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5: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孝道思想,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孟子 孝道 养亲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者,致天下之致,成天下之成,美天下之美。孝是一种传统,孝是一种责任,孝者重长辈之意,孝者稳定伦常。在亘古的历史长河中,孝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为了氏族的生存与延续产生了尊老养老的观念。
孟子继承了先人的孝道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孝道观念,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一、关于孝的重要性
(一)孝可以促进天下和谐、太平。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意思是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在于家庭,可见家庭的和谐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个“孝”字,按照中国古人的思想,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行其孝。这体现出孝与天下太平紧密相关。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只要所有的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二)孝可以增进个体人生幸福。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据此人生的三大乐趣之首在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是人世间最大的恩情。若是父母安康长寿,子女能尽心报答养育之恩,人生才能得以完美幸福,有俗语曰:家有老,如有宝。因此在孟子看来,孝是人生的大事,“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正体现了这一点。并且“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与之交相辉映。可见,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中,孝对于个体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三)孝是人德之本。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作为人,不能够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以为人之子。在这里,“为人”、“为子”的责任在于“得亲”、“顺亲”,取得父母的欢心成为做人的标准,顺从父母的意愿成为为人子女的义务。又有“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将孝作为与禽兽相区分的标志,孝是人类特有的品质,不孝者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子。
二、关于孝的基本范畴
根据孟子的意思,孝的内涵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此之谓孝也”,即是说,孝是子女之于父母一生践履的职责与义务。
(一)父母在生时,一定要做到“事之以礼”。
在孟子看来,儿女要对父母做到“事之以礼”,不仅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全面地孝敬父母,而且要将孝德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外,还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1.养亲之“口体”。
养口体,即养父母衣食住行。父母在年老时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自理能力,当然就无所谓经济来源,这就得靠子女给予物质支持,这是赡养父母的最基础、最首要的条件。孟子认为子女行孝、赡养父母,一方面要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让他们“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另一方面要将父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做到“不负戴于道路也实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对父母有所“养”,是尽孝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根源于人的自然报恩观念。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于人,母亲十月怀胎,历经生死考验生下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教育。其间的苦只有为人父母方能体会。因此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必然成为每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
2.养亲之精神。
所谓的养亲之精神就是对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奉养。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对父母精神生活的奉养更为重要,为人子女应该让父母精神充实愉悦,才能称得上是真孝。在孟子的孝道体系中,具体通过慕亲、尊亲、顺亲、得亲、谏亲与谅亲几方面来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对父母的孝养。
子女一是要做到“慕亲”,即眷念父母。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於君则热中”,意思是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里就热辣辣的难受。这样不是孝,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为人父母者,不管孩子多大,始终将孩子视为生命之最要,对待孩子的那颗慈爱之心一生不变,而孩子大部分都仅是少时慕父母。而舜作为大孝的典范,五十而慕父母,备受孟子赞益。因此,孟子强调子女始终要有眷念父母之心。
二是要做到“尊亲”,即尊敬父母。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子最大的事情没有超过尊敬父母的。又有“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尊敬却不爱护等于是养猪,爱护而不尊敬,等于是养犬马。可见,孟子强调一定要尊敬父母,仅仅做到能养,而不敬,就和养猪及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用心去感受父母的需要,用心去与父母交流,始终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孝。尊敬父母是一种子女对父母怀有敬爱之情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对亲情的道德要求。
三是要做到“顺亲”、“得亲”、“谏亲”。孟子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意思是不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没有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得亲”、“顺亲”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孟子在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不开心的同时又主张有所变通,不能愚昧地“顺亲”。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父母有错时,子女要审慎对待。“亲子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很大时,子女应该怨,并规劝。不怨反而是不孝,因为这样是让父母错下去,子女深爱父母就不能漠视父母的过错,那样会对父母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父母的过错小就不能怨了,怨了就是不孝。“亲之过小而怨,是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四是要做到“谅亲”,即谅解父母。孟子以大孝之至的舜为例,主张谅解父母的过错。舜的父母不喜欢他,这让舜非常痛心,然而出于无奈,也只能“往于田,号泣于昊天”,在父母面前依然毕恭毕敬,尽心孝顺。他说:“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爱我,于我何哉?”在舜贵为天子后,给予父母的是最大的尊敬与孝,即“以天下养”。舜能够不计较不喜欢自己,甚至几次想害死自己的父母与弟弟,仍然尽到儿子的责任,对父母尽孝。真正做到了“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可之谓孝之至也。
3.孝及他人。
