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8篇

时间:2023-03-10 14:50: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篇1

关键词: 中学生 个性化学习 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要完成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确,随着对教育本质的探寻与领悟,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命因独特而灵动,成长因个性而精彩。当下,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开发差异已成为许多教师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追求。

纵观教育现状,学生的全面发展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由于过于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统一,而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已渐渐失去个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以成人本位、知识本位为主流,强调严明纪律、正襟危坐,注重步调一致,要求统一,无疑千人一面,被动接受,失却自我。

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努力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智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特长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动态地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创造多问、多种信息交流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释疑的愿望,为学生提供体验、琢磨和独立探究的条件,培养学生各自的特长。因此,我校提出“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这一课题,以期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个性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开发和利用学生自身所蕴藏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充分和谐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关键词内涵。

个性化,和大众化相对,常用来指具有个体特性的需求和服务。

个性化学习是指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学力、兴趣、偏好和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范式。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教育者承认学生在社会背景、智能背景、生理条件、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做到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保证实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就是实践者,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又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具有实践的自主性、理论的应用性、集体的协作性和动态的生成性,其研究的对象是实践者的行为模式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思想观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理论。

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点。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分野。教育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教为学服务、因学定教等原则,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突出其主体地位,培养其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唤醒和主体活动能力的提高。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转换视角和自身的角色位置,从视学生为“物”转变为视学生为“生命的人”,从视学生为“被动者”转变为视学生为“主动者”,从视学生为“客体”转变为视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个性是可以认识的、把握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个性发展和教育是无止境的,任何人都应进行终生的个性发展和教育。我们主张以人为本,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点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承认其个性,尊重其个性,培养发展其个性。同时,尊重个性不等于放任自流,也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引领,因为在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身上,可能存在某些不良的因素,需要指导其矫正、改变、完善,使之成为良好个性。良好的个性靠自己完善。辩证地说,我们所说的个性培养,是指那些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智慧、创造力等得到充分发挥的个性,只有具有这样的个性,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个“主动参与、自我选择、创造未来”的人。

2.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智能理论学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把“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才能”作为智能培育的共同目标,这与个性发展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如果我们承认差异,正视差异,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擅长这样或那样的一种或多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个性发展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支点,即在个性教育活动中,向学生展示的智能领域也应该是立体的、多元的。因此,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真正帮助学生寻找最佳智能点,在重视学生差异和个性的基础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在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和找到他自身潜在的优势,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以便今后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自己带来创造和欢乐。

3.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培养规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同个性密切相关,缺乏个性的人是没有创新精神的”(尼采语)。人的创新性的发展总是与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分不开的,同样,人的个性也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张扬、凸现和完善的。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那些作出重大发明、发现的天才身上,并记载在他们的创造发明事迹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新,创新是以个性发展为基础和表现形式的,没有自身的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展现,学校教育要以知识、智力、个性等多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个性发展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条件,没有个性发展教育,创新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个性化学习在我国的中学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且班级学生人数多的限制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操作上,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班级教学的整齐划一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规范但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关注不够。

个性化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1)“教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甘于保守,对集体教学范式的反思和批判不够,进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2)集体教学观念埋没了个性。许多教师认为集体教学更有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正是在划一的标准尺度下,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形成。(3)课程只关注共性忽视个性。“学校只关注课程的共性,即全员学习统一的教材,探究共同的学习问题,这是与个性化学习截然相对的”。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的内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研究学习课题,这种做法会导致个性化学习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实效。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不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得动态、发展,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何实现中学班级教学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学的协调与互补,真正落实“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和难题。因此我们确立“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这一课题,力图通过行动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一)以课堂教学的实践为中心,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推进课题实验的研究。

1.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在充分发挥班级教学作用的基础上推进个性化教学方式的研究。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引领,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作用的基础上促使年青教师的成长。

3.以新课程理念为主导,在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基础上把教学过程逐步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以实践课堂教学为主轴,注重课题实验成果的应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开发与研制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多样化课程。

课程体系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与研制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多样化课程,保证学生多样化个性的需求与发展。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研究和实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策略。

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指导,一方面应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使学生有条件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另一方面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方法,教师应有不同的指导,而学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可以自己探索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4.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体系。

探索关注学生的进步、提高和发展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三)以校本教研的方式为平台,注重教师个人与集体智慧的结合,推动课题实施。

1.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教师个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多元情智及价值观的和谐、能动地发展,为最终成为具有优良个性、适应社会不同需要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的潜能,从整体上促进我校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情感素质和思想素质不断提升,使之成为充满人格力量和富有创造能力的个性化教师,更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课题实施过程

