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1: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单位主职考察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南昌的吕女士向有关部门投诉了位于南昌市洪都南大道224号的南昌松宁贸易公司。吕女士说,“刚转正才半个月,就被公司开除了,而且领到的半个月工资还是试用期的工资标准。”
而曾经在蒙特梭利早教中心嘉定店工作的何小姐则投诉了她的雇主,原因是该店逃避为雇员交社保,与何小姐在今年4月份所签劳动合同中避开了她3个月的试用期。
关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一直备受关注。在实际的用工环境中,如何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保障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首席律师于国强律师。
招聘前的注意事项
《中国新时代》:在招聘当中,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一方要注意哪些问题?
于国强:企业发招聘广告时,一定不要有针对性,避免性别歧视、身份歧视等,比如不要在公开的信息里出现“只要男性”、“只要女性”,除非该职业有特定要求。一般我们都建议企业柔化处理,体现人情味,比如在岗位描述时可以写“男性优先,本职位需要经常出差,比较适宜男性工作,根据以往经验,男性做此工作居多。”这样客观地描述工作或岗位,不但可以使企业避免性别歧视之嫌,也方便求职者判断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前几年,公务员招考里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公务员招考条件里规定了“限男性,身高1米72以上”,结果那一条被人投诉了。投诉理由就是对特定人群的歧视,身高、性别都有歧视。
企业提招聘要求的时候,应该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这个可以作为附加劳动者入职条件里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里很多地方都规定了,如果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但是前面有一个前缀,很多人都忽视了,叫“有证据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这里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录用条件要事先公布,不能等企业录用了员工,再跟员工提录用条件;第二是有证据,对录用条件有一个考评,也就是量化的东西。我们建议在招聘广告中明确写明“本工作需要员工能够长期加班,外语达到什么水平,取得了什么资质证书”这些量化可操作的东西。
《中国新时代》:如果有的企业只是口头说了一些要求,没有形成文字的东西,怎么才能证明有证据?
于国强:这里说到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里规定口头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但前提是双方确认。如果达不到双方确认,不能固定下来,就很容易发生争议。在现实当中,我们也碰到很多。
合同自古来讲,就讲究白纸黑字,落字为凭。书面合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纠纷。我们说有证据证明,最好是有书面的东西。比如入职的时候,员工要符合招聘广告的条件,企业还要告诉员工岗位职责与要求,这两个条件应该具备。如果一开始时企业不能判断员工是否具备相应条件,但经过试用期,发现员工不具备,就可以解除,这样就避免了违法解除的可能。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试用期,试用是双向的。如果双方觉得不适合,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提出解除即可,企业在试用期内有证据证明也可以解除,问题是你怎么利用这个试用期。除了招聘时要明确要求,筛选简历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筛选时可以有目的进行筛选,根据这些要求确定候选人。
《中国新时代》:企业通知求职者的时候有没有需要注意的细节,会不会因为通知不当产生纠纷?
于国强:通知也是一个学问。我见过很多企业,通知求职者到单位进行试用或办理入职事宜等。我建议企业在通知求职者的时候说“到我单位面试考察或者相应的考察”,不要说进行入职前的考察等,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觉得就是通知入职。
有一个企业就因为通知发生争议了,已经走到监察,但实际他们双方之间还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而劳动监察是针对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劳动关系履行期间发生的矛盾。
通常,劳动关系的建立有三个标志。第一是有相关的书面凭证,比如劳动合同、offer等;第二,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即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管理,有一个人身依附关系;第三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公积金、并固定发放报酬等。三者应该齐备并进行综合考量,仅仅具备其中一项情形,是无法就此确定劳动关系的。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案子,一个企业给员工定期发钱,上了社保,但经仲裁庭的审理没有认定双方具有劳动关系。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人身依附关系。一般在仲裁员或者法官审理当中,会从这三块去判断。如果确定不了三者都具备,就有可能认为双方没有建立劳动关系,有可能建立的是劳务关系。
我们知道,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不一样。劳动关系是适龄人口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相对固定期限的稳定的关系。而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也就是两个民事主体之间因为某种原因所建立起来的一方提供服务,另一方接受并给付报酬的关系。
面试过程需注意的学问
《中国新时代》:求职者投完简历后,企业在面试求职者过程当中有哪些需要讲究的或者说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于国强:现在投简历,很多都是电子类简历或者打电话报名。求职者来公司面试的时候,企业一般会要求他现场提供一份简历,有的是现场填写制式简历,有的是求职者带来的简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简历应该经过本人初步确认。本人签字确认了,就证明求职者自己提供了适合《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员工的基本信息,比如家庭住址、户籍情况、受教育情况、工作经历等,这些对于以后管理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议求职者要在这个上面签字确认。企业也可以用这个材料为前提,对求职者进行考评。
面试实际上是从招聘、筛选到入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面试过程当中,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实告知义务。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将劳动条件、劳动内容、岗位职责等如实地告知给员工或者说劳动者。
这个如实告知,不仅包括企业要告知劳动者,也包括劳动者要如实告知给企业他的个人背景。面试如果通过了,求职者就要提交入职的材料,他就需要交与他简历所描述一致的材料,这就是企业核对的依据。
如果求职者所提供的材料没有签字确认,将来可能产生争议。比如我在办案子的过程中,确实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企业在让员工填写简历时,填写的内容要包括:第一,所有本人的信息要在上面留一栏,“本人确认以上信息属实,如有虚假,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或者是“如有虚假,因此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等类似的标注;第二,提交的毕业证还有提交的其他职格证书让员工本人签字确认,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纠纷时无据可依。
《中国新时代》:您怎么看待现在很流行的背景调查?
