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4: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节日文化;齐市地区;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65-01
在齐市地区较著名的传统少数民族节目中,达斡尔族有正月十六的“抹黑节”,每年五月中旬的“苦木勒”节,7月份达斡尔族、蒙古族的敖包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6月18日鄂温克族族“琵宾节”,“九九”重阳的“敬老节”以及回族同胞的“尔代节”等等。这些节日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情风俗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异彩纷呈。也使得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得以在节日保留传承并发扬光大。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节日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共同进步是历史的主旋律。在节日活动中,人们举行盛大宴会和篝火晚会,载歌载舞、纵情歌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本民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像每年达斡尔族的“苦木勒”节、“敖包会”和回族的“尔代节”就有新疆、内蒙古海拉尔和莫旗等地的同胞不远千里前来共度节日。在每一届的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上,都邀请蒙古族、鄂温克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的艺术家们进行歌舞表演和体育竞技比赛,在生存环境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挑战的今天,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即继承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又对民族民间文化形式赋予了新意,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和研究其少数民族历史人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窗口。
二、节日文化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一般都来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由原始的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演变为祈福活动,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每到节日少数民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十里八乡涌向草原,涌向广场,聚集清真寺,各民族欢度节日的意义相近,但展现却又各具特点,中国有句俗话“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有时尽管是林同岭、山同脉、水同源,也会有风俗的不同。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族等虽然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他们的歌、舞、乐器、体育项目等等却又各有不同,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安代舞”的热烈欢腾,“长调”的高亢悠远、舒缓自由;达斡尔族“库木勒节”上“哈库麦勒”呼着号子展现着如梳妆打扮、担水、采菜、鸟类鸣叫;鄂温克族“瑟宾节”上“努给勒”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满族春节的秧歌和八角鼓热闹欢快,喜气洋洋,赛马、射箭、摔跤、劲力、打贝阔、珍珠球等赛事更是在民族节日里将北方民族勇敢、彪悍、豪放气质发挥到极致。而民族节日上的美食如达斡尔族喜欢的手把肉、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稷子米饭柳蒿芽鲫鱼汤等;回族喜食的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和烩菜,满族的白肉血肠、烤乳猪、火锅,朝鲜族的打糕、冷面等等也在节日期间摆上餐桌。节日里,一段段欢快的集体舞蹈,一首首宛转悠扬的情歌,一场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正是这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干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通过这些歌曲、舞蹈、体育和美食的形式来体现、传承和发扬。
1、蒙古族的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2、傣族的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
4、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2、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3、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
4、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5、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6、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关键词]图瓦人;节日风俗;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风俗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现代新疆蒙古族图瓦人有四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查干节(春节)、麦德尔节(元宵节)、敖包节和邹鲁节。这些节日风俗与其十二兽名纪年方式和藏传佛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查干节(春节)是岁时节日,麦德尔节、邹鲁节是典型的的宗教节日。
目前的文献资料尚未对早期都播人――现代图瓦人的先祖使用的纪年方式进行记载。那么何时现代图瓦人的先祖使用十二兽名纪年方式呢?
