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银行风险管理部工作,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本人参加工作半年多时间来,受到领导和各位前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在工作上亦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指导,帮助我快速的胜任岗位。
风险管理部是负责**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监测、评价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是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本人任职的综合统计岗,主要负责对本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分类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负责全行信贷数据动态管理、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手工台帐的录入与核对,对实际发生的信贷业务明细进行动态掌控、分析和管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获得各项信贷统计数据;对**支行运行的老信贷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各部办录入的数据及报表进行统计及分析;提供**行各项信贷资产数据及明细,完成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月度为行领导以及计财处、公司部、个金部提供同业经营情况的详细数据;月度、季度、年度,独立的或配合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对外提供各项信贷数据报表。此外,我行新设了信息安全员一岗,本人即任风险管理部信息安全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
进入**银行半年多时间来,在领导和前辈的关心照顾下,本人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本人是刚毕业的理科本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接触全新的银行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不仅是专业的换位,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换位,在综合统计岗位上,领导和前辈的关心指导使本人认识到,严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积极的沟通、努力的思考,才能获得最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也正是银行业这种对我而言全新的工作,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在**优良的成长环境下使我能够养成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了解银行业、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把所学所悟的点点滴滴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中。
在本人参加工作半年多时间来,受到领导和各位前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在工作上亦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指导,帮助我快速的胜任岗位。
风险管理部是负责**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监测、评价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是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本人任职的综合统计岗,主要负责对本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分类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负责全行信贷数据动态管理、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手工台帐的录入与核对,对实际发生的信贷业务明细进行动态掌控、分析和管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获得各项信贷统计数据;对**支行运行的老信贷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各部办录入的数据及报表进行统计及分析;提供**行各项信贷资产数据及明细,完成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月度为行领导以及计财处、公司部、个金部提供同业经营情况的详细数据;月度、季度、年度,独立的或配合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对外提供各项信贷数据报表。此外,我行新设了信息安全员一岗,本人即任风险管理部信息安全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
进入**银行半年多时间来,在领导和前辈的关心照顾下,本人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本人是刚毕业的理科本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接触全新的银行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不仅是专业的换位,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换位,在综合统计岗位上,领导和前辈的关心指导使本人认识到,严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积极的沟通、努力的思考,才能获得最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也正是银行业这种对我而言全新的工作,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在**优良的成长环境下使我能够养成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了解银行业、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把所学所悟的点点滴滴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中。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信贷风险管理 借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3-0017-02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加了民间借贷。温州民间资本雄厚是不争的事实,但巨额的民间资本来源需要进一步分析。实际上,部分个人和企业不惜频繁进行银行贷款,将贷款所得的资金投入到民间借贷以赚取高额的利息差。因此,借贷危机爆发后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必将殃及银行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12月,温州不良贷款率为3.75%,环比上升0.3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金额比2012年初新增175.89亿元[1]。由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缺位再一次引发思考,而信贷风险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管理瓶颈的重要因素,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信贷风险管理
几乎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涉及到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根本原因是私有信息的存在。私有信息是指在交易双方博弈中如果某一方所知道的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2]。
信息不对称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产生重大阻碍。在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代表不同利益的主体,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处于私有信息缺失者的地位,面临着贷款资金回收中的风险。借款人处于私有信息拥有者的地位,为了个体的利益,往往倾向于向商业银行传递一些有利于借贷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于借贷的信息,使商业银行很难验明借款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可能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损失[2]。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1.内部环境因素
1.1信贷风险文化缺失导致上下级信息获取不对称
信贷员作为信贷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对信贷项目的风险、收益、偿还概率具有较完备的信息,处于信息的优势方,而后台人员只能通过信贷员或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审查审批,处于信息的劣势方。而部分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大多以业务为中心,风险文化尚未完全建立,客户经理或信贷员为完成营销业绩刻意隐瞒部分信息,规避风险导致上下级信息获取不对称。
1.2重贷轻管观念导致贷后管理信息收集滞后
传统观念认为银行控制风险主要是在贷前和贷中,而在贷后管理中投入的资源相对有限,一旦贷款放出后,银行便失去了对资金的控制权,监管难度大。若要改变这种情况,银行需在市场上搜集更多企业资料,当银行收集信息成本小于收益的时候,就会放弃对信息的收集,导致信息收集滞后,贷后管理被动成“事后管理”。
2.外部环境因素
2.1基于信用交易的借款方“隐藏知识”
