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2: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个人安全履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集团印发《关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的工作方案》通知要求,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现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整治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市纪委连纪发〔2020〕3号及集团连金控委〔2020〕4号文件要求,我厂组织召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传达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引导各部门开展四领域21个专项问题排查及整治工作。
(二)精准定位整治。
制定安全生产领域及维护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车间多举措助力安全生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重点涉及三个方面问题:安全生产意识不到位;排查隐患工作浮于表面;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认真履职、敷衍了事,各部门间工作存在衔接脱节的问题。
(三)畅通举报渠道。
在前期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设立意见箱,确保本厂职工监督举报渠道畅通有效,并开展调查问卷的方式,充分收集大家的意见。
二、查摆出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有些岗位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不够强。没有守劳安全红线。
(二)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
隐患排查不够积极。保密部门及消防通道,灭火器材等未做到及时检查。排查隐患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保密要害部门监管不严格。
(三)工作不认真负责
存在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认真履职、敷衍了事,各部门间还存在衔接脱节。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针对安全生产意识薄弱问题
召开全厂会议,着重强调安全生产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同时,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对安全生产意识没有落实到位的个人及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理。
(二)、针对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问题
1. 做到定期检查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并做好登记台账
2. 制定完善的保密材料印制流程,保密室进出人员必须进行登记。保密材料印制及拿取也需进行登记。
(三)针对工作不认真负责问题
关键字:安全管理、系统系统、大数据
一、项目提出
按照路局安全管理新机制“一个制度、两个办法”(干部现场量化检查制度、站段月度安全管理排序办法、站段安全质量考核办法)规定,全局所有干部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都要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考核”,建立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站段、车间、班组)基础档案,实现干部管理履职、职工按标作业和各单位、各部门安全管控的动态管理,大量数据信息处理,必须依靠建立覆盖全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才能确保路局“安全管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并不断深化。
二、项目目标
依据路局安全管理新机制办法,依托路局办公网络系统,研发建设“安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局干部现场安全检查(检查计划、现场写实、问题整改、月度分析)、职工标准化作业(问题考核)及站段、部门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的统计、分析,确保安全新机制实施要求得到落实。
三、项目实施
鉴于路局安全管理新机制实施时间紧、标准高,本项目采取总体规划设计,边研发、边运行、边完善,是个“短平快”项目,于2013年4月份启动、5月份试运行、6月份正式运行,确保了路局安全管理新机制的按期、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软件编制、系统测试和软件的优化、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用户培训、系统试运行和功能完善以及系统投入运行。
四、系统结构
“安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按照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要求,根据系统用户数量、使用频度、在线时长、数据传输、数据存储、计算能力等各方面性能需求,在考虑充分共享路局办公网络资源的前提下,设置数据库服务器2台、Web应用服务器3台和负载均衡器1台,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五、系统功能
1.问题闭环管理
实行安全检查信息分类、分层管理,实现路局、站段、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问题的发现、处理、整改、反馈、销号等自动流转、跟踪盯控。
2.检查计划管理。
提供各级管理人员检查计划管理平台,具有检查计划录入、查询功能,有利于提高检查计划的针对性、均衡性、全覆盖,以及上级部门的检查、指导。
3.干部写实管理。
开发“现场检查写实”和“月度检查写实”模块,提供各级管理人员如实记录管理履职平台,可实现对管理人员履职过程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和责任追溯,促进安全压力有效传递。
4.综合查询统计
按照业务需求,提供安全问题处理、考核的综合查询、多维度查询功能,可自动生成各级干部量化检查、问题处置,以及各层面安全质量问题考核、干部规范化管理、职工标准化作业奖励等统计报表等。
5.基础数据维护
按照路局、专业部门、站段、车间信息管理员(站段劳资员)管理职责,分别赋予系统维护权限,实现组织结构、人员信息、干部检查量化指标、作业人员奖励系数等基础信息的动态维护。
六、特点和创新
1.系统结构开放。该系统构建路局、专业部门(站段)、科室、车间、班组、个人6级管理结构,涵盖了路局机关各专业部门、各站段、多经和建设等单位,纳入全局15万名干部职工,且可以随生产力布局调整、生产组织变化进行扩展,较好满足了管理实际需要。
2.页面显示直观。采用SOA多层次架构和工作流、数据异步传输及页面模板技术,各专业处室、站段、车间、班组和每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均有一个页面,使考察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状况和干部、职工履职十分直观,实现了“一人一档” 管理。
3.信息查询便捷。依托信息系统6级组织结构,对《安全检查问题单》、《安全监察通知(指令)书》和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月度写实,量化指标设置等,按照时间、单位、人员、内容等条件,提供单项和组合条件查询功能,方便信息数据的查询。
4.问题闭环管理。突出“问题考核到人”和问题整改分析,优化调整处置流程。一是运用“模糊搜索”引擎,极大方便了问题录入、查询。二是设计“问题飘窗”,及时提醒处置突出问题,促进了安全问题闭环管理。
七、取得效益
本项目充分利用路局办公网等资源(“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利旧服务器),科学进行方案设计,投入节省,但是所产生的管理、经济及潜在效益是不可估计和巨大的。
1.促进了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安全新机制实施以来,全局月均检查录入“信息系统”检查问题4万余件,其中A类以及上问题9千余件,及时检查发现和盯控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安全的隐患问题,统计全局各类事故、设备故障发生件数,同比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有效促进了现场安全管控。
2.促进了安全压力有效传递。该系统实现了干部履职公开透明,促进了干部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检查问题落实到人,作业问题不联责考核。有效促进了干部“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和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
3.促进了干部履职评价完善。依托“信息系统”中检查计划编制、现场检查写实,月度检查写实等功能,实现对各级管理人员履职过程科学、公正地评价,促进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实现安全风险的超前防控。
4.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该系统的研发运用,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构建起了路局直管站段以来,覆盖面最广、最全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对象直接到全局每一名干部、职工,极大拓展了管理空间,配合安全管理新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安全风险管理的不断深化,必将极大提高各级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民银行 履职审计 思考
对基层央行领导干部开展履行职责审计,是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两年来,各级内审部门分别从履职审计的程序、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从开展的审计实践看,履职审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离任审计的不足,但与开展履职审计的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可以说,现阶段开展的履职审计无论是审计内容还是审计方法上,仍然是全面审计的翻版,“履职”二字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本文试图从当前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基层央行领导干部的作为情况,即岗位职责(应该干什么)、执行情况(干了没有)和应达到的标准(干得怎么样),提出如何对领导干部开展履行职责情况审计的方案。
