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6: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版图设计毕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主要是提供学生一个实践平台,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仿真软件,将书本上的知识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加深理解。实践内容既是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课程设计中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与最前沿科技紧密联系的。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缺乏与前沿科技的联系,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实践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又称为研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模式。集成电路设计实践同样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型IC设计人才。
2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分析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引入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使相关领域的学生真正实现学有所用,不仅学习了集成电路设计的软件知识,同时可以将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工艺模型、电路设计、仿真方法来复现,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一些电路实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集成电路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方向,要求将工艺、器件、电路、版图四个方面的理论课程融会贯通,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旨在加强学生对软件的认识,忽略对理论内容的加深与贯通。通过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在保证教学大纲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选择适用性较强的实践内容,使学生一方面能够将各门理论课的知识加深及贯通,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用人单位感兴趣的课题内容,有利于学生加强实践的动力和持续进步。通过研究型实践,对学校而言,可以培养更优秀学生;对学生而言,可以掌握前沿知识、促进就业。研究型实践成果的实现为学生的晋升、发展提供支持。学生的实践研究成果如能公开发表或获奖,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无形中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晋升、发展增加筹码。这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是其他任何实践模式都不可比拟的。同时,研究型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多看文献、多写总结报告,这也为学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3.1课程结构优化
指导学生接触各类资料,能够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完成对知识的一个探求过程;对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使课程体系更全面更科学,更能贴近行业发展,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3.2采用课堂讨论进行专题研讨的教学方法
在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根据课程需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与行业内吻合的实验软件,挑选合适的电路原型做仿真设计,并共同探讨电路的优化方案。
3.3专业资料查询能力培养
为学生提供研究资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询、整理,鼓励学生从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文献资料,以充实自己的研究基础。提醒学生要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去伪存真,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料中总结、分析、解释与实践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经验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3.4指导学生撰写专题论文(报告)
在研究型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论文、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分析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等形式记录实践研究成果。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要了解实践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撰写格式;要先拟订论文的写作提纲,组织好论文的结构,做到纲举目张;会用简练、严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追求文章的长短。指导学生开展专题电路讨论,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查找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完成电路设计和仿真,最后完成专题论文的撰写。
3.5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课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研究型”的思维模式。
4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4.1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熟练地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内在结构,还要掌握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的基本技能;二是要掌握学科最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了解课程所涉及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是要熟练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
集成电路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鉴于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人员需求也日益增加。集成电路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但人才缺失的问题是影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2012年我国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需求是30万人 [1-2]。为加大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更好地满足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需求,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计划,同时增设了“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本科专业,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相关专业,大力培养集成电路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3]。
黑龙江大学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从本科教学体系的建立、本科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实施、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本文将结合多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相关院校集成电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多方面调研,针对黑龙江大学该专业的本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以期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切实做好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完善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9年,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这几年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施行,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于是在2014年黑龙江大学开展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进行了再次的改进和完善。
首先,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部分课程调整其所开设的学期及课时安排,不同课程中内容重叠的章节或相关性较大的部分可进行适当删减或融合。如:在原来的课程设置中,“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分别设置在教学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由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是以门级电路设计为基础,所以学生在未进行模拟集成电路课程的讲授前,对于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工艺和版图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对门级电路的整体设计分析难以理解和掌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学效果;而若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添加入相关知识,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本应有的器件、工艺和版图的相关内容又会出现重叠。在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中,先开设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将器件、工艺和版图的基础知识首先进行讲授,令学生对于各器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及特性能够熟悉了解;在随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应用各器件进行电路构建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内容重复讲授的问题。此外,这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将有利于本科生在“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参与和竞争,避免因学期课程的设置问题,导致学生还未深入地接触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从而出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操作不熟练等种种情况,致使影响到参赛过程的发挥。调整课程安排后,本科生通过秋季学期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参与春季大赛时能够确保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充足的参赛准备,通过团队合作较好地完成大赛的各项环节,赢取良好赛果,为学校、学院及个人争得荣誉,收获宝贵的参赛经验。
其次,适当降低理论课难度,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及分析方法上,而不是让复杂烦琐的公式推导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
第三,在选择优秀国内外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从科研前沿、新兴产品及技术、行业需求等方面提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时了解前沿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变革教学理念与模式
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理念,是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开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工程创新教育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旨在缓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冲突[4]。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基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课题项目开展教学内容,将各个独立分散的模拟或数字电路模块的设计进行有机串联,使之成为具有连贯性的课题实践内容。在教学周期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做中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将理论切实应用于实践中,完成“构思、设计、实践和验证”的整体流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集成电路全定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及设计操作流程。同时,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在组内或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相互促进提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团队工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可以通过对新结构、新想法进行不同程度奖励加分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此外,该门课程的考核形式也不同,不是通过以往的试卷笔试形式来确定学生得分,而是以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令每一组提供一份完整翔实的数据报告,锻炼学生撰写论文、数据整理的能力,为接下来学期中的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可通过参加研讨会、专业讲座、企业实习、项目合作等途径分享和学习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专业工程师进行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座谈、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进行教学及实践的指导。
