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8篇

时间:2023-03-10 14:50: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

篇1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导师制;本科生;动态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076-02

Exploration on the Tutorial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LI Zhao-cui, YIN Xiao-feng, WANG Li-qun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Computer College, Jin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utorial system is a kind of effec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In order to train the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of computer specialty, we develop the service condition, job responsibility, appointment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upervisor, implementing the tutor system in the undergraduates. Tutors guide students' living, learning, plan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direction, guid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 practice, obtain employmen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es students'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students' employment.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tutorial system; Undergraduate; dynamic culture

1概述

本科生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色之一,自14世纪在英国许多大学特别是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实施以来,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中国最早实施导师制始于1938年,由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倡导实施,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部分高校曾经尝试实行专业班导师制,由于本科生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导师制因为缺乏足够的指导教师而逐渐淡出。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实行导师制。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讲师14人,助教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的92%;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1个班级,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较易开展导师制教学。

2 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1]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我院为将本科生培养成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采取了以下四种措施。一是推行了“2.5+X”多方向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实施了“学历证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三是构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导师制是成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2.1 基于计算机行业技术发展,构建了“2.5+X”分方向动态培养体系

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学生入学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重点进行人文社科类、外语、数理类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即“基础扎实”。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学习“分方向专业教学动态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即“专业知识面宽”。

每个专业设置了两个应用分支方向,每个方向都确定4到5门核心课程并配以项目实训,再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变化,在教学计划中规划了2到3门动态选修课,从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就业创业的实践出发,培养学生,使不同的专业方向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本体系使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侧重专业知识理论教育向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转变;二是将单一规格的培养要求转变为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三是将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2.2实施了“学历证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

实行多证书培养[2],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学习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还能通过考取获得国家劳动部高级职业技能认证证书。同时在校四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计算机类竞赛,获取比赛获奖等级证书。多证书教育模式使学生专业能力更强。

2.3 构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课时占的比例较高,大部分课程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比例为1:1,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占的比例更高。我院除理论性强的课程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他课程均在专业实验室采用边学边练的模式教学,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模式,该模式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每个学期的期末会有一至两周的课程实训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提高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并且在每年的暑假,学院组织选拔学生到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企业暑期实训,通过企业实训更好地了解现在软件公司的研发环境、研发过程、项目组织实施等情况,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好的体验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在大四的最有一个学期学生将要到企业里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通过在实际生产、研发、管理等现场的实战,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

学院注重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与多家公司进行长期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场所,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产品的开发、测试和安装,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态度和习惯。学生毕业后可称为这些公司的正式员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3 导师制的实施

为更好地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院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导师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习都要进行实时的引导,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同时导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大一学生主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基础课程,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引导和管理。从大二开始,学院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导师组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讲授的课程、学习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或特长选择导师。对双向选择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和导师,可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领导进行统一的协调。

3.1导师的任职条件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我院担任导师制的教师都是优先选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热爱学生和教学工作,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科研学术水平高。

3.2 导师的工作职责

导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以身正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关心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分方向培养中,帮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对准备考研的同学,进行考研方向和专业复习指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导师的课题研发和学术论文的书写发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乃至学生就业。

导师的指导工作既要关注本小组集体发展,又要关注个体发展。每个学期的集体指导次数不少于5次,每个月个体指导不少于2次,期末对每个学生进行生活学习评价,及时调整指导计划。

3.3 导师的聘任

新学年开学后,学院组织大二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每个导师不超过5名学生。为保证导师的师生比例,学院适当聘请校外导师,由我院助教职称的教师担任外聘导师的助理指导老师,有效协调师生之间的联系。导师制实施后,导师和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随便更换,任期为三年,直至学生顺利毕业工作。为保证教师的权益和导师制的顺利施行,教师在担任导师工作之后,由学院发放一定的津贴补助[3],纳入学院年终考核指标,并与学院评优和岗位聘任结合起来。

3.4导师的考核

每位学生一本《导师指导记录册》,用来记录导师指导工作情况,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导师指导工作的有效进行。导师工作每学期考核一次,根据学生的评价、导师组学生学习或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情况,对导师进行等级评价。成绩突出的导师,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失职,未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

4 导师制实施意义

4.1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师生间充分沟通

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使导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经常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较易形成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4]。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及时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向,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计划,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发、讨论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习导师的科研精神、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实现教书育人相结合。

4.2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

大二大三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同时跟随导师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专业实训或暑期到企业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大三学生们基本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导师的课题中,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向导师请教、和导师进行探讨。导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指导计划,安排好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能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同时导师担任

