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少儿文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译者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翻译伦理理论中,切斯特曼(Chesterman)归纳出译者伦理的五种模式,视角仅局限于译者。中国学者杨洁、曾利沙著文“论翻译伦理学研究范畴的拓展”,从学科系统建构层面对翻译伦理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整合并作出拓展,但也未涉及原译者—重译者的伦理问题。笔者认为,就重译而言,重译者应恪守相应的道德规范,遵守重译时的三个原则:
(一)贴近原作者
一位世界级儿童文学作者艺术魅力的展现在于是否有真正理解他的译者。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有堪称典范的翻译,也有平庸的作品。重译者应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地了解原作者,知晓其身世,了解其风格,透视其灵魂,并在翻译过程中与其“对话”,并达成“心灵上的契合”。儿童文学名著的作者,他们往往了解儿童的审美情趣及认知水平,写作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儿童,因此要求重译者也应具有儿童的情怀,在气质和风格上尽可能地更贴近原作者。而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许多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者或喜欢抛头露面去展现自己的个性,自身发挥的随意性相当大,或过于追求优美的译文而忘记原文,结果错译漏译百出,损害了原作者的用意,也贻害了儿童文学名著忠诚的读者。
(二)爱护读者
译者重译时在传达异域文化的同时应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儿童文学名著的读者群虽有成人,但主要是儿童,其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与成人有所不同,童趣是儿童文学名著重译时应关注的重点。童趣,是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动的情调趣味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通常是儿童文学中情感色调趣味性的总称(《儿童文学词典》,1991:22)[3]。在重译时应从目的读者的这种特点出发,通过一定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手段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各种特点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儿童的审美需求也有所变化,这就要求重译者也应与时俱进,满足新时期儿童读者的需求。身处在不同时代,受到审美倾向、社会经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读者会对原作有不同的审美期待。为适应不同时代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可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三)尊重原译者
英国学者纽马克说:翻译是一项“崇高的求真的职业”(Anderman和Rogers,2003:55)[4]。要使翻译事业蓬勃向前发展,译者应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重译者在接受翻译作品时,首先应考虑原作有没有译介价值,其次应看自己能否超越前译者。路文彬在《贴近大师——我看“名著重译”》一文中提到:一位研究法国文学的朋友,受“名著重译”热的感染,跃跃欲试重译起《约翰•克利斯朵夫》来,但对照了一下傅雷的译本后,认为自己没有超越傅雷;在理解罗曼•罗兰的精神方面,也尚未达到傅雷的高度,于是没过多久便中途抽身了。这位朋友的严谨和自觉令他感动[5]。因此,重译者如果认为原作有译介价值,自己也能胜任此项工作,那就可以接受。而一旦接受了任务,应竭尽全力去完成,决不能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重译者应在动笔前充分研读理解原作,了解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反映,并综合各旧译本,借鉴旧译中的精髓,再与自己的再创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既尊重了原译者的努力,也有益于文化的积累传播和继承发展。
“借鉴—超越”重译观
重译者在恪守相应的道德规范,遵守重译时的三个原则的前提下,应关注重译的独创性问题。“筛选积淀重译论”由辜正坤于2003年提出,指的是在合理利用一切已经产生的译本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注入新的更好的表达法,最终合成翻译出最佳度近似于原作的译作。[6]该概念刚提出之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刘全福发表了《在“借”与“窃”之间:文学作品重译中的伦理僭越现象反思》一文,认为这一理论有鼓励翻译剽窃之嫌[7]。而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筛选积淀重译”确曾存在并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向前发展。萧乾谈到《尤利西斯》的翻译时认为,如果原译者译笔偶有“神来”之处,欢迎未来译本采用。他提出,文化本身(包括翻译)是积累的一个过程,后来者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新译本会在已出现的译本基础上产生。如果为了怕前面的译者扣“抄袭”的帽子,就绕弯子译,那样受损失的是读者[8]。然而,“筛选积淀重译”与“抄袭”、“剽窃”有本质的区别。在《说文》中,“剽”之本义为明目张胆的抢夺,“窃”是谓“盗自中出曰窃”。在译界,“剽窃”又称“抄袭”,就重译来说,是指窃取别人的译文稍加修改,然后堂而皇之地冠上自己的名字。而“筛选积淀重译”是指合理利用旧译,其重心在于“借鉴”。“借鉴”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同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对于重译而言,“借鉴”的手段是合理有效的,承继旧译之长,从而最大限度促进翻译作品质量的稳步提高,这是其理论内涵的合理之处。重译者在接到任务后,应首先仔细研读原著,全面了解原作者,对原著的精神实质与表达作全盘的考虑。与此同时,可借鉴读者反响较大的各个旧译本,或在纠正旧译词句方面,或在表现手法、修辞功能及风格再现方面超越旧译。儿童文学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直以来深受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喜爱,1922年赵元任首次将其翻译成中文,迄今为止重译本多达几十个。下文以四个中译本为考察对象,试就重译本在借鉴与超越旧译两方面稍作分析与鉴定。
(一)借鉴旧译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有许多双关语与语言笑语,原本是很难翻译的,如果逐字翻译,可达到精确,却会失却原有的韵味。对于这些文字游戏部分,不妨从段落整体去考虑。赵译中,“猫儿,明月,梦,满满儿”都以字母M开头,达到与原文相仿的功用,也将原文俏皮、诙谐的风格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旧译中此处翻译已经完美,重译者为避免雷同而完全抛开旧译,其实并不可取。如陈译中“耗子夹、月亮、记记、还有多半”没有一个是M发音的,中文行文不通,也会使儿童读者产生疑惑。而吕译中“老多老多”虽然生僻,但其翻译策略也是从段落整体考虑,与赵译如出一辙。旧译中若有精彩之笔,重译者从已经产生的旧译基础上进行筛选,并去粗取精,借鉴旧译,或许更能贴近原作者的用意,也是尊重了原译者的劳动,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积累。
(二)超越旧译
东南亚古代儿童文学中的汉文化元素
