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7: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考地理学习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考备考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使课改实施后的第一轮高考方案摇身变为现行的语数英加综合。本人经历了课改后的两次高考改革,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学必须与课改俱进,要及时调整教学新理念及备考策略。因为高考的改革必然会使日常的教学内容、方式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但不管备考的方式如何变化,考纲依然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标,因此,在细读考纲后,把握考纲的内容,是我们在制定备考计划的过程中不可少的工作。因此,针对考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在新一轮的高考备考中本人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研读考纲,把握教学难度
高考的备考工作最根本的依据就是考试大纲,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考纲,细读考纲的内容,本人认为考纲在整个备考工作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 导向性作用
把握教材中没有涉及的考点:如自然灾害的含义: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原因及危害;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把握考点中没出现的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的水体(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和意义;城市形态等。
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第一轮复习依旧是高考备考的主旋律,知识点落实到章节,同时用时较长。但在本轮复习中容易走入复习课成为新授课的误区,新授课侧重指导学生认识掌握新知,而复习课侧重于巩固,消化旧知,所以一旦走入此误区,一轮的学习仅让学生做到回顾知识的作用,并没真正理解巩固知识,同时,新授课堂教学容量比复习课小,所以会导致第一轮用时过长,而影响后面的复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依据就来自于考试大纲的说明,教师通过研读大纲确定复习的内容,及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种把握住授课的难于程度,可以避免因讲受过深可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学上的蜻蜓点水,而让学生理解不透,记忆不牢。
2. 查漏补缺
由于在一轮的复习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面面俱到,不遗漏任何一知识点,因此由于网撒得过大,而重点不突出。因此应该根据考纲的要求,结合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突出抓好重点内容的复习,这样,学习上的难点就能够得到有效的突破,重点和主干知识能够得到巩固和夯实。因此在一轮复习备考结束后,我根据考纲整理了一份考点内容,让学生一一自检过关。
3.明确本学科考试能力要求
以考纲中规定的能力考核,作为复习中每节课的能力训练目标,贯穿复习的始终,并在后阶段可以针对各次的模拟考试中暴露出的缺陷来调整可制定下阶段的复习内容及计划。
二.明确各轮复习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及进度
1.第一轮的复习梳理考点知识,以夯实基础知识为目标
稳战稳打,到边到沿,不留死角;同时核理知识,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轻易地掌握知识。随着知识的积极,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会越积越来,这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对已复习的知识做好整理和归类工作。例如,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1)规律类:如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气候分布规律等(2)成因类:如:气候成因、地貌的形成、等。(3)影响因素类:如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气候的影响因素、洋流的影响因素、水温和盐度的影响因素等;(3)区位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站点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4)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类。如各类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工程建设、资源调配等。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以章为单位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以模块为单位建立知识体系。知识的整理和归类这一环节往往不被重视,其实知识的整理和归类,是提高复习成效的有利武器,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梳理完成,既可增强学生的记忆量,又能从中提炼出知识的规律性、思维的方法性。
2.第二轮专题整合考点,构建网络,以能力提升为目标,
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的知识点像天上的星星一上繁星点点,同时也像星星与星星的距离一样的遥远,这样容量造成知识的缺漏,可记忆不牢,也违背的高考大纲中能力的考核目标,因为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备考过程中,本人通过以下两种子方式,把看似零碎的知识整和为一体:第一种:寻找主线,贯穿各知识点。如: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可以气候地形为主线,分析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又如气候知识,可根据气候分布规律、气候特点、气候成因,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等这一思路进行知识联系。第二种:以区域为载体,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如,构建心理地图(区域地图)――(覆盖)地形、气候、资源、河流――(定位)提取准确的自然要素――(推论)植被、土壤、水文、水系(推论)城市、人口、交通、工农业等
三.发挥各模拟考试的诊断,不断调整备考策略
通过试题的分析,明确高考的能力要求,对于我们选择、设计、编制学案、学习材料及习题等会有很在的裨益。同时还可依考评的反馈,针对学生的弱势确定复习内容,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备考的有效性。如在广州市的两次模拟考试中,题目材料大多以图文的形式呈现,而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审题不清,区域特征不熟悉,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无法正确使用专业的地理术语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本人针对模拟考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及围绕着四大能力要求重点关注了以下内容:
1.提高地图技能,提升答题的准确率――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广东高考题型,最大的特点是图幅较多,这样,考生读图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答题的准确率,所以不管一轮的基础复习还是二轮的专题提升,读图技能的训练都应关注。本人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上注重以下几方面:
细读: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时限及学生心理的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因漏读图中及题目的信息点,而导致失分,如二模试卷中40题,本题以西亚的迪拜为背景来考察位置、气候等自然要素以及人口、工业等人文要素,其中第一小题迪拜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被誉为中东的新加坡,由于较多学生忽略了图例中的信息点――国际航空枢纽,而造成了答案上的不完整,以致得分不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一定要注重读图、读题的方法和次序。
提取:广东高考卷的特色图文等材料比较多,而在现行的高考方案中,三科综合作答,思维转换能力要求高,答题时间紧凑,所以在读图和做题时,删减无关的图文材料内容,对材料化繁为简,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及降低试题的难度。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可根据哪份材料作答的提问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学生对信息的加工提取能力,降低题目的难度,提高得分率。
联系:注重图中信息间的联系,信息与题干的关系、题干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等。
分析:即获取图中显形信息,挖掘图中隐性信息,分析与试题考查内容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调动与此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加以整合,形成正确答案.