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根据仁的要求,他提出了博爱天下的思想,“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仁之实,事亲是也”,“孝”作为“仁”的根本,必然成为孟子所提倡的观念。孟子讲的孝也不仅仅局限于指家庭内部的子女父母关系,还进一步扩展到指所有年轻人对长者的尊敬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证明。这样形成一种全社会孝道盛行的良好风气。其实,孝及他人也是孝敬自己父母,保存自己父母的表现,因为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可见加害别人其实就是加害自己的亲人,同样是大不孝的行为。所以对其他人的尊敬与孝非常重要。
4.作为子女,千万不能有不孝的行为。
孟子在《离娄下》中写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将不孝的行为分为五种:其一是四肢懒惰、不务正业、生活没有保障,当然就不可能管父母的生活;其二是沉迷于赌博、下棋、饮酒等不良嗜好,游手好闲,不管父母的生活;其三是贪图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其四是放纵自己的声望,使父母蒙受耻辱;其五是好勇斗狠连累父母,使父母操心。此五种不孝表现都是不考虑父母的养育之恩,皆被世俗社会认为是大大不孝的行为。
(二)父母在死时,应该“葬之以礼”。
孟子认为对待丧葬要超过养生,“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为什么呢?根据朱熹在《孟子集注:离娄下注》中的解释: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所以孟子主张厚葬父母,“亲丧固所自尽也”,要竭尽全力做好父母的丧事。“不以天下俭其亲”,“不以俭而慢其亲”。通过厚葬来表达对父母最大的敬爱与孝心。但是他也主张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为父母举办丧事,而不是故意苛求。另外孟子十分重视棺木的选用,“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乎?”他尤其重视棺木的厚度,这样才不至于使死者的身体接近泥土。
(三)父母在死后应该守孝三年,做到祭之以礼。
孔子提倡以三年之丧来怀念死去的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主张,他说:“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即不守孝三年,即使非常重视守孝三月的缌麻、守孝五月的小功等也会被认为不识大体。但是同时孟子又提出了权益之变,如果确实不能守孝三年,可适当缩短守孝时间,但不可以无故这样做,否者何以言孝。
孟子还主张要对死去的父母“祭之以时”,表达对父母的怀念,“永言孝思”。
三、孝道的教育与培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天性,孝正是人天生具有的良知、良能,但是需要扩充与发展。“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加之各种现实的诱惑,许多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使孝道的培养成为必然。
首先,孟子认为学校德育是培养孝道观念的主要途径。对于孝的培养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的,因为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孝道教育的成效直接受学校相关教育的影响。所以,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孝观念的培养,“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那样就可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明人伦”,“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伦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由此不难看出人伦的首要标准是父与子的“亲”,即孝要处理的关系,学校教育将孝道教育排于首要地位。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孝道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孟子提倡“易子而教”,以达到不影响父子关系、不影响孝道实施的目的。父母教育子女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同而相互埋怨,而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责善”,不利于父子关系的发展,因为“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责善则离,离责不祥莫大焉”。
最后,归根到底,一个人能否具有孝的品质,主要在于他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孝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完善自身的修养。孟子在《尽心》中指出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四、孝的时代价值
(一)弘扬孝道是老龄化社会的必需。
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根据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7%,即为老年型人口类型。故得出结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养老制度还未完善。2012年新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子女赡养父母,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能否安然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子女是否行孝。这表明,弘扬孝道是当今社会现实所需。
(二)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歇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的灵魂,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孝道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三)弘扬孝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实用主义、金钱主义成为主导观念,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与缺失。人们的“善端”未得到扩充,导致养老问题日益严重,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农村,主要表现为不养亲之“口体”,由于经济条件差而不能给予父母基本的物质支持,无奈之下出现了年迈老人拾荒的现象,让“颁白者附带于道路”。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子女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亲自照顾老人,父母只有被送往养老院,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然而种种原因都不能成为不能尽孝的借口,只要在内心深处有孝养父母的观念,相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必定会将赡养父母放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古有“老二十四孝”,今有“新二十四孝”。可见孝字无论在历史长河的哪个阶段,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美行;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践行。孝者行天下,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王立民,译评.孟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吴锋.论孟子的孝道思想[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2).
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6-02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虽然《论语》所记也包括了孔子某些弟子的言行,但其中十分之九记载的是孔子本人的言论,所以,基本上可以把《论语》看作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最早的语录体文献,后来至宋明时语录体才大行于世。汉初对《论语》也单称《论》,或单称《语》。汉代人把传自鲁人的今文《论语》称为《鲁论》,把传自齐人的今文《论语》称为《齐论》,把古文《论语》称为《古论》,合称“三论”。后来《齐论》与《古论》相继散失,《鲁论》便独传于世(朱熹:《论语集注》卷前)。