三、加强EDA实践教学
首先,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目前使用的主流EDA工具软件,让学生在就业前就可以熟练掌握应用,将工程实际和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积累经验的同时增加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今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2015年,黑龙江大学先后引进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平台Xilinx和FPGA实验箱、华大九天开发的全定制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Aether以及Synopsys公司的EDA设计工具等,最大可能地满足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而面对目前学生人数众多但实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如果可以借助黑龙江大学的校园网进行网络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的搭建,实现远程登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5]。
其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可合理安排EDA实践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如通过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采样电路、比较器电路、DAC、逻辑门电路、有限状态机、分频器、数显键盘控制等各种类型电路模块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令学生掌握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流程,在了解企业对于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版图设计等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锻炼,使学生对于相关的EDA实践内容真正融会贯通,为今后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三,根据集成电路设计本科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各应用软件为基础,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选取结合于理论课程内容的实例,制定和编写相应内容的实验课件及操作流程手册,如黑龙江大学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都已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实践手册及实验内容课件;通过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资源随时随地地学习。
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一、完善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9年,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这几年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施行,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于是在2014年黑龙江大学开展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进行了再次的改进和完善。首先,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部分课程调整其所开设的学期及课时安排,不同课程中内容重叠的章节或相关性较大的部分可进行适当删减或融合。如:在原来的课程设置中,“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分别设置在教学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由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是以门级电路设计为基础,所以学生在未进行模拟集成电路课程的讲授前,对于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工艺和版图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对门级电路的整体设计分析难以理解和掌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学效果;而若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添加入相关知识,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本应有的器件、工艺和版图的相关内容又会出现重叠。在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中,先开设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将器件、工艺和版图的基础知识首先进行讲授,令学生对于各器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及特性能够熟悉了解;在随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应用各器件进行电路构建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内容重复讲授的问题。此外,这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将有利于本科生在“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参与和竞争,避免因学期课程的设置问题,导致学生还未深入地接触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从而出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操作不熟练等种种情况,致使影响到参赛过程的发挥。调整课程安排后,本科生通过秋季学期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参与春季大赛时能够确保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充足的参赛准备,通过团队合作较好地完成大赛的各项环节,赢取良好赛果,为学校、学院及个人争得荣誉,收获宝贵的参赛经验。其次,适当降低理论课难度,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及分析方法上,而不是让复杂烦琐的公式推导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第三,在选择优秀国内外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从科研前沿、新兴产品及技术、行业需求等方面提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时了解前沿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变革教学理念与模式
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理念,是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开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工程创新教育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旨在缓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冲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基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ADC)”的课题项目开展教学内容,将各个独立分散的模拟或数字电路模块的设计进行有机串联,使之成为具有连贯性的课题实践内容。在教学周期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做中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将理论切实应用于实践中,完成“构思、设计、实践和验证”的整体流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集成电路全定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及设计操作流程。同时,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在组内或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相互促进提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团队工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可以通过对新结构、新想法进行不同程度奖励加分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此外,该门课程的考核形式也不同,不是通过以往的试卷笔试形式来确定学生得分,而是以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令每一组提供一份完整翔实的数据报告,锻炼学生撰写论文、数据整理的能力,为接下来学期中的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可通过参加研讨会、专业讲座、企业实习、项目合作等途径分享和学习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专业工程师进行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座谈、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进行教学及实践的指导。
三、加强EDA实践教学
首先,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目前使用的主流EDA工具软件,让学生在就业前就可以熟练掌握应用,将工程实际和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积累经验的同时增加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今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2015年,黑龙江大学先后引进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平台Xilinx和FPGA实验箱、华大九天开发的全定制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Aether以及Synopsys公司的EDA设计工具等,最大可能地满足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而面对目前学生人数众多但实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如果可以借助黑龙江大学的校园网进行网络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的搭建,实现远程登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其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可合理安排EDA实践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如通过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采样电路、比较器电路、DAC、逻辑门电路、有限状态机、分频器、数显键盘控制等各种类型电路模块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令学生掌握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流程,在了解企业对于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版图设计等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锻炼,使学生对于相关的EDA实践内容真正融会贯通,为今后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根据集成电路设计本科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各应用软件为基础,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选取结合于理论课程内容的实例,制定和编写相应内容的实验课件及操作流程手册,如黑龙江大学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都已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实践手册及实验内容课件;通过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资源随时随地地学习。
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关键词]甘肃高校;秦汉史教学;甘肃元素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56-03
秦汉史作为断代史专题研究课程,大部分高校历史系都会为已具备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知识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甘肃高校也不例外。与中国古代史等专业基础课相比,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专题研究课程秦汉史显然具备一些特性,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既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从事科研的能力,还要注意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优秀思想品质。此课程肩负的任务重,但课时却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教学目的得以充分实现,如何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高质、高效得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是每个从事此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甘肃各高校历史专业重视此课程的开设,大部分任课教师经验丰富,在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曾取得较大成绩。但毋庸讳言,目前甘肃高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讲授仍有改善的余地,教学目的并未完全实现。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本课程与中国古代史课程秦汉部分的关系不清晰。在教师讲授中,很容易将此课程变为“细化版”的中国古代史秦汉部分,甚至存在两个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二,课程吸引力不足。由于本课程断代史专题研究的性质,一般仅为少数对秦汉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重视。如果教师在授课中不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对大部分学生产生吸引力。
其三,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相比,教师一般对知识传授更为重视。即使部分教师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尝试,但往往由于切入点设置得不够理想而效果不佳。