毕业论文[5]与设计的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4.3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考研和就业

学生从大二开始跟随导师学习,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目标和发展前景。大三开始考虑自己的学业发展,是继续学习考研还是准备就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发展方向。如果选择考研,指导老师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和学生一起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学校,一路扶持指导考研结束。如果准备就业,要在导师指导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指导老师可帮学生选择实习企业,推荐到相关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

5 总结

我院对计算机本科生施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导师制的施行既提高了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应用型人才百度百科EB/OL].http:///link?url=cJO3ntZB7J-HLAYT4z9JzJbhCHYH7mY77Dr_ITY5s-ZK8LU dk9kaztuCAYoY5EPgC3Vj5ZsGcw1k3-szdLBqCK .2015-07-21.

[2]李兆翠.浅议软件测试课程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0).

[3] 陈友荣. 本科生中导师制的时间与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6).

篇2

关键词: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本科生导师制;设计性实验;评价定量化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校内实践环节出现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有成熟的实验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长期整理,造成信息延后;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法标准僵化,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二)校外实习环节的效率偏低

校外实习环节的设置本身就是因为校内实践不足,校外实习环节如果充分而完整地实施,理论上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派驻实习基地的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习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期实习目标。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从上述分析看出,现有体系无法快速有效的与社会人才需求沟通,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必须考虑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架(图1)

整个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它们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是从市场需求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与市场需求接轨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加大市场需求紧迫的热点技术研究。通过增强学生对研究的适应性,反过来再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后落脚点还是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符合学校在快速变动人才需求压力下,灵活有效地调整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将使学校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在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框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是此构架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下,具有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以立项方式交给学生。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全过程,从查阅文献、制订研究方案、研发产品原型、组装测试到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检验,从中掌握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开发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描述了本科生加强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申报大学生校园科技创新基金、甚至可以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活动中。这就完成了本科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单纯的学习型向社会型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工作经验,提升掌控自我发展轨迹的自信心。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效应

1.设计性实验对开放性实验室的反馈效应。学生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能有效增加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突出开放性实验室的服务功能,设计性实验研究结果亦可以作为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效果的实证。

2.设计性实验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反馈效应。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众所周知,导师考核量化问题是个难点。本文认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的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率和应用率可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只有认真地挑选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题目,并在指导中尽心尽责,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激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3.开放性实验室对教学的反馈效应。开放性实验室对实验成果加以分类汇编,形成实践教学案例,可以加快在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速度。

4.本科生导师制对科研的反馈效应。结合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下达的设计性实验任务书,指明研究目的和方向,其研究成果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协助教师科学研究。

5.科研对教学的反馈效应。教师利用科研中积累的经验,补充课堂教学案例。

这个反馈体系也再一次说明了,创新型实践教学出发点来是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反馈归结点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事实。

(三)现行与创新型两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现行体系的替代,只是积极补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加快高校实践与教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究其原因有(图2):

1.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即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间互相呼应,前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铺垫,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结果和目标,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为指导,安排课程实验,指导课程设计,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实践体系思路严密,内外配合,并且经过长期的运行,具有很强的可靠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2.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和设计性实验开出三个要素均具备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创新型实践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从分类上看,本科生导师制有不同形式,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很明显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科研导师制。因此这就意味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我们的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如考研或者在非本专业领域希望有所突破的同学),由于不能完全覆盖教育对象,就必须依靠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很明显,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所有学生将获益最大。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评价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后,需要在学期末对其运行质量进行评价,即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正确衡量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该体系本质的认识,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高校管理部门进行客观分析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

(一)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现在领导组织、导师绩效、开放性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学生状况五个方面。

1.领导组织。要求实施前必须建立质量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即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工作检查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检查小组负责审核导师资格,检查工作计划和记录,监督设计性实验选题、开展和应用过程。检查小组本身也要有明确的纲领性工作文件,包括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最后,要保障经费的合理投入、有效使用。

2.本科生导师。要求对本科生导师的师资结构加以合理化。除了科研有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要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 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来做本科生导师。指导人数一般应控制在10-14人之间,指导过程中要有完整的指导记录。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完成导师交代的设计性实验,并争取能将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3.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可以全天开放,保证有预约实验的学生准时进入。实验管理人员要专职配备,学期初就有实验室工作日程,按计划准备好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条件,并做好使用记录。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对积累的结题项目进行汇编整理,为现行实验教学服务。

4.设计性实验。要求进行设计的学生有严格的文档记录,包括文献检索、开题报告、过程记录、组织分工、结题报告,并要提供必要的产品原型。

5.学生。学生定期对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并要求学生提供结合设计性实验,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或创业创新比赛有关的实证材料。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图3)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定量化

这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最后对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注意到指标既有绝对值又有相对值,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因此必须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模型为

Si= Σwi xii= 1 ,2 ,3…, n

其中:xi 为n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 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结论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高校教学实践检验,也证明现行实践教学系统存在着一些缺陷。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加之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找到新的契入点,必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5-117.

