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梅花的古诗词8篇

时间:2023-03-08 14:52: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梅花的古诗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梅花的古诗词

篇1

一、开设鉴赏辅导课,导入古诗词教学。

我国的诗词源远流长,但由于古今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上的距离,诗歌创作时的社会时代背景,诗派诗风的多样性,等等,都造成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或是理解上的困难,或是情绪上的排斥。那么,如何出色地导入古诗词教学呢?我的做法是:在初一新生进入古诗词教学前,开两至三节鉴赏辅导课,先创设一些情境来感染学生,通过讲述诗人的故事,吟诵、解析熟知的诗篇,欣赏多媒体制作的古诗词诵读牒子等多种形式,开辟一个学生觉得是闻所未闻的美好的艺术境界和思想境界,激发学生接受的心理机制,再不失时机地引入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这样就为以后的诗词教学的顺利进行赢得了先机。

具体来看,一部分学生对于诗歌这一体裁比较喜欢,也具备一定的感受力,但很多学生古诗词积累甚少,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古诗词鉴赏并未入门。于是我就收罗了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几十首(句)名家名诗,在鉴赏辅导课上,我一字一顿地吟诵,学生认真地跟诵,大家十分投入。我又不失时机地让这些耳熟能详的诗作在学生面前鲜活起来,立体化起来。如吟诵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引导学生感受“日照”、“紫烟”、“瀑布”、“银河”的色彩美,“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的线条美,前两者构成的庐山风景的雄壮美以及诗句的音韵美、文字美。面对那么多极浅显极优美的诗句,他们欣喜地发现其实古诗也很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更有那么多美妙之处尚待探究和发现。这样就激发起了他们对诗歌的朦胧的情感,这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鉴赏辅导课上,我给学生讲“枯藤”、“老树”、“昏鸦”叫意象;讲常见意象的内涵,如“明月”与思乡,“梅花”与品格;讲诗情画意、诗韵节奏、风格流派等等,力求让学生走近古诗词,喜爱古诗词。这两三节课,给学生打开了古诗词园地的一扇大门,让他们窥见了春色满园的一角,为下一步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把握诵读主线,实现含英咀华。

诵读是语文课的本色,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教学中应以层次性多样性的诵读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实现诵读、领会、品评、鉴赏这样的学习目标。

(一)大胆初读,走近诗境。

在古诗词教学之初,充分让学生自读,在读中获得感性上的顿悟和发现,这是后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前提。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诗情景进行“吟读”,而不能像小和尚念经。如“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要启发学生用轻读读出月下的静谧,用延长的拖音品味闲适、恬静的气氛。一开始可以有意识地读得夸张一些,其中,可以教师范读,可以自由练读,可以互读互评,可以配乐营造气氛,可以配图加强直观等等,形式不拘,力求多样。这一环节,应让学生大胆地、兴味盎然地去吟读,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在初读多遍之后,让学生闭目暝想,并把所读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然后演演诗人当时的神情举止,说说诗中描绘的山川景物,谈谈脑中闪出的特写镜头,教师要珍视学生在初读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走近诗人,走近诗境。

(二)点拨诵读,感悟诗境。

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必须探究诗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缩小时空差距,还必须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象,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得到审美发现的满足和艺术欣赏的美感。

关于诗人和写作背景资料,可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去查询,在课上由学生进行口头介绍。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作适当地提示和补充。了解了这一些,学生便能很快领悟诗歌的大意,感情自然就会上来,有感情地诵读也就不成问题了。

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固然要讲,但不宜讲得太多太繁,应边点拨边诵读,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和体会,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初读阶段已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感悟和领会,但往往只是一种模糊的只能“意会”的感受。古诗词语言凝练,表达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穷之意,教师在教学中的相机点拨,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其中,真切体会简练语言中的无穷之意,并得到情意上的熏陶。

三、拓展思维空间,张扬学生个性

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不仅在欣赏诗人创作的作品,其实也在进行着创造。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探究,甚至敢于质疑,才能透过纸面看到纸背。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作仅四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不可能像小说家、散文家那样把自己创造的意境详细地给你描绘出来,只有通过你的丰富想象,才能把诗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并像电影一样衔接起来。请看下面这段描写:

在去黄四娘家的小路两旁,绿肥红艳,姹紫嫣红,我一路走,一路观赏,浮在花的海洋中,到处是奇花异卉,到处是花香扑鼻。我沉浸在美好的春光中,不时驻足凝望。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乎不胜花重。看,戏蕊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流连忘返,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听,黄莺也在其中自由自在地卖弄它清脆的嗓子,唱出婉转的乐曲。鸟语花香春意闹,我的心也醉了。

篇2

歌词创作 在《梅花引》的歌词创作中,韩静霆先生广纳了众多古诗词中的佳句佳意,并巧妙地嵌入自己的上下阕歌词当中,用梅花自问自答的方式融前人之意为己所用,笔法简练,行文自然流畅。除引用传统典故之外,作者在上阕的歌词创作中,还用“独、望、守、等”等动词形象地刻画出严冬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凌寒,独入清香的幽独寥落之态以及它渴望与同具君子情操的知音相解情怀的心境,延承了我国传统文学寓予梅花的高洁孤寂之意。然而,作者又不让心中的梅花仅仅停留于顾影自怜这样的立意当中,他所赞赏的梅花是有奉献精神的,自信、乐观的梅花,是领时代大潮、迎头向上的当代梅花。因此,在下阕的歌词创作中,他又用“独、笑、化、留、香、拨、赠”这样动态的词汇成功地勾勒出梅花用妩媚的红颜化作春泥,滋养生命的种子,用清香的灵魂去唤醒春风,引来万物争艳的独笑早春的当代精神。纵观全词,文字不足百字却营造了一个高雅、坚强、乐观的梅花世界。