一、当前履职审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审计定位不准,内容不清,履职审计不可避免成为全面审计的“翻版”
一是定位不准确。总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以下简称《履职审计办法》)的背景是为解决离任审计“不离不能审”的问题而将全面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以全面审计所要检查的主要内容,再涵盖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履行职责情况,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检查落实领导干部应负的相应责任,并把审计内容明确界定为“业务管理职责”。应该说这种定位不够准确。领导履行职责与业务管理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根据人民银行干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业务管理职责”只是领导履行职责中的一个方面,“干部任免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也是领导职责的重要内容。如果只对“业务管理职责”进行审计评价,则得出的结论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其直接后果是责任界定不准确、评价不全面不客观、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不足。同时,易导致审计人员在认识上产生混乱。但由于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涉及全行,而目前可以借鉴的审计方案只能是全面审计方案,故在审计时不可避免落入全面审计的套路,无法真正有效开展履职审计。
二是审计内容不清楚。虽然《履职审计办法》中要求涵盖领导班子履行职责情况,但截止目前,人民银行的人事部门对单位领导特别是人民银行行长岗位,并没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及其相应的工作标准,目前所依靠的全面审计内容仅包括行长部分职责内容,其重点是各业务部门的操作执行情况,与管理性审计要求相差甚远。采用全面审计内容必然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对行长履行职责情况审计时无法做到全面、科学、有效。
(二)责任界定模糊,落实不到位,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
目前,各级内审人员在开展履职审计时,对责任的划分均是按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直接责任进行界定。具体落实到行长个人,即行长对审计发现的所有问题承担领导责任,对本人主管或分管的部门存在的问题承担主管责任,对直接负责或经办的工作存在的问题承担直接责任。从近两年审计实践看,这种责任界定方式实质意义不大,特别是领导责任对行长而言,问题整改难度较大。主要原因为:
一是由于行长的主要职责是决策、用人和协调管理,而决策、用人和协调管理工作尚无具体的量化标准,也很难进行量化。一个单位内部管理和内控执行情况好坏取决于单位的文化氛围和整体人员素质,同时与这个单位的传统习惯有紧密联系。如果一个单位整体人员素质较差,争先进位的意识不浓,无论这个单位的行长多么尽职,短时间内是很难进行扭转的。那么,对其责任界定为承担领导责任,实质意义不大。
二是行长一般主管或分管内审或人事部门,有的行长甚至什么部门都不主管,而内审和人事部门并不是审计的重点,所以对行长来说,承担主管责任的可能性很小。至于直接责任,只有查库和综合治理工作属行长具体负责,也只有这二项工作发生了问题行长才承担直接责任。也就是说,对行长而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一般只承担领导责任。而领导责任究竟是什么责任,是没有安排布置还是监督管理不力,是不履行职责还是执行不到位等,《履职审计办法》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仅仅是一句承担领导责任了事,这种责任划分方式,由于没有对领导责任规定具体的处理办法或意见,不仅不利于问题的整改,有时甚至会将本应由行长承担的直接责任或主管责任,也以领导责任作为借口,从而逃避责任。
(三)审计结果评价缺乏权威性,评价内容不明,致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
审计结果评价是对被审计对象履行职责情况的总体评判,是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客观性总结。这对人民银行内审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按《履职审计办法》要求也是内审工作中必要的工作程序。但如何评、评什么,《履职审计办法》中却没有明确。审计人员作出的审计结果评价是否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或者说受重视程度如何,尚无规定。现行做法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成绩,加上自已的主观判断,仅仅指出被审计对象与存在的具体问题之间的关联程度,无法也不敢使用鉴定性或结论性的语言,对被审计对象做出准确的评价,致使所做的评价无法保证真实、全面和客观,当然其作用得不到体现。
(四)审计方式落后,手段单一,使审计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传统的全面审计和离任审计以查找问题为主,重点是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其审计方式以检查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主,而对领导履行职责审计的重点是决策、管理、协调和监督各项工作的情况。目前开展的履职审计尚没有突破全面审计方式的套路,仍以操作层面的审计核查为主,没有根据履职审计的特点,从管理审计的角度,改变审计方式和手段,落后的审计方式和单一的审计手段,导致履职审计无法充分体现“履职”的内涵和精髓。而且履职审计常以传统的查阅资料、观察、询问、调查问卷等方法,多年来并未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变化等特点对审计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发展。如,可以尝试将基层人民央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流程测试法及及时更新调查问卷题库、内控审计评价等方法引入履职审计,进一步促进履职审计的完善和发展。
二、完善基层央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的对策与思考
基层央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自2005年试点以来,在基层央行已发展了近6个年头,履职审计固有的方法、程序、内容等已初步建立,为更好地发挥履职审计在加强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的动态监督,促进其加强管理、改进领导作风、提高行政能力,并依法、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工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明确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职审计
基层人民银行行长的岗位职责至少应包括8个方面,即领导管理全行工作、研究制定决策、负责检查指导、组织协调、队伍建设、综合治理、审核签发文件、完成上级交办其他事项等。开展履职审计时应重点审计以下内容:
1.是否紧紧围绕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改善金融服务三大职能,正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及上级行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否认真组织制订和实施各项业务发展规划和业务规章制度,依法、科学、廉洁行政。
2.是否定期组织召开党委会、行长办公会、行务会等相关会议;是否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针对重要工作进行研究决策,及时处理重大问题;是否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核签字,对重要事项进行审核审批。
3.是否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并搞好信息反馈;是否按照集体审批、行长负责的制度要求,认真管理再贷款、再贴现工作。
4.是否负责组织并抓好支付结算、经理国库和货币发行等金融服务工作、外汇管理工作等。
5.是否坚持组织或指定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发行、国库、会计、保卫等重要岗位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是否以内控管理为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
6.是否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评价、岗位考核及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7.是否合理对班子成员进行分工和协作,并制定明确的成员工作职责,并检查督办执行;是否对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及廉政勤政情况进行定期研究。
8.是否负责协调与地方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关系,为全行有效贯彻落实各项金融方针政策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9.是否及时安排布置完成上级行和地方政府临时布置的其他重大工作事项。
(二)科学界定责任,强化整改效果
履行审计的突出重点是针对行长个人,界定责任时应以行长为主要对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结合行长职责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划分行长的责任。就目前审计情况看,行长承担的领导责任多,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少。那么就应对领导责任加以明确化、具体化。我们认为应从行长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界定责任,如贯彻落实规章制度不力、没有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调查研究不够、审核审批执行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完善、内部管理较差、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班子成员分工不明等。责任明确了,整改才有针对性。根据行长应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或处理意见,不仅有利于行长正确认识自身存的不足,同时为下一步整改提供可执行的依据。
