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7: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当代大学生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从学校德育缺失角度看
当前,高校在德育上虽然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和投入,但在德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育模式陈旧、教育手段落后等问题,德育不仅过于简单,而且缺少实效性,同社会发展相脱节。首先,在教育观念上,即使开展了德育类的课程,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发自内心地认真对待德育,仍是将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上,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将德育和政治教育画等号,德育内容过于重视政治素质的培养,以致政治化和抽象化,缺乏实际应用效果,并且忽视了诚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再次,在教育方法上,当前高校仍然存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种侧重观念性、理论性的灌输,使一些诚信的案例仍然停留在“过去时”,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合,不能引起共鸣,进而也就不能获得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2.从现行教育体制弊端角度看
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中,教育体制起着直接的作用。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中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论英雄,导致德育评价一直被低估,进而造成诚信教育的效果被弱化。尤其是在高考制度没有全面改革的前提下,现行的教育体制仍然会造成学校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不高等问题,进而导致德育和教学相分离。同时,德育考核标准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语时,仍然侧重于校规校纪、尊敬师长、乐于助人之类,这些套话根本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道德素质。此外,当前高校在学生考试作弊等问题上也没有严格的规范措施,存在学生认错就放一马的态度;或即使有作弊等违纪处理相关规定,执行力度也不强不硬,治标不治本,致使诚信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视,造成大学生诚信意识普遍不高。
3.从大学生自身素质缺陷角度看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分溺爱的环境中成长,整体上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心理脆弱,责任意识淡薄。在具体行为上,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奉献少、索取多,严以律人,宽于待己,特别是在利益和诚信之间,当二者出现矛盾时,不少大学生宁愿放弃诚信也要获取利益。此外,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容易受到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进而动摇自己长期养成的诚信观念,甚至放弃诚信原则。
二、加强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诚信”作为传统的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石,是现代民商法律的“王法条款”,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诚信不仅是道德的基石、社会的法则,也应当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格力量,职业精神。在中华传统美德中,诚信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有关诚信的典故不胜枚举。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的内涵也相应地扩充,其基本内涵除了诚实、真诚外,还包括了诚恳、诚笃等,并且没有丝毫功利倾向。“诚信”二字,“诚”体现了向善的心灵追求,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道德境界;而“信”则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向真的心灵追求,主要表现为讲信用等。“诚”和“信”的本质是相同的,都体现出言行一致的价值倾向,所谓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教育是以掌握诚信的内涵,认知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勇于担当培育的过程。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必然途径,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思辨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诚信教育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校而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石,切实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能净化高校教学环境,助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而言,可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我国传统道德来说,诚信的意义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归为两个方面:第一,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说,诚信不仅是天道,亦是人道,是国家治理中的最基本原则之一;第二,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这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时,诚信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是市场秩序维持的保障,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诚信教育,对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促进现代化建设必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此外,诚信教育也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一致。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诚信教育必须被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范畴内,以此实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看出,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因素的复杂性和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的紧迫性。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背景下,结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本文从让诚信教育成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的“牛鼻子”;让诚信教育走进教学主阵地,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让诚信档案发挥应有作用,健全诚信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1.让诚信教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的“牛鼻子”
目前,高校在诚信教育中偏重道德层面、轻法律范畴,造成大学生不能全面、科学地理解诚信的含义。而相对道德范畴,法律范畴内的诚信教育更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高校应在诚信教育中有机融合道德含义和法律含义,促使学生可以深入全面地掌握诚信的内涵,使他们认识到诚信不单单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一项神圣的法律义务。诚信是法治的本质。法治不仅具有保障、促进和维护诚信的要求,而且只有诚信才能建立起法治。如果只从道德角度看来阐明诚信含义,很可能导致诚信教育和传统德育趋同,也就是绝对地看待利和义之间的关系,甚至在部分学生心中形成讲诚信就不能追求利益的观念。这种将利和义对立起来的教学思想,不仅会让诚信教育陷入到死胡同,更会导致高校的诚信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冲突,不利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这就需要发挥法律范畴教学的作用,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合法权益的追求是正当,只要不违背法律原则,就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高校必须结合诚信在法律角度上的含义,促使学生明白诚信和合法利益是不相冲突的,讲究诚信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最后,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达到法律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相结合的目的,二者一内一外,共同提升大学生的诚信素质。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法律旁听、案例教学、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诚信者的保障,哪些失信行为会触犯法律,法律后果是什么等。
2.让诚信教育走进教学主阵地,塑造大学生的健全
人格首先,应当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将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点,增强学生对诚信的全面深刻理解,鼓励学生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个重要平台,充分体现诚信理念。处理好道德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之间的融合,如充分利用高校中的学生社团,开展诚信为主题的诚信活动,促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新的道德认识,在寓教于乐中感悟诚信的重要价值。最后,不断更新诚信教育内容和方法,既要保留传统道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精华,又要吸收现代诚信内涵中的法理内容,并且重视课堂教育中知、行、情、意的协调统一,塑造大学生诚信人格,让诚信贯穿课内外、室内外、校内外。
3.让诚信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健全诚信评价体系
