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20:28: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过四天的教育技术技能基础的培训,在王老师悉心教育下,和跟其他老师一起学习、交流,使我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
第一天,在王老师的指引下,我认识了几个外校的老师,我们还组成了一组,改名为“小蚂蚁特工队”,我还被推选担任小组长一职,我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我们改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有小蚂蚁的精神,就算小小的力量,只要团结起来也能创造无穷的奇迹。在我们的努力下,在第一天的培训中,我们“小蚂蚁特工队”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那是很好的开头,我们都对以后的培训充满信心。
四天的培训我总结如下:
1、压力大,高密度的培训任务又迫使我们拿出十分的精力来学习这门适应未来教育的必须掌握的技术,并且从中受益非浅。
2、从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学习让我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上,只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应激烈的竞争。
3、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像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在现今的现代化教学中经常使用,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时下,很多地方都在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这是大好事,但就笔者看来,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还有我们平常订阅的教育教学杂志,多数选题只是与教材教学或者班主任工作相关,却很少看到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如何上好这门课,令不少教师都感到头疼。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与学生交流思想的最好机会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课程,无章可循。学校只配发一本课本,没有任何参考书。而学生们正处于心理、生理特别活跃的时期,只按部就班讲课本,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更新与他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知识。如果教师授课流于形式,只是应付式地讲完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的心理并不能起多大正面影响,那学校专门开设这门课程又有何意义?作为心理健康课教师,我始终牢记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的授课,要真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着想,这样才无愧于学校,无愧于家长,无愧于这门新课程。
没有辅助的资料怎么办?我自费订阅了《校园心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杂志,购买了不少与青少年心理有关的书籍,例如,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世界我能行》、《卢勤谈如何爱孩子》,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等。上网时,我最爱光顾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并做了大量笔记。为了使自己理论知识扎实,我还参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资格培训。
我所任教的初一学生,年龄普遍在12~14岁这个阶段。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身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都尽量想周全。因此我并不一味遵循课本编排,而往往会另编教材。每准备一堂课,我都会翻阅很多资料,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给他们上课。学生们很感兴趣,课堂上也积极参与,我所要传授的知识他们也就轻松接受了。我的课时不多,但在很多学生心里,却变成了一种期盼。
二、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懂得道理
例如,通过集体按摩活动,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室座位推到两边,请自愿参加的10名学生站到场地中央,排成一个纵队。后排学生给前面学生敲背,时间一分钟。有些排在后面的学生认为自己拥有主动权了,就使劲捶打前面同学;而有的却是因为受了后面同学的重击,满腹委屈,只好把它发泄到前面同学的身上。他们都把前面的同学敲打得哇哇直叫唤。一分钟到,我招呼大家停下。又请学生们一律向后转,同样请后面同学给前面同学敲背。这下可热闹了,因为顺序倒了过来,刚才饱受重拳的同学,反过来都在狠狠地还击原来的施暴者,自然又轮到那些同学在尖声怪叫了。只有那些原来很友好的同学得到的是同样温柔的敲背。游戏结束了,我问第一次用力过大的同学有什么感想,他们都自嘲说,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人家敲打的对象。如果让他们再来一次,他们就会自觉轻轻地敲背,再也不会那么用力了。
我告诉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大家改变处境的机会都很多。“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的地位往往会随时光而改变。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特别是有权有势的时候,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把自己所受的委屈施加在另一个弱者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定要心存善良,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建立学生详细档案,密切关注学生发展
在我所教的12个初一班级中,我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详细档案:班级、姓名、特长、缺点、苦恼。这些材料的取得有两个渠道,一是我要求每个学生交上来自我简介,包括优缺点,特别要写出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扰。另一个,来自同班同学,他们给每个学生做个评价,包括最喜欢他(她)的优点,还有最不能容忍的缺点。
这些资料,我按班级打印成《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上课时就随时带着。下课后,我都要找其中问题较大的学生谈话,把同学对他(她)的评价交给他(她)自己过目。并告诉他们,这些优点证明你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孩子,但还有同学提到你的这些不足,你更要引起重视。这种单独谈话,很有震撼力。从一次次反馈信息来看,这样处理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普遍的自律性提高了不少。
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我每周只有一节课,相处时间不多,但我随时在关注他们,并经常与他们班主任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平常的情况。一有波动,我就立即找他们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出现了反复不要紧,老师相信他(她),老师永远在关注他(她),希望他(她)能稳稳走过这段青春期的泥泞路。
四、互找优点。增强学生自信,融洽彼此感情
期末的时候,我请每个学生给班上别的学生写张纸条――《特别的欣赏给特别的你》,找出他(她)至少三条优点,并一一举出例子。有位女生成绩不好,长相不佳,家境也不行,一直感到很自卑。但她没想到,她认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同学眼里却特别的珍贵。有同学给她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觉得你特别善良大方――那次我没钱回家了,你主动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伙食费借给我作路费;我觉得你特别会关心人――还有一次我生病了,你一直提醒我要按时吃药……”诸如此类的小事,别的同学也写了不少。这位女生接到同学们给她的留言后,当场就哭了。她说,自己一直以为从自己身上找不出什么优点,可是没想到同学们会那么在乎她,让她觉得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她告诉我,这是她进初中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要一辈子好好珍藏。
