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4: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承传统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宅;伦理文化;传承
1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建筑从来都不只是单纯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无论在晋中,还是在皖南,传统村落大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这些讲究对于村民的实际生活未必会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环水绕、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1.2以“礼”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以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则位居次轴,轴线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侧低”为原则,其方位设置并不是出于考虑朝向与通风,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顾及动静、洁污、主辅分离的功能结构,甚至其名称也与实际的使用无关。一切秩序只恪守一个唯一的标准,那就是严格的伦理分区,其特点就是明确体现尊卑、长幼有序,男女、内外有别的人文伦理秩序。
1.3美轮美奂的伦理意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美学思想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神动”,以“意境”作为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我国传统民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3传统伦理文化在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的理论还不充裕,但通过透析蕴含在传统民宅中的伦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创作实践,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可供参考。
3.1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伦理观
像古村落这种山水田园般的人聚空间和生活场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住宅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就必须推行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主题,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思想等都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住宅不仅是生活中的购物大件,更是人类文化主题中极其重要的创造地及承载区,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宝的同时,融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及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尽量靠近生态公园、山坡,充分利用项目的地理优势及景观资源。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自然、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将绿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将多层住宅的门厅扩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园,把传统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内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实现庭园绿化从室外到室内的延伸,还有利于客厅和餐厅通风换气、采光和降温等室内微气候的调节,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环境;或者将花草丛中带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厅堂,既方便实用,给居住者带来了绿色,又经济实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园绿化而带来的建筑面积。
3.2以“礼”还“理”的伦理秩序
如果说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设置的宗法体现,那么,在今天,传统的“礼”应顺应时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伦理观念,取而代之的应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变“礼”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间中,这个“理”字主要体现为——尺度要适当合理,功能分区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线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适当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养生息的安乐窝,其尺度应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亲和感,不宜尺度过大,尺度过大形成的大面积、大空间不仅加大各项开支,造成个人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普通标准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设计合理就已很舒适了。住宅的进深与开间应根据住房面积的大小测算出最佳合理值:进深太大,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条件差,进深太小出房率低,结构浪费,不宜保温隔热,室内空间也不好划分:开间以大为好,可灵活布置各功能空间,大的程度要符合结构上经济性的要求,开间过小室内空间窄长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间除确保最低使用面积之外,还应使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合理、房间形状方正,以方便使用。层高则应根据户均住宅面积和套内最大功能空间面积来确定。
3.2.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要分区清楚、位置得当,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扰、视线干扰、噪音干扰、气味污染。要争取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功能空间将进一步细化。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线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可缩短户内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所占的套内面积。交通路线的长短还与住宅的进深与开间的尺度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比例得当时交通路线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从民居建筑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营造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风格建筑。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与其他要素相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构筑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应该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既包括学校校舍的设计规划、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当然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师生价值取向、集体舆论、校风、学风、教风等精神文化形态的内容。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认同价值观熏染,为和谐校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更加自觉的接受熏陶。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会使学校存在着一种强大的文化气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也是一个较高满意度的和谐校园。
[关键词]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课程因素
一
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与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缘于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一、所指不同,特对课程这一范畴做出如下三点限定,以免引生歧义:其一,本文的“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除去具体课堂师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科、经验、活动方案等”,它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指“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之基本依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等”,后者则主要指“物化形态上的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观念形态上的校园氛围、人际关系两类等”。上述界定是对国内廖哲勋、施良方、吴康宁、董泽芳四位教授关于课程界定的综合,分别参见: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8。其二,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师生“教”、“学”及二者交互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育业已制度化的今天,课程的教学至少已与教师的教并驾齐驱。其三,课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它“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而获得的”[1]。在简要表明笔者对课程及其包含内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维度来对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作别类分析。
二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主要有二:
1-显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比例、课时少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课程的结构通常以专业为单位,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构成,之后进行了改革,开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与通识课程休戚相关,尽管限于资料收集能力,笔者没有查阅到国家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具体统一的课程计划(或许由于各高校性质、类别、程度不同,国家确实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规定或限制),但综观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特点有二:从结构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为主。从国内已有学者对大学通识课程问题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似乎比中小学更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课多,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在公共必修课中,我国主要以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为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两课和外语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厦大、南大、陕师、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质选修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两课和外语占公共课的平均比例高达66%左右”[3],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比例小,而且大多还是选修课。二是公共课内容庞杂,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课时少。那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除在形式上是“选修”之外,其内容也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基本技能等领域,并且各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涉传统文化内容的仅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下学期的课表为例:该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31门,周总课时数为138节次,关于人文社科的有7门,而7门人文社科中真正关于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且课时只有4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3%和2%;本科选修科目共计95门,周总课时数为476节次,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14门,周总课时为28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15门,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为0;研究生选修科目有35门,除长拳、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类项目外,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乎没有[4]。三是国、外语比例严重失衡,外语具有超值化倾向。许多高校都十分强调外语的必修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予以明确安排,而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诸如国语的课程不够重视或语焉不详。不仅如此,外语科还在课时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从严趋势。这一点,只要随意查阅一下当下各大学实施的课表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强调便可一览无遗。
