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3-10 14:52: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总结

篇1

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年工作情况

统筹打好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的部署安排,督促和协助文旅系统企事业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统筹推进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和复苏发展。

(一)大力拓展云上文旅服务新渠道。策划组织线上领读、在线阅读、云上微课、云上展厅、“艺”直播等活动100余项、网上培训课程100余节;举办市南区全民时尚秀,推出综艺秀、舞蹈秀、时装秀、广场舞秀、手作秀、大家唱、大家拍共七大版块;新增8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开展抗“疫”文艺创作,整合志愿者、文艺团体、专业院团等力量,创作文学、歌曲、曲艺、书画等作品60余个,起到了凝聚人心、弘扬文化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优化“青云图”“啡阅青岛”线上线下阅读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已免费配送图书8万册, “青云图”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2019 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

(二)多管齐下打好战“疫”组合拳。认真贯彻“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协助企业申报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稳岗就业等多方面政策支持,协助120余家旅行社办理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先后拨付两批文旅扶持资金。妥善处置游客投诉,保障文旅市场的平稳有序。

(三)多方搭桥促进行业内循环、市场内循环。采取搭建平台、直播带货、宣传推介等方式,组织三地旅游局长资源推介、短视频《2020,我在海边等你》、浮山湾消费月等主题活动20余场。策划乐活夏日消费季,推出百余项夜间消费活动;组织文旅惠民消费季,助推文旅企业释放消费活力。做好华夏基石(青岛)国际时尚产业峰会服务对接,办好意大利电影周、婚恋文化周等节会活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积蓄文旅产业新动能。发挥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引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度融入中山路保护更新工程,支持国际会议中心、海天酒店、瑞吉酒店等高端载体吸引国际化会奖项目落地,持续拓展文旅产业链条。

篇2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海淀区大学生就业直通车工作总结推进会,对前一阶段全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做阶段性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探讨和部署。刚才,大家共同见证了同学代表与对应的实习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这也标志着海淀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和效果。借此机会,我要向这些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海淀共青团工作的团中央、团市委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向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的高校和企业表示最良好的祝愿!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央、市、区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周,总理主持会议,推出5项最新措施促进就业工作。其中第三点提到,要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团区委从去年开始,启动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打造“1+2+5”工作格局,并将其列入2009年全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项目,这样的举措和力度,区委是充分肯定的,青年是热烈欢迎的,高校和企业也非常满意。围绕下一步工作开展,我再提三点希望:

一、充分认识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团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三个服务的具体举措,符合党政的要求、社会的响应、青年的需要。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快了青年就业创业各项举措的推出;考虑到我国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的现实,即使当前没有金融危机,就业问题也始终是一项战略性课题。据统计,2009年我国内地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10万,这几乎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就业人口。算上往年毕业后尚未参加工作的近400万青年,重叠累计之后的待就业青年数将达到1000万人。海淀区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大区,在享有驻区80多所高校带来的地利之便时,理应有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坚定的大局观念和更加前瞻的战略思维,从长期性和战略性角度出发,把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做大、做强、做实、做细,真正为高校毕业学生和全区青年提供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以实际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青年为本。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全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在这种形势下,能否最大范围地实现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的大事。青年是新增就业的主体,新增就业问题主要是青年问题。开展青年就业实习基地工作,是共青团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联系企业、高校双方,为青年大学生出实招、办实事、显实效的重要举措,这类企业乐见、青年乐为的事情,共青团组织应该多想、多干,并且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整合资源,服务青年

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体系是共青团的优势,团组织要进一步思考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服务青年的行动。海淀共青团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整合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资源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基础因素,没有资源,工作无从入手;有了资源,还要善于将资源进行排列组合,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要素的效用。刚才说到,海淀区是教育大区,同时还是科技大区。科技的特点体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多,实力强。海淀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团区委发挥青年联合会和驻区高校团委书记联谊会作用,从中牵线搭桥,为双方搭建了一个互通有无的平台,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实现了学生的实习需求。围绕青年需求的多样化,要具有适变、应变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实习门槛的高度,拓宽实习领域的广度,挖掘实习内容的深度,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掌握工作经验,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个人能力。

通过在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实习锻炼,90%以上的学生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工作,即使最后未必全部留在实习企业,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获取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学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团组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通过实习,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围绕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查找具体原因,不断进行改进,切实服务青年的成长发展。

