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0: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技统计工作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通风系统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90303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2次。
2、90305回风风桥贯通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并组织实施。
3、90304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以及90304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4、组织主风机定期切换工作。
5、组织抽放泵定期切换工作。
二、通风设施
1、90303运输安装风门2道,拆除风门2道。
2、大巷刷白100m。
3、南水仓清理淤泥。
4、地面构筑垃圾池。
5、地面维修防尘管路。
6、大巷洒水。
三、瓦斯管理
1、根据井下采掘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瓦斯检查设置计划。
四、瓦斯抽采
1、组织瓦斯抽采泵切换运行。
2、编制90302综采面拆除Ø273mm瓦斯抽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3、7月份90302成孔26只,90303成孔14只。
4、90302回风顺槽拆除钢管12根。52米。
6、拆除钻孔1组,15只,连接钻孔2组,25只。
7、移钻机2台,出井检修钻机2台。
8、90303钻机调试、接线。
9、90303管路安装阀门52个。
10、90303抽放管路气密性试验。
五、基础管理
1、召开月度一通三防工作例会1次。
2、月度图纸修改、打印、存档,每旬进行风量填写;风机房及抽放泵站图纸更换。
六、其他
1、上报国家安监局曙光矿安全生产基础数据信息;上报县局一通三防基本情况表等五类报表。
2、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
3、配合长治市煤监分局“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并对检查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报告。
4、积极参加7月份安全生产月各类活动。
八月份工作计划:
一、通风系统
1、90304贯通后、90305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
2、瓦斯涌出量测定。
3、根据县局一通三防大会战实施工作。
二、局部通风
1、90304贯通后回收90304回风柔性风筒。
2、90305贯通后调整通风系统,构筑风门。移设局扇。
三、通风设施
1、更换工作面回风流牌板架4套。
2、90304安装隔爆水槽一组。
3、更换1.2m皮带机头上处风门气动装置为机械连锁。
4、90305贯通后,移设局扇位置,重新安装局扇。
5、90304回风贯通后,切眼内安装两道调节风门。
6、90305回风顺槽构筑测风站一座。
7、更换密闭栅栏两道。
四、瓦斯管理
1、根据井下采掘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瓦斯检查设置计划。
2、重点加强90302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现场监管工作。
五、瓦斯抽采
1、组织瓦斯抽采泵切换运行。
2、编制90302综采工作面拆除Ø273mm瓦斯抽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3、90302回风顺槽抽放钻孔成孔13只。
4、90303回风顺槽抽放钻孔成孔15只。
5、90303探水孔成孔5只。
7、90302回风顺槽拆除钻孔2组,24只、连接钻孔2组,24只。
8、90303回风顺槽拆除钻孔2组,连接钻孔2组。
六、粉尘防治
1、监管各生产、辅助队组采掘工作面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和转载点喷雾设施安设工作。
七、基础管理
1、召开月度一通三防工作例会1次。
2、月度图纸修改、打印、存档,每旬进行风量填写;风机房及抽放泵站图纸更换。
3、年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60台。
八、其他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单元设计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56
Course Unit Design Based on Systematic Working Process
――Take "Coating Pencil Hardness Measurement" as an example
LIN Shule, LIU Ying, YE Zhijun
Abstrac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is paper, "the film pencil hardness measurement" as an example to try to systematize the work process concept for the design of teaching unit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individual modular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 mastery track and analyz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teaching process described herein allows students to better grasp the film pencil hardness measurement. This unit is expected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ideas procedural skills as the main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promote.