2-隐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因素、内容少
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方面,由于观念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与学校中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活动及学校各项制度相关,笔者曾在其它场所已做论述[5],因而,此处主要就物化形态上隐性课程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作一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园建筑日益物质化,缺乏传统学校气质。大学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性情,锻造人格的场所,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校气质,校园建筑应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撑,要与历史对话,正如芬兰建筑师奥尔托所言,“纵然只残存一座烟囱也应围绕这个遗迹来重新建设”[6]。但近年来,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管国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也不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把商业性建筑的处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学校建筑中来,日益物质化,遍地透着官僚气息和铜臭味,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二是校园环境日趋商业化,缺乏传统文化氛围。如果说大学的独特气质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性,那么学校的内涵则体现在其文化上。但现在我们的校园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不仅对已有古老建筑的爱惜不够,随意拆毁,而且新建校园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却仅为追求时尚而耗财费力。“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明显地代表着文化衰落、乃至灭亡的现象”[7],因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动场所日渐机械化,缺乏传统人文关怀。如今的学校在活动场所方面愈发表现出机械化特征,缺乏传统的人文关怀。教学场所由于其活动主体更多的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因而,其“机械化”程度还不算明显,但后两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运动场所,如今的大部分学校都在一系列达标评估中,不断地圈地,购买设备,受西方的影响,各式各样的锻炼器械被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大学的各个运动场所,那些所谓的个性化锻炼设备似乎都是为个体运动所准备的,即一个人面对器材并操作器材,继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这种场除了听到锻炼者对机器设备“做功”时所发出的刺耳响声、使肌肉组织变得不一般外,似乎对人的心境陶冶并无多少良效。同时,生活场所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为个性化设计的,不断地强调个体的空间,而相对忽视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学生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
三
那么,如何通过课程来加强大学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为措施有二:
1-改进课程设置,细心呵护显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从纵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当中。课程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宽泛笼统,教学目标的陈述则应越细越好。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课程学专家伊劳特(M.R.Eraut)提出的课程目标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课程目标密度提出过一个公式,即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并认为,一般目标应以不到1/50为好;课程目标应以1/5为适中;教学目标则应在1/2到1/6不等。参见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8](P97)。特别要注意非人文社会学科传统文化因子的挖掘与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点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讲解宇宙万物现象的物理现象时,也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我们的学科教学法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横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分别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方式纳入到各学科文化传承之内,将课程目标一分为三地综合表述之。如国史一科,不仅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识记的基本史实,还要培养其对中国历史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明的认同。国文一科,不仅要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古典诗词美文阅读、背诵的数量,还要使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学,除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也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课程结构和类型上,应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在平衡自然、人文、社会三类学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课程中对半开的比例,将汉语类(如大学语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和国史类(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并赋予传统文化科目一定的课时量。在课程类型上,从总体上遵循以学科、授受、显性、必修课程为主,以活动、探究、隐性、选修课程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应以选修、活动尤其是探究课程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并能就传统文化中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再次,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应拓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从古代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一些经典之作,将其纳入国语教材;还要注意内容的社会贴近性,使所选内容与当前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思想政治科应选取那些能够部分抑制当前过分功利化、个人化的传统伦理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国史科要选取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史实,等等;更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除在总体上坚持传统文化学科教材的编制以“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8](P106)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原则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区别,如国文语一科,应采用螺旋式、心理顺序编制原则;中国历史一科,应采用直线式、以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其内容,特别是在中学开设过的中国历史,大学阶段不能简单重复,而应予以实质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应采用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国家、社会逐次拓展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对此,传统文化中关于“修齐治平”的伦理规范渐次养成模式应该优于自小学到大学均为清一色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内容螺旋扩展模式。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养护隐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氛围
首先,要整体改造学校布局,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就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筑规模、投资预算及相关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对各超标学校建筑应给予相应处理,使其明了物质条件的优越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反思正在或业已进行的各项“学校评估达标”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制定的“达标”细则是否符合现有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实情。就各学校而言,不仅要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人文气息,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静态的校园环境来赋予学校以传统人文气息,如在学校适时之处建立一些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细刻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艺术景点”,在图书馆、阅读栏、各楼廊墙壁等地尽可能镶嵌上中国传统格言警句和书法、绘画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显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人文景观”,等等。
其次,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选编并背诵一些传统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从愉悦中自然浸润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间最为重要的要对上述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定出评估方案,切实督促各校开展上述隐性课程文化传承活动。
再次,要着力传承优良校风,精心打造学校师生的传统精神人格。在内容上,可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为准绳,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交往活动;在形式上,则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养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一阶段可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第二阶段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可以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与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养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培养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10](P183-192)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兼具传统人格精神和新时代品质的现代复合型人格,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方法上,则应注重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教职员工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仅自身要以传统文化精神来行为处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切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那些有悖传统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与事进行
有效监督,在校园内弘扬倡导传统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8.
[3]陈晓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6:229-231.
[4]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课程表[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88-97.
[6]转引自张卫宇.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2.