迁移:适应新的情境设置,获得临场探讨问题的应变能力,即结合地理图表,培养学生地图迁移应用的能力,主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重专业语言的运用――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
地理学科在答题的过程中有较强的答题规律及用语,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流向、山脉走向等文字的描述,同时还需要对各种图表进行形象的表达,因此近几年的高考中,重点考查学生专业述语文字表达,图像表达双重语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训练的同时要善于归纳,特点是同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规范的归纳。
3.强化思维训练,重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的能力
此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答案中,由答案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有严谨的地理答题思维及清晰的层次,能否把握答题的方向及答题的程度,在分析论证的过程能否运用归纳、比较、概括等分析方法。
五.反思与建议
1.读课本,看图册
在以往的备考中,往往在阶段才强调回归课本,但本人认为,回归课本在整个复习阶段都应注重,因为教材多,在后阶段时间紧迫,学生应考科目多,所以在复习的时程中应提示学生回归课本。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较多的就是不会应用地理术语作答,其实课本就是地理术语集。同时,文综地理试题虽然以能力立意,但所有的能力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生要通过读课本、地图来加以巩固。
2.敢放弃,重成效
在后阶段时间有限的复习下,练习贵精不贵多,若已尽力都无法取得成效的知识,就不必再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了,如变式光照图的判读、难度较大的时区计算等。而应该找到能尽快能取得成效的知识模块。例如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作为解题的背景,但此内容以又直接影响到解题的准确度的,应争取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较大的复习成效。同时,通过阅读错题集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答题格式等,可以增强答题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这种有针对性、重方法的复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果。
3.练审题,提速度。
审题速度慢、审错题误是在学生考试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现象。新一轮的高考要求学生在五十分钟内完成地理学科的答题,由于地理学科在试卷中排序最后,因此,学生往往由于前面学科答题的影响,到了本学科,往往答题的时间不充裕,因此,在紧迫的时间下,学生必加快阅读材料及审题的速度,同时还必须提高审题的准确率。但学生因粗心看错题目或是概念不清,题意不理解而审错题的同学比比皆是。面对第一种情况则需要在平时的备考中反复叮嘱,并加强学生的心里素质。而第二种则需要学生掌有效的审题方法。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首先要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其次是把握题干中限制性的字词,如说明、分析、评价等词的答题方向及程度要求;最后才下笔作答。
4. 析学情,重个体
要及时的检查学生的笔记,从笔记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要及时批阅学生的错题本,找出学生理解偏差最大的知识点,及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对该知识点进行补缺;课外多与学生交谈,指引学生制订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及时纠正学法上的错误。
5.编学案,重有效
高考备考资料繁多,在众多资料中找寻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指导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编写学案。学案编写的内容应包括考纲要求及解读、知识梳理、重难点知识解析、知识拓展、习题部份;习题部份可以两种形式,一种是近年高考真题再现、基础过关,专题训练及能力提升等,另一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选定习题,如必做题及选做题,选做题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等。
“学案”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的编制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了学习,也就学会了生存。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学”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主转变为如何促使学为主由此,“学案”便孕育而生。
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优秀的教学?前苏联着名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家巴班斯基在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中对最优的标准提出这样的论述:“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第一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巴班斯基的这些教学最优化标准,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仍然适用即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有没有长进如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不到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或无效的。其次,教学效益必须考虑时间因素,从学生的健康考虑时间安排。效果被时间“除”即教学效率如果每个教师都占用学生的大量时间来获得教学效果,学生会不堪重负要有好的教学效率,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有和谐的“教”“学”关系在教师认真‘教”的同时,要有学生积极、自主地学“学案”的使用就是为学生自主地学、系统地学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二、“学案”的界定和基本目标
“学案”是教师编制的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与“教案”虽然都是由教师设计的,但它们之间有所不同:“教案”的实施者是教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学案”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学习树料,它的最终使用者是学生。“学案”有利于强化学习主体的自我认知的心理体验,“学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媒介。
在教与学的一般关系上,教法高于学法,因为它既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又有着示范作用。但同时教法源于学法,教者应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制定教学策略,“为学习设计教学”(加涅语),并将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在操作层面上,教法既服从于学法,又服务于学法,教师的工作应努力地指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向自己的学习过程,力求不断改变和促进自身进步的学习状态。
现行的“学案”有很多种类型,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素质教育新学案》、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正在开发的“学案导学法”学案,还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专题学习网页”或“专题学习资源库”式的“学件”学案等。
鉴于对地理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学生状况的分析,我们提出的“学案”有别于上述类型我们把“学案”使用放在“教”之后,利用“学案”整理知识,认识地理知识结构,在自学过程中掌握分析、归纳、推理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因此,我们的“学案”是复习性质式的。“学案”其基本目标是:学生通过“学案”梳理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拓展思维,综合联系,掌握一些地理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会学地理。
三、“学案”的目标分层和设置要点
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段,其中高一年段每周只有1课时的教学,是文科学生的选修课程,在此不多叙述下面主要从高一和高三两个年段分析教学目标和“学案”的层次。
1.高一“学案”的目标与设置要点
高一的地理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高一学生只有约15%向文科方向发展(高三应试考地理),高一地理主要教学目的以素质教育为特征,即初步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认识世界和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曰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待续发展观念。
