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桂林山水教案8篇

时间:2023-03-10 14:51: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桂林山水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桂林山水教案

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关;桂林;旅游;新形象

城市公关是一个城市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包括该城市市民、其他城市的市民、旅游者、投资者、媒介、国家政府等)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创造有效的城市舆论环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城市形象。桂林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必然要开展城市公关,塑造桂林旅游形象,提高竞争力。

一、桂林城市形象定位——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白日化的今天,中国许多城市纷纷打出自己的“个性名片”:南京推出国际性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无锡——太湖明珠;苏州——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名城,面临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桂林非常有必要进行城市形象的准确定位。

在2006年区域旅游开发国际高峰论坛上,莫永清用“建设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来表述对桂林旅游的定位。桂林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上选之市、居住创业向往之城”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多年来,“山水甲天下”这张名片为桂林旅游赚足了人气,但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目的地城市竞争的加剧,桂林旅游能否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更为丰富的旅游内涵,使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就此问题,近年来,桂林各界围绕旅游定位进行了多次探讨。在听取各界意见并经认真总结后,桂林目前已形成了“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这一新旅游定位。

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囊括“山水”、“文化”、“体验”、“世界”等多重元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其深刻含义,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桂林新旅游定位形成后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塑造桂林这一新形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公关策略。

二、塑造桂林旅游新形象公关策略

(一)做好桂林旅游资源的管理。既然我们已经将桂林定位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那么我们就要在旅游资源上下功夫,把旅游资源管理好、保护好。

首先,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就是要保护好桂林传统文化精髓,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规划,摸清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家底”,明确保护的对象范围和种类。对桂林民居、民俗、民风、古建筑等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对森林、山水、矿产等资源和稀有动物,进行建档保护,并提出更为完整的保护规划。要强化保护意识,把文物和生态的保护理念纳入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着力把桂林打造成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基地和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利于文化和生态保护的产业发展,控制和遏制有害于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经营活动。

其次,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挖掘好。加强对本土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提升特色文化品位,展示特色文化魅力,丰富桂林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学艺术的创作,创作更多、更好反映桂林精神风貌、自然风光、城乡发展和体现桂林厚实的文化底蕴的精品力作。要深挖掘、细加工、精雕琢,使“桂林山水甲天下”城市形象更具魅力。

再次,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利用好。把桂林的形象资源转化为形象资本,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是利用城市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民族文化、青山绿水是桂林旅游的主题,今后要把人文和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生态游的内涵,以秀美纯净的青山绿水增添文化游的魅力,使之水融、相得益彰,增强桂林旅游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桂林旅游形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二是利用城市形象推动招商选资,把城市形象作为招商选资的一大品牌和竞争优势,引进兴办“用地省、污染低、效益好”的项目,提高桂林的产业化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利用城市形象促进文明创建工作,把城市形象的宣传、开发和利用融入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四是利用城市形象激活文化产业。桂林民族文化既保留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主流特征,又融入了地方文化精华,在民俗风情、文化语言等方面有显著的特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新的切入点和源头。要注重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使少数民族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形成规模效应。

(二)加强文化建设,锻造桂林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塑造工程是其软件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和血液。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的内在体现,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的外在展示。桂林的城市精神应以“以人文本”的精神为基础,融合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为一种寻求人生价值的执著精神,包含创新的精神、爱国爱乡的情怀、耿直尚义的个性、大气宽容的气度等方面的特质。

加强桂林文化建设,振奋市民精神,可以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可以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可以提升桂林的城市形象,锻造桂林的城市精神,可以提升桂林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文化建设,既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意义。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看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平台,还可以看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重视桂林的城市文化特色建设,提升桂林的城市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塑造桂林的城市形象,以文化氛围凝聚桂林的人心,推动桂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狠抓旅游精品工程,突出桂林的旅游品牌特色。首先,重点突出项目带动,打造桂林旅游精品,着力打造桂林山水观光旅游精品、古城特色旅游精品、桂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其次,需要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完善古城特色旅游,提升山水观光旅游,开发佛儒朝觐旅游,推出自然生态旅游,整合单体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五大特色旅游产品格局。第三,强化旅游促销,打响旅游品牌。突出桂林旅游的品牌特色,不断创新促销方式和手段,灵活多样地推销桂林的旅游产品。

