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4: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与实践活动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效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
——学生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过去的一年里,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际调研出发,我们发现学生党支部的实践活动主要有社区服务、实地考察、参观红色景点、理论知识讲座等等,并且支部党员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讲座较多,社区服务、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户外实践性活动较缺乏。因此,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根据这以实一际情况,提出了有效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学生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的项目。一系列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的学生党员志愿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支部的学生党员更加的了解社会与国情时情,从而将党性教育真正融入到志愿服务过程的始终。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外语系积极向院内其他各系学习,采取了组织小组,联系实践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的形式;同时大一同学也自发组织小组进行社会调查。除此之外,我系也允许同学进行自由选择,个人独自完成实践活动。这样,外语系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填补了去年没有实践小分队集中实践的空白,而且形式较自由、丰富;
第二,与去年相比,我系今年实践的内容更专业化,目的更明确。我系女生居多,语言能力是她们的强项,如果说去年同学们大多数是在办公室中进行的一般的文秘工作的话,今年大家都涉足了专业的翻译工作,英文校对审核及涉外导游等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实践目的也更明确地定位在应用英语知识与能力上。而调查类实践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企业化社会调查(如“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农业入世问题”,“房地产市场”等),医疗保险问题(如“聚焦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抗洪纪实(如“洪水无情人有情”,“战歌嘹亮”等),教育问题(如“我的教师之旅”,“学知识与读社会”等),以及环保类问题。
第三,实践更加独立。即使是小组集中实践,同学们耐着酷暑,在“火炉”南京奔波调查,大家也需要更独立地安排暑期生活。同时,同学们还有个人组织小队实践与到其他城市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也体现了实践的独立性,自主性。
目前各个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比较单调。有一些高校常常组织一些脱离实际和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学校为了游山玩水就借着社会实践的名义,花费大量的经费;有些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为了完成有关部门给出的指标;有些学校将社会实践主题定的很有时代感,内容却完全与主题无关。
2.普通学生的参与率低。现如今,普通学生能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社会实践的机会都给在学校里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或者是倚靠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当地的学生。大部分的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减少活动的经费和如何提高调查报告的理论水准,往往没那么重视普通学生的参加愿望。
3.社会不够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社会与企业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有一定偏差,从而忽视了社会实践在社会中的作用。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策划、执行、参与者,应该注重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宣传,或是可以给予积极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企业优惠政策,让社会实践活动达到最大效益。
4.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道路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明灯。稳固的实践基地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加强对于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在日常课堂中没有注意到的难点和疑问,同时还能够根据所处社会环境和所进行的实践工作需求来改变。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面会比本科院校更加注重。高校在社会实践环节上,由于没有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四处寻找社会实践机会,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学实习到处跑、毕业实习自己找0的情况出现,也使得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只能放羊,就很难对经验进行有效的积累和对教训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做的结果是部分学生只是走走过场,收效甚微。
5.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目前大学生实践活动普遍缺乏专业的组织和引导。学生们过少接触社会,更需要学校和专业的老师为学生提供帮助。比如老师可以指导实践内容以及实践活动的主题的选定,深入学生当中跟学生一起寻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6.缺乏科学的评定体系。现今大部分高校使用的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体系,仍然还是依据学生的调查报告以及所在实践单位的意见等,这种评价完全取决于实践材料的好坏,材料愈丰富评价就越高,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不重视,认为盖到了单位的章就可以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了。
二、对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一些建议
1.引导大学生重视社会实践。要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根本前提。我们应针对就业形势环境的变化,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领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还要让学生明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
2.依托各系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各自的社会实践基地。这点是大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学校和基地只有建立相对稳定合作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实践的效果,才能实现双赢。高校应依托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好实践基地。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引导。高校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策划、实施和参与者,为了能让社会实践发挥最大作用和产生最好的效果,高校应该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学校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之前要做好实践活动指导工作,比如针对企业的讲座或参观,规范实习流程,指导实践报告的写作,组织实践活动技能的培训。学校应选派有经验和责任心的老师作为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指导老师。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开发
