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神秘生物考察报告8篇

时间:2023-02-19 01:45: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神秘生物考察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秘生物考察报告

篇1

应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全球华人事务研究中心的邀请,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组建的山东省林业科技考察团一行5人在山东省科协组织部部长汤少泉团长的率领下于2000年7月26日至8月8日先后对美国的五个州的林业及硅谷高科技城进行了考察,东营市科协主席冯立军参与了这次考察活动。考察情况如下:

(一)美国的林业概况

美国的森林资源面积为29800万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84万公顷,总蓄积量为247.3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98.54立方米,高出世界人均77.07立方米的水平,森林覆被率为35%,这说明美国的森林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考察团十几天横穿美国东西部,沿途观察,无论是高山、平原、沙漠、沿海,均足以证明美国的林业是发达的。

美国林业的开发历史和我国相比是比较短的。在100年以前土地开发时代,首先在东部沿海一带,鼓励人们去开发森林。1878年通过林木及石料法案,开始有部分保护森林的内容,但仍以鼓励开发为主,森林的大量采伐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这种“利用”的破坏性后于1891年制定了森林保护法,完善了森林经营管理及森林保护等方案。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议会又连续通过许多法案,强化森林的经营管理。认识到森林不仅是生产木材,提出《森林多目标利用及持续多利用法》,开始从多用途、永续利用着眼。从1982年开始美国注意到森林的生物及环境效应。

我们沿途常看到上百年以上的原始天然林,这些可供采伐的过熟林在美国是不能轻易采伐的。尽管美国西部是一地震活动区,居民住房多为2-3层木质结构的小楼,木材用量很大。但美国多年来宁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进口木材,也很少采伐自己的原始林。困此在美国我们看到了很多高大郁闭的桉树、花旗松、云杉等森林。胸围几米粗的湿地松、火炬松、美国香柏到处可见。为了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美国政府规定,对私有林的人工造林给予财政上的补助,其补助额一般为50%—70%,由政府在各年度通过的《林业鼓励计划》中付给,对防火防病虫给予无偿的投资。私有林主造林政府补助种苗经费的1/3。

美国国会于1990年通过了鼓励私有林主造林的免税政策,每年纳税人可免1万美元的造林投资税,造林当年可退税9%,余者7年平均退还。国有林免缴固定财产税,此税率为5%,仅此一项等于每年在国有林建设中多投入20亿美元。

(二)美国的沙漠造林

在美国的西南部几个州均有大片的沙漠,我们重点考察了加州、内华达州的沙漠治理情况,两天行程500多公里,横穿几十万公顷的沙漠地带。这里气候干燥,年降雨量极少,大约在100—200毫米,夏季炎热,气温经常达49℃,1971年最高时达57℃,基本渺无人烟,在这样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植被覆盖面积仍能约占60%以上,主要为山艾、山荆、鲜人掌,以及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草和小灌木。其治理办法主要为飞播,即组织林业专家广泛选择草种、树种,每年抓住有限的降雨时机,多次飞播,并从中选出适合沙地造林的草种、树种。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初见成效,在我们行进的高速公路沿途已形成沙漠绿洲。

(三)加州的原始红木林

美洲大陆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峡谷中,至今还保存着大片茂密的红木林:那些世界上最高大、最原始的生命群落,正是我们考察团此次考察的重要目的地。一亿四千万年前,红木类的植物曾覆盖了整个北半球,由于气候及人为原因,至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保存在加州和俄勒冈的一些国立或州立公园内。我们考察团一行所看到的,穆尔红木国家纪念林,就是其中最大的一片原始红木林。穆尔红木林占地43平方公里,1905年联邦政府确定为国家纪念林加以保护,并以自然保护主义学者约翰·穆尔的名字命名。这片林地是一片以海岸红木为主,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原始生命群落。由于未遭受过任何破坏,它不但保存了那些巨大的远古乔木的种群,更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种和谐的红木林原始生态环境。

进入红木林我们都不禁要惊诧于它的高大。红木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我们所考察林中的一株海岸红木,高达76.8米,胸围4.27米,该林地资料记录最高红木达112.4米,只是我们没有见到。红木的树龄很长,在林中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树龄都在1000多年以上,有的树下标牌简介已达2000多年。