其四,由于授课内容过于依赖相关教材,与甘肃本地特色结合不足,所以,授课往往缺乏生动性、现实性,脱离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践活动,难以充分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热爱家乡情操的培养。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学效果。怎样克服它们,当然有很多思路。笔者认为,注重甘肃地方元素,结合陇原文物、文化是解决上述诸问题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本地、本省生源较多,这在甘肃高校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授课中联系地方特色,强调当地历史文化与秦汉史的密切关系,既有助于提高本地生源对秦汉史课程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甘肃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研究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而课程设计中加入地方元素,以地方文化为例深入阐述秦汉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则可以彰显本课程特点,避免与中国古代史秦汉部分的无谓重复。此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甘肃元素,把当地文化与秦汉史的结合作为锻炼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切入点,有助于刚刚接触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的学生顺利转换角色,提高素质修养。综合来说,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秦汉史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规避前述诸多问题,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甘肃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华夏文化形成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相关文化遗产丰富。尤其秦汉时期,甘肃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既表现在秦汉时期甘肃地区自身的发展、繁荣上,更表现在这一区域对当时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上。从学习和研究秦汉史的角度来说,如果不重视甘肃的文化遗产和考古资料,很多问题难以得到清晰解释和深入研究。探讨秦文化的起源、发展,绕不开甘肃,据《史记》记载,秦人兴于“西垂”,就在甘肃东部一带,20世纪90年代礼县大堡子山和圆顶山秦公大墓的发现,使深入研究秦兴起阶段的历史文化面貌成为可能。探讨以汉匈关系、汉羌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秦汉民族关系,绕不开甘肃,河西地区真正被纳入中国版图即实现于汉武帝时代,是汉匈战争的直接产物。探讨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中西文化交流,绕不开甘肃,悬泉置等汉代邮驿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汉代交通设施和与西域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探讨汉代的边塞防御,绕不开甘肃,甘肃的秦汉长城遗址数量多、保存好,玉门关、阳关、疏勒河流域汉塞至今仍可探寻。更重要的是,今天从事秦汉史教学研究的最重要史料――秦汉简牍大量出土于甘肃。甘肃是我国的“简牍之乡”,出土的6万余枚简牍材料中有5万余枚属于秦汉时代。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悬泉汉简等,不夸张地说,如果绕开甘肃简牍,今天秦汉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根本不可能开展。放马滩秦简《日书》对秦人思想信仰和社会生活的研究,居延、敦煌汉简对汉代政治、经济、边塞制度的研究,武威《仪礼》简对文献学的研究,武威医简对科学技术的研究,都产生过极大影响。
李学勤先生曾说:“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这句话对于秦汉史课程教学同样适用。甘肃在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和简牍等相关文物、文化遗存的存在,决定了甘肃高校在秦汉史课程教学中关注地方特色、借助地方文化力量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二
甘肃高校历史专业的秦汉史教学,需要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与甘肃历史文化相结合,使甘肃元素能自然的为秦汉史教学所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课程设计与具体结合方法上,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针对本课程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利用甘肃元素调动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在“绪论”的讲授中要强调甘肃历史文化与秦汉史的关系。在此内容的设计中,重点突出早期秦文化、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汉匈和战与甘肃的关系,甘肃简牍及出土文物对推动秦汉史研究之意义,前辈甘肃学人在秦汉史研究中的贡献等内容。通过“绪论”,使学生认识到甘肃在秦汉盛世形成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乡土观念是人的普遍情感,其往往可以成为兴趣的催化剂,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正式授课之前,向学生介绍甘肃与秦汉史研究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们“秦汉史就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普通断代,与我们没有关系”等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在甘肃从事秦汉史学习的生动性、必要性,培养他们学好秦汉史的历史责任感,对于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乐之”式学习显然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课程设计与具体讲授中,应有机联系甘肃元素。现阶段的本科历史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甘肃元素,有助于激发学生热情、改善教学效果。秦汉史课程内容一般是秦汉史概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那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略突出早期秦史、简牍学、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边塞防御等与甘肃联系较密切的专题内容。具体来讲,讲简牍学时可突出甘肃秦汉简牍的重要历史意义;讲民族关系时可强调汉匈、汉羌和战对于两汉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讲社会生活民间信仰时可以放马滩秦简《日书》为主要史料依据;讲伦理观念时从武威“王杖”简谈汉代对孝道的提倡;讲东汉后期社会、政治现象时可以王符及其《潜夫论》中的社会批判内容作为切入点;讲与西域关系时可介绍甘延寿、段会宗的西域经营;讲地域文化时可联系李广、赵充国等陇籍将领分析“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历史文化现象等。授课过程中对甘肃元素的利用,对于提高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对秦汉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再次,应以甘肃元素为切入点,锻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与中学教育相比,研究性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高校高年级课程的教学中尤显重要。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是秦汉史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一,但以往仅注重知识传授和泛泛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锻炼研究的能力来说,效果不佳。如果教师在授课中能引导学生多思考与乡土文化、乡土历史有关的问题,无疑会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定论”观念的清除,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有义务使学生认识到许多历史问题并不像中学教育宣称的那样有所谓定论,在历史评价,甚至部分基本史实的认定上存在争论非常正常,而新材料的发现和科研努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方面的课程设计中,可以以相关甘肃元素作为切入点。造纸术的发明、改良,是秦汉科技史的重要内容,传统文献记载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发明了造纸术。这一观点近2000年来被世人接受,但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陕西灞桥西汉纸的出土,此观点受到冲击,部分学者认为早在西汉时期现代意义上的纸已出现,蔡伦充其量是纸的改良者。学界围绕此问题争论激烈,坚持传统观点者认为灞桥纸仅是“废麻絮”,且有作伪的可能,双方各执一词,聚讼不息。而1986年西汉文景时期放马滩纸地图和1992年悬泉置遗址400余件西汉纸的出土,使这一争论基本平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已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这一利用甘肃出土文物推动秦汉史重大问题研究的例子,会给学生以较大冲击,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他们迷信定论、权威的思维定式,刺激他们自觉走上研究性学习道路。
当然,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还要与学生期末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结合起来。整体来看,目前本科生论文的针对性较差、水平不高,这与选题的盲目性有一定关系,如果能引导学生选择某些其感兴趣的秦汉时期甘肃历史、文化现象作为题目,这一问题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锻炼效果会更好。具体选题时,既可以选择早期秦文化、民族关系、移民屯戍、简牍研究等与甘肃有关的宏观问题,也可以选择两汉时期凉州地区历史、文化的各种微观细节。今天的甘肃在汉代主要属于凉州刺史部。西汉时期的凉州八郡,东汉时期的凉州十郡基本涵盖了今天甘肃的主要地区。当时这些地区的管理制度、文化面貌有一定独特性,学生们如果能以自己家乡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或家乡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作为论文主题,显然,操作效果会强于对一些泛泛题目的研究。
最后,在授课中、授课后的社会实践中,应充分利用甘肃地区丰富的秦汉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实践能力。作为过去发生事件和现象的孑遗,许多历史遗存、文物能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这种历史直观的获得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能够深深吸引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甚至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探讨和研究文物中蕴涵的历史奥秘的兴趣”。教师在秦汉史授课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甘肃地区秦汉遗存的照片,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有条件的高校在讲授一些仅靠口头解释难以使学生明白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利用博物馆资源,例如我们在讲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简牍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甘肃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参观,让他们直接观察简牍文字、编联、保护的实际情况,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历史学不是一门完全关闭在书斋中的学问,利用地方文物资源,开展田野性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文物调查、研究工作是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甘肃高校的秦汉史教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利用。甘肃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址及考古文物资源丰富,既有以秦汉长城、关塞、邮驿为主的地面遗存,又有西垂秦公大墓等重要墓葬,既有大量的简牍、碑刻资源,又有铜奔马、木地图、王杖等珍贵秦汉文物。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这些文物资源,锻炼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应与当地文博部门合作,为学生争取参观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考察、实践活动。例如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安排相关学生对家乡及特定地区的遗迹遗存、博物馆进行调查研究,这对学生掌握和理解秦汉史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都会有重大促进作用。
三
推动甘肃高校秦汉史课程的开展,需要在课程设计、课堂讲授、论文指导等多个环节充分重视甘肃地方特色及陇原文物、文化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归根结底,本课程是秦汉史,而非甘肃地方史秦汉部分,重视甘肃元素是推进秦汉史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授课中联系甘肃元素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强史感,能更好地学习秦汉史,而非让学生仅关注甘肃地区秦汉时期的历史。从课程设计来说,在具体专题下应顾及到甘肃元素,但不宜出现为甘肃而设的专题,如“秦汉时期甘肃地区的经济(民族关系、文化)”等题目就不宜出现。从授课内容来说,应强调甘肃对秦汉史进程的影响,但对秦汉时期的甘肃等具体内容则应淡化,例如,讲河西四郡,对于其设立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对于其在汉匈战争和中西交流中的作用应详谈,而对其设立的具体时间、设置变迁等内容则应略谈。从论文指导上说,应强调甘肃元素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研究能力的作用,但绝不能将甘肃元素作为论文的惟一选题方向。
综上,笔者认为,合理、适度地结合甘肃元素是今天甘肃高校进一步改善秦汉史教学的重要途径。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秦汉史知识和相关学术成果、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还有利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曹家齐,潘丽.中国古代史课堂教学方法谈[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4):86~88.
