1.大学生学习策略总体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水平最高,大四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最低。2.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在总体学习策略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3.文理专业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学习策略上也不存在差异。但其在情感策略、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理科生。
学习策略差异分析:大四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无论是总体还是各因子都呈现较低水平,这与大四学生正面临强大的就业压力、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有关。大一学生刚由高中升入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较之中学阶段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对大学学习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为了适应新的学习内容,他们普遍会尝试多种学习方法,所以其使用的学习策略种类较多、水平较高。大三学生开始了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专业教师也会在学习技巧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所以学习策略水平最高。大二、大四学生已渡过了课程适应期,开始熟悉目前所学的课程,有了自己惯用的策略(当然这种策略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所以他们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较为单一。而且根据访谈结果,大二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弱,这也是导致他们学习策略水平不高的原因。
四、学习策略的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教育心理学专家一直在争论到底哪种学习策略最有效。有关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最无序,很少有一种学习策略一直有效或无效。显然,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方法。Thomas&Rohwer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具体学习方法的有效学习原则:1.特定性。一种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某一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生成性。作为有效学习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需要学生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学习成果,这要求学习者对其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3.有效的监控。有效监控原则仅意味着学生应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以及当这些策略正在运作时,学生能将其说出来。4.个体效能感。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策略的效用,进而相信其效用,这是整个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前提,反之,一切策略的教学都是无效的。
(二)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
策略学习会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但学习过策略的学生, 能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用以弥补培训所占时间, 并使学生终身受益。以下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
1.直接教学:直接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演讲、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2.交互式教学:主要用来帮助成绩不良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它由教师和一个小组的学生一起进行(Palincsar.Brown,1984)。交互式教学要教学生这四种策略:总结,总结段落内容;提问,提出与要点有关的问题;澄清,明确材料中的难点;预测,预测下文出现的内容。
3.脚本式合作: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以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互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与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相比,其记忆周期较长。脚本式合作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不管用哪种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都要结合学科知识。研究认为,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三)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
Oxford(1990)认为学习策略训练至少包括三种方式:1.意识训练,指对策略的了解和对策略价值的认识, 但学习者并没有实际应用策略。2.短时训练,指学习和运用至少一种策略于实际任务中。该训练包括给学习者提供关于策略价值的信息,如何、何时使用与评价策略是否成功使用。3.长时训练,这不仅要训练短时训练的上述内容, 而且需特别注重训练学习者监控和评价自己的操作。同时, 长时策略训练的时间更长,包括的策略更多。Brown (1986) 等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学习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执行及监控策略的使用,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畴。
五、讨论及对未来学习策略研究和教学的启示
我国在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从整体来看,我国学习策略研究局限于某几种策略。例如,策略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与阅读策略,致使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大都引用国外的理论。理论基础的薄弱使理论无法指导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犹如空中楼阁。其次,研究深度不够,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结构和层次缺乏探索,而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亦多引用国外理论,由于文化上存在差异,国外的有些学习策略指导教程可能不适用于我国,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习策略研究目的有以下两方面:理论方面是清楚地了解学习策略的行踪、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特点;实践方面是指导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研究是基本目的和前提,实践研究和应用是最终目的,不可过分追求实践而置理论研究于不顾,使学习策略研究成为空中楼阁。学习策略的教学在我国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有理论基础薄弱,适用国内的指导教程较为缺乏,师生未给予学习策略以足够的重视等。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3-399.
[2] 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
[3] 龚少英.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3(1).
[4] 杜艳芳.小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5] 王恩国,阴国恩,吕勇.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3).
[6] 李红英,吴越.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07(6).
以教材为基础的英语课堂拓展形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笔者依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措施,以求抛砖引玉。
一、做学习报告
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来说,报告主要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人进行的报告,另外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小组合作形式。在学习完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和目标语言给学生布置做一个报告的任务。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世界上野生动物的类型及特点,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这些动物类型吗?即哺乳动物(mammals)、爬行动物(reptiles)、昆虫(insects)、鸟类(birds)及鱼类(fish)。你能够举例说明各类动物的特点吗?