Key words systematic working process; course unit design; module teaching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①②目前,这一理论主要运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整体设计两方面,其课程教学单元根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大步骤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设计。③④⑤⑥如众所周知,整体设计是课程的宏观设计、顶层设计,是单元设计的总领和高度概括;单元设计是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细化,是能否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落实到教学中的重要保证。⑦
本文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确定单元教学内容并用模块化理念创设学习情境,将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作为单元教学目的,尝试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用于教学单元设计。此外,本文在单元设计过程中引入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并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跟踪分析。
1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内涵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灵活性和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是在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下,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开发的,是有序化和整体化的统一。⑧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理解,它是指完整的工作过程,即包含工作任务的所有具体工作步骤;从课程教学组织的角度理解,它是指完整的工作策略过程。⑨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需要四大步骤:(1)分析典型工作任务;(2)归纳行动领域;(3)转化成学习领域;(4)设计学习情境。而课程内容的编排需要按照工作过程展开,.课程的载体需要符合教育教学原理要求并能传递或承载有效教育教学信息。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原理对“精细化工产品检测”课程中的一节知识《涂膜铅笔硬度测定》进行教学单元设计。
2 本单元的工作过程分析
本课题组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参考张军科等⑩研究成果对“精细化工产品检测”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涂膜铅笔硬度测定》仅是“精细化工产品检测”这门课中“涂料检测与分析”这一章中的一小节内容。由于铅笔硬度的测定是有序的、整体的过程,因此本课题组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根据铅笔硬度测试过程的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见图1。
3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
根据图1的结果,本课题组对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融合“教、学、做、评”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各模块的考核后再进行综合考核,锻炼学生独立进行涂膜铅笔硬度测定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设计见表2。
4 本单元的学习效果检验
本单元的学习效果主要根据综合考核和回顾性考核两方面组成。综合考核主要考查了学生在本堂课上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回顾性考核可以考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本节课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
本课题组通过实践,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把课堂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融入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后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涂膜铅笔硬度测试的相关知识,操作也更规范,学生综合考核和回顾性考核成绩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本文所述课堂教学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的印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本文所述教学过程通过模块化和单项考核避免学生“走神”而影响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学做一体”教学过程中,老师现场显示一次完整的铅笔硬度测定过程需要15~20min,学生需要在这段时间内保持精神集中并记下10多个操作要领,才能在接下来“做”的时候少犯错误,才能让老师在“做”的过程较容易地指导每一位学生。而本文所述教学过程在每个模块中仅需要让学生保持2~5min的精神集中,记下不超过5个操作要领,而且通过了单项考核的学生在综合考核过程能规范操作,因此考核成绩大大提高。此外,本文所述教学过程遵循了分块记忆原理,Z每个模块重点突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避免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需要重新学习零散的检测要领的尴尬。
5 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尝试在课程单元设计过程中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把涂膜铅笔硬度测定过程划分为若干模块并在模块中引入单项考核,通过单项考核、综合考核和回顾性考核跟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教学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涂膜铅笔硬度测定。由于本文所述教学过程避免了传统“教学做一体”在老师完整演示操作过程后学生仅掌握少部分操作要领的尴尬,因此适用于以程序化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上。
注释
① 刘志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2.15.
②⑧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③ 何晓文,刘红,秦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分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蚌埠学院学报,2015.3.
④ 杜世凤,陈爱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J].纺织服装教育,2015.2.
⑤ 徐微.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法律类课程改革与设计――以“民事诉讼实务”课程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09.20.
⑥ 黄君羡,李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⑦ 黎华,刘柳.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根据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年是我省“交通服务创新年”。全省交通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路是:切实增强交通科技教育工作“三个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围绕办好“十件实事”、实现“五大突破”开展交通科技教育创新,推进交通科技教育工作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服务,为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
二、工作要点
1、科研工作立足服务工程建设、服务科学管理,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创新与应用。
(1)*年省厅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主要围绕构建“便捷高效、安全优质、公平共享、法治有序、文明诚信、环境友善”的和谐交通,以提高质量、降低能耗、科学管理、安全服务为重点、难点,加大实用技术的立项,加大软科学项目的立项。上半年完成省厅立项评审并下达项目计划。7月,组织申报2008年省厅科技预算项目。