三、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基地的孵化作用,创业带动,创新发展

创业对就业有带动作用。海淀区有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去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无到有干成一番事业,离不开创造与创新。因此,创新是创业精神的核心。这个过程,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突破的过程。建立海淀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就是通过创业带动,实现创新发展,这与“创新海淀、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是相符合的。同时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必须变因循守旧为开拓创新,变四平八稳为拼搏历险,变求助等待为自立自强,变保守退缩为敢于争先。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是持续不断的。永葆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才能具有勇于求新、不断求变的进取心态,才能在促进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事业中施展才华,创造佳绩。

入选基地的企业,大部分都具有创业背景,是在中关村20年发展历程中经历竞争与挫折后成长起来的,深厚的创业文化和创新精神是孵化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的催化剂。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实习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提倡务实精神,讲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建立海淀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就要充分发挥基地的孵化作用,一手抓就业经验提升,一手抓创新精神养成,做到两手抓两不误,让青年大学生在就业的激流中乘风破浪,在创业的环境中孵化成长。

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成吉晓明”为你整理了这篇退役军人局“六稳六保”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我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开展了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开展教育培训

1、开展技能培训。年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六安市退役军人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培训对象、目标任务、培训内容、补助政策、资金筹措、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并将2020年度退役军人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区。截止目前,共有1002人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980人培训任务,完成率102%,培训合格率100%。培训项目涉及驾驶、烹饪、计算机、消防员、焊工等。

2、开展网络培训。与培训学校沟通协调,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先通过线上学习理论知识,疫情结束后再进行线下实操练习,有效缩短线下培训时间。共有近百名学员参加了网络培训课程。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推出50个各类培训平台,涉及人工智能、电商、软件开发、母婴护理、家政服务、汽车维修、网站运营等近千个培训项目,让退役军人有更多的选择。与清华大学对接,组织2019年转业的11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2020年转业的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开展网络培训。

3、开展适应性培训。9月份对政府安排工作的187名退役士兵进行适应性培训,培训分二期进行,每期培训5天。11月份对40名军转干部进行了为期10天的适应性培训。各县区开展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目前已培训1132人。

4、开展高职扩招宣传。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参加高职扩招,提升学历。2020年高职扩招共有1752名退役军人报考市三所高职院校,录取1168人。

二、加强创业帮扶

1、开展创业培训。5月份开展了为期5天的退役军人创业培训,共有近50余人参加创业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市场分析、产品服务、营销策略、沙盘演练、创业扶持政策解读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举办创业大赛。5月下旬举办了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共有近40个参赛项目,经过参赛计划书评审,最终有26个项目进行决赛,涉及农业、服务业、电商、互联网、物流等行业,有6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推荐7个项目参加省厅比赛,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3、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通过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对入园退役军人给予创业指导、落实经营场地、水电减免、投融资、人力资源、宣传推广等优惠服务。10月份,我局分别与安徽国达城建设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军安众创空间有限公司签订共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协议,各县区也建立了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全市共有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11个。

篇4

今年来,市人社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将惠民生与促发展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事制度创新,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0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4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3%,控制在2%以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93万人、15.05万人、16.3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31.81万人,工伤保险完成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参保161家,参保率10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率97.12%,南通各县(市)排名第一。引进本科学历以上及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843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760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540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1093人。

2019年主要工作

(一)亮点工作

一是完成“就业富民”“居保扶贫”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开展实名制调查,发放就业创业服务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00场,采集岗位2.9万个,促成就业1.2万人次,帮扶建档立卡人员转移就业5048人,转移就业率88%,“晚霞行动”超龄人员再就业11.28万人。为5814名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11092名困难群众办理基础养老金待遇享受,实现100%参保登记、100%全额代缴、100%待遇享受。二是打造“三位一体”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围绕就业信息畅通、技能人才提质、企业人力管理水平提升,通过搭建企业用工、引才、产品转型升级需求数据库、高校数据库、高校学子数据库、技术技能及高端人才数据库、人力资源公司数据库“五大”数据库,实现实时供需信息匹配、共享,助推“学子归巢、技术归巢、成果归巢”。三是省内(县)市首家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助保贷款”制度。探索“助保贷款”(群众贷款、政府贴息、养老金还款)实施可行性,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中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牵头起草《如皋市“阳光扶贫”助保贷款实施办法》。四是机保改革工作稳居全省前列。率先完成2015-2018年度退休“中人”视同缴费指数测算、待遇核定补发工作,完成实账缴费收入和归集户利息收入近4.54亿元职业年金归集工作,归集金额位居县级市前列,被省人社厅通报表扬。五是率先全面推进养老待遇智能认证。取消养老待遇领取集中资格认证,采取人脸识别、上门服务、数据比对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认证,方便群众。六是成功创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持续推进专家对接服务模式,在去年成功举办“走进如皋——助力经济振兴发展专家服务基层行”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人社部,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及革命老区优势,获评国家级红十四军革命老区专家服务基地,全国20家,全省仅4家。

