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幼儿教师礼仪8篇

时间:2023-03-10 14:51: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幼儿教师礼仪,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教师礼仪

篇1

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代有“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现代有“的宽容”、“列宁让路”等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礼仪教育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细节中,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能让人心旷神怡。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幼儿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整体水平要求更高、更细致,而礼仪修养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时期是其个性初步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仅贯穿于他们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所以规范的教师礼仪,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思想、知识、智慧、道德、意志、情感、个性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渗透及其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

一、礼仪的内涵

首先“礼”来源于生活,“礼”的根本源于“诚”,其核心最终是“尊重为本”。也就是《论语》中曾说的 “不学礼,无以立。”“仪”则是礼节的表现形式。它不但是尊重、友好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且还是社会秩序基本核心。“礼仪”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成了人们道德修养标准的指向。

二、教师的礼仪和道德修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受人尊重的外在职业形象。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老师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展示的基础,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礼仪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礼仪修养的体现,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明与教养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礼仪修养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幼儿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抓教师素质建设 ,才是教育繁荣的基本。

三、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

 幼儿教师教师应具备的七种素质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优秀的品质及道德修养。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师应具备以下七点基本素质:

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4.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四、如何提升教师礼仪素养

如何把教师礼仪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之更好的发挥它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动听的语言、得体的表达是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美德、高尚的人格是语言美的基石和源泉。现代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用普通话教学,这是拉近师生和同事之间距离的法宝。教师要言语要起到正向效应,从自尊需要的取向入手。

1、课堂教学的语言力求严谨准确、表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节奏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师优美语言产生的基石。文化修养的高低及视野的开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路开阔度。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学习和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接受和吸收外界新的、有用的信息和思想,多参加对自身有所提高、感兴趣的活动,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事或幼儿分享,那么在沟通的过程大家之间的距离会渐渐拉近,在增加自我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赢得了幼儿和同事们的尊重。

2、尊重幼儿,讲究表达方式和策略。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从而保护了双方的尊严。在充满对自己能力信任的氛围之中接受建议,启发了幼儿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威信和幼儿自己改正缺点的自觉性。 在针对中幼儿自尊敏感性以及幼儿自我认识能力提高的特点,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尤其是在幼儿犯一些小错误,点到为止。

(二)得体的服装,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更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1、教师的着装与教学效果是相互相承的关系。教师的衣着及言谈举止都是幼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着装礼仪,就不能看做是简单的率性而为的行为,而是具有教育和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日常着装应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为佳;上岗时穿轻便服装,配以舒适的鞋子;上班时间不赤脚或穿拖鞋或跻拉着鞋。教师衣着能够反映出教师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衣着体现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而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又感染着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的心理状态。

2、教师服装礼仪规范原则是整洁大方。身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避免在幼儿面前呈现不恰当的职业形象。女教师的服装忌短、露、紧、透、艳、异,男教师则不能脏、乱、破。因此,教师服装礼仪是有一定的要求。男士应该衣服整洁,上课不带通讯工具、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等,女士则服装得体、不能涂指甲、不穿奇装异服、可以化妆但不能浓妆艳抹,尽可能不要佩带首饰等。

(三)高雅的举止、得体的仪态、端庄大方的形象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必然要求。

1、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就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必须时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久而久之就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自然 。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举止很多时候是他内心世界及生活态度的体现。如何拥有高雅的举止形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端庄大方、自然得体,从容自信的步履、端正挺拔的站姿、亲切坦诚的目光、准确生动的手势等都会给幼儿及同事以精力旺盛、稳健敏捷的感染力。

2、面部表情亲切、自然。幼儿们喜欢充满热情、笑口常开,始终把真诚的目光投向全体幼儿的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坦诚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来表情达意,正确地体现教师的态度和评价,让幼儿从教师热情注视的眼睛里看到启迪和肯定。每一位教师都应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热情地关爱幼儿,真诚地为幼儿服务。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就应该是亲切、富有感染力,目光柔和、有神,平易近人的神态,这样可以大大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平时生活中与幼儿的谈话,目光要坦然亲切地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不要游移不定。

篇2

1.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

幼儿教师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前提,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够保证幼儿教师的教学出发点积极向上,能够引领幼儿在启蒙教育的阶段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保证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近年来,我们经常在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看到幼儿教师虐待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对儿童拳打脚踢,给儿童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阴影,很多孩子因此而变得沉默寡言,严重的违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活动中,应时刻不忘调整自己的心理,始终维护和保持健康的心理,保证幼儿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2.具有职业道德情操