“隐藏知识”即信息优势方隐瞒自己知道而对方不知道的不利于自己进行交易的信息[3]。在贷款业务进行过程中,贷款客户作为信息优势方,为达到个体利益,通过灵活应用会计政策掩饰当期不理想的财务状况,向商业银行传递一些有利于借贷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于借贷的信息,使商业银行很难验明借款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达到扰乱银行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造成企业与银行间信息的不对称。
2.2客户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后“隐藏行动”
“隐藏行动”即在签约后,信息优势方并不按照事前的承诺行动,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3]。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各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例,部分个人或企业客户在成功取得银行贷款资金后,没有将资金运用于合同所承诺的项目,而是受利益驱使,将资金流放到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市场,以此收取高额的利息差,一旦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银行便要承担客户无法按期还贷的风险。
三、缓解信贷风险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1.全面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从贷前贷时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贷风险文化的建立首先从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设置入手。针对贷款前期信贷人员以业绩为核心,刻意规避风险,借款方以获取资金为目的,隐藏知识现象,我们要深入贷前调查,同时贷时审查应发挥制衡作用。必要时可专设贷款调查员,贷款调查员与贷款审查员应分属不同岗位甚至不同部门。调查员要全面深入获取各方面信息,对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此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同时完善银行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将不良资产风险责任分散到个人,对贷款质量管控好的员工进行激励,以避免银行员工为获取短期业绩利益而隐瞒信息,规避风险。
2.重视贷后检查,加强贷后项目跟踪管理工作
针对商业银行放贷后重贷轻管观念,借款人获得贷款后隐藏行动的行为,我们要加强贷后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加强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通过加强贷后咨询平台的建设,实时收集贷后客户相关信息,减少由于借款人将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高风险非法行业而造成的贷款损失。
参考文献
[1]温州不良贷款率再现反弹情况预警.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2-1
[2]董明明.防范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风险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1(03).
[3]张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0.
[4]张树林,张婷婷.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贷后管理[J].海南金融,2012(08).
[5]王玉岳.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12(11).
[6]王晓为.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2(36).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 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则是依据现代金融理论,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对银行风险进行识别、衡量,进而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进行控制的管理理论和应用技术。 可见,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复杂的技术特征。全球银行风险管理标准的确立归功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及其的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献。1988年《巴塞尔协议》 的,开始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提供统一的标准;《有效y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新资本协议框架代表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未来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基本确立了全球银行风险管理的统一标准。进行风险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风险的计量问题。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都是建立在以方差计量风险的基础上的。 要对金融风险进行更精确的管理,必须寻求更精确的计量风险的方法。 为了更精确地计量和管理风险,J.P.摩根在1994年首次运用 VaR(Value at Risk,受险价值模型)模型计量市场风险,并推出了用于量化市场风险的 Riskmetrics 模型。 经过进一步研究,J.P.摩根又在1997年推出了以 VaR 为基础的、量化信用风险的 Creditmetrics 模型,使 J.P.摩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20多年间,国际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20世纪70年代的资产负债管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到了资本配置的管理。 资本和风险资产的匹配成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到目前为止,国际银行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几乎都凝结在了《巴塞尔资本协议》 中。
经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可以发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应更加精确地匹配。 为了从资本配置的角度有效地对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风险进行管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建立了呆帐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三道防线。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十分看重,加上风险管理的承担主体不是很明朗,对于职责划分也不是很全,从而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认知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少了主动性。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来看,国家的资本成为了银行的资本担当者,最终导致了风险,在财政无力承担的严峻情况时,银行可能会发行货币来应对银行流动性要求,银行体系的运转最后会用货币膨胀来维持。风险管理文化落后。我国同国外商业银行对比,发展速度慢,风险管理的文化底蕴略显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观念不是很成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的迅速发展,风险变化的要求。在银行的内控中,风险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且行为模式和风险观念都是由风险管理的文化所抉择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由于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缺少文化底蕴,致使有些措施不能很有效的发挥作用。有些商业银行不能较好地处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业务的时候,没有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在发展银行业务时,没有把风险管理同发展业务摆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准确认识风险,而且会误认为风险管理会影响业务,减少业务的发展,从而使商业银行缺少动力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较匮乏。如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要求提高,需要具备高的知识含量、综合能力、技术能力和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通过从业资格的考试和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银行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经济管理类、数理统计类的相关知识,进行专业训练才能在银行工作。当前,银行从业人员中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比较稀缺,没有形成较好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队伍,与国外的银行对比,风险管理水平落伍很多。