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6: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站岗检查整改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速铁路 中间站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043-03
相较于普速铁路运行的货运列车、普通客车、时速160 km/h动车组,高铁运行时速250 km/h动车组和时速300 km/h高速列车,列车运行速度高,对于中间站设备的可靠性、环境的可靠性和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1]。在非常情况发生后,CTC列控系统转入非常站控状态时,应急值守人员才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非常行车。此时,行车设备安全保障度低,作业环节复杂,往往还夹杂着协同作业的各个部门、岗位以及上级指挥人员的干扰,必须依靠作业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才能提高安全保证系数,因此,保证非常情况下作业安全的安全管理是不能轻视的[2]。
苏州站隶属上海铁路局,连接京沪铁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是我国广大高速铁路网中典型的中间站[3]。作为高速铁路的中间站,苏州站担负高速列车的接发、旅客乘降和换乘组织等重要工作,其安全管理具有高速铁路特殊的特点。为保证安全,苏州站建立了以下安全管理策略体系。
1 创建高铁中间站安全管理文化
苏州站在建设高铁中间站安全文化方面重点突出了4个方面的高铁安全文化:一是安全物质文化。高铁站作为新建站房,原有的设计并不能一定满足现场实际安全需要,比如高铁昆山南站,京沪场和沪宁场共站,站场之间原来没有隔离带,这就造成了夜间施工维修人员存在跌落高架的隐患;高铁线路站台两端原来都没有设计进入线路的扶梯,这就造成了作业人员上道故障应急处置、扫雪除冰等作业必须攀爬站台,劳动安全隐患突出。高铁站通过一系列作业环境整治、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善、安全物质文化建设为高铁安全提供了基础保证;二是安全行为文化。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周围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纠正别人的不良习惯,所以高铁站在日常的作业中必须要形成良好的作业氛围。苏州站对照“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目标,定期组织高铁站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比赛,对考试成绩优异者进行全站表扬,并给予一定力度的物质奖励,提高职工学习的热情。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设立标准化作业竞赛,按月对照作业标准对执行情况进行评比、奖励、考核。同时,职工个人的行为也纳入高铁中间站的部门评比内容,通过个人与集体的双重评比,营造人人按标作业、遵章守纪的安全意识;三是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有对应的制度做保证。随着高铁的开通运营,苏州站针对高铁特点,修订了《苏州站干部安全包保实施办法》《苏州站管理人员现场安全检查量化制度》《苏州站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重点放在干部作用发挥、岗位职责履行上,坚持有责必负、失责必究,促进各级干部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作用。2012年苏州站干部应完成量化检查次数10 116次,实际完成15 140次,兑现率为149%。同时,苏州站坚持规范考核,体现严肃的运作。如2011年9月,管纫桓咛站因施工组织违反了路局关于委托登销记、驻站联络、安全防护等事项的相关规定,在车站月度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中,该站5名管理人员被责任追究,经济考核额达5 720元。同时,车站还建立直属站层面的现场安全控制每周点评制度,使现场安全控制状况始终处于全站管理层的视野之中,以此推动了干部管理作风的转变,确保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安全观念文化。高铁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是安全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管理的核心,管人先要管思想,要抓好安全工作的思想教育。苏州站始终把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教育作为高铁中间站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苏州站组织中间站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两纪一化、安全意识”系列教育活动,并形成制度化和经常化,定期根据中间站的生产任务和安全形势,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与经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同时,注重利用历年发生的典型案例,特别是造成的职工人身伤害和损失,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来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真正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调动起职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以京沪高铁苏州北站为例,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全文化线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完善图书阅览室功能、规范借阅办法、不间断更新图书,将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的点滴瞬间制作成照片“幸福墙”,切实增加了职工爱站敬业的凝聚力。
2 建立高铁职工队伍保障机制
(1)实行高铁人员准入制度。车站严格按照高速铁路中间站人员精干高效、素质优良、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配备要求,严格准入条件,实施源头控制,从高铁联调联试开始,就对照高铁准入条件对相关岗位作业、管理人员进行筛选、储备,确保源头达标。以京沪高铁人员为例,苏州站积极开展调研,克服车站既有人员紧张、年龄老化的实际困难,内部挖潜,坚持选配一定比例年龄轻、形象好、业务精、素质高的优秀人员送至高铁站。同时,根据高铁人员准入制度要求,车站细化制订了《苏州站京沪高铁人员培训工作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抓好高铁人员的系统培训、轮岗培训和全员培训。一是区分送培和自培层次重点。依据路局编制的指导性培训大纲细化公布了中间站站长、应急值守人员、客运服务人员培训计划,明确了路局组织重点和站段组织自培两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到开通前:车站共组织各类培训班21期1 541人次(其中:输送参加路局举办的培训班共计7期226人次,车站举办京沪高铁人员各类培训班14期1 315人次)。二是区分阶段推进落实。依据京沪高铁2月20日联调联试、5月11日试运行、5月26日满图试运行、6月10日后具备正式开通运营等时间节点,分阶段逐步推进联调联试人员、试运行人员、客运服务人员进场等相关人员培训工作,突出应急响应能力和四新知识等重点,严格考试考核纪律,做到培训对象“一个不漏”,考试结果“一个不放”,保证做到全覆盖全通过,为联调联试、试运行和开通运营提供技能人才保证。三是结合模块化教学,精心搭配,确保培训内容完整覆盖。在客观分析职工岗位经历和任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职工岗位实作技能培养。