音乐创作“诗言志,歌咏情”,音乐是歌曲表达情感意念的最重要的载体。作曲家徐沛东采用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为歌词谱曲,节奏舒缓、旋律线条起伏延展,音乐在委婉回旋、古朴典雅的流转中再现了歌词中梅花“高洁雅逸”的意韵。通观全谱,笔者认为作曲家的歌曲构思是将音乐设立在第一人称梅花“自问自叹”的语境中展开的。为了实现这一语境,作者用重复的手法构建了旋律线条,运用传统音乐“合头变尾”、“依字行腔”等组织手段推动音乐的发展。在旋律进行中还多处运用自由的装饰音,以配合歌词的古诗词格律,增强音乐乐感的吟诵韵味;在音乐的结构中沿用传统的“起承转合”模式使歌曲乐思的起伏跌宕与歌词语意的长吁短叹、声调升降相对应,在民族音乐框架中构建了对文学语言、语气的写意和升华。全曲共由八个乐句组成,每相邻两句结成一组,在每组乐句的进行中运用“合头变尾”的手法展开乐思,在舒缓的节奏中营造出“自问自叹”的梅花语境。如:歌曲的第一个乐句中,将开头和尾音都落在角音上,使羽调式的音乐在上行发展的趋向中进行有着不稳定的“期待感”,营造出“设问”的语境;随后旋律在重复开头的乐思中变换了线条的走向,在下行发展中落在羽音上,于叹息中的语气中回应了乐思在开头时的设问。在承接乐思的乐段中,作者改用宫音开头组建新的乐句,用“合头变尾”及“更换拍号”的手法将乐思在“自怜自叹”的语境中推向了“谁是我知音”的情感呼唤中。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羽调式的创作中引入了“变徵”、“变宫”这两个很有感情倾向性的音符,它们的加入使答句音调原本就呈下行叹息发展的情感更显落寞和凄凉,有效地呼应了歌词前半段中对梅花“幽独寥落”的立意刻画。在歌曲的后半段中,旋律在急促的节奏催促中在高音区反复盘旋,转前半段的“幽独寥落”乐思为主动式的“急切呼唤”,与之回应的却是旋律时断时续、节奏平缓、音调跌宕起伏“欲说还休”之意,这样的音乐完全摈弃了干脆直白的西式腔调,用充盈着唯美含蓄的东方式音乐情感暗合了梅花“疏影”“暗香”的审美意韵,使词曲完全融为一体;可见作曲家用民族音乐手法深度解读文学语言的不凡功力!最后,在即将结束的“合”乐段中,作者通过附点与八分音符的交替进行和旋律线条六度大跳的作曲手法,使歌曲乐思在弹性自如的升展中再次向上昂扬,定格于积极的主音上,强化了梅花“坚定乐观”的当代主题,将梅花高洁的人格追求坚定地升华于新的时代精神中。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石惟正《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音乐研究》2005(2)

[2]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周青青《中国民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篇3

一、引入审美情境,感受形象美

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基本上处于感性阶段,他们往往缺少审美的有意注意和审美经验,审美对象的选择随意性强。在所有的审美对象中形象美是最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的,但他们对形象的理解常常是停留在浅表层次上,不能理解形象的意义。因此,引领小学生鉴赏性阅读,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形象化的审美情境,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唤起他们有限的审美经验,感受其作品所描绘的自然图景的形象美。如在《卜算子・咏梅》的教学导入中,为了让学生对梅花有个形象的感知美,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红梅傲雪绽放图,同时播放王莉原唱的《红梅赞》,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红梅凌寒傲雪、努力迎接新春的情怀,为下面的对诗词的鉴赏奠定情感基础。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用深情的语言描绘梅花在各自心目中的形象。最后我用满怀激情的语言进行引导性的情境创设:“梅花,以其凌寒独自开、冰清玉洁的傲骨,备受文人墨客的赞美,那么一代伟人笔下梅花又是怎样的一种风采呢?”

从以上的导入情境中可以看出,情境的创设与引导在学生的审美感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的优势,凸显了情境的直观性,再加上图画和歌曲本身的艺术美,使梅花形象美更加丰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得情境产生的激情效果得到了有效的维持,进而顺利地实现了情感的迁移。

二、唤起审美想象,感受情感美

鉴赏性阅读就审美角度而言,最本质的是要让学生展开审美想象,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鉴赏性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唤起审美想象,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情感沟通和心灵对话。传统语文教学把诵读看成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认为只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才能获得语感的积淀和语文经验的顿悟。我认为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这一传统不能丢。当然诵读的方法可以有所创新,教师不能像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那样,只是自我陶醉式地诵读,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诵读,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的鉴赏性阅读,离不开诵读,没有诵读为基础,鉴赏就没有了根基,审美也就无所依托了。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鉴赏性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诵读变成美读,读出作品的“音美、情美、意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要让朗朗书声成为孩子们精神律动的音符。如我在教学《卜算子・咏梅》时,在导入情境的有效引导下,向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诵读要求:①用一个适当的比喻表达出笔下的梅花,并说说它让你想到了什么?②把你所感受到的情感美,以“美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学生自由诵读后,指名让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读,师生一起进行讨论式点评,最后有感情地齐读。通过不同方式的“美读”,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多重对话中,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升华了情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了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朗朗书声中,学生不仅感受和再现了作品的情思美感,而且体验到了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三、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意象美

意象是古诗词之魂,古诗词之美突出地表现为意象之美。在古诗词鉴赏性阅读中,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形象感知,从而触发想象,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旨和意蕴,捕捉到古诗词的意象。

我在学生“美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词眼“笑”,然后进一步追问:“生活中的笑千姿百态,你认为这首词中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呢?”这样的开放性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笑”这个字的内涵,感受梅花胸襟坦荡、豁达大度、无私奉献的高贵的品质,品味作品给人带来的独特的美感。

学生通过意象的捕捉,对梅花的形象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接着我趁热打铁,再创设一个研读情境:“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一句写得最好,能成为名句流传?”让学生一边各抒己见,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从而完成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真实的自由的鉴赏。

在这个环节中,我成功地创设了两个研读情境,提出了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自由欣赏,自由思考,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由畅想。浸润于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张扬,人格教育的审美目的也就在审美意象中形成了。

四、拓展审美情感,感受情意美

篇4

关键词: 隐喻 唐诗 花 隐喻特点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修辞学中隐喻一直被理解为辞格——比喻的一种,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1]。最早对隐喻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对隐喻本质的认识是“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2]亚氏从修辞层面认识了隐喻。所以,长期以来传统的隐喻研究都把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来研究。

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完成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3]一书标志着隐喻进入认知领域,它明确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存在于人的思想行为中。此时的隐喻不单单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被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由两个域构成的,一个是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4]。隐喻的这种认知机制同样适合于诗歌现象。

隐喻是诗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精华[5],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莱士·斯蒂文斯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澳尔特加·卡塞特说:“诗歌就是隐喻”,华兹华斯在《序》中说:“诗歌所能表达的根本对象是某种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隐喻的功能。”由此可见,隐喻是诗歌的基本构成方式,创作诗歌离不开隐喻。

