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有许多突出于其他教材的亮点,但也有一部分文字、图表等内容有待推敲、商榷、修改和完善。笔者愿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对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部分内容的见解写出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1 关于催化剂概念的表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37页关于催化剂的概念,第五行“这种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中的“增大”我认为表述为“改变”更为妥当。因为催化剂包括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同样称为催化剂。湘教版教材上册114页和人教版教材上册38页对催化剂的表述均较严谨。
2 关于二氧化碳状态变化的叙述
固体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冰”,在常压下。温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体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显然,这种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上称为“升华”。而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41页二氧化碳状态变化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一句中的“气化”应改为“升华”更为妥当。因为“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物理现象。原句的表述虽然使用了“气化”而非“汽化”,但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湘教版教材上册39页和人教版教材上册115页对此内容的表述均无疑义。
3 关于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记述
20℃时。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如出一辙地转载、复制和沿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下册第258页附录四也毫无例外。笔者认为对碳酸的挥发性有待推敲、商榷。据调查和分析,挥发性酸是指逸出溶液后还保留酸分子形式的酸。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碳酸逸出溶液的气体是CO2而不是H2CO3,它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严格说来,H2CO3是不稳定性酸并不是挥发性酸。
4 关于氯化钠的形成的微观图示的描述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但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9页图3 16对此过程的微观描述显示: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明显比钠原子小。这是对的,因为电子层数越多,粒子的半径越大。而构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应大于氯原子,这是因为当粒子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的半径就越大。因为在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数越多。电子与电子问的斥力逐渐增大。结果导致粒子半径增大。因此,氯离子应大于氯原子。但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9页图3-16对此过程的微观描述显示:氯原子与氯离子大小相等。这一点运用化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笔者建议将此微观图示做以修正。
5 关于原子的客观存在的描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6页图3-12,据本教材介绍,这是国际上借助扫描隧道技术在铜的表面上镶嵌48个铁原子。并将其排列成一个圆形图像。教材中取用该图像是借以说明原子的客观存在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笔者所不解的是,为什么要在铜的表面上镶嵌48个铁原子而不是铜原子呢?而湘教版教材上册61页图3-11恰恰取用了同样的这个图像。却注释为“STM观察到的48个铜原子的图像”,这个注释与本人的想法一致。但这究竟是两幅图还是一幅图?该图像到底是铁原子还是铜原子?这些似乎与运用该图像的用意无关紧要,但基于科学的求真、求实的严谨性。归属于一个确凿的注释显得很有必要。
6 关于元素周期表示例的阐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149页附录四和下册259页附录五出现了两次元素周期表。表中以氧为例,说明了每小格代表的元素、元素符号及相关数字的含义。但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出现了差错。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与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所在的表格背景不一致。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所标识的是金属元素的颜色,而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因此。应将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由深蓝色改为淡蓝色为宜。
7 关于中和反应中的“中和”的表述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也就是说,中和反应的反应物要求是一酸一碱。但沪教版教材有两处在运用“中和”这一化学术语时稍显随意,忽略了对中和反应概念的顾及而缺乏学科术语的严谨性。第一处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146页附录二最后一段倒数第三行:“如不慎将较多量的酸(或碱)液泼在实验台上,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中和,……”中的“中和”我认为欠妥。因为,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是酸和盐发生反应,因此不是中和反应。第二处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下册第204页练习与实践栏目中的第5题:“蒸馒头、炸油条常要用小苏打(NaHCO3)或纯碱,它既可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怎样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本题中也使用了“中和”这一化学术语。同样,题目中所涉及的“小苏打(NaHCO3)”和“纯碱”均属于盐,它们和酸反应不能断定为中和反应。因此我认为上述两处“中和”术语的运用均有待推敲商讨。
关键词:教材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56-02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教材分析对教师教学的意义十分重要。
2001年国家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达到课改的目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教科书编制从过去的“一标一本”渐渐转变为“一标多本”。