(二)重点工作

1.就业创业稳中有进。加强政策扶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牵头制订我市《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范围、放宽兑现就业创业政策补助条件。培育“南通市十佳创业示范企业”2家,“南通市十佳创业带头人”2人,新增创业项目46个。提升就业培训质效。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全年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6766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4723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1900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855人。服务企业用工,开展“十百千万惠企业”“服务企业百日行”“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服务落地”专项行动,加强“苏陕”劳务合作对接,回外引劳动力6780人。

2.社保体系持续完善。社保待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35元/月上调至148元/月,被征地农民保障待遇水平由605元/月到调整到682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长6.46%,达到2460元/月。继续落实“三降两补”政策,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落实企业“稳岗补贴、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贴”,全年为企业减负2.1亿元。稳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改革,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工作的实施意见》,与税务部门座谈、对接,形成《如皋市社会保险费职责划转过渡期征缴方案》,牵头开发“人社-税务平台”。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开展网上实时监管,办理预警30批,追缴冒领职工养老金48起,追缴单位欠保21起,共计663.38万元。积极沟通财政部门,偿清居保地方配套资金14825.74万元。开展“社保基金监督制度建设提高年”活动,邀请省人社厅相关专家开展培训。

3.人事人才服务成效显著。加强人才招引,紧扣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带领企业赴外省内高校以及安徽、重庆、成都等西部高校集中地区开展校园招聘;组织主功能区、留创园及项目需求单位参加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南京留交会等;对接兰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来如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并签订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积极开展人才开发工作,2项博士后类“双创博士”项目入选省“双创计划”资助,2人获批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我市“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共53项,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举办砌筑、花卉园艺、预防接种等市级技能大赛10场,承办省乡土人才盆景项目决赛。获评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1人,南通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江海技工学校荣获省级“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江苏省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示范校”称号。完善人事招录工作,全年招聘事业单位人员574人,考试安全率100%;核准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奖金、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等,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津补贴和工会福利违规发放情况专项政整治。

4.劳动关系总体稳定。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等。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了“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仲裁开放月”、五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打击恶意欠薪,我们在行动”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开展2019年度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8%,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超95%。 (双钱轮胎)。

5.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赴江阴实地考察学习,对全市300多台人社自助服务终端进行升级,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实现智慧认证。加强“社银合作”,14家银行网点提供社保卡换卡补卡服务,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138万张。“12333”综合服务咨询4万次,满意率100%。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务公开,开展“政风行风热线直播”、“政府公众开放周”、“代表委员集中见面”活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舆论监督。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帮服”活动,在全系统开展技能操作比武竞赛活动,选拔优秀人员参加南通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

三、存在问题

人社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岗无人”的“招工难”和“有人无岗”的“就业难”并存。二是征缴扩面空间缩小,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待遇刚性上调,基金可持续运行矛盾依然存在,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还有待加强。三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激发。四是影响劳动关系稳定因素增多,大量非标准劳动关系涌现,传统劳动关系规制难以适应,欠薪欠保等影响劳动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处置难度加大。五是基层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

四、2020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用足用好各项就业补助资金,做到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一是统筹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大开发就业见习岗位。统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将公益性岗位与就业扶持有机结合,保持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持续推进“晚霞行动”,增加“5060人员”工资性收入。二是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三是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培训促就业“增量提质”行动,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前免费培训,推进如皋技工学校向技师学院转型升级,推进江海技工学校建设省级高级技工学校。

(二)筑牢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体系。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三降两补”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精准扶贫工程,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失地保障待遇调整机制。二是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加快社保登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社保精准扩面,深入推进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养老保险“助保贷款”,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三是合理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按照省市部署,同步调整、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人”待遇计发,做实职业年金。

(三)建设更优化更富活力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推进人才引进“222”计划等各类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深化开展皋籍高校毕业生“学子归巢”系列活动。建立校地企合作新机制,在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引智基地。及时兑现我市各级各类项目配套资助和人才津补贴。二是大力推进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召开全市博士后设站单位博士后管理人员会议,组织省级及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基地)申报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进“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落实产业技能大师培育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青苗计划”、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发掘培树“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项目新能源汽车研发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引领作用。