(三)建立审计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由于当前人民银行尚未建立权威性的审计评价体系,审计评价各基层行依据以往审计经验进行,标准不一,致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是五花八门,同时评价的内容和结果也不尽完善、科学,无法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真实。我们认为建立审计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不仅是开展履职审计的需要,更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完善对领导班子和人员考核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对领导班子和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条件。同时,可以从考核和用人导向上引导人民银行实施正确的经营行为,注重长远和全面发展,克服短期行为,有利于加强对单位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使单位和领导班子更加注意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单位和个人形象。因此建议上级行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长岗位目标责任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以作为审计人员对行长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也可以作为组织部门考察、考核领导干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审计人员在开展履职审计评价时就可以做到规范统一、客观真实。
(四)引进绩效理念,完善履职审计体系
绩效审计是指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作的评价,其核心思想是更加关注资源的有效配置。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职能管理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所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为了执行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掌握巨大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有发行货币、投放基础货币的权力,每年都需要数亿元的运转成本。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益、效率和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行长的管理能力、管理方式,这实质就是履职审计的重点,即行长履行职责的效率及效果。我们认为,履职审计完全可以借用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这不仅是建立廉洁央行和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促进真实性和合规性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增强审计地位,发挥审计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忠英、张士林.基层央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的现状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月第12期
[2]卢米、汪浩、符瑞武.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第10期
[3]符夫之.基层央行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职审计应采取的若干对策和建议[J].海南金融,2006(2)
[4]CIA考试指南,经营分析与信息技术(理论卷,第3版),(美)Vallabhaneni,S,R.著,林小驰李庭燎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6期
[5]蒋耀初.推动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9第2期
关键词:地铁运营;站务;基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1、地铁运营系统的特点及其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地铁是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一部分,而城市地铁营运系统又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是,地铁营运系统都是建设在地下环境中。地铁线路建设有大量的设备系统,如客运站点系统,车辆系统,供电、通讯、信号系统,通风换气排烟系统,机电系统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等。地铁运营中,任何一个系统、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受到人为的外界危险有害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地铁营运中断或者发生伤亡事故的严重后果,国内外地铁运营中所发生伤亡事故已表明其严重性。
二是,地铁运营系统具有动态性、事故后果严重性、运营安全管理艰巨性、受环境和外界因素影响的特殊性。地铁是建于地下环境又有其封闭性,车辆运行速度快、站点多、起停车频繁,停车时间有限;乘客流量大、自助上下乘车、自动开启关闭车门,极易发生故障事故。
三是,地铁运营中一旦发生停车或意外事故,应急疏散难度较大,而且也有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固有特点等危险有害因素影响。同时,地铁运营也是人员密集的特殊公共场所,必须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更高更严格。
四是,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历史较短,仅有50多年,国外已有150多年。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制造行业方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独立自主的体系;有些车辆控制系统、通讯设备设施,还需从不同国家、地区引进,由于标准不一,制式不同,就给地铁运营管理系统,特别是安全管理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是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值得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2、安全管理新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新机制要求尚未完全有效落实
目前,仍有个别管理干部存在对深化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理解、重视不够,安全责任未层层分解落实到车站、到岗位,致使深化新机制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压力未有效传递,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意识和质量不高,现场安全关键未得到有效控制。
2.2、安全关键控制不到位
部分专业管理科室、中间站站长及专业管理人员未针对本部门、本岗位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制定检查计划并严格落实,致使一些安全关键盯控监控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尤其是一些中间站领导班子成员安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薄弱,对制度办法要求“就低落实”,履职尽责有差距。
2.3、工作力度在逐级衰减
部分车站深化安全管理新机制存在“重布置、轻落实”、“重任务、轻质量”的倾向。虽然直属站针对中间站加强现场业务指导作出了量化要求,但个别中间站现场管理仍存在形式主义,部分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安全检查不深入,虽然人已到现场,但没有做到紧盯关键,对一些突出隐患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和指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的质量不高,特别是通过对一些设备故障、严重“两违”的追踪分析情况看,问题发生前有关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时,没能及时发现和指出。
2.4、问题对标考核不严格
一些干部未认真落实逐级负责要求,管理中存在“好人主义”。对现场检查问题避重就轻,致使检查考核不规范问题得不到纠正,甚至一些惯性问题重复发生。
2.5、干部安全履职质量不高
中间站管理者在安全新机制建设方面存在依赖思想,主动抓安全长效管理意识不够,由依赖型向独立型,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方面还不到位。安全措施“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现象在中间站还比较突出。安全关键控制不力,班组互控机制失格,日常对标工作执行有差距,导致“职工干惯了,管理人员看惯了”的不正常现象仍然存在,作业中“两违”仍较为突出。
3、地铁运营的站务基层管理
3.1、规范干部安全管理履职评价考核
专业管理人员要按照“履职有依据,责任可追溯”的要求,规范填记个人《现场检查记录本》,详实记录现场检查时间、地点(处所)、方式、内容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在每次现场检查后,及时在“信息系统”内填记“现场检查写实”。直属站安全科每月要对个人现场检查量化任务完成、检查发现问题及指导整改销号等进行总结分析,并作出履职评价。要针对安全管理新机制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找准影响车站管理的关键和症结,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努力从固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全面加强和完善自主管理,促进车站安全管理的顺畅、高效。