每个地区都实行多种版本,宁夏中卫市九年级化学教材在2015年由人教版改为了科粤版,两版教材在编写上都各具特色,若能很好的结合两种教材进行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科粤版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比分析如下:
1 两版教材单元编排比较分析
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教科书共有十二个单元,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有七个单元,下册有五个单元。以“单元――课题”的形式划分,每个单元由3到4个课题组成,全书一共有33个课题,有8个实验活动。
九年级化学教材“科粤版”教科书共有九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有五章,下册有四章。以“章――几点几”的形式划分,每个章由3到5个点组成(第八章有5点),全书一共有37个点,并且同时还设置了“精要回放”,“练习题”环节。
通过比较发现“人教版”的课题少,“科粤版”的章节多,看似“人教版”的单元多,“科粤版”的章节少,其实“科粤版”把很多内容放到了一个章节里,增添了章节的难度。
2 两版教材目录的比较分析
两版教科书目录编排如下:
通过对比发现两版教材有很多的相似处:(1)两版教科书都是从身边的化学开始,这样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两版教科书都是由宏观到微观,先学习了空气进而讲解了分子和原子,这样可以使得过度自然,降低难度,适合学生学习。(3)两版教科书中上下册内容设置相同,在上册中都讲了化学世界、空气、氧气、物质的构成、水、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下册中讲了金属、溶液、酸碱盐,化学与生活。可以看出上册内容多而重,下册内容少而精,九年级要面临中考,如果下册内容设置过多可能导致复习时间过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
两版教材有很多的不同之处:(1)人教版中将“化学方程
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盐 化肥”单独列为一单元。“化学方程式”这单元中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内容不但多而且也是中考中的重c。“碳和碳的氧化物”涉及到了“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盐 化肥”不光体现了盐的性质还包括了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把这三个单元单独列为一单元来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方便同学总结归纳。(2)“物质的构成”在人教版中放在“空气”之后“水”之前,而在科粤版中放在空气之后,氧气之前。空气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物质,学生都知道空气中有氧气,空气内容学完之后学习氧气是顺利成章的,若是把空气和氧气分开讲就如吃了饭没有喝汤一样不舒服。物质构成涉及到了微观世界,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想象,空气本来就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若是此时再安排更加抽象的微观粒子,学生就更加难以理解。
3 两版教材中实验的比较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离不开实验,所以两个版本中对实验都特别重视,但是在安排上也有所不同。
(1)两版教材涉及实验活动的数目不同。人教版中设计了八个,而科粤版中只有六个。虽然数目不同,但是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落实了新课标对基础实验的要求。
(2)两版教材涉及实验活动的内容不同。人教版中有: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③燃烧的条件;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⑥酸、碱的化学性质;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⑧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科粤版中的实验活动有:①化学简单的基本操作;②氧气实验室制取、性质与物质燃烧的
条件;③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⑥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
数目上看似人教版的多,但实质上人教版涉及到的实验科粤版都有,并且还多了一个,即化学简单的基本操作,可以看出科粤版更加重视对对基本实验的操作训练。
(3)两版教材中的实验表现形式不同。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为例(人教版九年级课本24页,科粤版化学课本297页)。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注重实验步骤,强调问题的提出,侧重学生思考与交流。科粤版教材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实验步骤,现象,理解或解释。其次在这些内容里又以填空的形式让同学思考并填空可以给学生以提醒和方便学生预习。最后以照片的方式出示了实验实物图,可以使实验更加形象。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教学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并能判断一些常见的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学探究能力。
5、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6、通过对侯德榜实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补充的一种盐类物质食盐、碳酸氢钠用于干粉灭火器及发酵粉。待学习和深化的知识:归纳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应用性质和用途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有的学科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有待学习和深化的能力: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物质的用途、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盐与酸、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更反映的条件——巩固练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采用设问讨论、投影正确操作、学生动手探究、及时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通过几条常见反应的方程式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不一定要求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4、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掌握CO3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第二课时)
上节我们介绍了食盐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盐。
〈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胃药、侯氏制碱法资料等。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感受化学知识的用途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这些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吗?
2、这里说的纯碱是碱吗?