在幼儿早期的成长过程中,成人的呵护与关怀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也就是所谓的“爱心”,幼儿具有一颗比较脆弱,好奇以及上进的心灵,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这就难免会受到伤害或给老师带来“麻烦”,这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幼儿教师的关怀和鼓励,而不是幼儿教师的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孩子的上进心也会被打击掉,”教师的爱是无私的,纯洁的,要针对每个儿童自身的优点,因材施教,爱心育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

3.具有广博的知识

作为幼儿启蒙教师的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在一个人一生求学过程中,幼儿教育起着基础教育的作用,接受幼儿教育程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续教育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幼儿在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时候,天生就具有好学多问的习惯,在看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经常会问“为什么”,如看到奔跑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问“汽车为什么会排放尾气”“排放的尾气有毒吗”,看到“天上的星星”会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等,这时就需我们的幼儿教师用自己广博的知识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如果我们在面对幼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不知如何回答,同时看到孩子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脸庞,我们心里又作何感想?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学习,广览群书,才能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坚实的后盾。

二、礼仪教育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在国际上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教育开始抓起,而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针对幼儿教师的礼仪教育就更不可缺了。

1.行为服饰穿戴要大方、得体

现在的幼儿教师大多是90后的女孩子,性格较活泼,思想较前卫,追求时尚是每个女孩子的心灵需求,但是这并不代表幼儿教师可以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性感露骨的服装,戴着金手镯,大耳环出现在幼儿教育的环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领航者,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认为老师那样的穿戴“很好看”,一有机会就会效仿,同时幼儿教师的行为举止要规范,不能在幼儿园里追逐游戏,大吵大闹,更不能对别人大声批评,指指点点,长此下去,这种不良行为会使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无疑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活动中,遵守幼儿教师服饰穿戴规范,行为举止规范,服饰穿戴要大方,整洁,行为举止得体,从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仪容要适度

爱美是每个女孩的天性,对于很多时尚的女孩来说,化妆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适当的化妆可以让女孩看起来更加美丽,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淡妆是最合适不过的,或是不化妆亦可,切忌浓妆,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红指甲,红脚趾,红嘴唇,白白的脸蛋,远看像“妖怪”,近看像“”,与幼儿教师的身份格格不入,这样的妆容即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适度仪容,妆容得体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结论

篇3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企业、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细则: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规范。细则: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A、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B、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求言简意赅。细则: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的语言。

C、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园、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不利因素。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的个体差异。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5、有简单的英语会话基础,能与幼儿与家长简短对话。

6、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信息。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幼儿的生长发展;能及时准确进行个别教育,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佳教育情境。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提供、布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能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的教学实践。

8、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和习惯;班级环境适合不同幼儿发展。

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1、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学习和提高。

2、掌握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善于学习积累教育教学理论。

3、能及时广泛地吸收、借鉴、运用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和成果在教育实践上。

4、善于不断总结、提炼、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篇4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更多的努力才能进一步解决。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定人文伦理的培养,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还是必须的。幼儿时期的儿童一定要培养起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摆脱“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2.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行走时注意让路,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3.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等。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1.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注意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便后洗手,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等。

2.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通过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使幼儿初步理解“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再比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通过开展“学礼貌用语,做文明少年”活动,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教授幼儿文明用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通过开展“孝敬父母”活动,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做捶背、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通过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从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开始,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适当进行一定的评比、奖励,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部分物质、精神奖励,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没有获得表扬的儿童继续不断努力,提高礼仪教育的成效。

4.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另一部分时间则基本上都是与家长在一起的。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保持其持续性,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举办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并促使其改正。同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的家长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

5.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篇5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要想彻底改变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作更大努力。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文明古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是必需的。幼儿一定要树立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改变“小少爷”、“小公主”等坏习惯,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2.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行走时注意让路,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3.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举手发言,尊重他人的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等。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1.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行为,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保持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便后洗手,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等等。

2.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使幼儿初步明白“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提高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又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开展“学礼貌用语,做文明少年”活动,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教授幼儿文明用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开展“孝敬父母”活动,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捶背,做家务如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再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适当进行一些评比、奖励,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物质、精神奖励,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没有获奖的继续努力,提高礼仪教育成效。

4.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其余时间则基本与家长在一起。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具有持续性,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并促使改正。同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家长的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

5.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篇6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更多的努力才能进一步解决。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定人文伦理的培养,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还是必须的。幼儿时期的儿童一定要培养起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摆脱“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2.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行走时注意让路,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3.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等。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1.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注意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便后洗手,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等。

    2.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通过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使幼儿初步理解“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再比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通过开展“学礼貌用语,做文明少年”活动,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教授幼儿文明用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通过开展“孝敬父母”活动,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做捶背、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通过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从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开始,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适当进行一定的评比、奖励,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部分物质、精神奖励,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没有获得表扬的儿童继续不断努力,提高礼仪教育的成效。

