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国学礼仪8篇

时间:2023-03-08 14:55: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国学礼仪,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学礼仪

篇1

一、知礼仪

“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仪,是做事的规范和标准。我们面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该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礼仪。

1.判断美丑 《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说的就是谦让懂礼。教师通过在故事的讲述中,情景剧的表演中让幼儿知道“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他肚子饿了,先送给他吃吧!”这些是对的。反之则是不对的,是不应该做的,通过学习判断美丑、善恶、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礼仪认知水平。在校园里悬挂了礼仪标语、张贴图片,一张张的笑脸,一句句话语“您先请!”“我跟你做好朋友!”“我来帮助你!”“谢谢你!”……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就感知美好,学习礼仪之道。

2.认知礼仪 在交往中有人感到愉悦、好奇,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交往为幼儿获取礼仪知识提供了可能性。如在我们幼儿园,每天园门口都有一位值班老师带领园内的礼仪小分队,主动和教师、小朋友打招呼。这就让每一位进园的幼儿都知道了见面要问好。正如《弟子规》中的“揖深圆,拜恭敬”。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根据三字经的格式创编出一系列三字谣。如:游戏歌、散步谣等每日吟诵,幼儿在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就认知到了正确的交往礼仪。

二、学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如此小的孩子,更是需要学习。

1.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就说明了榜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园,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早上来园时,老师主动地和幼儿、家长打招呼,道一声:“早上好!”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文明交往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学习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

2.正确方法的指导 幼儿的自制力较差,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常因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如:在活动中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就发生争吵,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就藏着不给别人玩。《弟子规》说: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针对这每一个契机,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让他们了解交往中的一些常识,如,礼貌、宽容、合作、分享等,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学习一些基本的交往方法,建立良好的交往规则。如只有一辆玩具小汽车可以两人同玩,或者轮流玩。

三、做礼仪

光知礼仪、学礼仪还不够,必须得守礼仪,也就是做礼仪。我们通过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来让孩子做礼仪。

1.请进来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努力给幼儿提供全方位的社会生活,逐步帮助幼儿扩大交往范围。《弟子规》说:事诸兄,如事兄。我们开展了混领班大带小活动,孩子们一对一带小班孩子去各个游艺活动室进行活动。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令人惊叹不已,一些孩子能耐心询问弟弟或妹妹想玩什么游戏,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遇到较调皮的小班孩子,他们俨然像个大哥哥、大姐姐,和气地进行劝解;一些平时在班内自控力较差的孩子也一改常态,变得认真负责了,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拉着弟弟或妹妹的手,看着孩子们把弟弟妹妹送回教室后自豪的神情,我们为孩子们的表现感到欣慰,孩子们确实懂事了。

2.走出去 《三字经》说:昔孟母,择邻处。说明了环境的用处。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学习资源,带孩子走出去。如到社区去参观访问,给幼儿提供积极表达自己交往意愿的机会,发挥各种环境的综合功能,使幼儿从中提高认识能力和交往能力。还可请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气氛,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让孩子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篇2

近几年,每过一段时间,便会掀起一阵“国学热”,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热”、“儒学热”,与之相伴的还有读经热、祭祀热、私塾热、修家谱热等等,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国学得到了持之以恒地、普遍地推广。

而那些送孩子去国学班的父母,“动机”五花八门:有纯粹只想给孩子的履历“镀金”的;也有“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作祟,跟风的;还有“急功近利”,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从“熊孩子”变成乖孩子的。有个家长的理由更耐人寻味:“就跟那年抢碘盐一样。”

总之,少有家长寄托于孩子是否能通过国学在今后成为一个知书达礼、有教养的人。多数家长都抱着“让孩子学学玩”的初衷,坚持不了多久便半途而废;或孩子的行为规范一旦达到预期,就立马退学。这点,从国学班的学生生源就可看出,3~12岁,父母对孩子最头疼的一个年龄段。

在深圳创办了“儒愿学堂”的蔡孟曹,就遇到过很多类似情况。一年前,学堂里收了一位“顽童”,因为在学校被罚站、挨批,产生厌学情绪,其父母只好求助于蔡孟曹的私塾。结果,一年后,孩子变得有礼好学,父母便将其转回了学校。