海岸红木在适宜的温度下能迅速生长,并且有十分良好的抗风和抗盐碱能力,夏季由于经常的暴雨和浓雾,使得土地变潮湿而坚实,这对红木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红木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为树瘤和树根上发出新芽,成长为新的树木,二为种子落地繁殖。红木有厚达15~30厘米的树皮,由海绵和纤维状的组织构成,可以有效的防止火的伤害。

穆尔森林的红木只是加州红木林的一部分,但它向我们展示这个神秘世界的一角。

(四)美国的城镇绿化

美国的城镇绿化、美化的艺术水平是非常高的,总的特点是,乔、灌、花、草科学搭配的花园式的绿化模式,从我们经过的几个大城市如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费城、纽约及周围的乡镇,全部为花园式的城镇,市内除建筑物和硬化的地面以外的地方,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土地。联邦政府几处最高首脑机关如白宫、国会山等均淹没在密林中。城市中街道两旁行道树均用2m×2m的方钢围绕成保护架。在狭窄的纽约华尔街两侧均用木制大容器植树、种花。大多私人别墅、庄园、农户都有自己的花园、草地和几株高大的乔木。总之我们所到之处均为广阔的草坪、盛开的鲜花、碧绿的河水、高大的树木,真是芳草如茵,青山绿水。

(五)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与硅谷

因我们是科协组织的科技考察团,所以我们怀着求知愿望考察了距旧金山50公里的圣克拉拉谷地,现已闻名世界的科技城硅谷和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一个四年制的私立大学,成立于1885年,曾被美国新闻媒体评为全美第五名明星级大学,学术排名居全美第一,该校曾连续三年有人获诺贝尔奖。这所大学并不只是一所教学单位,而是集教育、科研为一体,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为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服务。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合作就是这种“研究密集型”大学的一个成功范例。对于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来说,教学和研究的结合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举世闻名的科技城硅谷就在斯坦福大学的旁边,在20世纪30年代末当时的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大胆提出“批租土地吸引投资,转让技术,开发成果”。遵照这一精神,20世纪40年代初他们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成立了第一家公司,即惠普公司,生产音频振荡器。从那时开始大学里的科研成果不断转给企业。1955年已有7家公司前来办厂,1960年增加到32家,1965年斯坦福工业园正式成立时,这里已经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术企业。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竟云集了近3000家电子电脑企业,包括闻名遐迩的莫特尔公司、苹果公司,如果把诸如营销、咨询、公关、投资等行业算在内,这里公司总数超过8000家。

圣克拉拉谷地成了举世瞩目的神奇土地,成了电脑发展的基地,由于这里的企业大都与晶体管和硅芯片关系密切,自1971年开始人们为圣克拉拉谷地换了一个响彻云霄的美名硅谷

(六)几点建议

1.我省是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但又是一个少林省份,全省林木覆被率仅为16.5%,森林资源很少,林业的发展必须制定一些强有力的法律,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增强全民保护森林意识,我省没有原始森林但我省有不少古树、名木,天然林风景点,必须强化保护措施。

2.我省宜林荒山荒滩面积很大,造林绿化有很大的潜力,各级政府必须制定造林绿化的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要增加必要的投入,以调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

篇2

1

冬天的拉普兰银妆素裹,空旷宁静,显露出芬兰北部地区的朴实和纯洁。

拉普兰省的首府罗凡涅米(Rovanlemi)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极地风光的极佳观赏地,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在来之前查到她的一个中文名字叫露云娜美,让我们很早就对她展开了美好的想像和憧憬。罗凡涅米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人口才5.5万人,二战时期被全部炸毁,战后由芬兰著名建筑设计家阿尔托规划设计,城市才得以重建,据说阿尔托是按照北部驯鹿的形状来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的。

大家首先游览了童话般的圣诞老人村(SantaaausVillage)和世界上最正宗的圣诞老人合影。参观圣诞老人办公室,终于实现了梦想:双脚横跨在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线上。北极圈上的方向柱显示,圣诞老人村距离北京6680公里。

到了极地,乘坐雪橇是必不可少的。驯鹿体格健壮,但性情温顺,拉起雪橇非常平稳。雪橇在茫茫雪原和冰冻的河床上穿行,天地广阔,静寂无声。颇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拉普兰大学;拉普兰大学建于1979年,是芬兰最年轻的一所大学,位于北极圈上,也是芬兰和欧洲最北的大学。拉普兰大学有教职工600多名,其中71位教授,在研究艺术和设计、福利,少数民族、国际法学、应用和环境论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的研究队伍。该校大约有4200名本科生,400名研究生,120名国际学生,和214名国外交流学生,还有9200名左右的成人学生参加继续教育。该校下设5个院系:艺术和设计学院,商业和旅游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学院楼道里到处悬挂着艺术作品,新媒体研究实验室的排演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据介绍,当前芬兰艺术学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从该校艺术和设计学院墙壁上的汉字可见一般。