中国是历史上的诗歌王国,中国诗歌蕴含的优美和深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思想的根基。我国古诗词所取得的辉煌与灿烂与隐喻的使用不无关系。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几乎每个时代的诗歌中都大量存在着隐喻现象,而“花”的隐喻占了较大比例,在古诗词中俯拾皆是,且隐喻丰富。本文仅对唐诗中“花”的隐喻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对“花”在唐诗中的隐喻规律及特点进行简单归纳,文中涉及的语料均来自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

二、唐诗中“花”的隐喻认知解读

花作为一种植物,可以说是人们最多接触的植物之一,人们对其外表和特征比较熟悉,这成为关于“花”的隐喻的经验基础。

“花”这一意象常被诗人借用所以它大量存在于古诗词中,尤其是在唐诗中更是占有重要一席。本文通过对《唐诗鉴赏辞典》的查询,共收集到涉及“花”的隐喻的诗歌有270多首,对其目标域的分析归纳后发现,“花”的隐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隐喻时光流逝和人生短促;隐喻命运凄凉、内心孤独、失望的情感;隐喻离情别意、相思之情及归思;隐喻国家破败、荒凉等等。

(一)“花”隐喻时光流逝、人生短促或易逝的事物

1.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无奈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一诗中多次提到“花”这一意象都有此含义。如其中最出名的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而且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耐人寻味。翁宏《春残》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既是春残,自然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现在,这位女子,正当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欢娱难为继,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样吗?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觉凄然。

2.用“花”隐喻短暂易逝、难以持久或非常珍贵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人生、时光、还有很多短暂易逝但又弥足珍贵的东西,所以“花”的隐喻范围为适应创作的需求也有所扩展。例如在白居易《花非花》一诗中“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里取喻于花、雾表明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金缕衣》一诗中“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又是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二)“花”隐喻命运凄凉、内心孤独、失望

司马札《宫怨》中“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这两句写落花,以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象征宫女青春空逝的痛苦与悲哀,借落花无情写出宫女对命运的感叹。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在宫女看来,自己将孤独终老,无人问津这一凄凉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有些诗句借写“花”、“山”等自然景物的有情来反衬人的无情表达作者的失望、孤独之情。如,杜甫《后游》一诗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其含义是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这两句明确地写出了此地山水草木都已对诗人有情,含蓄地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这透露了作者对人世间的失望之情。杜甫还有一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发潭州》。其中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两句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这就有力地渲染了一种十分悲凉冷落的气氛,这种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如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慨。

(三)“花”隐喻离情别意、相思之情及归思

离愁别绪是唐诗的一个重要主题,那么用“花”来隐喻离愁别绪也属正常。“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是李白《灞陵行送别》中的诗句,与友人离别的愁绪就像古树无花的凄凉心境,写出了与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写女子相思的痴情,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不同诗人写来就各有一种面貌。薛维翰《闺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笑不复语,珠泪纷纷落。”从落泪见怨情之苦。李白笔下的女子:“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长相思》)。也写掉泪,却以“代言”形式说希望丈夫回来看一看,以验证自己相思的情深。而孟郊的《怨诗》中“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构思更为奇特。诗中女主人公天真地说: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芙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莲花为谁的泪水浸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的泪更多,谁的泪更苦涩,莲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池中有泪,花亦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这一构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

曹松的《南海旅次》中“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象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

(四)用“花”隐喻国家破败、世事衰败的愁绪

唐诗中用“花”来隐喻“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愁绪的诗句非常之多,最为典型的就是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由于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以致原本无感情的“花”也流下了泪水。这里将“花”拟人化,也是一种隐喻。作者将自己的愁绪转嫁给原本无情感的“花”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带来的山河破碎、满目凄凉的无限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此句中将“草花”前面加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用“野花”的荒僻气象来隐喻世事的衰败,曾经的繁荣如今全都败落荒芜了。

(五)用“花”隐喻喜悦、欢快之情

前面我们分析了在唐诗中常用“花”来隐喻一种凄凉、伤心的情绪那么与之相对的诗人们也常用春暖花开来隐喻欢快愉悦的心情。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作者通过描绘了一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画面。在这首诗中诗人表露了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此外,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中的“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用“夜合花”开来隐喻作者和表兄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之情。

(六)用“花”隐喻好看的女子

现在我们常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女子的姿容出众,而在唐诗中就已出现用“花”来隐喻好看的女子的例子。“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是李白《越中览古》中的诗句,“宫女如花”即隐喻像花一样美丽漂亮的女子,除此之外其《长相思》中“美人如花隔云端”直接写出隐喻“美人如花”。

(七)用“花”隐喻音乐

上面所述的“花”的六大隐喻都是在唐诗中比较常见,此外还有一种出现频率比较少的情况,即将“花”隐喻为音乐。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隐喻音乐。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世间的音乐,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世间的灵境。它同时又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芙蓉泣露香兰笑”是从乐声(如泣如笑)着想进行隐喻的,李白《梅花落》中“江城五月落梅花”是以曲名为源域进行隐喻的。

三、唐诗中“花”隐喻的特点

(一)唐诗中“花”所隐喻的目标域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

在《唐诗鉴赏辞典》收集到的270多首含“花”的隐喻诗歌中,大多数都是隐喻抽象的事物,只有8首是隐喻具体的人或事物,这与隐喻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一般是用具体的、有形的始源域来映射无形的、抽象的目标域。

(二)唐诗中“花”所隐喻的目标域具有多样性[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断地被人们发现,而且人们也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力不断建立各种事物的联系,同一个始源域可以映射不同的目标域。“花”这一事物既可隐喻比较抽象的情感如离情别意、归思,还可以用来隐喻客观事物如音乐、美人。由此可见其目标域是丰富的。

(三)唐诗中“花”所隐喻的抽象情感多与愁、思相关

根据上文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唐诗中“花”所隐喻的抽象情感多与愁、思相关。在五类隐喻人的抽象情感的诗句里只有一类是映射喜悦欢快之情而其他四类虽然具体对象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的愁与思。之所以具有这一特点多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诗人们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体现出积极进取精神,但他们的仕途往往充满挫折,如韩愈、李白、杜甫等事业诸多不顺;后发生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战事频繁,因此诗人们的诗歌中体现出失望、忧愁的情绪也很正常,而且落花经常会使人引发出伤感的情绪那么借“花”来隐喻愁、思就不难理解了。

四、结语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隐喻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诗歌与隐喻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唐诗中“花”的隐喻数量较多,且映射的目标域具有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伦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

[4]林丽君.唐诗中“草”的隐喻认知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0,(6).

[5]刘海波,段成.李白诗词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0,(1).