(2)组织*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及推荐工作。
(3)依托沪蓉西工程,继续争取交通部西部项目,重点是努力争取交通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4)加强在研科技项目管理(包括省厅科技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交通部科技联合攻关项目),重点跟踪项目质量。对*年应该完成的科研指令性资助项目,上半年组织各项目单位自查、省厅抽查并通报完成情况,督促年底保质保量实现计划目标。
2、信息化工作立足服务公众、服务基层,大力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完善与应用。
(1)继续推行信息化项目招投标和工程监理。
(2)组织的重点是:省电子政务项目的后续建设和公众出行服务系统的完善及应用,加强维护管理;“湖北交通”门户网站以及厅直单位、市州交通局门户网站的完善与及时更新维护;营运车辆GPS监控系统平台建设;争取交通部电子政务运政网的网上审批、网上监管试点;推广市州交通局VPN虚拟专网建设。
3、环保节能工作立足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交通企业,大力开展重点项目的应用与推广。
(1)建立交通环保专家库。在*年培训的基础上推荐评选交通环保专家。
(2)开展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开展在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环保监理工作;开展高速公路附属区营运期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情况的调研和改进方案的制定。
(3)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141号)要求对全省交通质检机构的质量进行宣贯培训,完成全部质量体系文件的改版和转换;全面开展按新准则要求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
(4)对全省交通质检机构计量认证内审员进行新一轮培训换证。
(5)贯彻实施交通部“关于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召开车船运输综合节能技术(产品)示范演示会,推广应用4-6项交通节能技术和产品。
(6)建立年耗2000吨以上标准煤交通运输企业(交通重点能耗企业)联系会议制度、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贯彻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开展汽车运输汽、柴油消耗监测研究和试点。
4、教育培训工作立足服务交通系统与行业,加强普及型、资格型、专家型人才培训。
(1)做好交职院“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复评工作,为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打下良好基础。
(2)组织开展交职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试点。
(3)加强“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落实。积极尝试争取开展省厅学科带头人推荐评选活动。重点做好工程硕士项目管理专业研究生班的开班;公路养护大专班、水运执法本科班的招生和开班;公务员核心课程培训和考试。继续组织好清华大学MPA核心课程学习、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和BFT培训学习。举办县市交通领导干部培训班(或研讨班),以及新技术、信息化、计量、环保、节能、紧急救护(重点开展营运驾驶员、客运乘务人员紧急救护培训)等培训班。争取交通部西部交通干部培训湖北项目、中加合作培训项目,并做好加方专家到恩施州开展技术援助考察的活动。
关键词:工作过程;视频编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45-02
《视频编辑》是高职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影视后期制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影视后期编辑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传统的《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往往按照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和顺序教学,使课程内容变成了简单的Premiere或AE等相关软件操作,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因此,我们对《视频编辑》进行了改革,通过对视频编辑岗位的调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从项目导向过渡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课程设计以“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明确岗位技能,重构教学内容,选择典型任务,确定学习情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自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软件操作技能训练过渡到影视后期制作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
通过对策划师、摄像师、编辑师等视频制作人员岗位能力的分析,遵循企业视频制作流程,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改革方案,将《摄影与摄像》和《视频编辑》等课程进行整合,并补充了项目策划、脚本撰写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创意策划、脚本撰写、视频采集、编辑合成等岗位综合技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突出“工学结合”,强调职业性、实践性、艺术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体现典型工作过程。
根据对视频制作岗位工作流程的调查与分析,总结视频制作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为:项目分析、脚本撰写、素材采集、素材合成、渲染输出、交付客户。
根据视频制作的实际工作流程,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我们将《校园公益宣传片》制作作为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并根据视频制作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分为9个学习模块(见表1),在每个学习模块中提炼典型工作场景,教学内容的安排强调遵循认知规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实现螺旋式上升。在学期初,任课教师就会向学生下达《校园公益宣传片》的制作任务,他们自由组合为多个小组,宣传片的制作和课程教学进度同步,学期末每个组必须按时提交作品。
三、课程教学方法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所有的课程内容均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每个教室配有投影仪,学生人手一台高配置电脑,教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操作练习交叉进行,及时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师也能从学生的操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学、做、评”四位一体。
2.项目驱动教学法
本课程每个模块的学习都由项目驱动,包含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制作四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任务目标分析现有素材,进行人员与时间规划,制作步骤设计,直至实现提交作品。
3.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来源、层次比较多,既有文理科的差别,也有艺术生与非艺术生之分。其中一部分学生前期已经具备了相关软件的基础知识,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有所学习和了解,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内容较少。所以,根据此特殊性,在开课伊始,就向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明确每一类别的学习目标。
4.角色扮演
模拟企业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创意策划、文稿和分镜头脚本撰写、素材采集、素材前期加工和后期合成全部由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完成,最终制作一部完整的视频作品,真正做到学做结合,一专多能。
5.校企合作,企业教师进课堂