罗凡涅米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极地博物馆,那就是ARKTIKUM博物馆。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北极地区的自然和生命的演变过程,人类与北极的相互关系、北极圈内不同的种族文化等。展厅内还收集了生活在北极地区土著民族爱斯基摩人和萨米人的文物,记录了他们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了极地恶劣天气情况下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博物馆的内容如此丰富,让我们在里面足足待了有四五个小时,在感受极地文化的熏陶之后,我们错过了芬兰著名的marttini刀场开门的时间。由于冬季光照时间极短,所以商场营业时间相应减少,一般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或3点。

萨米文化是我们这次北上考察的兴趣之一。萨米人(Sami又称拉普兰人Lapps)是居住于北方极地的土著民族。他们的深蓝带红彩花边的传统服饰,及精美毛皮制品和小刀、皮鼓等工艺品,用鹿皮措建的锥型蓬帐,饲养驯鹿的优良技术,代表着北方极地的独特色彩,洋溢着浓郁的芬兰风情。

按远古石头上的刻划图案所显示的考古证据,萨米人约在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完结后就已迁徙到北方极地居住。早期他们聚集于大西洋、北极洋与波的尼亚湾一带,后来才逐渐移入内陆。本来萨米人占据大部份芬兰工地,后期移居来的芬兰人将他们推回北极圈之内。萨米人以前为游牧民族,他们狩猎野鹿,在荒原间捕鱼和采集野果,在和暖季节则贩卖肉类,皮衣与自家特制工艺品。但芬兰境内的萨米人愈来愈多地开始农业生活,渐渐地他们比其它北欧国家的萨米人更安定地驻扎下来。

芬兰的萨米人约有6500人,他们分散居住在北极圈以内的拉普兰地区,主要在东拉普兰的萨利色尔卡(Saariselka)一带集结成较大村落及社区。伊纳里(lnari)建有详尽展示萨米人历史和资料的Siida萨米博物馆。并有画满萨米人图画的萨米教堂。可惜我们限于时间和交通,无法前往学习和欣赏,算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遗憾吧。

2

坦佩雷(Tampere)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芬兰南部名城。坦佩雷曾以木材、纺织、金属等工业而闻名全球,在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北方的曼切斯特。多年前的红砖建筑的工厂大厦,因为城市转型的原因,很多竞相改建为商店、餐厅、酒吧。电影院等休闲中心,甚至有的还改建成了豪华的酒店,形成了坦佩雷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

坦佩雷大学是一所集科研及教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学,其科研及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健康等领域,大学的优势整体上仍在面向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是芬兰全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学校共有19000个学生,3000多个教职工。学校在市里各处都有学院分布且交通极为便利。大学主楼的建筑观代感极强,整体来看,像一把蓄势张开的弯弓,充满着力量和活力,可能代表着积极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由于是周末,很遗憾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我们专程前往著名的俄国革命工人大厦,拜谒了全世界仅存的列宁博物馆,对这位伟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都是第一次了解到列宁同芬兰有着不解之缘,芬兰人民对列宁也有着不寻常的感情。十月革命前,列宁曾26次来到芬兰,前后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列宁在芬兰期间领导着俄罗斯的革命运动他的足迹踏遍了芬兰的许多地方。1905年和1906年列宁曾两次在此召开地下会议,酝酿后来的俄国革命。列宁曾担任1905年会议的主席,并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同斯大林会面。目前博物馆里保存着与列宁一生的革命活动有关的文物、图片、文献等展品上万件,陈列了许多与列宁有关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莫斯科列宁博物馆展品的复制品。在这里可以买到列宁在芬兰居住时写下的名著《国家与革命》的芬兰文版本以及各种有关列宁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坦佩雷大教堂非常雄伟,内饰精美,是芬兰民族浪漫风格最令人难忘的典范。尤其是里面那副环四壁而作的长条画卷,上面代表12千月的12个小男孩或蹲或站,表情各异,捧着长长的花束,线条、色彩简单而自然,画面,布局淳朴而和谐,但感觉多少带有一些伤感和压抑,或许正是芬兰这个国家完美的写照吧。