(四)健全更成熟更规范的人事工资制度。一是提升专技人才管理水平。推进职称工作改革,研究制定开展特殊人才中级职称认定办法,推进企业自主评价机制建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二是强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加大事业人员“选培管用”力度。公平安全开展人事招聘,依法规范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工作。开展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的探索研究。三是推动人事考试工作安全规范。加强考务精细化管理和风险管控,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加强命题阅卷专家和监巡考队伍建设,确保考试安全率100%。

篇5

一、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制,切实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社区党工委、居委会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领导,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每季度定期召开党政及综治委会议,研究综治及平安建设有关工作,与基层综治责任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二、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

1、对辖区校园、幼儿园及周边开展“护校安园”整治活动

为维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有效排除校园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环境。**社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校园、幼儿园周边“护校安园”排查整治活动:一是社区发动退休党员、职工、学生家长、治安志愿者成立小组,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二是督促学校和幼儿园配备视频监控装备和报警设施,落实技防。进一步加强物防设施的建设,确保校门、校窗的安装符合安全要求。三是加大学校周边秩序管理力度。社区综治办配合执法中队、文明办,配合社区民警在学校园周边进行巡逻。四是进一步强化高危人员的管控,降低安全风险。

2、加强巡逻控制案件

为保证**辖区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有效地控制案件。社区每季度对辖区的周边进行排查,并制定整治方案.同时对于辖区的案件,进行周公示。通报辖区发案情况,针对案件开展巡逻防范活动,同时做好案件回访,治安预报及时更新,不断向居民报告辖区治安状况,提示防范措施。

社区综治委严抓治安巡逻防范活动,安排好与派出所民警的巡逻计划,社区分管领导周小红副书记每周一与民警带领社区治安和巡逻人员对辖区的重点地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同时周小红副书记不定期的在晚上带领综治办工作人员对社区治安员巡逻情况进行检查,打消某些巡逻人员的侥幸逃避心理,使其认真巡逻。

截止6月30日,辖区共发生可防性刑事案件34起,同期相比下降4%。

3、开展打击传销活动

**社区按照区打传办的指示精神,在辖区内开展“春季战役”行动。成立“春季战役”打击传销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一协调、指挥专项整治工作,及时收集传销活动的相关信息,确保打击传销活动顺利进行。要求社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私房加大摸排力度。在辖区内广泛宣传动员,要求各网格人员在生活小区每栋楼栋张贴一封信,利用橱窗、小喇叭、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群众对“拉人头式”和“资本运作”式传销的认知度,综治办工作人员全天深入社区巡查,对社区上报的出租私房进行抽检,查看流动人员就业、生活情况,形成全覆盖监管网络。

通过摸排,未发现辖区内有传销窝点,未发现大规模集中集会。此次宣传活动中,在红阳饮食群设立宣传站,悬挂横幅和展板,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320多份,张贴标语30余张,达到深厚的宣传氛围。

4、杜绝,利国利民

3月20日在**小花园开展“**春风行动”禁毒宣传,4月17日在**小学禁毒宣传教育,6月23日上午在**小花园开展“6.26”禁毒宣传日宣传活动,6月23日晚上在**小花园放映禁毒影片《湄公河行动》。**社区禁毒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禁毒活动的认知度,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增强了群众的禁毒意识。禁毒工作还结合综治宣传月活动,在社区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几十条,向居民发放《新型危害》的宣传单,从源泉头上堵住精、麻的流入渠道。切实做到超前预防,增强他们“识毒、明毒、拒毒”的能力。

三、加强人民调解职能作用,确保辖区社会稳定

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联工委组建了信息员和义务调解员队伍,围绕社区矛盾纠纷的特点进行定期排查,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及“二代表一委员”的作用,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疏理分类和公解,做到责任明确到位、稳定措施到位、解决问题到位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截止6月30日,上半年辖区共发生民事纠纷13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100%,无一起因调解不力而发生“民转刑”案件,无因调解不及时导致群众械斗和非正常死亡。

四、做好维稳工作,为辖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1、做好企业干部包保工作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今年上半年,社区党工委多次召开维稳会议,对辖区现有的39名企业干部实行细化管理,实行社区领导班子包保到人,社区党工委书记与重点人员方荣浩行谈话,安排临时工作,消除上访的念头。

2、做好特定时期的维稳工作

为在特定时期做好稳定工作,全面完成维稳工作任务。在全国、省“两会”期间发,社区党工委书记何玲玲对“两会”期间的稳定进行部署,一是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面排查我辖区当前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并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明确包保责任人;二是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制;三是加强确保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员作用;四是对重点案件和实施监控。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全国、省“两会”期间无进京、赴省上访事件发生。

