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8篇

时间:2023-03-13 11:07: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篇1

在我们的大连高校问卷调查中得知,在2013年大连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过程中,感到比较突出的以下几种情况:(1)招聘单位认为女生劳动能力不如男生,不适合从事某些工作(如出差)的占62%。(2)传统观念作祟,认为女生不适合应酬,涉及应酬多的工作不考虑女性的占52%。(3)招聘单位认为女生在生理期间的智力,工作能力,劳动效率等不如男生的占72%。(4)国家对女性的特殊保护,用人单位招用女职工的成本较高(如产假)。可以见得,在找工作中,女生在许多工作岗位上收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失去了原有的许多机会。

二、大学生当代应有的就业观

1.转变“天之骄子”的观念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较快,所需求的技术性人才也在增多,但各大高校毕业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了趋于饱和的状态,那种考上大学就等于有了好工作的时代俨然已经结束。随着很多工作岗位的日趋饱和,大学生更应改善自身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但目前,一部分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这种不能对自己及时的进行就业观的调整,使得当前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2.转变对低职位的鄙视观念目前,我国不仅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还存在岗位上的就业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中对低职位存在鄙视观念,把各大知名企业、大公司以及一些工资水平较高的外资企业当作自己的择业目标,而不考虑那些私营、民营企业,这一观念导致目前我国就业水平相对不平衡,就业更加困难,当就业困难化之后,在就业上的性别歧视也会更加严峻。

篇2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影响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严峻挫伤了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还可能助长部分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她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里就缺少太多关于事业、学业上的自主愿望,更多的是对于婚姻的想法,重心放在找一个能让自己不用辛劳工作便能享受安逸生活的老公上,对金钱的依附远多于对平等婚姻关系的追求。科学调查曾显示,女性在决断力、想像力、拓展能力和推进能力4个方面,一般情况下不及男性,从而导致她们的职场发展空间受限,而这4个方面正是男性特有的气质属性。就普遍情况来看,女性在职场中的弱势地位似乎是天生的。同时,在体能方面,女性也明显不如男性。女性的社会角色分工也需要她们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会分散她们在工作方面的精力,使得她们在事业上的竞争力因此削弱,但这并不代表女性就比男性差。虽然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因为出差、值班、工作强度等方面的因素更多地考虑选择男性员工,但是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同样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

二、女大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扎实学习。在大学期间,把该学的知识学扎实。很难想象,一个多门功课都不及格的学生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积极补习。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社会现实,选择性地补充学习并掌握一些能够提升个人基本能力的知识与技能,如人际交往、自信心等方面的锻炼。提前实习。多接触社会,提前走进不同的工作单位,通过实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就业机会。降低期望。目前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单位,给人一种错觉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过剩!实际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生比例要低很多!之所以在中国大学生难找到工作,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大学毕业生能够降低对待遇的期望,或者愿意从基层的工作干起,那么,就业的机会一定会提高很多;女生的工作同样也就不会这么难找了。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策略

1.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法规建设,为女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女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优质的人才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这些法律虽有条文却在处罚取证等方面难以立案,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客观上使得就业性别歧视越演越烈。因此,只有法律责任清晰了,并且劳动机构对用人单位进行“性别歧视”的执法力度加大了,才能够建立起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好运转机制。

2.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只招聘有一至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其理由是若招聘应届毕业生,至少要培训半年至一年不等,这些培训对部分企业来说往往是赔本的买卖,企业不愿承担这些风险。这给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困难,而对于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来说,难度就更大。3.学校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学校要想方设法去搭建各种就业平台,创造各种就业环境,让女大学生及时地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的动态,及时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调整好自我培养的脚步,将自身的特点转化为优点,争取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的取得成功。

篇3

1.用人单位的原因。在目前这种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占主流的社会中,更多的用人单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历,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一步步的提高,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用人标准是一个能够即刻上任的员工,这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大学生时刻抱怨的一句话就是“我还在学校上学,工作经验从哪里来”,的确如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学业,对于用人单位的这种要求一般情况下是无法达到的,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久而久之,这种严峻的就业趋势就形成了。