最早的东南亚文学是以神话、民间故事的形式出现,并且缺乏文字的记录而仅仅局限于口头流传,所以至今留存的古代神话、民间故事的文献资料有限,只有少数世代口头流传至今的故事内容为世人所知。这些早期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体现出十分浓重的热带地区文化的特点,如缅族群众喜闻乐道的《拇指哥儿》,讲述一个小孩因为受到太阳的诅咒而长得只有拇指般大小,长大后立志要找太阳报仇。一路上认识了破船、苔藓、竹竿和臭鸡蛋4个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拇指哥儿制服了凶残的妖婆,并在与太阳的较量中,聪明巧妙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最后在雨神的帮助下战胜了太阳。越南的《癞蛤蟆告玉皇大帝》、柬埔寨的《为什么蛤蟆叫就会下雨》的故事体现出当地人们对雨水的渴望等等。对于关于人类起源问题,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都有不同的“人从竹生”的传说,明显地体现东南亚地区独有的特色。还有部分神话故事是直接受中国的影响,其中涉及到中国神话中的龙的传说故事,这“反映了东南亚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源远流长的融合关系”(方汉文,2007年)。
1.有关创世和民族起源的神话
菲律宾、缅甸、老挝各国有关创世和民族起源的神话,与中国的同类神话接近。如越南《天柱神》:当宇宙和人类都尚未形成前,乾坤一片混沌。不知何年何月,忽然出现了一位威力无比的巨大天神。他用头把天顶起来,然后掘土运石,筑起了一根顶天立地的大石柱,用它撑住了天的中央。天被不断增高的石柱顶得越来越高,逐渐变成拱形的苍穹,从此天和地就彻底分开了。后来,不知为什么,那位天神忽然间又把这根擎天柱毁了,一时间,土石崩飞,溅落在大地上,形成今天的高山和海岛,当初天神掘土之处就变成了今日的海洋。这则神话传说关于开天辟地的内容,如天圆地方的概念、混沌初开的原始世界,天柱擎天而又崩塌的结局等都与中国神话有相似之处①。菲律宾《阿陶的故事》与我国《神话》也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柬埔寨的《高棉王与龙公主》,老挝的《九龙的传说》,越南的《貉龙君的故事》,缅甸的《三个龙蛋》,把民族祖先看成“龙种”,与我国人民对龙的推崇、认为是龙的传人也有偶合之处。如缅甸的《三个龙蛋》故事中讲到“早在帝释时代,太阳神的后裔与龙公主邂逅相爱,龙公主生下3个龙蛋。一个龙蛋漂至中国,变成一位美貌的少女,后来成为中国的皇后。一个龙蛋沿江漂到缅甸境内抹谷,变成了红宝石(抹谷是缅甸著名红宝石产地)。另一个龙蛋沿伊洛瓦底江漂到缅甸境内良宇,变成一个英俊的男孩子,长大后智慧超群,力大无比,是一位力挽千斤的神箭手。后来成为驸马,并继承了王位。这位国王就是蒲甘国的始祖、历史上有名的骠苴低国王。缅甸人据此称中国人民为“胞波”,即同胞兄妹之意①。
2.解释自然现象的传说
缅甸的《月中老人》、越南的《月亮》与我国吴刚伐桂故事或玉兔捣药传说也同出一辙。关于月食,缅甸的《月蚀》、泰国的《拉霍》又与我国民间天狗吞月的传说几乎雷同,只是情节不同而已(梁立基,2010年)。越南是东南亚各国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国家。越南的神话传说就是中越文化交融,文学变异的产物。虽然这些古代的文学瑰宝散见于一些文史典籍之中,但是足以能够窥视到越南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学的联系。国内对越南儿童文学的早期研究主要保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黄恭谨、曾兖所作的《交州记》、越南人李济川所著的《粤甸幽灵集》(13世纪)、陈世法的《岭南摭怪》(13世纪末)、阮屿的《传奇漫录》(16世纪)和段氏点的《传奇新谱》(18世纪)等古籍和作品集中。《岭南摭怪》是古代越南流传的一本传说故事集,包含了一些越南古代习俗及民间传说故事,有相当大部份的内容与中国传奇故事接近,如《越井传》与唐代、宋代时的《才鬼记》及元代吴来的《南海古迹记》;《鸿庞氏传》里的泾阳王娶洞庭君之女的情节与《柳毅传书》;《李翁仲传》与秦代阮翁仲威震匈奴的故事等。
东南亚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汉文化元素
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广阔多姿而又充满疑难的领域,今后,如何加强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揭示华族文化在世界各地传播、延续的广度、深度以及与人类其他文化(西方的和非西方的)融会相生的生命力,不仅是当今多元文化崛起后的文化理想诉求,也是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通向世界文学领域的路径。
1.爱薇作品
爱薇原名苏凤喜,1941年12月1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县。1998年和1999年两次被马来西亚读者提名为该国“十大最受欢迎作家”之一,也是“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唯一的马来西亚会员,对儿童文学的热心闻名于亚洲儿童文学界。在马华文坛上被喻为“多面手的作家”,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笔耕中,出版的小说、散文、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作品近50本之多。如著名儿童报告文学《小羊的黎明》(1979年8月),儿童小说《小野马》(1981年5月),《小小园艺家》(1997年),《爷爷的故乡》(2001年1月)。《爷爷的故乡》是一本马华文学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代表作。作者通过祖孙三代一起出发旅游,以笔记式和对话式的描述呈现马华文化与中华文化。故事情节主要为:主人公———爷爷(阿公)率领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三代远赴中国福建省的厦门市及泉州市———阿公的故乡旅游、探亲、祭祖。故事围绕10天里的所见所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解和描述有关厦门的历史、地理环境、教育、音乐和美食等,还有泉州市的历史、名胜古迹、及享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等等。该作品以思念故乡的情怀弘扬孝亲敬老的精神,也强调了华文教育与海外华裔同胞的血肉关系,表达了对两岸统一的期盼,如歌谣“…厦门望金门,金门望厦门;何日齐开门,骨肉引进门?”作品中处处灵活融合了作者家乡方言(福建话)、马来本土化语言和中国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浅白的语言:本地人使用的“巴杀”“、卖猪仔”、“山芭”“、过番”、“好脸”等和中国著名诗人贺知章的短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郑成全,2008年)。
2.年红作品
年红,193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麻坡。1971年获马来西亚首届“首相敦拉萨文学奖”。1978年、1982年及1996年先后获得马华文化协会及福联会颁发的“儿童文学优秀奖;2002年被誉为“世华儿童文学建设的创业者”之一。已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小说集、寓言集、童话集、笑话集、广播剧本及儿童文学剧作品70余部。年红笔下的儿童世界洋溢着浓郁的童真童趣童情,又充满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红红灯笼挂门前》、《龙舟往前冲》。又如《生肖歌》,运用民谣“连锁调”的创作手法,将12种动物形象巧妙地融汇在一起:“鼠偷油,看见牛/牛耕田,看见虎/虎眼凸,看见兔/兔出笼,看见龙/龙吐舌,看见蛇/蛇吞蛙,看见马/马首仰,看见羊/羊毛厚,看见猴/猴着急,看见鸡/鸡乱走,看见狗/狗追鹿,看见猪/猪睡了,梦见鼠/十二生肖牢记住!”全篇朗朗上口,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是一首十分成功的十二生肖儿歌,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王泉根,2007年)。