“私塾有时候成了学校‘坏’孩子的避难所,这些父母将读经教育当作权宜之策,并非真正了解私塾的价值所在。”蔡孟曹无奈道。

另外,在很多家长看来,虽然如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而知荣辱”,中华礼仪复兴是必然选择,但对于一百年前就被废止的《三字经》、《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小学启蒙教材,仍然未从根本上消除对其“迂腐”、“呆板”的成见。

“国学谈的是忍让、不争。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要学的是如何展示自我,坚持忍让、不争很可能就找不到工作,或在单位平平淡淡一辈子。”37岁的罗番送儿子学了三个课时的国学后,就果断放弃了,“他正在读初三,如果没有竞争观念,我很担心他不能考上好的高中,也就无法考上好的大学。”

难道孩子成为圣贤之人,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变得呆板?

国学讲师蔡礼旭说,学礼的孩子知道处处尊重别人,替人着想,大脑更灵活。“有时候在机场排队,很多孩子都站不住,在那里撞来撞去,有旅客会说,这个孩子真活泼!但那已不叫活泼,而是随便、没有家教。”

不学礼,无以立

当然,还有家长拒绝送孩子学国学,是因如春笋般崛起的“国学行业”乱象丛生,商业化色彩过于浓重。调查发现,学生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古书。这样流于空洞形式的国学,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表达到位,也很难说能起到培养孩子情操、感悟力的作用。

种种现象,让国学最终遇冷。但剥开国学备受争议的外衣,它的重现却影射出中国如今对儿童礼仪教育的缺失。这种缺乏,从父母本身对国学的误读和对家庭礼仪教育的忽视开始。国学固然有糟粕,但它的精华,又有多少父母领悟并习得?

比如,有父母担心《弟子规》里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会让孩子变得缺乏主见和反抗精神。而实际上,孩子长大后,阅历变得丰富,怎会不形成自己的主见?归根结底,是父母本身对长辈不够尊重。很多父母都会当着孩子的面,对长辈不敬,甩脸子、发脾气,甚至训斥。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仪的人很难在社会、团体当中立足。

在一家私企做销售主管的苏赫十分感慨,“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的不仅是职业素养,更是个人素养。之前公司来了个妹子,常常不打招呼就外出不说,打电话过去不接,事后看到也不回复,对人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更别说我还是她的上司。后来她拉肚子请假,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电话居然让妈妈代打。无语的是,我这边客客气气,她妈妈却态度恶劣,责问我是不是给她女儿分配的工作过重才导致其生病。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父母总认为,礼仪有何重要?还不如多给孩子报补习班、兴趣班。国学讲师蔡礼旭说:“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喜欢把孩子往分数那边推,然后等孩子大学毕业出来,很可能连跟人打招呼的基本能力都没有。我见过不少大学生跟人打招呼还要妈妈提醒。”

而孩子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出在父母身上。人的社会化起始于家庭,人的文明礼貌的养成,也必然是从家庭开始。

基本的礼仪最重要

那些文化不高、不懂礼仪规范的有钱人,因为自己在这方面吃过亏,都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受欢迎、得体有礼的人,鉴于对国学有偏见,于是送孩子去学费用高昂的西方礼仪。

然而文化底蕴不同,造就的礼仪规范也不同。中国传统礼仪,讲究的是以家为核心的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而西方礼仪侧重的,却是高端社交。这与西方的婚姻观有关。西方的家庭,以夫妻为核心,子女一旦成年,便要离家,今后成立家庭,也不会再回家住。社交对他们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他们所形成的礼仪规范,更多的是关于见面礼节、餐桌礼节、交谈礼节等。

并且,这种颇具贵族风范的礼仪多有阶层之分,一旦家长不替孩子把关,孩子也许会变得虚荣、做作。比如“小绅士、小淑女、小王子、小公主”礼仪班,所学的是如何正确使用刀叉、喝汤不发出声音、走路端庄优雅等,为的是应付一些高雅、隆重的场合。

学了这些礼仪,私下里孩子是什么样,终究还是什么样。方灵7岁的侄子学的是西方礼仪,她说:“我弟弟弟媳工作忙,没时间管教孩子,发现孩子有点‘熊’,就送去了小绅士班,但没什么用。家里来了客人,不打招呼直接扑到人家怀里玩儿,到了吃饭的时候,不看其他人是否坐下,自己就先坐到桌子前敲碗筷。”

说到底,连基本的礼仪都没学好,就直接跳级,又怎会学到高端礼仪的精髓,这根本就背离了“礼”的真正含义。一个人私下里不懂得尊老爱幼,不懂早上出门要跟父母打招呼,不懂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子,在重大场合表现得再得体,也只是道貌岸然。

推动儿童读经运动的南怀瑾大师曾无限感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今却像个乞丐一样,向西方讨文化的饭吃。”

父母才是最佳的礼仪施教者

事实证明,再粗俗的父母,也希望养出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但这类人没有意识到,需要学习礼仪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他们自己。有的国学机构曾试图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习,但遗憾的是,“心浮气躁”的家长,甚至不如孩子。家长做不到,孩子又如何做到?