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力度解决银行从业人员的选拔标准和要求,及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措施,从而提高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我国应建立包括股东大会在内的相互制衡、运行有效、执行有序、监督有力的公司组织结构,良好的组织结构对公司健康运营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首先,风险的承担主体为董事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当制定相关经营策略,并且承担最终的责任;其次,加强监事会监管的能力,监事会主要负责监控高层管理是否尽职尽责和道德文明建设;最后,应该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对会议的监督。董事为了维护其声誉会有效地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选拔优秀的人才,保障银行在风险管理中有定期的培训,选择适合当前需要的培训。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晋升的培训、提升水平的培训。不同方向的培训计划,可以加快风险从业人员的水平,更好地胜任相应的工作,提升整体的素质,构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培养优秀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信用风险,而商业银行风险人员现在属于培育期的状态,目前应当循序渐进。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比较集中的对公业务作为试点以起步,抓住关键的风险控制点例如信贷政策和风险较高的特定信贷的业务。通过对个人业务,其他业务逐步的探究。还能做到事前预防,在根源上控制风险。实行准入制度,对风险经理实行严格的风险经理资格考试准入制度,保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对合格者,对于没有取得准入资格的人员不能聘请。参与风险活动的人员,可以分为业务与职能风险的从业人员,两者共同参与日常的管理。职能风险人员对风险进行监督与评估,双方共同负责管理。兴业银行实行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明晰业务部门的工作相关职责,相互牵制对方的权利,有效地提升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三、提高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营造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想要稳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风险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科学的降低风险,保护银行不受损失。所以中小商业银行要建立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习惯和健康完善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把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灌输到各个部门,为了使每位员工都有风险敏感性,使他们能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中日常业务工作中,中小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大范围的风险教育。部门经理负责该部门日常工作和沟通,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和目标后,得到指示的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就去通知下级按照风险管理的需求所要做的一些做法程序以及相关的业务,在客户的选择上进行风险识别,帮助有关部门贷款的审查和批准和其他相关工作。在部门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在各个业务工作中进行风险预测识别、控制、监督反馈等初级工作.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发展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进行改进国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理念都。中小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需要,通过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探究其方法,逐步摆脱陈旧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技术,实现风险管理的创新,让银行有更好的发展。
(一)通过大数据管理
为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迫切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国外商业银行将大数据应用于银行风险的管理领域。美国一家名为SCOR的金融信息公司抓取并分析客户的社交网站数据,为银行提供更为准确的信用评估结果,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成本。SCOR公司收到银行客户的信用评估申请后,经客户同意,将调取其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数据,分析客户的行为特点,兴趣爱好,甚至会根据该客户朋友圈特性来对客户信用风险来进行评估。社交数据真实反映客户行为,能帮助银行更准确地判断客户的违约风险,最终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要在商业银行数据处理中心,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通过分析和应用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推动企业业务价值,用高度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对信贷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加强对下属各级分支行的业务指导。通过金融云信息平台,以数据信息大集中为依托,运用技术管理手段控制风险,使风险监控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其经营活动能安全、顺畅地进行。具体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风险损失发生前,银行可借助风险管理体系,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做出有效的对策,预防和减小风险,以最低的损失来获取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二是在风险损失发生之后,商业银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商业银行不致于因风险的产生而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危及其生存,并确保银行盈利性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宏观层面系统设置上,要进一步强调垂直化、单元化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建设。实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独立性,同时推广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对分析与评估技术进行科学量化,确保信贷风险的整体系统控制。近日银监会核准了六家银行(工、农、中、建、交和招行)在集团和法人层面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具体范围为第一支柱信用风险初级内部评级法、部分风险类别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标准法。商业银行应切实将风险量化、资本约束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求,形成风险、收益平衡的经营理念,通过充实客户相关数据信息资料库,构建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成为科学,而不是依赖于个人主观判断。
(二)框架对银行潜在风险的影响
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管理各种风险的一个基础平台。从监管的角度看,当今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和方式,也就是从监测银行的具体业务活动转向督促银行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银行按照审慎原则开展业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首先,要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普遍缺乏预警机制,所以必须将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提到各商业银行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的计划表中,使风险管理形成一个集风险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补救的完整、全面的体系。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会有效防范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疏漏而导致的风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严格的业务程序,形成制度对人的约束,减少工作中不良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再次,必须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正确的风险文化。当风险被视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最大忌讳时,往往忽略风险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只有在主动追逐风险机遇过程中完成风险管理,才是真正控制和引导风险演化。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随着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多而形成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吸收和再配置的要求提高,风险文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日益重要。