(四)搞好城市管理工程,提升城市洁美形象。重点抓桂林市容整治工程、交通通畅工程和“数字城管”工程。第一,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规范管理、奖惩并举”的思路,继续开展桂林城市容貌整治,规范城市秩序。第二,加大桂林城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全面取缔各种非法营运车辆,严肃查处交通违章行为。第三,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平台,推进城市网络化管理,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机制、快速的问题处置机制。

(五)举办城市形象大使大赛,塑造更完美的形象。电视上各种形形的选秀活动以及模特电视大赛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也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而又良好的公众形象。2002年广州举办的形象大使大赛,极大提升了广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广州市塑造了良好的新形象。桂林的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造,需要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例子去经营城市。在桂林举办形象大使大赛,以形象大使的完美形象向全国各地人民展示桂林的形象。通过这样的大赛形式,可以吸引全国各地的选手来参加,吸引媒体和更多公众的关注,扩大桂林的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桂林旅游,提升桂林完美形象。

三、结束语

城市公关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信桂林通过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和一系列公关策略的运用,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也能吸引更多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到桂林来旅游,来体验和享受桂林的山水文化。

参考文献:

[1]阿杜.城市公关正当时[J].公关世界,2007.7.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情境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情境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小学语文是工具性、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其次,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在感悟中学习非常重要。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以图画、音乐渲染情境

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它包含着知识的学习,包含着语言的表达,也渗透着美的感受。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一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要和谐、协调。

用音乐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须时,自己的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运用恰当。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碟,把静、清、绿的桂林的水,奇、秀、险的桂林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让学生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你看到的桂林的山、水是怎么样的。说的时候,展开想象,加以具体的描绘,让学生在交谈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然后,回到课文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段落,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评议朗读情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得以升华。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二、以开发创新能力为主创设开放式情境

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

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植树造林给小动物带来了好处”教师摒弃了诗歌读读讲讲的一贯方法,而是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开放式说话情境——如果你就是动物家族的一员,你会怎样生活呀?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大树上快乐地歌唱。”“假如我是一只小猴,我最喜欢在树林里荡秋千。”……孩子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似乎来到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们为伴,去体验绿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新课改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该根据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并且蕴涵语文知识。作为教师还应找准情境与知识的切入点,及时生成问题材料。还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也就是一种基于旧知识,经验的认知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最近发展区”,认为新知的建构应基于这个区域,才能获得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尤为重要。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怎样设计情境[J].人民教育.1999,(2).

[2]白昊.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的适切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朱洪.走向有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绍兴教研院.2006,(11)

篇3

1.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将学生带进融动画、文字、声音于一体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愿学,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提问:“你们去过风景如画的桂林吗?浏览过景色秀丽的漓江吗?”农村孩子怅然摇头。教师一本正经地说:“现在老师就同大家一起乘飞机去桂林浏览一番。”话音刚落,悠扬的乐曲声伴着隆隆的飞机声由远及近,学生闭上眼真像坐在飞机上一样,悠然自得。一会儿,“桂林到了,请同学们跟导游我一起去畅游桂林的山水吧……”学生们刚一睁眼,屏幕上桂林山水的风光立即映入眼帘。学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聆听《桂林山水》的课文朗读录音,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用这种方法导入课文,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很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引起心理上的愉悦,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佳境。