有个家长就抱怨,他和孩子一起参加了为期7天的国学主题的冬令营,回家后觉得孩子懂事许多,但没过几天,孩子就“原形毕露”。家长找国学老师抱怨,老师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那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变了吗?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

国学老师刘智清说得好:“国学本来就应该是父母教给孩子的。”父母怎样教?当然是言传身教。70后的何B回忆,自己的礼仪习得全靠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如,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会出门迎接,并以礼相待;对爷爷奶奶,父母从来都毕恭毕敬,轻声细语;而父母之间,虽也有争执,但从不大吼、说气话,两人相敬如宾。

何B说,他舅妈是个厉害角色,跟大家族里几乎所有人都吵过,唯独对他爸妈毕恭毕敬。“她有次跟我说,我爸妈身上的良好家教,让她不好意思乱来。”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何B受益匪浅,别人都说婆媳难处,她却和婆婆处得像姐妹。

篇3

关键词:礼 国学 现代礼仪教学 融合

翻开任何一本现代礼仪方面的教科书,你都会发现里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在参照西方实用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融合西方宗教和人文思想的西方礼仪,更注重外在形式的规范化和有序。这就导致很多礼仪老师以为只需要将学生的动作要领和步骤训练得规范标准即可。这其实是走入形式化教学的误区。要知道,中华民族自有的一套传统礼仪即使是到现在也仍具有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其倡导的“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宏大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目前广为流行的微笑训练标准是“露出八颗牙齿”,这实际与中国传统要求的“笑不露齿”是相矛盾的。大家想想,没有来自内心的平和喜乐,只剩下考核标准的微笑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深厚国学文化的熏陶和涵养,“邯郸学步”式礼仪教学与涵养君子之风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礼学的真正目的反而被掩盖了。

一、现代礼仪教学中增添国学的意义

2013年10月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从方案中我们看到北京中考语文总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高考总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这里反映出对传统国学的重视,足以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国学知识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撷取精华,将传统礼学之“魂”与现代礼仪之“形”完美结合起来,塑造中华民族自有的道德风范。

二、授课环节中增添国学魅力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吟诵

教师在讲述新课之前可安排学生用3~5分钟时间吟诵一些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词句,要求他们在吟诵时态度中正平和,精气内敛,荡涤乖戾之气,涵养君子之风。如在讲述“礼”的核心和特点时可选用如下语句。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礼者,理也。(《礼记》)

在讲述沟通技巧这一章节时,可补充一些修身养性的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

在讲述餐饮出行等礼仪时可选用如下语句。

食不言,寝不语。(《论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礼记》)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礼记》)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礼记》)

吟诵便于记忆,便于理解。在吟唱朗诵的过程中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终有一天,心胸必会豁然开朗,与作者越千百年而相通。这不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还能引发触动学生的追思情怀并深刻领略国学的魅力。

2.研典

被称作20世纪最知名的历史学家和伟大智者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博士曾说过,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周易》亦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就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恰当地节选一些通俗易懂,紧扣主题的国学小故事、趣闻、掌故等,课后还可布置相应的选读内容来加以精进和巩固。

在讲到礼仪修养的重要性时,可以将《子路见孔子》和孔子有关“文质彬彬”的描述结合起来: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选自《孔子家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选自《论语・雍也》)