3、开展加强源头治理、打击反邪宣传活动

为了打击“”、“全能神”等组织,综治站加大对各种的宣传,发动治安员在居民楼道口及小街小巷发放宣传单和喷刷宣传标语,让居民对有所了解,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

五、加强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qq172301461”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人社局就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人社局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就业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严格责任,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郎溪县实际的就业扶贫新路子,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优“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就业扶贫“1+6”政策体系,“1”指的是《郎溪县精准扶贫就业脱贫工程实施办法》,是指导全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的总案。“6”指的是围绕总方案展开的6个具体实施方案,分别是《关于印发郎溪县就业扶贫基地和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及补贴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郎溪县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郎溪县技能脱贫培训实施方案》、《郎溪县就业辅岗位开发和补助办法》、《郎溪县村级辅公益岗位开发办法》和《关于开展三送一交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二是强“技能”。围绕贫困劳动力技能需求和创业实际,根据贫困劳动力意愿和便于就地就近就业,依托定点培训机构,以提升贫困劳动力素质为目标,与全县产业发展结合,与市场接轨,大力开展“一对一”技能培训、定向订单式培训和创业培训,灵活调控办班规模和形式,拓展培训专业,确保了贫困人员至少掌握一项创业就业技能。共组织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技能培训496余人,完成目标任务153.3%,实现就业近300人。三是送“岗位”。采取多种渠道积极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做到因人而异。5年来,全县共开发村级辅公益岗位共吸纳贫困劳动者419人,先后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35场,举办“2+N”招聘会等活动300余场次,通过送岗位进村、公园桥头、退役军人专场、残疾人专场等多种形式,吸纳贫困劳动者进企业就业,目前累计帮扶贫困劳动者就业500余人。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502.7万元。四是建“平台”。创新扶贫载体,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扶贫基地和居家就业扶贫基地建设方面,根据就业扶贫基地的认定范围、条件,按照公告、企业报名、资格审查、公示认定的流程,全县共认定了29家企业为就业扶贫基地和居家就业扶贫基地,可为贫困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1215个,已吸纳贫困劳动者180余人。根据基地内贫困劳动者的就业人数和时间,分别给予企业和贫困劳动者相应补贴。在扶贫驿站和扶贫车间建设方面,根据各乡镇、行政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特点,重点扶持本地特色产业企业建设驿站和扶贫车间,全县共建设成就业扶贫驿站6个,就业扶贫车间4个,提供就业岗位89个,吸纳扶贫劳动者15人,整体带贫率16.85%。五是兜“老底”。落实保险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二级)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县财政每年按200元标准为其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夫妻(女方满49周岁)、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级以上),县财政每年按500元标准为其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并按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档次给予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全县享受代缴政策21206人,共代缴435.9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6734人、低保对象代缴9654人、特困人员代缴195人、计生特扶对象代缴336人、重度(二级以上)残疾人代缴4287人。

我局始终以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相关文件通知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工作目标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每年初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就业脱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部署和安排:为认真抓好就业脱贫工作部署落实,我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结合人动和工作重点,优化调整县人社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统筹做好全局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局就业扶贫工作党组成员联系制度,要求每名党组成员每月至少要到联系乡镇走访1次。二是切实摸清底数。组织各乡镇对16周岁以上普通劳动力、弱劳力或半劳力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共计摸排人员9206人,其中已就业人员5333人(县内就业3224人,县外就业2109人),未就业人员3873人(主要为因病、年龄过大、照顾家庭、学生)。同时,针对有就业意愿未就业人员,积极提供企业招工信息,帮助其解决就业。三是务实扶贫举措。加大脱贫培训力度,积极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就业的村级辅公益岗位,落实就业扶贫相关政策,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大力加强就业扶贫基地和扶贫驿站建设。四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村级人社平台建设,可实现就业信息和社保信息查询、各类生活缴费等功能。针对帮扶就业的贫困劳动者,认真组织开展“三送一交心”活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对帮扶对象进行慰问和政策宣传。五是严格排查整改。及时抓好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围绕辅助公益性岗位开发等重点工作,深入细致开展排查梳理,并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措施、制定问题和责任清单。

我县2020年就业脱贫目标任务已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共招募就业扶贫基地4家(安徽万冠铸造有限公司、安徽檀雨玩具有限公司、安徽古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城托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率100%;脱贫技能培训53人(在毕桥镇完成2020年度脱贫技能培训一期53人,针对疫情采取“小班额”进行线下培训,落实培训课时150小时,发放培训补贴和个人补助12.19万元),完成率106%。开发农村环境巡查员、乡风文明宣传员、公共设施协管员、社会管理信息员等村级辅公益岗位并吸纳贫困劳动者434人,并全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上岗人员工资已发放至11月份。全县建成就业扶贫驿站6家,就业扶贫车间4家。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合计132.63万(扶贫资金49.63万)万元。落实社会保险扶贫,全县享受代缴政策9596人,共代缴196.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68人,代缴保费124.63万元。