3.2、加强“安全风险问题库”管理
专业科室要按照路局“安全风险问题库编制规范”要求,对应本系统《安全风险控制表》,突出高危安全风险、管理薄弱环节、现场惯性“两违”等重点,细致梳理“安全风险项”和“安全风险问题点”,科学、合理界定“安全风险问题”的性质和分类,明确每条“问题条款”的适用范围及考核依据,并按岗位进行明示,组织进行针对性培训,引导干部职工把日常安全管理、现场作业控制的重心转到强化安全风险管控上来。
3.3、强化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
要结合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按照分层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梳理明确站领导班子、职能科室、车间(中间站) 等各层面的干部现场安全检点内容,强化“下管一级”,规范干部安全检查行为,健全完善安全检查责任体系。车站依据《安全风险控制表》,把各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岗位和责任人,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3.4、建立“一个都不能少”的有层次的培训体系
随着地铁运营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我们面临着新线分流和大量新员工上岗的双重挑战。为迎接挑战,培训工作必须全盘跟上。建立“一个都不能少”的培训体系,即培训项目一个都不能少,被培训员工一个都不能少。系统地进行综合性培训,完善培训体系,打造培训文化,使培训工作常态化;巩固员工业务,使员工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员工业务水平,提高员工应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团队合作能力强的队伍;做好新线人员的储备工作,为新线开通提供充足、优秀的人才。通过培训提高中心站员工的总体素质,确保各项工作不漏项,员工不落队,达到部门下达的培训目标。
3.5、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分析
属站要依托“信息系统”平台,充分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等手段,健全检查发现问题的定期分析机制。每周统计分析本单位干部现场检查计划兑现、检查写实和问题录入、整改销号等情况,梳理分析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突出问题进行通报,落实补强控制措施。每月对照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和月度安全检查计划,全面、系统分析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组织召开月度安全例会,深入查摆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反复性问题及规章制度、控制措施缺失,以及干部安全管理履职、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深入查找问题背后的管理原因,剖析干部安全管理履职等深层次问题,严格定性定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整治,提高安全新机制管理效率。
总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开始进入城市现代化和机动化加速发展时期。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轻轨交通运输工具,以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成为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大,客流拥挤,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先选择。面对严峻的运输安全形势,如何深化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安全持续稳定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兆昌. 地铁轴心站运行及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正确认识履行职责与纤检改革的关系
1.履行职责是前提,加快纤检改革是必然。作为纤检部门,履职是前提,是推动纤检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只有切实履行职责,才能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履职呢?最主要是要依法履职。一是努力做到纤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行为法定、责任法定,为加快转变职能提供法律保障。要坚持法治先导、要适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界定纤检职能,明确纤检职能的配置。二是通过法律规范履行纤检职能方式。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规范细化相关执法标准。三是在改革中强化约束权力为核心推进纤检制度建设,主要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约束机制。首先是以法律规则和规范来约束权力;其次是以权力约束权力;第三是以社会监督约束权力。这有利于确保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行使,有利于推动纤检部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推动纤检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切实把转变职能转到位、见成效。在履职的同时,更需要改革来引导履职,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提升纤检能力,把纤检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纤检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把纤检不该管的坚决交给市场。同时要强化纤检公共服务举措,延伸服务,积极助推转型升级。
2.只有深入改革,才能促进履职更有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转变纤检职能适应改革要求就是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纤检履职方式,深化纤检体制改革,创新纤检管理监管方式。 一方面,新的“三定”规定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而且职能实现方式必须要与职责相适应。因此,纤检部门应当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做纤检该做的事,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更加高效有力,从而深入挖掘市场潜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形成集社会、市场、个人与各级各区域政府合力的正向叠加效应。另一方面,履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又会反作用于职责本身,形成新的改革动力。因此通过履职方式的创新推动职能转变,在吸纳和运用新事物的过程中实现纤检职责的再创新。
加强宏观研究,注重顶层设计
浙江纤检局在纤检系统改革中加强宏观研究,注重顶层设计,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一直走在全国纤检系统改革的前列。一是统筹谋划,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剥离检验检测业务。几年前,浙江局就敏锐地把握形势发展,积极与省编委和省局协调,将原来承担的纺织服装检验检测业务整体划转省纺织检测中心,理顺了工作体制,强化了纤检局承担的行政职能、行政执法和公证检验等职能,进一步理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了纤检机构改革的华丽转身。应该说,浙江局的探索改革,从现在看是完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二是积极作为,不断拓宽工作职责。2013年12月,经过向浙江省质监局积极争取,将浙江纺织服装等纤维产品(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权划入到纤检局的工作中。三是探索完善纤维产品质量市场反溯监管体系。四是构建大纤检执法工作体系,建立有效执法模式。推广大纤检试点经验,整合执法资源,畅通执法信息,促进纤检执法和业务管理的融合,推动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协作。开展纤检执法联动,逐步探索纤检执法省际合作机制。强化基层执法力量。加强纤检队伍规范化管理,构建分级执法和指导执法模式。积极探索赋予基层质监系统纤检执法权,使之逐步转化为基层执法力量。五是加大纤检执法惩处力度。强化纤检大案要案查处,向地方政府发送执法建议书,保持纤检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强化民生重点领域执法工作,组织开展“纤检保健康”执法行动,从严打击“黑心棉”和再加工纤维违法生产活动,严厉惩处各类纤维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转变观念,推进思想转型
1.强化机遇意识,乘势而上推动纤检改革。当前,纤检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客观上讲,当前大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纤检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从系统内部上讲,去年11月份,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对纤检工作提出了加大“四个力度”建设,其中之一就是加大改革力度,对纤检改革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在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纤检职能作用,在服务大局中不断开创纤检工作新局面。
2.强化创新意识,切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纤检各项工作中。改革创新是纤检工作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必然选择,是纤检工作提高监管服务水平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创造性地推动纤检事业改革发展,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常态的思路和工作方法,积极更新监管理念,把纤检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把不该管的事放手交给市场。积极探索并研制符合浙江实际的纤检部门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纤检各项工作中:既要围绕纤检职能部门服务社会发展需求逐步推进改革;又要围绕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在创新执法办案机制、公检有效性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提高。