篇4

走路

走路虽然看似是平常之事,但其实也是有学问的。英国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在上下班高峰期,路上人潮涌动,到处可见匆忙赶路的人。走在这样拥挤的路上,需要遵守一个重要原则——不要碰到他人。这不光指身体的碰撞,你身上挎的包或手上提的东西也尽量不要碰到他人,要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英国人走路都非常谨慎,尽量避免身体的碰撞,即使他们被别人碰到了,他们也会说声“sorry”。如果走在狭窄的路上,你想超过走在你前面的速度很慢的路人,这时千万不要硬挤过去。通常情况下,如果你的速度很快,前面的人会发现你在后面,停下并侧身让你先走。如果你没有被发现,这时你要先说声“excuse me”以引起他的注意,等他向一侧偏身挪出位置后,你再通过。反之,你若走在狭窄的路上或地铁通道里,要注意不时地向后瞄一下,如果发现你身后的人速度比你快,你要及时侧身给其让路。我在英国曾见过这样的情况,有路人左右手各拿一个大包,慢悠悠地走在前面,后面的人即使说了“excuse me”他也听不见,这时走在他后面的英国人真的会抓狂。因为英国人实在是没有从别人身边硬挤过去的习惯。

留学生刚到英国时,对英国错综复杂的地铁线路不熟,有时走着走着会突然停下来看地图或指示标,这时后面的人也要跟着“急刹车”。如果你停的位置正好对着电梯,还会阻碍后面的人上电梯。这种情况可能留学生都会遇到,建议大家在看地图或指示标前要注意找一个不影响其他行人的位置,而不是在人流多的路中央挡道。

用餐

英国人用餐比较讲究礼仪。他们用餐时从不会把嘴巴张得很大,咀嚼食物时上下嘴唇始终是严丝合缝的,因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嘴里的食物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英国人不喜欢一边咀嚼食物一边说话,如果吃饭时需要交谈,他们通常每次只往嘴里放少量的食物,吃东西与说话交替进行。喝汤时,英国人会用汤勺舀汤,从汤勺边喝汤,而不会从汤勺尖喝汤。上述这些都是英国人用餐的一些基本礼仪,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要学会入乡随俗,在用餐时注意这些礼仪。

在英国,去餐厅就餐也有不少学问,留学生不可不知。当你到达餐厅后,不要自己直接找餐厅里的空位坐,而是要站在餐厅门口等服务员将你领到空位。点餐时,服务员将菜单交给你后通常会离开,直到你点完菜合上菜单后,服务员才会过来继续服务。如果你一直看着菜单不合上,服务员可能一直不会过来,以留给你足够的时间考虑,所以不要认为是餐厅的服务不到位。餐厅的餐桌上有个小方巾,是用来搭在膝盖上的,通常是在吃前菜之前搭上。如果在用餐中需要叫服务员的话,那种举起手来大喊“waiter”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若是在一些高档餐厅,服务员通常都训练有素、彬彬有礼,你只需看他一眼,他就会过来服务了。如果是在中档的餐厅,服务员一般会比较忙,所以你可以先看着离你较近的服务员,等他注意到你时,你只需点一下头,他就明白你的意思了。若是你许久都没被发现,这时你可以把手放在与肩膀平行的位置,轻轻挥一下手,以引起服务员的注意。你也可以在服务员经过你旁边时说声“excuse me”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记得我曾和男友去英国的西班牙餐厅用餐,期间我想加点东西,就举起手来对着餐厅另一端的服务员大喊“hello”。男友见状很是吃惊,我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太不注重礼仪了,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很尴尬。

排队

英国人排队的历史由来已久。即使只有两个人,他们也会排队。乘坐地铁或公交时,英国人都会自觉地排成一字长龙,等车内需要下车的人全部下来后,他们才会按排队顺序上车。在超市或商场购物时,无论是挑选货物还是到收银台结账,英国人都会自觉地站在前一位顾客身后,即使要等上二三十分钟,英国人看起来也一样淡定自若、不急不躁。在英国,先派一个人去排队,后去的人再插到那个人身后的做法被视为是无礼的。要遵守英国的这一礼仪并不难,留学生只要一到英国,就会在学校、邮局、银行或者超市里感受到英国人排队的壮观,从而潜移默化地遵守这一秩序。如果有哪位同学无视这一点,相信会被一遭鄙夷的目光“杀死”。

在英国,如果的确不方便排队的话,有两种办法。其一是在能接受预订的地方提前预订服务。但很多公共服务项目都是不接受预订的,即使可以预订,也要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其二是可以与排在前面的人商量,表明自己确实情况特殊,以获得他们的通融,让你排在前面。虽然英国人经常会为排队耗去很多时间,但这种方式也确保了他们能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下完成自己的事情,实则提高了他们办事的效率。