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目前应以传统方法为主。首先,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组织架构,界定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其他能部门之问的分工合作关系,为科学、规范地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提供制度上和机构上的保证。其次,在贷款审核阶段,将贷款对象的情况充分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尤其加强对借款企业法人的考察;在对贷款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模型度量信用风险,分析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控制不良贷款率。第三,根据自身情况特别是有关数据库建设的进展及时采用现代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的不断更新要加快有关数据库建设的步伐,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关计量模型的研究和开发。第四,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适应信用风险管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洪文,颜咏华,白媛媛等.市场约束、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上市银行数据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47-53
[2]王桂森.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建议.黑龙江金融,2010,12:38
[3]王冰.浅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科技信息,2011,21:381
[4]万言.浅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对策.财经视点,2011,03:176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市场的弊端性逐渐凸显,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认清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内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尚不健全,运作规范性不高,产权制度有待完善,虽然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但真正实行起来依旧困难重重。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进行风险管理所必须依靠的法律制度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仅仅注重业务量的发展,对于盲目发展业务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风险因素不是非常重视,也并未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很多商业银行业务人员错误的把风险管理放在自己工作的对立面,觉得风险管理工作就等同于降低业务量,而并未真正认清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单纯的将风险管理理解为业务量的压缩,一味的以降低业务量的手段来逃避风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1]。
再次,没有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信息交流。国外商业银行通常都设立了董事会,同时也建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却放在了资产重组、转化以及清收等事后管理方面,对于事前与事中的风险控制不是非常有效。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岗位和部门基本上是分头进行风险控制,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风险信息共享,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
最后,风险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作为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管理学、金融学以及统计学等各方面知识,另外还可能使用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所以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中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严不足,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和国外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了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全面提高银行风险意识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抛弃过去那种重业务、轻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能够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银行未来发展的长期效益,无论是操作层或者管理层人员,都必须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各项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予以严格掌控。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不单单注重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而应当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全过程中。最后必须要意识到风险也是成本的一种,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认识到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工作之间并不冲突,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2]。
(二)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常来说取决于风险管理理念是否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所以现阶段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风险管理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不同的业务应当选择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务类型越来越多,各个业务之间的风险因素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在对风险业务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具体客户与具体业务的审查;在授信业务中,必须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的审查;因为零售业的风险不集中,所以应当关注整体违约率的审查。唯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将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三)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模式依旧停留在手工操作方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属于静态数据,重心偏向于信用分析上,在分析时往往更多的是凭借人的主观经验,如此便很容易导致风险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所以我们应当积极的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引入量化分析工具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自身的风险识别、决策、监督以及评价予以改革与创新,从而最终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全程掌控。
(四)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达到风险管理的实际要求,就必须要建立完善而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是要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其他管理部门协调,构成多层面、全方位的风险组织架构;其次是完善对风险管理的原则要求,进一步扩展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不单单要注重事后的风险管理,同时还必须要认识到事前检测以及事中管理的重要性;再次是要做好监督与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之中;最后是将贷款的发放与贷款的贷后组合分别进行管理,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五)根据实际需求创新产品服务
过去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每一次危机结束之后都会出现大量的创新,从而产生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时期。商业银行应当结合企业的新的需求第一时间对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努力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新的层面不断扩展自身的服务能力。这是解决风险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创新应当坚持以做好风险管理为前提,所有的创新如体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都应当在风险得以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经营风险防范制度,科学的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整理经营管理流程,让新兴业务与新的服务产品都能过通过事前的风险论证,确保风险因素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下[3]。