(2)积极组织实施高铁人员培训。苏州站结合高铁站运营实际,梳理完善一系列职工教育制度,比如《苏州站职工教育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苏州站职工培训兼职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苏州站职工培训考试工作实施细则》《苏州站主要行车工种抽考实施细则》等,确保职工教育规范、有效。目前,现场中间站在职工技术业务培训上注重做好理论学习与实作演练的结合,重点突出“两个真”,即考试真考、演练真练。在“真考”上坚持每季组织一次全员技术业务理论考试,对考试复习提纲、考试结果予以张贴公布,做到公平、公正。针对部分职工“会说不会用”的现象,直属站层面积极开展全员大练兵活动,持续进行职工日常岗位练兵,直属站一年一次技术比武,可以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对各高铁站参赛人员采取随机抽取制度,考试结果即代表高铁中间站的职工业务水平,有效地纠正职工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尖子轻全员,重理论轻实作的不良倾向。
3 建立高铁中间站安全管理奖惩机制
苏州站根据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的要求,制定了《苏州站安全质量考核奖励实施细则》《苏州站干部现场安全检查量化制度》《苏州站车间(中间站)月度安全管理综合排序办法》《苏州站干部履职督查实施细则》,建立了高铁中间站考核保障机制。上述4个办法既相互配套、形成体系,又突出重点、各有侧重,总体看主要有7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增加奖励额度,激励更加有效。在坚持原有安全质量考核每月人均500元奖励标准不变的基础上,每月又另外再投入400元,设立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专项奖励,只要职工按标作业,干部尽心履职,就按月兑现发放,增加了奖励额度。除经济奖惩外,还把组织处理直接作为考核手段,使考核激励更加有效。
二是建立完善问题库,考核更加规范。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的思路,路局分管理层、作业层两个层面,根据问题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果,建立安全问题库,并强调未经审核公布的问题不得计入干部检查量化完成指标。这从管理源头上克服了“以罚代管”现象。同时,纳入安全问题库的问题,按照分类性质对应进行考核,使考核有据可查、有标可依,更加规范合理。
三是考核不联责,奖罚更加科学。将安全问题分为作业层、管理层两个层面,分别对应“标准化作业”和“规范化管理”奖励。从“两违”等方面考核职工,从安全管理方面考核干部,做到谁违章考核谁、谁不履职考核谁,所有考核落到人头,不搞连挂考核,让考核者理直气壮,被考核者心服口服。
四是建立问题处理、分析、追踪制度,促进闭环管理。在新办法中规定,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5日内反馈检查发现人员,未按规定整改和反馈的不得销号。对发生的安全问题,新机制对应明确了组织分析对象,以便加强与被考核者的面对面交流,让被考核者受到教育。还建立了安全检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检查发现问题的录入、整改、销号、考核全过程跟踪,促使隐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坚持量质并重,强化对干部的约束。新办法把落实的干部责任、发挥干部作用摆在突出位置,对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订的干部现场安全检查量化制度,对高铁中间站管理人员检查量化指标分别做出具体规定,促使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业务、深入一线、敢抓敢管,履职尽责,确保安全责任和压力的传递,推进安全工作落实。
六是建立了公示和申诉机制,确保公平公正。为保证考核公开透明,在新办法中要求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当面指出、电话或书面通知责任单位核实后,方可进行考核;苏州站每月将安全质量考核奖励情况,在“公示栏”进行公布。同时,公布申诉热线电话,受理职工申诉,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和纠正。对已经申请裁定的问题,在未裁定之前暂不纳入考核。
七是建立了返奖制度,体现关怀鼓励。新办法规定,因负有一般D类重要及以下事故责任而免除月度安全绩效奖励的部门,如能够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经复查认证,可返还月度奖励的50%。被考核的职工如能够认识问题和改正错误,认真执行作业标准,自被考核次月起连续3个月未发生违章违纪问题的,可返还“标准化作业”奖励的50%。建立返奖机制,主要是体现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引导职工树立遵章守纪安全意识,坚持按标作业;促进干部严格管理,履职尽责,确保安全。同时只返还奖励的50%,体现对没有发生问题的部门和个人的公平。
4 结语
苏州站通过建立健全高速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管理新机制的实施,突出了“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核心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促进干部“认真履责,严格管理”和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苏州站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对于其他车站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其他车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可应用的指导。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杜文.高速铁路中间站设置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6(4):33-36.
关键词:水电站;安全管理;安健环;管理体系
引言
大型水电站企业最容易忽视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由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制定和执行需要一个漫长的细化过程,很多水电站都可能认为安全管理不能直接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因而不愿意进行长期的投入,大型水电站企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关注度不够,就不能够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一、中国大型水电站现有管理工作问题
审核环节及工作量过繁,多个安全管理体系交织重复进行,交叉审核环节过多,这样就可能会给水电站企业带来更多的工作量,这些工作量实际上有很多是不需要繁琐设置的,这种安全体系的建设反而会耗费大量的不必要时间,使这些流于形式的工作理念和形式与水电站的实际相脱离。
(一)体系建设和日常工作脱节
很多发电企业存在着短视行为,盲目追求企业的等级和星级的高低,而忽略了体系建设的事情,常常会将实施建设和日常工作相脱节,导致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安全的监督细节无法完全对日常工作的时效性负责,才会造成体系建设的投入毫无意义,水电站的安全工作基础并不牢固。