[7]阎利雅.学校文化的环境:空间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关键词】动漫 教育 传统文化
纵观近年的国产动漫,其在表现形式、题材内涵上大多较为类似。无论是从片名、故事背景,还是从角色姓名、整体画风上,都明显受到美国和日本动漫的影响,鲜有中国元素的呈现。占据市场主流的还是那些缺乏民族风格、盲目追随国外动漫的作品,整个行业的生态令人堪忧。众所周知,动漫产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动漫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的输出,不只是简单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而是会进一步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对其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十分明显的美育效果。因此,中国动漫界应该积极倡导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作品,创造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动漫形象。
作为动漫从业人员的主要输出者,高校动漫教育专业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高校动漫教育者仅仅一味地提倡美日动漫,不能潜下心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中国动漫将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动漫教育迫在眉睫。那么,究竟该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应该具体地落实到动漫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切实地体现在一些具体的课程中。
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传统文化的熏陶。纵观国内各大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文化课的缺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直接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只有专业技能而综合素养差的片面人才,而且会间接地使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文化课程无关紧要,从而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信心和认同感,忽视或者低估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动画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结合技术类的基础课程,适当地增加传统文化的课程或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树立以传统文化为方向的奋起直追美日动画的紧迫感。现今,中国元素被中国动漫界所冷落,却屡屡被美、日创造的动画片所用,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当下中国动漫作品的创作缺憾,鼓励其用深厚且丰富的中国文化作为动漫发展的底蕴。第二,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如结合已有的动画史论课程,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动漫发展的价值,并使其明白,中华文化伴随左右的作品不仅可以深受国民的喜爱,也会给世界呈现新的视听享受。此外,还可以在剧本创作等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国历史、文学、哲学思想等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熟悉并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三,有意识地开设一些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如文学名著选读、中国历史、儒释道思想等,使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其次,要注重与传统技术工艺学习的配合。目前,大多数动画专业的教学,在教授完基础课程以后就将重心转移到动画制作流程的教学上,偏重于对技术、软件的教学,而对传统工艺的传授较少。针对这种现象,课程设置上应该增加机会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并接触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如木偶、剪纸、皮影、水墨画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传授绘画技法等课程时,可以结合优秀的国产动画,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法,并意识到要想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作品,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现形式。第二,适当开设一些教授传统工艺技法的课程,如木偶、剪纸、皮影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其了解更多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初步掌握各种工艺的基本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同时,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该设置某一两种工艺的选修课程,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掌握该种工艺的技法核心。
再次,动漫产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应体现在动漫角色的形象塑造上。而角色形象的塑造又可具体从角色造型和表演风格两个层面来进行。在《角色造型》等相关课程上,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符合中国人特征的形象设计方案,如要想让角色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不仅应该包括角色的相貌体态(是否具有东方人或者黄种人的特征),还应该包括角色的服饰道具(是穿汉服还是唐装,是佩剑还是抚琴),甚至包括其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是文质彬彬的儒学之士,还是善骑射的游牧民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系统介绍,结合具体案例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何种造型更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在表演风格方面,教师应在动画表演等相关课程中结合具体的动画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各大表演体系,及其各自的特点。如在《大闹天宫》中,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中国传统戏曲所特有的程式化的表演,几乎所有的人物造型都展露出深厚的京剧舞台表演范式。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在与其他表演体系的比较中更好地掌握各种表演体系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今后的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风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处于大规模地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许多宝贵的、为中国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诸如科学技术、市场理性、法制精神、个性发展、创新智慧等等,我们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纳。同时,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等。而目前的中国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的物质消费主义思想。
在中国,到咖啡馆喝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在西方国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饭;“哈韩”现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认为是时尚潮流。这种影响还表现在艺术追求方面,年轻人爱寻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戏。他们喜欢美国大片,导致中国名导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来拍电影,追求宏大场面,而不追求实际内涵。酒吧摇滚乐近年特别流行,歌手边喝酒边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龄,一律疯狂。
由此,审美距离和心理距离消蚀,艺术变得越来越粗俗和越来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众趣味、时尚趣味的彻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赏,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艺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圈子内的人才能理解的东西。
当社会快速发展时,很多人表现出心态失衡、浮躁。这种没有含金量、没有内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满足了人们一时的需要。大家极端地追求物质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撑。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有经济学家调查发现,在全世界,东南亚人的幸福感最低。这其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虚、幸福指数下降,失去了主流价值观,一些人的道德开始滑坡。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人没有正义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恶现象的面前一个又一个地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领着社会价值观。“超女”、恶搞等现象是当代经济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畸形嬗变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传统道德被边缘化,社会就会陷入价值失调和道德焦虑。
据了解,在美国,很多人一周都要义务工作四个小时,去小学、养老院等地方做义工。在发达国家,道德观念、信用制度、公益事业以及民主法制之间相互补充。如果在是与非的价值判断上没有主流价值的导向,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一片沙漠。我们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大可不必将其与主流社会的取向完全对立。我们甚至还可以考虑,人们的基本道德底线教育可以由宗教来承担。
(2)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西方文化,我们过多地借鉴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当浓厚,但却缺少真正的时代精神体验;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往往在一种符号和包装意味上认同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却仍有待发扬光大。
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这种传统的节日文化代代相传,在民间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这些传统节日,也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因为传统节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个载体。民族感情弥足珍贵,将其弘扬、彰显,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归属感,是十分有益的。“过传统节日”,过“年味浓”的春节,则是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机会和手段。节日里,人们沐浴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品尝传统美食,回味民族历史,讲述文化传统,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关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节文化来说,其实它含有很丰富的内容,其中春节前的腊月,就有着很多的“说头”:腊八要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饭等等。这些“说头”中,有传说、有故事,蕴含体现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如习俗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孝文化、餐饮文化、书法、剪纸文化等。这些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品位。目前,春节放假日期一般从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应从大年三十开始放假,因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团圆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与其本质和内涵渐行渐远,春节成了“送礼节”、清明成了“烧纸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了。近年来,在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在洋节日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所展示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商业化和同质化倾向严重,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也越发单一了。
不少国人对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态度,至于民间庆祝传统节日的“八仙过海”、“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习俗,也一律被归纳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异常热衷于庆祝洋节日,目的是为了感受洋节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气氛。总而言之,在某些人眼中,但凡来自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就意味着“迷信、落后和愚昧”。而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统统被列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属于人类文化进步的代表。这种状况有待国人深思。
中国传统端午节,总被国人当“粽子节”在度过,结果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3)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衰退问题的严峻性,纷纷发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呼吁声。但是,没有消除某些国人因崇洋而产生的民族自卑感,进而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持着扼杀、自毁、自灭的态度,又将如何发挥并提高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必须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转为“内销”?