(六)培养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因为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己内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尽快的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风险管理队伍。对于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与选择过程中,可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同时利用笔试和实践操作来筛选人才。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培训方案不单单针对中低层银行职员,同时还应当覆盖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风险管理决策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有效的提升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种管理理念。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各部门、各产品、各业务之间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让风险意识打破部门限制,融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以至于每一名基层员工的工作习惯之中,确保商业银行中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重视风险管理,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从根本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浙江金融, 2011(10):65.
【关键词】银行 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兼具精准技术和深刻人文的文化力,包括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行为和物质三个层次,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经济局势,注定了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将影响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是否成熟取决于风险管理文化所依托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是否科学高效以及其体系建设是否切合实际。
一、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正确处理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形式主义使得员工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文化的技术力量欠缺,缺少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变得紧迫而必要。
(一)从根本上保障了银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迫切发展的银行业离不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强化,这不仅是银行业务获得迅猛稳健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进一步加强银行的员工凝聚力、行业竞争力的总和要求。
(二)从文化上支撑了银行政策的实施
风险管理文化支撑了银行的政策实施和解决现实问题。风险管理文化发展不断为银行风险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银行必须强化风险管理,改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文化创新。这需要构建一套兼具当代社会时代特征和当前银行特色的能够被银行全体成员所认可的风险管理文化。当然,这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来作为其主导,通过这个文化体系的构建为银行各项政策的施行铺平思想上的道路,减少抵抗及不认同的现象。
二、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
对于风险管理文化来说,由物质、行为和理念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理念文化是核心成分,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具体外在表现和保障,这三者通过有机结合形成了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一个先进科学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系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风险管理理念文化,又称风险管理精神文化,作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所在,是一种伴随银行长期发展而逐渐为全体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有关风险管理理论成果的总结升华。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这是一个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包括风险精神、风险价值观、风险控制观和管理观以及理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学。
风险管理行为文化,作为理念文化的保障,能够支撑风管的核心价值观指挥银行风管控制的行为活动,形成一个富有逻辑性的风管秩序,使得风管活动能井然有序地开展,由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和人的行为表现等组成。组织架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风险管理部门以及财务控制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法律合规部门等其他部门构成,通过与银行业务保持统一管理的方式,在银行系统内建立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度规范,是银行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政策以明文规定来预防和控制在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物质文化,作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由知识和实物两个层面组成。知识层面,是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表现的技术处理和艺术指导;实物层面,是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物质保障手段体现,如安全的经营与管理产品、设施、设备和空间环境以及配套的设施。
三、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态度
银行管理层和员工应该正确地看待风险问题,银行在其运营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大大小小的风险,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降低风险是可行的,要想降低风险就要能全方位地管理风险,不论是事前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事中的风险控制,都是十分必要的。银行管理层要规范自身言行,能用自己的风险管理意识来来影响下属,做好模范带头作用;银行各层员工则要理性分析,跟随银行风险管理的大方向,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日常业务中能秉持风险管理理念。
(二)加大培养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力度,建立学习创新型银行
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理论研究上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较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一现象要求我们要通过不断培养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来充实我国在这方面的缺陷,通过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风管经验来完善国内的银行风管机制。培养有着先进风管理念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队伍,拥有这样一支队伍能够使得我国银行建立学习创新型银行,不仅业务创新,也要理念、人才创新。
(三)构筑“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贯穿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始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公平与科学对于良好工作环境和顺畅沟通渠道的创造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高效的专业人员任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任职要求和绩效考核机制,这一手段对于高素质、高效率、高增长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韬.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意义和实现途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0):329-329.