《孝经》中说:“人之行,莫大于孝。”于是有了前人常说的“孝为百行之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依靠父母的辛劳培育才长大成人,独立后,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孝敬,赡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然为人子女,对父母行孝道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事情了。《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论语》中也云:“入则孝,出则弟,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卒为难。”即是养育父母,敬爱父母。由此可见孝的内容广泛,意义深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尽孝道呢?首先,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孝经・开宗明义篇》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吕氏春秋・孝行》也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身,可谓孝矣。”这都是讲父母给予了我们一个完整的身体,我们自己要好好珍惜,某一天在九泉之下也能完好无损归之于父母。可谓是敬孝的开始。其次,尊敬父母,赡养父母。《论语》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孝敬父母如果向犬马一样,不严肃的对待父母的敬养,那就没有啥区别了。”《论语・学而篇》云:“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于父亲的行为要观之行之,这也就做到孝了。再次,谦恭有礼,无违孝道。《论语》孔子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的缺点应该婉转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也应当恭敬的奉养,不要冒犯他们,也应该不怨恨。”《论语・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上啊,一方面因为其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为其寿高而有所恐惧。”最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待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对待,同时也不要忘记礼节制度,不要再次让父母担忧。《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里仁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去远门,如果出远门,也必定告诉父母的去处。”这些都可谓是做到了孝道。
孔子对“孝”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发,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倡导,使“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并对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家庭生活的稳定和幸福,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的家庭以特有的稳定性著称于世,孔子“孝”的思想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孔子“孝”的思想又包含着消吸的因素,尤其是当“孝”道和“忠君”思想相结合,并为剥削阶级所利用之后,“孝”的观念成了统治阶级用以束缚和奴役人们的工具。因此,我们对孔子“孝”的思想,必须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家庭道德服务孔子“孝”的思想经孔门弟子以及历代儒者的不断阐释和宣扬,加上历代统治者借助于国家机器大力推行,使其成为一条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看到“孝”对调整家庭关系,稳定和巩固封建秩序跳作用,便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不断加以补充和发挥,使其越来越适合剥削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这就使“孝”的思想观念除了原来就包含的消极因素外,又加上了许多封建糟粕的内容。
以上是孔子的孝道观,对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巩固政治制度,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儒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宗法性色彩,封建性色彩,尊亲性色彩,血缘性色彩等等,但是在汉代曾经一度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官举孝廉,并且看作是首要的标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敬忠敬孝,愚忠愚孝的可喜可悲事件。这一系列的影响乃至扩大到整个社会,于是就禁锢了人们的个性自由,麻痹了人们的思想,毒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特质的形成,对于其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以何种姿态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弘扬有价值的层面含义。
从古到今,从城市到农村,孝道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且作分析。中国古代天子之孝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西伯侯姬昌,他就是周文王,他对长辈的孝敬那在当时是妇孺皆知的,每天早晨鸡鸣就去询问父亲睡觉的情况,好则高兴,忧则伤悲,还有每次端饭吃饭的时候也总要询问饭菜的冷热,爽口如何,当时有人记载了这一孝行:问安寝门外,旦日俟鸡鸣。以至日中昃,居常尽此诚。后来在他登基后继续发扬光大孝行,结果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也有与此相反的事例:“郭巨埋儿”,“玉祥卧冰”,“孟宗哭竹”,一系列愚忠愚孝的行为。这些情况可能是随着传统家族制度的父家长专制的行成而导致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于是就有了这典型的事件。而当今的不孝子女大有人在,一个博士生,在戴上博士帽娶了媳妇后竟然不认自己含辛茹苦养育大他的亲娘。原因是母亲没有提醒他泡了三天的衣服,和娶了患有乙肝的女孩反对,此后他就封锁了所有关于他的消息,母亲再也找不见他了,更别说唠叨了。一个高知识分子,高素质人才,竟然是这样的所作所为,这究竟是谁的悲剧?教育的失败,道德的沦丧,良心的泯灭,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沉痛的警钟。在城市里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儿媳和孩子一起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们不努力工作,开口向父母要钱,典型的啃老族,甚至不给钱就打骂父母,更有甚者让父母睡过道,干苦力活,带孩子,做饭洗衣。这种行为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报得三春晖”他们做到了吗?有没有想过责任心何在?不只是城市,农村这种情景更为严重,更令人担忧,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留下了七八十的老人在家,还得带孙儿,他们的衣食住行怎么弄?他们还得“荷月带锄归”,“锄禾日当午”他们生病了又有谁来知道,又有谁来照顾,有时候留守老人去世几天后才发现,我们不得不反省一下我们自己的处境,是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是老年人权益的维护不当,是我们的不得已的苦衷,还是道德体系的不健全,还是做人原则的扭曲,还是人类在走向倒退……
儒家的孝道,两千多年来,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此可谓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具体的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至少应该这样做:热恋的同胞每天节约几毛钱给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赶潮的同胞少买点名牌衣服节约几元钱给爸爸妈妈买件衣服;爱吃零食的小姑娘少买点零食节约几角钱给爸爸妈妈买点营养品;爱抽烟的男孩子少抽一包烟给爸爸妈妈买点生日礼物;尽孝道不需要做太多,爸爸妈妈也不要求我们做太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高歌传统美德的时候,对于华夏民族的遗产我们应该以慎重的态度对待,我们应该深刻的反省一下我们道德的重建,医疗体系的健全,教育的走向,总之我们应该然让优秀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光彩,让整个中国是一个和谐,美满,幸福的大家园。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有关敦煌佛教孝道思想的相关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有潘重规《从敦煌遗书看佛教提倡孝道》一文及郑阿财博士论文《敦煌孝道文学研究》一书,探其内容主要有俗讲经文、佛教歌咏及佛教斋会三方面。由于笔者多年来关注《观音经》在中国的流传与弘扬,故于敦煌遗书的《观音经》抄经题记中,发现许多造经者基于中国孝道思想为亲人抄写《观音经》。为此,本文拟从《观音经》抄经题记中探讨有关孝道思想的文献,一则说明抄写《观音经》也是佛教徒表达孝思的方式;其次说明敦煌《观音经》信仰深受儒家孝道思想影响,并与净土信仰结合,使观音在中国成为超渡亡灵、接引往生西方净土的重要菩萨,而孝子们对菩萨愿求的多元化,使得观世音菩萨与《观音经》在中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佛教孝道思想的产生