初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不仅要借助于课堂,而且要充分拓展,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加素质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一、充分认识初中语文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资源涵盖了教材、生活、社会以及自然中的各种因素,资源范围较广,内容丰富。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是广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素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把握有利于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内在探究欲望,以及兼顾教学客观条件等方面要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资源分布、整合资源因素等途径提升开发利用成效。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途径
(1)充分发掘自然性资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广袤的自然之中含有丰富的活动资源。因此,教师要注重自然性资源的发掘,针对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等,尤其是要结合本地区特有的地理风貌进行有效发掘,因地制宜地设计和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2)充分发掘社会性资源。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是社会必不可少的成员,经济社会关系、人文关系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就会变成书呆子。教师应当注重选取针对性目标开发社会性资源,按照家庭、社会、国家、全世界这样的思路,去了解搜集各种社会信息,重点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3)充分发掘人文性资源。人文是指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一资源在开发利用可以借助于媒体信息、各种报告会、演讲会以及到图书馆、纪念馆等场所进行搜集,引导学生到这些场所进行参观、感悟,合理获得人文性资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整合利用
(1)强化学校活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学校中,有助于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资源很多,不仅包括图书馆、电脑教室、艺术楼等场所,还包括各种兴趣小组比赛等活动资源,以及学生广泛开展的各种趣味性活动,如编辑手抄报、编排课本剧等,这些方面的资源要进行充分整合,将其中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成效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方面筛选出来,即按照一定的方式途径整合,有效服务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2)强化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本地区的地理风貌环境特点等,尤其是要选择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传统农业、自然景观、山川河流等方面资源,将其与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远足写生,积累写作素材,深化对教材内容理解等。
(3)强化社会生活资源的高效利用。社会生活是一个大学堂,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感知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影响的课题、社会热点现象等方面资源,搜集大量的鲜活案例、典型素材,在教学中对语文课题进行拓展延伸,在专题活动中提供信息参考,以此实现语文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4)强化家庭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家庭环境资源包括家庭成员、家庭藏书以及周边环境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家庭之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感悟浓浓的亲情,感悟家庭生活的温馨,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做到有感而发,充满真情实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回忆、细心观察家庭成员将与他们的交往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将家庭中所发生的变化表达出来,让学生将语文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四、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要点
开展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生内在需求、实际生活与资源条件等方面密切相关,在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掌握三个要点:
(1)借助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应当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搜集与此相关的各类自然社会与人文活动资源。搜集到丰富的资源之后,教师相机组织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教材理解。
(2)结合课题方向为着力点。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本地区、本校、本年级组承担的各类语文研究课题,设立子课题,进行研究参与,围绕课题研究的方向进行相关资源的搜集整理,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目标明确、高效实用。
(3)立足环境氛围为突破点。学生在资源搜集与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大自然,深入到社会以及家庭中,满怀激情地寻找、搜集、筛选和整理活动资源,将感触最深、印象最深的内容筛选出来,让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中获取语文实践活动素材,同时,让学生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主体教育的思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为使“学生是主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坚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放手让学生参与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行动起来。
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我坚持先由学生自主设计主题方案的做法。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如《玩出精彩世界》,针对学生特别喜欢玩溜溜球,放手让学生自主组合小组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及时进行了交流、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结果全班自主分成了八个小组,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方案。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立了活动的方案。各个小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个个兴致高涨,忙得不亦乐乎。
二、发扬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中,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如〈〈奥运——冲冲冲〉〉〈〈绿色食品〉〉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资料,对于活动的成功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2、给学生足够的援助。
关键词:综合实践;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81-02
校园网络环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在信息社会,学生可以从图书馆查阅文献,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多种手段收集研究资料,更可以使用因特网来搜集信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使用搜索引擎、访问专题网站、访问在线数据库等几种方式。