1.树立大德育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树立大德育观念,制定并实施全面而有完善的道德规范,营造管理科学、服务优质、文明健康、氛围融洽、秩序井然、团结向上的教育氛围,以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工作目标,为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应树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员参与意识,除了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还要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去,解决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成效。
3.建立德育教育体系。学校还应努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担负起校外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与相应的社会单位建立结对关系,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真切体会和感受社会实际状况,了解和适应社会,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统一思想认识,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要地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教学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事实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同样重要,两者联系紧密,不能偏废。它们虽然在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均为育人。因此,我们要抓住育人本质,树立教学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通过开展各种有效工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当代大学生应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既要看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等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消极因素对青年教师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进而导致一些教师不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严重影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进行。因此,对这部分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切实遵循中央倡导的“对待青年知识分子,我们既要热情关怀和大胆使用,又要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教师努力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热情关心,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深的文化修养,较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以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
3.健全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应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课题研究、学习深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宽松环境,给予优惠政策,使他们从心底感到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干头,有奔头,有甜头,尽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去。
三、结语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教育,也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首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思想观念对未来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绝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党和政府虽然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整体效果不佳,缺乏实效性。由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一)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脱轨
大学道德教育中一般比较重视知性德育的开展,也就是实行学理化、概念化和知识化的德育,通过课堂、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而生活德育更强调人的生存与生活中所体现的德育。正是由于这两种教育的脱轨,造成在德育工作中将大学生物化或工具化的现象,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外在德育与内在德育的脱节
一般来说,外在德育注重对人的约束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总是按照政治目的或者上级要求来进行德育教育,希望像生产零件一样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然而,大学生必经是身心已经基本成熟的成年人,道德灌输可能会适得其反。道德教育没有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际思想进行关心,仅仅按照德育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很多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难以运用外在德育来解决的,例如学习、就业、情感、权益等等。道德教育如果不能将大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满足大学生内心的合理需要,就难以在大学生内心引起真正的共鸣,更难以与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联系。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断裂
大学的道德教育中既有显性的教育,也就是直接正面的、规定内容的教育,也有隐形教育,也就是蕴含于教师、课堂和校园气氛之中的德育教育。我国的高校中普遍重视显性教育的发展,利用课堂教学、政治报告、报刊书籍、黑板报、各种活动等教育手段来推行德育教育,而隐形教育则大多被忽视了。有些高校甚至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在进行显性德育教育的同时却没有进行同步的隐形德育教育,例如课堂内容是讲授道德规范的,但是讲授道德规范的教师却毫无个人魅力和亲和力,不关心学生。这样就会造成对显性教育成果的削弱。还有一些道德教育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完全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了为了考试进行的学习。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很多高校中都有所抬头。一些高校盲目扩招,却没有资金进行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些高校教师忙于追求职称、学历,对待学生和教学敷衍了事、治学不严。甚至教师之中还出现了一些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罔顾师德的恶性事件。忽视隐形教育的恶果就是学生抵触道德教育,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滑坡。
(四)普遍德育与个性德育的割裂
大学中绝大部分的德育都是普遍德育。然而这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不利的。道德教育要面对的对象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个体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仅仅使用普遍德育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德育工作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普遍德育只能导致灌输德育、机械德育。德育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个内化的过程是个体的、有差异的。这种普遍德育与个性德育的割裂也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真正的道德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甚至还会引起大学生内心对道德教育的不信任感。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改进措施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紧紧跟住时展的脚步,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教育必须根据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根据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在道德层面上表现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以学生为本,将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结合起来
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的结合,总的来说就是重视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工作者绝不能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收器,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要坚持既用道德知识武装学生,又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道德教育的主体,培养学到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不仅仅是灌输道德知识。
(二)道德认识要落实为道德行为
在课堂上进行了道德规范的教育之后,还要重视对学生是否掌握和遵守这些道德规范进行考察。这种考察绝不仅仅反应在考卷上,而是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实践的教育,要将道德思想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否则,大学生很可能会变成心口不一的伪君子。只有将精神的传授做的更加具体,坚持知行合一,才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向。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要向内在转化