冉云华先生总结说,在印度经典与龙树山出土的碑铭中,可以知道印度社会虽然也重视孝道,但不像中国佛教,孝被视为“天地之本”。由于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对孝道的重视远胜于印度,因此中国佛教人士所受的孝道压力远比印度沉重(冉云华:《中国佛教对孝道的容受与后果》,收入《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10月,第107~120页)。
中国原本重视孝道,当佛教传入中国,最为中国传统社会所不容的,便是“出家剃发”与“无后”二项。中国佛教祖师为了使佛教见容于国家、社会,遂积极阐扬孝道思想,主要有“翻译佛教孝道经典”、“注释印度孝道经典”及“阐扬佛教孝道思想优于儒家”等三个方面。佛教历经几个世纪与儒家论辩后,经过一次次质疑,最终积极地建构出佛教自己的孝道思想,因此佛教的孝道思想不仅因此为帝王、百姓所接受,更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资产。
二、敦煌佛教的孝道文献
敦煌虽地处边陲,但与中国政治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孝道的重视也不例外。敦煌十七所寺院是民间主要的教育机构,其儿童教育教材以《孝经》为最主要内容。如前贤的研究,敦煌藏经洞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的孝道文献,主要有俗讲经文、佛教歌咏及佛教斋会三方面。
这些作品主要说明孝顺必须出于真心,且实践于昼夜十二时中;而用功修行的孝子不仅在世能消灾免难、得富贵、获封侯;死后还可升往极乐净土。此外文献中也常引用《孝经》、《论语》、《曲礼》等儒家经典来互相印证,并说“孝道”是三教所共同赞扬,反映出敦煌儒释两家“孝道”思想的融合。佛教徒还将儒家推广《孝经》的事迹编成歌曲,如巴黎伯2721号“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第三首:“历代以来无此帝,三教内外总宣扬。先注《孝经》教天下,又注《老子》及《金刚》。”歌曲中这位广为敦煌百姓歌咏的皇帝,就是天宝三年下诏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的唐玄宗,由此可见唐代政策确实扩及于敦煌。当然敦煌地区也像汉地一样,流行参加盂兰盆会,藉以供养三宝,超渡先亡,并为生者祈福。遗书中有:伯2055佛说盂兰盆经,乃翟奉达为妻马氏追福,每斋写经一卷;另外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尚有敦煌盂兰盆经卷子以及“二太子盂兰节荐福文”的超度疏文。显然敦煌地区并没有脱离儒家教化的地域范围,释门徒众反而极力会通儒、佛两家的孝道思想,而创作出这些唱作俱佳的孝道文献,其目的无非是启发人们的善根,强调学佛不离世间,尤其必须要尽伦尽分、恪尽孝道。在如此重视孝道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可以从敦煌大量的遗书题记发现,子女也常为父母抄经祈福或超荐度亡,敦煌《观音经》抄经题记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录,以下逐一说明。
三、反映孝道思想的《观音经》题记
在注重家庭人伦“孝道”的中国环境中,子女面对父母的去逝,不免伤痛;对于父母的追思,传统儒家亦强调“丧则致其哀”,习俗必须守丧,甚至要遵从国家所立服丧的严规。而佛门所阐扬的孝道思想,除了说到能与儒家一样做到这些世间的孝道,更强调使父母脱离轮回之苦、获得往生净土的出世间孝道。敦煌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阐扬,正是深受汉地的影响,所以从敦煌孝道文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弘扬者极力宣扬佛弟子必须于父母在世时,劝化其持戒修行;父母丧时,不像儒家杀生祭祀,增重父母恶业,而是延僧诵经作七超渡,或亲自参加盂兰盆会、书写念诵佛经、敬造尊像、佛经变相,回向父母。敦煌三十七号有题记的《观音经》造经中,有十三部是子为父母所造,其中包含在家信众十部、出家僧人三部。
1、在家者的抄经题记
从所见《观音经》抄经题记来看,在家者为超荐亡父母的题记,最早的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最晚的是五代后梁壬申年〔912〕张海晟为亡父的抄经。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清信女张氏为超渡七代父母所写这部经是与《无量寿观经》合抄,说明七世纪中叶以后敦煌《观音经》信仰与西方净土信仰已密切结合。这类“净土观音”的信仰当是受到西方净土经典的影响,而从唐高宗、武后开始广为流行,并且历经晚唐、五代乃至今日而不衰。因此不论贫、富、贵、贱,人们不仅深信书写、受持、读诵《观音经》能免除人世的灾难,而《观音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更具有接引往生西方的功能,可谓是冥阳两利。敦煌孝道文学作品中,除了描述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以启发子女孝心,更极力强调侍奉父母当和颜悦色,对于孔子所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道理,也有许多感人的描述。尤其,对于那些未能亲自孝养父母、离乡背井、追求仕宦者,如伯2418号“父母恩重难报经讲经文”也说到:“经求仕宦住他乡,或在军中镇外方;儿向他州虽吉健,母于家内每忧惶。心随千里消容貌,意恨三年哭断肠。”讲经文指责的是忘却父母恩德、抛弃父母于不顾的不孝之子。这类人虽然荣华富贵,但因为见利忘义,背弃人伦,所以特别为中国社会所不容,往往被称为连禽兽都不如。然而,罗振玉旧藏唐至德二载(757)长孙颜夫妇的抄经,所呈现的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家庭孝道形式之一:
至德二载十一月十三日,摄豆卢军仓曹参军、宣节副尉、守左卫西河郡六壁府别将长孙颜妻清河路氏,为亡妣远忌敬写《观音》、《多心经》同一卷。
长孙颜官拜“摄豆卢军仓曹参军、宣节副尉、守左卫西河郡六壁府别将”,他是豆卢军军粮的负责人,并以武散官身分兼任山西与陕西交界府兵的一名将领。这对武官夫妇显然不是上述追逐功利背弃人伦的负心人,从题记中可以知道他们虽然身处异乡,但适逢亡母忌日,难掩思母之情,遂亲自恭敬书写《观音经》与《心经》各一部,为亡母追福。从这条题记,我们看到佛教传入敦煌后,抄写《观音经》也成了中国人家族祭祀、慎终追远的重要宗教活动之一,敦煌的《观音经》信仰似乎更加多元了。
2、僧人的抄经题记
诚如前言所说,佛教传入中国后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剃发”与“无后”两项。僧佑《弘明集》记载反佛人士引《孝经》,首先对牟子提出“剃发”的问难:“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其次,又指责僧人出家修行,有违孝道“无后为大”的观念:“福莫踰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福孝之行也?”(《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2,第2~3页)虽然牟子极力辩论,佛门为此所受到的责难却有增无减。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佛教祖师为了顺应民情,遂积极阐扬佛教孝道文化。然而僧人出家修行,又如何克尽为人子女的孝道?在敦煌文献中,我们看到僧人既是孝道观念的引导者,也是实践者。僧人除了以各种活泼善巧的方式宣扬佛教孝道,并且也同在家居士一样,藉由参与抄经、造像、法会等宗教活动,为俗家的父母亲追福。如斯4366号卷子,是比丘尼道容于大统十六年(550)为先亡抄《大般涅盘经》卷十二;另外甘博002号卷子,为比丘尼元英于戊寅(558)年为七世宗师、父母等抄《大集经》及《入楞伽经》。这些僧人的愿求,与前述在家信众的抄经题记,基本上没有很大差别,也就是相信不论造的是大小乘经典,都有利益现世生者与往生者的多重功效。同样的观念可见于敦煌僧人的《观音经》抄经题记。
在有纪年的题记中,僧人抄写《观音经》的比例仅是在家信众的三分之一,而且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廿五年(737)才出现,年代有偏向晚唐五代的趋势,但又没有形成僧人大量抄写《观音经》的现象。其中120号题记曰:“开元廿五年二月八日,弟子支师师为身亡写《观音经》一卷。”从题记中可以知道,这是某人为亡者抄经的愿文。但是文内的“弟子支师师”意味着三种可能:(一)姓“支”名“师师”的佛弟子为某人抄经;(二)姓“支”名“师师”的佛弟子,为自己未来身亡预写经典。(三)是僧人“支师”为其师父身亡亲自写经。若采用第三说,则“支”姓乃西域僧人的俗姓。盖道安法师统一僧人以“释”姓之前,中国的僧侣出家后多从其师姓氏(《大正新修大藏经》卷49,第341页),而“支师”这份写经也说明晚唐时期敦煌佛教对于出家姓氏仍没有严格的规范,且约定俗成的力量也还不是很强。其次,“支师”的题记不禁令人想到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儒家五伦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的人际关系,师伦虽未列入,但《礼记·学记》说:“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可见老师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也居重要地位,尤其唐韩愈更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师长应保持恭敬与感恩,都是僧俗应该有的基本修养。“支师”为师身亡,而以中国的书写工具与方式发心抄经,除了说明西域胡僧对《观音经》的信仰及汉化的事实及他们对于华、梵“师道”传统的接受,也似乎让人看到了中国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影子。