篇5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知情意行

一、古诗教学“知情意行”的内涵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孔子提出“学思行并重”的教学方法,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思考、行动应并举。荀子认为闻不如见、见不如知、知不如行,“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亦突出了“教学做合一”这一方法论,即教育、学习、行动要充分结合。这些理论思想是各位教育家们教育实践的伟大结晶,突出了教学由知到行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知情意行”一词源于心理学中人的道德行为辅导模式,“知”即对事物的认知,个体观念;“情”即情绪、情感;“意”即意志、决心;“行”即具体行为。这里,笔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角度出发,将“知情意行”这一概念引入古诗教学,对古诗教学中的“知情意行”有新的见解。

(一)所谓“知”

本文中的“知”,主要指古诗中蕴含的知识。笔者从学科角度出发对小学古诗中的知识进行分类,将其分为数学、自然科学、音乐、绘画、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关于数学的知识。如《山村》中含有十个数字和“里”“座”“枝”等量词;《江南》中有东、西、南、北方位知识;“欲穷千里目”、“危楼高百尺”等诗句中含“千里”“百尺”等计量单位等。

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浮力知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光的折射知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化学相关知识等等。

关于音乐、绘画的知识。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诗句中关于琴、笛、琵琶等乐器的的知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关于色彩以及绘画中的透视学原理知识等等。

关于社会、人文的知识。如《元日》、《清明》等诗中关于除夕、清明等节日风俗的知识;《敕勒歌》、《望天门山》、《泊船瓜洲》等诗中关于塞外大漠、江河湖海、名山圣水的地理知识;《塞下曲》、《示儿》等诗中关于历史战争的知识。

(二)所谓“情”

诗主要是表情的,诗词中的“情”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小学古诗题材以山水田园、边塞羁旅、亲友离别为主,传递的诗情相对浅显却丰富多姿,悲愁苦闷、喜恋欢愉、愤懑感慨等情感耐人寻味,或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或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喜爱,或抒“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叹,或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等。诗之所以让人动容,正是因为情感的真切流露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三)所谓“意”

“意”即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①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一首诗的生命和精魂。意境的生成基于丰富的意象群,把握意境需充分了解意象。意象有来自自然的、生活的,也有人类创造或虚构的。小学古诗中的意象不胜枚举,包括天文地理、神仙鬼怪、建筑、器物等。意象的不同组合建构出丰富的意境,展现出多彩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意境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把握意境。

(四)所谓“行”

“行”即具体行动,是知、情、意结合与相互作用后的终极产物,是学生知识与情感的具体实践。古诗教学中的“行”在于将诗中积极的知识、情感实践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可进行劳动实践;“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可进行勤学惜时实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进行勤俭节约实践等。实现“行”,是古诗教学的最终目的与最高要求。

二、小学古诗“知情意行”的教学方法

(一)授以“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②是教师、学生、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难以独自与文本进行对话,需要教师指导才能进行。古诗具有高度的简缩性与凝练性,对小学生而言,诗中的大部分知识是相对陌生的,这将影响学生对诗歌深意的把握及系统学习。因此教师应加以指导,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架。

1.讲授法授知

讲授法主要适于低年级学生。低年段学生处于诗词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一些必须掌握的音、义、律等难以理解,这就需教师讲解。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应读“xiá”,教师应稍作讲述,之所以念“xiá”,是因为按照古代音律,压“a”韵,使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指导法授知

指导法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③古诗中大部分知识,都可通过此法进行教学。在上新课前,教师可先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古诗。通过阅读课文、参考书或网络查询等方法了解诗体、创作背景及诗中描写的某些事物的知识等。如讲授《石灰吟》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讲授《元日》、《清明》等诗时,可先让学生了解除夕、清明的相关习俗等。

3.讨论交流法授知

讨论交流法即针对某一话题,学生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通过相互讨论、启发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古诗教学中,此法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诗句中含有关于乐器的知识,学生可交流讨论,分享自己所知的乐器的相关知识。在此,讨论交流法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的知识差异进行互补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容得以完善与扩充。

(二)感以“情”

诗歌教学要达到高效,关键靠情的感化作用,因此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记忆的唤醒,实现学生、教师、诗人的三情交融。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1.景以生情

有些诗歌是对自然或生活场景的直接描绘。这类诗歌与学生生活场景贴切,能直接通过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讲授《村居》时,教师可播放春天杨柳轻飞,莺歌燕舞的视频,唤起学生对春天美景的记忆与感受。同时可让放过风筝的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与感受。诗中生动的场景配以视频和学生的表述,直接激发学生对有趣的放风筝活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读以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④通过读培养语感,深解诗意,进而领悟诗情。教师要注意采取恰当的诵读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如于谦的《石灰吟》,整首诗可谓意浅情长,因此可通过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体悟诗人无惧无畏、坚定豪直的气节。

3.想以领情

情感的通达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学生已有的事物表象越丰富,想象的空间即越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提供丰富而贴切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授高适的《别董大》时,教师可提供北风呼啸,孤雁哀鸣的音频或视频材料,让学生先从听觉、视觉上感知悲沉的景色,同时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如亲人远行,同学离别等,想象诗人与挚友分别时的伤悲,通过移情想象加深对诗情的领会。

4.画以传情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首诗亦是一幅生动的画。可以说古诗教学亦是绘画教学,因此教师可采取让学生为诗配画的方式展开教学。以诗中的意境与情感为基准,学生可大胆创作。如教授《江南》时,可让学生画一幅“鱼趣”图,活泼机敏的小鱼嬉戏于青翠的莲叶间的景象便跃然纸上。教学《书湖阴先生壁》时, 学生亦可通过创作一幅青山绕田、鲜花傍房的“乡间庭院图”来具体感受。通过画作,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其饱含的情感似乎一下从画卷中流溢出来,直接传达给了学生。

(三)辅以“意”

每首诗都是一种意境的展现,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露情感。意境教学能辅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古诗,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对意象的挖掘与赏析,体味作者的“诗心”,把握作品中的“诗情”,从而更加真切的理解与内化字里行间的知识与情感。

1.音乐诗画,创设意境

音乐、诗画借助其独到的感染力,有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表情达意的作用。音乐能在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诗画则能在视觉上调动学生内心感受,两者在古诗意境教学中有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读来朗朗上口,但学生仅仅读,很难进入诗人与朋友离别的情境中。此时,可辅以古曲《送别》,以凄婉的音乐营造离别的不舍意境,朋友即将远去的情调很自然地就蔓延开来。又如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可出示一幅《春意图》,古色古香的画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此时可让学生边朗读边欣赏画卷,并找出诗、图中的物象,再进一步想想图上还有什么没画的,你觉得该怎样画更恰当呢?这样,学生兴趣激增,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画卷所创设的意境中。