[2]李学勤.甘肃考古文化丛书・总序[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外语特色馆藏教学改革图书馆资料室
[作者简介]阚立莹(1964-),女,黑龙江绥化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外文图书资料管理。(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重点项目“探索结构学分改革,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YZ-1028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87-0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学院图书馆抓住本院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契机,2005年初步完成了对外语资料室文献资源整合的规划和设计。2007年院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正式合二为一。通过对外语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统一管理,改变了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层次,拓展了功能,达到了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一、高校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是指文献资源、管理模式及环境格局具有为某一学科领域、某类读者群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较高利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结构比较完整,并充分反映学校办学独特风格与色彩的馆藏。而有些高校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现状不尽如人意。
1.管理体制陈旧。作为图书馆子系统的外语资料室表面处于一种双重管理的管理体制下,实际上图书馆和资料室管理仍然各自为政。馆内外语类图书分布松散,布局不合理。外语资料室信息资源比较系统前沿,但又处于一种封闭管理的管理状态,只对本系教师和研究生开放,形成外语专业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局面。
2.馆员水平有限。具有各种学科本科学历的人员汇集图书馆,不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较强的信息分析、检索、加工能力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接受的只是一种以借借还还服务为目的的观念。
3.资金投入不足。经费投入远远跟不上外文图书书价上涨的幅度。资金不足限制着价格昂贵纸质图书特别是外文原版图书和新技术的引进,造成图书陈旧,硬件条件不足。这些年由于各高校为评估过关,短期内巨资购进了大量外文图书,图书质量受到人员外语水平、文献出版周期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管购书是否合理,图书依然按原来的分布格局上架,很少进行二次分配,调配到专业性较强的资料室,而外语资料室靠自筹资金购进的图书数量极其有限,单本图书根本满足不了教师科研和教学需求。
4.协调力度不够。由于高校投资和调控力度有限,收集体系由图书馆和资料室自行决定,计划性不强,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品种缺乏,重复购买和大量漏藏现象并存。
5.评价指标注重量。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图书馆C级标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反映的都是藏书量与学生数的关系,并没有反映与专业学科的相关度。评价只限于纸质文献,过分强调藏书量指标,不注重馆藏外语专业信息资源建设对外语教学改革所需信息领域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但影响藏书质量与数量的均衡发展,还影响外语专业学科馆藏的构建。特色馆藏建设应该是量与质的统一,只有符合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才是合格的馆藏资源,只有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量才是恰当的量。
二、构建外语特色馆藏原则
针对服务对象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藏书体系,是图书馆必须坚持的长期工作原则。高校图书馆在确立自己的外语特色馆藏体系时,要通过大量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校外语专业教师及学生的现状和学校的发展规划,有重点、有层次、有计划地根据实际和可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从多种渠道系统补充专业馆藏资源,对文献做深层次的整理加工,并在注重收集、整理和保管,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同时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外语特色馆藏建设和服务要紧紧围绕本校外语教学探索与改革及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在外语特色馆藏建设上首先要了解本专业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计划、科研领域所涉及前沿信息。省内、省外和国内、国外这一领域研究动态,努力向专业特色馆藏建设上发展。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所需要的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为本专业提供较完善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在特色馆藏、服务、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方面充分展示个性。为本校外语专业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优质文献服务是外语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目标。
2.因地制宜原则。在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基本信息资源需求的同时,根据图书馆、外语资料室现有外语类专业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施“有特色,入主流”“先做强,再做大”的构建原则。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
3.系统性原则。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特色文献信息的收集力求系统、连贯和完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构建外语特色馆藏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
4.参与性原则。图书馆要发挥外语特色馆藏优势,开展特色服务就必须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靠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图书馆作为外语特色馆藏构建的主体,其自身对专业信息资源的收集挖掘和加工力量薄弱。在构建与服务过程中要通过和各高校图书馆的联合,充分挖掘各自的外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动员本校外语专业研究人员,相关单位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围绕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来获得大批前沿专业信息情报,再由图书馆加以整合,搭建起专业共享的门户平台,建立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5.评价性原则。建立起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同时,重视其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定期研讨,充分调查分析和论证,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对影响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诸因素进行分析。转变数量式与规模式的评价,将用户满意度、图书利用率和资源共享机制列为评价的质量指标,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加强外语专业特色内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外语专业特色质量保证的主体地位。对于评估过程和结果,图书馆要将其作为建设特色外语专业馆藏的重要依据,从而开创出图书馆自己独特的外语专业馆藏。
三、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思路
根据外语教学改革方向更新管理观念、整合资源、提高馆员水平,加强外语学科收藏体系布局和统筹建设,把握住外语特色馆藏特色服务方向,使特色馆藏建设科学化、专业化和多元化。
1.更新管理观念。整合图书馆和外语系资料室资源,首先,要统一思想,实现思想与服务意识的转变。其次,强调必要的规章制度及奖励措施的同时,探索实行点面结合、辐射全局的管理模式;还可以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既plan do check action。通过有计划、重实施、重检查和重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式螺旋上升过程来改变旧的管理模式,或建立图书馆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促进外语学科建设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资源共享和全面开放的管理理念。
2.优化组配。构建特色馆藏的文献信息实体应遵循各种载体文献的最优化组配的原则。例如,外语特色馆藏文献可分为:(1)外语基础图书系列区。主要以国外社会科学、文化、文学、经济、语言教育等收藏为重点。(2)本专业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收藏区。重点收藏历届教务处提供的优秀毕业生论文纸质或数字资源。如今学位论文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其特有的情报价值(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收藏应在获得学生授权的前提下开发完成)。(3)外文音频电子文献资源区。外文电子资源应包括语言教学视听资料、国内外著名学者公开讲座录音集、电脑、VCD和MP3全面兼容的经典原声外文大片、常用外语随书磁带、光盘,供学生直接网上下载。(4)外语图书赞助区。重视非购入方式的文献补充作用。拓展交换、捐赠低成本文献获取渠道,如馆际之间、教师、学生和校友捐书、赠书。(5)外文报刊阅览区。有效拓展文献服务的效益等。
3.建立特色数据库。在加快“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这一信息加工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步伐的同时,建立具有本校外语专业特色的科研成果数据库,把专业教师和学生论文、著作及校友科研成果收集起来,开展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建库工作。建立网络化管理的校园外语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用户能一站式地利用外语特色馆藏资源的纸本网络和软件资源,便捷地享受到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教学科研和学习任务。实现资源共享才能达到构建特色外语馆藏的有效性。
4.配备学科馆员。外语特色馆藏学科的专业性要求提供信息者必须是这个专业的学科专家,能分辨馆藏信息的价值,完成个性信息咨询。这无疑对图书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所以,要配备熟悉专业馆藏业务,积极主动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信息服务的高素质的外语学科馆员。
5.增强特色服务。特色服务是建立在特色资源基础之上的服务。图书馆要在树立品牌、资源整合和特色数据库建设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并通过高校外文图书联合目录实现不同高校图书馆、不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外语新书校园网宣传、新书推荐、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课题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还可以针对外语教学改革,举办学术报告会、科普报告会、外文读书会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网络知识、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方面的培训,加强特色馆藏服务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特色文献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6.设立外语特色共享空间。图书馆特色馆藏要着重知识的产出,它既是收藏、管理和传播专业文献信息的地方,又应是给教师提供科研、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地方。它强调对协同研究、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强调对小组交流和指导的支持的情境下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引人入胜的实体环境,这也是其构建的基础。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只有在高校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建设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体系,努力搭建教师教学科研、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才会为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
[2]沈光宝.以教学评估为导向的高校藏书建设反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5).