高一“学案”的目标主要有三层:(1)梳理课文,把握知识结构,把一些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2)加强对概念理解的思维训练;(3)拓展性学习。课文中陈述性的地理知识,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案”中有一系列的表格和框架图,有利于学生归纳和比较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事物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学案”中设置一系列以图为中心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果前两个层面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材料的话,那么拓展性学习则是在教材范围之外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素质教育新学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案”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而我们对这一部分内容则是采取“无案”化的处理方式—不作任何指导,只要求学生把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探究呈现给教师和学生,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提交的探究成果进行点比全国着名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曾指出:学习能力是什么?是知识加方法加运用!本“学案”的三个层次正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学习能力这种认识之上而设计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把“学案”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就变成子“学件”,即“专题学习网页”设计。当然‘学件”的设计与实施还受到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及软硬件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已经制作了《月球》的专题学习网页,初步尝试,较受学生欢迎。2.高三“学案”的目标与设置要点
高三年级地理学习与高一年级间的差异是:(1)必须面对高考,是应试教育,知识的掌握很重要;(2)文科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学习能力较理科学生差,学习习惯也存在问题。所以高三的“学案”设置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按计划、分阶段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高三阶段“学案”的目标主要有:“学案”设置的第一、二层次和相应的目标就是组织学生自学,把握知识结构,拓展思维空间。学什么、如何学,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树料,是地理教学内容的最基本载体。所以,“学案”的第一层次就是组织学生通读或自学课文。这部分“学案”以章或单元为单位进行,按课文次序,通过小型间答和填空题逐步进行。
课文中的文字学生不会不懂,但其中的知识点、概念间的关系、知识结构不容易把握,“学案”在编写时要注意重点、难点的把握并设置难度阶梯,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结构。
在组织学生自学时,要设计好让学生如何参与学习,是看书、回答问题、发现问题、画图还是思考?通过这些途径或程序使学习者吸收必要的外部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
地理知识结构的总结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将某一节知识点的内容归纳出重点,分析几个知识重点的内在联系,如因果关系、平行关系、递进关系、对比关系等,找出连接几个知识重点的‘桥梁”,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知识结构图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案”第三层次的目标是:理解高考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现在,书店、书摊里堆满了各种复习用书,仔细翻阅这类书籍可以发现,这些复习用书质量不高,相互抄袭、模仿高考试题或抄袭高考试题的很多,有创新性的很少。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精讲精练而选编。各种练习题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组织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历年的高考试题是优秀的试题资源库,它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于是,我们“学案”的一部分就是对历年高考题的分章、分类和分析这些分类试题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优秀“学树”精讲精用这些分类试题,让学生从这些高考试题中体会高考“不变”的能力要求。
高三“学案”第四层次的目标是:综合、整合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学案”通过一个主题或一个专题展开,打破教材学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个别范例,解决关键性知识点、联系图采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学案”编制原则和运用策略
根据以上分层目标,在“学案”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在“学案”设置过程中要对高三学生整一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设计教师要精通全部教材,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单元设计、课时设计、训练设计,使学生的认识由浅人深,由局部到全部,认识分布现状与模式关系,并建立起“全景脑图”,形成学习系统高一的“学案”按教学单元发放,一学期形成成套的复习提纲。
关键词 地理教学;迁移能力
所谓迁移能力,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于新的情境,在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以此促进新内容的学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所体现出的能力。孔子所倡导的“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思想其实就是早期迁移理论的雏形。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在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迁移能力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突显。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显著特点。地理学科兼具文理科性质,具有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利于解决地理实际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抓住“最近发展区”,为知识的迁移构建平台
维果斯基的最新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追求的有效地理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发展水平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的迁移,完善认知结构,从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讲述“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一节时,根据学情先复习太阳光照图的“三点一线”(即直射点、交点、切点和晨昏线)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把等值线的相关知识原理进行迁移运用,引申出“等太阳高度线”的含义,即把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如图1所示。
引导学生归纳出“等太阳高度线”的基本规律:如果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太阳高度在地表的分布从直射点向晨昏线(圈)呈同心圆状递减。
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练习。
问: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图 2),说出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把“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原理和经线圈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不难得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120°W)。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和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复习相关基础知识,甚至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教具演示“等太阳高度线图”,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归纳出“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原理,然后展示课堂练习,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把“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原理进行迁移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关于“等太阳高度线图”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认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为知识的迁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呈现“先行组织者”,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丰富和改造认知结构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研究迁移理论时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它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桥梁”顺利地产生迁移,从而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教学多媒体、教具模型,也可以是地理图表或文字材料。