     4.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另一部分时间则基本上都是与家长在一起的。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保持其持续性,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举办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并促使其改正。同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的家长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

     5.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篇7

>> 新时期改进幼儿园教育方法的探析 幼儿园班级礼仪教育探讨 幼儿园礼仪教育途径探讨 幼儿园礼仪教育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方法策略探究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探讨 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之探讨 关于新时期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问题探讨 新时期幼儿园优化管理模式探讨 新时期幼儿园学生的德育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初探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思考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探究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 浅议幼儿园礼仪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新时期环境下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探讨 新时期环境下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当今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职责以及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来分析,该一阶段的品德教育要能够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角度出发,从根本上重视这种教学工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作用,也是社会性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对幼儿实施系统的利益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中发展期社会性。本文主要对当今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保证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措施

通过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龄前孩子的综合素质,对于礼仪教育教学措施的探索以及尝试,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事业顺利发展的表现,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标以及教育意义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学习各种礼仪,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1]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心理发展以及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通过对礼仪教育目标的确定,按照语言、健康、科学、社会以及艺术领域等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目标进行制定。把所有的目标转化成阶段性教学内容,例如按照年龄来划分,小班幼儿需要初步了解各种礼仪知识;中班幼儿则学习一些较为基础性礼仪知识;大班幼儿则需要接受常规性的礼仪习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让幼儿对阶段性的教育目标进行调节和反思,对目标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幼儿个体而言,礼仪是他们文化修养、思想道德水平、交际能力的表现。幼儿要想实现全面成长,就要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国内外很多相关研究发现,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在对很多行为进行学习的过程较为关键。幼儿在这种关键时期,出于接受和准备的状态,若外界能够给与其一定的帮助和刺激,就能保证某种行为能力能够实现快速发展。[2]学龄前的幼儿具有较为显著的可塑性,很容易接收外界的信息,所以,也是了解各种行为或者学习各种知识的关键时期。礼仪作为一个国家道德风尚、文明程度发展的主要表现,礼仪教育必然会对学龄前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长时间的宠爱让他们的礼仪意识逐渐淡薄,所以,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活动能够让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和价值观念。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相关措施

幼儿礼仪教育要集中体现在多元化的各种会难过活动形式中,通过利用幼儿园、社会、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各种优势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一)创设优良的礼仪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融洽的礼仪教育氛围,能够保证幼儿礼仪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幼儿周围行为影响、活动空间、班级面貌以及教师的行为态度都会在不同方面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因此,教师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以及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保证幼儿能够融入其中。

幼儿教师要首先对校园整体环境进行优化,从细微处来对活动室的环境进行布置。包括协助幼儿装饰以及整理相关的礼仪活动图片,并将其张贴在墙壁上,从而提醒幼儿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证达到礼仪规范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区域的图书角放上一些关于礼仪的图书,让幼儿在欣赏图画或者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礼仪影响。幼儿教师需要能够保证所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简单易懂,引导幼儿在日常学习环境中对各种礼仪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二)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开展礼仪教学

幼儿教师要能够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常规性的训练项目,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状况、年龄特点、阶段性的教学计划来开展定期的礼仪教育活动,还要设计出更多幼儿喜闻乐见的礼仪教育教学内容,并让幼儿在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礼仪教育知识。[4]为了能够保证礼仪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把具体的礼仪知识进行细化和分类,并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贯穿。例如所有的幼儿在每周一的升旗礼仪之上,都会对国旗进行注目礼,所以,在他们心中就已经萌发了爱国思想,教师可以借用这一机会来不断增强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幼儿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就餐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就餐、餐后如何处理相关器具等,让他们养成文明就餐的习惯。

(三)通过重大节日开展相关的礼仪教育工作

幼儿礼仪教育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参与、感知、讨论,并让他们通过活动学到的相关知识在之后进行拓展和衍生,让幼儿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5]结合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来对幼儿进行各种感恩教育,从而让幼儿在这些不同节日中懂得相关的礼仪知识。

(四)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作用

要想保证幼儿礼仪教学活动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出家庭的配合作用。幼儿园教师需要能够与家长保持良好的联系,让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相关礼仪的掌握程度等,采取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教学措施。幼儿教师还要向家长介绍礼仪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让家长配合其引导幼儿达到相关的要求。

结语:对于学龄前幼儿开展相关的礼仪教育,能够让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且实现和谐全面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要能够明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加顺利地完成幼儿礼仪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苟立新.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7:262-263.

