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学类职称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自我妨碍,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医学生,人口学变量
1.问题提出
1.1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是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转移人们对其能力的注意而采取的一种印象整饰策略。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Jones,他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把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自我妨碍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动式自我妨碍,指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如故意不复习等;二是自陈式自我妨碍,指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会影响自己水平发挥的因素,如紧张、身体不适等[1]。目前我国自我妨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只有深圳大学的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
其实自我妨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如在成就情境即将到来之前的拖延行为、喝醉酒、睡眠不足职称论文,过多地参加各种活动或考试前不复习等。自我妨碍为何如此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成就取向的社会中,能力是自我价值的核心,成功会增强自我价值感并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失败则会降低自我价值感并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人们已经意识到努力是一把双刃剑,高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高努力却失败了则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个体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含义。因此,当自我妨碍成为一种双赢结果的可能选择时,就成为众多人手中的挡箭牌。然而,自我妨碍却是一种非适应策略。从学业表现方面讲,学业自我妨碍导致低的成就并产生更大的自我妨碍需要,形成恶性循环[2]。而且自我妨碍策略在人际维度上也需付出代价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研究发现,无论成功与否,无自我妨碍行为的个体都最受欢迎,而行动式自我妨碍者和自陈式自我妨碍者均给旁观者留下了不佳的印象[3] 。
1.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和能力信念(Bandura,1977),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及坚持性,影响能力与技能的有效发挥。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职称论文,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
1.3成就目标定向
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一个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信念系统。德维克等人[4]认为,在学习情景中,学习者追寻的成就目标可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这两种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学习者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掌握目标促使个体在学习中力求掌握新的知识、提高个人的能力;而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注重努力赢得他人的积极评价,避免消极评价。研究认为,目标对动机的激发实际是通过动机调节者的自我反应而产生的。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目标的选择。而成就目标取向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5] 。
1.4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
最近20年,研究者们对学生的自我效能与其他动机变量、学业表现和成就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6]。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其成就目标取向中的避败型成绩目标、掌握目标有显著相关。自尊、不可控制感、成就目标取向对学业自我妨碍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掌握目标与自我效能有显著的正相关[7]。
纵观已有研究,成就目标、自我效能、自我妨碍三个因素间存在两两相关,且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对自我妨碍都存在重要的影响。
1.5研究目的
自我妨碍、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这三个因素之间又存在密切的关系,过往的研究较多探讨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三者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具体到医学生的研究尚未见到。医学生肩负着保障人群健康的重大使命,如果习惯性地采用自我妨碍的保护策略,并带到今后的医疗过程中,对国民的生命健康,将存在极大的隐患。因此研究医学生自我妨碍特点以及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对有针对性的对医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医学生采用合理的自我保护归因策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福州市选取两所医学类院校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试。这两所学校分别为福建省职业卫生技术学院和福建医科大学。参加测试人数为800人,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300人职称论文,福建医科大学500人,其中本科生380人,研究生120人。共回收问卷756份,有效问卷701份。被试基本背景资料如下:
表1 被试的基本背景资料
高职高专(N=244)
本科(N=365)
研究生(N=92)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性别
男
10
4.10%
134
36.70%
45
48.90%
女
234
95.90%
231
63.30%
47
51.10%
生源地
农村
106
43.40%
199
54.50%
50
54.30%
乡镇
63
25.80%
100
27.40%
18
19.60%
城市
75
30.70%
66
18.10%
24
26.10%
独生子女
是
56
23.00%
58
15.90%
22
23.90%
否
188
77.00%
307
84.10%
70
76.10%
贫困生
是
83
34.00%
129
35.30%
18
19.60%
否
161
66.00%
236
64.70%
74
80.40%
年级
一年级
31
12.70%
85
23.30%
65
70.70%
二年级
3
1.20%
106
29.00%
24
26.10%
三年级
74
30.30%
84
23.00%
3
3.30%
四年级
125
51.20%
80
21.90%
五年级
11
4.50%
10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