例如在讲述“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时,由于水循环是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所以在学习“海上内循环”时,教师可以先展示“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的形成过程,以此作为“先行组织者”,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海上内循环”过程示意图。学生通过勾画示意图,加深了水循环主要环节的认识,逐步构建了关于水循环的知识框架,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如果此时教师再抛出著名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提问学生:“天上”指哪里?黄河水真的“不复还”吗?同学们怀疑过李白这句诗的科学性吗?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迁移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体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从而产生“顺应”和“同化”,在思辨地理问题的同时发展了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的知识领域得以拓展,认知结构得到完善,从而丰富和改造认知结构。
三、创设“情境问题链”,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福建卷),往往将相关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科学有效的思考情境,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激活学生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二区域地理《北美――以美国为例》一节时,我们就可以创设层层递进的“情境问题链”,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思考。
问题探究1:读图3回答。
(1)简述美国的本土地理位置特征。
(2)简述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
问题探究1实质上是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回归课本,复习基础知识,进行知识建构。
问题探究2:以乌鲁木齐和芝加哥为例,对比两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的异同及成因。(图4)
问题探究2是在问题探究1的基础上,跨越空间,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用相关知识并被激活迁移应用在新的情境中,巩固了相关的气候基础知识,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和运用。
问题探究3:读图(图5)分析美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知识拓展:比较北美西海岸、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及其原因。
然后引导学生列表归纳“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关键词: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地理教学
学科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建的,是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课程入手,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学科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学科结构理论认为,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科结构的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即为结构。学科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征。整体性是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学科教学中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不只是了解概念、规则和原理本身,而且要思考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则之间以及与事实现象之间的联系,使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构建经纬交织的知识网络,克服离散性。这样就既易于学习,也便于深化理解和记忆,因为学习材料纳入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之后,可减少复杂性而易于恢复,便于提取。层次形是指学科知识由于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不同,所以会形成具有层次性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而处于塔顶的就是学科领域中核心的基本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与这些基本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就能起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的效果。在学科教学理论的启示下,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学科基本理论对学科教学的启示是:学科教学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现象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整体系统地构建教学框架。教学工作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要系统分析学科教学内容,把握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编写完整系统的结构提纲,然后再根据结构提纲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在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系统分析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整体构建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地理学科结构的分析与认识
1.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有三部分构成: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系统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整体和其中各个要素,主要讨论地理事象的一般规律,又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人文地理研究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区域地理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内,各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定模式。两类知识的关系是:系统地理是在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性知识,而这种知识又成为理解区域事实和区域特征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掌握系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诸多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而学习区域地理中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又是形成系统地理概念和理解系统原理必需的感性认识基础。由二者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由系统地理知识组成。
2.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界定
在中学的地理教学内容中,系统地理知识主要由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两大部分组成。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必须对哪些是地理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界定。以下是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分析:
(1)地理基本概念的界定。地理概念是指人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故在地理概念中可分为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前者反映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后者反映一个地区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如热带沙漠、中国人口等。地理类别概念属上位概念,其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强;地理区域概念属下为概念,一般包含在地理类别概念当中,如气候这一类别概念包含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一区域概念。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理基本概念主要指地理类别概念。