3.强化法治意识,用法治的思维治理纤检工作。纤检部门担负着纤维产品监督和执法的职能,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是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结合纤检改革要求启动符合浙江纤检实际的立法工作;不断强化纤检执法监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纤检执法环境。
4.强化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大局观和担当精神推动纤检改革。服从和服务大局并用担当精神积极推动改革,是纤检工作讲政治的体现,是纤检部门履职尽责的根本目的。坚持立足浙江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纤检工作放到省委、省政府的全局中思考、去谋划。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中纤局和省局的决策部署,确保步调一致。围绕省委省政府、中纤局、省局的中心工作找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在服务大局中履职尽责、有所作为,以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优良成效赢得党和政府的重视、市场主体的信赖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树立纤检良好形象。
主动作为,推进工作转型
1.转职能,理事权,着力提升纤维产品监管水平。
(1)完善质量安全责任机制。一是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把监管重心从产业链前端过程转向管好终端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探索完善纤维产品质量市场反溯监管体系建设,实现监督制度从固化、被动、为主转向机动、主动、协助。二是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对区域内质量工作负总责,促使地方政府将纤维产品监管纳入政府工作日程。三是通过质量约谈、企业自查报告、自我承诺等方式,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促进产业、服务企业方面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参与质量监管。
(2)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一是全面排查问题,掌握纤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网格化的方式对产业集中加工区域(浦江、吴兴、慈溪、苍南)和重点关注区域(萧山、桐兴、绍兴、上虞)全面排查,切实掌握区域内纤维产品质量状况。二是探索实施综合监管模式。在系统内,通过与省局相关业务处室的合作及对地市县局工作的指导、帮扶和督查,全面履行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在系统外,联合教育部门深化对学生用纤维产品等特殊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强化监管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预警机制,逐步完善和推广舆情收集分析、风险监控市场买样、风险排查整治、专项监督检查和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五位一体”的工作制度。
(3)强化综合整治力度。一是改变传统的监管执法模式。让监管、执法工作由质监一家逐步转向“政府牵头、部门协作、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局面。二是加强与教育、公安、环保等政府部门合作建立省级层面“黑心棉”打击联动机制。
在公司上下积极投身四季度安全生产,狠抓工作目标兑现之际,今天,我们召开全矿性的深入落实“三化”理念推进安全质量达标现场会议,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中心目的,就是要求公司各级管技人员认清当前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形势,扎扎实实贯彻四季度安全工作会议和党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三化”理念,大搞质量标准化,为实现后两个月安全生产打牢基础。刚才,综一队、综四队结合本单位实际介绍了落实“三化”理念,推进质量达标工作经验,掘一区、开一区、洗煤厂作了表态发言,刘勇胜副经理总结了今年以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布署了下步工作安排,霍经理就如何继续深入落实“三化”,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作了重要讲话。为使各级管技人员进一步明确召开此次现场会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安全理论的研究,提高“三化”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骄满思想,不断增强管技人员的履职能力,确保后两个月安全生产,为明年安全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突出“三化”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保障地位
加强安全管理是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基础,从我公司近两年的生产实践看,坚定不移的推行“三化”,推进质量标准化,是确保矿井生产经营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近一个时期以来,综一队、综四队在倡导“三化”理念,推动“三化”在现场落实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员工管理和操作行为,组织秩序化生产及杜绝重伤、遏制轻伤事故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和生产秩序化正逐步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稳定发展。为把握这次现场会的精神实质,我从三个方面讲一下这次现场会和推进“三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召开这次现场会,是贯彻落实四季度安全工作会议和党政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这次现场会,是继四季度安全工作会议和四季度党政工作会议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在四季度两个会议中,我们反复强调,“要持之以恒的推行‘三化’,确保四季度安全生产”,各单位能够积极按照两个会议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学习、抓贯彻、抓深化、抓各项工作目标兑现,从安全生产效果看,十月份公司仅发生了两起轻伤事故,各单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秩序化生产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应该说,大部分单位在推行“三化”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秩序化给各项工作的顺畅开展所带来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安全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安全管理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果放松管理,好的安全形势就会稍纵即逝,“2.28”事故给我们带来的血的教训,大家一定记忆犹新。现在距年底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公司上下只有紧密围绕四季度两个会议精神,通过深入落实“三化”,不断夯实安全生产人和物的基础,来确保后两个月的安全生产。因此,公司组织召开这次深入落实“三化”理念,推进安全质量达标现场会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必将对保证后两个月安全生产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召开这次现场会,是进一步推进“三化”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公司上下在推行“三化”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体会,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为我们前段时间取得较好的安全生产效果提供了保障。但在如何对待过去取得的成绩,保证安全生产长期稳定方面,我们还要强调一个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中体现其存在价值的,今天的成绩是由过去努力而取得的,那么明天的成果要由今天努力而实现,正所谓,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只有过去就没有明天,今天努力就是为明天打基础。我们讲,停止发展就是落后。何况,我们在落实“三化”上,基层单位重视程度和投入的精力不同,发展的有快有慢,取得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我想,通过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差的单位要取长补短,看到与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深刻总结分析差在哪里,原因何在,积极制定针对性措施,迎头赶上;做得好的单位要总结经验,研究如何把这些好的作法、好的经验巩固下去,并发扬光大,同时针对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认真加以改进,推动“三化”工作整体向纵深发展。各级管技人员,特别是机关职能部门人员和基层党政领导,你们是落实“三化”的中坚力量,并肩负着实现后两个月安全生产的重任,在推行“三化”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规范化管理,不能有随意性,不能信马由缰,要抓住把关定向(即推行“三化”管理要坚定不移),落实到位(即“三化”管理不能说在嘴上,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这两个关键,不论是安排布置工作,还是现场督导检查,都要以标准为准则,按标准去要求,使员工按标准作业和施工成为一种自我要求,一种习惯,为推进“三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召开这次现场会,是着力解决骄满思想,增强实现后两个月安全生产紧迫意识的需要。