3.杨惠媚作品
本文作者:张燕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中文系
搭建其交流平台,增强汉语阅读教学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在教学中耗时最多,表面上也适合用“量”来评价的阅读教学,教师却死死守着每册教课书的二三十篇课文,对课外阅读教材及阅读篇目或点“目”为止,或置之不理。为什么呢?一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把阅读仅仅地理解为“读”,所以阅读变成了朗读,变成了堂上百花齐放的诵读与点评;二是对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理论,迫于急功近利的“分数考评”压力不敢实施,而是采用堂上过量分析、讲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阅读答题的套用能力。其实,在当下师生都无法挣脱分数羁绊的前提下,通过搭建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交流平台,可以让教师慢慢由前台转到后台,从而自然而然地变革教学方式,使阅读由“读”回归阅读。譬如,儿歌适合朗诵与游戏:现在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是诵读乃至背诵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汉语的节奏与韵律美及积累应试所需的语言材料。如,将教师讲解儿歌内容的时间缩短,加入设计的儿歌游戏,这样儿歌的学习可自然延展到学童的课外娱乐生活中了。堂上游戏平台的搭建,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童对语言材料的识记,而且也加深了学童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语文学习发展为语文生活。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工作量,但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及课程的活力都可得到提升。又如,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适合讲述与表演:当下已有不少教师在单篇作品中运用学生讲述与表演的方式来调节讲析为主单调的阅读教学方式,虽效果不错,却比较费时且受益面有限。其实童话与故事可用全册集中分组交流教学的方式,来解决时间与受益面的问题。堂上讲述与表演平台的搭建,不仅仅是训练了学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检测学童的阅读水平与矫正学童的阅读误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童课外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散文适合自主阅读与体悟:当下常用的方式是讲读结合。其实,儿童散文一般比较清新、浅近,教师只需点拨一下,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体悟与交流读后感。堂上阅读体悟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堂上时间,而且有助培养学童专注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童自主学习与交流、探究能力的形成。搭建各种儿童文学学习的平台,可促使教师更多地从台前走向幕后,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根本上动摇以教师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的传统,把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起语文课与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的通道,[6]从而解决困扰各层次教育者的“学生读书少及不爱读书”的问题。
回归其审美特质,促进作文教学难点问题的解决
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因而写作教学不仅枯燥而且低效。学生为什么“怕”呢?一是写不出来;二是“写不好”。其实儿童文学可以帮师长们找出原因与方法:“写”不为心声,不是自然而为的,所以写不出;“好的评价”来自成人标准,不是孩子能理解的,所以写不好。要解决写不出的问题,其实教师们首先要像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回归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智与情感特点,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写心声,语言自然(稚拙)。对于还“写”不出心声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说”出心声,其实已是“写”了。这其实就体现了李吉林老师所说的“提前起步”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提前”了,这种“提前”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意识提前,为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做好铺垫,并不是简单地将三年级的作文写作要求提到二年级甚至一年级下学期,使不少学生在这种要求的压抑下写不出作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困难的解决,学生或急中生智或背水一战,“写不出”的问题会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写不好”的问题却更为普遍、更难解决。真的有那么多的孩子写不好吗?其实,其中不少的作品我们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评判,则充满童真之趣。比如,有一个孩子写自己学琴时等待老师时的无聊心情,他不断地如实重复叙述他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来了,爬上楼梯,老师还没来,只好在走廊等,这样重复叙述了三四次。当然老师的评语是“重复啰嗦,应写出每个同学不同的细节。”这样的要求其实等同于福楼拜对莫泊桑的要求。站在非语文教师角色读这段文字:第一次叙述觉得“平”;第二次感觉“烦”;第三次有点想笑;第四次忍俊不住。回味整个片段很有荒诞派小说关于“无聊”情绪表现的艺术效果。教师们重温一下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7]就会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习作是写得很不错的。由是作文的问题,还不不仅是“分”的问题,还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了解与尊重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标准判断他们的行为,包括写作活动,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的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讲,有趣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效。儿童文学是孩子们的文学,他们喜欢它。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在语文学习中让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能写的语言。