(2)地理基本原理的界定。地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两部分。
地理特征 地理事物是地球表层客观存在的构成地理环境的物质系统,不论大小地域的地理事物,都有各自地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或相对显著的性质。这种形象和性质的概括,就成为地理特征。由于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处的环境有同有异,致使其出现多种多样的地理特征。从大类方面来说,有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特征,有人文特征,如人口、城市、语言等。从地域方面来说,有某一高原,某一流域或某一城市的特征等。从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看,地理基本特征主要是大类方面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它是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关联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地理分布中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气温气压分布规律、植被分布规律等是基本的地理分布规律知识。地理演变是使人们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节奏性,如水土流失过程,城市化进程、造山运动等。地理成因是指任何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的出现,都有其某种原因存在,或者说都有其某种因果联系存在,这种联系的因素方面,通常称之为地理成因。地理成因是理论地理学的一项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地理因果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
(3)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分析。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的联系有两种形式,两个层次。一是同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如地理位置主要有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构成,而经纬度位置又由经度位置和纬度位置构成;要了解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又必须学习地理坐标的有关知识。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网络相对来说较单一,层次较低。二是多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联系的网络错综复杂,是在同类概念、原理基础上建构的较高层次的联系形式。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具有这种多类概念与原理的联系网络。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有两个基本的研究目的:一是所有的地理事实是怎样聚合到一个地点并共同起作用的,怎样共同决定地方的特征并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二是这些地理事实怎样在不同的地点有所不同,怎样造成地方和地区的差别,并成为人类不同发展的基础。由地理学的基本研究目的可以得出,地理概念与原理联系的交结点是区域,区域由地理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景观。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区域景观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掌握分析方法。而实施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在对地理学科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结构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结构如下:
1. 自然地理
转贴于 2.人文地理
3.区域地理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性上的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具有统帅作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的现象。如学生学习了地形的概念、分类和分析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就能分析理解不同区域的地形特征。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布鲁纳说:“关于人类的记忆,经过与实际的充分研究,我们能够说的最基本的东西,也许就是,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结构得很好的筐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区域地理的感性知识较为丰富,事实材料很多,教学中记忆的负担重,利用学科的知识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仍以地形为例,地球表面的地形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了地形分布的一般规律,就能分析推演出局部地区的地形,而不必逐一记忆。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极简单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而具有在记忆中的强大再生力量。
3.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积极影响。凡是二者之间有相同或相识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迁移有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技能方面的迁移,是用于具体的个别的技巧。普遍迁移是指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遍迁移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从学习过程来看,一开始,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把它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去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你掌握了前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容易理解后面的新知识,对遇到的新问题就容易解答,也就是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如学习了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后,学生就能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分析理解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农业生产状况。所以布鲁纳认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要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只有精通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做到,而且“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他对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他还强调指出,通晓某一学科基本结构,不但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研究这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学科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知识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独立前进;你无需为了知道各事物的属性而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要通过对某些深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认识是个巧妙的‘策略’,借此,你能够获得许多的大量情况,纵然你头脑中记住的事物的数量并不多。”
4.学习了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歇。因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虽有难易之分,但根本性知识一致的。如初、高中所学的气候知识在基本概念、地理分布及成因上是一致的,只是高中的知识更加关注气候的成因分析,抽象知识与逻辑推理的成分加大,也使学习的难度加大。但通过对气候基本概念与简单成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气候知识,也能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顾明远 . 国际教育新理念 . 海南出版社 ,2001
2. 李建刚 . 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褚亚萍 . 地理学科教育学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杨启亮 . 困惑与抉择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关键词】新闻;地理教学;教法;课改
1 课题的由来