随着安全周期的延长,部分单位领导认为,现在“三化”已经搞得很好了,可以歇一歇,松口气了,在思想的潜意识当中,产生自我陶醉,自我感觉良好,孤芳自赏的骄满情绪,对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这种思想意识是万万要不得的。实事求是讲,对照先进单位做法和成绩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先进单位在几年当中不出事故,我们现在却还在努力之中。回顾过去的工作,大家是否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到位与否,最直接的体现是安全周期的长短,安全管理工作到位,抓得紧,安全周期就长,一旦松懈,安全工作放松,就容易产生波动。目前,我公司的安全周期相对较长,一方面说明我们过去的工作取得了实效,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随着工作深入发展,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髦话讲:必须与时俱进,万万不能懈怠。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就是让各单位对照先进找差距,在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上再紧一扣,克服骄满松劲思想。有些单位,生产设备投入时间短,生产条件好,但各类生产、机电事故却连续不断,不仅影响了秩序化生产,而且给安全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这充分暴露出这些单位在推行“三化”上不能持之以恒,抓工作时紧时松,除了缺乏贯彻始终的工作态度外,骄满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如果对这种现象不能及时加以纠正、遏制,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公司上下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诫骄诫满,要保持抓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和连续性,依靠“三化”的现场落实到位,打破安全工作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坚决实现后两个月安全生产。
二、注重理论研究和探索,用先进理论指导安全工作
正确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安全生产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要把握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与时俱进抓好安全工作,就必须把研究和应用先进理论作为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从理论的高度提升大家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工作重点的把握。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抓好安全生产,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以下四个理论观点。
1、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与时俱进的观点。一是安全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个人和社会对提高安全保障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已成为落实“
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年初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决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概括了四句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一概括,将安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从我们煤矿企业现状,看总体上有发展,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的安全形象及声誉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我们集团公司倡导的“整洁、有序、诚信、奋进”的企业形象理念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新形势下,安全已成为企业,尤其煤矿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文化趋向及综合实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我们要建成“双高”文明矿井,安全就是一票否决指标,安全上出了问题,产再多的煤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发展和时展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安全工作要与生产能力提高同步发展。近几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产量实现了跨跃式增长,1999年实现了矿井达产,从20__年至今,年产量都达到550万吨以上,矿井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但伴随生产能力的提升,安全工作并未实现同步发展,一个较长时期以来,我们都没能实现安全生产自然年,尤其是个别阶段,死亡、重伤和较大非伤事故频发,投产十五年,我公司共死亡26人,这只是计入百万吨的,实际死亡35人,说明我们在安全工作上精力的投入和管理手段、方式方法都滞后于生产发展,没能实现安全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协调,这种滞后或失衡是不符合与时俱进发展要求的。因此,各级管技人员必须树立协调发展的意识,切实突出安全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依靠安全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适应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真正体现安全生产与时俱进。2、必须坚持安全是一门科学和技能的观点。安全是一门科学,其含义就是在生产、生活中安全有其客观规律性,对安全工作不能报任何幻想,更不能搞封建迷信,安全生产必须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实践。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要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还要由科学的管理和先进技术装备做保障。比如:通常讲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没有科学技术手段作保证,煤矿能发展到今天运用自如地开采吗?我公司作为大型现代化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一些先进技术装备和信息化、自动化也正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但无论设备多先进,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实现安全生产,首要条件是保证设备本身是安全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我们很多同志有切身体会,实现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是选可靠的设备,其次是加强检修。工作面设计出来后,有可靠的设备做保证不出煤干啥去?这是生产设施设备要保证安全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在安全监测方面,更离不开科技,如在防治水地质探测工作中应用的超前探测技术、瓦斯监测报警技术、主运系统自动化、集中监控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和应用都包含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再有就是规程、措施的制定,矿井生产的各项规程,不论是安全规程还是技术规程,都是广大煤矿员工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长期与自然界做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探索和提炼出来的,并被实践所证明的,其标准、要求都是科学的。比如:现在使用大功率采煤机运输机和封底溜子,减少了底溜子阻力。但是实践看如果使用不好会起相反的作用,当刮板把杂物带入封底溜槽内,非断双链不可,而且很难处理,那么用规范化管理来解决,我们的工作面溜子与转载机搭接该多长,应该多高合适?工作面过渡节和二节,洼不洼,平不平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有规范标准,从而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生产,讲以上例子说明安全生产是一门科学。还有就是安全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管理工作要收到好的效果都需要科学理论做基础,安全生产作为包容人、机、环等各要素的庞大系统工程,更不例外,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各要素的安全运转,拿最简单的道理讲,先进的设备,如果没有懂技能、会驾驭的人来操作,也不能实现安全运转和安全生产。我们有一个刚入矿不足一个月的新工,跟着师傅移支架,在移架过程中需要抬架脚,把方子木支在支架顶梁上,究竟这根方木应该是多大角度,垂直不垂直顶梁,这名新工不清楚,结果阀体一放液由于方木没垂直顶梁,方木射出打在新工头部,虽然抢救一个月但还是死亡了,这一事故说明什么呢?说明安全就是技能。从以上情况不难发现,不论是生产装备还是安全设施,不论是规程制定,还是管理方法,都离不开科学和技能,并都把科学和技能作为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安全科技的内涵在于科技与安全的紧密结合,各级管技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兴安的指导思想,注重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来,加快安全技改攻关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学会用科学的观点研究解决安全问题,依靠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效果。