[2]陈泽婧. 遵义市公立幼儿园礼仪教育现状调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1:90-93.

[3]卢吉宴. 乌鲁木齐市幼儿园礼仪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J]. 科技信息,2013,11:327.

篇8

关键词:体验式;礼仪教育

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就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幼儿进行良好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培养。[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是:“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2]《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表示:“要萌发幼儿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3]礼仪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农村幼儿由于其人际交往的局限性,礼仪锻炼的机会较少,更需要在幼儿园中实施礼仪教育来促进其发展。

一、农村乡镇幼儿园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阶段是幼儿良好礼仪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该阶段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切的礼仪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农村乡镇幼儿园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限制,其幼儿在礼仪教育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礼仪教育对象缺乏正确引导

农村乡镇幼儿园的幼儿大部分为留守儿童或外来务工儿童,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较为特殊,良好的家庭教育相对匮乏,大多数由祖父辈照顾或者散养,因此在礼仪方面要么是祖父辈溺爱成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皇帝”,要么是无人管教的“野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正确的引导,致使我们在幼儿园当中的礼仪教育较难落实。

(二)礼仪教育方法脱离教育实践

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意识到了礼仪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不知从何入手,因为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如人数多、性格内敛、隔代教养等诸多问题存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诸多时候以说教为主,而未能真正用到适用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的教育方法,致使教育效果微弱。

(三)礼仪教育内容规范性较弱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并不是教师随意进行的,需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而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由于自身专业发展限制,对于规范系统的礼仪教育内容掌握不全面,自己也未能做到身体力行,导致幼儿礼仪不规范。

二、农村幼儿体验式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直观印象性体验:礼仪行为初感知

1.图片环境创设,提示规则性礼仪。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语言具有直观提示作用,良好的环境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氛围。通过所处的环境规范礼仪行为,为幼儿践行文明礼仪提供环境支持。在活动室,师幼共同创设游戏环境,开辟“礼仪小提示”等板块,将阶段性的礼仪知识以幼儿自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画一扇门知道开门关门时要轻开轻关,并留意门后没人;画个笑脸知道要向同伴问好;在盥洗室利用图片、温馨提示提醒幼儿正确的盥洗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也增强了环保意识。2.视频情境创设,感观交往性礼仪。幼儿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比较难接受。视频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能够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教师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幼儿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视频等资料,让幼儿进行观看。通过视频,让幼儿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视频内容的选择一般都是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交往性礼仪为切口,有正面引导的,也有反面指向的,如当幼儿看到因为在同伴之间的追逐打闹而导致意外发生,造成伤害时,在心里都不约而同地有所触动,使礼仪教育变得更加直观有效。3.专栏模拟创设,规范仪态性礼仪。针对礼仪行为是否妥当的辨析能让幼儿在思考之后,有更加深刻的体验。设置专栏“礼仪对错我知道”,幼儿可以在各项表示礼仪行为的后面打勾或画叉,还可以画一幅“礼仪对错我知道”,使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哪些行为是不提倡的。在幼儿园大厅,放置“仪容小镜子”,让小朋友早晨来园时,通过镜子,整理着装,规范仪容仪表。这些一目了然的环境提示,幼儿可以参考更加具体、直接的礼仪行为准则,在生活中会更好地指引孩子们仪态的养成。

(二)模拟式情境体验:礼仪行为勤演练

1.生活性区域设计,搭建礼仪演练平台。在情景演练中,幼儿获得第一情感体验,并对所接受的礼仪教育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依据松岙的“景祐庙会”这一传统文化,我们创设同名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并再创现实生活。既有效的促进幼儿的交往行为,也为幼儿礼仪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在“景祐庙会”中,我们创建了“么么哒超市”、“梦幻餐厅”、“哆来咪剧场”这三个区块。生活化、角色化的区域活动,促使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地与同伴交往,练习文明礼貌行为。2.介入式教师指导,提升礼仪演练质量。“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喜欢玩区域活动,在通过不断地与同伴、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他们积累、整理并且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规范文明礼貌行为。但因年龄小,交往技能不足等局限性,他们对于文明礼貌行为的意识和观念比较淡薄,这就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在认真观察幼儿与同伴、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的基础上,能够提供适时适宜的指导与帮助。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文明礼貌行为,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提升幼儿礼仪素养的活动。3.角色化游戏设计,明晰礼仪要求双重性。从“主客”双方制定礼仪要求,体现礼仪要求的双重性。几乎所有角色游戏主题都存在“主客”双方,如剧场里的观看者和表演者、餐厅里的工作人员与顾客。幼儿在游戏时,有可能既是某一游戏主题中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是另一游戏主题中的消费者。所以在每个游戏主题的生成之初,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对“主客”两方分别讨论礼仪要求,并确定适合该游戏主题的幼儿礼仪教育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运用相应的礼仪行为。