引出
内容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组成、俗名和用途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提出
问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治疗胃溃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图片,先来回忆实验室如何制取CO2气体
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碳酸氢钠会不会和盐酸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忆
知识
[投影]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板的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物实验的投影,使学生温顾而知新,让学生印象深刻。
分析
归纳
〈提问〉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
问题
〈提问〉
回到开始的问题,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治疗胃酸?可能会生成什么?怎样验证生成物?
碳酸钠呢?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设计验证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
总结
归纳:盐+酸新盐+新酸
根据上面三个反应方程式,归纳总结CO32-的检验
总结: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碳酸盐
学生思考,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1-2]:
指导学生析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盐+碱新盐+新碱
指出盐和碱都要为可溶物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
规律
[投影]
几条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判断其反应类型。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归纳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应类型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总结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归纳
概念
[归纳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1.写出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投影这几条方程式,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
总结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听教师讲解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盐的用途
2、盐与酸、碱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
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课外阅读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用途
二、化学性质
1、与酸溶液反应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离子(碳酸盐)的检验
2、与碱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3.复分解反应概念
关键词:酸碱性;酸碱指示剂;替代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9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溶液的酸碱性是沪教版第7章第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酸碱盐的开始,也是酸碱盐的基础,对后面酸碱盐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011版新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进行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验。
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介绍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液,但教学中我们发现,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酸性溶液中显示的红色与中性溶液中显示的紫色通过对照可以区分,而碱性溶液中的蓝色与中性溶液中的紫色即使在白纸的映衬下也很难区分,因此向同学们介绍不同颜色时,很没有说服力,也显得底气不足;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显示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无色、红色,因此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区分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或酸性物质时,现象非常明显,有时甚至能让同学们惊呼,但是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却无法区分,因此这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实际在使用时,都有着美中不足。
我们生活中是否能有着某些物质既能区分出溶液的酸碱性,又能避开上面两种物质的不足之处呢?
实验前,我们配制出不同的物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并编号试管①-⑩,分别是:
一、玫瑰花瓣
实验用品:新鲜的红玫瑰花瓣、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新鲜的红玫瑰花瓣在研钵中研碎后,加入酒精,静置一会儿,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编号①-⑩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这种液体。
红玫瑰花瓣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酸性强时为玫红色,而酸性弱时显示为淡红色;在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分别显示黄色、绿色;而在中性溶液中显示为红色。红玫瑰花的汁液仅从颜色的差别上可以作为家中的简易酸碱指示剂,但是这种试剂放置于空气中大约20分钟后,试剂本身的颜色会变淡,加入不同酸碱性溶液后显示的颜色也会变化,没有那么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红玫瑰花瓣汁不稳定,不合适作为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的替代品来使用。
二、紫罗卜皮
实验用品:紫罗卜皮、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将紫罗卜皮用剪刀剪碎后,加入酒精,静置一会儿,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滴加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萝卜皮的酒精溶液在酸性较强、酸性较弱、中性、碱性较弱、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分别显示出橙红色、浅红色、浅红色、浅绿色、黄绿色,该物质在空气中放置后的颜色比较稳定,因此我们觉得可以作为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三、紫甘蓝
实验用品:紫甘蓝叶片、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将紫甘蓝叶片用剪刀剪碎,加入酒精,静置几分钟,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紫甘蓝水的成分与实验室用的紫色石蕊试液相似。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绿,中性显紫色。因而紫甘蓝能起到鉴别酸碱性物质的作用,所以它可以代替紫色石蕊试液作为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四、黑米水
实验用品:黑米水、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向黑米中加入水浸泡大约两个小时后,取浸泡出的水,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滴加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黑米水是在我们生活中偶然发现的,看到这种紫黑色液体时,我们思考,他也显紫色是不是也会像其它几种紫色液体一样呢?实验后我们发现它的颜色变化最明显,也最易区分,并且变化中我们还发现它比较稳定,所以我觉得它倒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只是它的价格肯定要比其它几种高很多。
