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信息技术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方法 主线式教学 自主学习 启发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53-02
随着世界新军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斗力的关键物质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提高军队人员尤其军校大学毕业生的信息素质成为必然。为提升军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我院新开设了30学时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介绍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多种基本技术,全面提高军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为学员更好地运用信息化装备、指挥保障信息化作战打下良好的信息素质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既不能盲目崇拜某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又不能固守陈旧落后的教学习惯而懒于进行教学创新。本文的最后部分,着眼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等现实性问题,属实践性研究。
一 教学内容设计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依据课程特点,课程组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遵从模块化设计思想:以信息及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要素,内容模块化,结构框架化,且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注意强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掌握信息技术及运用技能。
基本概念:着眼于大学生实际,从信息的定义、特征、作用等基本概念入手,以信息的流程为主线,将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讲授。初步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基本技术:通过对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存储、加工、服务、安全等技术相关内容的讲授,培养大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基本技能:通过指导大学生实践信息加解密和保密传输、数据加工技术演示等实验,对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强化训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基本概念是整个内容体系的基奠,基本技术是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基本技能是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锻炼,以此培养学员独立获取知识、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根据本课程及学生特点,课程组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群策群力,发挥众人之长,构建一个全方位、灵活多变的教学体系。其中行之有效的主要教学方法及手段如下:
1.注重整体授课思路的主线贯穿始终的教学法
课程中涉及各种模块化信息技术的讲授,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后有所得,首先教师的讲课思路要清晰明了,为此所有主题均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五个问题为主线进行讲解,并合理运用启发式、导学式、研究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将实例贯穿其中,便于学生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同时结合学员关注的相关案例引导学员理解“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从而保证知识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本课程开设于第五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已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通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有些内容(如信息传输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五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的主线式思路,自己梳理学习内容,自己走上讲台,讲给教师和同学听,然后共同讨论,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全程辅助,关键时引导。多次实践证明,通过此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
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
课程组在授课时,为激发学生兴趣,一般从人们熟悉的海湾战争实例谈起,细致分析战争中各种场景下使用的武器装备以及武器装备上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各种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原理,并从技术角度总结其优缺点,结合实际战争场景,分析其适用场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战争场景的需求有哪些,归纳总结什么样的技术可满足需求,现有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能否进一步改进等。通过逐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递进剖析案例的教学方式,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全程以学生为主体思考,教员适时引导讲解,学生参与度强,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4.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课程组坚持“一切手段要有利于引领学员思维”的原则,合理运用板书、图片、动画、视频、实物等媒介构建一个利于学员接受信息的教学环境。如在讲解基本概念和术语时(如并行、串行传输),多采用自制动画或图的手段促进理解;在讲授技术原理(如声呐技术)时,则采用视频演示和原理图讲解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在分析各种技术(如红外信息获取技术)的优缺点时又引入各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实例(“成也红光败也红光”)强化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向学生推荐各种关于新军革的视频节目,鼓励学生课下观看思考,实现系统加趣味等多种学习形式间的相互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三 结束语
课程组每次授课完毕,均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评估,综合500余份调查问卷,学生认为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非常必要的占100%,认为提高了自身信息素质及技能的占92%,认为授课主线清晰明了的占94%,对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90%,对教学手段运用的满意度为85%,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支持度为88%。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我院大学生普遍认为,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主要特色及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也能切实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前景以及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等,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设计的评价从确定教学目标时已经开始,并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学设计要以评价反馈为途径,检验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计划、方案,使教学设计及其成果更趋有效。可以说,没有评价环节,教学设计过程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内部动力,教学设计成果也难以达到真正完美。所以,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和地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内容多课时少、实验实践课少、考核形式单一等,目前正在探讨对策及解决途径,相信通过课程组的共同努力和改进完善,一定会使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取得更加满意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静、李宁、齐剑锋等.基于信息化案例教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7)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创新;创业;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26-03
为培养优秀的专业级和应用级、创新型及复合型的信息技术人才,自2011年以来,青岛科技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与来自全国其他高等院校的数万名学生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参赛中找到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新途径。
一、建立健全竞赛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构建学生竞赛的管理平台
为做好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先后制定了《青岛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学分的记载办法》、《青岛科技大学学科竞赛建设规划》等制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指导工作,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计入教学工作量,获奖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另一方面,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有突出表现的给予科技创新学分奖励,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大学生各类大赛获奖或代表队骨干成员可取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为鼓励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学校每年投入竞赛专项经费为相关培训、学习交流、购置仪器设备等提供充分的保障。
针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我校由教务处、团委、传播与动漫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策划整个竞赛活动的竞赛规程与实施方案,明确宣传、报名、辅导培训、参赛、评审、颁奖、总结、经验交流等关键节点的具体安排及负责人员。利用海报、传单、校报、校电视台、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开展赛事宣传,吸引有兴趣的学生踊跃参加,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跨院系组队参赛,并加强对竞赛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跟踪报道,以便使竞赛活动发挥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学生竞赛构建了一个管理平台,有效地保障了竞赛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为竞赛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科竞赛采取牵头学院负责制。各负责学院将竞赛作为主要的教育教学环节之一,把学科竞赛体系固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并将之长期化、规范化和课程化,以竞赛作为带动师生开展科技创新的龙头,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以赛促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专业的、创造性的和全面提升完善的学习,要求大学生由接收型学习向接收型和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转变、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大赛促进了学院创新实践基地的更新与补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参加比赛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2010年,我校申请成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培训基地,紧密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时扩展、更新课程内容。培训基地九十余门流媒体课程全部对学生开放、共享,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培训基地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快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就业必备的IT知识与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自2011年开始,我校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情况如表1所示。