有些学生认为地理学科为“小学科”用途不大,地理知识背背练练、枯燥乏味。其根源就是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所以如何使学生保持渴望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处于最佳状态?笔者一直在思考与探索。一次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很喜欢听教师讲一些发生在国内外的新鲜事。于是,本人有意识的将地理新闻引入课堂。经过数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把新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有以下三方面需要:
1.1 适应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地理新课标》还特别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1.2 拓宽教材的需要
高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阶段,知识需求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有限的内容。再者,新教材使用案例教学,案例虽然具有代表性,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事件千差万别。所学知识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让学生经常走进社会了解事实不太现实,通过新闻媒介了解一些典型的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加以分析、评价,找出原因、得出结论。是教材的必要补充和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1.3 适应高考的需要
高考中不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题,不少问题都联系当前形势,热点就是考点。比如,06年全国卷高考题中,选择题2、6、7、8都考查能源这一热点问题。综合题36考查了“沙尘暴”这一环境热点问题。9、10、11题也是以2004年10月14日的日偏食这一新闻作为题干材料的。05年上海卷第四题材料阅读是关于北极科考这一热点问题的。04年江苏卷选择题1、2、3,是用2004、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地点:雅典、北京作为背景,考查气候、环境等问题的,11、12题考查了西部大开发这一热点问题,综合题31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热点问题。04年全国卷综合题36也考查了“白风暴”这一环境热点问题。总之,重视新闻,注意热点,也就把握了考点。
2 新闻资料的来源
笔者认为新闻资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 网络:网络是最快捷、最及时、最广泛、最具选择性的新闻载体。让学生经常浏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环球国家地理杂志》,《世界各地》,《地理知识》,《中国民族地理知识》,《地理教与学》,《地理课堂》,《中学地理学习》等网上栏目。它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2 电视:19点新闻联播,所涉及的社会热点、地理知识都很多,学生坚持天天看。教师剪辑一些相关地理知识在周六播放。比如:《中学生知识大赛》、《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人与社会》、《话说长江》等。这些节目颇能吸引学生,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2.3 报纸:教室里订有几种与地理相关的报纸。有《科学导报》、《考试报》、《少年素质教育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学习报》、《半月谈》等。学生可以见缝插针、随时随地获取一些喜闻乐见的新闻。
3 新闻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
有了好的新闻素材,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以便发挥其最大效益,也是值得注意的。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3.1 重大新闻事件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如中国的两会召开、“神州”系列的发射、禽流感、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印度洋海啸、苏门答腊岛上的火山喷发、台风、厄尔尼诺现象、沙尘暴现象等,我们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及时收集信息,整理成学习材料、融入学案,并分析其成因、原理。如“神六”发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9月?发射地点为什么选择在酒泉?观测站的位置在哪?为什么选择在那里?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地理原因是什么等。让学生结合现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评价,学生既有兴趣又留下深刻印象,还能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结合课本,适时插入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新闻素材
教师平时要注意材料的收集并整理好,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信息库,便于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更多信息。因此教师要力争找到同课本嫁接的切入点,给课本注入更多的新内容,有针对性的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如高一讲锋面时,让学生看一看准备好的连续几天的卫星云图,天气播报图,让学生分析锋面与天气的关系。高二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时,将五一长假录制的旅游新闻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从现实中感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建议。讲到地震灾害时,回放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地震、引发的海啸及当时的灾情,让学生分析其成因、灾害的关联性及带来的危害,从而意识到认识大自然的重要性。
3.3 每日新闻成为学生自觉学习地理知识的途径
每次课前几分钟,笔者让学生先讲近日的地理新闻,并分析其原理,每节课有一名主讲人,不足之处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或者教师补充。这一活动使师生不仅看新闻,还要记新闻、讲新闻、评新闻。学生个个遥遥欲试,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4 地理新闻的使用效果
地理新闻在课堂内外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1 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由于新闻贴近学生实际,与时俱进,符合高中学生追求新知的需要,学生易于接受,尤其是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地理的热情大增,提高了学习效率。
4.2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看、记、说、评、析等认知过程,使地理新闻将知识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是局限到课本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向世界,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并分析原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4.3 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的能力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劳动成果,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经过实践,学生提高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为中学生日后走进高校或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学生的地理学习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建词】地理教学 中学生 创新能力
教育家说:“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随着地理学科恢复高考的新变化,为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新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有助于素质教育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