于国强:目前背景调查被企业普遍选用,目的在于对员工的个人诚信、以往经历的验证。虽然员工提供了材料,能够跟简历相对应,但是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还需要验证。
我曾经在2008年时,在海淀法院做了一个案子,就是海淀的一个企业。我在审核企业的材料之后,发现这个员工提供的资料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提供的简历和他的学历对不上,中间有脱节。员工填写的是东北一个大学,经过我们核实以后发现员工的毕业证书是伪造的,是一个真实的毕业证把名字和照片换了。结果我们到大学进行调查以后,大学给我们出了一个商洽函,就说有这个毕业证,但毕业证里面的信息和你们提供的信息不一致,也就是说毕业证不是发给这个员工的。后来我对这个员工说“在招聘的时候已经明确说明了我们要求具有什么学历,具有那个学历背景的人才能入职,结果你没有,那我们认为你不符合要求,属于提供虚假信息,因此你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最后法院采纳了我们的观点,认为与该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当然,背景调查只能询问与该员工求职就业相关的信息,如果涉及到其他信息,超越了背景调查的范围,可以拒绝。但如果是正常的,比如询问员工在上一家单位工作的起止时间,担任什么职务等,这些就应该提供。因为实际上这些信息是求职者自己向单位提供的,算是公开的,单位只是核实这些情况而已。但如果单位要问“这个人的男朋友是干什么的?”“这个人家庭条件怎么样?”等,这些就超越了正常询问的范围,就涉及到侵犯隐私了。
《中国新时代》:就我所知,有一些单位在填写简历时会要求填写父母的信息,这个可以不写吗?您怎么看待简历中信息泄露的现象?
于国强:理论上讲,求职者应该说明自己的父母是谁,特别是初次就业还没有成家的员工,这样方便发生紧急情况的联系,从企业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企业如果要求求职者把父亲的背景、工作单位等写下来的话,一般情况来说,这个可以虚化。而且如果员工提供了类似虚化的东西,也不应作为员工提供了虚假信息的依据。因为这个不涉及到将来真正的工作岗位要求,也不会影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只不过一些的岗位,确实需要这些,比如三代以内亲属的工作内容、姓名,甚至有的可能还要公开财产状况。如果用人单位并不是那些特别的岗位或企业,对类似内容就可以虚化处理。比如写了父亲的名字,职业可以写“农民”、“工人”,没必要写得很具体。
现在信息泄露非常严重,很多人的信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就被泄露出去了。比如报名参加培训,有可能日后就有人给你发一些信息,说某某地方还有培训。但是这些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求职者自己也不知道。当然不见得就是咱们这些用人单位泄露的,也许是通过其他的途径来知道求职者信息的,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入职需做足的功课
《中国新时代》:核查完信息后,接下来对于企业和求职者来说还有哪些步骤要完成, 才能建立劳动关系?
于国强:核实完相关材料以后,接下来是办理入职。一般我们建议办理入职时,要充分核对原件,并且为下一步做好劳动关系的保障做一些铺垫。比如办理社保,就需要员工提供特定的材料,有的员工以各种理由不提供。我建议在入职的时候企业就要求员工提供,避免企业在不知不觉当中掉进陷阱里。
其中有一种是伪就业的情况,求职者实际在别的单位已经就业,因为那个单位没事做,所以到另一家企业工作。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法及其他配套法律的规定,如果员工已经在其他单位缴纳社保,其他单位就无法为其再行缴纳社保。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让员工提供相关的材料,比如已经缴纳社保的证明,这些社保部门很容易开出来。如果只是员工个人说不要,这不行。我遇到过这样的案子。有的员工说不要企业缴纳社保了,要求企业直接把钱发下来,后来跟企业闹矛盾要离开,就投诉企业没上社保,结果企业只能重新补缴,交了双份,碰到这种情况,就是企业哑巴吃黄连了。
《中国新时代》: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想到的,企业总是居于强势,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于国强:这就是我说的,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劳动合同法》审议通过的时候,曾经很多人说这个为企业、员工提供了福音。殊不知,这个里面的很多东西对于企业都是致命的。所以才有了之后制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实际上把很多让人遐想无边的东西进行了量化和规范,避免了无限地扩大。里面有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条规定,这样就有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要求。
《中国新时代》: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外,还有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纠纷?