拍照

捕捉异域的美好瞬间,发给远在故乡的家人和朋友欣赏,让很多留学生乐此不疲。但是在英国拍照也是有学问的,那就是一定不要影响到他人。我在英国游览莎士比亚故居时,曾遇到过一个不雅事件。莎士比亚故居里有一条景色很美的小路,很适合拍照,但这条路也是从故居到花园的必经之路。我在途经那条小路去花园时,看到一群游客站在小路中间拍照,先是单人照,又是合照,拍得不亦乐乎,完全不顾及旁边还有许多游人等着通过小路。被迫滞留很久的游人显然有些不满,但出于礼貌都在那里静静等候。这样无所顾忌的拍照行为会给别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所以留学生拍照时一定要先环顾周围,确保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英国有些公共场所是禁止拍照的,例如英国的很多博物馆就是不允许拍照的。留学生拍照前要先看好提示牌,切忌在禁止拍照的地方偷偷拍照。

送礼

篇5

[论文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移情;《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策略;文化意识

引言

国际汉语教学(亦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 Language)于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继续深人做好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这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与此相应,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于2008年3月颁布。与以往纲要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1996)、《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国家汉办,2001)相比较,《大纲》首次将“策略”和“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道)作为构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本构件提出,并加以分级描述和举例说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大纲中偏重语言内容界定,缺乏对语言功能和文化内容具体描述的偏颇,对国际汉语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指针和推助作用。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要符合对外汉语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审美教育规律,而移情理论正是这二者的重要契合点之一。本文在扼要梳理移情理论发展脉络,阐明其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从《大纲》中集中凝聚美育理念的“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两个重要构件人手,探讨它们与移情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以期对《大纲》日臻完善,对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走向丰富和深入有所裨益。

一、移情理论的基本历史发展

移情(Einfuhlund德文,Empathy英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中被肯定下来的审美意识活动,是“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这一概念较早由德国美学家R.费肖尔(1847—1933)提出,其后德国心理学家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移情是一种内模仿活动。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也提出了移情概念,她认为移情现象是自身对经验的反省,并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累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德国美学家J.伏尔凯特(1848—1930)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学说的主要代表人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l一1941)。他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而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移情可主要区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其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其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其四,生物感情表现的移情,如把人物的外貌作为其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

20世纪初,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将移情引入临床治疗,将其视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等)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一种心理过程。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治疗学家C.罗杰斯(1902—1987)在其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therapy)中,引入“移情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这个关键术语,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地体会受辅者的内心世界。”移情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向着愈加深广的领域展开。

法国哲学家梅洛一庞蒂(1908—1961)将“习惯性身体”(habitualbody)这个术语引入移情研究,他认为:“最完整的体验为自身提供习惯性身体,是一种内在必要性。”习惯身体在感知过程中起着稳定的作用,而“每件事情发生时,只有好像他人的意图会经历我的身体,或我的意图能够经历他的身体时,才可能有沟通”。

言之,我们的话语或姿势的意义,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被理解或领会的,意义出现在对方认知到自己情感的时候。这就为交际找到了内在的依据,即要逐渐意识到他人从自身的视角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们,承认差异,并努力移情,尊重他人平等、又有着诸多不同的人性。临近世纪之交,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达马西欧(1944一)在其《感觉发生的事情:意识形成中的身体与情感》中,以诸多实证作出归纳:“意识始于我们或看或听或触摸时感觉到发生的事情……它是我们生命有机体内部伴随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内心任何形象形成的一种感觉。这也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庞蒂的论述。

二、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问题

情感因素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其作用在认知因素之上,是启动后者的“点火机”。一般认为,个体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层面,而移情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兰伯特和加德纳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主要指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后者主要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比较而言,前者动机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大。两类主要动机均离不开移情,移情是促成动机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原因在于语言是达成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要不断做出假设,不断揣摩对方输入信息所表达的真实意思以及将要输入什么信息,同时还要时刻推测自己输出信息是否为对方理解。此间,假设和判断中的移情无处不在。就运用第二语言交际而言,除了个体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外,更有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更加要求交际双方自觉地转换立场,有意识地超越各自文化固有框架模式,自觉运用有效的移情手段来体验、理解、领悟对方文化差异,建立双向协调、双向互馈的交往机制,不断接近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大体上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持积极态度学习者多因为较强内部动机支撑,表现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持一般态度者,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仅要求把语言课程当作一般的任务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和兴趣。持消极态度者,往往是因外界压力被迫学习,既无学习自觉要求,又无学习兴趣,抵触情绪强,一有机会就选择放弃。移情培养是不断激发学习者产生新的、更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的重要动力支撑。这是因为,外语学习最根本动力是交际的诉求,而移情正是交际心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移情,积极态度者更加坚定、丰富和深化自己的学习目标,一般态度者和消极态度者则可以激发出新的学习乐趣和热情,继而使找到新的学习目标成为可能。