一、对地理教材中已有定论的问题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讲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时,在教法上可问学生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南亚夏季是否还有西南季风?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经思考后将得出南亚在夏季将不再有西南季风,而是东南季风。这种例子很多,老师在平常中注意积累,适时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如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短如何?“三圈环流”、“洋流”将如何变化?若黄赤交角为零或变大或变小,地球上四季、五带将有什么变化?假设南美安第斯山南段山脉缺失,对该地气候、自然带有何影响?若我国秦岭为南北走向,地势是东高西低,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何变化?黄河倒流是否有凌汛?等等。这样教学既能让学生将地理知识学懂学透,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在探索问题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的提问能引出创新的思维,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如关于探索再过50亿年后,人类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前途总是光明的。因为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在银河系以外,人们又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这仅仅只是人们目前能够观侧到的宇宙部分。所以,50亿年后的地球会在浩瀚的宇宙中重新找到一颗恒星作“靠山”形成新的“太阳系”。有学生说:明天会更美好。因为50亿年后,科学技术将达到高度的发达。今天的美国就准备造一个月球,那么50亿年后人类造一个太阳不是很简单吗?可能那时候的太阳还不止一个,有“美国造”、“中国造”、“日本造”等,每个国家不仅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建造自己的“太阳”而且还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确立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的长短,这样可节约能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学生回答的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是学生关注未来的良好愿望,是学生创新品质良好表现。我们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肯定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创新思维的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研讨会、辩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地理知识中涉及了很多新的科研成果和尚未定论的地理现象和理论。教学中开展一些研讨会、辩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如地理教材中涉及“太阳系外生命存在条件”问题,可指导学生开展讨论。某天体(主要是行星或卫星)的地理环境与地球相似就可能存在生命。而有的学生认为与地球地理环境相差很大也有可能存在生命,理由是科学家在某大洋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了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在南极洲冰川几千米深处发现了耐低温高压的微生物,这些生命生存的条件都相当恶劣,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生存的地理条件相差甚远。另如“全球变暖”问题,有的同学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二氧化碳增多,使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地球气候周期变化所致(受间冰期影响)。又如讲“生态平衡”时,有的学生认为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自然生存系统的原貌;有的学生认为对不利于人类与环境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应打破,比如打破荒漠的生态系统,重新建立防护林、绿洲的生态平衡;打破沼泽生态环境,建立农田生态平衡。这些问题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布置学生进行研讨、辩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挖掘。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外活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地球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外实践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小模型制造,创绘地图;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如“矿产资源的利用及其保护”一节提到对海底深处锰结核的开发利用时,可启发学生如何开采,指导学生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无人遥控潜水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潜艇开采船等。学生通过绘制练习,使他们充分地实现自我,展现才华,培养了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改变教育观念,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涵之.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10
[2]蔡明.论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地理教学2000.1
一、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活动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调查显示,约有63.2%的教师认为活动使得课堂任务变得更艰巨,难以把握教学进度,难以驾驭课堂气氛,难以协调讲课与活动的关系;56.4%的城镇中学生和超过75%的农村中学生反映活动量偏多,偏难,每课时至少要解决2个以上的问题。个别活动问题确实偏难,偏深,如67页问题研究:假如我们大量地将南极冰山运往热带地区去解决那里的淡水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扎实的地理基础,这样的活动问题与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不符。
2.受当地的实际条件限制无法正常开展
例如,《必修1》中有关褶皱和断块山的区别,如果当地没有山,或者离学校比较远,那就不能真正开展实践活动。又如,进行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活动,同样受当地条件的影响。
3.实践类“活动”普遍重视不够
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实践类活动可做可不做,是学习之余的陪衬,甚至把其跟课外活动等同起来,并且实践类活动更难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因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与课本有联系的活动,像辩论会、出黑板报等,可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次实践活动比理论上的说教更有效。好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培养的方式,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
4.知识与能力的认识不清
现在的课堂理念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说能力更重要。以前总讲太重知识而轻能力,而现在又走入了重能力而轻知识的另一个极端中去了。应该强调一个平衡点,知识和能力都很重要,不要失之偏颇,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总之,地理活动模块渗透了一些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核心能力”是支撑着地理新课堂知识体系的骨架。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训练,是教师在活动模块教学中应重点对待的首要问题。
二、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活动模块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个种类。
1.思考活动模块
这一模块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其教学策略如下:
(1)营造心理气氛,发挥情感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状态之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动学生的激情,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思考,建立思维线索。上课如果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激发,思维得不到开发,因此上课可以通过情境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时,学生能够轻松地脱口而出,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如果角度变小,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及南北半球气压带和农作物的分布将如何变化?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路也得到拓宽。
(3)剖析地理规律和原理,养成思维习惯。高中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如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等。要学会规律提炼。文综高考重视知识的因果关系,突出原因分析,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原理剖析。
2.探究活动模块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和了解的情况,或者结合某一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有些题目教师在课前就要预先进行布置,许多题目最终的答案可能具有多样性,但一些题目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重树观念。如第24页活动问题:要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学生借助现有的学习材料和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和教师、同学密切合作,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列表、比较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进而归纳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特点,提高自身素养。