于国强:很多企业忽视体检。企业给员工缴纳的社保里面包括工伤险,工伤险是指因工作原因,在工作岗位从事工作的过程当中发生伤害或者疾病。有的时候求职的人是带病来的,如果没做体检,很容易造成工作时间不长,就病倒了。而《劳动合同法》和相关配套规定里面有医疗期,只要在劳动合同规定的医疗期内,企业就不能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并得向员工支付工资。如果有约定,按照约定支付,如果没有约定,支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一直支付到医疗期满,然后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作者:乔翠平 吴利强 路向东 单位: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全县农技人员30岁以下的只有2人,不足3%;30岁至45岁的为20人,仅占21%,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农村中青年(45岁以下)农技员由兼职的村主职干部和种养殖专业户户主组成,以村主职干部为主,存在着“在岗不履职”的现象。经费困难,办公条件简陋《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都明确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和农技推广的投入,其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实际上,农技推广部门除了得到财政拨付的人员工资外,农技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长期困扰县农技推广部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服务装备和服务手段落后。所必需的培训设施、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残缺不全,有的乡镇农技站甚至连一台简单的天平秤也没有,农技推广服务手段急需提高。由于经费缺乏,接受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的机会甚少。
科学设立机构,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技队伍,是全面实施科技兴农,做好"三农"工作的必要措施。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要从组织上强化队伍,人员上提高素质。按照整合提高县级,加强乡(镇)级,充实村组级的原则,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县级设农技推广总站,下设农作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防治站、耕地土壤营养成分检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站、农村能源站、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即“五站两心”。乡级站可根据区域布局情况和作物种植情况,设立跨区域综合站,组织上属农技总站,业务上接受专业站指导。行政村设立农技信息服务员,自然村建农技信息版报栏。村农技信息服务员按村委编制配备,享受村干部待遇。
建设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一是要加大基层在职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应制定具体的业务培训计划,落实相应的培训经费,加快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二是要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他们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使他们在科技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要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专家来舞阳县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全县农技人员的素质,选择一些中、青人才,送往大专院校学习专业知识,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农技推广队伍。三是要适应农业人才需求形势,加快农技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升农业教育层次,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同时,要结合当前舞阳县正在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国家项目工程,把农业基础教育和农业科技培训纳入工程当中,强化新科技、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农民群众,特别是村级农技员、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和实践能力。四要及时为科技人员提供学习材料。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要为农技人员免费寄送简报、提供学习材料,使基层农技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信息、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技推广部门农技推广部门是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水平的关键一环,必须本着现代物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及现代交通工具装备农技推广部门,才能快速、高效地把最实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传送到农民那里,尽快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加大投入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要按照农技推广服务的工作任务,科学核定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公用经费,逐步纳入全额财政预算当中。要逐年提高村级农技员的误工补贴,切实增强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整合资源,逐步加大对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科研设施,为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新品种开发和试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逐步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为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开展重点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舞阳县要趁着当前国家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多争取上级的支持和扶持。领导重视是关键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环节,是突破舞阳县土地资源少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舞阳县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县、乡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保证人事、确保投入,使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得到全面提高和加强。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 质量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32-01
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将有效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优化工程项目安全、环保、实用、经济等各项指标并实现项目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工程质量的管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质量的控制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 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1.1 选择符合要求的设计院
根据给排水工程投资规模、质量要求、工期时长等各方面要求的不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工艺程度较为成熟的知名设计单位。筛选过程可能有多个设计院符合要求,则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最优的单位进行合作。
1.2 开展设计管理工作
设计是工程项目完成的前提,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其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可或缺。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初期设计文件的审核。设计文件完成后,企业组织给排水工程各阶段实施人员进行检查,设计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以确保设计文件的可实施性。此后,由业主方送检至相关审核机构并取得建设行政部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书。另一方面是将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注重设计人员与其他给排水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驻派设计人员至施工现场,以求更加快速、准确的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2.1 提升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是建筑工程项目创造、实施、使用的主体,其体现的素质程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包含了施工管理者的决断能力、应变能力、技术能力、整体掌控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工程监理者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职业道德;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引入优化人员素质的竞争机制,促进参与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保证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2.2 绘制给排水管线图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方专业人员绘制给排水管线的平面铺设图,并对管线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标注。对于铺设线路复杂的房间,先予以样板建设,业主方、设计方以及施工方对样板房给排水管线的铺设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然后由设计方对图纸进行完善,避免返工的现象出现。
2.3 切实做好管道洞预留及预埋件预埋工作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基础施行阶段,依据给排水管线图对管线铺设位置和尺寸的要求,将套管固定在土建模板上完成管道洞预留工作。在管道支架预埋过程当中,依据图纸位置的设定,将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之上。同时注意预埋件的保护工作,以免造成浇筑前或浇筑过程中的损坏。
3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3.1 注重施工方和监理方的管理工作
施工方和监理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其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施工方和监工方的选择方面。通过招标的方式,选取具有相等资质、良好信誉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经验的施工单位和监工单位进行合作。(2)施工方和监工方的监管方面。监管工作的开展以工程质量要求及管理体系的制定为基础,体系内容的制定由业主方完成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施工方和监工方。监管体系制定的内容则包括各部门职能划分、给排水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内容、各工序质量问题处理意见、现场管理制度、工程验收标准等以规范监管行为、明确监管标准,确保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业主方应监督并促进监管工作的开展,要求监工方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方质量自检体系正常运行。其次,业主方应定期到现场进行考察,切实参与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活动当中,及时的了解与分析现场工程质量状况,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处理。
3.2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为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其选用的合理性、应用性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施工材料质量的把控应做到以下几点:(1)选用合格的采购人员。聘用职业道德品质优、责任心强、专业技能水平高的人员担任采购一职,从根本上有效的把控材料质量。(2)全面考察施工材料供货方,优化选用。全面考察材料供货方的生产资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并依据企业的采购制度进行选购。(3)材料保管要合理、科学,坚决剔除失效产品。熟悉材料的使用时效和储存环境,请专业人员合理、科学的保管。定期开展工程材料核检工作,并设立核检结果公示牌,对失效材料坚决予以剔除,以确保施工材料质量。
3.3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依据工程需求选择设备型号、机械参数、使用性能等各方面相符的给排水机械设备。在机械设备安装以及交付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坚决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设备使用管理工作,严格依据设备操作行程进行操作,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4 关注施工环境变化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施工环境主要包括天气变化、地质组成、水文状况等一系列不可抗拒力和照明、通风、安全防护设施等作业环境。施工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对于不可抗拒因素对施工环境的影响,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如提前关注天气相关报道、分析地质成分等并制定突发状况应急预案,及时调整计划方案;对于作业环境,应委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予以整改,检查合格后才依据计划开展施工工作。
4 验收与交付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此阶段,建筑施工方应完成给排水工程交工文件准备和竣工图的提交工作;工程技术负责人依照竣工资料编制要求出具相关质量合格证明;项目负责人组织各项目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质量审查,对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予以通报并解决,解决后进行再次评定。工程质量合格后,向有关部门发出竣工报告;建设单位与承包人签订“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通过验收与交付阶段的质量管理,更好的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冯述祥.浅析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其防治[J].给水排水,2008(S2):161-162.