3

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的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29年,曾经是芬兰的首都,拥有三所大学和科技园,其中还有芬兰惟一的一所瑞典语大学,在生物化学、ICT和药物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也因此成为学术与科技重镇,今天它依然是芬兰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是芬兰第五大城市。Turku(图尔库)这个宇的斯拉夫语原意就是市场的意思,如今图尔库的市中心也称为MarketPlace(市场)。城

中的奥拉(Aunm)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沿河两岸成为图尔库的精华所在。

图尔库濒临瑞典,承袭了瑞典风格的建筑,成为芬兰与俄罗斯文化分庭抗礼的城市。芬兰文化包含两个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罗斯,而古都图尔库就是偏向瑞典的一个典型。图尔库经常被认为是芬兰惟一的西欧城市,因为一般中世纪欧洲城市有4个共同点:有一条运输作用的河。一个大教堂显示宗教权利,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个交易的市场,而图尔库样样都有。

建于17世纪的图尔库大学是芬兰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芬兰著名的综合性多学科大学之一。图尔库大学共有学生17000多人,基本授课语言为芬兰语。这个大学没有校门,没有围墙。连一个写着“图尔库大学”这几个字的地方都没有,问朋友哪是大学的标志,他们竟是一股的迷茫。但图尔库大学的教室是对社会。对所有人开放的。图尔库大学几乎完全融合在这个城市里,在平和中透出一种大气。大音希声,大巧若拙,是在大里有一种澄澈。静默、开放、朴实的内涵,是大得结实而有无穷的力量。

图尔库大教堂是芬兰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兰最有名的中世纪大教堂,目前海拔101米高的教堂钟楼已成为图尔库的标志。教堂始建于1229年,曾多次扩建,到14世纪末时达到了现在的规模。教堂内部有一个小型博物馆,陈列着大教堂中保存下来的一些文物。并向来访者介绍大教堂的历史和宗教仪式。高大而狭长的大厅里整齐地排列着可容纳数百人的黑色木椅。供人们做礼拜或听音乐会使用。最前方是一个圣坛,圣坛的后面和两侧是一幅幅的大型精美壁画。大教堂内神秘的彩色玻璃贴画,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篇3

关键词:湿地保护;林业生态工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62-04

1引言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一些重要的自然湿地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破坏仍在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来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流扩展,威胁到更多的自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物种库和基因库,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为此,极有必要抢救性地保护好我国湿地。保护好今天的湿地就是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2湿地概况

2.1湿地类型及分布

2.1.1湿地类型

靖安县湿地主要分布靖安县北潦河(下称“北河”)和北潦河南支(下称“南河”)及支流沿岸、山缓坡和山麓带,水域资源较为丰富,河流小溪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体环境多样,为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依据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森林湿地、水库湿地、稻田和池塘湿地。

2.1.2湿地分布

河流湿地:靖安县主要河流有两条,即北河和南河。北河发源于起北港林场的大雾塘,经罗湾、罗湾水库、璪都、三爪仑、小湾水库、宝峰、仁首至安义与南河汇合,流域全长105km,有大小支流60多条。南河发源于中源的白沙坪,经中源、向务、大杞山、开元水库、西头、高湖、水口、双溪、香田直流入奉新干洲至安义,全长大约112km,有大小支流50多条。两条主要河流为修水水系的3、4级支流。

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北河和南河沿岸,主要有宝峰的太平洲、仁首的象湖洲、仁首的杉树洲、高湖的山口洲、水口的李家洲等。

森林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两河的源头,主要有中源的当归湖、白沙坪的灿草湖等。

水库湿地:主要分布在罗湾的塘埠水库、开元水库,宝峰的小湾水库,双溪的石马水库和水口、仁首、香田的小水库。

池塘湿地:主要分布在村庄、居民点及旱田、旱地旁边。

稻田湿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带,就是村民俗称的山垅积水田——垅田。

2.2湿地资源概况

靖安县地处北亚热带,湿地资源类型众多,据统计,湿地总面积11343.5hm2,其中河流湿地2250.2hm2,滩涂湿地2256hm2,森林沼泽湿地300hm2,水库湿地2226hm2,池塘湿地1437.1hm2,稻田(积水田)湿地2874.2hm2。最新的湿地调查资料显示,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已记录野生高等植物共300科966属2106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占江西省高等植物总种数的41.16%。其中,苔藓植物57科114属170种,蕨类植物38科81属152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98科761属1770种;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有34目96科283属429种,占全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50.41%。其中鱼类7目18科55属77种,两栖动物2目8科12属27种,爬行动物有3目11科38属58种,鸟类有18目53科129属207种,哺乳动物有8目20科49属60种。昆虫纲无脊椎动物有28目253科2243种,蛛形纲无脊椎动物有5目43科253种,甲壳纲无脊椎动物2科3种,软体动物11科44种。大型真菌有9目28科144种,土壤微生物有12目18科63种。