[2]韦卫星.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4)40-43.

[3]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

篇3

关键词:SWOT分析法;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土木工程专业涵盖范围广,涉及知识面宽,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已无法满足毕业设计要求。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存在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涉及知识面窄,真题少,“假题”多,真题也未必真做,学、产、研脱钩;毕业设计套路化,科研含量低,抄袭严重;缺乏整体设计和团队合作思想;指导教师不足,生师比过高等等诸多问题[1]。为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要求,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配合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校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首先针对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改革以往一些不利条件,增强优势因素,率先在土木工程专业推出毕业设计导师制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取得一些成效。

1.现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的SWOT分析

1.1优势分析

首先我校船建学院每年新增本科生创新项目6-7项,近3年来有6项被评为省级优秀本创项目;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每年人均2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在研;校重点建设本科生创新基地2个,分别为船舶与结构创新基地和力学实践创新基地;以上创新平台建设和科研氛围为学生的日常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师10名,其中房屋建筑学老师2名,制图老师2名,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组建团队给予学生指导。另外有5位教师可组建力学团队,对毕业设计中的上部结构计算部分给予指导,此外还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基处理等相关老师可以在各自的课程设计时间为学生给予指导等等。

1.2劣势分析

目前存在毕业设计周期紧,现有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与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毕业设计过程中甚至个别编写数据,抄袭往届内容[2];导师制度的施行,要求每位教师每届带8名学生,四届学生约有32个,这对导师的时间、精力、指导方法、科研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个别教师有懈怠现象,管理不到位情况出现。个别项目科研、实践内容与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不紧密,学生做完毕业设计甚至不知道项目内含的科研原理,只是一味生搬硬套,测出数据后,从不思考数据如何得来,数据的正确性更加无从考证。另外,现行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土木工程各个方向教学需要,个别课程之间衔接有小问题。

1.3机遇分析

我校从2012年更名迁址,从原来的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镇江)更改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苏州张家港市)。苏州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实训基地得到苏州、张家港地区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优于镇江,企业多,投资多,尤其是离中国的建筑之乡南通较近,有利于学生到南通建筑类企业就业。由于地域环境影响,教师横向项目数量大大增加,企业需求极大提高。江苏省教育厅今年首次对我院工程管理专业进行办学抽检,在“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对土木工程专业也进行了自我评建,尤其对毕业设计这一重点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度剖析,学校、学院各个层面非常重视这一评建契机,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1.4挑战分析

随着土木工程学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和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导师制的施行使得每位教师管理学生数量大约是32名,如何高效管理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虽然,我院毕业设计包含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但是,如何完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任重道远。

2.毕业设计改革的努力方向

2.1毕业设计引入导师制模式

整合现有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实验教学资源,结合实际人才需要,提出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学生从入学起就有各自的专业方向性指导教师。通过学生的“一传一帮一带”将各年级学生引入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3]。例如:我院研究力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的一位教师,分配给大四学生的任务是分析建筑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毕业设计等任务,大三学生负责撰写试验方案和制备试验试件,大二学生负责实际试验操作,大一学生负责试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梯队,学生科研素质有效提高。当然,部分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选题环节可能从事另外的方向,如结构计算、抗震等,但是3年多的科研素质培养,即使学生更换毕业设计方向,他们也能从容完成相应任务。

2.2利用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

导师将毕业设计题目预先发到学生手上,从学生学习专业课开始着手毕业设计,在学完房屋建筑学后,对毕业设计中的建筑图部分进行设计,学完地基基础后对毕业设计中的基础部分进行计算等等,有效利用课程设计时间对涉及到的毕业设计内容精雕细琢[4]。