(二)标准制定并不规范
大型水电站的所有标准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核,这些审核环节都应该是非常科学的,而目前我国水电站岗位工作的制定,通常是在短时间之内仓促完成,因此人员的编制和规范可能并不能相互适应,所制定的安全规程的执行难度过高,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工作发展需要。
(三)管理体系化建设步骤缓慢
当代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和飞跃,使得大型水电站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断提升,投入多年的大型水电站都应该开始信息化改造的进程,使用互联网和网络相互连接,研发安全技术基础的安全管理技术目前已走入了大型水电站的工作管理进程之中,然而,国内的信息化技术对于水电站的促进作用进程非常缓慢,信息化建设由于很多老职工技术水平薄弱而产生畏惧心理。
二、安健环管理体系构建对策
总结有关的管理体系建设案例,研发安保对策和经验,人们可以发现通过持续的改进和提升工作体系的工作质量,注重本地化的工作实际,有助于工作体系的建设。剔除流程化中的繁冗环节,就可以实现水电企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来说,水电站通常将水电企业的安健环管理体系设置为多个步骤和单元,其中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及安全文化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对于整个安全作业设备管理隐患的风险管理和排查,系统化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和事故的培训,也成为大型水电站现有管理工作的必要步骤,需要加以体系化的规定,分步骤的进行建设。
(一)企业职责的明确划分
制定有效的安健环管理体系实施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能够明确责任和目标,保证正常运行的基准,每年定期开展体系建设和实施状况的评审,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需要能够检测实际情况,发现本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现状,从而落实整顿修改等有关措施,实行封闭式的改进,持续地进行激励和约束,明确企业内部各人职责。
(二)动态化的信息管理
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化的进程,对于安全管理现状的评估评、审查实施改造运行和最终的改进,都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标准体系,而在整个梳理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规程和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资源的合理调动和使用,因此,监督和评估部门同样应该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在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和提出整改措施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创新的开动脑筋、缩短差距。
(三)安全信息库系统管理和建设
水电站的档案管理和相关资料整理工作,是国家对于安全生产要求的信息化进程,这对水电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一般来说,在水电站有关部门提出的互联网加数字屏等电子信息和安全监督监控技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移动端实施安全信息公开和审核系统的建设,使得有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快速查询案件数据,并且登记安检的问题,做到精准、高效、快速,对于有关人员的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日程应当定期抽查和监督,掌握项目的动态人员变化情况,安全记录相关日志,自动统计填报时间,从而为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数据基础。
结束语
水电站的安全管理问题和安全体系的建设,是水电站安健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水电站项目工程量比较大,建设周期又非常长,因此如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或者年久失修,可能会对于周围的供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水电站相关管理人员结合现阶段水电站的管理状态,结合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水电站安全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做出应有努力。
参考文献:
[1]佟伏生.基于“三标一体”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融合创新[A]..战略风险管控与安全生产运行管理――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2]靳乐.我国大型水电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科技资讯,2013,(07):179+181.
[3]何斌.我国大型水电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8):150-151.
[4]裴哲义.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新农村座谈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前段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强化措施,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相邸、坊前、坪上、朱芦、团林、壮岗等6个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应该说,这几个乡镇的工作各有特点,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下面,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切实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和部署,把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农村路水电医学和村庄整治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各级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总结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特色效益凸显。全县今年新发展果园2万亩,茶园1万亩,瓜菜2.5万亩,板栗6500亩,杞柳6000亩,完成造林6.3万亩,苗木花卉1万亩。各乡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形成了各自的“招牌菜”,农民靠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增收的比例逐步扩大。