一、新疆图瓦人的纪年方式
《唐书・回鹃传》记载:“岁首为茂师,哀,以三哀为一时,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茂师”相当于突厥语“mous”,意为“冰”,“哀”即“(ay)意为“月”,“茂师,哀”即“冰月”。“三哀为一时”,就是三个月为一季的意思。寅年为虎年。(1)祁韵士指出:我国西蒙古准噶尔部“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为虎年之类。”(2)由此可见,突厥人很早就是使用十二兽名纪年法,蒙古族和突厥民族相同的是岁首都在虎年,很显然与汉族的不同。尽管形式上有所不同实质都是采用兽名这一纪年法,通俗简单。同时我们从高昌遗址发掘的回鹊文历书残片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际上,突厥人的十二兽名纪年法起源于汉族,或者是受汉族影响的结果。(3)可惜的是,在突厥人统治时期,都播人是否采用十二兽名纪年法,目前无法考证。随着游牧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行各种活动,特别是与周围各民族的接触和往来,使蒙古部落的纪年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使用十二兽名与干支纪年并用的情况。同时十二兽名的纪年法并未改用干支纪年而消失,却以十二属相的形式在民间仍在使用着。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成功地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07年其长子术赤征服了秃巴思部。此后图瓦人长期处于蒙古王权的统治之下,使得秃巴思部的部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强烈变化,例如皈依喇嘛教,那么在接受藏传佛教的同时也必然接受宗教性节日。当然,蒙古部落的十二兽名与干支纪年历法同样也会在秃巴思部进行推行。现代新疆图瓦人使用藏历和黄历。黄历即农历。(4)
从流传至今的新疆图瓦人传统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图瓦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二、新疆图瓦人的传统节日风俗
(一)查干节(春节)
1.释义:白节,由白月演变而来,白月是以奶乳那样白而纯表示崇高,来称新年的开始。
2.起源:早期蒙古人的草木纪年,把一年分成两个时期,即春时和秋时。秋时祭祀的月份,蒙古语称为“查干撒刺”,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牛羊肥壮,奶酪甘甜,即白月(奶酪月)。后受汉族等周围民族的影响,新年的开始改在了冬末。
3.别称:白节
4.习俗:在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节日中查干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尽管冬末的查干节,与春节是同一天,也有人认为就是春节。但是图瓦人的欢度查干节(春节)的方式和汉族有很大的不同,充分体现了图瓦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认为查干节是在外来文化习俗形式下,发扬本族文化习俗,形成独特的蒙古族图瓦人的“春节”。
图瓦人的查干节从农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工作。肉类是图瓦人冬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尤其是欢度查干节期间。这时的肉类主要为熏制过得牛肉和马肉为主,兼有少量的羊肉。面食主要有面食有包尔沙克(炸制)、烤饼、点心、饺子。图瓦人的饺子很具有民族特色,首先形状是元宝形,非汉族的“耳朵”性,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把这种元宝形的面食,叫做“曲曲”。其次大小比一元硬币大一些,数量很大,完全满足整个节日期间的需要。这就需要左邻右舍的主妇们的帮助。再次馅料以肉为主,不像汉族的饺子可以伴有多种蔬菜。菜类以凉菜为主,多见粉丝、木耳、胡萝卜等。所有食物需要在除夕之前准备好。所以查干节就成了主妇们体现能力的节日,体现邻里和睦关系的节日。
在课题组成员借宿的主人家,年三十中午准备好晚餐之后,男主人准备酥油灯,女主人清洁佛龛。佛龛中摆放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像,酥油灯,炸制点心,由男主人点燃酥油灯,佛龛外面披上哈达。男、女主人依次磕头行礼,表达对活佛的敬意。
图瓦人的年三十晚餐打破小家庭的概念,而是以一家老小转亲戚的形式完成。每家都要准备砸牛腿骨,吸食牛骨髓的活动。每到一家,首先进屋后都要免冠向佛龛行磕头礼,然后相互问候落座,开餐前有当家男主人持刀去下一块肉投入炉灶,祭祀火神。准备好的牛大骨由长者帮上白色布条,手捧牛骨口念祝福语后交由年轻者,由年轻者砸开腿骨同时其他年轻人打开屋门高呼祝福语。牛腿骨砸开后,先有年长者吸食再依次每个人吸食,共享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年初一清晨,女主人准备供品。洗漱完毕后,男主人给佛龛燃香,孩子们向佛龛行磕头礼。礼毕,男主人和孩子们前往屋后,在半山腰处开始“摆楞”(音)活动。此活动也是几家亲戚共同完成。“摆楞”是一个用雪堆砌的,类似敖包,其顶上摆放桦木,在其中间面向四个方向各掏洞放置松枝。“摆楞”前方有由雪堆砌摆放供品的台子,大家共同摆放食物、糖果、酒、奶茶等。在“摆楞”中间斜插着桦树,这时有男性长者带领大家在树枝上系上布条,嘴念祝福语,将桦树高高竖起,点燃桦木和松枝,然后大家一起绕行“摆楞”三圈,把食物,糖果,酒,洒向“摆楞”。转圈结束后,大家面向太阳和“摆楞”行磕头礼,手持哈达口念“阿姆萨儿嘿”开始新年的第一声问候。
随后人们开始互访拜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人们拜年时一般都不需要带任何礼品,每进一家,便手捧哈达(或白布)条)和对方轻碰额头,年轻着双手要放在年长者手臂下方,并致问“阿姆萨儿嘿”,或者将香烟点燃吸几口后,转敬给对方,对方也吸几口后,又把香烟转给主人。2012年冬查干节,课题组在喀拉苏木牧业点调研时发现,图瓦人的长辈在节日问候时会使用鼻烟,通常鼻烟装在玛瑙料的鼻烟壶中,而年轻者会使用香烟。相互问好之后,坐下来开始喝茶,享用饭菜,喝酒。一般情况下,年轻人首先到村里有老人的家中拜年,向老人们问好,然后再到岁数较小的人家拜年。
查干节不仅是欢度新年的日子还是图瓦年轻人欢聚的日子,这种欢聚是以体育赛事为主的。从年初一开始,在喀纳斯湖面、哈纳斯村、各牧业点就开始了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
(二)麦德尔节(元宵节)
1.释义:麦德尔节过去是一种宗教活动,是祭祀弥勒佛的节日。自古以来卫拉特人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作为麦德尔佛诞辰,视为吉祥之日举行庆典活动。
2.起源:宗教界认为,正月十五是神佛大师宗教学业结束的一天,正月十六是麦德尔佛主持教学的一天,为了连续不断的把宗教发扬光大,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作为麦德尔佛诞辰的日子
3.习俗:麦德尔节是历史上蒙古族在喇嘛庙中由喇嘛主持祈求吉祥的宗教活动,而今已成为蒙古族同胞相聚在一起辞旧迎新的盛会。新疆喀纳斯景区的图瓦人的麦德尔节的规模不大,没有特殊的讲究。图瓦人认为麦德尔节是节日的最后一天,意味着查干街的结束。这一天夜晚,以肉类为主的晚餐准备好后,男、女主人依次面向佛像磕头行礼,表达对活佛的敬意。餐后,开始邻里间相互走访。
(三)敖巴节
1.释义:这是新疆蒙古族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也称敖包节,敖包本源于萨满教,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敖包”是用土或石头,或土石并用垒成的圆锥形或四方体,上插一根松枝或桦树枝,枝上栓红、白、黄等象征哈达的布条。(5)
2.起源:“敖包塔库”是乌梁海人带有宗教性质的节日。很早以前信仰萨满教的氏族在加入佛教之前,他们就有“敖包塔库”(堆积石块磕拜)。他们加入佛教之后,仍保留了一部分萨满教的习俗,其中就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笔者注)的“敖包塔库”习惯。(6)
3.别称:塔克恩节(7)
4.习俗:每一年的6月,当山花烂漫,青草覆盖,枝桠吐绿时,就是敖巴节开始的时间,地点一般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通常在敖巴节前一天,年轻人将敖巴上的去年插的已干枯的桦树枝取出堆放在敖巴的正东面,清理垃圾等。