植被类型有9个植被型,61个群系和118个群丛,樟树群落、刨花润楠群落、苦槠群落、杉木群落、三峡槭群落、锥栗群落、黄檀群落、江南桤木群落等都是原生性群落。

北河上游,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质洁净。5km以上河流有12条,保存有较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中华秋沙鸭、鸳鸯等鸟类在此越冬,海南鳽在此栖息,其中5条河流有大鲵分布。这些物种的栖息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觅其踪迹,更会危及上述物种的生存。

3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3.1主要成就

(1)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每年结合湿地日、爱鸟周、科普活动日等活动,以新闻媒体为主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湿地的科普知识、保护的意义。

(2)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方式,营造长江防护林,改造低效防护林,退耕还林。

(3)加强河流两岸、水库周边及两河源头的天然林保护 ,禁止乱砍滥伐。全县共区划生态公益林4.26万hm2;建立了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准备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加强污染源治理,特别是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农业染源治理,疏浚河道,增加河道容蓄水量和流动畅通。

3.2存在问题及原因

(1)法制和政策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是制约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行为无法可惩,利用行为无法可依。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严重滞后。靖安县没有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没有正式的管理机构,缺乏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3)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落后。没有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不能及时掌握湿地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导致对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与动态分析不足。

(4)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功能和价值缺乏认识,没有完全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轻保护现象还十分严重。

(5)湿地保护资金缺乏。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湿地调查与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染治理、湿地研究与宣教、执法手段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

3.3面临的形势

(1)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湿地现象时有发生,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功能不断下降;湿地萎缩,鱼虾减少,影响湿地水禽鸟类的栖息环境。

(2)植被丧失,湿地淤积,生境条件受损。天然植被覆盖面积大量萎缩;水土流失严重。

(3)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少数人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掠夺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

(4)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给湿地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5)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水库水底淤积,使得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4湿地保护应对措施

根据靖安县保护现状和建设内容,湿地保护共分为4个区,即两河源头原生湿地保护区、河流沿岸森林生态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

两河源头湿地保护区和河流沿岸森林生态保护区,其功能主要是重点保护南河、北河重要的水源涵养、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靖安县多种珍稀候鸟的主要繁殖地、栖息地和植物群落分布区,为核心保护区域。由于近年来森林砍伐过度、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该区域主要实行恢复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对各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恢复、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监测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其次加强对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区,提升小湾水库生态游览区品味。

4.1湿地保护工程

4.1.1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需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小区14个,重点湿地保护区的面积达到3630hm2。建设面积占全县湿地总面积11343.5hm2的32%。

两河源头湿地保护区建设3个,建设面积650hm2:即白沙坪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大雾塘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当归湖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

林沿、河沿湿地保护小区建设6个,建设面积1700hm2:即港背森林生态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大璪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洪屏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大梓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00hm2;李阳洞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水口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00hm2。

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5个,建设面积1270hm2:即罗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50hm2;小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350hm2;石马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00hm2;梅源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山忠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20hm2。

需建湿地保护管理监测总站1个,机构设置在靖安县林业局,下设4个湿地保护管理站。

罗湾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白沙坪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大雾塘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当归湖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大璪湿地保护小区、港背森林生态保护小区、罗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宝峰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洪屏湿地保护小区、大梓河湿地保护小区、小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高湖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李阳洞湿地保护小区、烟竹湿地保护小区。

双溪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石马水库湿地保护小区、梅源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山忠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4.1.2湿地公园建设

湿地公园是指利用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湿地公园的保护、利用应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休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应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与自然性。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湿地的社会效应。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为前提。

靖安县小湾水库,座落于宝峰镇境内,距县城20km,交通便利。现状景观资源丰富,湿地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让游人在此观鱼、观鸟,观察生物多样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将靖安打造为南昌的后花园,2011~2016年把小湾水库规划建设成为一个高品味的湿地公园。