2.以赛促教,引领教师专业提升
与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竞赛负责学院选择具有较强责任心、丰富实践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提高培训和指导效果。
为加强对我校赛前培训工作的指导,提高赛前培训的质量,提升大赛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大赛,学校安排《计算机辅助编辑》、《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运营》等课程教师参加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专业培训,并将学到的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经过研究、整理,融入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扩充教学内容。每年大赛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都是现在产业最前沿的技术,也是行业、企业最大的需求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密切关注科技前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以赛促改,推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竞赛要求,竞赛负责学院将竞赛辅导和强化训练进行综合设计,形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竞赛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对参赛学生的培训指导,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竞赛水平。
依托大赛,学校把部分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将“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沙盘”嵌入到《电子商务运营》课程中,通过一个虚拟的世界,参与者组成多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在市场分析、战略制定、产品采购、营销策划、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网站运营、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增强认知,全面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大赛引领学校关注企业的需求点,从而推动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赛科目由企业参与设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评判,比赛内容体现产业一线生产工艺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以技能竞赛为引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今年的“服装创意设计及现代制造技术”科目需要参加决赛的队伍完成服装工序树状图,分析工艺难点并进行缝制模板设计与制作,合作企业提供了最先进的设备支撑,并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完善了课程教学,也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学到了企业的先进技术。
三、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的前提是创新,我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勇于创新,做有科技含量的创业。为全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早在2009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实施意见》。在校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获得学校提供的3-5万元专项基金扶持,创业团队主要成员学籍在学校规定基础上可延长一年,研究生可获10个科研成果量化分,本科生可获12个创业实践学分,免修公共选修类课程,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对创业团队学生全部免费开放,成功创业成员可作为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推免研究生。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实用、高效、创新、创业”为理念,得到了参赛师生和企业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的创业之路是从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电子商务运营开始的”,现为青岛科技大学在校生冯海廷说。在完成创业策划书的过程中,她的参赛团队找到了创业的方向,创办了“青岛南轩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书来书网”、“微享网”等参赛团队也在参加电子商务运营比赛中开始了创业之路。
经过多年的培育,青岛科技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生创业典型。学校已成功孵化企业85家,其中成功孵化并推向社会53家,正处于孵化期内的企业32家。通过学科创业带动学生就业,青岛科技大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毕业生签约率连续八年位列山东省属本科高校前茅;2014年,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青岛科技大学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校通过构建大学生的竞赛管理平台,全方位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逐步形成了以技能竞赛为引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参加大赛,让学生明确了专业学习方向,提高了创新创业水平;教师接触到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教学水平;学校掌握了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并据此进行课程建设,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笑林.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大赛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水平[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8):33-34.
[2]丁海燕,周小兵.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对C语言教学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132-134.
[3]方霞,刘风华,张军.信息技术大赛对新疆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促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43-44.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本课题的调查问卷间接地采用了以往信息素养领域专家在开展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还参考了相关文件,并根据某高师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而出。问卷共36道题,从信息素养的五个构成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信息安全)进行调查,以某高师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3份,回收率91%;有效问卷264份,有效问卷率88%。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118人、占44.7%,女生146人、占55.3%;文科141人、占53.4%,理科123人、占46.6%;农村216人、占81.8%,城市48人、占18.2%。为了对问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以个别访谈法走位辅助方法。
1.大学生信息意识现状(1)关于及时掌握外界信息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见表1)。表1说明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均能认识到信息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大学生也越来越来重视信息的获取、组织和加工。(2)对于将计算机和网络运用于日常学科教学的态度上。31.4%和59.8%的学生表示完全赞成和赞成,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同时6.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对上课采用何种手段不关心;还有1.9%和0.8%的学生表示不赞成和完全不赞成。(3)关于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态度(见表2)。从表2中可知,大多数学生对于用网络工具查阅学习资料的意识不强,利用网络技术解决自身学习问题的意识和技能非常欠缺,不能主动上网查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4)对大学生信息意识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仍然习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为主要学习方式,信息来源主要来自课堂和书本;有目的利用网络查阅学习资料的意识较差。另外,有24.2%的学生对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所下载的资料背景、文化及其来源分析其是否对学习有用持不一定态度,同时1.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于能否表达出信息需要,并能否及时地去查询或主动利用信息系统来满足这种需求,有29.9%的学生表示不一定,有2.3%的学生表示不能。
2.大学生信息知识现状在关于信息知识的调查中,针对学生我们设计了信息基本知识(见表3,表4)、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搜索工具、学习检索工具、文字处理软件、网络交流工具等常用的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的题目。从表3可以清晰地看到某高师的大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从表4调查结果看出:大学生对信息搜索工具、学习检索工具、文字处理软件、网络交流工具等常用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好。结合个别访谈发现:大学生对于部分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比较好与学校开设大学计算机文化课与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学校网络环境的改善有关。但在这部分学生中,非常熟悉的学生比例较小,其说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方面,该校的大学生只有较少一部分学生善于学习和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大多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在满足基本学习、娱乐所需了解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之上。因此,该校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学生在信息技能知识掌握方面处在底层次阶段。
3.大学生信息技能现状从表5显示:25~40%的学生经常制定采用良好的检索策略和方法,这与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很大关系。虽然取得了进步,但是总是执行这些知识点的学生不到10%,并且有时不制定检索策略和方法的学生达50~70%。某高师的大学生在信息搜集之前没有制定检索策略的习惯,对不同的检索系统查找信息时不能有效采用不同检索方法,并在认识到检索内容的差别后重新编制检索策略的能力很低,这必然会对检索效率和检索结果造成影响。从表6显示:38.9%的学生偶尔总结归类,12.3%的不知道如何分类。调查中发现有将近半数48.5%的学生偶尔能识别信息,还有20%的学生几乎不能识别信息。