当下中国文化氛围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强,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这是西方的传统文化,而且源远流长,同时渗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这是对中世纪宗教的传统看法。现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变化,美国大多数人把它看作传统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渐淡化。
东方文化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更是源远流长,而现代西方人则偏重追求物质文明。可是,目前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很快,而对精神文明的重视还赶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堕落趋势,很多海外有识之士呼吁用东方文明来补救西方文明,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构建。当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加以重视的时候,外国人却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纷纷要求开办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说孔子并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武汉电视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为荣的塔)上面曾经出现的洋烟广告让有中华民族意识的中国人看着很不是滋味。这类广告若出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必定会引起民众公愤。可以说全世界对香烟广告一般都有限制,何况在民族精神象征之处。不久之后,有关部门来检查,洋烟广告才撤了下来。
由此可见,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我们不能采取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的态度。
从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正式启动到《长城保护条例》的实施;从祭孔大会到新儒学,从汉服热到私塾热,孟母堂事件使得学者、教育部门和民间全被卷了进来。回归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诉求。
(4)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文化记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独特的、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传统艺术形式都会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独特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现代世界有着积极意义。[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如果我们摒弃偏见,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内向的深入挖掘,就会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它对提高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作用,将不亚于经济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营造一个清洁的文化氛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炒作“名人”隐私、网络、“恶搞文化”等如今已经成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当下戏说历史的电视剧火爆,其实也是在恶搞历史。这些必需引起我们的警惕。这股“恶俗风”是一些精神“毒药”。虽然一个民族需要幽默和笑声,但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内涵,现在什么都可以拿来娱乐,什么都可以毫无禁忌地随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娱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传统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中国人最基本的正义感和道德观丢失了,久而久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被毒害。
2)使全体国人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体现为民族文化。要避免传统文化水土流失的现象,首先应当唤起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文化自豪感,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政府、社会、学校、新闻媒体、出版部门、文艺社团都要想方设法。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它们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江苏、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继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现代传媒的决定作用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教授顾彬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国人对当代文学失望之际,2006年我们又经历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持续升温。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造就的“学术明星”掀起了一轮轮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读书热。他们的讲稿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女学者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首日销售超过一万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国》首印55万册的纪录。
调查发现,之前人们自觉读《论语》《庄子》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少,经过于丹的阐释,人们的兴趣提高了。学者从深居书斋到电视明星转变的过程中完成了传授方式的革命,电视讲座因此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结合的胜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前总有人空喊要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可是效果不显著。有人甚至由此评价如今的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扬传统文化,有一个采取何种形式的问题。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且不论于丹等诸位学者的讲演引起了学者褒贬不同的评价,传统文化借助于现代媒体进行传播永远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4)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发展了,但它们把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国文化,因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已溶合到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有用的东西来促进现代化,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决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
北京本是历史名城,但现在已被钢筋水泥淹没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则保存得很好;法国古老的拉丁区至今风貌依旧。而中国摧枯拉朽地拆毁了老建筑,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实。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发扬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义的优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创造,三点结合起来,以我为主,以今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我们不能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5)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历史上曾有两种片面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文化的障碍,恨不得把传统文化彻底消灭;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把传统文化神奇化。