北新879号写卷,是晚唐天复二年(902)敦煌三峗山地区寺院住持,虔诚刺血抄《金刚经》与《观音经》各一卷。由于整个愿文所回向的对象,涵盖“四生九类”、“水路飞空”等一切有情,不像一般的抄经愿文,看来三峗禅师似乎将法会祈愿模板,作为个人抄经愿文。如文说:“……师僧父母,各保安宁;过往先王,神生净〔土〕。……”但这类愿文中“孝道”与“师道”观念,仍是不可少的重要的项目之一,而僧人写作的顺序也置“师僧”于“父母”之前。可见,佛教的孝道思想已经深深在敦煌扎根,僧人不必再刻意强调对父母的孝道。S.3054号是后梁贞明三年(918),报恩寺僧海满为亡父所造,并委托师兄弟胜智抄写。它与其它《观音经》抄经最大的不同,是海满特别回向父亲往生“弥勒净土”,而不是广泛的“净土”或“西方净土”,说明了五代时期报恩寺观音信仰与弥勒信仰并存的现象。从这三条题记可以知道,随着《观音经》在敦煌流传几百年来,观世音菩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功德几乎提升到极点,抄一部《观音经》的功德,也几乎等同一场水陆等法会的效力,观世音菩萨可以圆满人间孝子的各种愿求,使先亡父母及七世祖先能随愿往生各种净土。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孝;生命意识;关爱型校园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之品质也是传统优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型校园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设关爱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指出“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是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论语》中充满了爱的思想,而“孝”这一人类最本真的爱,在《论语》中更是多有记载。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并且把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放在了学业之前,要求“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通过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恰恰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由此观之,孝道伦理思想不但与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凸显个体主体性并不冲突,而且是个体主体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关爱型校园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识根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与死亡构成了个体生命的两个端点。现世生存(生命之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线段,而父母与子女是两截生命线段的交集。生命线段在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孔予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现世生存法则;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事亲态度。
(一)对生命的敬重。孔子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只用一个钩的绳竿而不用多钩的绳竿,更不用渔网去大量地捕鱼,也绝不会射杀归巢之鸟,绝不轻易伤害太多性命,或妨碍动物的成长。孔子更敬重人的生命。《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的孔子马厩失火,是孔子对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观的体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胜过财产,在他眼里,马或者马厩,作为财产来说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对生命的敬重.还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孝,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唯恐子女生病;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只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仅让父母为自己是否健康而担忧,而不要让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孝了。孔子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孔子?里仁》记载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说,孝,一方面,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就有一种又喜又忧的情感:为父母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的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对时间的感慨。孔子,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水,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论语?子罕》)从这我们看得出孔子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慨叹。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正如东去的流水连绵不断;生命的逝去也是无法改变,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变。
时间在人类个体生命上体现为年龄,犹如在树木上体现为年轮。年龄,在孔子看来,绝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概念。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一种载有人生感慨记录的年轮。有时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有时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出于对生命意识的觉知,对时间飞逝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崇敬,孔子对老者十分敬重。他参加乡人饮酒聚会的场合――“乡人饮酒”,离席之际,总是“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等到年长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离开。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时问的有限性。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类的历史而具有了积淀人类情感的意义;而在这延续不断的情感积淀中.生命被赋予以新的认识,个体被赋予以责任感和历史感。孝的思想也在这其中得以生发、扩充和传承。
(三)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的孝思想深人质朴的现实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从普通的时间、年龄、生老、病死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天生的事亲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孩子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孝养双亲。《孔子?阳货》篇记载,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对“三年之期”的质疑,认为三年守丧期间不兴礼乐,礼乐必坏:三年不事耕作,民必无所生;自然界以一年为循环之期,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不跟宰我讨论这些外在的东西,把问题的焦点直指人心,问宰我只守丧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来,礼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现,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解释说小孩子要在父母怀中待满三年才能完全离开,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对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对父母的那种真挚感情的充分流露。或许在孔子看来,三年之期也不能达到心安的状态.因为父母之怀岂是三年就能离开了?
从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将孝之思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邻家智慧的老者与自己的交谈。朴实却一点儿一点儿的引起内心的激荡与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对生命的敬养