德育的对象和落脚点都是人,而不是物。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要对学生内心的合理要求进行满足和纾解,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大学生对学习、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此同时,重视隐形教育的巨大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教师的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影响。追求长期的、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终身影响的道德教育。
四、结语
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大学生接触到的思想和信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加之学习压力、就业竞争、社会功利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及素质状况已不容乐观,为学者的“文气”在大学生身上已很难体现出来。目前,大学生文气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其一,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下降,创作能力不高,文学想象力缺失,语言表述难以达意,提笔忘字、错别字多等现象普遍存在。其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不佳,文人气质不足,要么萎靡不振,要么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一股霸气和蛮气,文人的儒雅之态很难见到。其三,大学生人文情怀缺失,许多大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百姓民生,不尊重个体生命,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民众疾苦置若罔闻,沉迷于自己狭小的世界。其四,大学生言行粗俗,缺乏理想。目前,许多大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出口成“脏”,行为举止粗鲁,既缺乏礼貌,也缺失修养,其对生活缺少追求,对美好缺失向往,对人生没有规划,没有人生理想。大学生文气缺失的种种表现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发挥文学的教育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文气,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文气培养的作用
当下的大学生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人文涵养的培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资本,而却不是其学习的终极目标,大学教育应以培养具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为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文气。古人常言,“气”需要养,而养大学生的“文气”,则需要文学作品的熏陶与教育。文气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言文学的长久浸润。现当代文学具有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优势,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观照,利用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的文气,势必将具重要作用。
1.现当代文学能增长大学生的才识,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大学生文气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文学素养方面,一个满嘴脏话的人必是文气不足之人。现当代文学以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人文内涵,培养了大学生的书卷气质,使他们能出口成章,满腹才华。文学修养的提高能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在文学创作、思想水平、语言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2.现当代文学能提升大学生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便是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才华横溢之人。人的气质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涵养,特别是文学的熏陶。现当代文学以其简明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使大学生能更方便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吸纳作品的文气,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气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儒雅、得体、智慧之人。
3.现当代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其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学生应吸纳文学作品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富含多样而生动的人文主题,书写了现当代人的人性、思想和个性追求,表达了对社会苦难、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积极进取等内容的关注,同时,作品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或高尚,或勇敢,或坚毅,或狡诈,或软弱,或虚伪……不论是作品中的思想主题还是人物形象,都将引发大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对真理的追寻,对社会生活的反思,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正能量,提高其人文情怀,促使其成为一个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人。
4.现当代文学能助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的审美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富大众化,其影响也更深、更广。而现当代文学则体现了当下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步,更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认知感悟。经典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饱满,语言生动凝练,主旨含义深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感受,使其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情操,锻炼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促使其追求美好、和谐之事物,提升他们的精神层面。同时,现当代文学通俗易懂的语言,作家独特的表达风格,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其用语词汇,提升个人魅力。
三、利用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文气的方法
从古至今,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文学之于人的价值,文学在培养人的学识、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规范人的德行等方面皆具重要作用。文学作品以及作家本身,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文学是培养人的利器,更是培养大学生文气的法宝。现当代文学与现今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是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的反映,其所负载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均能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滋养大学生的文气,洗涤他们的身心。
1.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吸取文学精华。经典是人们在长期反复大量阅读鉴赏之后挑选出来的文学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准和艺术表现力,其思想深度必能引起人们心灵的触动,使人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文学经典,体现了社会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和道德理念,以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感染读者,弘扬人性的真善美。读沈从文的小说能使人感受人性之淳朴,阅余秋雨的散文能使人体会历史之厚重,诵徐志摩的诗歌能使人品味真、善、美之纯净……阅读经典,并使大学生读懂经典,深刻感受经典中的人文情怀、思想魅力、审美情趣,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味和个人修为大有助益。大量经典作品的阅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诗书气质,丰富其心灵,滋养其精神,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顺畅地直抒胸臆、下笔成文,成为文气味十足的天之骄子。
2.举办现当代文学欣赏读书会,增强大学生的文学交流,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文学观照着社会现实,大学生在作品阅读中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感悟,其思想和情感体验也将不同。通过读书会,大学生可增强阅读体验的交流,探讨作品中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将得到提升,在思维方式获得拓展之余,情感体验也将更为丰富。读书会既是对读书心得的交流,也是大学生情感的交流,更是对知识的交流。文学的对话,艺术的交流,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加强人文情怀都十分有益。让大学生沉浸在文学的熏染下,能促进其文气的提升。
3.编演作品,亲历人物,感受作品的深层魅力。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往往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因此,编演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或作品中的经典段落,能加深大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大学生可组建成小的表演团队,挑选出喜欢的作品,并在自己的理解上对作品进行加工再创造,进而进入角色体验。例如,可将戏剧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进行表演再现,实践体验剧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深刻理解作品。这种体验式的文本阅读,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助益于大学生文气的培养。