(三)主题式活动体验:礼仪行为重强化

1.阶段推进,逐步强化。礼仪要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能够体现其层次性和渐进性。如礼仪要求过高或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孩子在游戏中难以达到,就会失去游戏兴趣。因此,我们在开展主题式推进的过程中,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礼仪目标,并将目标细化落实到每次游戏中,每阶段游戏中有重点地针对一个主要礼仪目标,落实强化,并逐步增加要求和难度。比如在开展餐厅游戏时,先以常规的就餐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就餐礼仪,在一阶段后,创设自助餐游戏环境,幼儿在体验吃自助餐的过程,学习需要掌握的礼仪小知识。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的礼仪行为获得了知、情、行的统一,逐步提升礼仪素养。2.聚焦矛盾,重点解决。幼儿在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状况,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掌握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也是一个重点。教师针对游戏活动中幼儿在文明礼仪行为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引发幼儿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在此事件中同伴的表现是否得当,自己的处理又是否恰当,让幼儿掌握交往技能。在讨论中,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种或多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下次游戏中实践运用。还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让幼儿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人的交往过程,了解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会受到他人的欢迎,提升幼儿对文明礼貌的认识,促进矛盾的合理化解,积累经验,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3.表彰先进,榜样强化。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将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榜样的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同伴示范。[4]在幼儿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以身作则,并引导家长全力配合,保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持续性。比如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机,评选“礼仪小标兵”。在区域活动中推选“礼仪小警察”,请他督促规范幼儿。班级教师根据幼儿平常的行为表现,挖掘身边的礼仪明星,以身边的榜样来影响其他小朋友,激起他们向善好学的积极性,使幼儿的礼仪认知结构逐步走向有序,正确结构得到巩固强化,共同推进礼仪行为的提升。[5]

(四)实境式生活体验:礼仪行为重践行

1.借助日常生活,内化礼仪品质。礼仪行为需要经历一个从感知到演练到强化,再到践行的一个过程,因此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为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提供锻炼的好机会,实现礼仪教育生活化。例如幼儿在需要别人帮助时,多用“麻烦您”,“谢谢您”等礼貌用语,还借助洗手歌、走路歌等儿歌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起到规范督促作用。教师在平常也有意贯彻引导,如有意站在教室门口,引导要过道的孩子,并请他人让道。多次的实践练习让孩子不仅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也会越来越多。2.利用节日教育,开展礼仪活动。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孩子们非常喜欢过节,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热闹的心理特点进行节日礼仪教育。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为父母们做一份小礼物,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贴父母的辛劳;儿童节的时候,送给同伴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的付出可以让别感到快乐,学会关心别人。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萌发幼儿健康情感与品德。3.通过家园联手,巩固礼仪认知。幼儿在情景化的游戏中体验礼仪行为,最终的落脚点是能够将这些礼仪行为内化并运用。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需要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强化和补充。通过发放礼仪小册子、文明倡议书、举办礼仪小讲座、当面交流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礼仪行为,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在生活中引导监督。如鼓励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观察孩子在超市中的表现,并能将表现反馈给老师。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看得到,做得到,并感受得到,孩子们的礼仪道德情感在行为传递中获得内化和积累。[6]通过礼仪教育的实施,幼儿园分年龄段汇编了“微礼仪”手册,作为园本礼仪教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和幼儿一起创编礼仪儿歌,并汇编成册,丰富园本教材。朗朗上口的儿歌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观实操作性。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在仪容仪表上,例如在实施礼仪教育前,每到午睡时间,午睡室总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气味,而通过礼仪教育的实施,孩子们变得干净整洁了,午睡室充满着孩子甜甜的气息。“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幼儿礼仪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我们在建设美丽幼儿园的同时,不断重视和提升幼儿的礼仪素养,如何将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作为一种自然的礼仪教育活动,让师幼的主题性充分地、和谐地、自由地发展,构建起一种新的教育情境,一种可保持幼儿和教师可持续发展动力,且生动活泼、自然有序的教育生态,避免对知识教育的脱节。[7]让孩子今后的人生更加自信从容,真正做到“晓爱明礼,和乐和群,健体聪慧”,朝着这个目标,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赵维佳.绥化市幼儿园礼仪教育问题探析[J].学周刊,2015(3):216-21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10.

[3]幼儿园工作规程[S].国家教育委员会,2016:3.

[4](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梁志燊.幼儿好行为养成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黄志平.现代礼仪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