性格特征对外语习得影响甚大,此间,自我对移情的影响和移情对“语言自我”的塑造紧密交织。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建立新的语言自我,不仅因为涉及到对自身的评价而影响到自尊心问题,而且势必影响到学习者性格的其他方面。目的语的特殊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不善于移情的学习者来说是难于接受的。这就需要学习者的策略有足够的灵活性,拆除那些影响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文化屏障,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相互的语言耦合(coupling)开展生活,不是因为语言允许我们展示自己,而是因为我们通过语言在同他人一道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构造自己。我们在这个共生共存的耦合中找到自己,这个自己不是先前就存在的参照物,也不是起源,而是我们同他人一道缔造的语言世界形成过程中持续的转变。”

三、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能力培养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被忽略,究其原因,与其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潜在的心理活动形式存在密切相关。

《大纲》首先明确了国际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即“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能力。”,并进一步阐明语言综合能力的内涵,即“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是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这就将隐性渗透于国际汉语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掌握中的“策略”和“文化意识”凸现出来,而移情能力培养又正是富集于这两部分内容之中。

在接续的表述中,移情能力培养又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现而出:

首先,“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是贯穿各级培养目标的主旨。

《大纲》在分级目标描述中指出:国际汉语一级应“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始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二级应“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三级应“了解简单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一般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四级应“了解中国文化中基本的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五级应“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接续的具体描述中,跨文化意识又分如下层次展开:一级应“1.开始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二级应“1.初步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客观思考。”;三级应“1.初步了解有关中国文化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初步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进行客观评价。”;四级应“1.基本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五级应“1.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

分析上述展开层次,体验和思考中国文化,是外国学习者移情培养的开端,通过移情,比较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外国学习者得以领会和理解在其自身文化世界里接触不到、或相对陌生的感受,同时对本国文化产生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反复经历这一体验、认知过程,“国际视野”在各级中均强调的“具有世界公民意识”,也当水到渠成。

其次,5种策略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面建构。《大纲》策略范畴分为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五个方面。情感策略,如“初步培养学习汉语的愿望和兴趣”、“愿意主动使用汉语交流与表达”、“对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在汉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等,体现着对学习者自身学习态度,和自觉移情能力递进发展的培养观念。

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体现着学习者应如何运用多种移情手段、途径以有效获取信息,促成情感策略的养成与发展。以交际策略为例,从一级“观察他人的动作并学会模仿”,N-级“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到三级“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又到四级“在真实交际中学习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再到五级“真实交际中逐渐注意并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此间,学习者借助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察、揣摩、体验对方的行动与情感变化,同时完成对新的“语言自我”的动态建构。

跨学科策略尤其体现着移情能力,与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紧密关联。跨学科范围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包括:一级“音乐、美术、历史、民俗”;二级“历史、民俗、艺术”;三级“历史、艺术、民俗”;四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等”;五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文学、哲学等”。渗透其问的这种跨学科移情,一方面可以让外国学习者意识到他们自身文化中的具体体验(embodiedexperi—ence),另一方面,能够将他们身体界限转化成引出对中国文化感觉的形式,并最终能够对中国文化的感觉赋予形式,以使自身行为逐渐适应中国文化。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伴随着跨学科移情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移情作为审美发生的前提,它既意味着审美感受在效果与方式上的迁移,也同时意味着创造或某种创造性思维逻辑的成立。

第三,建议表、举例表、示范列表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纲》除了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者所应具备的策略、文化意识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外,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等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以《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为例,“风俗礼仪”和“音乐、舞蹈绘画”题材贯穿各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列表,是这一举例表的重心。风俗礼仪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初步了解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了解中国人告别时的礼节”、“了解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风俗习惯”等,均有着较强的呈示性,方便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操练和应用。其问,“了解中国目前的黄金周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个任务,则充分体现出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和应用型发展趋势。“音乐、舞蹈、绘画”同样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了解中国独特的音乐以及它的简单分类”、“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并能识别它们的乐声”、“了解中国现代比较流行的舞蹈形式”、“了解中国画的一些艺术特征”等,同时均伴有跨文化交际思考问题举例,以启发学生将诸多具体的艺术体验上升到跨文化理性思考。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幼儿诵读