2.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在传授新知识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情认识,突出重难点,化难为易。教学《翠鸟》一文时,有关翠鸟外形的描写是教学重点。我是这样展开讲解的: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向学生展示美丽的翠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随后,屏幕上逐幅放映出以下画面:翠鸟的爪子――身体――眼睛――嘴巴,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观察顺序是由下而上的,突破了教学难点。继而,用鼠标分别点击翠鸟的爪子、身体、嘴巴,给各部位着色,让学生感受“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等比喻句的美感。以上寓讲于“演”、寓讲于“思”,解决了教师分析写作特点的难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案、一张嘴、一支粉笔”,在课堂上支配着学生进行学习。当前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远程教育以图、文、声、像并茂的独特优势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有利于教师有效利用、组织和管理教学信息资源,促进师生交流的多样化、信息反馈的及时化,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将一个摆满了各种物品、各色人争相购买的生动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孩子们仿佛置身其中,很快就投入到学习中。整节课下来,我只是用很少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在直观形象的画面前,学生领悟到了自选商场的东西真多、购买真方便。整个课堂是那么轻松,这比传统教学省去了三分之二的讲解时间。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样授课,孩子们朗读的语气更恰当了,识字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篇4

一、引进“微课”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微课”主要是采用视频讲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前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课程内容。它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的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桂林山水》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本课的生字词;通过阅读全文,了解桂林山水的总体特点和漓江水的特色;分析作者的观察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切实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壮观之景。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阐述,即“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文章使用较多的比喻和排比手法来突出桂林山水的壮观之景。”小视频是使学生对本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自然段的具体含义,理解作者描写意境的手法和写作风格,认真体会“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的美好意境,达成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设置具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得到发展,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环节中要尽量去设置具体的、可观的课堂教学情境。因为这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北京的春节》时,由于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中“详略得当”的特点;熟悉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老北京过春节时,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一些风俗活动的动态图画,如贴春联、挂灯笼、祭灶扫尘、穿新衣、守岁、闹元宵等,同时给学生播放老北京春节的音乐视频《恭喜》,使学生沉浸在老北京春节的欢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章中的“北京春节”,指导学生们分析“春节的年味主要在哪里?春节人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和希望?”等重点知识点,完成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

三、引进“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思考

“翻转课堂”即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讲授”课为“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堂”,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即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匆匆》的时候,由于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重要生字词:通过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分析其写作手法和描写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准确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展示出一系列问题:“在文章中,作者用哪些拟人词来表示时间飞逝的?时光究竟是怎么样从我们身边溜走的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内容,并与同伴进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并把各自总结的答案汇集给老师。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文章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四次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出“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间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宝贵时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平时比较胆小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机制,通过组织新型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M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农村教师的良师益友、师资培训的有效载体

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丰富了老师的视野,“示范课例”、“教学资源”、“作文天地”栏目中所提供的“课堂实录”、“教案实例”、“媒体展示”、“习题精选”、“扩展资料”、“作文指导”等资源使我们的老师从“一张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参,一只粉笔和教鞭”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了出来。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下载适用资源作为指导,帮助自己制作课件、设计教学,将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曾目睹了一位教师以下载的资源作为指导制作的多媒体CAI课件。学生在刚刚学过拼音字母的大写后,难以将字母的大小写一一对应起来,他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分三个步骤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1)计算机出示小写字母,学生点击小写字母后,屏幕上会出现大写字母,并且示范其写法和读法。(2)计算机屏幕上面出示一个大写字母,下面出示几个小写字母,让学生选择,用鼠标点击对应的小写字母。点击正确,计算机发出“棒”的表扬声,并奖赏10分和一个笑脸;点击错误,发出“要努力!”的鼓励声,并罚“一个哭脸”,同时展示正确的答案。(3)在计算机屏幕上只出现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键盘输入与其对应的字母,否则要在成绩栏扣除一定的分数。这种循序渐进、趣味性较浓,且带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教师通过浏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页,可及时的了解到有关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把握课标精神,掌握课程整合的实质,学习课改教案的构思;第一时间的知道了有关教育新闻;通过对相应的教研论文的阅读,从中汲取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效的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充分提高了师资水平。