这个阶段的学生依赖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应该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安全感,一开始就能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在良好的气氛中,学生才可能放松身心,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开心地与同学展开学习任务。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是紧张、压抑的,学生不自觉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做不好、学不好,这时英语课程就会像一个“拦路虎”,学生不但不敢挑战,反而会不断退缩。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娱乐、学习为一体。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里的异常反映,及时了解,针对解决,要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而不应采用批评指责的方式,使学生感到温暖,并更加信任教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主动回答问题,帮助同学等。同时,教师还要多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教师不但不应指责,反而应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中的恐惧,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大胆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合格的外语教学参与者。
二、以游戏和儿歌的形式进行游戏教学
小孩子具有“好玩”“好动”“好表现”“好奇”“好胜”五好特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这才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于英语情境之中。如小学生活泼、好动,根据这一特点,把单词编成诗歌和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单词量的积累作好铺垫。例如,学习1-12的数时,我就以英文的形式边说边做动作。One,two,three,four,Putyourhandsup.Five,six,seven,eight,Putyourhandsdown.One,two,three,four,Jump,jump,high.Five,six,seven,eight,Stand,stand,straight.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wedomorningexercises.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轻松,最重要的是快乐。Chant也是学生在课文中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例如教学水果类的单词时,我利用下面这个chant帮助学生记忆。Oranges,oranges,酸又酸;Mangoes,mangoes,甜又甜;Pineapples,pineapples,香又香;Peaches,peaches,水灵灵;Bananas,bananas,弯又弯;Watermelons,watermelons,圆又圆;Apples,apples,红又红;Pears,pears,黄又脆。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现达的科技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渗入了教学中学生比较喜欢多媒体教学的这种氛围,因此将他们喜欢的动物编成对话,利用动物的口吻、动作出示在多媒体上让他看并且来模仿,让他们感觉在看动画片时无意中学到英语。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
(二)举办英语故事会、英语歌曲歌谣会定期举办一次英语故事会、英语歌曲歌谣会,学生自行组织表演经典的英语童话故事或选择自己喜爱的英语歌曲或英语歌谣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英语特长便得到了充分展示。
四、开展英语口语竞赛、调动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很强,求知欲强,表现欲也强,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课堂气氛会活跃起来。开展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和主动性。当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学习兴趣自然就更加浓厚,在教学中开展“比一比”“夺红旗”“找朋友”“接力棒”等各种竞赛活动,如教单词时竞赛谁的发音标准、谁写得好。为了取得好的比赛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五、采取奖励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象似性(iconicity)是指语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即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的形式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认知和体验的结果———语言具有理据性。当代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是基于对语言的各个层面研究之上而得出的,从词语发音、词汇发展到句法、篇章、语用等层面综合得出结论。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大量的象似性。而就词汇层面而言,我们知道,在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是可以进一步再分的,那它就具有一定的理据性。认知语言学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承认认知对身体经验的组织作用。因此,象似性不是指语言结构与现实结构之间的象似,而是语言结构与基于身体经验之上的认知结构象似。人类是基于对客观外界结构的感知之上,经过认知加工才形成了人类的语言。我们若能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清楚,便可大大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对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少儿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原型理论的应用原型理论对词汇教学最基本的作用是单词间字母组合的联系。单词不能仅仅靠发音、拼写和意义存储在学习者的大脑中,不同的单词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网络联系。根据原型理论,同一范畴的不同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地位,它们由中心词也就是原型,向外不断延伸到边缘词汇。例如,儿童可以很容易地学习并记忆“o”这个字母,那么我们就把它作为有相似拼写词汇的中心。与其相似的词汇有on,no,go,one,now,some等。如果我们把“o”作为这个家族里面的核心,那么其他成员与其相比就有不同的相似度。当儿童熟练掌握“o”这个字母时,那么越与其相似的词就越容易被接受和记忆。比如go会比some更容易记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优先学习更加靠近原型的词汇。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开始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儿,在记忆词汇时总是偏简避繁。因此教师可以优先选择词形简单的词汇让学生记忆。