2.3开发学生主动科研兴趣

依托我院创新平台、本创项目,导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先期开展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表明,学生带着教学、科研任务完成毕业设计,是一种主动、高效的毕业设计模式。2.4改革现行课程体系梳理各门课程之间衔接关系,打通培养“大土木”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管理素质,提高教师服务学生意识,将毕业设计质量看作是检验教学产品的最高标准[5]。2.5严格规范管理毕业设计流程。(1)选题。在第七学期中期召开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向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各阶段工作的时间安排和评分标准。提供选题供学生选择,或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商议后确定选题。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等,拟定工作进度,列出参考文献目录。(2)开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4周内,学生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开题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外文文献翻译和文献综述,同时填写开题报告概述表,了解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落实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等,并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学生开题答辩。(3)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周与学生见面1-2次,对学生进行检查、指导和交流。在中期,由学院、督导专家组、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答辩,对进度缓慢的学生提出预警。(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在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答辩委员会,制定毕业答辩的程序和评分标准,评定成绩时,按照评分标准从严要求。(5)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专业负责人写出书面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院教学督导组、教务处、专业负责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强化过程管理,切实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结束语

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恰当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毕业设计模式优化改革,为学生毕业设计创造良好环境,改变目前独立学院在面对毕业生检查和学位授予时的种种难题。同时可在选题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卫,朱瑞祥,张军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1(08)

[2]于华,张雅芳,刘允.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3]杨艾玲,李其兰,杜松云.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J].广州化工.2011(18)

[4]刘岱,周德新,詹湘琳.基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本科毕业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

篇4

摘要: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设计明确的培养任务。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既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职;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实训中心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围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关键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些创新与改革的举措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巩固了高职这个年轻分支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也扩大与提升了高职作为教育崭新类别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胆识、需要努力、需要坚守,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与研判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忽略与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两重两轻”现象:

1、改革与创新重共性轻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上,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技能证书获取标准的制定、职业素养的普遍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因办学规模大、发展快、模式与经验形成积累少,外加政府指导协调缺位、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和企业配合程度低、教师自身素质不符合要求等相关因素影响,在过去以“校区建设与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办学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阶段性办学客观实际。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心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就有失偏颇了。高等教育的其他阶段,如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中外已施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更是作为基本培养制度在全球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世界各国也推行或试行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克服学习考试压力与障碍、树立今后成长和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制或类似制度。这些教育分支实行导师制或类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性别、性格、爱好、思维模式等)和非自身因素(家庭背景、来源城乡与区域、前期教育质量、家庭价值取向等)影响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在关注重视个性个体的教育上,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例外,也不应该例外。

2、改革与创新重教师轻学生。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生产型实训场所设计、顶岗实训模式的推行、情景式校本教材编写、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改革的响应者、是创新的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其他各类教育分支中的受教育者一样,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任务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支持是很难实现设计初衷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三年以来,我院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目的是通过这个改革创新项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二、专业导师制的由来

教师引导、指导、教导、辅导学生或学徒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技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无可考证。古希腊露天的“学场”和中国宋朝以及更早时期盛行的“书院”都可以说成是导师制的雏形。现代教育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公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贡献。在当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中,导师制已发展成为与学分制、班建制齐名的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不应该仅限使用于一种或两种教育分支中。但由于当代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导师制在现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使用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研究生教育中。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包括以应用型、技能型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职)院校探索在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中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设计来设计“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这个改革创新项目。

三、总体设计

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工程开发、技术服务、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阶段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个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在“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1+1+1专业导师制”模型结构图

四、功能分析

第一个“1”(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1”(学业精进期)——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学生在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个“1”(第二个角色转换期)——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阶段时间区域为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及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图2“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构图

五、成果与创新

高职院校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成果与创新点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重教师、轻学生和重共性、轻个性的“两重两轻”问题,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出发,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构建起了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的最优化。

2、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三个“1”阶段的角色特点,以专业导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的教科研课题、设计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等专业实践活动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了十个实践任务,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3、以一体化为方法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学校、系和专业三个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了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4.、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平台开展企校合作与人才培养。在学院董事会协调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兼职导师为主体,校企共建工作室(部),搭建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和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任务,参与专兼职导师的研究开发课题、产品设计、性能检测等项目,充分启迪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5、以政策为引导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导师队伍建设。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提高了专业导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兼职专业导师与专职专业导师协调分工、互相配合,通过开展面向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的技术交流活动,构建专兼职导师的知识互通、能力互提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使得企业兼职专业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专业导师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篇5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6-02

1.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了“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性教育方针,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热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实践。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等学校聘请那些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给予学生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乃至人生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做学问”,也指导学生“做人”。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本科生数量的大幅增加,高校师生比的下降,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种以研究生导师、青年老师和博士生为主体的导师团队指导制度,以推动我国高校导师制的进一步发展。