可见,远程教育不仅使农村教师长期以来固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技能也随之提高了,对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授课任务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有利于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长此以往,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师资水平自然也提高了,真可谓农村教师的良师益友,师资培训的有效载体。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意识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性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远程教育则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

首先,其新颖独特的学习形式创设了学习的最佳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丰富多彩,所有这些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很难接受,收效甚微,而利用远教设备下载的资源结合教学实际配以声音、图像、文本等信息,就能生动的再现课文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如在《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声像并茂的画面,直接展示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重难点词语形象地理解,深刻地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并且通过引人入胜、化静为动的画面能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作者的感情,这不仅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学生也会因亲自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学生学得高兴,知识体会深刻。

第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卫星教学收视通过“教学目标—引入资源—开展活动—师生参与—发展评估”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并把教学过程转变为目标明确的专题活动过程,符合教学改革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也可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的全新局面,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例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文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诗人在作诗的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作者曾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决定用“绿”字呢?教学时,教师可以不用提供明确的答案,让学生自由想象、畅所欲言,然后让学生利用设备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展开讨论。此时,已不是教师指定,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协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另外,学生可以饶有兴趣的在下载资源中寻找自己所需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学习指导”中的“课程辅导”的视频、文本信息自主的进行预习;通过“课后提高”巩固所学知识、补充知识、提高能力,还可学习一些课外知识。

篇6

一、电子白板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误区

1.偏重先进媒体展示,忽视语文知识学习

电子白板应用于语文教学重在其“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不少教师课堂上选用了大量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结果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无关信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文本的整体性和文字中所蕴含的意境。

2.呈现时机把握不准,影响教学功能发挥

只有把握时机,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才能更好体现电子白板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然而,由于教师时机把握不恰当,加之缺乏恰当的呈现方式,狂轰乱炸的音画充斥着语文课堂,使学生大倒胃口,影响了其辅助教学功能的发挥。

3.课件的制作简单化,学生缺乏浓厚兴趣

很多教师在制作电子白板课件时,只是将书中内容或者教案直接搬到屏幕上,不能将电子白板与其他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并没有体现出电子白板的优势,也没有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引不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二、电子白板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定位

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语文教学,能使语文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语文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有效地调动感知能力感受文本。同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信息交流,自我建构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创新想象,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我们不能过分夸大电子白板教学的作用,其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定位应该是:运用电子白板的生动性、直观性、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想象思维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电子白板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1.运用电子白板,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散文名篇、古典诗词,或寄情于花草,或寄情于山水,或寄情于事物,然而由于时间、背景、语言的差异,学生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这时教师可以将收集的大量风景图片、经典音乐加以整理、归类,借助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上加以展示。有声的画面、生动的形象,无疑会将学生引入当时的环境,使他们展开联想并体会其中的意境,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语言,激活思维,陶冶情操,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氛围中,达到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草原》一文时,学生仅从课文内容去感受草原的美景,很难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借助电子白板播放录像片,在动听的背景音乐声中,美丽的草原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身临其景。不仅领略到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激发了学生审美情趣,而且让学生理性地把握并领悟了课文内容,在享受这诗一般美的意境中情感得以升华,阅读教学实现质的提升。

2.运用电子白板,扩充课堂教学容量,增加教学密度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任意把文本、图形、图表、语言、音乐、静止图像、动态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能进行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演示。因此,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课堂信息传递的渠道,多样化地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

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我把海湾战争、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的图片、影像资料,进行精心设计,巧用电子白板加以展示,使学生能走进课本,再现情景,再走进生活,由“感”生“情”。这样不仅扩大了本堂课的知识背景,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切了解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激起学生热爱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

3.运用电子白板,拓展多维交流,促进协作互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和交流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必要条件。白板的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为增强课堂的各种交互提供了广阔平台,有效缩小了师生间、人机间的距离,实现互补和共享,把交流引向深入,使认识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篇7

一、了解学生的“已有”