“校企合作”是“工作课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我们和山东新视觉数码培训基地、济南娃娃文化传媒公司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专家不仅全程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还会每学期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企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每年暑假都有学生到该公司的影视制作基地进行实习,切身体验影视制作的工作环境。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影视创作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个主题明确的视频短片,课程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主。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作品成绩和理论测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作品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各占30%。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平时考勤、作业上交情况、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
学期末采用作品大赛的形式评价学生的作品。作品大赛要求每个组提交自己的原创校园公益宣传片,然后模拟项目竞标的形式,每个组阐述自己项目的创意策划、设计思路、制作流程及实现方式等,回答企业专家的提问,并由企业专家、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评委共同打分。
期末理论考试不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便于教师控制。而是与Adobe认证相结合,学生全部参加 “Adobe 中国产品专家”认证考试,成绩合格即可直接拿到Adobe的产品专家证书,并将该成绩做为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也为我们的双证书培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界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只有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才能在现阶段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孙春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关键词:经济应用数学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专业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编号:16SDJ014,主持人:孙少平)阶段研究成果。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为:物流概论、物流企业会计、物流系统与信息技术、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采购实务、配送实务、运输管理、国际物流、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电子商务等。要求学生要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具有物流行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运筹学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最优化的问题,应用数学模型来求得合理运用人力、物力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有关信息。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物流企业管理是以物流企业管理思想和原理为主要框架,综合研究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物流企业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基础、组织机构、市场研究、决策和计划管理、企业文化、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进行专门的研究。
笔者从工作岗位、相应的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数学能力、对应的数学知识四个方面分析物流行业人员应具备的数学能力。物流信息处理员具有信息的梳理与处理、数据处理和分析预测能力,需要用到数据拟合、预测方法以及极限的知识。商品流通加工员能够制定商品的加工、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方案等,能制订最优生产及采购方案,用到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导数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物流配送业务员具有制订装箱、运输路线方案,制订最优物资装配、流通运输路线的能力,需要运输问题、图与网络的知识。物流仓储业务员具备原材料进购、库存管理,制订采购、存储方案的数学模型能力,利用导数应用的知识。物流市场营销员具备市场开发、业务承揽、价格谈判,判断业务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变化、走向及合理定价能力,需要极限、导数应用的相关知识。企业管理员具备企业管理决策、最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方案制定的数学建模能力,需要学习导数及应用、积分及应用、线性动态规划、运输问题、图与网络等知识。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包括以下10个宏观的方面:课程信息(代码、学分、学时、授课对象、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整体目标设计(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名称、学时、子项目编号、名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实施方式、手段及步骤、可展示的结果),课程进程表(周次、学时、单元标题、项目编号、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师生活动、考核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节课及最后一次课梗概(着重介绍课程的目标、项目任务、考核方式,利用典型的案例、实例、问题和操作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考核方案(课程组集体研讨确定),教学材料(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具体课程教学设计,高职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分为两个学期来实现,共68学时。第一学期,1~5单元,16周,每周2学时,合计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活动中的函数关系分析,极限与变化趋势分析,经济最优化问题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经济总量问题分析。第二学期,6~11单元,18周,每周2学时,合计3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销售与市场、生产作业计划安排、配送与运输、物流中心选址和车辆配装、指派问题和旅行商问题、物资调运问题的图上作业法。
笔者以第4单元的第2节“边际分析”为例,具体说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能力目标:能够掌握边际成本、收入、利润的概念;能够求出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能够掌握边际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对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商家提价和降价的促销手段加以分析。知识目标:边际成本、收入、利润;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若干边际分析模型。素质目标:深刻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力训练任务:任务1,理解边际的概念和边际函数;任务2,掌握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任务3,学会边际分析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及知识讲解:案例1,麦穗问题;案例2,边际利润问题1;案例3,边际成本问题;案例4,边际收入问题;案例5,边际利润问题2;案例6,最大利润问题――边际分析模型。还有课堂操练实训任务和课下实践作业,以及课后教师教学的反思体会。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分为5个模块(情景):公司经营和生产情况分析,公司生产和产品的边际分析及弹性分析,公司总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公司决策规划的最优化模型,公司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