例如,ear一词仅有3个字母,如果把ear作为原型,那么向外延伸由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有bear,pear,tear,hear,dear,fear,near,year等;由5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有clear,earth,early,spear等。由于词形越简单,少儿越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因此,如果教师先让学生学习ear这个原型词汇,再学习其他延伸词汇,那么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二)象似性理论的应用对英语词汇来说,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名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义和语音之间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现象称为“词的理据”。Householder指出:英语中只有9%的词汇是完全任意的,绝大多数词汇是有理据的。所以,词的理据对词汇习得有重要影响。如breakfast,un-derstand都是源自古英语的复合词,它们具有词源特征;fast有斋戒、禁食之意,breakfast是breakone’sfast,即开戒,后引申为吃早饭;understand原意为standamong,据说,在人群前接受提问的人,如果问题答对,他就可以站到人群中去,故引申为理解;gossip在古英语里是godsib(上帝的孩子),它在现代英语中的同源词有sibling,所以gossip原指那些无所事事、整天闲聊的教父教母们,现在gossip可以引申为八卦或爱说长道短的人。词汇的语音理据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的联系上,Waugh将这种音位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称为词汇中的拟象象似性。如sl-的声响效果让人联想到嘶溜、滑溜的意味,于是在这样的词语中就有slip,slide,slush,sled,slick,slippy,slippery,slope等。以sn-开始的词与鼻息有关:sneeze,sniff,snore等。英语中的短元音经常表示急促或短暂的动作,如rush,quick,swift,jump,cut,dig,run等。而长元音或双元音表示缓慢的动作,如slow,walk,lazy,wait,stay,clam,draw,idle等。象似性理论使词汇系统的规律性更加明显化,对英语词汇习得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以这个理论为依据,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语义分析和认知解释,形成有组织的系统,便可大大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少儿在记忆英语词汇时不觉枯燥,提高英语词汇的习得效果和效率。
三、结论
在传统钢琴教学中,存在着重技术、轻美感的不足,在培养少儿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方面,有意识的训练相对比较缺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要求学生弹奏技术动作规范与准确,以及通过反复训练以获得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为重点。少儿阶段的学生,大多生性活泼好动,不容易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发现、感受音乐的美,只是一味强调技术训练,孩子们在面对日复一日反复枯燥的单纯技术性练习时,不但体会不到学琴的快乐,还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随着钢琴教育在我国的普及,让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兴趣,具备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通过钢琴的学习获得艺术素质的提高,是越来越多家长追求的目标。在钢琴教学中,如果在技能训练基础上,教师能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相信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这一目标。
二、少儿钢琴教学策略
(一)目标策略
目标策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方向。作为美育的一种,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在钢琴教学中,模仿是必然的,而模仿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创造的产生,这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将学生的活动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还是仅为模仿?我们强调艺术教育要重视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是学生根据现有经验(认知、审美、情感的经验)来表现,模仿是扩大经验的一种途径。在模仿中培养观察力和理解力,积累到知觉、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经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法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教师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要重视学生潜能素质的培养,多让他们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体验作品传递的情感,提升美感经验,同时要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启发创造性思维,并在弹奏中将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自我的方式表达出来。当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自我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东西时,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其新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呵斥,把学生变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唯命是从”的学习机器。当然对于出现的各种“创新”,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选择性地进行有价值地取向,否则在无谓创新的同时会失去很多原本存在的美好东西。
(二)转化策略