2012年6月课题组参加了哈纳斯村的敖包节。敖巴节的当天上午,图瓦人以家为单位,携儿带女,来到敖包前,顺时针绕行敖包三圈,捡起石头堆在敖包上,同时捡来桦树枝插在敖包上。转敖包结束后,放上佛像,摆上肉类、奶疙瘩、酥油油、炸果、糖果、等供品,这时男女分开落座。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敖包东面的树枝点燃。诵经结束后,人们把祭品抛向空中,在桦树枝上系上各色布条祈祷祝福。绕完三圈后,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跪拜磕头,祈求老天降福人间,恩赐人们平安无事,带来吉利幸福,祈求风调雨顺,牲畜兴旺。礼毕,开始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还有人们载歌载舞,气氛隆重热烈,全村男女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欢度节日。
(四)邹鲁节
1.释义:邹鲁节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为纪念创始人宗喀巴去世而设立的宗教性节日。
2.起源:永乐十七年(藏历第七饶迥土猪阴年,公元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师圆寂,享年63岁。次年人们于甘丹寺为他建成了灵塔,遗骨存放于内"并将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他圆寂的忌日作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届时家家点灯纪念他,藏语称“甘丹阿姆曲”俗称“燃灯节”。(8)
3.别称:点灯节
4.习俗:图瓦人每家每户除了点灯、向佛像磕头致礼、在院子里点燃柏树枝磕头之外,小孩子和年轻人也和春节时一样,三五结队地到每家每户,向每一个图瓦人家佛龛磕头致礼,主人则同样给他们糖果等小食品。(9)
参考文献:
[1]冯家升《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1953年6月
[2]祁韵士《西睡要略》卷20
[3]蔡志纯《蒙古族的纪年演变》
[4]阿勒泰地区志地方志编委会《阿勒泰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176页
[5]哈巴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巴河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02页
[6]马合皮儿・哈提江《禾木喀纳斯的乌梁海人》政协布尔津县委员会《布尔津县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从书编纂委员会《布尔津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650页
[8]曾国庆,郭卫平编著《历代藏族名人传》人民出版社1996第173页
[9]关丙胜《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第108页
注释:
(1)冯家升《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1953年6月
(2)祁韵士《西睡要略》卷20
(3)蔡志纯《蒙古族的纪年演变》
(4)阿勒泰地区志地方志编委会《阿勒泰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176页
(5)哈巴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巴河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802页
(6)马合皮儿?哈提江《禾木喀纳斯的乌梁海人》政协布尔津县委员会《布尔津县文史资料(第一集)》(内部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从书编纂委员会《布尔津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第650页
(8)曾国庆,郭卫平编著《历代藏族名人传》人民出版社1996第173页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民族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蒙古马曾被列为世界两大名马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赛马是那达慕大会必不可少的项目,远近百里甚至几百里的蒙古族牧民会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鸣,热闹非凡。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为了减轻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彝族草马节
彝族的历史上有过许多大规模迁徙和奔波,因此,彝族人十分敬重曾陪伴祖先长途跋涉、相依为命的马,并以过节的形式,祈求役马帮人驱邪除害,保佑地里粮食丰收。这种节日就叫草马节,在文山、砚山的一些彝族支系中较盛行。草马节的来源,说法单一。传说古时曾有一草籽鬼常到彝家人的地里随意撒野草籽来危害庄稼,坑害人民。人们为了根除草籽鬼之害,便利用草籽鬼喜爱花马的习性,采集一些未成熟的野草籽,让花马驮上,运到西天火焰山,诱使草籽鬼跌入火中烧死,草马节的习俗便由此流传下来。
苗族斗马节
每年11月下旬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当地群众举行斗马比赛来欢庆自己的节日。斗马在当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婚姻的裁决方式。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蒙古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无论是语言、生活习惯还是节日风俗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蒙古族特殊的服饰美是蒙古族独特文化的代表。服饰文化受很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图腾文化等。文章主要分析和研究蒙古族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图腾;蒙古族服饰;变迁;文化
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从诸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建筑、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等。其中,服饰的表达功能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体系。图案较其他表达方式更生动形象,服饰上的图案可以直观地表达一些民族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服饰的图案不断变化。笔者先分析蒙古族的图腾文化和传统服饰,然后研究图腾文化影响下的蒙古族服饰的变迁。
一、蒙古族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远古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抵抗和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比较低下,对一些事情的发生存在盲目崇拜的现象。”①如,在食物较少的饥饿时期,出现一些鱼群,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上天的庇佑,对鱼产生感激之情,由此把鱼作为自己部落的标志,慢慢会对这种现象形成一种信仰的心理,这种图案就会逐渐演变成部落的图腾象征。蒙古族图腾有两个方面的内在含义:第一,图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的体现。远古时期,蒙古族人可能与某种动植物发生过联系,所以把这种动植物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第二,图腾文化对蒙古族的影响范围较广,不仅影响蒙古族的节日传统,更影响蒙古族的服饰、音乐等。
二、蒙古族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人所佩戴的帽子、腰带、首饰,所穿的袍子、靴子等都是服饰文化的内容。蒙古族的帽子有夏季所佩戴的帽子和冬季所佩戴的帽子,男人和女人所佩戴的帽子也有所不同。“蒙古族人把帽子做成栖鹰的形状,并用羽毛、金银、玉珠等加以装饰。”②在比较重大的聚会中,蒙古族人都会佩戴本民族的帽子,不但是对自己的尊重,更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在蒙古族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帽子,蒙古族人称其为“包头”。包头的包法有一定的讲究,在这里就不进行具体叙述了。现在这种包头仍受到蒙古族人的喜爱。长袍也就是蒙古袍,蒙古族人几乎每天都会穿长袍。为适应蒙古族人游牧的生活习惯,男子的长袍一般比较肥大,女子的长袍则较为合身。长袍不仅在袍身上有一些装饰图案,在领口、袖口等细节方面也有绣纹图案加以装饰。腰带是一种蒙古族服饰装饰品,颜色较为丰富,在佩戴时人们都会选择与所穿长袍比较搭配的颜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蒙古族服饰中的腰带还可以起到分辨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作用。蒙古族服饰中的靴子的主要材质有布和皮两种。布靴穿起来较为舒适,但保暖性不足,所以夏季穿得比较多。皮靴较为耐用,保暖性能也比较好,所以在冬季穿得比较多。