篇7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三提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强化发展意识,提升发展境界,坚定发展信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加压奋进,创新实干,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__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9%,服务业投资__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__%,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0%,国税完成税收__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__%,地税完成税收__万元,占全年任务的47%。

(一)以项目为抓手,加速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初,成立了20个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和指挥部推进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力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运。一是优化发展软环境,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对化工二期工程、健身器材二期工程、升金机械制造建设等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成立三个社区建设项目指挥部,按照示范带动、压茬进行的原则,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针对国家产业投资政策,筛选申报了土地综合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苗木基地建设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四是切实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华云佳苑商住区、文化综合广场、良友物流园、皇山旅游开发、翟路扩展延伸等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小城镇服务发展空间。采取 “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半年一排名”的调度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二)打造工业强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质高效产业。以立业机械制造为龙头,加快矿山机械制造、矿山配件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集中力量培植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搞好项目建设储备。投资4.8亿元的明瑞化工二期工程,与首钢合作,利用其专利技术、工艺和设备,用硫酸渣生产生铁,该项目工艺为国内领先技术,不消耗焦炭,节能环保,目前正在积极施工建设中,达产后,年产生铁20万吨,新增产值2亿元,利税8000万元。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到我镇投资兴业。三是积极培育新兴商贸服务产业,促进工业发展。以立业机械综采液压支架为龙头,大力发展矿山设备租赁业。以驻地煤矿为龙头,大力发展煤矿管理外包托管业。以良友、立人等大运输联合体为龙头,整合提升煤炭销售和物流运输业,逐步把我镇建成覆盖范围广、面向东部沿海和鲁南地区的煤炭储备、调运和周转中心。投资1.5亿元的良友物流园的立项、环评、物探、图纸设计已完成,等待开工建设。

(三)做好借势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借助压煤搬迁和土地综合整治两项政策,积极申报,与驻地煤炭企业协商,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1+X模式,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实施,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济南恒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泰规划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精心编制详细规划,并通过省专家评审论证。率先高质量建设金岭湖社区前羊村新村、龙泉社区玥庄新村,前羊村是土地增减双挂钩试点村,规划回迁楼28栋、村委会办公楼1栋,目前全部封顶,预计10月份前完成内外装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年前整体搬迁入住,明年上半年完成旧村复垦;*村是压煤搬迁试点村,规划建设回迁楼28栋,办公及卫生服务中心楼2栋、 幼儿园1处,占地105亩,现正在进行标段四的垒砌工作,年前搬迁入住。按照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压茬进行的原则,积极推进榆山、大港、刘官庄、唐立沟和小湖等村的社区建设,这些村已完成民主测评、协议签订、房屋丈量、补偿测算等工作。二是借助市打造“三区一线”的有利时机,主动对接和融入新泰、新汶两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山旅游大格局。以中心镇区建设为龙头,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高质量完成翟良路延伸扩建工程,高标准完成与之相辅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高水准完成华云佳苑商住楼建设,高规格完成文化广场建设,高效率完成府前街拆墙透绿工程,提升形象档次,提高城镇支撑带动能力和吸纳聚集能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产业结构调整创设条件。土地综合整治涉及于家庄、黄泥庄、前羊村、后羊村、小湖等11个村,中低产田改造涉及王家园、肖家上汪、富泉庄等10个村,重点进行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建设、防护林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土地,推进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实施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集中连片生产。比较典型的是陈家上汪云汇苗木基地,该项目是山东云汇集团投资建设,计划占地2500余亩,总投资2亿元,是国家林业部重点扶持的曼地亚红豆杉培育发展基地,集培育、加工、研发、制作、交易于一身,配套旅游景点开发。三是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严格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资金的发放;强化涉农收费公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综合运用税收、补助、贴息、担保等措施,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五)整治城乡环境,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自去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购进垃圾处理车、综治巡防车、环卫三轮车、垃圾箱等环卫设备,配齐了专职司机和专职环卫工人,成立执法队伍,确保各村、各单位做到“二有二无”,即有固定的垃圾收集设施,有固定的垃圾处置场所;无垃圾积存,无乱倾乱倒垃圾现象。二是集中开展行动,彻底整治镇容镇貌。从环境卫生作业入手,做到清扫保洁精细化,环卫管理规范化,业主清理责任化。以巡查督导为手段,做到大街严管,小街规范,农贸归位、摊点归位、坐商归店、行商归点。综治巡防车每天12小时巡逻,拆除乱搭乱建;清理占道经营;取缔马路市场;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影响镇容的行为。三是强力推行“规范工程”“畅通工程”“亮化工程”。“规范工程”即门头房牌匾安放规范,做到三个统一:“统一高度”“统一材质”“统一底色”;门头房前车辆摆放规范,统一放在划定的车位停放线以内;流动摊点停放规范,统一停放在商贸城南、翟良路西、府前街以南的空场处。“畅通工程”,即各类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必须在指定停车地点停放,做到人行道上无乱停乱放车辆。“亮化工程”即着力解决镇区、村庄主干道的夜间照明问题,及时安装、维修和更换路灯,做好路灯和广告灯箱等照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街面路灯正常使用,亮灯率达98%以上。