8个知识目标:掌握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理解函数的极限概念,掌握求函数极限的方法;理解导数及微分概念,掌握求导数及微分的方法;理解微分的经济意义,掌握微分近似计算的方法;理解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掌握求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方法;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结构,掌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初等解法;理解概率与统计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其基本方法。
15个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典型的、常用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应用其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能用极限方法确定贷款和投资方案;能进行边际与弹性的计算,明确其经济意义和做出实际分析;能用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问题;能用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对常用经济函数的问题做出最优决策;能利用利率、现值、终值和贴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能分析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总产量之间的经济关系;能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在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条件下,经济变量的积累变化、总量及平均量;能用表格表示的经济量之间关系的计算;能利用线性代数方法对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能合理的获取数据资料,并作出估计和检验;能计算产品的合格率;能对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问题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能预测连续或者离散变化的经济现象的状况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能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为指导,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课堂教学内容为“国美商场”商品采购与库存控制的最优化方案设计,课下作业为“国美商场”商品营销的最优方案设计。利用经济案例,开发实际的数学模型,应用案例驱动教学法,作为现实经济环境的仿真,是很适合高职学生的应用教学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衬托数学知识的经济背景,有意识地从经济案例量化分析中汲取建模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拨开经济迷雾、捕捉关键信息、洞察内在规律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下图即为数学建模、案例分析的基本线路图。
四、课程改革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笔者以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较早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经济应用数学课堂生态化、项目化、系统化教学模式;编辑项目化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实训实验课教学项目,编写数学建模课教案及竞赛练习册。
笔者在两个学年度(四个学期),在所任教高职学院经管系物流管理专业6个大专班级进行了实践,以2个物流卓越技师班作为实验班,其他4个普通班作为对照班,以下是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得知:卓越班期末成绩比入学成绩均值增加了18.7分,增幅为29.03%;普通班期末成绩比入学成绩均值增加了9.8分,增幅为18.56%;卓越班比普通班的入学成绩均值高11.6分,但是期末成绩均值高20.5分,增幅为76.72%,差距拉大了;根据表1和表2入学和期末成绩计算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1和0.873,这说明相关性很强。由此可以证明卓越班所采用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有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04(8).
[2]姚成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编写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
[3]程德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7).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项目 商务英语 国际商务礼仪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我们对商务英语专业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其岗位主要为外贸业务员、外贸文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我们对这些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了分析并按照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相似等原则将其划分成若干个行动领域,即外贸函电写作、外贸单证缮制与处理、商务沟通、国际贸易实操、电子商务操作和办公室事务处理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将这些行动领域转换成一定的学习领域,即学生学习的课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商务英语阅读、外贸函电写作、外贸单证缮制与处理、商务英语听说、国际商务礼仪、商务英语沟通、国际贸易实操、外贸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操作和涉外秘书事务处理等。
一、课程定位
国际商务礼仪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国际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及不同场景所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英语表达,同时了解部分国家的礼仪习俗,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它为商务英语沟通、国际商务谈判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惯例。
2、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礼仪习俗。
3、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及不同场景所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4、掌握与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英语表达。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礼仪知识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课程内容设计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为依据,按照接待客户类型不同,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项目,即三个学习情境。项目是以接待客户的完整过程为主线,根据完成各项目所需知识选择理论教学内容。
(一)项目一:接待参观展会的东南亚国家商务伙伴(12学时)
1、学习内容:展会礼仪、会谈礼仪、宴请礼仪和送别礼仪。
2、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仪容修饰、着装;
(2)能运用展会礼仪接待商务客人;
(3)能正确地使用称呼并掌握交谈的技巧;
(4)能进行合理的会谈座次安排;
(5)能够运用中餐宴请礼仪进行宴请招待活动;
(6)能够合符礼仪地送别商务客人;
(7)能够运用亚洲国家的商务礼仪接待亚洲商务伙伴;
(8)能运用相关的英语表达进行沟通交流。
3、课堂实践
(1)学习化淡妆、打领带;
(2)坐姿、站姿、走姿、蹲姿及手势和微笑训练;
(3)进行展会接待的模拟练习;
(4)模拟练习会谈的座次安排;
(5)模拟练习中餐宴请时的位次安排;
(6)进行送别的模拟练习。
(二)项目二:接待参观工厂的欧美国家商务伙伴(8学时)
1、学习内容:接机礼仪、参观工厂礼仪、会谈礼仪、宴请礼仪和送别礼仪。