4.大学生信息道德现状调查中发现,76.1%的大学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时能遵循伦理规范和礼节,这表明大学生能文明规范的使用网络。65.5%的大学学生会合法地获取信息,说明大部分学生已意识到合法使用信息的重要性。但在对待不良信息上,虽然有48.8%的大学同学能抵御不良信息,但还应看到有36.7%偶尔能抵御、14.4%的完全不能抵御干扰,这说明还有一大部分学生不能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另外,37.1%的大学同学不能维护信息资源和相关设施完整性;34.7%的大学同学偶尔会标记引用别人的劳动成果。
5.大学生信息安全现状从表7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知识和能力较差,无论学校和个人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了解。
三、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潜在原因分析
1.性别对信息素养的影响(见表8)由表8可见,男女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安全较好,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差之。男女的信息意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信息知识、技能和安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均为男生分数低于女生,因此,男生在这三个方面能力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的利用信息能力强于女生;掌握的信息知识多于女生,更熟悉网络知识;比女生知道更多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更懂得如何保护信息安全。
2.专业对信息素养的影响(见表9)由表9可知,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信息安全较好,信息意识次之,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较差。除信息意识存在文理科显著差异,其它方面均不存在。可以看出文科大学生信息意识强于理科大学生。
3.生源地对信息素养的影响(见表10)从表10可以认识到,四个纬度均存在生源地的显著差异,并且城市学生普遍好于农村学生。从调查访谈中发现某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这可能与其受当地经济文化、师资的影响所致高中时代信息技术课程普遍没有正常开展有关。城市经济比农村经济发达,网络普及率高,网络信息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4.师范专业对信息素养的影响(见表11)由表11可知,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安全三个纬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在这三个纬度上普遍好于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意识方面存在师范专业的显著差异,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意识好于非师范专业大学生。
四、结论
1.信息意识方面总体上,某高师的大学生信息意识有待加强。多数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运用信息手段解决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意识和技能较欠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现状呈现出文科学生信息意识高于理科学生信息意识;来自城市的学生信息意识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信息意识;师范专业学生信息意识高于非师范专业学生信息意识的特点。
2.信息知识方面大学生对较低层次的信息知识掌握较好,而总体上掌握“一般掌握”,因此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比较薄弱,应努力提高。通过调查发现,在信息基础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对网络图书馆、专业软件、数据库的使用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随着高校计算机等相关课程开设,大学生对信息搜索工具、文字处理、网络交流工具比较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处于低层次阶段,对更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如网页制作的了解很少。并且大学生的信息知识现状呈现男生比女生信息知识好;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信息知识好的特点。
3.信息技能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能采取有效检索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面对繁多的信息不知道如何筛选、整理、综合和创新。另外,大学生的信息技能现状呈现男生比女生的信息技能掌情况较好,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信息技能掌握情况好。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可行性;权威性;正确性;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649-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SUN Zhu-ting1, YANG Wei-jie2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Despite the fact that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radually give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cently, the research issues that come from many authors such as lack of feasibility, too authoritative, accuracy and so on. Therefore,this essay i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to propose any methods that might be achiev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feasibility; authoritative; accuracy; methods
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首先,不少笔者提出落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立长效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是关键。但是,由于该管理体制牵涉到许多高层领导,因此,直接对其体制进行改革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实。其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情况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两极分化”,许多研究人员高呼取消课堂教学,倡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另外,在注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忽视了使用电脑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健康的危害。在此,笔者对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建立可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现途径。
1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1]
2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纷纷提出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了实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策略。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在此,笔者认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忽略现实环境因素
许多笔者在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性。如有人直接把科学发展观“搬到”高校教育信息化当中,强调要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等。不可否认,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艰巨且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正是因为它的具有艰巨性、困难性及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我们研究解决该问题策略的时候必须做好实践可行性分析工作,我们研究的理论是否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在强调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变革时,我们是否能够撇开理论的正确性,撇开理论的权威性,而对该理论的切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分析实施该变革的现实环境,分析实施该变革是否有难度。在重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强调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时,我们在高谈深刻理论之前,是否能够对高校教师有过调查、访谈,是否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有何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们能够接受什么程度的教学改革。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实践是真理的原则。只有对现实实施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我们才能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之后又能够反过来以实践来完善、指导我们的理论,最终达到理论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2.2 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盲目性
在高谈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有人主张必须实现“三件”建设。所谓“三件”主要是指教育信息化中的硬件、软件和潜件。硬件建设主要是电教设备、设施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电化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也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各科现代课程内容体系;潜件建设主要是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建立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学模式体系。[2]
同时,许多教育研究人员也纷纷强调“潜件建设”,意在改革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废弃“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建立现代教学模式体系。即对于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过程中主张“全盘接受”的态度,然而,在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当中,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海德格尔曾经提出,“我们可以对技术对象的必要利用说是;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不,因为我们拒斥其对我们独断的要求,以及对我们的生命本质的压迫、扰乱和荒芜。” [3]所以,在强调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盲目的“全盘接受”信息技术,我们必须结合信息技术及各学科特点,分析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学科整合。
2.3 强调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忽略学生身心健康