关键词:路面原材料 质量控制
路面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路面原材料,再好的施工队伍,再好的施工机械也铺筑不出高质量的路面来,据调查几乎所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以后不到3-5年都会出现质量问题,这其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不在少数。路面原材料有沥青、石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等许多种几十个规格,生产、加工、运输涉及到千家万户,要从根本上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难度可想而知,但在今年的石黄高速公路衡水支线路面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是历年来最好的,受到省交通厅有关部门和监理的好评,其中一些质量控制措施值得借鉴。
1 各级领导重视,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今年河北省交通厅把路面原材料的质量当做路面施工的重点,各级领导多次强调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派材料质量督察组进驻工地进行督察,制定督察办法、督察内容。施工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原材料进场领导小组,对原材料进场实行专项管理,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材料进场流程图上墙公示,细化明确个人职则,制定奖惩办法,组织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和质量标准,提高材料人员把关能力。
2 制定原材料选厂(矿)采购、运输和交验细则、控制原材料源头质量
汲取往年的经验教训,经理部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市场变化情况,制定了一套原材料进场控制流程图,让材料人员严格按程序办事,对大宗、重要的原材料实行公开招标,初定后由项目经理、总工及有关技术人员会同业主、监理一同考察厂家,取样检测最后选定,并与之签订有关数量、质量要求的合同书,规范厂家的商业行为,要求厂家不得擅自改变材料的规格数量等,这样从材料加工源头加强控制。有些像碎石类材料在选定加工方式、筛孔尺寸上需要多次试验才能定型,所以要有耐心,不怕麻烦。指定位置按规定堆放。
3 加强计划管理,避免原材料突击进场
原材料厂家选定后,材料进场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开端,不合格的材料无论是谁都要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坚决拒收,不要因为是熟人、是关系户而降低质量要求,那将留有后患,将会给有侥幸心理的客户有可乘之机,项目部要根据工程需要制定好详细的月材料进场计划并适时调整。合理布置材料场地,要使客户在生产、运输上平稳有序。坚决避免某些材料的突击进场,这会使各厂家互相竞争,自主寻找货源,鱼目混珠,掺杂使假,遇到不负责任的材料员“萝卜快了不洗泥”好坏不分统统收之,不合格材料一旦进场要想清除出场是相当麻烦,各方面的关系说情者接踵而至,影响正常的工作。
4 加强廉政建设,实行有效监督
只要有商业行为就会有腐败产生。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材料的选购、进场同样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廉政建设。项目部制定了原材料进厂管理办法,对此实行有效监督。对吃、送、请等违纪行为作出处理条款,规定对大宗、重要的材料订购实行项目部集体定价,公开招标。对材料质量实行二个质量验收小组独立验收签单后交数量小组验收,质量、数量小组人不见面之签单,质量一票否决。
5 运用经济手段,保证材料进场主渠道供应畅通
原材料进厂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很大,供不应求时,工地停工待料。某些材料供应商故意卡施工单位脖子,甚至掺杂使假,抬高物价,材料质量大打折扣。承包商等米下锅甚至不合格产品也照收不误,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这就要求项目提早谋划,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必要时运用价格、服务手段,保证1-2个守合同、重信誉的大客户供应稳定,使材料进场主渠道畅通。
关键词:高校基建材料甲控材甲供材质量管理价格管理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为了满足扩招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新校区建设或老校区改造,建设资金少者几个亿,多者几十亿,而基建材料价格占建筑总造价的60-70%,因此管好高校基建材料质量与价格,直接决定建筑物寿命与造价。基本建设的社会性、复杂性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高校基建材料管理与核算更加复杂。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基建材料质量、价格管理与核算,以达到提高建筑物质量和投资效益之目的呢?