4.朗读作品,体验语言的魅力。现当代文学中不乏精美的诗章和优美的散文,朗读这些作品,动用全部感官来体验作品中的语言,能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如,在阅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默读定比不上大声的朗读来得畅快淋漓,作品中的爱国之情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也就在这读中,读者的爱国激情才能尽情迸发。因此,朗读作品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有益,对于学生“文气”的养成大有裨益。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文化维度模式理论 第三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为交际本身在扮演着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角色的同时,也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产生变化与形成不同的形态。文化价值系统是评估一群人行为的理想或标准,它代表一组经由学习获得的法则,这些法则是用来解决文化所碰到的问题与如何做决策的依归。
既然文化价值观是举止行为的一组评判的法则,它们无法经由感官来直接观察,必须从实际生活的面向才能观察归纳出来。因此,为了研究文化价值观,可以把文化价值观更进一步具体化到文化价值取向的层次,以便使用实证的方法加以观察研究。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1983,1984)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发展出一套广为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把文化价值归纳为五个基本的维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不确定性规避和时间取向。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交际的过程与结果。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定量研究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的变量,不少后续的实证研究证明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在每个文化维度上都体现出差异,这的确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便。我们在承认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文化价值观的动态性特征,要看到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际的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逐渐呈现出适应性调节的变化性特征。当代大学生接受着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维活跃,观念创新,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因此,一味地强调中西方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只注重差异比较研究,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间的交流而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代表着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动力。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文化价值观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美国的人类学家Kluckhohn与Strodbeck最先使用“价值取向”这个概念,提出了五项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普适性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三种价值取向。美国的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1976)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丰富了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与交际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是不同文化比较研究的创始人,他的文化维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Hofstede对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文化进行过调查、分析、比较,两次在IBM调查了11.6万名员工,从大量的调查数据着手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能够解释导致大范围内文化行为差异的因素,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考虑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之后,Hofstede在前四个文化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时间取向。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研究,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跨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30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以Hofstede文化维度模式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范围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跨文化交际学、会计、金融等领域。
文化价值观是解释人们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异的关键,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贯穿一切的红线”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仍处于借鉴引入阶段,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和理论上的创新,至今还未产生较有影响的理论或测量工具。国内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许多都采用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或证实(以五项文化维度为理论基础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或补充(进一步细化五项文化维度模式),或质疑了原理论(批判文化维度两极划分的现象)。大部分的研究重点更侧重于分析文化差异,由于此模式来自于IBM调查数据,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了解组织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且,就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每一项文化维度都有独立细致的研究,尤其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权利距离两项。但是,文化价值观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互相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可见,仅仅研究文化差异是不够的,更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所以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理论依据来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大学生是世界发展的未来,相信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发展的未来,希望可以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从对吉林省各高校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所进行的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理论,当代大学生在如上所述的五个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西化。例如,大学生较以往更加强调自我、更加倾向于美国社会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渴望个性独立,渴望更多地靠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而并非像从前那样过分依靠集体的力量。从男性化与女性化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无疑已经摆脱了过去重男轻女的偏见陋习,中国社会也早已不再是男权社会,如今的大学生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和保护女性成为了他们思想意识的主流。不仅如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展现得并不明显,相反,重合作、讲平等的意识凸显出来,解决问题时靠的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冲突,这种欧美国家的女性化社会特征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从权力距离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上级特权观念已被当代大学生所摒弃,他们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不接受管理特权和上下级平等意识在大学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这同传统中国的特权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客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的推动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而作为主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或淡化或与西方价值观相融合,形成第三文化。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与客文化的新的文化体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并不能够准确甄别某种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因此他们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作为高级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有必要提出系统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原因探讨[J].学理论,2009(12).207-208.