自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出现后,许多笔者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出加强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开设了许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意在鼓励、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然而,据调查了解,许多大学生表示,在频繁使用电脑后,身体素质逐渐变差,也有许多报道显示大学生接触电脑过多后,出现与外界隔离的心理现象,并且有拒绝与人交往的倾向。因此,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是强调素质教育、德育或是信息素养,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只有在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强调的教育,才能够促进人的发展。
3 高校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实施策略
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实施策略:
3.1 重视可行性分析,理论转化为具体措施
在高谈的深刻、权威性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在、要能够以理论的为基础,做好高校环境现状的分析工作,并能够提出具体措施便以指导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在面对进行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变革几乎成为不可能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通过其它方法来弥补或完善该体制。如在维持原有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在不涉及到校领导职责和各个部门的利益的原则上,通过加强高校资源建设,加强资源建设者与高校一线教师的沟通来促进高校建立现代教学模式体系。据了解,许多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及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的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通过以经费保障,注重政策奖励,鼓励这些学生进行资源整合及开发,以促进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此外,各高校可以通过为每位高校一线教师发配资源建设者,以便教师能够及时与资源建设者进行沟通,才能开发或整合出适合实际教学中的资源。
3.2 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的合理整合
当前,在高呼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观点与现状出现了“两极分化”,即许多研究主张对于信息技术持有“全盘接受”的观点,而许多高校实际上却是“表面接受,全盘否认”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两极分化”问题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首先,笔者否认“全盘接受”的观点,在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结合信息技术与该学科课程的特点,分析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例如《中国历史》这门课程,由于课程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黑板-粉笔”的课堂上,教师在描述历史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出相应的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以足够完成该堂课的目标。但是如果硬要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即使是个性化的资源,也只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的呈现,缺少教师的及时引导,缺少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及思维的即兴发挥。然而,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如在《安全知识》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知识点,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视频教程,让学生重复观看至熟练为止。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考各学科及信息技术的特点,不要盲目追崇信息技术的高科技质量,也不要否认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
3.3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在强调大学生要提高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今天,不要只注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似乎我们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有没有失去什么?显然,大学生使用电脑过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素质变差,心理疾病急剧增多的问题已经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试想,是否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就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是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比身心健康更重要?在大学生心理疾病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依然强调信息素养,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解决或缓解该问题,仅仅是开一些心理课程,建立心理咨询点就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提醒大学生适当的远离电脑,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种活动。因此,在强调信息素养的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人的发展。
4 总结
如今,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我们高呼深刻的、权威性的理论的同时,需要我们停下笔来分析该理论的可行性,并且试图提供具体的措施,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在我们面对高科技技术的时候,我们需要适当的引进该技术,对该技术能够持有正确的态度,而不是持有“全盘接受”或“全盘否认”的态度。在我们强调信息素养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韩雪峰,王靖,等.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6(126).
1 计算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的焦点,俨然转变为信息技术的竞争。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而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计算机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人们通过计算机可以查询所需信息,一些复杂数据的处理工作也可以由计算机完成。信息社会的人可以分为两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工作的人才。无论是哪类人才,都应该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而这些人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学的培养。因此,可以说,大学教育中注重计算机教育,重视对大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工作,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的。
1.2 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结合的。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是相互交织渗透的,从而也推动了前沿科学的产生。因此,新时代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各科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的能力,从而产生新看法和新见解,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种人才即为“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舞台上更需要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只有掌握一些前沿领域的知识,才能顺利完成国际交往。为了培养这两类人才,大学应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使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技术与发展趋势。
2 计算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2.1 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进一步锻炼大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协作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如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本质性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如何利用信息手段教学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对教学结构的改革,是对教与学效果的优化。
2.2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伸。而进行科学创新的一项必要条件就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创新思维能力,还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激发大学生创新的动力,只有兼具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才是创新型人才。而大学教育中的计算机教育,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都占据重要地位。计算机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其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思考学习内容与具体实际的联系,将计算机的广泛性与多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提高,并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中,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
2.3 增强师生间交流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仅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师很难与大学生分享其全部的教学资料、教案等。而通过适当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网络课堂上传教学课件,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获取这些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同时,学生可向教师指出课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对教学资料进行及时的补充,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利用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刺激学生多重感官接受信息,提高了其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
3 强化计算机教育的方法
3.1 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模式是教师讲授什么内容,学生就去学习什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为教师。为了强化计算机教育,应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变“教为主、学为辅”的方式,为“学为主、教为辅”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计算机属于双向媒体,除了能够将教学信息呈现给学生以外,还可由学生向其输入信息,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若以专业方式向学生解释,学生可能仅仅记住了专业名词,实际上并不理解,教师就应注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3.2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促进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计算机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大学生的培养也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层次,更应该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机学科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新旧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特性正好补充和完善了高数教育知识内容陈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高数教师可将计算机引入教学中。计算机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外,还应该使大学生能够利用其所学其他学科的知识操作计算机,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帮助。