在进行这样的实验探究时,我们思考,国外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是不是也介绍酸碱指示剂呢?如果学习酸碱指示剂,会用哪种呢?于是我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国外的教材中使用得较多的是一种叫溴化麝香草酚蓝指示剂,也叫溴百里酚蓝(Bromthymol Blue Indicator,简称为BTB),我们打听了许多商店后,找到了这种物质,并且进行了同样的实验。
实验反思:
BTB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各不相同,并且很灵敏,放置几天后,重新来实验,现象相同,说明它比较稳定。用水和酒精溶液配制后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在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中的显示颜色不同,因此我觉得它完全可以代替紫色石蕊来作为酸碱指示剂,那样的话,碱性和中性的区别则会简单得多。
生活中还有没有更多的物质可以替代紫色石蕊呢?我期待有更多的同行能与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也期待我们能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北京市、黑龙江省、河北省劳动局(组):
关于一九五七年延期毕业的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技工训练班的学员,他们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的问题,经与有关部门研究,我们意见,凡是根据国务院一九五七年总周字27号通知的规定延期毕业和分配工作的,应当从他们正式分配工作列入在册职工,并且领取了工人标准工资时,开始计算工作年限。个别地区和单位没有这样办的,应当照顾全局,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及时纠正过来。
其他年度延期毕业的上述学校和训练班的学员,其工作年限也应按上述意见办理。
关键词: 九年级化学复习 知识体系 方法与策略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紧张的全面复习即将开始。九年级化学复习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紧,加之学生学习化学的新鲜感明显减弱,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平衡与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增加了总复习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获得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呢?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我结合实行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九年级化学复习中的方法与策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抓“纲”务“本”,把握命题趋势
抓“纲”就是认真研读所在市的考试说明。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化学试题,都坚持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又稳中有变。稳是指分值、题型、试题难度和考查的知识点相对稳定。变是指试题内容是朝着设置情境、联系实际、强化基础、体现探究的方向发展变化。总体来讲,中考命题表现出以下趋势:复习规定的重点内容增多;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进行命题增多;检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性、开放性试题增多;与实验考查的试题增多;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来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命题增多。对于化学知识死记硬背的命题减少;偏、怪、难题的数量减少;有关计算的命题趋于简单化。
务“本”是指复习要紧扣教材。不任意加深难度,也不降低要求,复习中要和学生一起梳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让学生自主把握中考的重点。中考命题考查的重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及其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辨析;化合价的推断及原子的结构;元素符号周围小数字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意义;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概念及应用;四种基本收集、检验;物质的制取、除杂、干燥、检验、尾气的处理等综合实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除杂、转化、鉴别;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二、复习面向全体学生,狠抓“双基”落实
一般80%左右的中考试题在中等难度以下,所以在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全力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全面落实。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部分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甚至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犯简单的错误的现象。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双基”的掌握。教师对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换种说法、角度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反复考查,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反应规律、反应类型、制取物质、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溶液等重要基础知识,可采用比较法对一些概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辨析,以便理解概念的实质。
复习不等于炒剩饭,不要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死记硬背,否则学生很反感;而应着重抓住概念和原理的本质,仔细推敲概念和原理的关键的字与词,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如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可以概括为,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双交换,价不变”。
三、专题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系统复习中切忌将知识孤立起来记忆,而是应该将知识前后联系,纵横比较,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知识的结构进行重组和概括,从而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从而形成开放、灵活的动态知识体系。比如以C、H、O、Fe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网络;以化学式、质量守恒、溶液质量分数为中心形成计算网络;以药品选择、仪器装配、基本操作、物质检验、观察记录形成实验技能体系。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为中心形成化学反应规律。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系,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在复习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命题原则中也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内容往往来自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由于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选用比较合理、简便的方案,根据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并作出正确、简洁、合乎逻辑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实验原理科学、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节约药品,节约能源,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做题时以探究方法为指针,盯住探究目标,探究性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注意心理调节及答题习惯养成,提高应试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和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不少学生会计算,也知道解题思路,就是说不清,写不出,逻辑混乱,有的书写潦草、丢三漏四,要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晰,书写认真,语言简洁精炼;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