这个任务可以由单人完成,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类动物做一个报告,在课堂上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同样,也可以小组合作,即将班级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人负责一方面的内容,比如一人负责介绍名称及特点,一人介绍主要有那些常见的动物,一人负责介绍这些动物有那些生活习性如食物等,一人负责介绍这些动物的居住国家等。以报告形式拓展对学生来说不但巩固复习了课本知识,同时增强了概括、总结归纳能力。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
二、开展对话交流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现代英语教材的编排大多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很多的英语语言知识在对话中呈现出来。除了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可模仿的对话范例之外,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篇章内容重新组织,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生动活泼,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三、排练情景短剧
英语短剧以其形式活泼有趣、参与性高、语言操练切实有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青睐。英语课堂上利用英语短剧进行拓展,不但能够有效的检测学生对于目标语言的掌握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同时又能够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英语教材中可供拓展为短剧的材料很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设计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四、组织讨论、辩论
《标准》对各级英语语言学习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can do)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学生的产出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讨论、辩论机会将大大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胆地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来积累经验。
辩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个能轻易完成的任务,《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7-9年级完成语言目标3-5级,但对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说,语言目标应该达到6-7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能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积累的信息来表达看法,能澄清意思,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
五、加强写作练习
写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写作拓展也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必要手段。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写作的要求也势必要降低。为了培养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用语及模仿策略,笔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六、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拓展与延伸的重要形式。语言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某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做不完的练习中度过的话,那么他的英语能力也许也会像一张英语练习一样形式单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清楚地知道“玩” 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当然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需要不同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
以教材为基础的英语课堂拓展形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笔者依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措施,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来说,报告主要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人进行的报告,另外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小组合作形式。在学习完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和目标语言给学生布置做一个报告的任务。如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世界上野生动物的类型及特点,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这些动物类型吗?即哺乳动物(mammals)、爬行动物(reptiles)、昆虫(insects)、鸟类(birds)及鱼类(fish)。你能够举例说明各类动物的特点吗?
这个任务可以由单人完成,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类动物做一个报告,在课堂上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同样,也可以小组合作,即将班级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人负责一方面的内容,比如一人负责介绍名称及特点,一人介绍主要有那些常见的动物,一人负责介绍这些动物有那些生活习性如食物等,一人负责介绍这些动物的居住国家等。以报告形式拓展对学生来说不但巩固复习了课本知识,同时增强了概括、总结归纳能力。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
二、师生交流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现代英语教材的编排大多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很多的英语语言知识在对话中呈现出来。除了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可模仿的对话范例之外,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篇章内容重新组织,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生动活泼,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三、情景对话
英语短剧以其形式活泼有趣、参与性高、语言操练切实有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青睐。英语课堂上利用英语短剧进行拓展,不但能够有效的检测学生对于目标语言的掌握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同时又能够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英语教材中可供拓展为短剧的材料很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设计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四、组织讨论、辩论
《标准》对各级英语语言学习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can do)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学生的产出成果要在实践中检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讨论、辩论机会将大大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胆地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来积累经验。
辩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个能轻易完成的任务,《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7-9年级完成语言目标3-5级,但对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说,语言目标应该达到6-7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能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积累的信息来表达看法,能澄清意思,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
五、加强写作练习
写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写作拓展也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必要手段。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写作的要求也势必要降低。为了培养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用语及模仿策略,笔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六、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拓展与延伸的重要形式。语言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某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做不完的练习中度过的话,那么他的英语能力也许也会像一张英语练习一样形式单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清楚地知道“玩” 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当然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需要不同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思考
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