3.3 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软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与培训方案,并按部就班开展培训工作,保证教师水平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只有基础设施作保障,才可保障计算机教育的顺利进行,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设备、投影仪、电脑等设施,对于这些设施,不仅仅要求保证其质量,更应保证其数量够大学生使用。除此之外,还应加大资金做好硬件设施的后续维护工作。在软件方面,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供大学教育使用,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为计算机教育创造条件。
4 结束语
在信息化社会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大学教育中,计算机教育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为了加强计算机教育,学校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提高。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基础类课程。高等院校通过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熟练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是当今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根据高等院校教学的教学目标,除了讲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应用的内容以外,还进行综合性的课程实验。这是管理类专业学生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虽然近几年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有效的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管理类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合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总结现有课程设计经验,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念和方法欠缺,课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管理类的大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又不同与纯文科的大学生,怎么让管理类的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学老师用讲授理科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来传授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千年不变的教学用书、单一的板书模式。从来不考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没有去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同一专业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最后根本不可能保障很好的课程质量。
2.资金投入有限,教学设备陈旧、不足,可供选择的实验用软较少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设备和软件的更新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设备太过陈旧,甚至有些已经退出市场。除了陈旧以外,还发现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管理类的本科生都要一起上的课,人数较多,实验课上没有充足的设备,有时候会有几个同学用一台设备的情况。同时,还有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软件,设备里面的软件还有很多欠缺,想用的软件找不到。实验机房利用也不充分,很多实验机房是不对外开放的,这些设备除了上课时间利用外,其他时间都是闲置的,而学生却要为寻找机房而苦恼。
3.课程实验内容设计不太合理,不能有效的完成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实验内容设计的太过陈旧和单一,达不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陈旧的实验内容没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同时上课学生比较复杂,基础不同,需求也不同,单一课程实验内容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本课程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内容上照顾各专业和学生的差异,确保课程质量
由于各专业的课程和学生有差异,基础不一,在本课程讲授上,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基础的学生,讲授不同的内容,并及时更新讲授的内容,不要重复高中学过的内容。同时会充分利用课下的答疑时间,照顾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时刻不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理解和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技术解决企业的实际管理问题。
2.增加一定的资金预算,保障先进教学和实验设备充足
为了确保每个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生能真正学会所讲授的内容,让他们实际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环节。定期增加一定的资金预算来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与管理专业相关的软件,可以有效的解决设备落后和不足的问题。充足的设备可以确保向每一位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些为实现管理类学生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3.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在实验安排部分充分考虑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并紧紧围绕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目标,在本课程实验课上,根据学生基础,把实验内容分为难、中、易不同的难度级别,并根据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实验内容,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和不同专业都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现有管理类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这些措施和建议覆盖了整个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希望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提供充分的帮助。参考文献:
[1]李玉林.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9).
[1]廖坚.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子测试,2015(16)..
[2]纳尼达.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福建电脑,2013(07).
关键词:信息技术;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7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18
1 . 引言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已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而对于语言学习,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以下简称CALL)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已有很长的历史。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CALL经历了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视听电教阶段、认知心理学为指导的计算机工具辅助阶段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融合阶段(曹超,2009: 40)。杨维东、仇晓春认为信息技术为选择性学习、自主学习、真实情境学习和社会性学习提供保障,改变了外语教与学的环境,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在新时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杨维东、仇晓春,2011: 143)。邵红万、陈新仁指出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常态化已初露端倪(邵红万、陈新仁,2012: 37)。而从学生自身来讲,除了使用电脑外,使用手机、MP3、MP4、Ipad等也非常普遍,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也呈现出常态化。纵观近年来学者们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主要是教学模式的探索,或是课堂环境的构建,网络课程软件的开发,那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学习的状况究竟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作者对两所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2 . 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南阳市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二三年级的学生,对本校外语教学有着切身的感受,对教学模式也比较了解,设备上该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有自主学习室,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学习。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共300人,回收有效问卷266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采用3级Likert量表:1=不同意或者不符合我的情况;2=没有明确看法;3=同意或者符合我的看法;问卷涉及三个维度:学生可利用的信息设备状况、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学习的态度、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学习的状况。
3 . 结果及讨论
3 . 1 信息设备状况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6.6%的同学肯定本校有自主听力室及自主学习室,还有21.8%的学生否认这一说法,究其原因是由于设备不足,有的班级的学生能够享受自主学习系统,有的还不能享受,这在后来的访谈中也得到证实。对于第二项,同意自主学习室中资源丰富的占26.3%,不同意的占38.4%,可见在自主学习系统中学习资源还有待改进。第三项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4%的同学否定能够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互动,有21.8%的同学承认可以通过虚拟平台互动,这说明该校自主学习室中师生以及生生互动平台系统欠完善。后面三项是了解学生个人拥有信息设备状况,结果显示有64.0%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95.5%的学生有手机或收音机,90.2%的同学有MP3或MP4,这说明多数学生拥有信息设备。
为弥补问卷的不足,本人还对部分师生进行了访谈,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访谈结果:
问:在设备方面学校除了自主学习系统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可供外语学习设施?如语音室、广播、电视等。
同学1:一周有一两次英语广播,时间短,都是在放学时间播放,有时候能听两句。有电视但很少放,放也不是英语节目,不过周末好多电影都是英语的,可以看。
问:你在自主学习室上过课吗?你觉得自主学习室的资源丰富吗?