(六)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学食堂改造正准备招投标活动。二是劳动保障工作得到强化,1-5月份,新增就业再就业3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6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15人,征缴养老保险费912万元,失业保险费完成84.93万元,工伤保险完成241人__万元,医疗保险投续保完成188人__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续保14900人,保险金额完成__万元。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组织开展打黑除恶行动、治安环境集中整治和平安护航行动,加强平安灯、平安互助网、村民说事室、驻村警务室等治安防控体系的管理运用,充分发挥区域性治安联防中队作用,较好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四是完善三资管理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采购预算。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招投标活动16项,涉标金额226.43万元,集中采购309项,采购金额144万元,两项累计增收节支72.9万元。五是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坚持责任下移、重心下移,坚持依法处访、依法治访,解决了一批疑难案件,妥善化解了一批进京上访老户的上访问题。六是狠抓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前羊村、榆山两村民房斑裂塌陷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七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狠抓健康查体、节育措施落实、孕情跟踪服务“三个100%”,较好迎接了泰安市计划生育半年检查。此外文化广播、民政、科技、妇女儿童、民兵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 绩。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和谐新镇”这条主线,坚持“工业强镇、商贸兴镇、产业富民”总体思路,紧盯“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这一工作目标,以提标、提速、提能为措施、手段,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境界、高标定位,乘势进取、突破跨越,鼓足干劲、奋勇争先,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跨入全泰安乃至全省先进行列。

(一)强力突破、全面提升镇区社区建设。按照“对接融入主城区、加快建设新翟镇”的发展定位,着眼加快对接融合,稳步实施镇区升级改造,加快华云佳苑商住区建设,搞好翟良路两侧开发规划,实施府前街拆墙透绿工程和镇区环境提升,完成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提升镇区承载和吸纳功能。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前羊村、玥庄村搬迁入住,启动榆山、大港新村建设,启动刘官庄社区规划设计,全力打造精品社区样板社区示范社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将全镇45个村全部纳入镇村一体化管理,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严厉打击、处罚和问责违规占地、乱搭乱建、私挖滥采等行为,清理取缔非法沙场、非法煤矸石洗选厂,深化镇村管理,优化镇村环境。

(二)强力突破、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是依托市开发区,增强其承载产业项目的整体功能,遵循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规律,使产业项目到园区集聚集群发展。二是依托镇民营企业聚集区,按照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环保、环境优良、适宜产业项目和企业集约集群发展的原则,搞好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机构并加快企业入驻。三是进一步密切地企关系,深化地企合作,抓好协调服务,为企业尽可能多的提业、资金源等方面的信息,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四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土地招商、项目招商”,盘活存量土地,用活挂钩土地指标,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和在谈一批的原则,切实抓好铝塑粘合用高分子膜、北方风电等项目的落地工作。

(三)强力突破、全面提升集约高效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精心规划,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省农科院、市科技局连接,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规模,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着力抓好设施棚菜、林果、桑蚕、畜禽、花卉苗木五大优势产业高效农业,为全镇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强力推进,稳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贯彻落实省及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给佳和奶牛场、云汇苗木基地等龙头企业以大力支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加工精深度,延长产业链,促其发展壮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与新疆国轩农业公司洽谈,争取项目尽快落地。三是搭建平台,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配合土地综合整治,宣传土地整治政策、鼓励引导塌陷村实施整体搬迁,通过前羊村、玥庄村的整体搬迁工作,带动周边村实施整体搬迁,旧村复垦后,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鼓励集体经营、大户经营、能人经营,使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对集中,从而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将土地合法有序流转,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重点帮扶,力争在土地流转工作上有新突破。