坪上镇发展大樱桃“万元园”3000亩,其中,大山河村500亩大樱桃亩产值均超过15000元;洙边镇东袁山村大棚茶亩产值达到120__元;道口乡宏伟村大棚草莓最高价格卖到10元/公斤,亩收入过万元;团林镇貂、狐、貉特色养殖发展到12个村近千户,年存、出栏特种动物分别达到3万只、20万只,每年可加工生产优质皮毛30多万张,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二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资190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270处,改善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新开工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84处,其中联村集中供水3处,管网延伸工程3处,涉及村庄93个,受益人口8.89万人;新开通有线电视村210个,架设主干线285公里,发展用户1.1万户;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15.4公里,老油路改造16.2公里,农村公路桥梁建设6座,新增通客车里程890公里,新增通客车村庄480个;改造中小学C级危房4.11万平方米、D级危房1.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8万平方米;全县新建沼气池5100多个,“一池三改”沼气池2562户。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全县参合农民70.99万人,参合率达到88.8,其中,筹措资金27万元为全县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农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现了集体参合。截至目前,新一轮报销共筹集资金4259万元,报销医药费用316.6万元,受益农民达32万人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农民达到8.93万人,乡镇覆盖面达到100,村庄覆盖面达到65,基金滚存积累达到4515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建立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694户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出台了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暂行办法,县乡财政以每人每年20__元的补助标准,对农村424户五保老人全部实行了集中供养;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年102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得看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农业的种植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还不够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内部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全县“村村通”油路工程大部分乡镇只通了县乡主干线,村与村之间基本没有开通;“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至今还有358个村、37.82万农村人口没有用上自来水;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贫困家庭还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全县农村中小学仍有C级危房1.7万平方米、D级危房1.4万平方米需要改造;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集体垫付参保资金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村庄建设布局凌乱,管理滞后,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范围比较小,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少,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四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还不够到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确保我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度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办,努力取得新农村建设新的更大的实效。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要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特色农业。当前,要重点做好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各乡镇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早打算、早安排,科学制订实施规划,切实把发展特色 种植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优质瓜果、蔬菜、花生、茶叶、桑蚕、黄烟、杞柳等特色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全县新发展苹果0.5万亩、杂果1万亩、大樱桃0.5万亩、茶叶1万亩、瓜菜5.69万亩、草莓2.5万亩、食用菌1万亩、花卉0.2万亩。二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引导农户通过合同或契约的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体系。要进一步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完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力争今年全县新增1家国家级、2家省级、8—10家市级龙头企业。三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农业监测和农产品评价三个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部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国家和行业相配套的标准体系。要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通过制订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打造出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名牌农产品。