同学2:上过一学期,觉得挺好的,可练听力,还可练阅读和写作,进行自我测试,看原版电影,还介绍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比在普通教室丰富多了。
问:对自主学习室设备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同学3:机器总不够用,坏机器太多而且速度慢,由于没联网,在教室不能随时与老师互动。
从以上结果我们发现,不论从校方还是学生自身都具备外语学习基本的信息设备,但学校设施并不完善,自主学习室的学习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交互式的学习。
3 . 2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学习的态度
表2表明了有51.8%的同学喜欢通过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等信息平台学习英语,有21.1%的同学不喜欢;有52.6%的同学认为通过虚拟平台的互动能提高语用能力,而20.3%的同学否定此说法;62.3%的同学肯定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的运用,12.1%的同学对此持否定态度。总体来说对以上三项持肯定态度的居多数,这说明对于信息技术辅助外语学习,多数同学是比较欢迎的。也进一步印证了陈波(2005)、丁金淑(2012)等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了网络所具有的学习功能(陈波,2005),学生正慢慢树立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丁金淑,2012: 209)。
为进一步探究该校自主学习系统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还对持不同态度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归因分析,以下是分析结果:在266份有效问卷中有160人选择喜欢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学习英语,占60.2%,选择不喜欢的有92人,占34.6%,有14人未选。喜欢利用自主学习系统的占多数,这也印证了之前的调查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喜欢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为自主学习系统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情景的英文,能极大地丰富学习资源,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的、快乐的学习体验。这正是提倡自主学习所期待的结果,这也进一步说明该校自主学习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它的价值,在学生外语学习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自主学习教室的学习状况并不乐观,迟到、旷课、早退现象频频发生,以下是对自主学习教室学习持否定态度的归因分析:
表4结果显示,在不喜欢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学习英语的同学中,有56.5%的同学认为他们的学习目的是考四级,自主学习系统满足不了他们的考试需要。54.3%的同学认为没有网上学习的习惯,上机不方便,硬件和速度跟不上,而且还要收费。可见在硬件设施上没有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45.7%的学生表示网络上诱惑太多,控制不自己。选F、G的比率虽小,但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学校设施不足或欠完善。可见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难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对于新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以考试为向导的教育已经消磨了广大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方法单一、思维模式固化。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并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适应新时期新的学习模式,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主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3 . 3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状况
表5的题目旨在考查学生是否会有目的地利用网络,结果显示有36.1%的同学会在课前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而后参与课堂,36.8%的同学不会如此,而其他同学则没有明确看法,这说明多数学生缺乏有目的的学习意识,网络还没有真正和学习结合起来。对于第二项,多数同学表示不符合自己的情况,这说明多数同学并非用英语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多数是母语抑或是并不互动。第三项主要考查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有44.3%的同学表明自己能,24.1%的同学表明不能,总之多数同学能够利用网络快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具备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信息设备中,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当代大学生可以说人手必备,是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然而订阅手机英文报的同学却只有25.6%。为进一步了解利用手机的学习情况,笔者对此也进行了调查,在266份有效问卷中选择喜欢通过手机学习英语的有182,占68.4%,选择不喜欢的有76人占28.6%,有8人未选。总体来说喜欢通过手机学习英语的占多数。笔者对不喜欢利用手机进行学习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下几点:
表6结果显示,73.7%的同学表示根本不知如何利用手机学习英语,但其实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手机和电脑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学生应该学会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下手机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就是电子词典、手机英文报,还有英语学习软件,还可登录英语网站,让自己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手机屏幕小,看得人费劲,这是客观原因无法改变,手机自然与大屏幕的电脑无法相比。另外,39.5%的同学认为手机学英语太盲目,考试用不上,由此可见很多学生过于关注考试,而忽视了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暴露了长期以考试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的弊端。总体来说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习的状况不太理想,这与马武林、王露、蒋艳(2010)的调查结果相当。
4 . 结语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设备不够完善,在基础硬件设施上似乎样样齐备,但在实际使用中并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数同学对于信息技术辅助外语学习表示欢迎,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状况并不理想,信息技术并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良好作用。
基于以上总结,笔者有两点启示:(1)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完善信息设备,让其真正为学生服务;完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策略也受到很大的挑战,而如何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会利用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也将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曹超.中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30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40.
陈波.宁波大学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学生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5(1):38.
丁金淑.大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英语的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0):209.
马武林、王露、蒋艳.信息技术环境下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个案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2010(2):10.