[3]王群,吕东.信息时代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
关键词:高校资料室;学科咨询;学科服务
1 引言
随着高校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无论是馆舍条件还是读者服务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读者欣然前往高校图书馆的同时,条件相对简陋的资料室也逐渐成为校园中被遗忘的角落。资料室作为各院系专业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负责收集、整理、研究、提供与各专业教学、科研有关的文献资料,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支撑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与经费等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资料室的服务水平仍停留在图书借还的初期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各有关部门的决策、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服务,吸引读者的途径就是整合现有的专业信息资源,开展多样化学科咨询服务。
2 开展学科咨询服务的条件分析
学科咨询服务是资料室针对本院系各专业学科教学及科研相关人员提供信息咨询的一项服务。院系资料室与本专业相关读者有着天然的联系,资料室收集保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本学科结合紧,内容专深,是提供学科咨询服务的重要优势前提。
2.1 文献资料专业性强
相对于学校图书馆而言,资料室所收藏的文献资料更全面和专业。学校图书馆采集图书时,通常是在书店、书展、书市上进行,或者与出版社直接联系,或者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而与图书作者直接见面的机会甚少。而作为院系资料室的资料员,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即可以借助参与所在院系举办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轻而易举地了解和结识所在院系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把握相关学科领域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院系资料室人员也更容易搜集到本院专家学者的资料需求或好书推荐,因此具备了相对校图书馆而言更加便捷的获取优质专业文献资料的条件。经过长期的文献资料积累,形成了为读者提供学科文献服务的良好的资料基础。
2.2 资料员人数较少,服务水平不高
高校对院系一级资料室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有的资料室长期只有一人,从图书、期刊的订购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到借阅等一系列工作均由一人管理完成,还兼有其他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深层次的情报资料服务工作和情报研究工作,无法改变情报资料工作落后于本院系的教学和科研状态。还有一些院系领导对资料室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院系资料员专业出身的很少,大部分是学校统一调配、照顾安排的人员,开展借还以外的读者服务时就人手不足了。随着资料员的新老更替,其传统的人员结构,已有明显改观,但还远没有到位。受此因素的制约,院系资料员的知识水平与结构,整体上还不能充分适应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由于长期受到以“藏”为中心的观念束缚,院系资料室的工作仍停留于一般性的文献服务阶段,资料人员只能做些收集资料、借借还还的服务性工作,未能在图书资料和信息咨询方面提供较高层次的服务。这种服务层次和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科咨询的需求,因此,资料员不仅要有深厚的图书情报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除此以外,还必须强化资料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情报检索工作能力,向学科馆员发展应是资料员今后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真正担负起为学科咨询服务的重任。
2.3 经费严重短缺
高校资料室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公益性机构,经费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有些院系领导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再加上资料大幅度涨价,更显得资金短缺,这样势必影响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而藏书量又是资料室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料入藏量的逐年递减和资料陈旧率越来越高,使得资料室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越来越困难。资金短缺,也影响相关设备购置的数量和质量,制约着资料室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进程,也就影响着信息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 开展学科咨询服务的实施措施
资料室开展学科咨询服务,是院系科研人员和专业读者的需求所在。资料室具备专业文献资料搜集获取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又面临人员和经费不足的困难。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资料室建设也逐渐受到院系领导的重视,各类高校都在提升院系资料室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力度,校院两级也都在努力加大投资的力度。院系资料室的做大做强,又促进了院系教学、科研、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对于进一步加大投资起到持续激励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与校图书馆合作开展学科咨询服务,逐渐提升资料室服务水平和在教学和学科研究中的地位。具体实施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资料室人员专业素质
资料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学科咨询服务的决定性因素,除了要对馆藏资源较为熟悉外,资料室学科负责人要积极围绕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学科用户和课题研究开展信息服务,要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构建学科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各种信息导航,保证学科用户对学科专业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因此,既要具备图书情报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外语、网络和公关技能。资料室一方面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满足学科服务的人员需求。另一方面,应重视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现有资料室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提高,以尽快达到学科馆员的条件和要求。除了馆员的自我学习和提高外,还要不定期地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课程,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3.2 与校图书馆取长补短,加强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校图书馆经费相对充足,而图书采购人员不可能涉猎多个学科,因此,采购文献质量缺乏专业水准。而院系却不乏专业学科人员,资料室人员又与专业人员同在一个学院,相对来说,更容易组织到学科专业人员推荐和采购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因此,在资料室经费以外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定期向校图书馆采购人员发送推荐书目或推荐学科专业人员参与院校图书馆现场采购。加强与校图书馆的联系,不仅可以互通有无,避免文献资料的重复建设,又可以弥补经费不足造成的文献缺失,使本校的专业文献更加全面和完整,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服务提供良好的文献基础。
3.3 加强多方面联系和合作,建设各类学科专题数据库
每个院系都有自身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一般重点学科有较长的发展过程,图书馆资料室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基本上会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收藏,如丰富的古籍藏书、老版本图书和不再版的专业工具书,历史很久连续收藏的专业期刊、内部及特种期刊,博硕士论文等等。资料室身处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先获得各学科取得的成果。这些特色收藏是学科发展的宝贵资源,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开发,形成特色数据库。