四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按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坚持农民自主兴办、民主管理、互助互利和多形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形成“公司 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要鼓励和支持村“两委”、农村能人、龙头企业、乡镇涉农站所、基层供销社以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离退休干部、企业下岗职工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各类农技推广人员到合作经济组织干事创业;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经济组织自办加工流通项目,形成“农户 合作经济组织 公司”的模式,使农民更多的获得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要加强对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引导和有效管理,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组织自主选择经营服务项目,创立具有各自特色的农副产品品牌,真正使其发挥好的作用。五要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抓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力争年内新增4万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5251”工程,重点抓好“两后双百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富民工程,打造“技术型、商贸型、服务型、求新型”农民,力争输出前培训率达到80%以上,年内有序输出劳动力5万人以上。
(二)进一步搞好村庄规划和整治,努力改善农村面貌。要抓住规划这个关键,发挥好规划的引领、规范、协调、促进作用。积极探索以中心镇、中心村为主要载体的农村居民社区化管理的新路子,加快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农村住宅向城镇集中”,进一步完善大店、板泉、坪上三个中心镇和洙边、石莲子等重点镇的规划布局及小康示范村总体规划。这方面,38个试点村要先行一步,还没有完成规划的必须按要求尽快完成,同时,在未完成规划编制前,要暂缓宅基地和建设项目审批。对已经完成建设规划编制的村镇,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严格按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确保村镇规划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重点抓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对县城周围和乡镇驻地等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以学习借鉴兰山、罗庄的做法,打破村庄界限,按照“居住进公寓、经营进市场、生产进园区”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新社区。对符合规划要求、经济条件一般的村,要重点进行村内空闲地填实改造,对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实施分阶段置换,逐步消除“空心村”;对村外占用耕地建房必须从严控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好“百村美化”工程,下大力气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重点搞好“五清五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院,清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真正使农村居民“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用上清洁灶,住上整洁房”。
(三)加快推进“六通两保”,进一步拓展农村公共服务。重点抓好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和沼气建设。“村村通有线电视”方面,要坚持一手抓未联网乡镇的干线联网,一手抓有线电视信号进村入户,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对覆盖面广、容易联网、受益群众多、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要先规划先建设,能做的先做,能通的先通,形成带动效应。对入网积极性不高的村,可先发动一批示范户,以优质的传输信号、丰富的节目内容吸引群众入网,确保年底前18个乡镇和所属行政村全部联网,新发展用户5万户。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村要建立村级广播电视服务室,搞好广播电视通村入户后的配套服务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村村通油路”要在前段工程通到行政村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村内通”,凡具备条件的村,要对村内主要街道路面实施硬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要进一步把计划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庄,集中劳力、集中机械、集中资金,年内解决76个村、7.38万口人的吃水问题,确保通自来水的村达到60以上;沼气建设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广洙边镇“一池三改”模式,并结合各乡镇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推行“种植—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这项工作,各乡镇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搞好引导和规划工作,可采取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沼气建设加快发展,确保年内全县不留空白村。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县农业局要在配合各乡镇搞好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和办法进行验收,并对新建沼气用户实行户户编号、一户一卡制度,逐户登记编号,建立档案。确保建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规范管理一个村。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失业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等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灾害、住房和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下一步,要提倡有条 件的村率先实行养老保险集体参保,努力做到让农民群众贫有所扶、困有所帮、老有所养、灾有所救。要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积极推行建立个人账户和用报销医疗费预缴下年度参合资金等做法,适当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限额,简化报销程序,确保年内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四)深入开展平安文明创建活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平安村镇建设,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队伍,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在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乡镇联防、农村站岗巡逻等多种措施,确保一方平安。