一、材料质量管理
坚硬的钢材,形态万变的水泥,活蹦乱跳的卵石,形似金条的砖块,行走自如的管线,滴水不漏的防水材料,它们是构成一座座建筑物的主要因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成品的安全和寿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惨烈的事故,被人们憎恶、痛骂的豆腐渣工程,有一半以上的原因就是对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或使用了不太合格甚至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或管理不严,导致偷工减料。因此,学校作为工程建设的业主方,要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其主要关口之一。如何把好这一关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搞好建筑材料市场调查。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品种繁多,一座稍具规模的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少则几十种,多至成百上千种,且规格型号各异。在市场经济较为繁荣但又不完全规范的今天,一方面,材料的生产商、经销商可谓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厂家的实力、技术含量、生产经营理念又严重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利欲熏心的厂商,往往为经济利益所驱动,违法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以获取最大不法利润。因此,学校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人员特别是负责材料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应尽可能掌握相关的建筑材料知识,获取、积累相关的经验,炼就一双能识别材料真假优劣的火眼金睛,多渠道、多方式走访市场、了解市场,特别要对工程建设中必须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进行详细的多方位的调研。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工程业绩好、用户评价高的真正质量过硬材料会得到建筑界认可,质量低劣材料会被建筑业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只有对材料市场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学校在材料招标采购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真正选准合格优质的建筑材料,也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二)加强材料的现场控管。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三)严格抽样送检。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都会按照行业的要求进行抽样送检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单位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未严格按程序办理的情况。一是未严格坚持抽样的随机性、挑剔性。经办人员出于“怕麻烦”的考虑,往往在抽取样品时选择在感观上认为合格的东西,这样就会造成真正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漏检的情况,从而产生质量隐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抽样人员应学会挑剔,在抽样时,眼光不应该盯上那些在直观上认为“可以”的东西,而应该紧盯在感觉上认为那些“不合格”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抽样送检的目的。二是未坚持抽样见证制,产生调包现象。按现行的送检规定,任何建筑材料的送检都必须是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送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质检单位在此之前要对送检员办证登记存查,送检员要对送检的过程及送检的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不是由多方送检人员也不全程监督的情况,特别是缺少业主方送检员的监督,其结果就可想而知。所以,在送检过程中要求多方现场全程监督,这是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也是避免送检过程中的猫腻行为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做好材料质保资料的收集工作。材料质保资料和工程建设中的其他资料一样重要。这些资料主要包括:生产厂家的资质、营业执照,材料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材料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书,材料现场抽样检测报告等等。业主方应督促施工方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随同其它资料存档,以备日后随时查阅。
二、材料价格管理
一般来说,高校基建材料价格占建筑总造价的60%-70%。要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严格控制基建材料价格,基建材料供应模式是控制材料价格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建筑材料采购供应常见模式
1、乙方采购。这种材料供应价格管理有两种方式,一是投标价管理方式,二是网刊价管理方式。其优点甲方可以不专设材料采购班子,不配备专职采购人员,工作量小;对施工方而言,采购、管理、使用一条龙,较少存在甲乙双方在材料采购方面的分歧与矛盾。其缺点是甲方对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特别是质量意识不强、对建筑利润看得过重的施工企业,难免会出现以次充优的情况,因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施工利润是施工单位施工主要目的之一。
2、乙方采购甲方参与管理(即甲控材)。这种供应方式能有效控制材料质量和价格。但市场调研工作量大,甲乙双方在材料采购质量与价格方面会产生分歧和矛盾。
3、甲方采购(即甲供材)。其优点甲方作为投资主体,能有效地控制材料质量,能降低材料价格。缺点是采购与保管、使用相分离,甲方与乙方在材料质量的认定、采购与使用的时间要求等问题上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容易造成扯皮的情况。同时甲方还要配备专职的采购人员或班子,要增加一定的费用。
(二) 我校在新区建设材料管理中采用的模式
以上三种供材方式各有优缺点,究竟选择哪一种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特别是高校建设在材料管理方面的经验,我校上述三种材料管理方式分别不同情况使用。
1、乙方中标文件已规定价格或结算方式的材料。材料由乙方采购,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甲方有权拒用。
2、乙方中标文件没规定价格、结算方式或变更的一般材料。甲方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货比三家,选择几种质优价廉的材料供乙方选择采购。
3、乙方中标文件没规定价格或结算方式的大宗材料。甲方广泛听取乙方和监理单位意见依据市场价格确定;大宗材料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品牌和价格。
(三)在材料的招标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成立材料招标班子。组成班子的人员应具有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材料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有关的材料信息。
2、适时向外界招标信息。学校在前期充分调查材料质量、价格的基础上,依据工程进度需要,对工程建设材料特别是对大宗建筑材料采取直接向那些信誉好、材料质量过硬、价位合理科学的生产厂家招标信息,尽量避开中间商,减少材料流通环节,节约材料流通成本。招标信息应包括产品的数量、规格、质量标准、供货时间、售后服务要求等内容,材料生产(销售)厂商按招标文件要求制作标书或送递样品。
3、按有关招标要求和程序进行招标。学校招标班子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已定的程序和方法,认真比较,综合分析,以材料质量为前提,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价低者中标。需要注意的是,质量和价格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概念,招标人绝不能撇开材料质量而一味追求材料低价,也不能只强调质量而不考虑价格因素,应根据学校的建设标准和投资状况量力而行。以招标方式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仅以我校教学楼的页岩空心砖和水泥为例,通过招标,页岩空心砖每立方米的单价降低11元,单项节约资金近4万元;水泥每吨节约12元,单项节约资金近5 万元。
三、材料核算管理
高校基建材料是指为项目建设而采购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投入施工过程以后,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一次性全部转移到工程中去,构成工程成本的60%-70%。因此高校加强基建材料核算管理,是避免材料浪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基建投资效益的有效方法。
(一)乙方采购材料核算管理
基建材料乙方采购,不管是按投标价管理方式,还是按网刊价管理方式,甲方都无需单独进行基建材料核算,在工程款结算时,应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规定的中标材料品牌和价格或网刊价核查工程决算书中相关材料价格,防止多记材料成本。
(二)甲控材材料核算管理
基建材料采用甲控材管理方式,甲方也无需对基建材料进行单独核算,在工程款结算时,应严格审查工程决算书中相关材料价格是否与甲方下达材料进料单品牌、价格相符,杜绝多记材料成本,增加工程造价。
(三)甲供材材料核算管理
甲供材材料管理方式,是高校基建财务材料核算与管理的核心。高校基建材料可分为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这些材料的计价方法可按计划成本计价,也可按实际成本计价。至于采用哪种计价方法要根据甲供材料数量而定,一般数量大、批次多按计划成本计价,数量小、批次少按实际成本计价。无论采用哪种计价方法,定期必须保证结转材料工程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基建材料收发核算中,要严格审核材料出入库单、发货票等凭证;定期清查盘点库存材料,做到账实相符。真正通过甲供材料核算管理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之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管理与核算是非常必要,它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凌试论基本建设材料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7.