很多学生收到别的同学给他(她)写的纸条后,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就是好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自信,还感觉到同学与同学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相互交流,我们的学生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他们也会更自信,更爱这个班集体,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五、多渠道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除了课后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还利用做校值日的机会,深入学生宿舍。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吃穿用带,他们的家境好坏,他们在宿舍里的人缘状况等。这些情况,往往是那些只停留在教室里的老师所不能知晓的。而掌握了这些,对于教师辅导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更容易找出问题的症结,因此效果更明显。
很多学生有心事都愿意找我聊天,或者塞张小纸条,把他(她)们心里的苦闷告诉我。我本着保密的原则,与他们倾心交谈,站在他们的角度,体会他们的苦恼。并把自己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告诉他们,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惑。
我还把自己的QQ号码告诉学生,他们如果有什么不方便直接对老师说的事情,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作不见面的交流。在网上,他们可以不必担心暴露自己的身份,更有勇气向我说出他们对功课、对同学、对人生的看法,以及他们心里那些未曾解开的青春之结。
更有学生觉得她的心事只有写信才能更好地表达。心里难受了,在信中尽情倾诉,偷偷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并要求我的回信就放在原来位置,她自己来取。就这么来信回信,她心中的烦恼慢慢消散了。在最后一封信中,她也终于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告诉了我,并且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字:“刘老师,谢谢您!”这个事例我把它整理成教师随笔《孩子,你的心事老师懂》,寄往《教师报》,上了2008年8月31日的第四版“成长”栏目的头条。
在这两个学年里,我所教过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自杀或者离家出走,就连学生之间打架斗殴、沉迷游戏等现象也大为减少。对此,我深有体会,要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单靠一本教材、几节课、几天、几句话就能达到的。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并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尽自己最大的爱心和耐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这样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创新主题班会过程中,教师要改变“钦差大臣”的身份,只对班会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在他们自己组织的班会中,他们不再是看客、观众,而是全身心投入的参与者。这时,所有的活动就不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他们个体需求的自然体现,他们的言语、行动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样的班会才充满生命活力。我们学校从2009年起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其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们在主题班会课也贯穿这一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定方案。学期之初,班主任及少队辅导员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思想需求,组织学生共同研究本期本班德育活动方案,确定本班主题班会内容,然后将主题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教导处申报。这样的操作办法,既充分尊重了学生,又使活动主题特点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班的《学期班队活动主题申报》获得学校教导处批准后,班主任会组织一次主题活动承包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组人员的优势,确定承办的主题。小组在申报前,要先进行论证,看看本组成员是否有能力组织完成该项主题活动,同时要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承办理由,经过PK,获得多数同学同意的,申报成功。小组在申报成功后马上要制定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向全班同学告知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班主任要关注准备情况,确保主题班队活动顺利开展。教师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表演的舞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创造空间还给学生,班会课才会名副其实地解决学生问题。 几年来,学校各班的主题班队活动都是依照学生“承包”的方式进行,整个活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是协助者。在这种活动模式下,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态度非常投入、积极,学生由“要我听,要我做”,变为“我要听,我要做”。学生的思想由被动变为主动,所以活动的效果特别好。
二、让主题班会突破时空的界限
主题班队会的活动形式,不仅仅在教室里,还可以拓展在教室外,不仅仅在校园里,还可以拓展到校园外,让校园内外都成为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学习文化、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大课堂。例如我们组织的户外主题班会:野炊,其活动目的是生存能力体验教育,活动程序是:(1)联系活动地点;(2)准备活动物品;自带煮饭工具、米、菜等;(3)步行到梅州市农科所先参观,后野炊;(4)小组合作进行野炊活动。这样大型的户外实践活动,我们将它交给学生去承担。学生在户外的活动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同学在参加户外实践活动之前,要先进行活动分工,每个学生都会承包一至两项任务。如野炊活动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需要带哪些工具与食物,怎样生火,怎样煲饭,怎样炒菜等等,这些事情在出发之前都由学生自主安排,一一明确。各小组把具体安排情况报告老师,有问题请老师协助解决。当孩子们到了户外之后,他们会把自己的经验与小组同学分享,把自己带的食物与大家分享,他们主动为小组每个人服务,让每个同学在实践中获得许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在快乐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感受自然的神奇,感受人间的温暖。
创新主题班队会的活动形式,让校园内外都成为班队会的课堂,课堂空间大了,活动形式多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情感体验等都具有更大的提升了。
三、开发社会资源,丰富主题班会的活动内涵
一、基础教育改革是时代的产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保证新世纪的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就势必带来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教育变革,这就必然要求有一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面对这场教育大革命,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以全新的观念,标新立异的思想,全方位、深层次的素质,驾轻就熟的教育能力,开创基础教育改革新篇章,描绘基础教育改革新蓝图。
二、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