2.倾听诵读,引发意境

诗歌起源于劳动的歌声,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适宜于吟咏、朗读。因此可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吟咏创造气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让学生倾听老师朗诵,或自己有感情的诵读,同时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庐山瀑布就像天上的银河从高远的空中落到了人间的情境。学生通过诵读,透过自己的声音,似乎听到了一泻千里的瀑布撞击大地的声音,进而感受到诗人对瀑布壮观景象的赞叹。

3.想象联想,扩充意境

古诗语言凝练简缩,加之其夸张、拟人等创作手法,给教学提供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时可根据古诗中描写的景象,发挥学生想象,扩充意境。如李白《夜宿山寺》就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寺中楼宇的高。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想象,这山究竟有多高呢?站在这高耸入云的危楼之上,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进而扩充出丰富的景象:巍巍古寺屹立山巅,此时站在楼的最高层,似乎伸手可摘到星星、触摸月亮,寂静空旷的灿烂星空让人心旷神怡,但我们却都轻言细语,唯恐惊扰了天上仙人的美梦。这样,简单的两句诗,通过联想想象,更加引人入境。

(四)持以“行”

持“行”,即秉持行动。在教学中渗透行动,以行动促进教学。持行以使诗歌的内在价值外显化、直观化、实践化。古诗持以“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利用古诗对学生进行“行”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注意教育性,寓教于乐;饱含科学性,使人信服;富有趣味性,适应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1.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基础持“行”

古诗中饱含诗画美、音乐美、哲理美等多种元素,教学时可带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鉴赏玩味,如带领学生体味“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的词句美;欣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画卷美;领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哲理美等等。通过对古诗鉴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领悟美、鉴赏美的能力。

2.以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为基本持“行”

诗情的传递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性灵,使学生的情感并不断丰富、完善。小学古诗中以爱国之情、亲友之情、喜物之情占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渗透情感教学。如《游子吟》中对母亲为子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浓厚的朋友之情;《江畔独步寻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中对桃花的喜爱赞美之情等。通过情感熏陶,教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朋友互助、学会热爱自然与生活等。

3.以完善学生品德人格为导向持“行”

古诗词中有很多素材能用以对学生进行品德及人格教育。如王冕的《墨梅》,可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确立以梅花的“不折不挠、坚贞不屈”为学习榜样,教育学生秉正自身人格;又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可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提炼出“轻言细语,勿扰他人”品德形象,教育学生在同学学习、教师工作时注意轻言轻行,尊重他人。通过分析诗歌中或具体、或抽象的形象,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

4.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持“行”

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方法。例如,讲授《村居》后,教师可组织一次放风筝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在学习《乡村四月》之类的田园诗后,可在适当的时间组织一次乡间行活动,让学生了解乡村风貌,体验一下乡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诗歌的乐趣,提高自身学习与实践能力。

总之,古诗教学中知、情、意、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四者并重。古诗教学倡导“知情意行”,既顺应了新课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知情意行”教学也是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全新探索。

参考文献

[1]陆靓霞.虚实相生的意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26期.

篇6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独特功能

    一、引言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和普遍性,是语言的普遍 现象。迄今为止,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主要是对模糊词语的研 究,对语音和语法等的研究涉及不多,对其概念体系、理论体 系、方法

    体系的研究更是薄弱。换言之,模糊语言学还处于形 成和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在此试 图分析语言模糊性的独特功能,具体从日常交际、文学作品两 个方面分析

    .

    二、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

    模糊性是关于对象的类属边界的不清晰性和性态特征的 不确定性。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和普遍性,是语言的 普遍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语义、语音、语法之中,而且存在于人 类语

    言活动和语用之中。其中,语言词汇的模糊性集中表现在 名词、(包括术语)、形容词、副词、连接词、代词、数词、数量词 的语义都普遍具有模糊性。换言之,整个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

    都具有模糊性。(于根元,1999)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相互对立、统一地存在于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固然,生活需要语言的精确性。比如科技论文、合 同、契约、法律条文等,都要求语

    言尽可能精确,排除模糊性.

    但是,“完全消除语词的模糊性,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贫乏得 多”。(沙夫,1979)例如: A:“你最近成绩怎么样?” B:“还好。”/“马马虎虎。”/“老样子。” “还好”、“

    马马虎虎”、“老样子”等词义都很模糊,但这是 非常得体的。B不想告诉A自己具体的成绩情况,所以不会用 精确数字来回答,如“数学60分,语文70分”等。由此可见,在恰 当的时候运

    用语言的模糊性有其特殊的作用和益处.

    三、语言模糊性的独特功能

    (一)在日常交际中的独特功能

    合理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恰当得 体,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人们在交际时,有时语言需要力求 精确;有时为了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也必须使语言模糊一 些。日常交

    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试看下面 对话: A:“昨晚看过天气预报,周六好像有雨啊。” B:“是吗?” A:“我想可能会下雨吧。” B:“那就再约吧。” 例句中,由于A“

    昨晚看过天气预报”,因此他知道明天要 下雨,但是在回答B时,A却用了“好像”“我想”“可能”这样的 模糊词语,从而使话语模糊不确定。A的目的是:我并没有说明 天“一定”要下

    雨,所以并不对我说的话承担责任.

    可见,人们在交际时可以根据对象和场合,巧妙地运用语 言的模糊性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进而调节人际关系.

    (二)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功能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会经常使用一些模糊性语言,或者说 是故设模糊,以使文学语言具有模糊的美感,从而创造出一种 美的意境.

    1.古诗词中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 梅》) 作者巧妙地运用模糊词“疏”“暗”来修饰“影”和“香”,字 面意义似乎是模糊的。“疏影”、“暗香”这两个

    新颖的意象,鲜 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 质风韵。恰是这种模糊性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审美空间,达到 了一种奇妙的效果,酝酿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 美人》) 《虞美人》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 赖于此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此句的绝妙

    之处就在 于把“几多愁”这样的模糊性词语用比喻来限定,即“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该比喻也是模糊的,是不可捉摸的,但却穷尽了 “几多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

    无尽。该句将 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 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 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

    样人们就很容 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 情感。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 诵了.

    2.小说中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

    小说《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 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系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 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曹雪芹,《红楼梦》)的描

    述 几乎处处都有模糊性词语,但林黛玉貌美体弱、多愁善感的形 象却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曹雪芹完全有能力把 林黛玉的外表写得再具体些、细致些,但他却一概略而不谈,

    只用寥寥数笔便把林黛玉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为追求爱情渴 望自由而伤时感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其表达效果是精 确词语无法比拟的.