2、陈芳单位基建项目的甲供材料管理与核算。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19期。
3、候贵菊基建工程项目甲供材料结算方法辨析。财会通讯,2009年34期。
关键词: 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组织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becaus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project cost take market formation price, the principle of unified quantity, independent corporate offer,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he lowest bid, make the building installation enterprise facing th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Building enterprise whether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key lies in whether to provide society with high quality, short time, low cost of products, enterprise can obtain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the key point is tha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uch a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etc.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s; Cost contro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 言
由于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形成价格成为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形成方式, 从而建筑安装工程领域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一般为合理最低价中标, 为在竞标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往往压低投标报价以取得工程业务, 要想既取得业务又要获得一定利润, 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安装工程领域中, 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 材料设备市场价格的透明度越来越高, 市场竞争越来越烈, 而业主方往往都是工程最低价中标, 这就迫使投标单价降低, 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 从工程管理上面苦练内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方能既可以使工程项目盈利又能赢得市场一定的份额。
1 工程项目开办费用方面的控制
1.1 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合理配备, 做到人尽其能、一人多岗
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当前,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 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造价。
1.2 工程临时设施
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规定的要求下尽量做好不使用已用过的临时设施、材料、设备, 以免后期带来不必要的额外支出。
1.3 项目行政费用尽量节省
项目行政费用要合理预算, 开支做到财务支出透明, 程序规范, 预算的花费一定用在刀刃上,追求支出回报最大化。
2 材料、设备采购方面的控制
2.1 实行公司集中采购
在项目的成本构成中,工程所需的材料占项目成本的60%左右。因此对工程材料成本的控制尤为重要。一般, 施工企业有多个工程项目, 可实行工程材料集中采购, 这对供货商是一笔很大的业务, 必将着重对待, 且价格也有降低的优势。
2.2 在同技术标准要求、同档次、同数量的情况下货比“三家”
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 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3 制定材料设备采购程序
采用企业内部招标, 公开操作, 逐级审核, 领导批准的材料设备采购流程。要本着"价同质优,质同价低"的原则,净化材料来源渠道,规范市场行为,从多渠道中选择主渠道,形成以主渠道为主,多渠道为补充的方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鉴于采购渠道多样化和价格浮动性等特点,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首先要成立以相关单位主管领导、物资、财务、审计等部门及物资信息员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并实施对采购价格的管理,同时建立奖罚机制,激励采购有关人员。
2.4 建立完善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信息库
企业相关人员一旦项目启动, 应尽快将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列出清单, 并详细考察项目所处的环境、市场的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分布、价格、质量等, 画出路线图, 绘制价格表, 备注质量情况等,建立完善的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信息库, 以用来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供应商。
2.5 材料设备品牌型号尽量多选择
材料设备品牌型号在满足同样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多选择一些品牌, 以分摊由于不同品牌材料质量缺陷、供应延期等情况带来的风险, 避免
由此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成本支出。
3 加强材料设备施工现场的管理
3.1 建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建立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从品牌、数量、外观质量及相关技术资料与经业主批准的申报内容对比, 由现场材料员、保管员、施工员、质检员参加联合验收的制度。
3.3 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向业主、监理方报验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以后, 应及时向业主、监理书面报验, 报验内容包括产品出厂证明、合格证、质量保证书以及必要的第三方材料检测报告等。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而产生的影响成本的不必要支出。
3.4 建立施工现场材料设备领发料制度
材料使用方面应制定现场材料、设备领发料制度, 使每一阶段的材料、设备用量、库存都有明确的记录, 减少材料、设备由于人为原因而丢失,增加材料保管、使用的透明度。
3.5 加强成品保护
加强施工现场作业面上的材料设备的管理和成品保护工作, 安排专人每天负责楼层作业面的巡查,杜绝现场材料的浪费和设备内部元件的丢失。
3.6 建立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台帐
根据入库的材料设备的数量和已发出的数量, 每周要编制库存材料设备库存表, 让材料使用、库存公开透明, 以便于随时清楚材料、设备的用量、库存, 从而确定是否需要继续采购, 更加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如材料库存过多造成的占据流动资金, 库存过少, 影响施工进度的需要从而造成工程的反索赔等。
4 工程劳务费用控制
人工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15%左右,人工费是根据工程项目所需用工量以及人工单价而确定的。由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外来民工,在施工现场中以班组承包的方式居多。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各个班组进行分析比较,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简人员。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人工费用。
5 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安装企业面临着很高的施工风险, 特别是承包国际工程时,更离不开索赔。通过索赔,以弥补承包商不应承受的风险损失,使承包工程的合同风险分担程度趋于合理。为使索赔意识、合同意识、时间和成本观念,培养索赔的管理能力,提高合理管理水平。项目部应配备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 对于涉及有关经济往来的函件进行专门的收集、整理、筛选、归档。合同管理人员应仔细研究合同内容、条款及施工范围,一旦发生工程变更, 应根据业主变更文件及时办理商务洽商, 对于一时难以界定是合约范围内还是合约外的子目, 要进行工程量的确认, 最终工程竣工之后, 统一与业主方商谈。对于设计涉及变更的内容, 如所发生的材料设备数量的变化, 要及时通知项目经理和材料员, 以便于及时经济签证。
(江苏宿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宿迁223800)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实行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从投标报价到施工阶段直至竣工结算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施工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成本控制;投标阶段;施工阶段