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基础教育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为了突出这个主旋律,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示来,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着眼于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知识能力结构的形成,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培养21世纪高质量的新型人才,他们应是既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彻底改变那种以高分为评价学生标准的做法和惟书、惟师、惟分评价学生学习的不良做法,要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
第三,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由传播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开启学生思维活动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三、提高创新能力,突出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保证。
基础教育课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作为实施基础课改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作为实施基础课改的归宿。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紧迫感,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教育,实践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为完成此项举措,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教学本质决定的,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所说学生为主体,是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学生为主体,并非说以学生为中心,也绝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于领导地位,要掌握教育方向,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把握教学进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思维能力得到超前提高,创造性得到超常发挥。
2、优化师生关系,以和谐平等为准则。
优化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改的必然要求,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荣誉,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从被动中解脱出来,做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视学生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只能接受,不能有疑,无视学生权利,无视学生潜能,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极端做法。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充分发扬相互为师的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践性。
3、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重点,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教师的任务不是向人脑的仓库里装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倡运用启发、诱引、点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不断研究探索新知识、新思路。通过创设情境、激励、愉快的教学,自然地指导,恰到好处的引导等,使学生个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才能正确获取新知,才能科学地进行创新及实践,
四、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是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持续发展,不断深入的重要方略。
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树立教师终身学习观念已成必然,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才能肩负基础课改赋予我们的更高要求。
1、终身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同志在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可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必将为人们终身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常言道,艺高为师,作为基础教育课改的主力军——中、小学教师,只有牢记并发扬终身学习精神,才能保持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优势;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10-0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及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亲历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优势地位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就是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语文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位老师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方正奥思等软件,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能生动、形象、逼真地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这些课件是教师讲解的一个展示平台,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主性地学习。
二、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
第一,营造氛围,丰富阅读感受。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黔之驴》一课中,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运用多媒体出示幻灯片――猛虎下山;就是这百兽之王也有惧怕驴的时候,继而引出“惧驴” “识驴” “戏驴” “吃驴”一系列画面,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抛出点拨式质疑: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改变驴子的命运?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驴子应保守一些,不要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有的说驴子应该知趣,早一点逃之夭夭;还有的说驴子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智取胜。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
第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如在用课件执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既设计了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有从网上下载的作者资料、图片,还有用FLASH动画制成的春景图,再加上实景拍摄的春色图,让学生陶醉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同时还会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第三、充实课堂,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笔者上的《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内容用Authoeware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中,让学生观看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然后让学生谈感想,美丑善恶他们自然明了,还有的学生在课后写了建议书。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会使学生得到深深的教育。