[6]李侨.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相互理解[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系,2005.
[7]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英语系,2007.
[8]刘长远.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中国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8.
[9]潘,张子刚.从中国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会科学,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际理论中个人主义层面质疑[J].汕头大学学报,2009.25(4).54-58.
[12]石健.转变中的价值观――中美价值观比较[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4.
[13]施建亚,杨燕,孙妍.论西方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英语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学术交流,2008(12).37-39.
[16]谢衡晓.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7-29.
[17]许力生.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7-97.
广大待业青年、应届毕业生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首先应该充实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许多企业都要求应聘的学生有工作经验,针对这一要求,大学生在校时应该把节假日的时间利用起来,多参与社会活动,通过见习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强与人交际的能力,锻炼表达能力,掌握面试的技巧,使得自己在应聘中脱颖而出。现在的企业需要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其他领域也要有所涉猎,计算机二级证、英语四级证、会计师从业资格证等等,多拿几个资格证书,对自身是有益无害的。充实自己是一方面,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念。有些学生好高骛远,对薪资期望很高,自身能力却不足,导致最后无法就业。加强对就业的了解,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寻找和自己性格有一定契合度的职业,不要盲目从众,找准职业定位。调整心态,消除对就业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培养吃苦耐劳,惜时守信,坚毅勇敢,有上进心,责任心等等美好品质。
(二)高校培养的客观因素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进行就业指导的讲座,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讲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展竞赛或模拟职场模式,让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情况有所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接触社会活动,在实习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注重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接轨,科学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价值目标。同时脚踏实地,具有实践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育体系改革的同时,建立合理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将重点从扩大招生数量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三)政府和企业对改善就业难问题的主动关注
首先,政府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来更多的职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职能,适时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式服务和了解,及时掌握社会需求状况,继而引导高校的创业教学和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针对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予以整顿和处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人才短视,未能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人不规范等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管,确保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大力开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及偏远地区的就业政策,通畅大学生到各类企业的就业渠道,完善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他们的用人数量和理念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观和人才培养制度,摒弃唯经验论,唯学历论的思想。针对自身的规模性质,岗位需求,公司的远景定位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注重人才招聘的质与量。同时应杜绝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短视”现象,给毕业生机会和环境成长,制定合理的用人制度,从长远出发,培养大学生对企业的情感和忠诚度,为日后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使企业后继有人。
关键词:“微文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微信;微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66-02
微博、微信、微表情、微心情、微文学……这些伴随微博而衍生的“微文化”对我国以及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关于微文化的内涵和界定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微”文化的独特性。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军者,在“微文化”的参与认知中,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不可避免地被“微文化”所影响,在满足大学生生活和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易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对微文化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准确把握微文化的双重作用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观养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治病”。
一、“微文化”概述
(一)“微文化”的内涵
“微文化”诞生于现代社会,体现着后现代思潮,它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解放得以迅速蔓延,从虚拟世界延伸至现实生活,对人们的三观与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义上讲,“微文化”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推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文化形式。狭义的解释则特指“微文化”的精神现象。在众位学者的阐释中,我较为赞同张鸿声的解释,他认为“微文化”是“一种由微博衍生而来的,暗含了尚简、崇微观念的各种因形式微小而被冠以‘微某某’之名的微文化所共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该定义突出了“微文化”的物质基础、价值取向与特征。
(二)“微文化”的特征