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换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思路,重视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在当今钢琴教育中,单纯的技巧训练不是最终的学习目的,对于少儿学习者而言,更多时候需要培养其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表现能力。如果在学习中花大量时间进行手指练习和解决技术难题等一些枯燥的内容,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磨灭,学习兴趣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多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弹奏前,教师要用比喻、讲故事等形式启发学生挖掘音乐内容,帮助他们在脑海里勾勒出形象或画面;弹奏时,要引导学生将说话中的逻辑性与旋律弹奏相联系,让乐曲中的旋律“说话”和“呼吸”,使每一个乐句从头到尾都是感情充沛的;布置作业时,可以将新作业进行故事化的讲解和有表情的示范,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听磁带、唱片等,有条件的直接观看音乐家的指挥、演唱或演奏,此类观摩活动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魅力,并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去野外观察人与自然,所有的事物都会在脑海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当他们在弹奏时,就可以自然地产生联想,使弹奏出的旋律因具有画面感而更加优美。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兴趣大增,不仅在无意识状态之中就进行了有效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其稳定学习兴趣。
(三)匹配策略
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要与学生喜爱或擅长的学习方式相适应,使学生能够发挥个人在学习方面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取决于相互的认知风格是否匹配。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长处实施与之相一致的教学风格,称为匹配策略;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短处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弥补,称为失配策略。由于学生受到不同的遗传、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各人的发展存在客观差异。作为教学中的两个主体,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调整教学策略,与之保持匹配;另一方面,学生要了解自身认知风格上的不足和缺陷,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接受信息时在感觉通道方面的个体差异,避开学习方式上的弱点或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学习。例如,在面对学习认真但缺乏创新意识和表现力的学生时,引导他们在相同的内容上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开启他们想象和表现的大门;在面对接受力和表现力很强,但缺乏刻苦精神的学生时,要引导他们细致观察,先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再动手进行有表情、有感情的表现。每个人(包括教师自己)都有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意识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一定适合他人,要注意避免教学的主观化倾向,尽量采用与学习个体相匹配的方式进行教育。采取匹配策略进行教学,针对性强,能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失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教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策略在前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针对学习的自觉、自控能力并不成熟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因此不宜经常采取失配策略。
(四)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指通过正确掌握评价尺度,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平衡学习心态,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走向成功。学生必须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而学生的成功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习赞赏学生的独特性、爱好、专长;赞赏学生付出的努力和表现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每节课以鼓励、肯定为主,针对不足部分进行讲解时,先肯定优点,再提出要求。这种激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信心,积极进取。鼓励或批评,都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鼓励是增加动力,批评是增加压力,在教育中这两点都是需要的。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要抓住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能力强、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缺点和不足进行批评,鞭策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不论鼓励或批评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掌握好评价的尺度,使评价成为有效教学的杠杆。在针对学生的弹奏进行评价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评价的标准。我们不应该以“像不像”来评价每个学生的艺术创造和表现,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体验其经验和表现的程度。学习钢琴弹奏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增强对音乐美的理解和表现,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望,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促使学生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去感受、表现音乐,以持续的热情去表现他们感受到的音乐之美。
三、结语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它始于秦汉,盛于隋唐,在我国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其发音浑厚,明亮,音韵优美华丽,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能抒发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情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我国古筝事业发展迅速,古筝的形制不断改进,筝曲作品的大量涌现,筝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在古筝教学的几年中,涌现出的各种问题中,最令人困惑的便是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职业素养,可以说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 教师对于家长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有人说,古筝教学重在“教”与“学”,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努力,其他的事情并非难事,可是实际上,这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不以为然,对家长进行敷衍,由于开始没有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并不理解教师的教法,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指导,使教学的进度无法正常进行,引起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另一种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家长一味地迎合。