(一)孝之有所养。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有所养,要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子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无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以及子夏问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讲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种最普通的“乌鸦反哺”回报之情。父母对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辛苦把子女养大;孩子成人后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孝养双亲,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孔子认为,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赡养的义务.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有诚敬之心,要有毕恭毕敬之神态,和颜悦色之态度。《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来问孝,孔子说,有事的时候要替父母办好,有好吃的要拿给父母享用。但这不一定就是孝。因为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色难。”即只有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怀有敬爱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只养不敬,孔子认为与禽兽无别,不能称之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只有对父母怀有孝敬之情,物质上的供养才能真正与饲养动物区别开来。 敬其心要忧其思。子女应该心里怀有父母,关心他们。《论语?为政》记载盂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或是解释为忧虑父母年老患病,或是解释为只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两者都体现了子女要体谅父母的心思.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畅快,减少对子女的担心和忧虑。《论语?里仁》中孔子还认为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年高体衰而忧虑,体现出一种忧思之情。
敬其心要“无违”。无违于生命大道的流转,无违于礼,无违于心。《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继而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对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指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论语?里仁》则记载着要对父母无违于心:“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尽可能顺从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当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转的语气委婉地加以劝谏,若自己的意见终不被父母接纳,也不要怀有忿恨之心,对父母恶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顺从,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为父母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以颐养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论语?学而》记载子夏的一句话,其中说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解读这段话时就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尽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尽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尽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尽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称为孝了。
(四)孝之观其行。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养父母,要有孝之心。还要有孝之行。要将内心的诚敬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上。子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是否是孝子,需要观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无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没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孔子还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忧以及很好的侍奉双亲,就不要随便远游。而如果非要远行。则必须是“游必有方”,走正途办正事行正道,减少父母的担忧,并且要时常挂记着父母双亲。
三、孔子孝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关爱型校园的建设。
(一)孝养双亲,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讲的孝悌,是一种最普通的回报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养首先就是一种感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竞争.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更好的对待人生环境。
(二)孝养双亲,培育爱国之心。爱家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始于爱家、孝亲,爱国主义教育从孝养双亲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观说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孔子的孝道伦理,从孝养双亲开始,扩展到整个宗族血亲,继而延伸到整个宗族国家,为整个宗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论。《论语》中记载有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宗族家庭观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结构单元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从大学生的孝养双亲开始。由个人的孝养父母。推广至爱众人、爱祖国。或许可以称为孝的当代精神。
[关键词]韩剧,孝道;表现模式
最近几年来。电视剧领域韩潮滚滚,韩剧不仅占据了大多数人的业余时间,而且也成了公共场合最容易切入的谈资和话题。韩剧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形式上看,有成功的商业包装、优美的背景音乐,剧中的主角都很英俊、漂亮。从内容上看,剧中的故事情节都很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爱情故事浪漫唯美,符合大众的口味。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韩剧对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孝道思想的肯定和宣扬,切合了中国观众怀念传统文化、回归民族经典的心理情结。单从儒家传统文化的视点来看,可以说,韩剧中的孝道叙事无疑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剧中的孝道叙事从表现模式看具有如下特质:真诚、顺从、和美。下面分而述之。
一、孝道植根于血浓于水的真诚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是孝道。但是,儒家对孝道的倡导,特别侧重于内心的真诚,而不是外在形式的作秀。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得很清楚。《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不能是仅仅提供优裕的物质条件,否则,无法区别于犬马。韩剧中的孝道之所以感人,真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大长今》中,长今的妈妈已经死了,长今还喂她吃果子,还说:“你嚼不动吗?我替你嚼。”然后这样徒劳地嚼着果子,再塞进她的嘴里,直到再也塞不下,才流下泪来。而后面她一边埋葬母亲,一边画外音复述她母亲的遗言,希望她入宫做御膳房的宫女,当上最高尚官,在最高尚官有权写的碑文上书写自己的冤屈。从此长令听从她母亲的遗言和教导,为她实现所有的事。观众看了无不为她的孝心所深深感动。
在《人鱼小姐》中,雅俐英对瞎母予以了精心照顾,后来嫁到婆家每天忙于厨房,把厨房收拾得干净利落,想尽办法打动婆婆,还给奶奶写信,改善公公婆婆的关系,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以及她的婆家。观众看了,无不对她这样的媳妇心生敬意。在这部剧中,就连没有任何收入的老奶奶,在家中的地位也犹如太上皇。让电视机前的老人看了心生羡慕。