2.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现状

2.1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379年,由英国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倡,牛津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将其推广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当时导师制的主要做法是大学与学院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大学实施课堂讲授制,学院实施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和学院教学的结合。学院给学生指定导师,导师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布置研究论文,提供阅读书目;与学生定期进行个别辅导谈话,就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训导;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自由地交流思想。20世纪70年代,牛津大学导师的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虽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牛津大学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但导师制都被作为一种最值得信赖的教学制度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仍为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牛津大学历史上产生的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常被认为得益于此。

中国导师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曾于1929~1931年留学牛津大学的费巩教授把大学生导师制带到了中国,他于1939年执教浙江大学时,写了《实施导师制之商榷》一文,认为“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是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得强记呆诵,足以进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弟子,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短,而缔交则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

2.2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高校扩招致使师生比居高不下,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导师制逐步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管理制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自2002 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我国其他学校则处于不同程度的试点探索阶段。

2010年秋季,国防科大率先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目的是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做法,选拔一批优秀学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力量,提供一流教学条件,实施特殊配套政策,发现和解决本科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班”为每名学员配备1名导师,导师须有高级职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书育人工作成绩显著。导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员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并对学员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信息工程大学在此方面也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3.军队院校现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初确立大学生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注重个别指导,强调导师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注重德智并重,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业,而且关注学生的品行,同时关心学生的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密切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强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自由平等的交流。它蕴含的教育理念一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二是教育是根据“人”的特点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按照统一标准制造“产品”,必须因材施教。三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系统化、理论化的书本知识即明晰知识,又要传授一些默会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获得、积累和形成的经验知识。这些年以来,虽然很多军地院校在导师制的研究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但一直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1)没有教学任务要求约束,导致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导师的职责定位既是对其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也是正确实施导师制的关键所在。但在现阶段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中,并没有给导师以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而且由于本科生培养的多方面需要和人们对导师制内涵功能的多重理解,造成一些高校对导师职责定位得比较笼统,导师的工作职责不清晰,使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往往导师时间多时多辅导一些,而时间紧时就少辅导或不辅导,从而难以保证导师制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导师的核心培养目标不明确。

(2)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导师力量严重不足,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我国高校导师起初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选课和制订学业规划,但随着高校扩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本科生传统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要,而本科生导师制适应了这种需求,因而成为一种被赋予了宽泛内涵与功能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但高校的扩招也使得师生比例严重不平衡,一个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再加上导师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不但导师制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多样性也使得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精力严重不足。

(3)导师制中的导师职称结构参差不齐,师生交流的内容和平台不确定,难以保证效果。导师指导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的方式,而交流必须要有实质内容,同时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环境。牛津大学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各种潜质和才能都能自由发挥的平台,为各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提供了条件。虽然我国现阶段有些高校实行导师制,但由于交流的内容不确定,导致导师指导的内容存在随意性;由于指导场所不确定,限制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影响了导师指导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的人数众多使得所任命的导师年龄各异,职称结构和阅历、经验各不相同,导致指导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4)年龄原因使导师不了解学员,学员不理解导师,存在沟通困难。在现有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导师都是由学校直接指定任命,学员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就形成了学生必须适应导师的特点和指导方式,而由于部分导师与所带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差异过大,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指导过程中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认可的情况。

(5)部分教师对导师制的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对导师制不甚了解,误认为是学校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压在身上,对导师工作重视不够,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授课和学术研究上;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做,自己再去管理和指导可能显得多余,于是只限于帮助学生选课,较少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6)导师制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完整的导师制度的内容包括聘任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导师职责及工作规范等。由于目我国导师制的实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导师的任职条件和聘任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加上导师职责范围宽泛,导师工作不易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尚未确定,激励和配套措施不够得力,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新思路和主要做法

4.1形成以教学小组为主体的导师梯队

导师主要依托系管理干部、教员、研究生构成(部分教员可外聘),改变以往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每名学员不仅仅是由单一导师进行指导,而是把学员和导师都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导师小组对应指导一个学员小组,导师小组由高职、中职、初职教员、管理干部及博士研究生搭配组成形成导师梯队,全方位对学员小组进行教育指导。这样既可以改变因导师与学员性格特点不同而造成的教学指导困难,又能够形成多元化知识层次,培养学员发散型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导师工作制度和总结制度,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导学工作的计划制定、协调管理等工作,还负责检查、监督、评估、考核各导师工作小组工作开展和导师的导学工作。每学期开学以教学任务的形式下达学期指导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最后进行工作情况考评。确保导师小组每周开展教学指导、每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每学期开展导师工作情况总结。