家长对一些事情并不了解,对孩子难免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练习过长时间的基本功,对老师有错误的理解,急切地要求孩子进行考级,这时就需要教师把好关,一味的迎合家长的要求,只能是教学不成熟的体现,我们做为古筝教师就要把握好尺度和进度。在教学开始就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无疑会成为教学进行的一大助力。对于这些经济条件和心理状况无法独立的少年,家长的支持与督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对古筝知识的掌握,还将为其埋下自信的种子,使孩子在学习古筝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儿童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使许多孩子无法忍受吃苦。本身儿童的手部比较敏感,不断地按弦会使手指感觉很痛,有少数孩子往往不能忍受,还有一些孩子不能很长时间的专注于古筝知识的练习,对有关知识掌握得不牢,没有毅力坚持下去,因此即使心里想学也会发生犹豫和挣扎,这时需要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顺利度过困难期。
其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孩子认为自己对古筝没有兴趣,一些家长也就顺应孩子的要求结束学业。可是实际上,儿童的判断有些时候并非理性的。开始的时候,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会弹古筝,或者听到了很优美的古筝曲子,对古筝产生了兴趣,所以想要学习,但是在现实中,任何优美的曲子都无法一蹴而就的弹成,长时间的基本功和低级曲子的练习,使得此时的枯燥情景与当初学习时想象的潇洒轻松的画面发生了强烈冲击,许多孩子在此时倍感失望,选择了放弃。可是如果能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古筝的学习正如其他的艺术一样,郁久郁见醇厚芳香!入门伊始往往无法理解一些艺术的美感和思想,而此时的消极心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会日趋消失,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也有一些孩子,很勤奋努力,就是没有天赋,其他人用很短时间内可以理解的曲子,他们却要花很长时间,因此便失去了信心,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我想说,这样的心态与中国当代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分不开的,正如有些家长所说,虽然学习古筝重在提高孩子的修养,陶冶情操,实质上学习古筝还是为了考级,为了证书。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古筝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载体,在演奏的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压力,减轻心灵上的疲惫。正如我们唱的歌儿,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成为歌唱家,即使唱得不好,音乐的表达也同样可以令我们很开心,我们是用另一种语言在倾诉,在交流。古筝的学习与演奏也是如此。
三 在少儿古筝的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有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正规的教育,只是传授技巧和方法,却并不注重乐谱和一些乐理知识的教学,这便限制了学生在深度学习时的脚步,许多孩子在学习较高级曲子时感到力不从心,并非是演奏技法的局限,更多的是对乐曲的节奏理解、乐理知识的欠缺。还有的教师现学现教。这些现象在农村和不发达的城市普遍存在,对古筝教师行业急需整顿,加强管理、统一规划。
面对少年儿童,教师不仅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更应该重视教学方法。如:适当的让孩子们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对古筝兴趣的培养,在互相的交流与学习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意的缺点及别人的长处,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关键词】少儿琵琶;艺术素养;创新运用
在艺术教育日常教学活动以及考级、舞台演出等实践中,少儿在乐曲的内心表达和舞台表演等方面有所欠缺的情况较为普遍。当前,单一的琵琶教学方式造成少儿内在艺术素养与舞台表演脱节的现象,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少儿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内涵启迪,少儿琵琶表演只能达到率真质朴,而不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表达乐曲的情感。这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在少儿琵琶教学中做出一些相应的探索,根据少儿身心特点,将艺术素养内容融合其中,重新设计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程,以提高少儿琵琶学习者的综合艺术素养,解决琵琶教学形成单一及与舞台实践脱节的问题。
一、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概况
(一)意义和价值
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设置的意义在于,使少儿从接触琵琶教育开始,就能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从丰富的艺术体验中拓宽眼界及认知;通过课程学习提升艺术素养及琵琶技艺;从艺术实践中培养自信心及美感意识。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五个“得以”,即:1.由于素质教育的介入,少儿的德育、美育观被正确引导,思想得以形成。2.由于音乐感知的培养,少儿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被训练开发,乐感得以提高。3.由于思维认知的拓展,少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被探索开发,思维得以灵活。4.由于表演元素的引导,少儿表演天赋被激发挖掘,天性得以解放;5.由于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少儿内心情感表达及心智被启迪,表现得以自信。
(二)内涵和特点