3、必须坚持安全是生产力的观点。政治经济学中讲到,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力要素实现了安全,本身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说安全是生产力呢?安全与生产力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下面,我就安全是生产力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下。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实现设备的安全、环境的安全、人身的安全,不论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生产,进而影响企业效益,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安全运转,就会给该部位或系统构成威胁,或直接造成停产,我们还怎样出煤,更不用说创造利润;比如作业环境出现问题,工作面、迎头发生冒顶事故,或者发生瓦斯超限、煤尘聚积、透水等事故,还能不能组织生产。再比如频繁发生伤工或伤亡事故,需要治疗、停产整顿、接受罚款等等,出了事故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而且企业的生产利润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失。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员工有了高度的安全感,生产的积极性才会高;先进设备安全运转,才能使技术和设备的功能充分发挥,有力提升企业的生产力;作业环境安全可靠,才能为企业组织生产,进而创造效益提供保障。所以我们说,安全就是生产力,而且,贯穿着安全的生产力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最活跃、最强劲的动力。希望在座的大家对安全的重要性和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安全作为生产力,下大力量来抓安全,从而实现以安全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求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必须坚持安全要讲诚信的观点。关于安全诚信的观点,我在各种会议上多次讲过,今天为什么还要在这里重申呢?因为诚信安全在落实安全责任、树立安全意识上太
重要了。比如:今天的推进安全质量达标现场会,是否讲诚信去落实,我们管技人员的安全责任、工作作风是否讲诚信去落实。事实上,有些单位没有按“三化”的要求、标准去管理,个别单位发生性质较轻的伤工事故后隐瞒不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一些管技人员不讲安全诚信,没有履职尽责的具体表现。我们说提倡诚信安全就是要按照公司下发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要求不折不扣地抓落实,抓到位,工作中严格按标准去管理、去考核,遇到难题严格按标准去解决,要敢于面对、正视问题,不能隐瞒、歪曲事实,诚实守信。同时,安全诚信也是一种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我们各项安、技、措规章制度是否一丝不苟落实了,遇到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比如下井前不准喝酒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喝不喝又喝了。”面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煤矿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广大管技人员必须自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在应对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中学习,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看到自身工作上的不足和能力上的差距,必须解决好领导有病让员工吃药问题得不到根治的不良倾向,要通过主观努力,迎头赶上,这既是诚实守信的表现,也是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三、注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力求实效,提升履职能力
刚才,综一队、综四队就如何推进和落实“三化”做了经验介绍,他们较好地落实“三化”理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五句话:“效益为本、科学谋划、理性管理、规范作业、安全生产”。效益为本,近两年来综一队连续实现年产二百万吨的佳绩,平均日产6000吨以上,实现了高产高效。他们在处理安全、生产的关系上首先算效益账,哪个合算,是加大准备工作多投入力量,还是就生产论生产,帐码很清楚。科学谋划,综一队是在开采十二煤层和九煤层地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创的高产高效,在区长的办公桌上长期摆放工作面图纸,这掌与那掌怎么衔接可缩短时间,工作面断层提前怎么过都有事先安排。理性管理,讲的是不是盲目,他们使用机组是324、375老机组,配套溜子也已经使用了几个掌子,综一队下大力量强化检修,保证正规循环。规范作业,从管技人员到员工都按标准上岗,到他们工作面去,有人过转载机肯定给停车,如果在检修上凑合,找出责任者肯定会处罚。安全生产,大家是否发现综一电气保护是可靠的,我有一次去综一看到矸石在皮带运输机底带上磨擦,区长曹来源果断的把皮带拉线开关拉住,皮带停止运转,使我担心的保护失灵的问题,云消雾散。综一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经过不断研究、摸索、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对各单位进一步推进“三化”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把“三化”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结果体现在取得安全生产的实际效果上,求得实效,是我们学习先进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我们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求实效呢?我想,重点应做好以下四点:
1、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进一步推进“三化”管理奠定思想基础。干好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安全生产也是如此。推进“三化”是我公司当前乃至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这项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碰到问题就绕着走,那么,推进“三化”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取得成功。我想大家都不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敢于承担起应肩负的责任,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推进“三化”工作中,个别同志的认识还没有到位,其表现为:一是有的同志仍存在着粗放管理问题,对推进“三化”认识不高,满足于生产任务的完成,遇到亏产时就不由自主地拼设备、拼体力、拼时间,就事论事,普遍联系的观点不强;二是有的同志观念尚未彻底转变,即使付出艰辛劳动,很难产生应有效应,推行“三化”浮躁思想较重,领导要求“三化”,我们也抓了,但未能按循序渐近,均衡稳定的工作路数开展工作,缺乏持之以恒抓工作的认识和思路,如果搞了形式应付,相反还会发生扭曲,使工作受到影响,在一些问题上事与愿违。三是有的同志看不到差距与不足,存有小进即安,小进即满的意识,工作主动性差。针对上述问题,大家要认真反思,从思想根源上查找症结所在。要切实提高对推进“三化”重要性的认识,摆上事关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发展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主动承担起推进“三化”的责任,认真查找自身思想、工作、管理方面的差距,知不足而后学,奋起直追,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要从规范化管理抓起,狠抓员工标准化作业,促进本单位秩序化生产,从而使“三化”在本单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2、不断增强履职观念,提高履职能力,为进一步推进“三化”提供动力支撑。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这对我们管技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推进“三化”工作,光靠喊、靠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我们不断增强履职观念,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履职作用才能实现。从综一队、综四队的经验介绍中,我们感到他们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就是通过广大管技人员增强履职观念,发挥履职作用来实现的。我们说,履职观念与履职能力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没有较强的履职观念,就不可能有认真履职的自觉行动,更谈不上履职能力的提高。反过来讲,不具备一定的履职能力,即使有积极的履职观念,也不能实现履职尽责的愿望。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工作职责落到实处,求得实效,为广大员工谋求更大、更多的利益。再从实现安全生产方面讲,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我们的其它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如果不能实现安全生产,还能提什么实现履职尽责,因此说,安全生产是我们履职能力的最好体现,我们推进“三化”工作,其目的也在于此,大家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求同志们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要切实转变履职观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做一个合格、称职乃至优秀的管理人员,以务求实效的观念,务求实效的本领把“三化”工作更向前推进一步。