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应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经济、文化、科技已有举世瞩目的发展。因此,在文化上应该和在经济、政治、外交上一样,无需顾虑重重,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把古代、近代、外国、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凡对我们有用的都拿来,统统为我所用,加以吐纳、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优秀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唐旺盛.幸福指数为什么不能取代狂热的GDP崇拜?[N].中国经济时报,2006-7-15.
[2]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关键词:白马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变异
中图分类号:C95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3-0160-04
白马藏族是生活在甘、川两省交界处的少数族群,俗称白马人,总数过万。在特定的条件下,白马人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服饰文化,并代代相传,留存至今。然而,在传统服饰的传承过程中,由于白马人所处的环境产生变化,其服饰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本文通过对文县白马藏族传统服饰穿戴情况的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探讨白马传统服饰及功能的传承与变异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白马人传统服饰现状
(一)在节庆活动中传承的传统服饰
目前文县白马人传统服饰穿戴人数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场合集中在春节期间的各项欢庆活动中。根据穿着者身份的不同,白马藏族服饰主要分为普通大众服饰和宗教仪式服饰。
普通大众服饰中男装较为简单,以“沙尕帽”为主要标志。该帽为插有白色鸡翎的圆顶荷叶边白色小毡帽。相比之下女性服装较为复杂。老年妇女大都头包黑色布帕,身穿青黑色长衫,脚穿绣花布鞋,并佩戴手工绣制的荷包。青年女性节庆时多穿五彩百褶衣。这种衣服颜色艳丽,上下连体,下端百褶,领口、袖口及背部有花边或者绣花图案装饰,是白马人较有特色的服装。年轻女性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穿戴黑、红底花边马甲,头戴沙尕帽或者鱼骨牌。中年女性服饰则介于老人和年轻人之间。
宗教仪式服饰主要指白马人春节期间跳面具舞时的穿戴,以“池哥昼”和“麻昼”服饰为代表。这些装扮一部分与围观群众所穿戴的传统服饰类似。甚至保留了大众服饰在传承中逐渐衰亡的某些服饰元素。同时,还有一些与大众服饰完全不同的衣服样式。
“池哥昼”队伍一般由四位池哥、两位池母和2—5个知玛组成。池哥代表男性形象,头戴插有锦鸡尾翎与彩色折纸的面具,身穿白色羊皮袄,腰系毛织腰带,其间挂有一串铜铃,身后戴山羊皮卷尾,脚上穿牛皮作底、绣着米字花纹的番鞋,扎绣花绑腿。左手持剑,右手拿牦牛尾,威风凛凛;池母头戴插五彩纸花的面具,身穿花边衣,脚穿牛皮与麻布制作而成的番鞋。知玛的性别有男有女(表演者皆为男性),是“池哥昼”中逗乐的丑角,其装扮以丑化为目的,男女皆不戴面具,脸抹锅底灰。通常男者头戴旧草帽,身穿麻布长衫(有些地方知玛身披旧床单、旧毛毯),手持破扇与拐杖,脚着旧草鞋。而女性知玛则头戴青黑色帕子,其上用萝卜皮做成仿鱼骨牌,手拿犏牛尾,脚穿破凉鞋。
现在薛堡寨人每年正月十五还有跳“麻昼”的习俗。“麻昼”也称“十二相”,表演时由两个池哥在前领路,两个小鬼紧跟其后,最后面是六个生肖面具。薛堡寨“麻昼”中的池哥的服饰与“池哥昼”中池哥的服饰基本相同:小鬼头戴面具,面具相貌与池哥类似,面部表情狰狞。跳舞时小鬼身穿白衬衣,外套黑色花边马甲,腰系红色毛织腰带,腰间系带穗长条状荷包,腿上绑“白缠子”(即缠在脚踝到膝盖的白色绑腿)。头戴猪、鸡、龙、虎、牛、狮面具的生肖所穿服装颇似戏曲服装,上衣为红、绿、蓝、黑等色的绣花锦缎,下裙为红、黄、蓝、绿、粉、紫等色的一色裙子,左右手中各拿一条红绿黄三色布条叠加而成的彩带。
在传承中,知玛和小鬼的衣着还保留有一些大众服饰中几乎消亡的元素。为了丑化知玛,白马人总会给他们穿着一些“过时”的服装。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女性都不戴头帕了,其传承正日趋弱化,而女性小知玛头戴布帕无疑是对这一传统习惯传承方式的补充。再如以前白马男子日常服饰之一的麻布长衫,现在即使是在节庆期间,也很少有人穿戴。而某些村寨的男性知玛却穿着麻布长衫走家串户。虽然穿在知玛身上的麻布长衫略显破旧,但从服饰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却弥足珍贵。此外,白马人以前穿番鞋,并在小腿上裹棉、麻或毛缠绑腿,现在即使在春节期间人们也多穿球鞋、胶鞋与皮鞋。而番鞋、绑腿却被“麻昼”中的小鬼传承下来了。
(二)白马人传统服饰的变异现象
服饰在传承过程中,总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自身观念的转变等原因而发生变异。早在清代,白马人的服饰就曾发生过变异。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皇清职贡图》曾记载文县番民“近亦多有效民间服饰者”,而光绪版《文县志》也说白马人“富者衣服与汉同”。寥寥数字,却透漏出白马人服饰变异的诸多信息:至少在《皇清职贡图》成稿的乾隆二十八年,白马人服饰就开始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产生变异。但是这种变异只存在于白马人中为数不多的“富者”群体当中,规模较小,属于“萌芽”状态。大部分白马人服饰则依然保持传统,即男性头戴沙尕帽,佩戴短刀与弓矢。女性穿镶边大领褐衫,系八寸宽腰带,结辫并佩戴“珊瑚玛瑙”等头饰以及“重两许”的大银耳环。
当代社会,白马人服饰发生了剧变,日常生活中白马人多选择穿戴现代服饰。而其传统服饰的传承则是通过在节日庆典中穿戴完成的。而在传承过程中,传统服饰仍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变异。
目前,每逢重大场合,很多白马男子,要么直接穿西装或便服,要么选择穿戴简单的藏装。这种藏装通常为常见的藏舞演出服,据当地文化局白马人班某讲,男性穿此类服装的情况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衣服多为外出打工的白马人从甘南、四川等地购买而来。至于传统服饰中的长衫、番鞋、麻鞋等服装以及烟袋、牛皮沙袋和药葫芦等配饰已经很少有人佩戴了。
女性服饰的变异现象更为复杂。《皇清职贡图》和光绪版《文县志》都曾记载白马女性有佩戴珊瑚、玛瑙等昂贵装饰品的习惯。然而,当代白马女性节庆期间则喜欢佩戴鱼骨牌与沙尕帽。白马女性用红线将7-9枚圆形鱼骨牌串接后固定在辫好的发辫上,并将带有鱼骨牌的整条辫子盘在头上,鱼骨牌恰好绕额一周,而辫稍处珠串等物垂在右耳侧。由于佩戴简便,现在更多年轻女子穿戴传统服饰时喜欢佩戴沙尕帽,并在传统样式的基础上加以各色装饰,使得白马女性头饰丰富多彩。
与头饰多样化相反,白马女性耳饰和服装在传承中则日趋简化,某些服饰甚至已经衰亡了。光绪版《文县志》中有白马女性戴大耳环的习俗。而当代白马妇女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佩戴耳饰,很多人甚至没有佩戴耳饰,传统白马人饰品中的大银耳环已经在传承中衰亡了。鱼骨肚兜是未见于清代文献的传统白马女性服饰之一,目前在民间还有个别人家保存着老人留下来的这种周边绣花、中间缀有方形鱼骨牌的肚兜。但是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女性都不佩戴鱼骨肚兜,可以说鱼骨肚兜在传承过程中也走向了衰亡。以前,成套的白马女装包括上衣、下裙、外罩大褂,以及短衫、马甲等,目前很多青年女性在节庆期间仅穿一件百褶衣。此外,百褶衣本身也经历着日趋简化的渐变过程。旧制的百褶衣上边缘处及背部精美的绣花图案已逐渐被几何拼布纹样、机制花边等逐渐代替。总之,白马人传统服饰在现代环境下传承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二、白马人传统服饰功能嬗变
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服饰作为白马人文化的产物与载体,具备满足白马人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需求的实用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
白马人传统服饰具有身份象征、强化规范、信息承载、伦理教化、族徽象征等社会文化功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传承过程中白马人传统服饰的这些功能亦随之产生变异,根据变异的程度可以分为消亡、弱化、保持、增强四种类型。
(一)消亡了的身份象征功能与强化规范功能
传统白马服饰的身份象征、强化规范等功能已随着白马人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逐渐消亡。传统的白马人社会是一个贫富有别、男尊女卑的社会。白马人这种身份、地位上的差距在其传统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光绪版《文县志》记载白马人“富者衣服与汉同。余则衣服五色,不穿中衣,戴毡笠如盖,以鸡翎插之”,可见清末白马人传统服饰具有很强的身份象征功能。而通常穿戴五色衣服、戴沙尕帽的多为白马人中的普通大众。而在大众群体中,传统服饰的一些部件同样具有这种区分贫富的身份象征功能。张映全曾多次撰文,提及以前能够系上长达三米多的羊毛腰带者为白马人中的富裕户。
白马人传统服饰不仅能够体现贫富差别,还能折射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这主要体现在白马人赋予男性某些穿戴特权上。以前沙尕帽只有男性可以佩戴,而在“池哥昼”、“麻昼”等各类面具舞中,也只有代表男性形象的池哥面具能插锦鸡尾翎。白马人借女性穿戴禁忌来强化白马社会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这使得其传统服饰因而具有强化规范的社会功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所有白马人的日常服饰已完全现代化,无论贫富,皆“与汉同”。伴随生活水品的提高,毛织腰带不再是富裕户的象征,所有白马女性只要选择穿戴百褶衣,都会系上红毛腰带。此外,节日期间女性佩沙尕帽的情况在白马人中已习以为常。白马人传统服饰身份象征、强化规范的功能在现代生活环境下已消亡殆尽。
(二)日益弱化的信息承栽功能
传统白马人服饰有很强的信息承载功能,透过服饰可以了解到白马人的及其与周邻其他民族之间的关联。然而,在传承的过程中,白马人传统服饰的信息承载功能正在随着服装工艺的简化以及穿戴人群的缩小而日趋弱化。
如前文所述,早期白马妇女会在百褶衣、鞋垫等衣物之上绣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主要包括日月星辰、动物花草等内容,反映了白马人对大自然的崇拜。然而,随着近年来新制服装对这些纹样的简化,传统服饰对于白马人的承载功能已有所弱化。