《道德经》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少儿时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贯彻“德育为先、以美养德、艺术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增添教学趣味,构建以遵循少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符合少儿认知特点的课堂教学,以达到“品德技艺兼修”的教学效果。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少儿艺术课程,它建立在少儿琵琶教学基础上,以琵琶乐曲教学为载体,授课侧重于将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融入其中,并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形式丰富拓展少儿琵琶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少儿综合艺术素养,提升琵琶演奏表现力。课程的综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课堂的生动性、课程的实用性、课程的引导性是该课程的特点。该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对少儿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少儿琵琶教学达到由内而外、融合统一的教学效果。
(三)设置条件
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的设置对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都有相关的专业要求,具备成熟的教学条件才可以进行少儿艺术素养课教学。首先,少儿琵琶教师既是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又是民族乐器的传承者,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琵琶演奏技巧的传授者,这将无法达到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和业务技能提升,不仅要具备扎实系统的艺术理论素养及精湛的琵琶技艺,还要具有很强的综合艺术能力、雅正的审美观及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在教学方式上,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业内相关艺术门类的教师进行指导;或者参加各类活动,让少儿感受到民族乐器琵琶的艺术韵味;发挥少儿琵琶教师的教学魅力,充分挖掘少儿琵琶课程的潜在价值,不断完善少儿琵琶教学方法,提升少儿琵琶教学的综合性和引导性,凸显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在少儿琵琶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少儿琵琶教学质量,展示少儿琵琶教学成果,展现少儿琵琶艺术风采,可采取学校推荐、选拔考核的方式,从全市及各县区学校少年儿童中,广泛吸纳优秀少儿琵琶学习者,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为少儿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最后,完善的教学设施会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环境,不仅要具有宽敞明亮的排练教室,还要具有基础配套的教学设施。例如,设置落地大镜子、多媒体、音响等设备设施,通过丰富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为少儿提供一个自我纠偏、自我认知、自我感受的教学环境。
二、艺术素养课在少儿琵琶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太湖美》是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民族小调,适合集体弹奏。笔者以民歌改编版的《太湖美》为例,谈谈在少儿琵琶教学中艺术素养课的实践运用。第一环节:“奏”。根据少儿弹奏水平,选定适合演奏的曲目及演奏形式。首先,使用音响播放《太湖美》,让少儿获得最初的音乐感知;其次,熟悉音乐旋律后,师生共同视唱乐谱,如乐谱音符中有推拉音的地方,需要先借助视唱找准音高再弹奏;再次,教师示范弹奏乐谱中的特殊技法,分句弹奏练习后,统一校对指法;最后,乐曲熟练弹奏后跟随音乐伴奏弹奏。第二环节:“思”。根据限定的乐曲设计教学提纲和教学内容。首先,解读《太湖美》中自然风光景色的音乐描述,通过音乐的色彩和情绪对乐曲有所认识,使少儿能够整体把握乐曲的地方风格。其次,通过此曲对少儿进行素质教育,提出问题引导少儿思考,如:太湖的民间特色文化有哪些?太湖的经典诗句有哪些?通过一些环环相扣的提问,让少儿主动参与其中,使其审美意识得到启发。在课程中,教师要始终将德育教育融入审美教育,明确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协同进行这一导向,既要教授琵琶演奏技术,更要注重素养的培养,以艺术为纽带,以教学为载体,寓德于美。对少儿进行美的熏陶不仅可以升华他们的品德,还可以提高人文素养,让少儿在感受美、创造美的同时炼之以志,导之以行,实现德育的内化。再次,教学中灵活创建情境,挖掘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融入适当的生活素材,或者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此激发少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最后,倾听少儿讲述想象创设的情境,把想象置于情境之中,情境置于想象之中。通过琵琶弹奏与想象的完美结合,引起少儿心灵的共鸣。第三环节:“演”。根据《太湖美》的音乐风格及音乐律动设计相适应的表演训练。首先,以乐句或乐段为单元,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气息、身韵的单元训练,要求少儿身体自然跟随音乐律动由内而外地摆动,根据不同的节奏类型表现出音乐的抑扬顿挫,以增强欣赏者以及弹奏者的感官愉悦性。其次,此曲的音乐情绪为柔美的、抒情的,音乐的情绪决定了表演时的表情状态。对少儿的面部表情做专项单元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少儿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并对自身的动作方位、运动轨迹等进行精准的控制。
示范后,严格照镜子模仿练习,这样才可以让少儿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探究美、发现美、表达美。再次,眼睛即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呈现出少儿的心理状态。教学中常常出现少儿目光不够专注、精神不集中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注重少儿的内心感受,充分挖掘少儿的内在神韵。教师可对少儿做眼神专项训练,可以借鉴戏曲、舞蹈的“眼随手动、手随心动、心随形动、形随气动”眼神训练方法加以练习。最后,呈现的舞台仪态要端庄、大方、优雅。对少儿的舞台仪态要重视,如持琴姿势、走姿、坐姿、舞台上下场仪态等。第四环节:“排”。以上三个环节是排练环节的前期准备。弹奏是前提,思想是核心,表演是润色,排练是升华。首先,弹奏与音乐表现的对位结合,包括与音乐律动、面部表情、眉眼的融合。其次,突破以往的表演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选定表演形式后,可聘请专业教师做舞台指导,训练形式、动作的编排、走位。之后,弹奏与音乐表现及表演形式的结合,熟悉练习,细抠处理。最后,道具及服饰精心的修饰装扮,会给《太湖美》琵琶弹奏表演增添色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为了减少少儿在习琴过程中的枯燥乏味,使少儿开心、快乐地收获、成长,并能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在不违背琵琶弹奏原则及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借鉴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创新少儿琵琶表演。课程以艺术实践的标准要求教学,注重少儿琵琶课堂训练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衔接关系,在教学中尝试把琵琶弹奏与舞蹈、儿童剧、苏州弹词等形式相融合的创新编排。这些新型少儿琵琶表演形式虽然目前在全国少儿琵琶教学及表演中没有普遍运用,但由于创新的多样性易于少儿心理接受,所以新形式的少儿琵琶表演深得他们的喜爱,并得到了业内人士及家长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