4.1.3污染控制

(1)充分利用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监测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建立全县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监测、预测预报湿地污染和生态环境动态,重点加强对南河、北河及大型水库的污染监测和预报。

(2)在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有利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措施。

(3)在具有重大旅游价值的小湾水库、三爪仑国家公园,对旅游人员进行大力环保宣传,修建固定厕所,旅游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理出景区。

(4)针对九岭钨矿开发对湿地的破坏,研究和开发一整套矿产开发湿地保护技术,使矿产开发对湿地的不利影响达到最小,根据湿地恢复的原则对已遭破坏的湿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

(5)有计划地针对污染来源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严格制止重大污染企业上马开工,保护地区湿地生态系统。

4.2湿地恢复工程

4.2.1水资源的调配与管理

(1)有效保护水资源。禁止向湿地中倾倒种类垃圾,禁止各类高污染行业招商引资在靖安县落户,对拟建和已建的大小水电站做好清洁工作,并划定水源地保护区。

(2)合理利用水资源。靖安县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分布有些地方不均,仍应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3)建立健全有效的排污监督机制,加强排污控制管理。

(4)科学管理水资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办法,加大依法行政和依法管水的力度。

4.2.2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野生动物觅食地条件决定着野生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而对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作用。生境条件越能满足野生动物的需求以及湿地生境的多样化,物种就越多,不同物种种群数量的均匀程度也越大,野生动物群落多样性也较高。只有保护好动物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保留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才能保护好动物多样性。因此,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极为重要,应做到:减少人为活动;防止,环境污染;禁止滥捕乱猎、倒卖和走私野生动物;保护好森林生态和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湿地恢复包括对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修复和重建。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各类湿地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重建。

(1)在罗湾水库、石马水库、梅源水库、山忠水库等地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封沙育林等措施以及引水、填沟堵水和引水复泽、人工恢复植被等方式遏制湿地区域的湿地干枯趋势,改善水库周边地区的植被状况和生态条件,逐步恢复原有湿地生境。拟恢复湿地植被300hm2。

(2)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封山育林、营造长防林,改善河流沿岸和湿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对湿地的淤积。拟封山育林3000hm2,营造防护林300hm2。

4.3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旅游业是靖安县新兴的产业之一,小湾水库的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大梓河和北河漂流旅游线的湿地合理地进行湿地旅游观光,领略湿地的秀丽和神秘;在大梓河等湿地进行湿地鸟类观赏;选择交通不便而又有旅游价值的湿地开展湿地探险等旅游项目。总的目的,以旅游促进保护,用保护来带动旅游。

4.4能力建设工程

4.4.1湿地调查监测体系

(1)根据国家即将编制的湿地监测工作指南,采用统一的监测指标和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监测。

(2)设立县级湿地监测站。它对靖安县全县湿地资源进行调查与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全面掌握全县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并及时提出相关的管理和决策,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

4.4.2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1)对不同层次的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执法、管理、研究、行政手段和领导艺术等。

(2)在全县相关的各级领导中进行湿地知识、湿地重要性的专题讲座,使各级领导在工作和决策中注意保护湿地。

(3)充分利用科教片、图片、讲座等方式,有组织地开展全民性的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公众媒体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宣传教育、设置宣传标牌、开展夏令营活动等。

(4)结合特定的活动,如“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各地的“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禁渔期”、“禁猎区”等,集中开展有关湿地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方面的公众教育活动。

(5)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才培训,完善湿地保护的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干部、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6)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机构,在全县建立一个湿地管理和宣传教育培训中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建设。

4.4.3科学研究

(1)加强湿地的基础研究,主要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湿地发生、发展、分布和演替规律的研究。

(2)与有关单位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保护技术、湿地恢复和修复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可持续利用技术、管理技术和资源监测技术。

(3)以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研究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探讨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模式。

(4)研究人类管理和开发活动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功能影响,研究建立湿地生态评估体系、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5)加强湿地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和环境变化对湿地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对靖安县湿地的影响问题。

(6)加强湿地污染、外来物种和水旱灾害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4.4.4技术支撑体系

(1)参加或配合国家级或省级在靖安县实施项目以培养锻炼人才,集中县内优秀人才开展湿地保护的应用推广或科研示范工作。

(2)加强和协调靖安县现有与湿地研究有关的科研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部门参与湿地研究的潜力和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振基,吴小平,陈小麟,等.江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