一、幼儿诵读国学经典的价值

1.国学经典的文化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举世瞩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积累了大量的智慧,曾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航标中遥遥领先。然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却也有它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并在20世纪初的中得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否定,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中将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思想描述为“吃人”。 传统文化经典也被国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摒弃一旁。随后很长的时间里,国人的思想一直都被追求“民主”、“自由”所主导,一直到之中的破“四旧”,传统文化被与封建礼教划上等号,国学经典也被视为封建糟粕,将其弃之尘埃。

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在激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怎样保住文化的民族性与本土性?这成为当下国人日渐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于是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慎思,牟钟鉴,陈光林在其主编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中谈到:“传统文化和儒学有‘三性’:时代性、民族性、人类性,时代性要转换,民族性要升华,人类性要阐扬。”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秉承理智和甚至的心态,对于违背时展的、落后的要给予改善,对于具备民族性特色,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的要给予发扬,具备人类性的更要给予积极推广。对于传统文化不能一概视为封建、落后的糟粕,而应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综合创新”,既要超越传统,又要超越反传统,国学经典文化就像我们民族的血液,需要在蜕变中传承,“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1]

二.幼儿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2.1 国学经典的启蒙意义

国学经典文化以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为核心,国学经典文本里几乎都贯穿了这样的价值观,这对于幼儿从小养成道德、诚信、孝顺、仁爱等传统美德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处于人格发育的基础时期,可塑性非常强,价值观的灌输对于以后的为人处世,性格养成都非常重要,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成为当下幼儿的代名词,而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塑造传统礼仪文化的语言环境,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与讲解,让国学经典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从中华传统文明中,汲取到正面的能量,尤其是当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对于幼儿健康人格发育、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幼儿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保持与传承。[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犹太民族历经了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但最终还是复国,这离不开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民族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接纳与认同,但是却有很多国人在冲击中迷失,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刻不容缓,幼儿时期是一个对周边事物建立认知的阶段,此时介入以国学经典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其作为最初的价值观确立,从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未来的弘扬。

三、幼儿国学经典诵读---以《弟子规》为例

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曾经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几千年的精神统治,对于仁爱、诚信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伦理观的形成功不可没,但是其也有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幼儿诵读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讲解与引导,以实现在传承中创新的目的与效果,本文就以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例,根据笔者的课堂实践,谈一下幼儿国学经典诵读中需注意的问题。

《弟子规》原名为《蒙训文》,作者是清朝秀才李毓秀,后来经过贾存仁改编而成《弟子规》。其内容主要来源于《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经过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了阐释与论述,为“弟子”们指引了为人处世之道。倡导在生活中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第一目标恪守各种礼仪和规范。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对《弟子规》进行诵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幼儿的理解

在《弟子规》的诵读课上,笔者一般会结合生活经验,有的放矢的解释相关内容,比如"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首先给幼儿解释这几句话的意思,告诉他们,要尊重父母长辈,从小要有“孝”的观念,并结合一些现实情况进行讲解,比如很多幼儿都会看央视的儿童频道,央视儿童频道近几年搞的《十大孝心少年》评选活动,在幼儿及家长当中也都比较熟悉,可以结合电视节目为幼儿讲解什么是“孝行”,并与家长配合做一定以“孝”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回家给父母洗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等等。诵读“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时候,则主要针对大班虚荣心萌芽的现状切入,告诉他们不攀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很多有作为的大人物在生活中都谦恭有礼,不比吃穿。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简朴、自律的作风。

2. 对内容进行引申扩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前文也提到,对于国学经典我们要持批评地继承的态度,因此在给幼儿上国学诵读课时不能盲目灌输所有的传统文化观点,还是以"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为例,这里面既蕴含着遵从父母的“孝行”理念,也有封建社会“愚忠”、“愚孝”的暗示,因此在幼儿诵读过程中要给予适当引导,培养幼儿的质疑与创新精神,指出对于父母的观点和行为,既要充分尊重,也要独立思考,思考父母的观点与命令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则可以引入后面的内容:“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以和顺的态度与父母沟通,反复劝谏,启发幼儿勤于思考,对书本内容也要有自己的认识与分辨,从而有辨别的汲取传统文化精髓。[3]