三、蒙古族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蒙古族由多个部落统一而成,这些部落多数信仰萨满教,所以蒙古族的文化受萨满教影响较大。萨满教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它也影响了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另一方面是对图腾的崇拜。图腾文化包含众多内容,也有众多的表达形式,如,姓氏、十二生肖等的产生都与图腾文化有关。由于图腾崇拜的影响,蒙古族人会把图腾图案绣在长袍上、帽子上、靴子上等。蒙古袍上的绣纹、颜色和蒙古袍的具体分类、制作方法、制作过程、细节部分的处理,都体现了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蒙古族帽子的栖鹰形状也是图腾文化的具体体现。”③蒙古族帽子上各种纹饰的运用也是图腾文化的体现。在蒙古族服饰中,靴子的制作方式比较繁杂。虽然靴子的用料比较少,本身的形态也比较小,但蒙古族人非常注重靴子的装饰,他们在靴子上加上各种装饰性的花纹,每种花纹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关键词】新疆高校 民俗文化课 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01-03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并被称为“人民学”(Volkskunde),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大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 J. 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学(folklore)一词,从此之后,这一学科风靡欧洲。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的输入,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讲,民俗学是一门关于传统文化的学问,是关于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的学问。而民俗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并在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从新疆各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出发,探讨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开设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面积构成我国领土的1/6。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总人口为2232.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85.4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来多民族居住,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俗文化作出了贡献。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多元发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环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根据其民族构成特点,在学校构建多元文化环境,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此外,无论是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国际环境,无论是新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
1.政策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这关系到人类生存问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问题。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有关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来宣传新疆。
2.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不仅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瑰丽的山川、神奇的地貌、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而且有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文化、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农耕、游牧、宗教的节日文化、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体育文化、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们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仅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为例,我们可以介绍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民宅、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等。虽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毡房,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毡房装饰各有区别。要说新疆本身就是个开放的、没有城墙的民俗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从“节日”上看,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传统节日,它们凝结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民间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同样能成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也可发挥教学实验实践场所的功能。
3.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开放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1978年开
――――――――――――――――――――――――――
* 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民族文化冲突与适应”(编号: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等老一辈教授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为之后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铺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6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排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目前存放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图书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等诸多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例。