目前,白马人中老年人还有包头帕、穿长衫、裹绑腿、穿绣花鞋的习惯。与藏彝走廊其他民族的服饰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体现出白马人与其他民族之间文化共享的特质。然而,中青年人已经很少穿戴上述服饰,受众群体范围的缩小使得传统白马人服饰承载多元文化的功能日益弱化。
(三)保持不变的伦理教化功能
传统的白马人服饰具有伦理教化功能。池哥与池母是白马人心中的神,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形象,而知玛相传为白马女性与外族通婚所生的后裔。在“池哥昼”仪式中,知玛服饰的丑陋与池哥服饰的威严、池母服饰的华美形成强烈的对比。白马人正是通过池哥、池母与知玛服饰的差异告诫族人,血统纯正的白马人男性会如池哥一般英武雄健,女性则像池母一样华美优雅,而一旦与外族通婚,生下的孩子则会像知玛一样衣着破烂、丑态百出。因此千万不可与外族通婚。
白马人之所以如此排斥族际通婚,主要是由于白马人长期以来在人口数量上相对藏彝走廊边缘地带的其他族群来说一直处于劣势,一旦与外族通婚,则白马人固有的文化,甚至白马人将融合于其他族群当中。正因为如此,在白马人的传统观念中总是排斥族际通婚。目前,大部分白马人依旧实行内部通婚,白马人传统服饰的伦理教化功能仍旧没有改变,是传统服饰诸多功能之中最为稳定的一大功能。
(四)增强了的族徽标识功能
沙尕帽向来是白马人的标志,具有族徽标识功能。《皇清职贡图》中称白马人“男帽插鸡翎”,而光绪版《文县志》也有白马男子“带毡笠如盖,以鸡翎插之”的记载。目前在白马人传统服饰整体呈现现代化的趋势下,沙尕帽的族徽标识功能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增强了。
每逢重大场合,例如春节期间举寨欢庆表演“池哥昼”、“麻昼”,跳圆圆舞、迎接火把时,参加青年男女婚礼时,以及出席各重要会议时,白马男子不管是穿戴普通藏装还是现代服装,都喜欢佩戴沙尕帽,以显示其白马人的族群身份;而在男女平等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穿戴传统服饰时选择佩戴沙尕帽,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沙尕帽具有的族徽标识功能。沙尕帽从过去仅能被白马男性佩戴到今天成为所有白马人族群身份的主要标志,其族徽标识功能比起以往则大大增强了。
三、白马人传统服饰传承与变异的特点
传承与变异是服饰文化的两大特点。在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服饰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变异,而面对不断发生变异的服饰,人们仍旧尽量保持传统服饰的文化特色。白马人的传统服饰在传承与变异当中,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服装制作现代化与服饰商品化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下,白马人用自制的织机将麻线、羊毛线纺织成衣料,并手工缝制衣服、腰带、绑腿等服装。而在商品经济下,白马人大都直接购置衣物,会使用传统织布机的人越来越少。新制的传统服装的衣料和裁剪过程都体现出现代化特色。据文县文化局白马人班某介绍,现在缝制传统服装的衣料大都是市场上购得的成品,而缝制时也都依靠缝纫机提高生产效率。以前纯手工缝制一件衣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用机器一次可以做好几件衣服,用不了几天就能完工。
伴随着服饰生产与加工的现代化,白马人的传统服饰的商品性质也日益增强。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下,白马女性会在农闲时节缝衣绣花,供自家亲朋好友穿戴。这种服饰是凝结每位女性智慧的劳动产品,不具备商品性质。目前文县的白马村寨中,大体上一个村庄只有3-4个人会缝制传统服装,会刺绣的妇女人数略多一些。白马人如果需要准备传统服饰,则需要出钱请这些能够缝制传统服饰的人帮忙制作。通常一件机器制作、手工绣花的服装在两千元左右,而一顶普通的沙尕帽则在两百元左右。传统服饰从原料购置到加工缝制再到成品产出的各个环节,都有流通与交换,并且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白马人传统服饰的商品化特征已非常明显。
(二)传统服饰礼服化
基于现代服装的诸多优点,多数当代白马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穿戴现代服装。而每当举行婚礼仪式、参加民族传统活动、欢庆传统节日时,白马人又纷纷穿上传统服饰,以前的日常服饰因而转化为节庆礼服。
在日常服饰向节庆礼服的转化过程中,传统服饰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而文化象征功能却增强了。当传统服饰被作为日常服饰使用时,它的主要功能为御寒保暖、辅助生产等实用功能。而当这些实用功能被性能更加卓越的现代服饰代替时,白马人传统服饰的文化象征功能则凸显出来。作为社会文化的外在表象,人们穿戴传统服饰可以最为直接地表达自己族群所代表的文化。白马人在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穿戴具有自己群体特色的传统服饰,不仅能够在视觉上渲染喜庆的气氛,使得自身与本部落传统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意识地穿戴传统服饰,白马人将自己特有的文化信息展现给外界、传递给下一代,实现文化上的交流与传承。
(三)男性服饰变异大于女性
白马人传统服饰,不分男女,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异。从整个白马人服饰文化变迁的过程来看,男性服饰变异的程度远远超过女性服饰。从人口比例上来看,目前节日期间选择穿戴传统服饰的女性人口要多于男性。而从传统服饰的穿戴状况来看,男性除了头戴沙尕帽之外,很少穿着其他的传统服饰。不仅如此,一些白马男子还穿上了从甘南、四川等地购置的藏袍,男性传统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白马人传统女性服饰在传承时则产生相对较小的变异。虽然服饰整体日趋简化、面料日益现代化,但传统白马人服饰的核心特点,即不同于其他族群服饰的形象特征未曾改变。
造成男性服饰的变异性大于女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白马人传统服饰的演变方式的差异。女性服饰的变异,多属于伴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性变异。女性服饰在制作过程中选择现代化原料以及工具和工艺都是对原有传统服饰的一种主动改进:在对外交流中,来自外界的强势文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对白马人传统服饰的影响是导致男性服饰彻底变革的主要原因。在对外交往中,白马人不得不通过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习俗来适应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传统服饰也随之产生变异。由于男性承担相对较多的对外交往活动,男性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女性,因而白马人男性服饰的变异要远大于女性。
(四)地域象征性服饰衰落,族群象征性服饰复兴
白马人传统服饰有很强的符号象征性,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地域象征性服饰与族群象征性服饰两类。在白马人传统服饰体系中,头帕、绑腿、刺绣等服饰,与周边其他民族服饰习惯极其类似,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而鱼骨牌、沙尕帽则是白马人特有的服饰,是区别于白马人和其他群体的重要标记之一,具有很强的族群象征性。目前,在节日期间,大部分人只穿西裤和新式皮鞋,仅有“麻昼”的小鬼保留绑腿的习俗:在白马女性中,包头帕者多为老年人,而鱼骨牌和沙尕帽则是实际穿戴和广泛宣传中白马女性服饰的典型代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服饰整体趋向现代化、传统服饰文化象征功能增强的情况下,代表地域特征的服饰部件正在随着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逐渐衰落,而代表族群特色的传统服饰则伴随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受到白马人的高度重视。
四、白马人传统服饰变异与传承原因分析
一、 传统文化传承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
对于初中生来说, 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十分需要一些生动、 有趣的知识。如果将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更加热情地学习这一门学科, 从而实现其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更重要的是,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他们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黄金阶段, 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输送, 有助于他们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开拓自己的视野, 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 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总而言之, 在初中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更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 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也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意义深远。
二、 教学策略