要进一步加强乡镇调解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不安定因素排查调处活动,及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开展“美在农家”、“文明村镇”、“文明户”、“文明一条街”等创建活动为重点,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树立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农村新风尚。要深入开展农村形势、政策和公民道德教育,在农村广泛宣传“八荣八耻”荣辱观,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力争年内有30%以上的村成为市级“生态文明村”,村村有“文明一条街”。要加强基层管理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好以村务大事村民公决、财务全程公开、村干部集体办公、民情答疑和民主评议干部“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好农民群众对农村重要事务、重要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提高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快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采取供销社创办、社会化联办、多元化投资的方式,从涉及农民最广泛、最需要的项目做起,逐步将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村级双向物流平台、经济发展平台、文化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建成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经营服务体系。同时,要切实搞好为民服务大厅建设。按照“三服务”、“三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受理、承办、回复等制度,对群众的服务申请,服务人员要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及时回复,实现为民服务向生产领域延伸、向弱势群体延伸、向科技领域延伸、向流通领域延伸,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多方位的服务。
(五)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今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一要切实抓好土地承包政策落实。目前,全县178个重点村中,已有131个村上报方案,其中已完成48个村。但仍有83个村的整改方案和报告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47个村未上报整改材料,2个村没有完成土地延包任务。对此,有关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开展工作,决不能拖了全县的后腿。其他乡镇也要抓住这次整改完善机会,进一步搞好排查摸底,凡是土地承包期不到30年、承包地块没有落实到户、没有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没有发放经营权证书、超5多留机动地和存在“两田制”的,一律都要按政策规定进行整改。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保护好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二要进一步落实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前段时间,市里对我县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个别部门和乡镇乱收费、搭车收费和不按程序办事的现象仍有发生,“一事一议”筹资仍还存在先征后议,不报批、超限额筹资等现象。对这些问题,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逐一进行排查摸底,并限期进行纠正,对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停止,对于超标准、超范围收取的费用,要坚决清退,一时无法清退的,要限期拿出整改措施,逐步进行纠正,确保法规、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结合九月底省里对各县区的检查,进一步搞好自查自纠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准备好相关档案和资料,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抓紧整改完善,确保不留死角,不出纰漏。特别是对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推广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柴油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要结合实施“一卡通”工程,逐项兑现落实到农户,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对措施不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我们将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坚决给予“一票否决”。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校物业企业 育人特色 品牌战略
高校品牌物业企业体现育人特色,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品牌也是组织管理、文化理念、服务内涵、服务机制、服务创新等企业形象的综合标志。创建有育人特色的高校物业品牌企业,既是文化凝聚的显性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1.品牌企业有赢得校内服务市场的优势
1.1品牌服务是赢得校内外市场的入门砖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构建“政府履行职责、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改革以来,高校后勤已逐步向社会开放。物业企业已意识到品牌服务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服务质量去赢得校内服务市场,抢占社会市场。实践表明,如果高校物业企业不具备品牌实力,没有超高的管理水平和超优的服务质量,就有可能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品牌物业企业形象在优质服务中产生,在业主心目中树立,是赢得校内外服务市场的入门砖。
1.2品牌服务是物业企业的竞争力
品牌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通过口碑效应的扩散,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提高了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万科物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占据了市场物业的半壁江山,迫使挑战更加严峻,竞争更加激烈。物业企业要生存,必须赢得业主口碑,保证业主忠诚度,才能保住已有项目。物业企业要发展,要靠创造品牌服务,呵护市场知名度和业主美誉度,以自身独有的品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发展机遇。
1.3品牌服务是物业企业的发展动力