关键词: E-Learning 信息技术 信息检索课程 研究性教学模式
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必备的工具和文化基础之一,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人们相继提出了E-Business、E-Marketing、E-Government、E-Management、E-Home、E-Library、E-Learning等概念。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学校教育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契机。纵观中外,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淡化计算机专门课程,并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国家信息技术基础工程的完善和“校校通”工程带来的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改善,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只有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才能真正适应这些变革。
在E-Learning环境下可以实施有别于传统的全新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和基地,其教学宗旨正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所以立足信息检索课程,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可以很好地融合信息技术知识。当然,这对高校信息检索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探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在E-Learning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理想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
笔者以信息检索教学为例,开展E-Learning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教学实践,通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研究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等,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1.核心概念界定
为了更好地论及本文的研究主题,有必要先阐述课题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
E-Learning,就是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学习平台,学生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美国教育部对E-Learning概念的定义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学习方式,即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E-Learning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它支持学习者在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动态学习环境中主动参与、实现协作学习、灵活组织学习内容,并通过发掘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使教育得以社会化、网络化,从学校学习到终身学习,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互动,让课堂学习和虚拟学习通过学习者得以成功的结合。
信息技术,泛指一切信息的获取、储存管理、加工处理、输出等技术,在本课题研究中,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
信息检索课程,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自学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学课程,也是培养合格、全面发展的现代创新型人才,促进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核心课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初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率。课程整合则是对课程设置、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开展课程教育活动,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基于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教育技术系统,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实现教学思想、策略、模式、过程的信息化,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所需,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提出了关于教学模式内涵的全新观点,他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一般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单一的方法或策略,而教学模式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和应用[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按照所涉及的教学阶段来说可以划分为“课内整合教学模式”与“课外整合教学模式”两种。“课外整合模式”也就是信息技术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如WebQuest和Just-in-Time Teaching(简称JiTT),即是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影响最大、也最为有效的两种课外整合教学模式[2]。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式。“Web”是指“网络”,“Quest”是指“寻求”、“探究”。WebQuest相当于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活动”[3]。WebQuest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国内也相当盛行,也即通常所说的“专题研究型教学”,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际践行的一种教学模式。Just-in-Time Teaching可以翻译为“适时教学”或“及时教学”,简称“JiTT”,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需要借助于网络环境,有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才能够实施,所以基于JiTT的教学过程也被称之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简称Just-in-Time Teaching模式(适时教学模式)或JiTT模式[4];“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则可以根据技术支撑环境的不同而划分为基于多媒体演示、基于网络教室、基于软件工具或基于仿真实验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类型。笔者比较推崇其中基于网络教室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整合网络教学资源,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组织小组协作活动的创新能力;而根据选用教学策略的不同,“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原则上可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类型[1]。在这种分类方式中,“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比较普遍的两种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它们都强有力地支持了“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既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比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则在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在“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中,“教”的成分多一些;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则是“学”的成分多一些[1]。在这两者之中笔者对探究性教学模式更为认可。
3.E-Learning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究
E-Learning的本质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则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这与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构建E-Learning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E-Learning环境下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
3.1研究性教学模式整合方式和实施过程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需要探讨如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便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笔者在信息检索的课程教学中,将“课外整合模式”中的WebQuest这种专题研究型教学与“课内整合教学模式”中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展基于检索课题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课内课外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即以课题为载体,以研究为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开展新型教学实践。这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结合实际的科研活动主动地获取各方面相关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逐步解决科研课题。
具体说来,在E-Learning环境下可以借助于课程教学网站,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地运用、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与合作性。下面以笔者开展的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为例来说明这种研究性整合模式。首先在引入课程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平台,包括开发的信息检索专题学习网站,其中的BBS论坛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园地,也有基于Web2.0的大学生信息素养互动学习平台等。学生在网站注册并登录,既可学习下载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信息,又可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选择在线评价进行自测等,从而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自身的信息素养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随着授课内容的展开,笔者会结合学生所在专业,并通过课上课下与学生的交流,结合学生期望完成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意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或者为他们量身定制研究课题。接下来组织学生认领项目任务,推荐项目组长,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在上机课上,我会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检索词和检索式,并借助搜索引擎、图书、百科全书等网站了解课题的核心概念、基本知识、信息背景,论证课题研究的新颖性、可行性等;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布尔逻辑等检索技术,在综合型或专业数据库中进行专家或高级检索,针对既定目标,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检索特定信息,进行知识点跟踪,收集、整合、分析、汇总课题相关信息,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并通过小组交流与研讨,分工完成各项任务,包括撰写项目调研报告,开设小组博客,记录研究心得体会,制作PPT等项目汇报材料,等等。还可在大学生信息素养互动学习平台上将每组课题中的核心概念编辑成百科词条,将课题研究过程中拍摄记录下来的信息到网站上,以便与别人分享。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开放、参与、分享及创新等Web2.0的思想精髓,使整个授课班级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此外,笔者还十分注重将信息检索与利用并重,给学生讲授学术道德、法律、引文,以及写作技术规范等,指导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论证与研究,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撰文投稿。如果得以发表,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得以历练,初步品尝成功的喜悦,又可以为他们今后的求职或出国之路增加一个有利条件。
在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中,笔者认为教师从过去主导者的地位变为一个引导者,或者Path Finder(探路者)的角色,负责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学生所在专业密切相关的课题,并带领学生项目小组去探究并解决这些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在教学内容及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帮助与支持,并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指导。例如,通过给学生讲解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及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给他们以技术指导,培养他们快速获取信息、有效管理信息、快速挖掘信息,以及分享协作创新的能力。在信息获取、管理与分析,开题报告和综述撰写,PPT制作等方面,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协作完成。同时,也注意分阶段、渐进性推进、跟踪学生的项目进程,并及时给予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此外,在学生项目小组完成研究工作之后,组织各小组在班级进行汇报演讲,将教师点评和各小组互相点评相结合,并在学习小组总结的基础上,由教师给予全局性总结和提高。