    可见,语言的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可以使语言简练的同 时传递足够丰富的信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四、结语

    笔者探讨了语言的模糊性在日常交际、文学作品两方面 的独特功能。总之,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 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文学创作过 程中,巧妙

    地选择生动灵活、富有形象性的模糊词语,可以拓 宽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并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由 此可见模糊性语言的巨大魅力,以及模糊性语言呈现出的缤 纷色彩.

    参考文献:

篇7

众所周知,诗歌鉴赏是历届高考的必考题。而2005年高考命题人将比较阅读引进到诗歌鉴赏中,这一变化成了诗歌鉴赏主观题命题的新亮点。从此,诗歌鉴赏题的命题形式走向多样化。比较阅读意在考查考生的阅读、分析、比较、综合和评判能力,因此,与传统试题相比,解题难度也随之增加。自比较阅读首次亮相高考试卷以来,此类试题出现的频率逐年增高,考查的内容也日趋广泛,在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考查的今天,比较阅读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2017年高考考纲的修订,更加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诗歌鉴赏评价能力等,比较阅读自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仅以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题为例,归纳总结这一命题的考查类型,预测发展趋势,为备战、决胜2017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从近三年来诗歌鉴赏比较阅读题的考查情况来看,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比较阅读题考察的数量急剧增多。2014年高考共18套试题,比较阅读共5道,约占28%;2015年高考共17套试题,比较阅读共4道,约占24%;2016年高考共9套试题,比较阅读共5道,所占比例猛增至约56%。可以预见,比较阅读的高频态势在最近若干年内仍会基本保持不变。其二,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比较,同时逐步延伸到诗歌内容、炼词炼字等各个考点。可以预见,随着比较阅读的持续升温、考试大纲的修订变化和命题角度的不断创新,考查的内容一定会继续横向扩展,诸如形象分析、意境鉴赏、情感变化过程等都可能现身高考试题,以增添试题内容的丰富性和考查的全面性。其三,选用的诗歌题料由单纯的课外比较有意识地引向课内外综合比较。如2015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所选的题料是苏轼的《醉翁操》,第19题的设题是:“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2015高考湖南卷诗歌鉴赏所选的两首诗分别出自《全唐诗》中张说的《都引》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2015高考课标Ⅰ卷所选诗歌是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第8题的设题是:“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016高考北京卷所选诗歌是陆游的《西村》,考题要求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陆游的另一首诗《游山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016高考全国课标Ⅲ卷所选诗歌是曹翰的《内宴奉诏作》,试题第9题是这样设题的:“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课内外综合比较鉴赏,试题导向有意识回归教材,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符合新形势下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这种“内外”结合的试题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必将成为高考的重头戏。其四,所选用以鉴赏的诗歌一般都是唐宋两位不同诗词作家的作品,鉴赏的角度绝大多数是辨析二者的“不同点”,如2014年至2016年共14道比较阅读试题中,要求鉴赏“不同点”的就有13道题,所占比例高达93%。

【应对策略】

做好古诗词鉴赏比较阅读题,从宏观上讲,首要问题是弄清诗意。可以按“四步法”进行:一看标题。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由标题入手,明事,晓理,知人,不失为一条捷径。二看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格情趣,行事风格,从而知人论世,是解读人物的重要手段。三看注释。如果诗歌后面有注释,特别是关于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变故、宦海浮沉、荣辱得失的介绍,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是了解人物的一把金钥匙,务必用足用好。四看内容。准确解读每句诗甚至每个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思想内容,是比较阅读鉴赏的根本途径。从微观上讲,要把握以下方法和步骤:

一、基础知识储备

解题之前,应具备有关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一,了解诗歌鉴赏比阅读的选材特点。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作者所写的题材相同或相似的诗词,有时也选用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词,这些作品或思想感情不同,或表达技巧不同,或语言风格不同。第二,了解命题角度。从往届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角度主要包括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所用表现手法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诗歌选取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不同诗歌的语言风格及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比较等。第三,了解题型设置。从近年来高考题型设计上看,既有单一比较,也有综合比较,而尤以后者居多。从大的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可以分为“同中求异”“辨别异同”两种类型,其中较多的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从小的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题材、语言、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设题。

二、具体解题思路与方法

1.内容、情感比较。内容和情感水融,很难截然分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读懂诗歌的题目。标题往往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对题目中的时间、地点、节令、事件等都要细心揣摩。其二,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其三,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因为诗人一般都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就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其四,注意诗歌的结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例:(2014高考全国课标2卷)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1]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2]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1]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2]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第9题: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技法解析】比较二者不同的情感,《含山店梦觉作》主要应抓住注释中韦庄“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的背景介绍,结合神态描写及意象“月斜”,就可以概括出“孤独”“无奈”等关键词。《宿渔家》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及意象“芦花”“明月”描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2.意象、意境比较。一般来说,意象(景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古代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不同的意象交织融合成不同的意境。比较阅读时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进而领会诗词的意蕴。

例:(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第14(1)题:“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技法解析】辨析景色特点,要紧紧围绕诗歌所描写的意象,不同的意象融汇成不同的意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由第一首中的“园花”“细雨”及花的颜色“红”等,可以轻松概括出“清新”“艳丽”的特点。第二首中的“乔木”“明月”表现出“清幽”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3.语言赏析比较。鉴赏诗歌的语言要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在了解不同诗人性格爱好、表达习惯等基础上,分门别类理清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或豪放洒脱等。答题时要使用专业术语,不可随心所欲。

例:(2016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第14(1)题:“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技法解析】本题辨析用词技巧,比较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用于比较的是动词“望”和形容词“空”。要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运用这两个词所显示的不同表达效果及其蕴含的不同情感。

【参考答案】用“望”字更好。“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用“空”字好。“空”字营造了一种空旷的意境,同时流露出超然的心态。

4.手法、技巧比较。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渲染、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过渡、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例:(2015高考课标1卷)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1] 岑 参

闻说轮台路[2],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1]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2]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第8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技法解析】本题属于表现手法的辨析,兼顾课内课外。首先要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速默诵一遍,准确找出两首诗写景的诗句分别是哪些,然后对比分析两首诗写景时使用的不同手法。辨析时要全面,把不同点都挖掘出来,不能有遗漏。最后用术语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通过春风不到、汉使稀少描写了边塞的恶劣环境。《白》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所写塞外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属于实写;而本诗所写塞外景物则是想象之景,属于虚写。