1.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在“微文化”这个特别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实现了绝对的平等,权威在这里得不到推崇,不管是权贵精英还是草根阶层,在互联网上都是一个个独立、自由的体,可以根据个体的喜好与需求发表言论,也可以针砭时弊,在这里,文化没有所谓的“主流”与“边缘”,意见双方完全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
2.内容的简洁性和“碎片化”。“微文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内容的简洁且“碎片化”,微博仅限用140字符来表达自己看法,微电影只需300秒的时间进行信息呈现,分分钟的时间人们就可以获得所需知识。为了在有限的字数与时间内创作出既准确又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就需要经过筛选、过滤和加工,而这就必然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如近年来流行的热词“然并卵”、“不约而同”、“秀分快”等,这不仅是“微文化”尚简崇微的生动体现,也是碎片化信息的反叛表达,把詹姆逊的“拼贴”理论展现得淋漓尽致。
3.传播的快捷性与快餐性,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家有一部电脑,同时微博、微信等各种交友聊天软件、手机应用APP等突破了传统的载体束缚,使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微文化”的传播更加快捷。
4.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微文化”就是在频繁的信息交互传播中产生的,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而是“背对脸”的方式,个体无需征得对方同意就可以进行复制转发进行分享,还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多对多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性十分强。
二、“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微文化”之“微”的形式并不代表其作用之“微”,相反,其造成的影响却十足的深重久远。大学生是微文化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微文化”的领头人、主力军。在《2013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清楚显示90后成为微博用户的主要构成群体,大专及以上学历则占到了七成以上。因此“微文化”现象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方式,当然这种影响是双面的。
(一)“微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渠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文化”载体不断丰富,微博、微信发展更为全面普遍,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随时随地快速进行信息的查看、学习,其信息呈现形式图文共存,声色并茂,内容幽默风趣而又知识丰富,快速便捷的“微文化”已经成为众多高校传播主流思想和进行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渠道。
2.加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与了解。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6.49亿,而微博用户高达1.76亿,相较于上年同期提高36%左右。而我国大学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因此,高校利用微博、微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3.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积极性,首先,“微文化”衍生的新型载体,如微博、微信等不仅为大学生浏览、发表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事,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社会认同的个性需求。其次,“微文化”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归属感,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为他们接受价值观培育作了伏笔。最后,“微文化”也使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在“阳光”下展开,广大师生可以自主监督,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完善之处,这样的交流互动全民参与保证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
4.提升了大学生在高校价值观培育中的针对性,现在许多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博,教师与学生也会互为微信好友,这样的“微”关系是教师与学校能清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一对一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师生之间双向沟通交流,不仅提高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功效,同时也能不断完善与改进高校的价值观培育工作。
(二)“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
1.过度的自由、个性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胚胎”先天畸形。“微文化”崇尚自由、个性,但这背后却是反叛的逻辑,是对社会主旋律的否定、逆反,这种思想极易造成青年人格的陷落,具体体现为冲动的、不理性的情绪左右行为,低俗暴力的语言发泄不满,对现实世界的陌生与冷漠,这种思维与行为极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具体表现为:情绪暴戾化。对待事情不进行思考,情感大于反思,而审判大于道德,文化暴民涌现。尤其是微博、微信平台迅速发展后,“微”世界成为民意的一块反映区,在面对某一事件时,一些微友们激烈偏激纯主观的言论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在面对法律审判或知名的学术人士进行公正决断时,微民们想左右其结果,简单地认为“人多力量大”,于是裹挟情绪化的言论,试图通过用极端情绪与网络暴力来占领道德制高点,以道德的名义做有损道德之事,以法律的名义做违法、乱法之事,以不公正代替公正,毫不忌口的谩骂攻击、不遗余力的人肉搜索,这种粗暴愚蠢的行为以及这种过分追求自由、个性的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无“微”不至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后天”发展“营养不良”。“微文化”在微友们不断地复制粘贴转发中得到广泛传播,在传播中,会把观点看法相近的人聚集起来,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言,网络就像个回音室,置身于其中的网民会强化自己原有的观点,变得极端,从而导致群体极化的后果。在微博、微信世界里,极易形成一种不理性的文化氛围,认为自己的言论在网上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就是社会的真实意见,并借此形成舆论压力,从而造成政治和文化认同危机。政治认同的排斥化。由于微博、微信的主体自由以及言论自由,微观权利也一定程度上掌握在网民手里,加之伴随社会迅速发展而来的一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一人发言,众人围观,微文字成为了大众倾泻“仇富”、“仇观”等情绪的集聚地,而且不少人对政府抱有怀疑与不信任态度,把国家与自己分离,个人利益被无限放大。
3.价值取向多元化致使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出轨”。微博和微信的开放性与世界性,大量信息呈现多样化、碎片化,造成东西方文化、高雅与低俗文化等不同思潮并存于大学校园。有些国家以文化交流之名来掩盖其文化侵蚀之实,把网络变成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渗透于价值灌输的重要基地。此外,国内各种思潮也相互碰撞,如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主义等反思潮就是利用微博作为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青年现象,2016,(6):64.