架”。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现将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一、初中化学概念的主要内容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度、化学变化、反应类型等。二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可以看出,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以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等方面展开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相互补充,又有区别,相互独立。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特点
1.较强的抽象性
从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来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微观范畴。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化合价等等。这些概念看不到、摸不着,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它需要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2.形成的阶段性
化学基本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的。在教材编排上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以及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将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穿插编排在不同的章节中,逐步深入。在教学要求上,由低到高将概念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四个目标层次,可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三、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加强直观教学,感性体验,形成概念
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易挫伤学习的积极
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教学中,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需要,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例如对酸的概念的建立,我是从学生生活中对“酸”的理解切入的,结合在CO2学习中对碳酸会使石蕊试剂变红的认识,使学生对酸的理解产生相关的类属性同化,扩大对酸的认识范围,从而形成由系统的概念体系,上升为酸的概念。
2.注重发展性,全面理解,讲清概念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例如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学生刚接触“氧化反应”时,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了碳与氧化铜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时,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氧气”,而是指氧元素,这样氧化反应的外延在逐渐扩展,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对概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分阶段教学,不能一次性教给学生,以免增加难度。
3.对比归纳,逐步深化,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繁多,容易混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突出本质,辨明异同,使概念系统化,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初学阶段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如下表: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对有关的概念深入理解、正确掌握。在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化合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等,都应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4.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应用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是人类对化学科学的实践经验总结,是间接经验。在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是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进一步思维,拓宽知识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学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该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对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讲解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三个方面的活动,第一个活动就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大多数是混合物。第二个活动可以做一个实验,或者是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把铁粉和银白色的铝粉混合,然后通过混合物的分离,让学生们对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通过上述两个活动以后,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在辨析像洁净的空气、纯苹果汁、纯净水,在这样的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当中,来进一步认识到纯净物是指只含有同一种物质的才叫纯净物。通过活动的设计,不但帮助学生形成了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学工作安排主动,教学上路快
8月27、28日召开了行政人员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县秋季开学工作会议精神,筹划开学工作,讨论安排老师的岗位,对本学期的重大活动做了布置,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要求。8月29日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总结上学期工作,全面部署了本学期学校工作,接着又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会议,安排了开学期间班主任工作,布置了开学安全周活动内容。8月30日初一新生报名注册,9月1日至9月2日学校分班组织初二、初三学生报名注册和校园环境的清扫整治。9月3日早上进行了升旗仪式,游校长代表学校做了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的讲话,当天全校按新课表正式上课,科任教师集中备课,全校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在开学的有关工作中,一大批教师表现主动积极:全体班主任全天候驻守学校,不离岗位,做好了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工作非常辛苦。从开学以来的教师工作表现来看,我校教师工作充满热情,使我校开学的教学上路快,进展顺利。
二、学生到校积极,控流防辍效果好
本学期我们积极做好控流防辍工作,今年开学因本县新办了给学生入学特别是七年级新生招生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为此学校扎实有效的做好了以下工作:把8月份作为宣传月和控辍保学活动月,积极动员学校周边新生来校就读,通过网络、论坛、标语、板报、电话联络、上门宣传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全方位控辍保学,使广大群众增强对我校的信任感,依法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确保我校学生个个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领导蹲点包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上门了解情况,班主任在报名的这两天有针对性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实行流失生报告制度。9月3日,正式开始上新课学生到校情况非常理想。一天时间,学校工作就全面走上了正轨,老师按时签到坐班。
三、落实上级政策,坚决执行“零费制”
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坚决执行“零费制”。对学生实行人本关怀,不违规向学生多收一分钱。保险一律实行市场运作,不强制操作。坚持学校收费公示制,实行阳光收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代办费收取,教辅用书全县统一版本,采取学生自愿购买的原则;作业本学生自行购买。
四、规范办学行为,发扬人本意识
坚决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作息时间表安排师生的作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从办人民满意的合格学校的高度狠抓了制度的落实,继续搞好教师素质建设,狠抓教师读书活动,使学生、教师、学校一起成长。落实各项常规工作,优化措施规范管理,部门工作求新实效。
1、加强立德树人工作,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我校实际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学期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着眼培育文化认同感,着眼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建设;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着眼抓落实,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意识。