5.形象赏析比较。诗歌形象的比较,从大处着眼,要结合人物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去考虑;从小处着眼,要兼顾人物的人生经历、外貌特点、衣着服饰、语言风格、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兴趣爱好、细节描写等,通过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求异”比较,人物的不同形象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

例:(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1]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1]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第10(2)题: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技法解析】《木芙蓉》从木芙蓉所处的环境“小池南畔”、外形“着意红”及其品性“任东风”等诸方面,可以感受到木芙蓉逍遥、豪迈、倔强的性格;《窗前木芙蓉》从形态“孤花”、神态“破小寒”、心理“心酸”“未作愁红怨绿”刻画了一个孤苦、心酸却坚韧的乐观者形象。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却坦然面对的形象。前者塑造的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坚韧的形象。

【典题撷英】

1.(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第10(3)题: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2.(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1]。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1]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第22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3.(2014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第14(3)题: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2015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2]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4]外三两弦。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第19题: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5.(2015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1]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F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1]虚:废墟。

第10(2)题: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2016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8题。

西 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1]耿:微明的样子。

第17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7.(2016高考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1]

三十年前学六韬[2],英名常得预时髦[3]。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4]。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1]曹翰(923~992),宋初名将。[2]六韬:古代兵书。[3]时髦:指当代俊杰。[4]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第8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第9题: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8.(2016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1]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2]。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1]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2]宣和:宋徽宗年号。

第22题: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金题精练】

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

缑山[1]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I[2]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3]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注】[1]缑gōu山:指修道成仙之处。[2]I:ái,痴,呆。[3]槎:chá,竹筏。

对于七夕鹊桥会,秦观认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朱淑真和苏轼的见解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他们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卢炳

莎[1]杉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2]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3]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4]图。

【注】[1]莎:蓑,草衣。[2]惭愧:幸亏,难得。[3]@(yè)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4]稔岁:丰年。

与杜甫《春夜喜雨》相比,本词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霁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它们各自抒写了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戏赠知命[1] 黄庭坚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2]。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3]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4]。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1]本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贬所黔州。知命是其弟,自芜湖登舟至黔州看望黄庭坚。[2]吴头楚尾:即豫章,今江西,春秋时为吴国之西界,楚国之东界。[3]《虞美人》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贬所宜州。[4]典出《太平御览》: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两首词作中的词人形象有何不同?试作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贺铸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词中“动管色,催行色”和“何处投鞍风雨夕”句,在内容和写法上与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哪些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6.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注]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两首词的最后两句刻画的词人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典题撷英】

1.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难以排遣。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4.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5.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绝望,而是抒发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6.相同点:①两首诗都描写了村庄清幽、寂静、山清水秀、柳暗花明的美好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村庄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美。②两首诗都写到了村中居民的生活画面,从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情态。不同点:《西村》除了描写了村庄清幽寂静、山清水秀的特点以外,还表达了对往昔“叩门求浆”这一美好经历的回忆,表现出对过往经历的无限回味;《游山西村》在描写村庄柳暗花明的自然环境以外,还着重描述了农家淳朴自然、热情好客的人文特点,表达了对农家朴素热情的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7.第8题: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第9题: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8.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金题精练】

1.①秦词强调爱情只需感情坚贞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②朱淑真强调爱情需要厮守:既然是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什么不每一天都厮守,每一天都幸福?③苏轼则强调友情超尘拔俗:聚散皆是缘,不必为柔情羁縻,要淡定旷放。

2.本词描写细腻,语言自然简练,风格朴实清新,感情含蓄曲致,所写景致,如一幅幅水墨图画,清新宁静,富有生活气息。而杜甫的《春夜喜雨》则将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融为一体,运用拟人修辞和想象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可爱形象。

3.范诗抒写凄婉、忧虑之情。写碧瓦楼、绣幕、赤栏桥,暗指南宋小朝廷歌舞西湖,沉醉临安,忘却国耻;再写柳絮飘零,棠梨满地,透过一派暮春景象传达作者的情感。孔诗表现了清爽、畅快的心境。全诗写秋夜雨霁的清净景色,一个“清”字统摄全诗,写秋月、秋声和秋萤,写出了雨霁的清寂和静谧。

4.《谒金门・戏赠知命》中的词人是一个重天伦情谊的贬官形象。自己身在贬所,弟弟前来看望,连夜挑灯话家常,恍如梦中,欣喜不已;又是以“成蹊桃李”称赞弟弟,又是引弟弟“入堂松桂”。兄弟之情,质朴浑厚。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的词人是一个难忘少年心的贬官形象。身在天涯,见梅犹喜,夜间闻香,早起观赏,浮想联翩。全词在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的对比中,刻画了一个喜爱梅花、人已老而少年心犹在的贬官形象。

5.“动管色,催行色”和“何处投鞍风雨夕”与《雨霖铃》中的“留恋处,兰舟催发”和“今宵酒醒何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动管色,催行色”描写管弦的声音催促着行人,表现了此时此刻作者心头茫然若失、伤感惆怅、不忍分别的情感。“何处”句是作者为范殿监设身处地地思虑,体现了作者对朋友何处安歇的深深担忧。而“留恋”句写船儿开启,声声催促,欲留不得,欲饮无绪,表达了诗人与恋人难分难舍的心情。“今宵”句流露出词人不知何处安身的无比惆怅。

篇8

[关键词]酒泉社火;地蹦子;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4-0037-03

酒泉社火舞蹈“地蹦子”又叫“老社火”、“跑打场”、“秧歌子”,是流行于酒泉本土最古老的民间集体狂欢舞。表演中学说逗唱,调侃戏谑,歌舞相和,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地蹦子”和其他各种民间社火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风俗通义》载:“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禳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那时人们为了祈福禳灾,驱邪避恶,向神灵祝祷,便要“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期吉也”。我国古老的的神话传说中,那位吃了败仗以头颅怒触不周山而使华夏地势向东南倾斜的共工,他有一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散布瘟疫的恶鬼,到处传播疬疫。这个恶鬼除去害怕鞭炮与烟火外几乎无所畏惧。于是广大的先民们就不约而同地在祈禳祭祀的活动中掺入了击器歌舞、燃放爆竹烟火的内容。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村人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这和“地蹦子”里鼓子击细鼓、拉花敲小锣、和尚娃扮作四大天王等极为相似。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驱瘟禳疫的核心内容逐渐被文娱游艺和凝聚社区人心的成分所代替,慢慢演变为社火。