2、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欧美国家的商务礼仪接待欧美商务伙伴;
(2)能正确地进行商务介绍、握手、使用名片;
(3)能运用合适的礼仪带领商务客人参观工;
(4)能够运用西餐宴请礼仪进行宴请招待活动;
(5)能运用相关的英语表达进行沟通交流。
3、课堂实践
(1)模拟练习接机时的商务介绍、握手和名片使用;
(2)进行参观工厂的模拟练习;
(3)模拟练习西餐宴请时的位次安排;
(4)模拟练习西餐各式餐具的使用;
(5)模拟练习西餐的点菜。完成这个项目需要8学时。
(三)项目三:接待前来谈判的阿拉伯国家商务伙伴(8学时)
1、学习内容:接机礼仪、谈判礼仪、宴请礼仪、馈赠礼仪、送别礼仪。
2、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阿拉伯国家的商务礼仪接待商务伙伴;
(2)能够正确的使用商务通讯工具并掌握相关礼;
(3)能按照谈判人员的仪表仪态要求进行商务谈判;
(4)能进行合理的谈判座次安排;
(5)能正确地进行签字仪式时的位次排列;
(6)能进行合理的乘车座次安排、能合理的安排上下车的先后顺序;
(7)能符合礼仪的赠送和接受商务礼品;
(8)能运用相关的英语。
3、课堂实践
(1)情境模拟练习商务通讯工具的使用;
(2)模拟练习商务谈判的座次安排;
(3)模拟练习针对支付方式、装运等的商务谈判;
(4)模拟练习乘车的座次安排和上下车的先后顺序;
(5)情境模拟练习商务礼品的赠送和接受。
四、课程教法设计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主要采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同时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以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为主线,经过导学及知识准备,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训练,教、学、做合一,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评价,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中展开,项目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并提高其国际商务沟通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可以用实际商务活动的案例来来介绍所讲内容,特别是列举一些因为在商务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出现差错、在商务场合礼仪规范上出现失误而导致合作失败的案例,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案例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三)“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该方法是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之下,让学生扮演特定活动中的有关角色,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建议在讲授商务谈判场合主客双方位次安排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主客双方以及同一个谈判小组内的不同角色,例如总经理、翻译等,反复演练,达到学习目的。
(四)“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商务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建议在完成中西餐宴请礼仪教学任务时,教学地点就可以选择在实训室,教师提前准备好中西餐餐具等,在真实的场景下完成中西餐礼仪等技能训练。
五、结束语
课程开发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将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单位、毕业学生的调查反馈意见,不断进行课程深度开发和改进,提高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北京: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应用作为新时代的一门技术,已应用到各项专业领域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以及office软件,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职业准备课,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第一学年,然而它却不同于其他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学对象的差异大,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是有增无减,课程要求能力目标不断加强。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已不适应目前的教学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在教学目标方面,课程成过于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操作技能训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明显偏低。
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依然使用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教学内容方面,忽视实用性和趣味性,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求,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针对以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对于本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设计。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更能充分体现“面向操作技能应用”的教学理念,工学结合,基于真实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以专业为载体实施课程的整体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就业平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下面就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设计。
3.1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要求,并能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通过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情景案例,使学生能完成相关专业生产任务中的各类技术文档的处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MS-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 2010、Excel 2010和Powerpoint 2010工具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使学生达到技能能力、素质能力和拓展能力目标。
技术能力方面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Office办公能力,构建并使用局域网的能力以及日常维护、排除计算机故障的能力。素质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合格的政治素养、极强的合作精神,一定的英语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助的学习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拓展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分析解决问题、思考探索的能力,同时具有勇于挑战困难,创新设计的能力。
3.2 课程设计
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特点,对本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案例设计,具体工作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工作文档制作、建设方案制作、设备使用、设备管理五个具体工作过程。从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能力领域方面进行分析,行动领域中学生能用计算机实现各类基本软件的操作,能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编辑文档、数据和文稿,能用网络进行工作技术文档的搜索下载。行动领域包含13个情景案例,案例内容为:岗前培训计算机基础操作、制作公司招聘启事、制作员工入职培训手册、制作员工旅游策划书、制作项目建设方案、制作设备使用培训文稿、制作设备操纵规程、统计设备维护费用、制作固定资产管理表、制作市场部绩效考核表、年度部门汇报业绩演示文稿、制作年终总结演示文稿、加快工作效率。通过行动领域中的情景练习,学生达到能力领域中的要求,能完成技术文档的制作,对毕业论文编撰和排版。