(一)充分准备,奠定研究基础,完成教研组、集备组子课题申报工作(2011年9月—2011年11月)。

我们多次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让各教研组长传达课题研究精神,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初步筛选参与校主课题的教师,明确课题负责人、联系人。组成校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学科集备组三级课题运行网络,并建立系统的课题档案:选题—论证—申报立项,通过“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请教研组长根据本组特点自行确定教研组子课题,填写福州外国语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从而完成教研组子课题申报工作。

(二)骨干引领,深入研究(2012.11-2012.2)。

本阶段我们借助骨干教师引领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研究,把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学校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课题研究实施途径。

我们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动员,推动教师小课题研究。2012年2月29日下午特别邀请了福州教育学院科研处郑新发主任为我校全体教师作了一场关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的推进指导讲座。郑主任不仅从理论角度为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如何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等问题,而且从实践角度为我们开展“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课题活动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步骤及相关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子课题一览表

(三)总结提升,全面推广(2012.2-2013.6)。

本阶段,课题组将成功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进一步推动课题案例研究,推动全体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倡导“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以本教研组、集备组子课题为核心共开设了33节校级公开课,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让教师们深入课堂一线,互助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寻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013年5月6日—9日,我校结合课题研究举办了市级教学开放日活动。2013年5月6日周一下午第二节教研室主任李慧老师在学生活动中心开设了“创设语文课堂和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题研究汇报课,福建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应永恒专家、福州教育学院语文学科章肖涛老师应邀莅临指导。本节课作为语文学科岗位培训活动、前来听课观摩的老师达100多人次,第三节评课过程中应永恒专家还作了“以文本解读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学术讲座,听课老师一致表示受益匪浅。5月9日周四下午第一节林沉副校长开设了“探索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的策略”课题研究汇报课,福州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黄道亮、林昉老师应邀前来指导。5月10日周五下午第二节林先老师开设了“在体育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汇报课,陈闽旭老师开设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汇报课。以上课堂设计形式新颖,将学生的社会探索实践和学科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进行,老师们对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并撰写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我们从老师们上交的论文中挑选出13篇,编撰了《“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研究论文集》。

(四)完善成果,总结提高(2013年5月—2013年9月)。

巩固和完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研究活动本身质量进行反思,旨在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2013年5月—9月各子课题组开始课题总结,每个教研组先后进行了子课题结题汇报工作。主课题组在全校各子课题结题的基础上撰写《“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结题报告》,并汇编《“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结题报告集》。

五、课题实施中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取向,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文献分析、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采取边实践边总结,在行动中研究、在常态下研究、在合作中研究;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课题研究,教师将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方案、开展实验、适时验证、调整修改并加以归纳总结,开设观摩研讨课,撰写论文等。

(二)文献研究法。

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问题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学习国内外成果和经验,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课程标准》等文件,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然后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证。

(三)叙事研究法。

收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教育教学随笔或教学叙事,描述和记叙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等。

(四)个案(追踪)研究。

课题组将对若干教师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资料,深入详细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构建“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

(五)经验总结。

课题组以本校的初高中一、二年级为研究对象,对课程实施进行持续两年的跟踪回溯性研究,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并总结规律,提炼形成“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初步探索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具体做法。

1.制定差异性目标,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备课时,教师在课标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课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做两个分析:一是教材分析,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共同基础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二是学情分析,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一节课,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和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及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在学习成绩上分出层次,在学习风格上划分类别。特别是了解学困生基础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有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对于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只有课堂活动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因此,我们提倡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设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实践性活动与创新性活动及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等。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创设情境,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知识发展既依赖于生物性成熟因素,又依赖于主体的主动经验,主体通过作用与外部世界及由此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建构日益有用的与现实有关的知识。因此,现在的教学不再是将一大堆知识、概念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使学生把握着事物与事物之间有意义关系的知识结构,将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易学,甚至有效地将此一结构应用于处理类似情境,从而产生较大的正面的学习迁移作用。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环境,强调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友善与合作,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过程是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这一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大环境。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物化环境,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校环境成为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的舞台,让学生成为环境的主人。如: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优秀作业等置于橱窗板报。

(2)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心理环境,如:我校利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机会让学生有公开表现自己、自由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感受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习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3.个性化教学,促进个体学生的思维发展。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即努力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民主课堂。教师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且对有独到见解的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加以补充,对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给以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