3、建立健全科学的机制,为进一步推进“三化”提供制度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开展一项工作,必须有科学的机制做保证,才能得到更好地落实。试想,如果我们开展工作,只是安排布置,而后让员工凭自觉、凭主观认识去做,实践证明,由于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所限,相信是不能做好的,更不用说推进“三化”这项艰巨的工作,何况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制约安全生产的不规范管理与作业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宣传教育,与行政机制的强制性相结合。因此,在座的同志要学习先进单位经验,不断健全完善保证“三化”工作深入推进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要健全由党政正职挂帅、主要班子为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对推进“三化”工作进行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实现压力传递,责任共担。要健全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保证盯岗管技人员、广大员工从入矿开班前会,到下井进掌上岗,再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置于制度的约束下,努力
一、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毫不松懈
自县于1月25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以来,根据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县应急委办公室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管理及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疫情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作出紧急安排部署。同时,在干部职工会第一时间传达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及要求,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安排部署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县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服从安排,做好全县应对肺炎疫情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多次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通报疫情发展最新形势,传达省市县防疫指挥部会议精神等,同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务必时刻紧绷疫情常态化防控思想之弦,认识上不放松、行动上严防守,强化责任落实、抓住重点环节,做到“人物并重”,坚决消除应急系统疫情风险。
(二)坚持履职尽责,服务好全县疫情防控大局
一是作为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自1月26日开始,县应急局全体干部职工全员返岗开展相关工作,我局抽调4人分别到县应对病毒感染数据工作小组以及后勤工作小组,每日对全县宣传舆情、环境卫生整治、交通卡口排查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协助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采购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二是落实县总值班室工作职责,局机关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和突发事件形势研判,积极主动做好全县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相关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完善防控措施,加强企业工作指导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全省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的要求,县应急局坚持深入一线,通过点对点和上门服务的方式为疫情防控期间87家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安全生产指导服务105次,同时要求企业要高度重视肺炎疫情防控,始终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尤其要加强门卫严格履职,进一步做好风险辨识和评估,完善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强化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演练和救援器材维护管理。
(四)做好后勤服务,强化应急物资储备供应
一是为积极做好后勤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我县积极向市应急局联系争取物资支持,累计获得市应急局捐赠口罩700个、帐篷111顶,折叠床222床,棉被900床,棉大衣600件。二是主动到各乡镇、交通卡点、医院调研物资需求和使用情况,及时为高速路口、德中路口以及各乡镇卡口以及各单位执勤人员提供帐篷211顶、棉被502床、口罩700个、折叠床54架、雨衣100件、雨鞋55双、棉大衣412件,并派人专人指导和帮助搭建帐篷。
(五)强化宣传教育,普及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识
通过干部职工会、微博、微信、进企业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宣传受益300余人。进企业开展工作的同时并发放口罩300只、酒精10升、84消毒液23升,强化企业及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倡导家庭成员用餐、亲友聚餐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文明餐桌常态,带动周边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
(六)做好内部防控,确保环境卫生、人员健康
一是防疫初期应急系统及时向全体干部职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坚持做好每日防疫工作记录,人员轨迹登记,并及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科普防疫知识。坚持每天上班时在电梯口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掌握干部职工身体状态。二是各股室(中心、大队)对办公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常抓不懈,坚持每天对会议室、办公室、廊道进行消毒作业,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每周净化、美化办公环境,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每周给各股室配发84消毒液0.5升,全覆盖、无死角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大办公区域通风换气频率,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二、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局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盲目乐观、侥幸心理,疫情防控思想有所懈怠。
摘 要 班组是煤矿企业的基本单位,是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班组建设,建立一个求实善管p高素质的班组长管理队伍,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班组管理水平。
关键词 煤矿 班组 制度建设 安全
班组是煤矿企业的基本单位,是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状况,只有班组的安全工作搞好了,事故频率减少了,整个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得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收到实效。只有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增强班组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因此,搞好煤矿企业班组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求实善管p高素质的班组长管理队伍,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班组管理水平。
一、加强班组管理制度建设,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班组长管理制度是班组建设的基础工作,只有用制度来规范班组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一是建立了组织领导制度。在班组管理上,要分责任、分内容建立领导牵头的班组管理制度,要强化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和强化班组长的安全管理及教育培训等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特别是党委和工会要负责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开展班组各项活动的组织落实;安全管理部负责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和班组长安全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人力资源部负责抓好班组长动态考察考核备案和选拔任用制度的组织实施;各基层区科负责抓好班组长个人安全档案的建立和存档管理。形成基层单位、机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和行政分管领导重点抓、分线领导各负其责、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基层区队发挥主体作用的组织领导格局。二是为实现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队伍素质,优化现场管理人员的队伍结构,保证现场管理人员的正常接续,重点从强化班组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如《现场管理人员规范管理的暂行办法》,《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暂行办法》,建立班组长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班组长安全履职定期分析及讲评制度;班组长动态考察考核制度;班组长培养和选拔任用制度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班组安全管理,为提高班组和班组长管理水平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