资料室可以和学校图书馆合作,借助图书馆的信息网络设备和技术,利用本院的专业文献优势,联合开发专业特色数据库,建造学位论文库、科研成果库等,加快本院资料室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资料室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将信息资源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并轨运行,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资料室还可以收集本院的灰色文献开展专业特色服务。灰色文献包括未公开发表的学校科研、教务档案,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院教师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教研论文、立项课题等;学校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带回的文献、校际交流的教材、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些地方志、政府机构文件汇编等。收集散见在各处的非正式出版物,开发这些资源为我所用是专业资料室特色服务的重要方面。
3.4 参建校图书馆的学科导航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针对本校情况开设学科导航栏目,为了使学科导航库资源的收集全面而且具有较高的质量,仅依靠学科馆员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让多方用户特别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参与联合建设,发挥群体优势,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信息的收集才能全面,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院系资料室人员的加入无疑为该学科导航更加增强了专业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也为本学科服务增加了更多的专业指导。资料室人员应根据各个学科方向,重点收集与学科建设相关的资料、学术专著、外文原版图书、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等。其次,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资料室没有的文献可通过查工具书、索引、网址、数据库等方法帮助读者找到,以此形成专业资料室的特色学科馆藏,为各学科专业的读者服务。
3.5 撰写学科博客
院系资料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学科博客,鼓励本学科相关人员都参与到其中来。博客是零门槛网络技术平台,即零体制、零技术、零编辑、零成本、零形式,并且具有及时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撰写学科博客,即搭建了一个与对口院系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平台,不仅可以通过博客的知识管理功能不断搜索和提炼新信息,不断积累新知识,形成该学科信息导航系统,还可以搜集师生对馆藏建设及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利用日志定期对口学科的专业信息,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的资源和服务,提供咨询服务,及时解答读者问题,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收集、整理反馈有关学科的馆藏电子信息和公共网络资源。
3.6 为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专题服务
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乃至各学科之间的不断相互渗透,教学科研人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前提下,具有提供文献信息的全面性、专业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等特点的定题服务,将会在教学科研服务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定题服务应该成为资料室工作的中心。由于目前资料室在定题服务方面几乎是空白,教研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文献的检索和筛选工作。资料室要做好定题服务,资料员必须深入到教研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文献信息需求,了解他们的科研进展情况,为他们建立科研档案,揣度他们对文献信息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资料员要利用自己对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在教研人员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拓宽思路,为他们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平时要注意跟踪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采集具有超前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专业信息提供给本专业研究人员。通过口头报道、室内最新资料揭示板或发E-mail等方式使信息尽快与用户见面。定题服务中的文献检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献学基础,文献检索的线索性很强,需要大量的文献支撑。同时又需要会利用这些书籍,采取正确的方法检索,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教研人员提供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
3.7 创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
在馆舍允许的情况下,院系资料室是创建学科共享空间的最佳场所,学科专业馆藏集中,学科专业人员集中,学科咨询需求集中。资料室可以通过馆舍的布置,充分整合资料室实体文献资源、校图书馆购买的专业数据库以及自建的学科专题特色资源,建设本学科的信息共享空间,配备具有高素质的学科馆员为学科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的学科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亚立.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创新服务探讨[J].兰台世界,2009(12).
[2]王倩,王洪志.论高校院(系)资料室的正确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3]龚军慧.论提高高校院系资料室为学科建设服务水平[J].图书馆,2007(5).
关键词 美国 大学图书馆 机构知识库 出版服务
引言
现有的出版制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开源软件的成熟降低了数字出版的准入门槛,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的兴起又使得更多的相关利益者加入到促进学术交流的运动中来。作为信息提供者,图书馆具有数字资源保存与管理的优势,理应抓住机遇,拓展服务范畴来填补学术出版市场的空白。图书馆出版服务应运而生。一般意义上的“出版”指文献、音乐或信息的创作与发行,主要包括开发、获取、编辑、设计、生产、印刷、推广与发行等环节。“图书馆出版”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与图书馆员传统技能,更倾向于开放式传播,主要指图书馆为支持学术类、创作型、教育类的印本或电子版作品的创作、传播与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为了促进学术与研究型图书馆的创新、可持续性出版服务的发展,支持学者创造、发展与传播知识,2013年1月,教育乌托邦(Educopia)研究所牵头启动了图书馆出版联盟(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LPC)项目。同年10月,LPC《图书出版指南》1.0版本。本文对指南提供的图书馆或相关项目网站链接进行了验证,对有明确项目名称和既无链接又无项目名称的项目分别以“项目名称”和“图书馆名称+ Publishing”为检索词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发现:指南包括94家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具有知识库服务性质的有61家,其中以机构知识库服务为主的有32家,兼具出版服务的有29家。国外图书馆界将机构知识库服务纳入到广义的出版服务范畴内。本文拟进一步调查与分析基于机构知识库服务的出版服务,以期对我国机构知识库服务的拓展提供借鉴。
2 图书馆出版服务与机构知识库服务的关系
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目的在于促进资源的管理、传播与出版,而机构知识库是研究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工具。因此,基于机构知识库开展出版服务是图书馆拓展与创新服务功能的重要选择之一。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大规模出现兴起于21世纪初,2001年只有13家开展,之后则年均增长量达6家之多。开展出版服务的美国大学图书馆中,约2/3(61家)的出版服务是基于机构知识库开展的。其中不到一半的图书馆(29家)所指的出版服务既包括机构知识库服务(Repository Service,R服务)又包括传统出版服务(Publishing Service,P服务),而一半以上(32家)则认为R服务即P服务。
R服务是为了管理与传播机构资源,如图1所示,分别有41家图书馆希望通过开展出版服务来访问/传播资源,29家则希望管理内部资源。管理与传播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面对出版制度的制约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版各类资源或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目标。26家图书馆基于机构知识库为教职员工与学生提供了出版平台来出版与管理资源,但提供R+P服务与只提供R服务的图书馆目的有所不同,前者还希望通过出版资源来转变学术交流模式(10家)与加强本校影响力(8家)。
3 组织建设与资源配置的特点
3.1 业务布局:管理VS出版
调查统计显示:主管出版服务的图书馆大部分为校级图书馆,共52家,占总量的85. 25%;只有9家为某校区图书馆,其中一些为本校主要图书馆,一些为某些专业学科图书馆。由此可见,图书馆出版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大学整个图书馆系统层面开展的服务,图书馆已经将出版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之一。