4.2采取课外全程导师制,全面培养学员

导师小组教学内容包括学员的课程学习、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品质意识、兴趣爱好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导师小组不仅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在课外对学员进行培养,并在适当时机配合管理干部做好学员在管理、训练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形成教管统一的育人机制,做到日常管理、组织训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课外指导于一体。导师组在教学指导学员的同时,要注重学员兴趣爱好的培养。广泛开展军事、科技的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员的军事素质爱好和宽阔的军事视野,提高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3实行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模式

学员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等活动,从而培养学员的科技素质;创造条件让学员到试训队或武器生产厂家见习跟踪,或参加部队的试验任务,使学员尽可能多地在任务现场感受氛围,亲身体验。每学年结束时,各导师小组要对学员一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学员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指导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不断完善指导过程,确保最终教学指导效果。

4.4开展以研促学的新型辅导模式

改变以往本科学员只是最后半年才进行毕业设计,而大三时只是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没有导师辅导的情况。在第五学期提前下达毕业设计课题,在第七学期确定,中间允许学员对内容和方向进行改变,使学员尽早在导师小组指导下,开始准备理论基础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丰富视野。同时也可将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此外,让学员直接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通过参加活动和项目,感受科研学术氛围,培养学员的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

4.5建立分组考评的机制开展考核

按照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专业兴趣、身体素质等条件分组,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小论文、期末考试等环节,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进行考评。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且采取全程淘汰机制。利用好学校的末位警示、中期考核等淘汰机制,使优秀的学员脱颖而出,末位的学员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推动全体学员共同进步。导师小组及每名导师的考核由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导师指导评估情况、工作能力等方面确定对导师工作的考核等级,并记入教员业务档案。考核等级为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教员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取消下一年度导师资格。

5.小结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采用。随着本世纪初本科生规模的大幅扩大,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本文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导师团队为核心的新型导师制,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册)[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2]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篇6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导师责任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5-02

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在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中导师制的普遍实施,对教师和导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突出创新教学环节改革浪潮中,强化导师责任心教育,将成为新理念下实施导师负责制改革的切入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在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过程中,实施了导师负责制,其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也具备条件和可行性。探讨研究和实施中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主要环节;建立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激励措施,完成了《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指导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加强和提高导师科研能力及科研实践水平方面;在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方面;在加强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在完善导师负责制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在导师负责制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是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基础

在研究型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即在本科生的大学第二年开始直到学生毕业实行导师制,对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加以指导;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保持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创新教学等实践和创新教学环节事宜,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大学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层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难看出,导师在本科生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地、富有责任地、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树立榜样,加以引导。指导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学习途径及方法的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大学的指导教师更不同于其他教师,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深远的老师。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导师既然要跟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教育,不是单指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而是更需要教师要有更加严谨治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尤其在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可以把责任心理解为爱岗、敬业和在爱岗、敬业基础上的精业,就是在爱岗、敬业的同时,要不断的掌握广泛文化科学知识,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新教育技术,不断的反思总结。在使自己的专业更“精”的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只有这样子才能用更为适合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责任重大,尤其在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她的使命崇高,更需要精业态度、责任心。大学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大为改变,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途中,加之当今社会价值观、思潮的混乱,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独自解决,大学生们急需获得一些来自学养深厚的教师的真诚建议。再者,初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教育科学缺乏认识,进校后学习盲目被动,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对今后的学习的前途深感困惑;而且,目前一个年级只有一名辅导员,平常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因材施教”难以落实。单靠辅导员工作不够,必须让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与课堂教学相互关照,以制度保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动实践之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2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从学生和导师自身意识抓起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造成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前,把有关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其内涵和意义,具备条件和可行性,以及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等,下发到学生班级和各位教师,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与学习,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实施导师制不无裨益:师生之间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不仅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教师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们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同时促使大家积极拓宽知识面,多方面提高业务素质,使学生易于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养成逻辑思维和富于反思批判的精神,并在落实中更默契地配合、互动。比如,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赋予任务的驱动、领导的重视

本科生的导师制是一种培养本科人才、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新的教育方式。总结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本科生的教育中需要明确导师的职责与任务,并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手册。在事实施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有些教师并没有学习下发的资料,对于导师制的宗旨、意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是凭着感觉在催促下敷衍完成任务而已,更有甚者视而不见,还抱怨太麻烦多事、任务繁重,平时难得见上老师一面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把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任务的意识性提高。

首先,领导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任务、细化任务;其次,领导要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最后,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机制。另外,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比尤为重要,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带,出现班主任级别的导师,试想是否有能力带好。对于还带有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授规定每届带本科生不超过两名,带有硕士生的规定每届本科生不超过4名,最好3名,使总体的师生比不高,每位教师最多带8人即可。