这一切都折射出韩国人非常信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尤其深受儒家文化中“五伦”思想的影响。韩国人重视家庭和人伦关系中长幼尊卑的定位,对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守信,对师长要尊敬,夫妻要职责分明。而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当中,他们认为 “父子有亲”是第一要义,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
二、孝道崇尚恭敬谨慎的顺从
儒家的孝道,十分讲究一个“顺”字,《论语・里仁》:“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这里,孔子强调,侍奉父母要轻微地谨慎小心地去进谏,如果自己的意见不被父母采纳,仍然要做到顺从而不违抗,辛劳而无怨言。这一点,在韩剧中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的。
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有以下一段对白:
秀京:妈妈,今天我不回去了,打算在敏基家过夜。
英子:你在说什么疯话呢你?
秀京:不是的,妈妈,敏基的父母都去美国了,他家的保姆本来说好了今天回来。可是因为临时有事,回不来了,晚上家里就敏基一个人,多寂寞啊。妈妈。
英子:少废话,快回来。
秀京:妈妈,敏基说他怕黑,晚上不敢一个入睡。
英子:你懂什么呀,他哪是害怕,那是骗你呀,你了解男人多少啊,男人都是肚子里有三十头豺狼和十条蟒蛇的东西,千万不要相信男人。快回来!他要是怕黑,让他来咱们家睡。
秀京(捂住话筒):我妈说男人都是肚子里有三十头豺狼和十条蟒蛇的东西。叫我不要相信你,让你到我家睡。
秀京是典型的时髦女孩,不会煮饭,不会做家务又时常忘记对未婚夫说敬语,在和母亲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还是建议男朋友到自己家去睡。由此可见。韩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强的,青年人处理自己的恋爱关系时,不时地要咨询父母,如果长辈们反对这桩婚事的话,问题可能会很复杂。这便是韩国家庭中长辈们的绝对权威地位,如果儿女敢和父母顶嘴,便是不敬不孝。做爸爸的极可能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巴掌就过去了。
韩剧中对父母的孝顺还体现在日常行为的细节之中,在《看了又看》中。朴家经济可以说是很富足的,但是,两个儿子结婚后,全部在家里居住,他们不是没有钱购买房子,而是觉得孝敬长辈是第一的,搬出去居住是对长辈的不孝。
三、孝道的最高境界是礼乐合一的和美
儒家提倡孝道,有着境界上的追求。最高境界的行孝。不但行为上符合孝道的各种外在礼仪,行孝者的内心应当是愉悦快乐的。《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这里,孔子认为,行孝时要做到和颜悦色是有难度的。如果行孝者内心愉悦,那么和颜悦色并不难,可见,孔子所说的“色难”,实际上是指世人的行孝难以达到既符合孝道礼仪又心灵快乐的礼乐合一的最高境界。在韩剧中,我们发现,剧中人物的行孝并不是一种苦不堪言的负担,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精神上的追求,因而在气氛上能达到礼乐合一的和美境界。
在《加油!金顺》中,金顺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刚结婚三天丈夫就出事故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刚开始婆婆百般刁难,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公公婆婆,早早起来给家人做完早饭才上班,勤奋工作。终于感动了公婆全家。更难得的是,在得知亲生母亲身患重症的时候,把自己的肾脏捐献给了母亲。金顺的孝是内外合一的,她的结局也是和美的。
论文关键词:孔子 孝道思想 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 ,分析 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 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东西,这就叫做道。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又说: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孝非常重要,不孝是不可以的。他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那 强调不孝行为罪大恶极。孝是美好的,不孝是可耻的。那么是否人人都有条件行孝呢?他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 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孔子进一步强调,普通人通过天时地利、谨身节用也能行孝,不可能无条件行孝。
三、孔子论孝与父母、自然和国家
孔子认为,孝必须落实到 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他论述了在处理与父母、与自然、乃至与国家时孝如何体现。
1.孔子论孝与父母
(1)让父母无忧。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瑚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亲回答说:“思而啮指。”孔子评价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这从侧面说明了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父母在,人们不能到处跑,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减少父母 的担忧。孔子还说:“父母 唯其疾之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子女要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得以慰籍和荣耀,这是孝的最终归宿。
(2)善待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jl 意思是如果子女的孝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这要求我们对待父母不仅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不能只满足给其吃穿。孔子还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所谓:“生事受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不仅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还教导人们怎样对待活着的父母和死去的父母。
(3)了解、帮助父母。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要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年高而高兴,为父母 日近大去之日而悲伤。我们不仅要了解父母,而且要为父母出谋划策,帮助父母。他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3]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有错时,做子女的应尽力劝谏,即使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对父母大吼大叫。
(4)对待丧事。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即说,生前要礼待父母,父母死后要按礼的规矩安葬父母。还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傣,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嘲 6]即说父母死了,我们要痛苦,要悲伤,吃好穿好也高兴不起来,悲痛无以言表。
2.孔子论孝与自然
孔子提倡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并上升到道德中“孝”的高度。他说:“伐—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这个伟大的圣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要爱护 自然的论断,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圣人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地球。
3.孔子论孝与国家