图书馆出版服务主要由内部部门来管理,但主管部门却各不相同,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7类。从以资源管理与传播为主要目标的R服务和以出版资源为重点目的的R+P服务来看,主管部门又可以归纳为数字资源管理和学术交流服务部门2大类。前者包括4小类,共24家(42.86%):依次为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心、图书馆系统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部、发现服务部;后者包括3类,共32家(57.14%:依次为学术交流部、数字学术服务部、学术出版与管理与服务部。定位为R服务功能的图书馆大部分安排由数字资源管理部门主管(60.72%VS 39.28%);反之,开展R+P出版服务的则由学术交流服务部门主管的较多(75.00%
VS25.00%),这种业务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出版服务的学术交流与服务性质决定的。
学术出版、管理与服务部侧重于学术交流,全部开展R+P服务;图书馆系统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部则侧重于管理与传播资源和加强影响力,主要集中开展R服务。反之,从开展服务的目的来看,不论是出于访问/传播资源、管理内部资源,还是出版资源和转变学术交流模式的目标,选择由数字学术服务部或学术交流部来主管的占比都是最大的,且二者比例接近1:1。因此,这2个部门兼顾访问/传播资源、管理内部资源、出版资源3种目的,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主管部门的最佳选择。
3.2 人员配置:数量VS类型
从人员配置的数量来看,出版服务配置的人员从0.5到19人不等。88.33%(53家)的图书馆人员配置1人以上的人员。假设1个专业的服务团队至少需要2名工作人员,那么55%(33家)的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由此可见,图书馆出版服务虽然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作为新兴的创新服务已经得到图书馆的重视与支持。人员配置越多,可提供的具体出版服务内容也将越丰富。
从人员配置的类型来看,图书馆出版服务的正式员工、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总数占比分别为82.65%、9.93%与10.11%。图书馆出版服务主要由正式员工支持,辅以服务助理。全部图书馆都配置了专业员工,其次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研究生与本科生作为服务助理的图书馆数量相差都不大,但一般图书馆会只招聘研究生(15家)或本科生(14家)。开展R+P服务的图书馆数量要少于P服务,但在总人数配置上前者要多于后者,在正式员工的配置上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研究生配置上前者也要大大多于后者。所以,开展具体的P服务需要更多的专业实践与知识技能来支持,招聘的服务助理也更多地会选择比本科生的科研需求与知识技能更高的研究生,占到92.54%。
3.3 合作对象:校内VS校外
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为本校的教职员工与学生。图书馆出版服务最主要的校内合作方是科研用户,即教师和校内相关部门/项目,比例为95.08%和85.25%;其次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分别为63.93%和62.30%。此外,大学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最有利先天条件之一即大部分大学都拥有本校的出版社,通过与出版社合作,借助其出版经验服务本馆用户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明智选择之一,虽然目前比例只为8.20%,但随着出版服务专业化技能要求的提高还会不断增加。R+P服务与单纯的R服务在选择校内合作对象方面,除教师是后者比例略高外,其他合作对象前者都略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明显。这说明它们主要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只是服务定位不同。
此外,34.43%(21家)的图书馆还联合校外合作方,主要有研究协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校外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学机构,大学出版社、商业出版社、OA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但目前图书馆还比较谨慎,21家有校外合作的图书馆中,80.95%(17家)选择的校外合作方不超过4家;只有佛罗里达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南佛罗里达大学、匹兹堡大学多于4家。在29家提供R+P服务的图书馆中,选择校外合作的有16家,占76.19%;而R服务,只有5家。由此可见,图书馆有提供R服务的天然优势,如资源保存与管理;而P服务作为一种新兴服务,可选择的合作对象方面范围更广,从而能够综合多方优势,各取所长以满足用户需求。
3.4 经费来源:预算VS收入
图书馆出版经费主要有10种资助来源,图书馆的运营预算、资料预算、拨款、捐赠基金收入、非图书馆的本校预算、销售收入、收费所得、许可、慈善捐款或图书馆组织的友情捐助等,又可归纳为3大类:第一大类即预算拨款,是最重要的资助来源。在调查反馈的图书馆中,图书馆运营预算作为经费来源的占比最多,分别有35家与14家,100%和50% -99%的经费来自于此;图书馆资料预算排名第2,占7.93%;拨款占0.93%;非图书馆本校预算占0.50%。第二大类是收入所得:如捐赠收入占2.54%、许可费占0.30%。第三大类为捐款所得,占0.18%;其他未归类的占4.18%。目前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还是运营预算,资料预算作为补充,只有16家图书馆(28.57%)选择了2种以上的经费来源。总体来看,图书馆出版服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作为一种新型业务,可以考虑通过提供增值业务来拓展经费来源,以更好地开展业务。
4 出版资源与服务内容的特点
4.1 资源类型与载体丰富多样
出版服务涉及的资源类型丰富,既有期刊、学术专著等出版物,又有学位论文、研究/技术报告、会议论文等。如图3所示,50%以上的图书馆服务都涵盖了这些出版物类型,分别有49、44、35、34家图书馆将电子学位论文(ETDs)、教师驱动型期刊、学生驱动型期刊与本科生毕业设计纳入服务的资源范畴。此外,30%以上的图书馆服务资源类型还包括技术/研究报告、学术专著等。从服务所包含的出版物总数量来看,图书馆保存、管理或出版的出版物数量在100种以上的依次是:电子学位论文、技术/研究报告、教师会议论文和记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荣誉论文、学术专著、教师驱动的期刊和学生驱动的期刊。综合两方面数据可以看出,最受图书馆出版服务关注的学术资源类型依次是:毕业论文(ETDs与本科毕业设计/获奖论文)、期刊(教师驱动与学生驱动)、研究/技术报告、学术专著、会议论文/记录(教师与学生)。对比提供R+P服务与R服务的图书馆总量,前者在期刊方面略高于后者,但差异不大。期刊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首选,其他资源则主要以保存与管理服务为主。47家图书馆提供期刊服务,而定位为R+P服务的图书馆中只有南佛罗里达大学1家只出版专著(2本)。同时出版教师与学生驱动型期刊的图书馆高达31家,其中只出版教师与学生驱动型的分别有44与35家。出版服务管理的资源媒介类型也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传统资源,还包括数据、多媒体/互动内容、概念图/地图/可视化建模等新型资源,加州理工大学还保存网站内容,但目前的资源类型还是以传统资源为主。
4.2 出版服务具体内容多元化
美国大学图书馆界定的出版服务内容可主要归纳为4大类。如图4、5、6所示,前3类主要基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开展,即资源管理服务、资源揭示服务与用户服务。资源主要指大学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各种科研成果,用户服务也是围绕与自身资源管理、揭示和出版相关的服务。同时,这3类服务也是机构知识库的主要服务内容。资源管理服务主要指各种数字资源的管理服务:(1)机构资源数字化;(2)管理非文本资源:管理与保存补充材料、音视频非文本资源。资源揭示服务指促进资源利用与信息交流的服务:(1)编目服务:元数据管理、编目、索引编制;(2)标识符管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注册与分配、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分配、数据集管理、开放URL等。用户服务包括:(1)数据分析;(2)用户培训;(3)服务外展等宣传与普及知识类服务。
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最大的不同是,图书馆出版服务将服务范畴延伸到与传统出版相关的服务。它包括:(1)版权服务:版权咨询、合同编制、版权许可建议等;(2)出版环节服务:市场推广、平面设计、同行评议、排版、编辑;(3)作者咨询、业务模式规划等其他服务。如图7所示,图书馆开展最多的是作者版权咨询服务(51家),这是现阶段最首要的服务。R服务提供本校教职员工与学生科研成果的免费利用,一方面要公开说明和宣传本大学或科研资助机构的OA政策,如开放内容的适用范围、存储版本、时滞期、使用许可等;另一方面,还为作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版权许可方面的咨询服务,避免商业出版社签署与OA政策相违背的授权协议。图书馆的中介本质与社交媒体的大力发展决定了它具有资源推广的先天优势,从市场推广服务人手促进本校科研成果的利用成为图书馆(特别是主要提供R服务的图书馆)的首选服务内容。其次是在网络时代与资源推广密切相关的平面设计服务,因为吸引用户打开资源是利用资源的首要步骤;而保障资源质量的同行评议管理,也是OA环境下图书馆最为关注的问题。数字环境下排版软件也在飞速发展,排版已经从传统出版服务的核心业务剥离出来,要求的专业性变弱,成为很多图书馆试验的服务内容;而编辑服务作为出版社的核心业务,也有部分图书馆(12家)开始探索,而且主要集中在期刊。此外,在出版服务发展初期,图书馆还积极为作者提供与R服务和P服务各类相关的咨询服务。
4.3 出版服务平台选择多样化