4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要不断的进行培训

教师的培训是一项有效培训策略,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它的特点:一是有效性强;二是受益面大;三是针对性强,通过双向选择、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等合作指导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实现“双赢”,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各系成立导师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监督考核工作。着重在于培训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师德建设,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接受培训教师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培训教师构建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指导备课和撰写教案,培训教学技能,提高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艺术。培训教师指导科研工作的能力,如课件制作、课题申报、研究和论文的撰写等;培训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接受培训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切实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石英.本科生导师制―― 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122-123.

篇7

关键词:美术教育 人文素质 教师专业化 教学评价

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合乎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专业性特色不明显,响应时代美术教育创新课题号召的活力不足,高等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也亟须制定恰当的整体规划与指导方案。

2001年教育部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学内容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开放又综合的美术课程架构。2005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9年8月正式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10年8月28日―30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培训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笔者参加了这次课程培训。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培训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综合素养、美术专业的基本技能、美术专业解读与创造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基本素质与技能。总结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本专业教学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美术课程的特征,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已成为美术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普遍注重造型基础、技艺传承,写实绘画的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协调眼、脑、手的配合性,但因文化素养的薄弱,学生创作常因缺乏新颖充实的文化内涵而显得苍白无力。协调好技艺与学生个性创意能力的关系,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1.注意专业结构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化与时代性

用发展的眼光制定教学规划,走出纯美术的局限。不仅要学习国、油、版、雕,还要学习工艺、设计等课程,关注电脑数字媒体等新的艺术形式,并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如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民间美术等。

2.注重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美术教育与文化、社会的联系

将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增大选修课比例,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课程,如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临沂大学美术学院设置的文化艺术名著导读课程,是对美育工作的实践性尝试。条件合适的教学单位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听讲座、看展览。

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开展第二课堂。走出校门,充分利用社会本土人文资源,包括民间美术与工艺、古建筑、本土特色文化等,以及博物馆、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这既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也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3.注重美术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把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掌握美术基础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程序的组织、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等。

二、积极探讨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1.采用导师制辅导学生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制定导师制度,明确导师责任,规定工作任务。把学生分配给每位教师,实行导师制辅导,新学期一开始,导师就与新生见面,分析本专业的特点、学习任务和目标,使学生很快了解情况并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定期交流学习进展情况,实行必要的指导,一直到学生毕业。

2.把创作贯穿于基础教学的始终

虽说是专业的基础教学,但艺术思维的训练是贯穿始终的,不能割裂开来。在日常训练中要注意学生艺术感受力的培养和引导,锻炼创造性思维,避免最后学生“硬憋”的局面。如在基础课中,可以让学生依据已经完成的画面进行再创作,改变色调或者提炼形式趋向意象,产生另一幅崭新的画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真正调动起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画面自然会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把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正如创作不能到最后“硬憋”,教学能力也不可能最后一蹴而就。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学会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实施方案、教学评价等,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期间。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记录教师的教授内容、自己的学习感想,也包括勾勒的草图(速写)和正式作业,还可以记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解决问题的探索等,总之可以是一个包罗任何和本课程相关的能够引起思想灵动的文字和图像的集合。课程最后要求学生以课堂笔记为基础,做一个对本课的总结性小册子作为平时作业考评内容,主要是体现学习的过程与收获,总结自己的不足和下一步要调整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可以总结编写本课程学习内容的课程设计,或者是与该课程相关联的延展内容,要求辅以PPT等电子课件进行教学模拟,每个学生有5―10分钟的讲解,锻炼其语言表达、组织教学等综合教学能力。如果学生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完成相关课题的不同内容,以锻炼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这样相互分享成绩的同时,使作品更丰富、更完美,体现出集体的力量。

4.安排课外命题研究

课堂每阶段学习的内容都可以按专业划分为独立的课题,以此为切入口,安排学生相关的课外命题研究,是对课堂内容的充实和延展,同时可以锻炼学生查阅组织资料、文字整理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完成论文或报告后与教师交流,优秀者可以向专业期刊投稿,这对学生更是一个不小的激励。