4.足够的师资力量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新疆大学中文系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批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被聘为首位博导并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新疆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03年民俗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间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毕业于该专业的8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二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贴近新疆地区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利于新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有趣地介绍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区域的文化认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为成为民族地区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论课又不是实验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加上选修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教师讲述民俗文化课程时,不仅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民俗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状态,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展现生活场景,建立起生活与课堂的链接,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知识。通过观看有关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民俗的热情。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诸多民俗文化类型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和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民俗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民俗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2.提倡“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课期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当讲述到具体民俗文化时,可以适当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和介绍本民族的相关民俗,充分倾听学生的讲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蕴,并在该生讲述过程中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临摹民俗图案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讲述民族服饰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给大家介绍其了解的相关服饰及其实际意义、价值;在讲述人生礼仪时,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介绍本地区、本民族的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再如,在讲述饮食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主要饮食文化、饮食品种、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香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杂碎,哈萨克族的熏肉及马肠、阔兹、奶疙瘩、马,蒙古族的奶酒、烤饼、沙尔阔勒、宝扎,回族的粉汤等。在讲述民间音乐时,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娱乐中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开展民俗文化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是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寨、社区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民俗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教师还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关题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创造多源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而又渐进的,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上述传统节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庆祝活动几乎限于本民族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高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这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价值未能充分重视有关。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
播、电视台、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新闻媒体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餐饮部门,制作各种节日食物,提供给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那些未选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各族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认识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总之,由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影响和各高校普遍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弱。由于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新疆高校学生中的习俗冲突是日常性的,随处可见的,虽琐碎细小,却在持续地、经常性地侵蚀着民族之间的感情。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突出的主题之一。为此,首先要改变目前民俗文化课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确、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实践环节缺失的状态,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习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5]、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
[6]热依拉・达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王萍.论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6(3)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