实施信息检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将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信息管理等技术充分整合到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继智商、情商之后,还具备了搜商这第三种能力,即借助工具获取新知识的搜索能力。这种针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体现了“主导—主体相结合”最本质的特征。通过学习小组的协作和交流,学生可以共享学习资源和研究成果,教师通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小组的讨论与交流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可谓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2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师生的要求
如何在E-Learning环境下,借助于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好地开展结合课程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要较好地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是信息化社会教师的必备技能。其次,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例如结合教学案例,与学生探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应用,指导学生去挖掘跟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专题网站或开放获取资源站点。最后,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等社会现实问题、国际热点问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等。作为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师,笔者认为身份和职责特别适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他们不仅应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如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还应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真实的感受、体验和实践运用的理论依据所在。教师可以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协助他们完成从开始选题、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到成果展示和进行答辩、交流、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空间。此外,教师的作用还表现在能够指导学生巧妙地利用开放性学习环境,善于利用互联网等获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要善于利用事实数据型数据库从原理、概念上认识理解课题核心概念,真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自然和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学生跟随信息检索课教师完成小组科研项目的过程,也是他们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这种体验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出研究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学习的特征。多年实践教学的结果表明,学生经过这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历练后,不仅能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且初步具有了科研素养,表现在他们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有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就能收获发表学术论文的喜悦。
3.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性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方法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效果如何需要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其实施时间一般是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在此,主要是指“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即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借助的手段主要有以前的相关成绩记录、摸底测验、智力测验、态度和情感调查、观察、访谈等[5]。对于信息检索课程来说,我们一般采取课前问卷调查,课上交流沟通,课后学生在课程网站在线自测系统中进行自我评价等方式,这些都是为了使课程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其作用体现在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原有信息素养水平及对该课程的学习需求,包括学生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认知和设想。通过诊断性评价,教师可以在组织授课内容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更有针对性,可谓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学效果。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开展诊断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已有知识、信息意识与能力、信息需求等都有所了解,确保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评价和指导,从而收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形成性评价伴随着某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使教学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继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系统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等,以便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为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6]。在信息检索课程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各项目合作小组随着对所研究课题的实施进程,注意收集、分析、整合各类文献信息,开展课堂内外的讨论,借助项目组开设的博客或BBS讨论版相互交流和评价,并及时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通过经常反思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在教师帮助、指导下对研究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调整。教师自身则可以随着授课章节或单元的展开设计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式,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并利用信息检索上机课的课堂,了解并检查督促各小组的研究进度,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评价小组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效率,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这种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能够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它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不断反思中前进最有效的途径。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终结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课堂教学的实现结果或教学效果进行恰当的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实现目标的程度[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体现在项目研究的总结性阶段就是可以由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整理、筛选、归类所收集的信息资源,制作PPT,撰写小组研究报告,在基于Web2.0的大学生信息素养互动学习平台的博客系统中。通过在小组博客中撰写日志,介绍完成调研的主要方法、心得体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等,还可以将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记载研究过程与成果的视频,在互动视频系统中播放,以及通过平台的爱问系统与其他院校的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等。对于信息检索研究性教学模式来说,在项目小组围绕课题检索并分析、综合研究成果的总结提高阶段,可以开展主体多元化的总结性评价,例如将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可以对项目合作小组在所选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全面的肯定,对项目小组的研究报告评定成绩。各项目小组可以在小组PPT汇报或工作日志中充分总结概括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过程、收获、成功与不足等,包括提炼总结本小组通过完成该课题所获得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小组成员可以客观地对本小组的完成效果进行自评。各小组彼此之间也可以客观公正地对其他小组的课题完成和汇报情况相互评价。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反思、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来加深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拓展及升华。教师也要给学生解释自己的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特别是要综合学生自评好互评情况,给出评语和指导语。各项目小组的最终评价结果是由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和互评进行汇总综合的结果。这样的总结性评价是比较全面公正的,它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对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
4.结语
在E-Learning环境下,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指导、帮助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是形势所需的全新教学方式。笔者以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为例,借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互动学习平台,构建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充分整合,实施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信息检索课程这一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以及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E-Learning环境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活动,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如将教师授课及课题小组的汇报课件转化为PDF格式或者把与各专业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源上传到课程网站中,成为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学习资源。而且,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小组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学生利用个人数字图书馆,以及Endnote,Noteexpress等信息加工工具进行知识重构,鼓励帮助他们把研究成果撰写成,也比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有益尝试,师生教学相长,既促进了学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又促使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向与目标是一致的,也是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的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7):5-8.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四——“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8-14.
[3]何克抗,曹晓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5-12.
[4]何克抗,刘春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9-13.
[5]李伟成.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研究[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3):76-79.
[6]韦丽秋.以评促学: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策略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08(3):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