第四、扩展视野,提升语文素养。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挤身于社会,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阅读量,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教学《中国石拱桥》,可以补充石拱桥的各种文章、图片,补充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大量与课文教学相关的资料集中存放于其中,不仅课堂教学中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而且也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知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新课改。而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阶段,我们应当以新课改为背景,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必备属性。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受欢迎程度,一个积极向上而又充满正能量的老师往往是更加受学生欢迎的,学生也更倾向于接收其传授的知识。老师如果能够通过自身的独特方法,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新知识,培养出高素质。这样,原本漫长的上课时间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得教师受学生喜欢。
2.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习内容
我们应当在新课改下,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走出课堂,走向室外,体验不一样的现代化教学。在室内教学中,学生们接受到的是理论知识,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们学到更多的则是如何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这对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有吸引力的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定期开展课外活动还有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维护课堂秩序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则相对被动,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在现代化教学中,我们应以新课改为背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能动性学习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2.积极发挥干部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应当培养自己的骨干力量,培养筛选出来的较为优秀的班级干部,让班干部协助自己的教学管理活动。这既能够提高语文教师自身工作的效率,又能够提高班干部们的管理能力。同时,由于班干部往往同班级同学更为亲近,也更了解班级同学,更易于同全班同学一起寻找出一条适合本班全体同学整体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
三、倡导启迪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对于特殊学生因材施教
对基础较为薄弱,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应有足够的耐心,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并不断鼓励,使之慢慢进步。而对那些成绩优异或者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则应当着重培养,将他们任命为班级干部或者活动的组织人员,在班级管理或者活动中委以重任,使之成为学习和活动中的带头人。
2.巧妙点拨,引导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主观性和发展性,鼓励学生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模式来引导学生来培养这种能力。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采取小组教学的模式,分组观察、分组思考,促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一文时,学生可能会对文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以及“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产生疑问。因为前两句的意思是说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难以相见;而后面的两句似又在说河汉清浅,相隔不远。针对这样的疑问,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多方位解读文中的意境,也可以通过讨论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也可以从中点拨,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前文说牵牛星和织女星相相距遥远,后文又说河汉清浅的意义在于突出牛郎和织女的深厚情感,虽然他们相隔甚远,但是由于彼此之间深厚的情感,使得心灵之间的距离被缩短,故有“河汉清浅”的感叹。通过教师这样的多角度引导,再加上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就能够对课文的内涵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们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学才能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龙.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
[2]赵苏英.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
[关键词] 美术 基础教育 革新 社会接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甚至到现在,或在将后更长一段时期内,对美术基础教育的普及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明显是一个难题,起码我们当下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们能够真心诚意地把美术基础教育当作是现代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那么,我们一定就会维持某种赞许,并且会必须做出相应的某种价值评判。但是我们并不能设定这一点,我们觉得对最合适的美术基础教育的价值准则一定也与那些产生于我们社会文化极为不同的教育氛围中的其它事物有关。另一方面,美术基础教育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社会的接受问题。当然,鉴定革新有利与否的标准是看这个事实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当然,现代教育实践已经无可辩驳的证实,美术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无比重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也许,造成我国美术基础教育落后的一个原因是将无意义的简单基础美术教育和有意义的全面的美术基础教育事实两者混为一谈倾向的缘故,但我们得分清如下三个独立的问题:基础教育单位在社会中充当美术基础教育的施教者或反施教者的角色的问题;我们用于区分个别基础教育单位的独特美术基础教育手段的问题;美术基础教育单位或个人对待个体创造、革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须分清一个基础教育单位关于美术教育的关于创造性教育的主张和它们是不是富有创造性教育手段的问题。如果这一基础教育单位并不是崇尚创造的教育主体,那它很可能不在它的教育过程中着重表现创造性和独创性。则它常常会用这个社会所接受的术语――它会说它遵循教学大纲――来解释其基本的教学过程。本来,“这种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艺术作品的趣味性,特别是使儿童感兴趣。另一个目的是帮助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和利用艺术作品。”①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中国的美术基础教育很少强调美术的创造性教育和美术的社会功用教育,忽视了美术对人的成长意识的功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改革,美术基础教育的创新问题和社会功用问题将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在一个传统文化中,创造性不太可能建立起一个新的传统,但它或稍稍减受既存传统的作用。”②各种因素使得我们难以在素质教育中的美术基础教育问题上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当然,在这过程中,会有不少人认为革新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一些人则会认为革新是危险的。其实,美术基础教育革新与否最终还是要被社会所接受和检验的结果。这是因为“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活动,而是注重艺术活动的功能和效应的教育活动,艺术教育学研究如何通过符合一定价值取向的教育媒介实行定向控制,从而获得明确的教育目的。因而,艺术教育是具有定向性、调控性、有序性的教育行为,也是在施教者严格的调节、控制、引导下有序进行的艺术活动”。③