(2)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新授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可放慢速度,多采用集体教学的教学形式,以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知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能力的培养训练则可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复习课宜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讲评分析课宜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

(3)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让学生的特长、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选择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在词语释义和句型转换的例题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层次,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课堂练习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自主选择练习题的内容和形式。教师深入地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因素,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地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的目的。

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事实上有些做法很难简单地判断优劣的,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地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的目的。教师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特长,为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4)把握个性表现的时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层次不同,常会提出许多具有个性光彩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抓住契机“穿针引线”,有效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在思维的相互诱导和撞击中闪现源于教材、立足生活又高于新知和生活的火花。

(5)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质疑、积极操作、学会反思。要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扬长补短。并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优化课堂结构,帮助学生获得最佳效益。

4.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良好的个性要获得健康的发展,需要正确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充分关注个体的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所以在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自评、互评,必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色。

(1)课堂教学中个性化评价。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学业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例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学优生,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要多鼓励几句。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张扬个性化。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对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对学优生,批改评定要实事求是,对“学困生”,如果有较大进步,即使有少许差错,也可以评为较高等级,从而不仅给不同的个体以自信和激励,而且活化作业评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开发多样的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了提供平台。

校本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始终围绕一个最终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我们依托课改,依据自身资源,针对学生的年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同特点,开发了校本课程122门,其中《传承与探索——足球》、《仓山历史文化纵横》、《实用模拟联合国教程》、《日本风情》、《孔子与论语》等精品校本课程内容涉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科拓展等方面,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我校结合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了以“外语教学‘一标多本’教育模式的实验项目阶段汇报及教学成果展示”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我校蔡双娇、李志华、黄薇、张影、吴登建、王慧群、蔡超七位外语教师与Jack(英语外教)、Sinja(德语外教)两位外教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其中英语、日语各开一节校本课程,学生流利的英、日文口语表达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课堂以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开放日中,我们还展示了我校的部分校本课程。其中地理组陈秀丽老师开设了《福州茉莉花茶的衰与兴》,课堂设计形式新颖,将学生的社会探索实践和地理的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郑云清副主任的高度肯定,市教育学院陈彬、王信文老师也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建议向全市推广此课例;历史组袁静老师开设了《陈宝琛——近代福州教育的奠基人》,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地方史所蕴涵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撞击,从而实现校本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体育组洪利增老师开设了《足球组合技术练习》,结合校本课程《传承与探索——足球》中的传、停、运球组合技术进行教学,学生在掌握组合技术的基础上发挥个性、自主选择,从而为比赛服务,整堂课设计合理,目标达成率高,也深受专家和同仁的好评;高二(5)班班主任陈念研老师开设了《青想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结合校本课程《追寻校本陈景润足迹,走求实、成才、探疑之路》,通过观看VCR与微电影、讨论、竞赛等多样的形式,渗透“理想、幸福”教育,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渴望、对成功的不懈追求。“一标多本”——改变过去材,统一结论,组织教师自主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开展办学模式多样化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教材,选择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学习——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认为“一标多本”教育模式的实验项目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课题的开展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了提高。教师努力先将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运用多种方法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到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

两年中,我校共有学生168人次在国家、省、市学科竞赛中获奖。我校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并有60篇于各级各类刊物,43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九、课题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深感教科研的艰辛,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觉得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把握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故造成在联系实际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在觉得学校大力进行校本培训的同时,教师自身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理论修养。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有待进一步磨合。由于教师之间在认识上的差异及在教学深度与广度上把握不同会造成具体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有些教师认为课题的研究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其实,课题研究应该是为教学服务,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最佳化的教学途径,并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高效。因此课题研究一定要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以研促教,还必须让教师达成共识,让每一位教师认识自身应当承担的课改责任。

再次,我们觉得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连续性和延伸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教师成长起来。

最后,如何提供学生更有效的个性发展平台。

篇2

“教学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把已有知识简单地介绍给学生,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向导。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充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构建,有利于塑造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智能水平与实践能力。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意义

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剂良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对待新知识,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其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意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推广价值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教师来决定,教师给了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和机会,同时,对于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本课题的推广应用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模式,其价值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索。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探索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同时也意味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运用,凭借这些知识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也锻炼了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2.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就是在学生与老师信息交流的同时,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易于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他们有着本能的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有共同的语言,他们之间能踊跃发言、大胆置疑、敢于想像,能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其合作精神,产生一种同伴效应。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实施的过程及主要做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及研究过程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是2003年9月接手的初一年级学生。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1月)课题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04年3月——2004年7月)实验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7月)课题验证总结阶段。