[2] 韩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探析[J].科技资讯,2006(5):252-253.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类型;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57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1.1特点
1.1.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具有特殊性
这是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点决定的,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商业银行资产亏损的可能性要高,如果经营不善很可能造成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和风险。商业银行如果不能满足客户的全部款项,或者不能及时付款从而对客户的后续资金保障时,都有可能造成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而不得不面对可能破产的局面。
1.1.2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影响大的特点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即经营货币决定了它的信用职能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支付的中介职能必须依赖商业银行提供结算来完成。如果商业银行一旦出现各种潜在的风险,它的影响面是极大的,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地区乃至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在其经营不善的情况下给客户所带来了各种无法预料的因素。
1.2类型
1.2.1信用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是办理各种存储业务,比如客户存款、贷款等,如果贷款的客户未能够按照约定进行还款,这种行为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信用风险,这也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多的风险,它会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需要商业银行加大防范意识。
1.2.2操作的风险
这是由商业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或者操作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失误而造成的程序失灵或者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可能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不清、对员工的监督缺乏力度,或者是部分员工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而使操作系统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商业银行资金的风险。
1.2.3声誉的风险
这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对客户的利益造成了影响,从而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形象和声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风险,还有可能是因为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流程过程中有缺陷而造成的声誉风险。声誉风险的后果是严重动摇了客户对该银行的信任和忠诚,而对一些潜在客户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从而制约了商业银行效益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建立。当前各个商业银行都在致力于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声誉与形象。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
2.1我国商业银行未能够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一是由于当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不清晰,没有用科学的发展眼光来看待银行的长远发展。二是部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将风险管理辩证地分析,只重视对业绩的提高和发展,而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未能够将盈利与风险联系在一起,误以为控制风险与业务量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错过了一些良好的风险控制时机,使得银行的利润有所减少,而银行整体的抗风险能力降低。
2.2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完善的体系和配套的管理部门,比如,有些商业银行仅仅在某一层级的分行设立风险管理的部门,而没有明确的流程和科学的规划,使得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
2.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方法技术落后的弱点,在当前世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风险管理是所有金融行业都不得不面对和要及时预防的重要工作。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风险管理的方法还是技术方面,都比较落后,无法对市场风险进行及时的预防与操控。
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
3.1要转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理念
风险管理的理念对风险管理的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各商业银行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有效地转变自身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管理的意识、理念贯彻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上去,并与每位员工自身所从事的业务紧密集合起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在业务、操作、人员、流程等方面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3.2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区隔以及独立性
商业银行要建立独立规范的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相关部门的独立性,为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委托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对其经营活动提出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3.3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关技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关制度
商业银行要提高风险管理相关的技术能力,并且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权责,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保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应措施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含义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金融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处理的活动,对商业银行风险实施的外部管理活动的总称[1]。
1.2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借款者在贷款到期后并不能完全偿还贷款本息,或因为借款者在借款期内出现信用下降、可能下降等风险。
2)利率风险。因为利率的改变所带来的风险就是银行财务的利率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方面操作时,因为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经营风险。
4)汇率风险。银行资产因为被市场上一个或者多个汇率因素的影响而致使银行中资产损失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
2.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给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银行是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银行行业经营风险较高,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危机,不仅会对金融体系运转造成影响,同时对国家经济发展带了很大的损害。因此,对银行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成为了保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在银行相互竞争、金融监管力度较为放松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风险管理成为了商业银行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3.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中的主要缺陷
尽管我国十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商业银行风险的多样性,但我国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3.1 风险管理认识及理念上的问题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往往仅以规模大小来作为对一家银行的评价标准,如果哪家银行规模扩张快、银行的规模大,那么这家银行就是好银行。现在重视扩大规模而轻视风险管理的现象普遍是存在的。事实上,银行并不是以规模大小论英雄的,关键还得看利润。英国有一家银行,总资产盈利率在5年中一直保持在1%,已达到花旗银行等其他欧美大银行水平,在英国受到相当高的评价,而它的规模不超过300多亿英镑、只接按揭的单一业务。银行是不以大小论英雄的,关键是看盈利能力和市值[3]。