美籍匈牙利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重要千百倍。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生的“已有”包括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的基础。过去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因材施教。那如何“因材”呢?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施教”。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时,都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效果,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比如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我就考虑到学生在自己的阅读经历中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在调查了学生后我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连离开本镇的机会都很少,更何况桂林呢。但是虽然桂林的山水很美,我们这里也不错啊,我们有浙南地区秀美山川的典型代表花岩国家森林公园;有清澈见底,碧潭银瀑,犹如镶嵌一颗颗蓝色宝石的九潭;也有至今已有280多年的雍正土楼。门前潺潺流动的溪流让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屋后紧挨的群山让学生明白了“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的讲起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自告奋勇的当起了景区的导游,教学任务异常顺利的完成了。之所以能这么顺利达到目标,还是源于学生的经验基础。

二、读懂学生的“想有”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所以,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学习的需求也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把水给口渴的人喝”,即我们要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方式的教育。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例如,同样是表扬,对于那些发展顺利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理所当然而无动于衷,而对于那些内向而暂时落后的学生而言却是弥足珍贵的。另外如果表扬来得太轻松、太廉价,学生反而会认为是“为表扬而表扬”,“太假了,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说太棒了、你真行,没意思”。

三、掌握学生的“可有”

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只有正确掌握学生的“可有”即“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高效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根据维果茨基的原理,教学的过程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教师就是要完成这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化,必须注意分析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潜在水平及它们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使学生容易跨上去的台阶。依据此原理,训练难度的把握、语言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他们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作为教学起点水平,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所达到的知识层次施教,既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相对省力地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四、完成学生的“拥有”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言 艺术性

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教师的语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能使学生进入艺术的境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用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是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本文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重点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 语言的规范性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纯正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乐意学习普通话。上课时,语文教师力求做到语言规范、准确明了、干净利落、富于美感,不出现讨厌的口头语;同时,语言准确、吐字清晰、音色优美圆润、声调抑扬顿挫、倾注真情实感。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愤,时而愉悦……师生一起沉浸于文章特定的情境中去体会、咀嚼。

2 教学语言要讲究修辞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应是信口开河的,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传道”与“授业”同步进行的教书育人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语言势必带有教育性。所以,教学语言首先应该规范且讲究修辞,如果我们只是硬邦邦地把教案中的内容向学生宣读一遍,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笔直的叙述、平淡的说教、呆板的表情,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我们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描绘、渲染。语言要形象,拟声词、语气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就必不可少。

3 倾注真情实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感情的话语比单纯的理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和这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像演员一样,只有自己投入了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也跟着投入感情,才能感染学生。

少年儿童的心灵很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语文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载体,深入学生幼小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位老师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是这样做的:他先让学生观看人们为总理送葬时的录相,然后伴着低沉哀婉的音乐,朗诵了自己设计好的一段话:无时无刻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多次到敬老院看望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多次到幼儿园,在小朋友的脸上亲了又亲;在这十里长街上,总理曾握住清洁工人的手,对他说:“你辛苦了!”总理啊,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你,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教室里哀乐声声,教师讲得如泣如诉,学生能不为之动容吗?

4 不断加强趣味语言,尽量达到生动形象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采有情趣,要善于描绘,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要善于比喻,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语言要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加上充实的知识,深刻的见解,讲课时才能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课堂上虽然有严肃性,但教师也不是道貌岸然、不得言笑。风趣幽默的言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拉进师生距离,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

教学语言要快慢适中,因教材内容和句式情感而定,要让学生听力跟得上,能捕捉每个词、每句话、形成印象,课堂语言要抑扬顿挫,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徐缓,不仅音调高低起伏、节奏有张有弛,急徐有间,也不宜滥用高音和强音,相反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唯恐把教师的话错过了,听得更加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联想。如教看图学文《桂林山水》,在看图前引导学生:桂林山水很美,小朋友一定想去欣赏一下是吗?现在我们闭上眼睛作一次旅行,坐上飞机到桂林去,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教师优美语言的启发下,让学生打开课本,观察图画,学生会看得更认真、更细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讲求变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