(二)具体做法

1.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通过本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实验老师所带的学科在历次统考中均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通过本课题研究所教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3.通过研究,摸索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4.通过研究,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5.提炼并撰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案例、心得和论文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素材。

七、对课题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启发式原则,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等教学思想的具体论,解决课堂教学统一施教,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考与学协调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真正实施。实践证明这一课题的探索是可行的,它确实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教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地位提升到主动学习的地位。这一课题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八、课题组织

黄强(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的组织和论文的撰写。

吴道明(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胡学权(中教一级)主要负责课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参考文献:

篇3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通资源”是关键,“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研究。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支撑课题研究。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国家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建立互动平台。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多学科交叉,具有综合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篇4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网络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是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异步性、交互性、信息量大等优势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真正实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可能这样定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指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

1.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有理论―实践模式、问题探讨模式、课题研究模式三种。本文要讨论的是课题研究模式,即选择一个课题,然后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五个阶段:产生问题、确定问题、展开研究、分析讨论、成果汇报。每个阶段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且在分析讨论中可能会形成新的问题分支,或需要更充分的信息支持,因此学习可能要转到新的分析研究中。所以这五个阶段相互推进、相互融合,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评价贯穿着五个阶段的始终。

2.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

在对研究性学习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在该方案中我们着重展示网络在研究性学习各个阶段中的作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真实的网络环境;体现了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新变化―师生活动的频繁和师生互动的增强。

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划分

1.产生问题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有意义的论题,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真实情境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感兴趣的项目,使解决问题的需要成为学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的主要活动是围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展开。要为学生提拱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心得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知识,让学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要为学生提供课题预备知识,让学生对将从事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些所必需的计算机知识和获取信息方法。

学生主要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交流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搜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和该学科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写出对资料的简单介绍,上传到服务器的指定位置。

2.确定问题

经过问题产生阶段,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诸如自己的观点缺乏论据、不知如何解决问题、对课题感兴趣却无从下手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利用这种学生求知的内需,将个人问题转化为群体问题,发动群体智慧,帮助学生立题研究。

教师的主要活动围绕提供支持背景资料、组织讨论、帮助形成研究主题展开。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课题,推荐合作伙伴,形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题。

学生的主要活动围绕提供网上资源情报,上传研究性学习方案展开。首先,学生查找并整理资料,确立完成课题应选择的方法、步骤,必要时求助合作伙伴的帮助,对课题的可操作性等做认真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开题报告上传。

网络的作用主要是寻求专题资料、智慧资料、充分交流对话、上传课题方案,接受并参与开放评价活动等。

3.展开研究

学生经过立题之后,对于课题已作了细致的思考,这时可以运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进行实践,并初步得出结论。由于每个学生思考的视角和感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成员能在达成共识与尊重别人意见之间找到平衡,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的活动围绕跟踪活动进展、协调小组活动展开。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设置必要的挑战和干扰,使研究性学习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应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需求,适时给予帮助、引导,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整理信息的方法和学习活动日志的范例,指导及时记载研究情况。

学生的活动围绕搜集、分析网络资料,进行专项研究,提交活动日志展开。学生要将活动日志及时上传到服务器指定位置,并就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学生在BBS中进行讨论。

该阶段网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上传活动日志并及时反馈信息、寻求智慧资源、解决个体困难、寻求公众帮助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协作学习的环境。

4.分析讨论

研究性学习需要充分的对话交流,因此要将研究的活动日志放置于公共社区予以分析和讨论,课题研究小组需要为自己的结论答辩。课题经过分析讨论后,可能使研究小组重新思索和审视自己的课题,从而转回到重新查找资料,寻找新的论据,修正结论和展开新的研究。尽管分析讨论有时不能马上产生最终结论,但这也是得出最后结论的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经过一次或几次反复讨论之后,他们就可以产生比较成熟的结论,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的活动围绕采集疑难问题、提供指导意见、给予情感支持展开。教师要参加学生的讨论,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给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很好地组织和控制讨论的顺利进行。学生的活动围绕小组协作学习展开。学生小组将各组的活动日志放到网上,将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获得帮助,形成比较成熟的看法,同时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别人分享。

5.成果汇报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与研究,学生得出了较成熟的结论,这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发表研究的成果,要避免专断地替学生作决定。小组成员也可以在成果的同时,附上本组和本人在研究中的优秀思想、步骤、方法、心得。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成果的充分展示和鼓励,另一方面是供其他学生研究中参考。