公路工程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施工企业不断增多,而基础建设的规模有限,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建筑行业已进入了”微利”时代。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尤其像我公司这样受机制、体制约束所以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型国企普遍存在资金匾乏、周转不畅、资产流动性差的现象,已经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存活。使施工项目成本”合理化、最小化、最佳化”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化解当前面临的资金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为持续盈利而进行成本管理创新的方向。有别于传统的主要是根据财务部门的决算报告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的成本管理理念要求施工成本控制应该全员参与,从投标阶段的经营开发人员到施工阶段的所有项目管理人员和普通施工人员,从项目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都要有进行成本控制。
1.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
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成本进行预测,在考察了施工现场、测算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竞争对手、风险等因素后进行多方案对比确定投标策略,给施工过程提供成本控制与核算的依据。在投标报价阶段做好成本预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1考察施工现场,阅读招标文件,核对工程量清单。购买招标文件后,施工企业要仔细阅读,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清单对照图纸核对工程量,对工程量的错、漏项,要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用答疑方式提出或综合到清单单价内。
1.2多方询价确定工、料、机单价。
(1)工、料、机单价的确定决定了投标报价的最终价格,施工企业必须了解到市场最新价格信息。如果是在本地施工,人工费和机械租赁或采购按正常价格测算即可。如果是在外地施工,则要测算是否从工程所在地雇佣工人和租赁机械设备更为有利,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多方咨询工程所在地的机械设备台班租赁费和各技术等级工人的日工资或月工资单价。
(2)一项工程中,材料费的支出占60~70%,因此材料单价的确定对投标报价影响最大。在阅读招标文件中,投标人员就应从各种渠道咨询材料报价,同一规格的材料至少要咨询经过三个及以上供应商的报价,然后对得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质优价廉、稳定可靠的货源。
1.3确定合理施工方案,套用企业施工定额,通过成本预测确定投标报价。
(1)在充分考察了施工现场,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后,施工企业根据确定的工料机单价和企业施工定额进行成本测算。在现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主要是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测算。
(2)首先是进行分项工程人料机成本单价的测算,即直接费的测算,按照企业可控原则进行工作内容分解,通常是按照工序进行分解,这样便于控制成本测算精度,然后根据施工定额和工料机单价确定工序单价,工序单价合计即为直接费。其次在直接费的基础上进行现场管理费、企业管理份计算,现场管理费一般采用实物量法,即现场人员的配置和企业积累的经验数据确定,企业管理费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规定按系数法计取,如果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按总价测算则要进行一个总量的分摊,便于计算成本单价。最后确定利润率和风险率,这个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充分考虑施工难度、企业经营状况、潜在的竞争对手状况、招标控制限价(如有)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后确定。
(3)通过以上测算后就确定了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根据业主给定的工程量,相乘后就得到了投标报价。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即为成本的预测阶段,为工程中标后合同的洽谈奠定了基础,为施工过程应重点防范的风险和着重控制的项目指明了方向。
2.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1)项目中标后,在项目经理部组建的同时,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组织机构。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班子编制针对本项目的成本计划,按照公司给定的目标成本制定出本项目各种费用的成本计划及成本降低率,并分析成本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制定控制成本的措施。
(2)在施工前期,项目部要制定出成本责任到人和奖罚分明的制度,全力贯彻成本控制的”全员”原则。在此阶段还应选择劳务及分包队伍,对人工费及分包费进行控制。在选择使用劳务、分包队伍时,应实行招标竞选,在满足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选择合理低价的队伍。同时还要考虑队伍的实力、信誉等因素,防止有些劳务、分包队伍低价进场、高价结算,并在施工期间不能满足总承包企业的各项指标,使总承包企业面临因不能按时保质完工而向业主支付违约金的局面。项目部的机料部门在此阶段也应对主要材料、机械进行市场询价和预测,做到货比三家,为采购做好充分的准备。
3.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能否有效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主要包括工程直接成本即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间接成本的控制。
3.1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1)首先是材料费的控制。材料的成本包括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两个方面。材料用量控制要认真审核图纸,提前计算出工程量,各施工队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批领用: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材料消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损耗。其次是材料价格的控制,对于一些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如钢筋要预测其价格走势,尽量在价格较低的时候多采购些,有利于降低成本,这样分阶段与发包人认价时就能够占据主动,获得一定的利润;材料采购时要货比三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现款采购,降低材料支出成本。
(2)其次是人工费的控制。在人工费控制方面,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次比例包给施工队,进行包干控制。第二通过现场讲解及培训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施工队的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计划,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3)最后是机械费的控制。机械费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施工机械的进退场时间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以免出现机械在现场放置而未使用的情况;如果处于春节期间,就要及时报停,以减少机械费的支出,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尽量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从而达到成本的控制。
3.2确定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降低间接成本。
(1)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组建项目部。加强计划管理,编制适度、可行的年度和季度管理费用;行政办公用品的使用要登记,避免浪费;严格控制招待费用等。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把自检工作贯彻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企业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作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管理体制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4.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1)在上报工程结算前,项目部管理班子除了要充分计算项目成本,做到心中有数外,还要做好工程索赔工作。目前公路投标市场竞争激烈,低价中标不可避免,要搞好低价中标项目的成本控制,除采取以上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外,工程索赔必不可少,企业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善于索赔。进行索赔时,要针对合同里明确规定的索赔条款,由熟悉合同和工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部人员进行处理。详细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各种与索赔项目相关的资料,准备充分的索赔证据资料和计算索赔帐目,编制完成并按规定时限报送正式索赔文件;理出索赔的重点,加大重点索赔的力度,转变思路,讲究策略,做好沟通和谈判工作,结合工程施工所在地实情,在优质如期完工的前提下进行索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另外,结算结算要尽量缩短审核的时间,积极主动与发包人沟通,遇到有变更要与设计单位加强联系,以利尽早完成工程结算工作,及时回收工程款,使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