(四)强力突破、全面提升强农惠农水平。一是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重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帮扶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等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今年年底,全镇争取实现新增就业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人。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村民发家致富,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年底,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收入在经济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三是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参保范围,为社会养老筹措更多的养老资金;进一步完善“五保老人”的供养制度,适度提高供养标准。着力抓好低保工作,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财政补贴水平,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居民消费水平同步增长机制。加大对残疾人帮扶力度,推进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和群众性防灾减灾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建设覆盖镇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村容村貌整治,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和健身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8

2014 年12 月9 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召开第五届六次理事会暨十一次常务理事会。本次会议共有62 家理事单位、4 个地方协会共101 位代表到会。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家电业走势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做了《2015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主题发言。任兴洲表示,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GDP 年均增长为9.8%,而自2012 年起,形势发生了变化。2012 年,GDP 增长7.8%,2013 年为7.7%,2014 年前三季度为7.4%。经济增长明显进入新阶段,这个新阶段被定义为新常态。“所谓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明显新特征的发展阶段,而且今后一段时期都将稳定保持这种状态。”任兴洲说,“所有在前三十年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都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是规律使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有效益的增长。”任兴洲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新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任兴洲认为,2014 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明显特点。一是经济总体上在合理区间之内,但下行趋势明显。二是投资下行显著,房地产投资回落较快。三是消费增速相对平稳,出口增速先抑后扬。四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逐月回升,预示着制造业的企稳态势。五是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其中,呈现出的积极变化是: 农业继续保持增产,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优化,需求结构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体增长相对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对于2015 年经济走势,任兴洲认为,中国经济将仍处于调整期,增速不会太高;三大需求中,投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消费增速相对平稳,出口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经济结构调整会继续出现积极变化;局部风险会有所显现,但总体可控。

除宏观经济分析之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信息部主任胡晓红对整个家电行业的运行形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胡晓红在发言中提到,从国际环境上看,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艰难,发达经济体仍然缺乏强劲增长的动力;新兴经济体处于资金外流、股市下跌、货币贬值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局面,市场需求受到重大影响。国内市场则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国内经济保持低位趋稳的新常态,家电行业在宏观经济环境、补贴政策退出及住宅产业低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增长动力不足。2014 年,大部分家电产品销量增长缓慢,其中大家电行业深陷向增长困境。但是,2014 年,家电消费升级仍保持良好态势,高端产品比重稳步上升,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境健康类产品快速增长。至于2015 年,胡晓红认为,影响2015 年家电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家电业的消费透支、部分地区住宅市场的相对过剩、国际市场的消费升级对中国低端产品出口的冲击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基于此,胡晓红认为,2015 年,国内外市场动力不足将在2015年延续,当前多种产品高库存的局面将对2015 年产能正常释放构成不利影响,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预计2015 年主要产品出口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小幅增长,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以及互联网将在更深层次影响家电业的产业变革。

除此之外,奥维咨询和中怡康也分别对家电渠道发展趋势和“两净”( 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 市场进行了分析。浙江星星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勇、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伟庆、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金松、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诸永定、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赵继宏等都在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思路。

协会工作2014 年总结和2015 年计划在本次会议上,姜风汇报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4 年工作总结和2015 年重点工作计划。

姜风表示,2014 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按照第五届五次理事会讨论制定的工作计划,在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较好地完成了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沟通,促进行业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任务。姜风表示,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针对行业内日趋重视智能化发展, 打造多层次技术交流平台,聚焦智能家电,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参与了废弃家电回收处理政策、标准化领域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相关工作;重视行业统计和专题研究工作,制作完成了《家电参考》、《中国家电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 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生产能耗与产品能效调查报告》等研究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成功举办了第13 届中国家电博览会( AWE ) ;积极开展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家电制造商协会圆桌会议( IRHMA) 等;充分利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旗下的媒体《电器》杂志社和中国家电网开展行业宣传。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成立的各个专委会也继续围绕各自行业的焦点问题展开工作。除此之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积极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如成立消费指导部,推进消费者教育工作,开展培训工作等。另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了协会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2014 年6 月,民政部向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颁发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证书”,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被评为最高等级——5A 级社会组织。

对于2015 年,姜风表示,这一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将拉开准备序幕,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组织编写< 关于中国家电产业" 十三五" 发展的建议>,为产业发展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专业支持和参考。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将继续密切关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节能领跑者制度”等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进展,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反馈企业意见,维护行业利益。同时,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将继续推动智能家电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行业统计和调查,完成年度报告和其他专项研究;继续做好标准化、培训、消费者教育、国际交流、办好2015 年中国家电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