3.实践活动模块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课后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实地调查,目的是为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人文地理内容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新课改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具体的课标要求,教材在人文地理部分对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做了更加贴近生活的处理,谋求以通俗易懂地方式教授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同时教材编写采取一纲多本的模式,其中湘教版更是采用案例形式、活动课形式、调查实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无疑对于教师授课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在人文地理授课时必须依据课标、突出教材、兼顾学生差异并针对具体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因此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对人文地理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教学。比如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学校所在地区的旅游景点进行旅游现象和规律的学习。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兴趣,更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地图学习法 地图的作用对人文地理教学而言也是不可小视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地图教学。比如在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区域了解某地区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从而进一步了解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种类等条件,进一步掌握分析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地理区位。
对比法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比较多,知识较零散。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中的异同点做到准确掌握、避免混乱。比如农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选择就可以对比学习,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工业受社会经济影响明显。但这二者之间有联系,两者在进行区位选择中均受自然和社会影响。
二、教学实例
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为例,进行案例教学。
新课引入阶段:以一首春天的故事拉开序幕,贴切本课主题,同时十分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新老师的陌生感。歌词内容上把握住1978和1992两个关键时间点。引入本课内容。
重点知R讲解阶段:围绕着两个时间点,引导学生分析,在1978年,什么要的优势区位促使珠三角地区尤其深圳的第一次腾飞。学生很快联系所学,想到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临海同时又紧邻港澳;国家政策扶持;由老师的引导,回忆在此阶段国际大趋势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东南亚的转移。迫使其由小渔村第一次大发展,成为大都市,实现城乡一体化。1992年,注重学生对比分析,区位条件作何变化。大致能回答出:政策扶持不再,人力成本优势也不再明显,国际环境也变化,由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这就迫使珠三角也顺应潮流转型: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设备产业基地。城市变化也由大都市转变为城市集群。卫星城发展分担大都市的城市职能,以及过度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概括总结阶段:让学生清楚看到工业化的2个阶段,以及工业化推到下的城市化2个对应阶段。关系清楚明了。再通过做题巩固。
课外延伸阶段:介绍书上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一镇一品经济模式,加深对本地区的了解和印象。介绍其他的城市化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东北模式。使知识尽量延伸。
课程结束。
课后总结
整堂课,师生互动多、学生参与高,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课后调查发现,要真正做到和学生心灵相通,需要更好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习惯。同时引进新的有效的学习理念,在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坚定与老师的合作,从而进步更大。另外,案例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教学。
三、经验总结
现在的课程改革,在人文地理方面更加突出案例教学模式、决策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在上个月召开的初中地理名师研讨会上。初中也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新教材,突出每个区域地理的代表性案例。下面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针对人文地理教学案例的特点进行案例编选
好的案例是人文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人文地理案例的形式应丰富多样,可以是文字式的材料、小故事,可以是视频图像,可以是几张照片、图片、甚至是漫画,也可以是它们的有机组合。不管是何种形式,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蕴含着人文精神;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彰显着地理的学科价值;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学生感兴趣。
(1)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蕴含着人文精神。 人文地理的案例一定要来源于生活,真实可信,并具有时代感。这样的案例才会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实问题的意识。
(2)案例既要有学科特色,又要有可读性,学生感兴趣。人文地理的案例既要有学科特色,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彰显着地理的学科价值;又要有可读性,学生感兴趣。如果节节课都是材料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厌烦。所以教师需要巧花心思,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增强其趣味性,并变换案例的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例如在讲农业一课时,在案例内容的选取上我选取了网易总裁丁磊投身养猪业一事,并且使用了漫画形式呈现案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二)结合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案例使用方法,创设案例学习情境。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能够较好地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将教材的内容复述给学生,不做或缺乏分析和讲解的现象。但是在案例的使用中,又要防止出现将教材抛掷于一边,孤立地讲解案例内容的现象。在使用案例时注意与教材学习材料的有机结合,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
(1)以案例为载体,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习。
教师将案例放在一个情境中使用,可以单纯地作为课题的导入;也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探究环节,以突破的教学重难点;甚至是用案例来承载整个学习活动。案例的使用过程应该是以案例为载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习的过程。
(2)在案例的使用方式上,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已经超过其他教育目标成为首位。同时,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又兼顾高考的分数压力,是地理老师不断教研的任务所在。而高考的命题倾向也在人文地理方面大量倾斜,如何活学活用,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只看分数不看成长,这条路还需要慢慢摸索。比如案例教学、比如决策教学方向。相信教师能够善于研究,学会细心观察发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矛盾会得到改善,人文地理教学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义孚 人文地理学之我见 地理科学进展 2006年3月 第2期
[2]沈阳市第三十中学 李斌 《地理课堂中人文精神的培养》[M].地理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