5.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时代在发展,成本控制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生存的重要性永远不会改变,在公路工程建设市场逐渐萎缩,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要不断探索、创新成本控制方式,实施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模式,才能实现成本的控制目标,保证企业的利润实现,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现状
公路工程一般均为投资较大的工程项目,其建设周期以及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工程监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及控制工程成本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形成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施工单位自我监督三结合的全面管理体系,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公路工程监理市场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愿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的现状
1.1 监理人员不足
现有监理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是从不同的专业转换而来,多数来自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或退休的监理人员,他们的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层次不一,有些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墨守成规,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并且部分监理公司未按合同要求配备足够的监理人员,导致“一人多职”现象的出现,从而致使部分工序施工时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1.2 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
他们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深厚的技术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经济知识,以及严格的合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能力,不能令业主十分放心的把工程管理工作完全托付给他们。特别是个别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一已私欲刻意刁难施工单位,不送礼施工单位寸步难行。
1.3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作为出资方的业主,事无巨细统抓统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一时间难以改变。部分业主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越过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直接管理,导致监理单位工作非常被动。
1.4 很多监理单位缺乏质量检测设备及材料试验设备,没有配齐相关人员,很多试验检测任务完全依赖于施工单位,如果施工单位在检测设备及材料试验设备上作弊,监理单位将无法控制原材料及施工质量,将会给工程质量评定带来诸多隐患。
1.5 监理单位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方面重视力度不够,未按要求设置安全专职监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2、改进措施
2.1 业主应对监理单位实行公开招标的方法,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任务,对施工过程中查出达不到相关要求的监理单位及时给予清退,更换合格的监理单位。
2.2 监理单位加强内部人事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切实有效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奖优罚劣机制,确保在工程监理期间人员的相对稳定。
2.3 加强监理从员人员培训和交流,规范监理操作程序。监理人员入场前必须接受业主单位举行的业务知识考试,避免非专业人员担任监理工作。
2.4 工程实施过程中考虑是否建立三方履约保证金制度,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在签定合同后,都拿出相应比例的资金作为自己保证履约的信用保证金,存入相关主管部门(如交通厅质量监督站)的专设帐户中,在对履约情况进行严格,细致,深入的考核后,对不能履约者给予经济处罚,对受损者给予补偿。
2.5 定期检查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检查监理单位检测设备是否与监理合同条款要求相一致,保证人员及设备满足工程的需要,对不能满足要求的人员及时给予清退。
2.6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对材料的控制,坚持先会同业主、承包方共同考察,优选供货厂家,主要材料进场要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同时原材要求按规范规定严格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
2.7 按要求配备专职安全人员,组织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督整改,以确保工程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
3、质量监理控制措施
由于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公路工程公路中,监理工程师应对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并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特别是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路面各结构层等关键要害部位。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出现工作混乱,职责不清而影响工作效率。
3.2 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规定了工程的质量标准,而合同条款则是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中注明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允许偏差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对原材料和施工过程控制好。因此我们要根据质量控制的依据和要求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
全过程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全过程监理是对某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砼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等。
隐蔽工程的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快、嘴快、行动快”,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排除掉,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对独立的公路工程或构造物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和检查,一旦不合格马上进行返工处理,避免因此而引起巨大的浪费。
工程试验是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的根据。工程试验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控制以及工程竣工为工程质量评定提供试验数据。菲迪克条款是用数据说话的,不能凭主观臆想来判定质量的好坏。因此试验的服务功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3 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便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对于每一次巡视检查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监理日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关工程资料,及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综合评定。
3.4 工程进度的监控
工程的工期在合同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工程能否按期竣工涉及到业主和施工单位的重大利益,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合同严格控制施工工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为施工单位提供便利条件以加快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