2、深化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新课改实验卓有成效。①为了赶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迎接新时代教育不同需求的挑战,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基本功培训、新课程培训、校本培训等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督促其学习提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作用,挖掘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利用教师电子备课室,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②我们选定教研专题和科研课题,每周搞一次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公开课或观摩课,并写出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建立健全了听课制度,要求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写出商榷意见。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学校领导加强随堂听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听课内容主要看教师的教,主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基本素养等几个方面上是否充分体现课改精神,看学生的学,重点看在课前准备、学习情绪、主动参与、创新意识、目标达成等方面的表现和生成性效果。③继续推行教学评价制度改革,重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本学期研究重点放在练习题的编选和考试内容的研究上。各年级各学科继续完善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的评价方案,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学科评价体系。各教师认真设计有创意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加强质量管理。
五、狠抓安全工作,确保学校的稳定
师生人身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为确保学生有个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8月中旬就对校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及时进行了维修和处理。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不得做危险的事情等等。9月3日各班就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安全问题召开了主题班会,进一步宣传、布置、落实此项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建立了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定期检查通报制度,以及预警和应急制度,学校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学校每天上学和放学都安排两名同志在校大门口巡值,上课期间校内有专人巡视。加强安全管理,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保证师生安全。各班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全面开展安全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六、下大力气,搞好环境卫生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策略
Shallow talk the investigation teaching and its strateg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Sun Song,Zhang Xiao-ru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type teaching is a development student science cultivated manners of valid one of the teaching modes.The teacher who make it a rule to tradition teaching want to think comprehension to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this mode, need to be appreciate among them of teaching principle, need to be comprehend more and control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of that teaching mode.This text carried on analysis to the contents of investigation teaching, and from 4 dissimilarity of aspect first step investigate investigation type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and strategy of the mode.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Investigation teaching;Strategy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所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那么到底什么是探究教学?目前国内外尚未统一。刘知新在其主编的《化学教学论》中指出“作为学习方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式教学”。也有人认为“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1]; “探究教学就是把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导下和相互有效启发下,凭借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通过主体参与教学,积极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有效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发展创新智能的目的[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按照其一般过程,对科学探究提出以下8个要素即[3]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由于探究活动的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并不是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必须包含以上八种要素。
探究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核心。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由于习惯于普通的教学模式并且对探究学习的接触较少,导致对于探究学习并不适应。因此如何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成为困扰很多教师的一个难题。
结合对理论的研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探究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并且相互作用,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要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对探索新知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优化探究内容
教材中的探究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探究活动、观察活动、讨论与交流、制作活动等,同时知识视窗也提供了大量的背景知识与素材。初三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其知识内容有限,探究能力不足,因此教学内容全部用科学探究方式完成是不现实的。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相应的探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在进行探究教学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探究,由技能目标决定探究内容选取的角度;由态度目标决定探究内容呈现的方式。可简单概括为:适度性原则;引起兴趣的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课堂上,探究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于时间有限,并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探究教学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除上述两点原因外,探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欠佳亦是重要原因。初中化学的科学探究多是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意识到激发学生通过探究自主解答,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逐渐提高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多开设学生实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 对探究教学进行评价
评价对探究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教学把知识作为一种过程而非结果,肯定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建构独特意义的过程。因此,对这一过程的评价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评价的意识,多方面对科学探究的效果进行评价,既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检查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评价应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中应注意:尊重事实,激励为主;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给学生机会说说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收获,或者在作业中布置自我反思,这对于培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及自我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依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4]。
总之,初中化学的探究教学意在改变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教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 教育研究2002,(2):85
[2] 李黔蜀-试述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实施策略[J]. 山东教育研究20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