2.学校课程的设置造成的因素。众所周知,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专业课都是偏于理论知识的,而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偏于实践的,由此看来,学校课程的设置明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脱节,这种现象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后果。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学习的课程就是片面与理论的,不论在学校专业课、理论知识学的有多好,没有实践经验最后还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现在的用人单位希望的是专业对口,“学非所用”对他们来说很难接受,这样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又进一步增大,但是一年年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在一年年的增加,这无疑会像“通货膨胀”一样,最后带来的后果是社会无法承担的,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也将越来越严峻。5.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前几年的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优势都是各有千秋的,相比较而言,他们之间的竞争相对不会太激烈。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都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留洋回来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相对而言,他们更大的优势是见多识广,而且,在国外可以学到国内没有的技术,对用人单位来说,自然更欢迎的是留洋的毕业生,这样,国内的毕业生就没有相应的就业优势,所以,留学生也就成为国内毕业生最大的竞争对手,无形中增大了我国国内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如此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趋势必然会更加严峻,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3.大学毕业生生的地域限制。各企业及相关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应聘者对当地的习俗及相关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用人单位关心的是应聘者与工作地点的便利性等,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地域歧视现象。然而,我国的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只对有限的地域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就业情况。达不到用人单位在地域环境上的要求,而且毕业生自身了解的地域也是有限的,自然就业率就会明显降低,造成如今我国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趋势,这也是很大的因素之一。

4.毕业生数量的供大于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的毕业生已经是成千上万的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里仍然是继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长,然而,能够选择的工作岗位却不是剧增的,而且,每年的待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待业人数的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我国现在的劳动市场机制不是很完善,劳动力剩余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供过于求“,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是有限的,所以,数量大幅增长的大学生的就业必然成为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

5.我国教育机制的原因。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选报,人才过缺。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如只重视学生数量而不重视毕业生质量,没有深入激发学生潜能。有的大学生反映,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这不得不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失败点。当然,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原因还有很多,目前最需要的是研究相应的对策、方法,以便于能够减缓这种就业趋势的严重性。

二、缓解目前我国就业趋势的对策及相关建议

1.针对学校的对策。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学校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首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大都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所以,高等院校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及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其次,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差,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对应的降低,这样,必然是会社会淘汰,就业问题也就无从解决。所以,高等院校要积极观察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向,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求,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以致用及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使学生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只要学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各方面能力有了提高,我国的就业趋势就会相对缓解。

2.针对大学生自身的对策。无论如何,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对象,要想缓解我国目前这种就业趋势,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俗话说“理想是成功的照明灯“,只要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大学生自身就有了奋斗的方向,也会有充足的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其次就是,大学生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不能眼高手低,万事开头难,大学生在对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时,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定位,这样才会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同样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3.针对用人单位的对策。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的,就算大学生是千里马,也需要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用人单位现在的标准大都是工作经验,这个标准大大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要想缓解目前我国这种严峻的就业趋势,用人单位应该稍微改变一下用人标准,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企业文化,也给用人单位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及其可以带给企业的效益大小等,这也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另外,大学生刚进入企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能力,所以,企业应与时俱进,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4.针对政府的对策。要加强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统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政策的落实,抓紧制定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统筹协调大学生见习制度和实习制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统筹相关政策资源,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行政合力,统筹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在转型升级中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统筹人才需求规划与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大学生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对于人事户籍制度的制定相对滞后,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健全,让人力资源的流动受到了制约,使得毕业生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自主择业。因此,为了能够让毕业生能够更充分的就业,就需要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

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风暴,大学生就业,困境,出路

近几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省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应出台各类符合省情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贵州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力有限,因此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各地经济受到重创,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8961人,其中本科31407人,高职高专34813人,毕业研究生2741人。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率看,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震荡,见表1:

表1:2005-2008年全国及贵州省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单位:万人、%

全国毕业生数

贵州省毕业生数

占比例

全国就业率

贵州省就业率

2005

338

3.93

1.16

72.6

85.28

2006

413

5.32

1.29

72

80.94

2007

495

6.59

1.33

71

88.15

2008

559

6.91

1.24

篇5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和高校发展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贵州省省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大学生就业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由此可得,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程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所谓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未来职业的期待及愿望。大学生就业意向是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与就业有关的观念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就业影响因素的考虑和选择职业,选择工作条件和就业地域的一种职业倾向性态度。因此,本文就新时期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力求真实了解和掌握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现状,为国家制定就业政策、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选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提供参考;为学校指导学生成才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从多个角度设计《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全部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遵义师范学院14个系本科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38份,有效回收率达91.14%。采用整体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将遵义师范学院四年级14个系各本科专业学生编成序号,采用Excel随机抽样产生各专业名额分配总数。学生自愿参与测试,填写书面调查问卷。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所采用的调查工具为自编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重测信度为0.921)。问卷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调查的年级、专业及性别等信息;第二部分为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创业和学校就业指导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就业形势的调查(表1)

表1就业形势的调查

您觉得现在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非常乐观

5.33%

能找到工作,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25.08%

很难找到工作

25.55%

篇6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篇7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篇8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