1.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初中是衔接小学和高中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间段内语文的学习, 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 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 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教师想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可以以各种古代诗词为切入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学生需要熟练背诵并掌握一些古诗词。但是仅仅围绕课标要求的几十首古诗词, 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教师应当扮演重要的 “引导” 角色。具体来说, 教师应当注重古诗词部分的教学, 围绕但不局限于课本安排的内容,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对古代诗词有更深的理解与情感。我们以 《送元二使安西》 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平台, 以动态的画面来展现诗词中所描述的友人送别的画面, 再配上合适的乐曲, 营造出一种离别、 不舍的气氛。如此一来, 学生们不仅直观地感受到了诗词想要展现的景象,同时也十分感同身受, 明白了诗人所要传达的感情, 而且对该首诗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古人一般都会在传统节日时吟诗作对,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 对学生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以九九重阳节为例, 王维有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 教师可以用这一句诗启发学生, 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除此之外,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例如猜灯谜、 诗词朗诵、 课本剧表演等等, 学生在准备与排练的过程中, 会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到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 并将其介绍给更多的同学,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 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 系统地了解需要学习知识, 也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 去探索更加广阔的天地。要想发挥阅读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 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辟一个版块, 让学生以板报的形式来介绍某一传统文化知识, 大家轮流、按时更换板报的内容, 做到不重复、 有新意。每个学生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 首先自身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再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大家, 就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其次, 教师要特别注重文言文的讲解。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达了大量有关古人文化礼节、 思想意识的内容, 有些甚至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再现, 对于文化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例如在学习 《两小儿辩日》 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读全文, 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转述文章内容, 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孔子的思想境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普遍保有较高的积极性, 并且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3.课外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语文教学不应当局限于课堂的短短几十分钟, 应当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任务来说, 一方面课堂时间较短,很难为其留有充足的时间; 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依靠理论的灌输, 还可以借助于丰富多样的载体。例如, 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各样的语文活动, 例如 “中华好诗词” “中华成语接龙” “汉字默写大赛” “诗词朗诵比赛” 等等, 这些活动的举办,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为其课余生活注入一抹亮色; 另一方面, 汉字、成语、 诗词这些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的要素, 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认可。除此之外, 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各种有趣的游戏结合在一起, 比如利用 “你说我猜” 这一游戏, 一个学生通过另一学生所描述的历史名人, 或者是书中的角色, 来猜这个人是谁。学生在准备、 参与游戏的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知识, 其他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 也了解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内容。
三、 教学要点
1.寻求感情的切入点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发掘和引申, 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 一方面, 助力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的教学为例, 该单元以 “爱” 为主题, 像 《阿长与 〈山海经〉 》 《背影》《台阶》 饱含了亲人、 长辈对孩子无私的爱, 从而引发共鸣, 激起孩子对他们的关爱, 传达出 “孝” 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让学生去深入探究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让学生去全面感受孔子对于 “孝” 内涵的理解。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 “二十四孝” 的故事, 让学生感受到 “孝” 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从而可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更加理解、 尊重父母, 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践行者、 弘扬者。
2.重视背景的发掘与铺垫
初中语文的教学材料, 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传统文化,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引导并带领学生去发掘、 探究里面所涵盖的文化内容。首先, 教师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可以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著作, 或者是观看相关的电影、 视频资料等, 从而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 系统的认识, 并将其渗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 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 在学习 《 〈论语〉 十二章》 的时候, 教师不应当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 而应当充分的拓展。教师可以介绍有关孔子、 《论语》 、 儒家学说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儒家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学习诗词的时候,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诗词所展现的画面, 以及传达的情感。在此之前, 可以让他们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 以及所处年代的背景状况。如此一来, 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诗词的内容与情感, 也可以了解到不同诗人的成长状况, 了解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状况, 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果局限于纯理论式的教学, 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 无聊, 甚至丧失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而且许多内容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 这就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将声音、 画面等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刺激学生的感官注意, 使其更加投入、 专注地学习传统文化, 并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 在进行 《岳阳楼记》 这一课教学的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 将岳阳楼的宏伟景色以及文化背景展现出来, 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岳阳楼有了更加直观、 深刻的印象。