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所使用的平台系统有近30种,在调研的61家图书馆中,选择的系统较为集中。其中使用Bepress(Digital Commons)与OJS/OCS/OMP系统的图书馆最多,分别有29家与20家;其次是Dspace与CONTENTdm,分别有15与14家;有2家以上使用的还有WordPress(8家)、Fedora(7家)、DigiTool(3家)、Eprints(3家)与Drupal(2家)。从支持多功能业务的角度来看,34家图书馆(56.67%)选择2种以上的平台系统。其中10家在选择1-4种以上平台系统外,还自主开发相关软件作为补充。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自主开发软件的图书馆有9家提供P服务。可见现有的系统平台在综合提供R与P服务功能方面还相对不足,选择现有成熟软件是必然选择,而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功能则是拓展服务内容的必经之路。
5 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启示
隶属于大学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各司其职,前者为本校教职员工与学生提供学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服务,后者则提供学术成果的出版服务;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支持教学与科研,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大学既是信息经济的创建者也是消费者,为图书馆拓展出版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同时,现有出版制度对信息交流的制约,数字出版技术对准入门槛的降低,又为图书馆提供了拓展服务领域的机遇。特别是机构知识库服务已经成熟,图书馆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版服务,同时还要认识到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又不同于传统的出版服务,应该更多地利用先天的资源管理优势经验,以促进学术交流而不是盈利为最终目的。
5.1 结合发展战略与自有优势定位新型业务
大学图书馆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用户的教学与科研服务。2014年图书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国际大会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安妮.R.肯尼在报告中强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式应转移为满足教师、研究人员与学生的需求并促其成功。2012年7月欧洲开放获取出版网络(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European Networks,OAPEN)英国项目OAPEN-UK的《HSS研究人员调查报告》也显示,科研人员出版图书的目的依次是促进社会进步与知识传播、同行学术交流、声明研究与发现、实现职业晋升4个方面。现有出版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而图书馆出版服务有利于促进教职员工与学生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与利用,加强本校与作者个人的影响力,它应该定位于满足科研人员促进社会进步、传播知识、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几方面的需求。目前图书馆出版服务包括资源管理服务、资源揭示服务、用户服务等基础服务,与传统出版服务、技术与学术交流服务等新型服务。从传统出版的角度来看,出版服务是核心业务;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资源管理与揭示才是优势所在。因此,基于基础服务拓展新型服务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发展路径之一,即基于机构知识库开展出版服务。发展初期以保存与管理资源的R服务为主,并逐步拓展到提供出版资源的P服务,实现业务升级。具体到每家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或只包括科研人员或还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服务定位或保存、管理资源或出版资源,自有资源或充足或有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新业务方向的选择。
5.2根据业务定位与用户需求选择服务内容
大学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分R服务、P服务或R+P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图书馆还会综合考虑本阶段业务重点、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用户需求、自身现有资源等因素,选择具体的服务内容。从用户需求来看,作者最关注图书销售与出版的相关服务,其次是图书的使用和相关数据统计。对比作者需求与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内容,如表1所示,存档与访问内容、分析引文等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开展的比例都高于50%;利用信息服务的优势组织专家开展同行评议和利用现有社会化营销工具进行营销推广等新型服务,在30%-40%之间;编辑、设计、排版等专业技能要求不强的出版相关服务,在20%-40%之间;而建议与指导前期构思、出版、发行与销售、统计销售数据、管理版税等传统出版核心服务,图书馆则几乎未涉猎。这种现象与图书馆基于机构知识库的出版服务定位的总体发展思路相吻合,即在利用现有优势加强资源保存与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资源出版服务。此外,一半以上的图书馆开展的出版服务还包括:(1)资源管理服务:数字化;(2)资源揭示服务:元数据管理与编目管理;(3)用户服务:外展服务与培训等;(4)出版一版权服务:作者版权咨询。基于长期积累的专业技能与优势,图书馆可以以R服务作为起点,围绕用户需求开展数字化与非文本资源管理等资源管理服务,编目与标引等资源揭示服务,培训等用户服务。同时在新的环境下,从促进知识传播的角度出发,利用新型工具、培养新技能,拓展新的出版服务内容,进而开展补充材料管理、标识符分配与统一、数据分析等R服务,版权咨询、合同编制与管理、市场推广、平面设计、编辑排版等出版环节的P服务。
5.3基于组织机构与服务需求进行业务布局
出版服务集中还是分布在图书馆内部部门,分布在所有校区还是某些校区,主要与图书馆现有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图书馆现有职能及未来战略发展布局有关。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使命与资源管理的先天优势来看,图书馆出版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服务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图书馆既可以选择(图书馆)数字项目中心、图书馆系统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部等资源管理部门、学术交流部、数字学术服务部、学术与教学支持与资源部、发现服务部等已有的资源利用部门来主管,也可以选择学术出版部、管理与服务部等新建的出版部门来主管出版服务。在出版服务的人员结构设置方面,图书馆员应该是出版服务的主力,辅以研究生或本科生作为助理。在合作对象方面,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对象是本校教职员工与学生,因此校内合作方的主力为教师和校内相关部门/项目.其次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本校出版社。图书馆还应该考虑联合校外合作机构(如研究协会、研究所、研究项目等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学所属机构,大学、商业、OA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
此外,图书馆在开展出版服务时,还应该关注经费问题。资源管理服务与揭示服务主要基于图书馆的传统职能与优势开展,因此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图书馆运营预算;而且这2大类服务都与现有资源有关,资料预算也应该作为有力补充。图书馆运营预算与资料预算都属于预算拨款,是最重要的资助来源。图书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传播,但编辑、作者版权咨询、营销推广等传统的出版服务都超越了图书馆的传统职能,属于拓展服务的范畴,因此还可以考虑收取合理的服务费,如销售收入、收费所得、许可等收入来源。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1〕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2〕
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
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大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医学科学技术进步高速发展,诊治手段更加丰富。介入治疗手段、放射物理治疗手段、生物治疗手段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此外,社会经济文化在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服务标准与品质逐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医学教育进行改变。我国一些大学虽然对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临床医学教育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要以国际一流医学高等教育为标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加快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和一流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富冀枫,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S1).
〔2〕汪玲,等.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