3. 活学活用,促进幼儿知行合一

随着诵读课的进行,幼儿对《弟子规》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根据笔者的教学

经验,小班幼儿即可完整讲述弟子规中蕴含的1-2个故事,但是对于与实际行动的结合,还需要教师的强化与环境的渗入,比如在上其他课时,有个别幼儿不停讲话,课堂气氛一时难以安静,于是笔者严肃的说:“话说多!”其他幼儿立即齐声喊出:“不如少!”个别幼儿听到这里,知道是不好的行为,立即安静了下来。根据笔者的经验,笔者所教授的从小班开始到大班,《弟子规》诵读课都对幼儿的价值观念及行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束语:国学经典文本的诵读,对于幼儿思想道德启蒙及华夏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诵读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介入与引导,让幼儿既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到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又能摒弃封建糟粕,并且做到将价值观转换为行动,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 蒋庆:读经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世纪中国,2004.9

篇7

主讲:刘向民

什么是宗法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的远近区分嫡庶亲属的一种等级制度。它萌发于商周时期,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在商代,宗法制出现了以子继父为主,并有了直系旁系、嫡庶、大宗、小宗之分。到了西周、春秋时,宗法制度趋于完善,明确了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商时,每位王子都有继承权,所以,商代王位继承法是兄终弟继,父死子继。“父子”未必是亲父子,可以是族父子,因为商王称父亲的兄弟为“父”,称自己兄弟的诸子为“子”。随着个人欲望的膨胀,已获得王位的人更愿意由亲子来接替自己。所以,到了商代后期,内乱爆发频繁。武王灭商后,遂推行等级尊卑制:让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世袭为宗主,其余诸子不能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氏族延续的旁支。

对于“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大宗,为嫡长子孙一系,是宗族或家族的合法继承人,即“嫡传”,其余子孙为小宗。二者的概念是相对的,如周天子的王位是由嫡长子世袭,是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诸侯的爵位也由其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来说又是小宗;卿大夫的爵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族是大宗,余子为士,对卿大夫来说自然又是小宗。这样一来,一个国家变成了诸个有血亲关系的兄弟小国。

进入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进入演变期。各国主张削弱宗族势力,趋向于废除分封制。秦汉以后,由宗法而来的血缘纽带、尊卑有序、尊长特权久盛不衰,一些宗族由于政治地位、经济力量的优势,形成了强宗大族。

唐代以后,科举兴盛,宗法制度走向衰落。到了宋代,理学兴盛。宗法以礼教与政权、神权、夫权、族权相结合的形式再次粉墨登场,并一直延伸到封建社会结束。

什么是五礼

中国古代对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总称。吉礼,指祭祀仪礼;凶礼,指丧葬仪礼;军礼,指与军事相关的仪礼;宾礼,指宴请宾客的仪礼;嘉礼,指成年和婚姻仪礼。另外,古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个等级所行仪礼,亦称五礼。

吉礼,是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虽历代兴革不一,但都极受统治者重视。祭天、祈谷、大享明堂、春祭、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功臣配享、释奠、上陵、祀孔子、祀先代帝王、巡狩封禅等都是吉礼的内容。

凶礼,是用于吊慰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对死者表示哀痛与哀悼之情的礼仪)、荒礼(遇到荒年饥馑或瘟疫流行时,统治阶层表达体察灾情、与民同苦之意的礼仪)、吊礼(当他国或他人遭受自然灾害后,统治阶层派人慰问的礼仪)、恤礼(邻国遭乱时,统治者派人慰问的礼仪)、袷礼(当他国遭敌人袭击而残破后,同盟诸侯筹集财物予以援助的礼仪)等五个项目。后多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概括来说,凶礼都是他国或他人遭受不幸时表达慰问的礼仪。

军礼,是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古时的军礼十分复杂,如在出征时,就有祭社、阅师、誓师、祭路、班师、劳师、献捷、献俘等一系列礼仪。无论是哪个朝代,军礼都为王者之礼,属于国家礼制。

篇8

英文名称:Chinese Medical Ethic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8565

国内刊号:61-1203/R

邮发代号:52-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