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嘲 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嫌弃天下人的父母,敬重 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轻慢天下所有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是的,一个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别人的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让 怀天下呢?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3] 又说:“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 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睇,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还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睇,故顺可移于长。”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教民要从孝开始,孝悌之道可以移于治国之道。只要人人孝,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父母,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兄长,才可以忠于君王。总之,只有实行孝道方能实现天下太平。孔子这一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但它同时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它启发我们要人人拥有爱 tl,,人人奉献爱心,以共建美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孝是全孝、大孝,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孝。所以,孔子主张要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孝为大孝。适当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为孔子心怀天下,所以将爱心和责任推及他人和社会。
四、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正视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和责任逐渐淡化。现代人物质欲求的日益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寿命的延长,我已步人老龄化社会,明日的老人可能拥有百万财富,但精神上能倍感寂寞,更需要子女的慰藉当代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希望,所找们必须注重孝道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懂得敬爱父母和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人陡,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希望。
2.家庭应重视对成员的孝道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一个人最初接受育的场所,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孝道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就开始,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的知识、增进孝的感、磨炼孝的意志,巩固孝的行为。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功的经验,我们的家庭孝道教育应加以批判吸收。
3.学校要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孝道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道教育纳入学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生地开设孝道及孝道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道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来培养学生的孝道。同时,学校应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道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道。
4.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孝道教育传播于全社会
社会也应注重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孝的典型并对不孝之人予以曝光、谴责和鞭挞,把孝道教育传于千家万户,培养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5.青少年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
首先,青少年在远离父母时,必须加强 自身的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走上迷途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发愤学习或勤奋工作,抓青春时光,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报父母。从而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籍,让父母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其三,经常与父母沟通,尽力消除父母的担忧。青少年假使远离父母千里之遥,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会牵挂他们。所以,不要以学习或工作忙为借口忘了远方的父母。即使不能家看看,也要经常打电话或发信息,及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彻底安心。其四,如回到家中,做子女的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珍惜父母的劳动,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尽量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的压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很难设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够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帮助别人、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而为社会所接纳。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少些冷漠、多些爱心,有了敬爱之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心和爱护别人,才能自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让后代体验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完成爱亲人、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的使命,使f也1门尽到从小家到天下的责任。我们自己也应义不容辞地爱父母,主动地爱别人和帮助别人,热爱 自然和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从孔子孝及孝道教育的思想中不正好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启示吗?
参考文献 :
[1]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14.
[2]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96
[3]注受宽.孝经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王永彬.围炉夜[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4.
[5]李殿元,王定璋,杜国志,注译.论语外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李申.论语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em3.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 、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 ·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 ·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 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 ,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 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 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 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 ,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 ,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