“任何改进都是进步”。当然,美术基础教育的革新势必将会带动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知道,美术基础教育革新问题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教育革新和美术革新,在这里美术与教育是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在美术基础教育实施中,美术方面本身也包含有教育的要素,教育本身也包含着美术的因素。
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查,将受过良好美术基础教育的和未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两组中学生分为两类。结果我们吃惊地发现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那组学生心态乐观,对事物的认识主观而恳定。而未受到良好美术基础教育的那组学生心态较为消极,对事物的认识客观而不太恳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不妨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一组爱好学习美术知识的小学生认为画上的苹果是幸福的象征,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愿意学习美术知识的小学生则认为画上的苹果是吃的东西,只是水果的一种。这是两组截然不同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中,美术教育的结果显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如前所述,但我们不能只以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来鉴别人的创造力或对某种教育成果的肯定,但我们却绝不怀疑亚德佩巴的观点,即革新是创造力的一个因素。
在我们仔细地划出这些必要的区别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美术基础教育革新以来的美术基础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但它并不注重单科知识的简单灌输,也并不整体划一地使人都成为艺术家;也并不等同地使人感受到传统社会的赞赏。而是使人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至少不会对美术知识完全是一无所知的状态。这样,美术基础教育的革新问题才可以完全被社会所接受。
注释:
①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14页。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性格
新教材给教师带来了全方位的改变,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教师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都应围绕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由重教轻学转变为以学为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渗透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重视知识过程的教学,增加趣味性、直观性,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建立多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有持久的学习劲头和攻关难题的精神。教材中的“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如运用实际生活中福利彩票中奖率、打牌时牌的分布可能性等来导入“概率和统计”。
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只有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学生才会“喜欢数学”,“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如笔者经常在猜谜、变魔术等游戏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习心理,培养数学思维
初中的学生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感性多于理性,尽管已经有了比较粗浅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从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出,他们的数学思维是不够严密的。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刺激他们的丰富想象;不断联系实际,积累表象,为学生想象创造条件;不断鼓励学生观察研究事物,引导学生想象。如讲“三角形全等”,笔者先用硬纸片剪出两个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其特点,通过将其重叠,改变叠的方向,探讨重合需要具备的条件,进一步思考重合的方法。
三、开发非智力因素,促进创新思维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许多家长和教师通常会面对这样令人困惑的情况: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智力很好,数学学习方面却显得非常迟缓。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者方面,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能否注意到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要知道大部分学生数学的智力因素差异不会很大,关键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就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的差异。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适时调整阶段性学习目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习目标要切合实际;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激发创新思维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在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非智力因素的最高层次。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控制作用,对其学习活动效率有着巨大的间接影响。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成功,而学业上的成功又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之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业上的抱负水平,更加勤奋、积极进取。
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优异或学业有成的关键是学习是否勤奋。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品质要从平时做起,从点滴事情做起。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长时间培养的结果,可以终生受用。其次,通过有益活动,鼓励勤奋者,把学习勤奋当作学习的考核内容。性格是由动态的各种心理因素逐渐转化而来的静态心理结构,性格依赖于心理因素的变化。心理素质的差异往往造成性格差异。人们在学习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成功或遭受挫折,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影响人的社会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讲究心理卫生,重视心理健康,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培养勤奋学习的品质;第二,培养协作精神;第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关注非智力因素,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