在后期复习中,教师务必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是难以考出好成绩的。因此,考前教师要注意减压,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调整好情绪,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才能考出好成绩。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盐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2C0056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1],所以,自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现行各种版本的九年级化学教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无论是人教版、鲁教版还是沪教版,教材的难度都有所下降,特别是“酸碱盐”这一章节,难度下降的程度最明显。但出于对学生应考能力的担忧,教师在“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常擅自对教材内容加以拓展,加深了教学的难度,特别是在章节复习的时候,多数教师仍将对酸、碱、盐的通性的总结作为复习和巩固的主要手段,满足于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将学生置身于题海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殊不知,这样的复习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寻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对知识的掌握首尾不能呼应,知识网络无法形成。所以,即使做很多的题目,复习效果也不明显,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仍将大打折扣。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寻找“酸碱盐”这一章的有效复习策略,寻求章节复习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正是初中化学教师急需突破的难点。为此,笔者采用了以点带面的复习方法,以“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核心内容,进行了“酸碱盐”复习课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情境设置精细化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很多,但要集中体现酸碱盐的核心内容,所选择的反应要具有代表性,并且易于拓展和延伸,能够实现以点带面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作为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苏州目前使用的沪教版教材,和鲁教版、人教版等教材相比,难度更低,灵活性更大,显然不能从酸碱盐的通性入手。笔者选择的切入点是氯化钠,选择的课题是“溶液中生成氯化钠的反应”。这是因为氯化钠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而且在酸碱盐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氯化钠也是“活跃分子”。创设溶液中生成氯化钠的反应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体现化学源于生活的观念,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复习课充满活力。
在课堂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写出两种溶液相混合,且生成物中包含氯化钠的反应。当然,这样的反应很多,学生在书写这些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地选择一些在书写中有错误的学生,特别是以“溶液中”、“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两个方面作为重点,用实物投影让“生生对话”,然后选择三个典型反应作为本节课的“点”:NaOH+ 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 CO2,Na2CO3+CaCl2=2NaCl+CaCO3。上述三个反应,涉及了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三大类别,且产物中分别有水、气体、沉淀[2]。这样的点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精细分析,而且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反应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对酸碱盐内容的覆盖,也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外延伸的走向。
2 过程推进有序化
上述推M过程既紧密联系,又层层递进,以三个核心反应为中心,将酸碱盐的内容有效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激活”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体验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形成了知识网络。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层面拓展多元化
在上述有序推进的过程中,从点出发,涉及每个面时,我们可力求在同一层面上,对知识的多元化拓展。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虽然现行的沪教版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要求较低,但作为一节复习课,可以从能反应和不能反应两个层面将相关反应进行展示,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后面的推进奠定基础。再如离子共存的问题,虽然三个层面(生成水、气体、沉淀)有的出现重复,但就面的多元化拓展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透过对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宏观的现象就是由无数多个微观的反应积累而成的,离子能否共存与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实质上是一致的,就是由微观的离子种类的变化而引发的物质种类的变化,这也就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像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相混合,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样的多元化拓展方式,对于学生形成和理解微粒观(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物质种类的变化过渡到离子种类的变化,再过渡到酸碱度或酸碱性的变化,也自然能够引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溶液从酸性到中性、从碱性到中性、从酸性到碱性等的转化过程如何实现?在实现这些转化过程时,曲线应该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对质量变化问题的讨论,我们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命题的模式,这在苏州市的中考命题中也曾经出现。用自主命题的模式,可突破教师集中命题时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扩大问题的思维容量,而且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命题进行分析时,本身也要求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具有讨论的价值。组内学生通过同组之间的评判与交流,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主命题的深层次认识,相互补充,发现自己在命题过程中的优缺点,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实现多元化拓展的目的。
4 结果呈现真实化