2.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体现在学习内容、活动时间的开放性上。它没有固定的教材,学生可以依据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由选择课题或自主申报课题,还可以将自己收集、研究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其他同学分享。学生在收集、分享资料的过程中,成为信息的主人,从而确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课题仅靠学生个人能力难以实现,需要学生们分工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完成课题。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会与人的交流、协作,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平台提供了多种功能,学生可以和同学、教师、家长甚至校外专家学者进行联系,随时进行提问、答复和讨论。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特网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和教师的讲授,学生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辩论与探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的研究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一个集学生研究、教师指导、课程评价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它包括了课题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成绩评定等功能,具有科学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构建基于校园网的综合实践活动平台,需要着重对以下内容开展研究。
1.程序设计与开发的研究
研究如何选择程序开发语言及数据库类型,网站界面设计、动态网页设计、管理后台设计、网站交互功能实现,尤其是需要研究如何实现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同时还要研究网站服务器的硬件需求,网站的负载能力。
2.资源管理的研究
丰富的资源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学校将建立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题研究指南、课程库资源、学习资源、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等资源。
3.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继续深造、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的设计要考虑引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学习,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供了实验田,网络平台要研究教师如何在线申报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实践活动,对学生活动过程从选题、过程及结题及时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师指导、评价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的基本组成
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的构建需要相应的校园网络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并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服务器选用可扩展内存和存储、支持RAID的机架式服务器。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 Server 2003或2008,数据库采用SQL2005,编程语言选择的是ASP或。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可对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不同用户设定权限,进行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操作。为便于管理,增加可操作性,学生、教师的基本数据由管理后台导入。用户登录后可修改密码等基本资料,查询课题的进度及评价信息。
2.课题模块
课题模块可帮助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选择和确定课题。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推荐课题,按各学科的特点,教师登录后申报课题;另一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命题,课题申报后,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活动。
3.学习资源模块
学习资源模块提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指南、数字图书馆、学习资源网站链接等栏目,提供资源搜索功能,学生使用关键词可分别在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以及因特网的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查询。
4.合作学习模块
合作学习模块主要由留言板、论坛以及课题群组功能组成,也可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学生研究课题组的每位成员负责不同任务。学生可以留言、发帖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在线填写活动申请表、调查表、实验研究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社区服务报告等,课题活动结束后,由组长提交结题报告等课题成果。
5.成果展示模块
成果展示模块为学生的研究成果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课题成果可以是研究报告、PPT演示文稿、Flas、网页等多媒体形式。学校定期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奖,并推荐展示,激励学生继续发现更多的研究课题,取得更多的成果。
6.教学评价模块
教学评价模块分为自评、互评和师评三部分。评价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教师可跟踪学生研究的过程,并及时作出评价,调整学生研究中出现的偏差,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效。
网络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
网络环境主要是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一个课程管理的可操作性平台,切不可忽视非网络环境下的实践活动,学生仍需要采用深入实地考察、开展实验研究等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
关键词:综合实践;形状;形式
初中物理教材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尝试参与实践的体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著名的教育家马芯兰老师曾经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爱“玩”、爱“动”、爱“画”的心理特点,充分锻炼学生“动”的能力,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搞得有声有色,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对物理教学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的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它能改变原有单纯的认知学习,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全人活动”,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然而,现实的物理教学却存在着很多与教学设计理念相违背的教学行为:单调、单向、单一、缺失等甚至连最基本的课内探究实验都不能满足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学生最需要的体验、小结、归纳、实践等有利于能力的活动全部被挤掉,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教师从来没有组织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创新制作、课外探究等对学生就是“天方夜谭”,而且学生上交的科技作品仍掺杂着“儿童化”思想,形式单一、主题单调,科技含量少,因为学生大脑长期陷于深度疲劳状态,导致学生思维的弹性丧失,滋长了思维依赖性和惰性,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说过:“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学习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与策略
1.探究型
教师“授之以渔”的真正意义在于学生能把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学生的言、行、思得到尽情地释放,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与体验,如,学完“声学”一章后,教材安排探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我放手把整个探究流程(包括器材、方法、方案、过程、报告等)完全交给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初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质量不尽如人意,但此时我并没有“妄加”评议,而是鼓励全班学生就活动成果进行讨论、交流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待到每个学生对活动有更深的理解后,我才作有针对性的评价,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果教师能经常把学生引领到课外探究的路口,学生的“生存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与提升。