3.2 风险防范方式较为落后
由于商业银行在对其经营风险进行管理上,常用采用定向分析管理,而为实行量化分析管理,导致商业银行在风险识别和度量存在一定的偏差,精确度还有待提高。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提高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若用于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将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出现严重缺失和失真的现象,不能形成资产优化配置管理模式,对银行风险管理科学决策造成很大影响,给银行风险量化管理带了很大困难。
3.3 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线采用的体制都是纵向式的,故而对应的审贷官序列也都是纵向式的。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治理模式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多缺陷,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贷官序列。国内银行对审贷体制很多都没建立起现代意义上对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大多采用横向。国内的大多商业银行中,不管是信货管理部、稽核部还是资金管理的部门,都不能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承担或者有效管理银行所面临的各方面风险的职责,因为国内大多银行中没有专业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
3.4 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风险管理人才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对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具有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包括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的特点,因此,要满足风险管理的现代化需求,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对高的素质。但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管理人员的数量、素质与西方国家的银行来比较,存在着很大差异,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难题。
4.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方法
4.1 树立良好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属于并行不悖关系,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业务发展,为银行发展创造有利价值。商业银行每项业务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在银行日常业务运行过程中,选择风险点,并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衡量,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业务运行风险,在风险控制中创造更多的收益。首先,风险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以保证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其次,强化银行所有职员的风险意识,实例包括各个部门、各个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检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线融入全行的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当中,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
4.1.1 实现不同业务风险管理的差别化
各银行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不同业务种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和风险差异。差别化管理就是要针对不同业务种类制定不同类型的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归纳相同业务种类的业务特点,找出该类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另一方面,在不同业务种类中归纳出他们的共性,在制定风险管理方法时寻求一般性方法,减少风险管理方法数量,便于进行业务关系管理。
4.1.2 实现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的差别化
由于商业银行所开设的业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及信用体系等有着密切的管理。因此,在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时,需将这些因素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并依据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的差别化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标准和方法。
4.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内容有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估体系等。其一,需对其组织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建立的组织体系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才能在商业银行复杂的股权结构中得到应用,并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防范组织。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行层面上,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善,以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纵向发展及横向延伸。其二,对政策体系进行合理调整。由于政策体系属于有机整体,具有良好的文整形,涉及多个领域和业务。为了防止风险政策体系缺陷的产生,需保证每个领域和业务的政策体系都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其三,对决策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为了保证风险决策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必须遵循公正、透明的决策原则,并保证决策体系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得风险管理决策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其四,对评估体系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可以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银行业务风险及收益作为量化管理的基础,把资产质量及其回报率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使得银行资产中的不良因素得到消除,资本回报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通过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及时发现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3 风险管理技术的提高
从技术层面来看,提高风险管理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银行当前的业务种类决定了对应的风险特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能够有效规避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不会受到某种特定的管理工具或者方法的影响,而是所有风险管理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建立并完善信息收集及处理系统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基础。通过将市场上多数顾客的信息进行连续大量收集,同时识别预警客户的风险和市场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防范的关键点。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
4.4 打造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
打造专业的、高素质风险管理队伍是将先进的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落到实处的人才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但要注重风险管理技术及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更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才培训的环境,为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注入人本导向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使风险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风险管理团队。为面对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打下稳固的基础。(作者单位:广发银行郑州分行)
参考文献
[1]孙.国外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与流程的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1,(01):89-90.
[2]沈悠,柳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