高校品牌物业企业的直观形象,反映了物业对学校的责任感,意味着师生对物业服务的认可。物业企业履行教学大楼管理、水电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绿化管理,校园秩序维护和会议服务等合同,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承担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车辆停放等义务,此外还要贯彻服务育人的方针,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因此,坚持一流的管理品牌、一流的服务品牌、一流的质量品牌,并对品牌再培育、形象再塑造、示范再创新,成为高校物业企业发展的动力。
1.4品牌服务是员工素质的全面体现
品牌在精神层面上是企业理念,在行业层面上是无形资产。品牌服务体现了员工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凝聚人心的力量。品牌也是员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优质服务的全面体现,反映了物业员工荣誉感和成就感,反映了业主对物业企业和员工的褒奖,激励企业朝着科学管理更高要求和优质服务更高目标迈进。
2.高校品牌物业要有育人特色
2.1服务育人在物业企业的表现形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物业员工是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育人功能。物业以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和文明的风尚,在精神、思想、道德和服务上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受到物业服务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实现“服务育人”目标。服务是有形的、具体的、生动的,品牌物业员工通过优质服务和行为规范被广大学生所感受,劳动价值被广大学生所认可。如从事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秩序维护、大楼值班、绿化养护等工作的员工,他们能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用感性而丰富的“形体语言”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2服务育人是物业员工的服务宗旨
高校学生见证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过渡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知识更新加快,技术创新加速,解放劳动力的同时提高效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高校学生需要面对学习、生活和毕业后求业的压力,物业企业应当配合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现象,处理好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品牌物业以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员工的模范行为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3服务育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高校后勤从学校剥离后,成为经济实体,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物业是后勤的一部分,承担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保障任务。物业服务育人要面向学生,培养他们爱护公物、尊重劳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品牌物业企业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赚钱的事要干,不赚钱的事也要做,首先要想到育人,把物业企业建成具有育人功能和社会属性的服务型企业。
2.4物业服务育人的方法路径
2.4.1把服务价值内涵融入思想工作范畴。品牌物业不把服务工作当作是简单的站岗扫地修电灯剪草坪等劳动,也不仅仅完成保障任务,而是除了做好日常服务外,把服务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实现这个目标,员工通过言传身教,实现示范的效应,达到育人的目标。这种效应最重要的是对员工在情感上的认同、对员工劳动的尊重,并能主动配合物业管理,积极投身于服务实践。品牌物业员工的示范效应是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健康的精神风貌、进取的创新精神,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来体现的。能使学生认识到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服务员,都有岗位标准和制度,都在为学校作贡献,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4.2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品牌物业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物业一日、地球一小时、绿色校园、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公益性活动,学生通过参加物业管理实践能身临其境体会劳动辛苦,学会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从而磨练艰苦意志,掌握劳动技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养团队精神,增加集体荣誉感。
2.4.3推进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是校园文明建设的物化形态,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校风校貌和校园文化的交融,给学生以舒畅高雅的环境享受,是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提高学校声誉,增强学生自豪感、强化学校凝聚力,还起到传播精神文明的作用。品牌物业以推进人文环境建设的方式教育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群体精神。
3.实施创新战略加强品牌建设
高校物业企业在社会化改革中应当处理好二个问题:一是借鉴市场物业服务方法,构建既符合物业管理要求,又有校园特色的物业服务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二是贯彻“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宗旨,体现“姓教”特色,将教育理念与物业服务理念结合起来,建设有高校特色的物业品牌管理理念、品牌体制机制和品牌服务平台。
3.1品牌理念建设
(1)品牌理念建设——物业企业和每一个员工都要明确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师生要求什么,希望什么,品牌和非品牌有什么区别,要从品质建设入手满足学校和师生的要求。
(2)品牌目标建设——服务目标是服务工作的指南,品牌服务的目标
必须定得具体、贴近服务对象,受到学校和师生的欢迎。物业企业品牌要要把服务目标和管理目标结合起来,提高员工执行力,保证不偏离目标。