[关键词]大学生;影视文化;好莱坞
电影和电视由于高科技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更由于其博采众家之长,具有综合艺术的特性。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看电影、电视的时间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影视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能不引起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极大关注。近几年来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同时,一些不健康的影视文化也在消极、负面地影响着大学生。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影视文化的特点及其本质,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一、青春、都市题材主领:情感与时尚的追求
据调查,青春影视和反映都市生活题材的影视排在大学生所关注的影视的第一、第二位,说明生活在大都市校园里、充满着青春激情的大学生们最爱看的还是能够反映青年生活的故事题材。这些题材的影视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口味,迎合了年轻人对时尚、流行元素的趋向。年轻的大学生正处在情窦初开的年龄段,容易多愁善感,对于感情大多怀有许多浪漫的想法,所以,他们对那些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浪漫惟美的影视剧趋之若骛。《爱情麻辣烫》等青春电影一直站在中国电影艺术创新最前沿,大学生总能从中感觉到青春律动的节奏和艺术创新的勇气。韩国影视片《蓝色生死恋》、《我的野蛮女友》等更是在广大大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回响。而一些反映时代较早、曾经被视为经典的影片,如革命战争等历史题材的影视正在被这一代大学生忽略。
二、偶像崇拜:自我的认同与独立的渴求
“偶像崇拜”是心理学的命题,指个人对幻想中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与情感依恋,但这种幻想被过分的强化或理想化了。在大学生的偶像排位中,影视歌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为社会中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他们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一些被精心包装的影视明星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捧,被他们奉为心目中的偶像。这种“追星”与大学生的年龄、生理上的特点有密切的联系。伴随着生理成熟,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日渐丰富和性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急于脱离父母的保护,希望走向独立。“崇拜偶像”并不是真正对偶像客体的崇拜,而是对自己衍化物的崇拜,即崇拜者通过对被崇拜者的崇拜,以求达到对自我的最理想设计。在这里,崇拜是手段、过程,崇拜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更新、武装乃至呵护自我,进而使自己进入最佳的心理优化状态。他们认为,像明星那样具有独特的个性,不仅可以在朋友圈内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形象,还是反叛成人世界最好的方式。甚至退一步说,崇拜和追逐明星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成人世界最大的挑战。但是,盲目地追星会削弱主流文化的传承,给思想不够成熟的青年的意识行为和心理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三、大话文化――深度的削平
《大话西游》在内地首映至今已有11年,11年中,从最初的遭受冷遇到随后的“高热不退”,从大学校园内的私下受宠到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材,《大话西游》创造了一个当代中国电影的传奇。《大话西游》及其所衍生的各种“大话”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大话”文化。周星驰到内地多所高校巡回演讲,不仅现场收获了无数学子的狂热和崇拜,而且先后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工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这些事件表明,周星驰其人其作已经楔入了高等教育体制,“大话”文化也已经与高校文化“亲密接触”。
“大话”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推动下的影视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看破红尘、玩世不恭的游戏、消遣和文化商品,它对文本结构的颠覆和对意义的消解,使文化的主体性被淡化,历史意义被消解,深度模式被削平,从而走向平面化。曾几何时,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课文”和大学讲堂上的“经典名著”曾经是青年学生群体的主要话语资源,主流文化和学院派文化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经典阐释权,它们不仅预设了衡量经典的标准和经典文本的特征,而且规定了对待经典的态度和阐释经典的方式。《大话西游》的到来,使青年学子们仿佛在一夜之间冲破了思想的牢笼,获得了话语的权力,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传统在“大话”里失去了昔日崇高的光环。
美国文化学者阿尔伯特・库恩认为,亚文化产生于文化与结构的冲突之处。“大话”文化作为内地大学生亚文化,应该说是出现于内地本土大众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冲突之处。本土大众文化与新的社会结构的冲突,暴露了当前大众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裂隙,高校青年学生则是最早地直觉到了这个文化裂隙的存在并感受到了这个文化裂隙对他们文化生活的影响。因此,当文化感觉结构稍稍“滞后”的社会群体拒绝《大话西游》时,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却巧妙地将其改造成处理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与社会关系以及群体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大学生亚文化资本。四、哈韩日与偏爱好莱坞:世界公民的认同与家园意识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