教师的主要活动围绕组织成果展示、引导小组互评、促进成果推广展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结题报告的形式及其优缺点的介绍,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结题报告的制作及WEB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开展结题讨论和交流。

学生的主要活动围绕创作结题报告、上传研究性成果展示。学生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本组和本人在研究中的优秀思想、步骤、方法、心得以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浏览结题报告并发表评论。

网络的作用主要是成果的平台、交流沟通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的环境。

6.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和成果为事实依据,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出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以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健康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的真正全面实现的教学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别强调过程性、真实性、灵活性、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情况、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种。

在此课程方案中,主要用活动指数和研究指数来体现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五个方面内容。活动指数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它的增长比较简单,就根据学生发言的次数和参加讨论的次数增加。研究指数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水平,主要由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质量、课程活动记录的质量、结题报告的质量等来决定。

篇5

黄美蓉

【摘 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和学习活动网络化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学习基本步骤的设计和教师指导策略的设计。

【关键词】 网络;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与支持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个别化异步指导,能使学生与校外专家、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联系,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一、网络技术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想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这类技术为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落实、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与行为方式的基础。二、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较好地解决了研究性学习材料缺乏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如何使用、发挥其作用的问题。三、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和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得学习者可以更为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并获得信息判断、筛选等能力的锻炼,从而有效保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四、网络的交互性为研究性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环境,并使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话语权得到尊重,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现实。五、网络的超时空性,迫使课堂格局发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够实现弹性更大的自主学习,教学民主有可能发展为必然。

一、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网络只是环境,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1. 学习内容问题化。根据各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研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 学习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 学习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设计

1. 学习任务的设计

(1) 解决问题的设计。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方式,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表达交流成果。教师通常提供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者内外部世界的积极互动,养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2) 真实性任务的设计: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提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是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 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几种,小组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的较好组织形式。实践显示,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各合作小组在选择研究问题时,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各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经交流展示,将拓宽同学的视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参与实践活动、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研讨交流阶段,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建议,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3. 学习基本步骤的设计

在实践中,我们对基于网络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一部分:激发兴趣,确定研究的范围

活动目标:一、小组成员商议确定本组的研究范围,确定本小组研究的课题方向。二、学会用搜索引擎,用网络寻找信息。三、小组成员确定个人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主要活动计划:一、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二、学生参与后,让其自行组织成各个活动小组,推选出组长。三、学生学会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搜索。

第二部分:进一步收集信息,澄清问题

活动目标:一、学生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粗略整理搜集的资料。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二、学生学会在BBS留言,自己的观点。三、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注意,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热情,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

主要活动计划:一、各课题组在课题文档留下课题的初步研究方向。二、学生网上收集、摘录、保存网上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对网上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制定课题方案

活动目标:一、撰写各小组课题的开题报告。二、展示各小组课题的课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主要活动计划:一、教师指导开题报告的基本样式,提供有关学生所做的研究报告供学生学习参考。二、学生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在公众场合(现实与网络)展示开题报告,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改进。

第四部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活动目标:一、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着手实施。二、学会调查、记录、采访,进一步细化整理各类相关资料。三、培养学生执著精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主要活动计划:一、实地考察访问有关研究的内容。二、访问有关部门,听取专家的意见。三、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分析。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通过更多途径获得有关知识。

第五部分:撰写结题报告

活动目标:一、完成结题报告和研究性学习的体会文章。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

主要活动计划:一、确定结题报告的框架及所需资料。二、撰写结题报告和活动体会。三、将结题报告上传给网上的指导教师,请求指导。四、汇总各方面的建议,修改结题报告。

第六部分:结题与总结评价

活动目标:一、举行结题活动,展示研究成果。二、宣传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校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加入研究性学习的队伍。

主要活动计划:一、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结题报告、课件的制作和展示。二、把有关论文和活动体会及活动记录制作成网页,进行网络展示。三、进行论文答辩。四、组织汇报活动,向全校师生汇报。

4. 教师指导策略的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要求学习者自己决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和知识,作出适当的决策。

(1)由于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筛选、组织、传递学习资源方面的指导作用特别重要,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网络知识海洋中的“导航者”。

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背景;方法;问题;探索

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自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机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然后又回到课堂教学的一项体验式的过程。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背景

国际背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是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目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改革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都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仅靠原有的学科教学和学习方式难以胜任,于是研究性课程也就应运而生,可以说研究性课程的开发是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