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完文章内容之后, 可以播放课前剪辑好的从古代到现代的伟人视频, 大家在慷慨激昂的视频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具体涵义, 理解范仲淹的爱国情怀。在这种激昂的课堂氛围之中, 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学生也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去感知古人的胸怀与气魄,了解他们的人生信念与价值追求, 缩短了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传统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格的自我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爱国情操和感恩意识的培养,也是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1.1传递人文知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当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理性的时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并利用新媒介迅速传播,而需要人沉潜才可以掌握、需要主体去认真体悟的人文知识则处于式微境况。大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成才做好准备以外,也需要储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为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做好铺垫。传统文化经过历代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古圣先贤的论著、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感人故事都可以作为一种人文知识扩大大学生的视野,积淀大学生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人文领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切入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把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文养成的主阵地,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论语》、《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等,组织专题讲座、观看传统文化视频、板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服成人礼等主题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扩充其人文知识。经过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的主要内涵、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规范、新旧媒体的传统文化宣传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形成比较直观的认知,为今后渗透于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转化为行动做好铺垫。
1.2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个体主体自觉的事实与应然追求,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具体方法上必然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切入个体心性世界的、能激发个体心灵情感共鸣的教育方法[3]。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直指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关注大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通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引导大学生对父母要知恩报恩,培养其感恩意识。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各种媒介激发大学生对父母的真情实感,感念体会父母亲养育自己之不易,最终使其确立感恩的意识,在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完善自身以让父母放心,今后孝敬父母、成就事业以让父母安心,对周围的人和物常怀感恩之心,善待生活以让父母舒心。从而把感恩报恩由个体扩大到社会群体。
1.3构建代际和谐,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在目前高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礼仪失范严重,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缺失,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对于什么是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的尺度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把内在的修养体现于外。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究其根源与父母的沟通就出现了问题。《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没有尊敬之心,赡养父母就和养犬马没有区别了,可见对于父母的恭敬心多么重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弟子规》),对于犯错的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耐心劝导,如果当时没效果,等父母心情好了抓住时机再次规劝。要有耐心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简单粗暴只能适得其反。与父母的沟通尚且如此,与同学的交往更是需要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辅助一定的策略,以便培养和谐融洽的关系。“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年长者得到尊重,社会尊老敬老的纯朴和谐的风气才能自然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有很多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老幼病残专座,而对站在旁边的老人熟视无睹。“称尊长,勿呼名”(《弟子规》),称呼尊长,不能直接叫他们的名字,这是对长辈的尊重,直呼其名则显轻薄。现在大学生面对面称呼老师、父母姓名已不少见,更何况在老师、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下。举止得体,用语文明,具有良好的礼仪风度,这样的大学生必然更容易融入集体,成为其他人所乐于交往的对象。
1.4推崇人生价值,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能在家庭中为孝子,亦即可以在社会中为仁人,而参与有普遍性之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体现着人文关怀,弘扬传统美德,立足当展的实际情况,倡导作为人类一分子的应尽的普遍义务和担当的应有责任[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儒家把关爱亲人、侍奉双亲作为修身的一项重要功课,而侍奉亲人就需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就需要明白天理规律,正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儒家由亲爱亲人而推己及人,由人到物,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人生的价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内在的契合之处。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3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笔者所在院系开展的历时一年的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是立足传统文化的高校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实践,以事实证明了其有效性。通过探寻家乡特色,培育了学生家国情怀,提升了学生对家乡、国家的自豪感。在引导学生品读中华经典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文艺形式展现道德的力量,文化展演、汉服成人礼等活动熏陶培育了学生优雅风度、孝亲爱国的意识。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主题讲座,使学生更一步明白了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旨趣,夯实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学会了人际交往中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各班级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班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多层次志愿服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由内化到外化,培养了学生善待他人、关怀社会的奉献精神。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