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符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景案例中的文档主要从专业(技术文档);项目(技术)汇报;企业宣传海报制作;方案设计;产品销售情况统计;企业信息管理;职位竞聘演示文稿等中提取,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连接;教学内容选取同时考虑高职在校生学习基础、文化程度、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不同;对计算机的认识、应用能力存在的差异,对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学生个体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关键词: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
科技查新是一种关于情报研究的工作,其工作方法依托于文献,一切的资料来源都是以文献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将文献检索与情报研究有机结合,最终汇总出一个精准无误的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汇总方法是综合分析、科学审查并不断的分析对比得出结论。查新的整个过程是客观并且严格的,要有理论依据和鉴证事实,科技查新不等同于文献检索更不等同于专家评审。纵观科技查新的整个发展系统与现在的全貌还存在着资源不共享,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在科技查新工作网络化管理方面,本文将在明确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关于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新型标准化网络模式构想。
1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概述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就是是依托于网络建立一个稳定并且有序的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查新工作。现阶段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图书馆运用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本部分将明确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
1.1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
科技化网络化的管理系统明确来说就是在科技查新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既可以简化管理的相关繁琐程序还可以结合网络自身操作起来轻松便捷的特点来进行网络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
具体说来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一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与传统的科技查新方式相比,网络化管理系统只需要电脑磁盘中与相应资料库匹配的空间,更节省资源;另一方面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实用性与直观性强,只要掌握了操作方法就可以实际运用,并且科技查新网络化的管理系统界面简单,易于操作,这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相对显著的一个优势;科技查新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又一方面优势是较之传统的查新方式相比更简单快捷,并且更重要的是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最重要的是科技查新的网络管理系统便于项目统计分析,并且能够更快捷的提供领导决策。
1.2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劣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级人员对科技查新期望值的上升,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劣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政府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无论是传统的科技查新方式还是科技查新的网络化管理系统都要求过高,科技查新的系统亟待优化;另一方面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体系尚且不规范,急需有一个合理的方案进行完善和管理;最重要的是,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被要求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这样的三高要求对于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但是针对现阶段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实力来看,无疑是挑战大于机遇的。这就是现阶段的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具体分析。总结起来优势就是节省资源、操作简单、范围广泛,劣势就是现阶段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继续完善和规划。
2 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式构想
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现阶段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有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就能够系统的完善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使之更加有序的工作与分析。本部分将提供一个关于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式。关于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式具体由四个系统构成:科技查新客户端系统、生成用户查新报告系统、统计查新数据系统、全国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的查新系统。
这四个系统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的构成环节,缺一不可。其中科技查新客户端系统是实现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标准化的第一步,要求相关使用该系统的人员注册登录并进行委托;生成用户查新报告系统要求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首先形成一个报告的具体规范格式,然后将用户的需要分类保存,最终达到满足更多的顾客的需要的目的;统计查新数据系统是基于生成报告之上是,将报告统计后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用户重复搜索也要多次提供更多麻烦;科技查新全国统一模式的统一标准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标准化实现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全国实现一个数据的明确统一才能更规范更系统,更方便于无论是工作者还是使用者,这要求国家能够明确相关规定,统一要求项目信息与字段。
这就是最完善的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构想,一整个标准化流程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其中顾客方面的规划是基础,报告方面的规划是核心,全国同一系统的建立是最终目的与要求,是实现科技核心网络化管理标准规范的最终要环节。
总之,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在随着科技查新的越发广泛的应用而逐渐进步发展并被推广。科技查新网络管理系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他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也有着需要完善的劣势,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最终达到最优发挥的效果。另外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需要优化和规范,最合理和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要实现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是科技查新网络化管理系统无论是之于使用者还是管理者都便捷合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