国内背景:从国内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克服传统教育弊端的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1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设置为全日制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同时还特别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规定研究性学习每周三学时,这为各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实践机会,它强调的是自主学习、主动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学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不足,把认识过程还给了学生。可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克服传统教育弊端的要求。

我校背景:从我校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为我校第二次跨越式提供了契机。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到了重新定论、重新规划、寻找新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关键时刻。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评价标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我校明确提出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新目标,并决定在2004级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把它作为学校教改工程的突破口,以此来提升平昌中学的办学理念,丰富我们的办学内涵,为实现我校第二次大跨越、大发展作准备。所以,可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为我校第二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方法

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人数、学习成绩、性别、兴趣爱好等,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10人。在分组时征求班主任意见和学生意愿,做到人员配合尽可能公平合理,一个小组能代表一个班级的缩影。由学生自己选举组长、信息采集员、资料整理员、联络统计员等,成员各有分工、各展所长。以专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立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个人或小组到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情况,搜取资料。以探究为重心:以学生探究过程为重心。从研究的专题确定,到研究的过程设计、研究方法的运用及结果的文字表达,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独立完成,教师所作的一切指导,要围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结合我校特点,教师精心设计调查研究内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激发探究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辩论,对不同素质不同情况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实行小组奖励:小组奖励。每个学生不论学习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能获得提高分,进步越大提高分越多,对小组贡献就越大。以小组为单位考评,对进步大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三、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过程

课题准备:学习文献宣传发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主要研究方法、设置研究专题。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题,我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方式》的论文,印发给每位学生,并进行了讲解。重点讲解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课题的研究与实施、课题的资料与总结)、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讲明选题的意义,掌握选题的方法,怎样进行实践。然后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主题内容。最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选择课题。题目确定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建立机构,开展工作。具体做法是:由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自己挑选出组长,组长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各小组进行分工,明确任务,研究经费共同分担。为了让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我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研究性学习文档的撰写》的论文,印发给每位学生,并进行了讲解。重点讲述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以及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表、统计图)和开题报告、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研究记录、调查记录、心得体会等的撰写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分析课题研究必备的相关知识。如集体专题交谈法、搜集经验法、全面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实验设计法、电话访谈法等。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性,同学们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研究过程,结合自己研究的实际条件来综合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任何一个课题的资料搜集,都需要针对各种情况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一旦研究方法确定以后,就要撰写开题报告。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的研究工作计划,但是谁也没有撰写开题报告的经验,于是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材料,课题组通过讨论、交流信息、确定内容,撰写出课题开题报告,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最后定稿。然后印发给小组每个成员,结合自己分担的工作,认真学习报告,思考如何完成分给自己的任务。

课题实施:搜集分析整理提取信息资料、交流讨论实验测试、跟踪指导因材施教。所有课题主要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利用这些方法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收集第一手材料。在实施前,组织学生讨论研究调查对象。然后各课题组统筹安排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先后和路线等,落实到人头。做到人人都参与调查采访。随机抽样调查是调查最常见的方法。学生两三人为一个小组,对要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事前向指导老师汇报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做法,做好笔记,每次填写好活动记录。事后向指导老师汇报,以求得进一步的指导,并召集情况交流会,汇总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对调查中出现的困难,运用集体的智慧,想办法在下一步的调查中给与解决。问卷调查主要是在本校学生中进行。指导学生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制作问卷调查的内容。根据调查的需要,自己设计问卷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集到手后,立即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采访调查的优势在于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比较全面的、比较权威的、大量可信度较高的材料。因此,研究组的同学通过结合各小组的研究课题分别采访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全面了解被采访部门的过去和现在。采访后,立即写出采访纪要,以备研究之用。实施阶段由学生实践完成,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老师必须实施全程指导。这一阶段的指导呈现出小型、零散和及时性特征,更为具体,需要更强的针对性。例如有些课题组的同学到学校有些部门去调查,他们不予支持。教师及时指导如何沟通,阐明来意,消除误解,协调人际关系。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交际,最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

课题总结:首先指导学生把握各研究课题的现状,在材料收集完成后,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分类汇总,比较研究,发现规律,寻找材料的共同点。然后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该要则要,不该要的则去掉。最后形成结题报告,完成结题答辩。为此,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材料中的结题报告部分内容,掌握结题报告的写法,由一人执笔,反复讨论修改,形成结题报告。准备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完成汇报型的结题答辩。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问题与思考

篇7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篇8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