2.调查型
搜集和处理信息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未知展开调查获取资料,就会逐步掌握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例如,学完“眼睛和视力的纠正”后,教材安排了“调查中学生视力状况”的实践活动。为了使活动开展具有实效性,我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形成一份共同的调查问卷;其次通过小组查阅资料、走访眼科专家、眼镜店了解有关知识,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学生的调查报告有的是表格形式,有的是直观的柱状图表形式。此时,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就此活动做一期校内海报,用自己的实践成果告诉更多的学生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同时又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荣誉感,增强了自信心。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继续保持炽热状态,学完电能后,教材安排了“家庭用电的几个问题”实践活动,我首先鼓励学生攻破“拦路虎”,如怎样利用电能表测出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怎样正确分析“直方图”等。为了减负,我又把活动分成两部分,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学生任务减轻了,质量也随之提高:电路图画得规范、得体;表格内容全面、实用,测量数据符合实际,有的学生甚至用彩色笔画出“直方图”,由此可见其热情度之高,重视度之强。另外,自这次活动后,我发现学生懂得珍惜能源了,能主动地关掉水龙头、电灯、电扇和多媒体系统,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意义深远。
3.制作型
我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尝试了“分散分项”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实行每月每小组交一件作品,期末要求每个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废品设计一个简单而又有创意的作品,其作品成绩占总评的10%,这种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每学完一章我就布置一些课内或课外动手能力的制作,起初我引领学生建立合作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制作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设想,形成制作方案,并落实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提醒学生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开展制作活动尝试,并做好有关活动记录。经过我长期耐心的鼓励与指导,学生上交的作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极有创意,其中有一个潜水艇获徐州市科技作品一等奖,它的外形是两个半圆透明果冻壳,里面装着一个橙色的乒乓球且一半涂着黑色,还画着一个笑脸,下面黏着一个蓝色的螺丝帽,操作时乒乓球能自由地上浮、下沉,此作品吸引眼球的同时又蕴含着物理知识。另外,学期末我适时地把学生作品进行展览,让更多的学生受到熏陶并分享制作的成功与快乐,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想象、创造等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我还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课程档案,把活动材料装入其中,以便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正确认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实践活动,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姿的内容、不断延伸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新的平台,这远比单纯的就文教文、简单的枯燥分析更能吸引孩子,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是母语的教育课程,实践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由于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感性的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克服语文写作中的心理障碍。长期以来,害怕写作的心理一直困扰着学生,除了写作比较难,有的教师指导不得法的原因外,主要是孩子存在着“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孩子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相机指导,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实际上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积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
学校。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校园内获得的。这种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实践活动,更易于得到学生的响应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本班,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报告会、辩论会、各项竞赛等,都是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社区在这里特指的是以孩子的家为中心,构成学生生活、活动的一段区域。毕竟每一个孩子在社区的时间更长,我们要把孩子学习的场所从封闭的学校开放出来,这时,家长和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指导者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因指导者不仅仅是老师,更能张扬孩子的个性,因其人数少,更易于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以说,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为社区服务,是在该空间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社会的范围比社区来得更大,其中包含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更为丰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热门话题、生活事件……无一不是实践活动的好题材。只要我们细心挖掘,这空间可以任学生高飞,任学生腾跃。在这空间中开展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
读一读,看一看,增加课外的阅读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选自名家名篇,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拓宽、延伸课外阅读。如学习了《景阳冈》,就可以组织阅读《水浒传》,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组织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以及名著名作所描绘的年代、地域的不同,单独阅读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班级组织阅读小组,定期专门抽出时间共同阅读,然后互相解答读书的困惑,交流读书的心得。实践表明,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阅读方式,既避免了个人的枯燥阅读,又能互帮互学,有收获。排一排,演一演,演绎文字内容。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寓言还是童话,那些故事性强的篇章,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自行寻找剧本内容、编排剧本,用演出的形式来演绎作品。然后通过剧目汇演、评戏,从学生表演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情节的安排、文章主旨的体现来评判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演促读,语文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了。查一查,找一找,学会处理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学生家里已拥有了上网搜索收集信息的条件。一般说来,让孩子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1)联系所学课文,查找背景资料;(2)拓展课本内容,查找相关资料;(3)结合社会热门话题,查找信息资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