九年级化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生活化的知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体现真实性的理念。本节课从生成氯化钠的反应切入,本身就体现了真实性,拉近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涉及离子共存的问题通过flas进行沉淀产生、水生成、气体生成的演示;涉及pH变化问题,用数字化实验进行测量,使学生真切感受现代科技之神奇的同时,也通过真实的数据体会化学反应的真实存在[3]。特别是对曲线的描述,学生将想象中的“S”型曲线变成了真实的“Z”型曲线,深入理解“恰好完全反应”(或pH=7)只是一个完美的瞬间(这与教材中恰好完全反应时的颜色突变相吻合),所以表现在曲线的变化上,不论是从酸性变为碱性,还是从碱性变为酸性,越过中性(pH=7)实质上是一条接近竖直的线段,并不是学生想象中的弧线(现在很多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仍然是“S”型曲线,学生想象中的曲线模型大多来自于不规范的教辅用书中)。在对质量变化的讨论中,我们突出“可计量的化学反应”理念,通过锥形瓶、分液漏斗、干燥管、蓝色硅胶(作为干燥剂)、电子天平组成一套质量测量的装置,选择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两种溶液的浓度都配制得偏小,以避免热量的迅速产生)混合的反应,并且引导学生从锥形瓶中气体种类的变化,思考如何让测得的质量更为真实:通过测量数据的有效处理(即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应该等于从锥形瓶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瓶内气体和空气的质量差),得到真实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能得到的质量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以促进学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化学反应。这样的可计量过程虽然不一定测得非常准确的结果,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以及真实化学理念的确立,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总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复习课上设计相关的实验,更能引导学生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实现思维与实验的融合[4],在体现化学的真实性的同时,也使教学的有序推进变得更加自然。
当然,这样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呈现与串联方式只是一种尝试,从学生对课的关注程度来看,这样的尝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是有效的。我们并不是否认传统教学,我们只是试图在传统基础上传承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思想不仅可以表现在复习课上,我们也将会在新授课、实验课等课型上进行挖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想和科学思维的,都是我们应该突破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
[2]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2~60.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与碱课题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整个酸、碱、盐溶液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本教学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比较不同酸碱中和反应pH的变化情况;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手持技术绘制曲线图,直观感受酸碱反应滴定过程pH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根据中和反应的重要地位,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和反应溶液pH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我将采取下列方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实验做出中和反应溶液pH变化曲线图,根据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并简单介绍酸和碱的电离引出中和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中和反应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中和反应的理解,联系生活,体现中和反应的应用。
二、说教法
采用以实验法、启发式谈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向同学介绍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获得数据后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中和反应溶液pH变化的理解。谈论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酸和碱的种类,但是他们对于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会如何变化尚不清楚,九年级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较少,对于学习新的反应类型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实验法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实现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胃酸过多的人,医生常常开出苏打片处方或者建议多吃苏打饼干等碱性药品或食品,使学生注意到生活中常常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中和反应的原理,让学生熟悉仪器使用,教师讲解说明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认真听并且学会本节课涉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酸和碱的表示方法,酸pH7。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
(1)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2)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
(3)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4)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等于14停止。
(5)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酚酞在pH=8变色,随着NaOH溶液滴入,到pH=8停止。
根据学生猜想,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思考:终点前后每一滴碱液的加入是否作用?利用手持技术仪器绘制出中和滴定曲线。
学生探究,完成实验,本实验将0.2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加有酚酞溶液的0.2 mol/L盐酸溶液、0.2 mol/L醋酸溶液和0.2 mol/L磷酸溶液,观察溶液pH的变化曲线,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分别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三个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得新知,服务生活,由于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影响pH的大小,了解了溶液的酸碱性,让我们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我们的生命活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于7的土壤中生长,在pH8的碱性土壤中,一般不适于种植,我国的华北地区盐碱地严重,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质量。农作物土壤需要适宜的酸碱值,人体体液也需要维持在一定的酸碱范围内,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对酸碱的中和反应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我将采取提纲式的板书,让学生清晰地回忆起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一、实验原理
二、滴定曲线
三、实验结果
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不断增大直至pH=14
四、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可向盐碱地撒硫酸盐
2.用于医疗保健,如被蚊虫叮咬可用碱性氨水消肿
3.……
六、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