(3)品牌服务建设——职能是服务目标的分解,其核心是全体员工高标准履行岗位职责。品牌服务建设主要是严格规章规章制度,严格行业标准,创新本职工作,界定各项服务应该怎样开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算做好了,有那些标准和规范。使服务有形化、将标识系统化、、内容明细化、行为标准化,制度规范化、过程的透明化,让业主看到物业企业执行物业管理条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4)品牌考核体系——建立物业品牌考核体系,使考核体系成为一种控制手段,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指挥棒。品牌物业服务考核要做到日检、周查、月考、年评,每月都对骨干进行执行力考核,对员工评议,对部门实施绩效考核,有激励措施和整改措施,使考核制度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手段。
3.2品牌管理创新
(1)品牌机制创新——从第三产业的视野去审视企业品牌,用新观念去理解品牌。品牌机制创新把握住三个关键要点:诚信服务、专业过硬和形象塑造。诚信服务就是把为业主优质服务作为物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专业过硬就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形象塑造就是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能被市场和广大业主认可。
(2)制度管理创新——高校物业企业根据其管理运作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措施,以实现各管理要素,推动更加合理的组合运行,从而创造出品牌生产力,取得品牌效益。从企业管理的进入到企业管理的中心,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围绕名牌战略,把品牌管理创新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3)服务理念创新——建立物业服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师生提供深层次、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随着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延伸,服务理念必须创新,发挥品牌企业独特优势,满足师生诉求。
(4)队伍管理创新——形成专业化的物业队伍,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建立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不断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发挥团队的创业精神,创建具有“育人”特色的高校物业品牌。
3.3服务平台创新
(1)创建以和谐校园为目标的服务平台
品牌物业要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创建和谐校园的四项工作:一是加强物业制度建设,使学生有方便感;二是树立安全意识,执行行业标准,规范操作,安全防范,责任到位,使学生有安全感;三是树立优质服务观念,开展人性化优质服务,使学生有亲近感;四是树立节约观念,发动师生节水节电,爱护公物,践行低碳生活,使学生有责任感。
(2)创建有育人氛围的服务平台
物业服务过程,是员工与师生交往的过程。品牌企业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必须表现出关怀体贴的精神,激发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情怀。物业员工举止文明、严以律己的态度,培养学生讲文明、爱集体的品格。物业员工精打细算、克勤克俭的作风,启发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行为。
(3)创建社区服务方式的服务平台
校园按功能划分,有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生产后勤区和文体活动区等。实现数字化管理后,校园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等服务于校区,物业企业模拟社区服务,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为师生服务。师生只要进入服务平台,就能解决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物业问题,避免不熟悉岗位分工不同而导致求助物业无门的现象。
3.4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
(1)规范化建设。品牌不是自封的,它有自身的标准,有业主的口牌,有行协会和主管部门的评价。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一是导入ISO9000-2008质量认证体系,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不断规范;二是贯彻行业标准,争创国家级物业管理示范项目;三是物业管理实行制度化、数字化,监督实行表格化、考核化,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中提高企业知名度,在政府监管中成为行业的表率。
(2)竞争力建设。品牌企业靠实力竞争,在服务对象上,以物管理为主向以人管理为主转变;在产业体系上,以单一物业服务向多种经营服务转变;在服务业态上,以本校服务为主向拓展社会市场转变;在经营方式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变;在产业规模上,以分散、弱小为主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3)企业文化建设。为学校服务的物业品牌企业的精神文化内容、制度文化内容和物质文化内容要与校园文化内容相协调,能把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提高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同度和行为的自觉性。寓文化理念于物业建设之中,使文化理念外化于形,内化于新,既有品牌企业的标识体系,又有物业员工的崇高境界,实现校园环境美、员工心灵美,让师生满意,让学校放心。
(4)员工队伍建设。校园随时都有可能在某个角落产生垃圾,需及时清理。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水电故障碍,物资损坏,需及时检查修复。随时都可能出现秩序混乱,钱物丢失,需及时巡查防范。面对校园物业涵盖面广、项目繁多,工作繁杂等特点,员工不仅要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还要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不断提升学习力,掌握业务技能。品牌物业要千方百计做好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素质,高水平的员工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达标创优建设。发挥校园物业的示范作用,要以《住建部关于修订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及有关考评验收工作的通知》为依据,细化评分标准,严格评分要求,通过达标创优活动促进品牌企业建设。使校园服务的物业企业在基础管理、教学行政用房管理、宿舍管理、共用设施设备管理、校园绿化卫生管理等五项内容都达标评优,与创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结合起来,以作风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去赢得校内服务市场。
品牌不在于企业资质、物业管理面积、市场占有率和企业赢利率,而是在于业主对企业的感受。人们掏钱消费,要看产品或服务价值、质量、可信度、安全感和实用性,也就是消费者的感受。高校物业企业的品牌效应就是学校可信度高、师生口牌好。创建知名品牌,是高校物业企业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