三、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要求与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美术教育学科的发展,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院校都加强了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评价标准,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教师教育新标准,2000年开始实施重视教职课程的新教师培养课程;2000年俄罗斯颁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家标准》;2003年我国香港颁布《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上世纪50年代的欧美一些国家把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纳入教育学范畴,美国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都必须有文科博士学位,所以美国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是纯研究性的学科,他们的学生也会安排作画、泥塑等课程,但完全是实践体验,明白操作方法以便日后教学使用。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提高了要求。教师专业化的这个双重要求,不仅要求美术教师具备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审美、判断、创新、组织能力,而不只是简单的造型能力。

合理的、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给专业教师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减除那些繁杂的、与教学实际内容无关的任务,把教师解放出来;完善教学成果鉴定标准和奖评机制,督促教师自我进取,把教学效果提高到与科研成果并重的地位,激励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教学评价可分为两点,一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第一点在前面已分析,关键在于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第二点要重视对每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做出积极的评价,以全面发展的理念为基础,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从学习态度、专业技术、审美意识、创造能力等角度,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展开对学生作品质量、语言表达、文字表述、综合技术运用、组织协调等能力的考察评价,明确学生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的调整。

考核标准可以分几块:平时上课占50%,包括学习态度10%、课程设计能力20%、语言表述能力20%;绘画表现能力50%。

学习态度是指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纪律和积极参与的状态;课程设计能力指领会课堂知识内涵与外延,并转化为教学组织课堂的能力,还可以包括使用计算机,比如PowerPoint演示稿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素质,能否使用普通话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课程内容,直至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绘画表现能力是专业技术的要求,考查学生能否掌握基本的专业技术与技巧,进一步实践自己的绘画语言。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美术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美术教育应该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强化人文内涵,以对学生创造性与个性的培养为重心,切实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关注艺术思潮与社会生活,综合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等广泛性人文学科,培养具备综合艺术素养、全面发展的智慧型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淑霞.绘画基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材)[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8

[2]杜大凯,杭间.清华美术――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卷3).

[3]郭祯祥.21世纪教育的展望:论生态观艺术教育与整体性教育建构.清华美术[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卷3):093.

[4]王大根.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M].清华美术(卷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9

[5]席卫权.2005年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构国际研讨会侧记[M].清华美术(卷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卷3):145.

[6]李向伟.我国高校美术与设计学科亟须构建自主性评估体系[J].新美术,2007(1):83.

[7]朱明秀.信息时代美术教育新趋势及对我国美术教育之启示[J].艺术探索,2009(5):83.

篇8

实验教学与外界环境脱节。实验教学应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高水平、多功能的实训基地,使企业、学生受益。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还不够完善。

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对策

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

1.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按基本技能训练、设计综合技能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模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金工、电工电子实习———基础实验训练———课程设计———综合系统性设计———以工程为背景的科研训练———创新科技竞赛训练等组成的一个实践训练环节链,构建一个“三层次、六类别”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多元化、系统化。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优化基础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既有面向单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又有面向多门课程的综合性系统设计等。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将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学生申报的学术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作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

3.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在培养方式上体现层次化、个性化。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行全开放管理机制,设立课外实践教学学分、开放基金项目、科技竞赛等开放激励机制,采取预约式选课开放、结合项目课题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全天开放等开放措施,设置丰富的开放实践教学内容,倡导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和实践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综合平台。

4.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创建现代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建立现代实验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心现有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实现视频教学、远程教学、远程设计等智能化、信息化教学功能,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5.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包。建设好面向行业、企业,高校网络化、共享型“专业教学、产品研发、职业培训”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包。

6.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教师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学生评估制度,每学期校、院学督导专家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教师和学校督导专家不定期跟踪听课,建立质量评价档案。

7.实行导师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在高校内实行导师制无形中加大了对学生的监管力度,有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8.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扩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的受益面,利用企业人才和资金在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以专业合作为基础,选派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出国访问与进修,加强与粤港台三地高校的合作,并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受益。

(二)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1.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实验方法改革的核心,整个实验过程均强调必须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强调学生的“三动”: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策划、引导和激励。

2.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差异较大,为给优秀学生一个最大限度的能力发挥空间,在实验任务安排上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3.课内训练和课外竞赛相结合。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每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一到两项,并对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赛时指导、赛后总结;鼓励学生跨学科组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在竞赛中享受创新的乐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网站,在国内外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投放学院网站,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介绍、仪器设备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等。实验课程的课件含相关实验的指导、实验过程、步骤、方法等。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与制作的各课程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结合使用传统的板书和挂图,避免“讲解员式”的讲课效果,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和富有启发性。

3.各种工具软件的仿真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进行设计仿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同时,这些工具软件也是工程应用中的常用工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4.网上预约教学。开通网上实验预约系统,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指导老师和每次实验的时间与内容。

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