酒泉社火“地蹦子”里的膏药匠,在每一回社火活动开初,总要在他吟诵说唱的膏药词中反复发问:“众人家的会首笑哈哈,商商量量办社火,办上社火做什么?办上社火和地脉。”此处的会首,是由本“社区”(一般以村组为一个基本社区)群众推选出来的主持筹办社火或庙会的人,他往往享有很高的威望和较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地脉”是祈盼风调雨顺、大地安祥、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理想,其实质无疑是“祈福禳邪、镇宅消灾”心理的再现。在春节来临时,“地蹦子”因其集体性、群众性、广泛性和热烈、奔放、诙谐的娱乐效果而成为当地民众的集休狂欢舞。

酒泉社火“地蹦子”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民护清官保安全”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某年为民请命冲撞了朝中的权奸,反被权奸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受蒙蔽降下圣旨,春节一过就要将庄王全家满门抄斩,老百姓知道后个个怜惜,于是大家积极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斩期临近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元宵节,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地蹦子”表演队伍。其中,师爷化装成膏药匠,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又叫棒槌娃),庄王和他的儿子化装成鼓手、锣手,其他杂役眷属化装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以及帮场人物等。他们一边在行进中表演,一边被人群裹挟着逃出城去,庄王一家因此而全部得救。从此,就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至正月十五达到。

另一个是红灯满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山西蒲州地方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很美满的生活。有一年龙王的儿子化作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街市上看中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当他非礼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百姓痛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编造了蒲州民众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他添枝加叶地去向玉帝告状,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便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听到这个消息,很为蒲州百姓着急,于是他变做一个老婆婆下凡来到蒲州城中一户人家求食,这户家人热情款待了他。关圣帝君出门临行时给这人家留下一首诗:“正月十五月浑黄,须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厅堂外,夜过子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诗意,便去本城请最有知识的老学究破解,老学究沉吟好一阵儿说: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也。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昏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即可化凶为吉。这家人就把挂红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红红的火海。关圣帝君向玉帝禀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立云端见蒲州遮掩在一片红光之中,就信以为真,蒲州百姓因此躲过一场劫难。

为了表示对关圣帝君的感恩之心与好生之德,全城居民就举办了一场盛大社火以示庆贺,并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花灯节。后来,他们许多人家移民到甘肃河西,就把每年春节办社火和正月十五夜里挂花灯的习俗也带到了居住地。酒泉也因此就有了社火“地蹦子”,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酒泉社火“地蹦子”大都以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堡、一个寨子或一条沟分为区域单位,成立社火会,首先推选会首,再由会首牵头组织各种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往往都离不开焰火(灯火)。酒泉人说的社火专指“地蹦子”。现在社火只不过是个统称,它的内容很多,人们把“地蹦子”在内的福禄车、赶驴、高跷、旱船、春官扫街、霸王鞭、狮子舞、龙舞、竹马子、顶灯舞、桶子鼓、大头和尚、铁芯子、磨盘秧歌、太平车、二鬼打架、血社火、黑社火、彩扇彩绸舞、腰鼓、锣鼓、彩旗彩车、霸王鞭、花拉棒等统称为社火。

关于“地蹦子”能够“和地脉”和“镇宅禳疫”的群体心理作用早已淡忘或不复存在,但借它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通过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使人们加强了来往,沟通了关系,促进了团结。同时在互相协助、改变精神面、交流信息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一切都是由“地蹦子”完整而成熟的艺术结构和活动形式决定的。

在“地蹦子”的装扮和花样方面,酒泉市肃州区泉水片和洪水片的“地蹦子”各有特点。泉水片的社火是由4个鼓子、4个拉花、4个和尚娃、1个膏药匠、1个傻公子、1个丑婆子、1个大头和尚、1个柳翠等17个主要角色组成。洪水片除上述人物外,再加1个春官、2个皂隶、2个中军官、4个竹马子等26个主要角色组成。条件较好的村组还装扮有八仙过海的角色紧随其后。社火“地蹦子”中各角色的传统装扮别有意味。

春官:正月十三至十五春官要视察民情(民间叫“扫街”),他可以以州官的服饰装饰自己。春官这几天的“扫街”中要骑红马,可以有皂隶和中军护卫,行在社火队伍最前面,逢官必大一品,可以代民众批评地方官员的失职失察之处,也可以代民喊冤,褒善贬恶。

膏药匠:头戴道冠或草帽圈,身着八卦服或道袍,白色长髯,脚穿软底快靴,左手执显眼的膏药幌子,右手腕套上笏铃(又叫串铃)不时摇动发声以起指挥作用,他随行在春官之后,还有引唱、领唱、逗乐、搞笑的重要任务。

鼓子:头戴牛角尖的白毡帽,帽周用黑色平绒镶上云转图案,毡帽左右及前额插黄色表褶或红花,有的用五色纸褶花,上身穿红色夹袄,下身穿白色靠腿,穿云转双脸牛鼻鞋,左手提细鼓,右手执鼓槌,按中心大鼓的号令节奏进行敲击。

拉花:一般都是村姑形象打扮,梳长辫、戴红花,着红绿衲袄,系褶花裙子,穿彩鞋,一手拿小铜锣,一手执锣签,亦按中心大鼓的号令节奏进行敲奏。

和尚娃:四大天王的形貌,花脸。头戴僧帽再配以万字佛,身穿黄色马夹、红色靠腿,穿云转单脸牛鼻鞋,双手执棒槌,亦按中心大鼓的号令节奏进行敲奏。

傻公子:戏剧小丑的打扮,头戴相公帽,穿彩色道袍,手拿蚊甩子(也叫拂尘)。配合击乐活动于场外,起活跃气氛、维持秩序的作用。

丑婆子:老年妇女打扮,穿大红袄、大脚片子,大麻子、大红嘴、大肚子、两耳戴大红纸炮,化妆得特别丑(酒泉一向有“丑社火”之俗谚)。她左臂着竹篮,右手拿扇子,活动于场外,和傻公子担负着同样的任务,起着同样的作用。

大头和尚、柳翠:他们都戴着假面具,双双活动于社火队伍外,忸怩嬉戏,滑稽逗笑。与社火队伍若即若离,但又始终相随。

除此而外,还有司鼓、敲锣、打旗、掌灯笼等队员,共约三四十人。其规模庞大,人员众多,角色分明。

“地蹦子”的跑跳花样很多,据肃州区铧尖乡小沙渠村“地蹦子”老艺人王集旭(90岁)和银达镇蒲上沟村的李生茂(66岁)说,以前的“老社火”(地蹦子)约有二十多种跑跳花样,完整地跑跳一场要长达三四个小时。他们能说得上的花样名称有:一字长蛇、二龙戏珠、三环套月、四门焚香、四门斗地、四门拧钻、太子游四门、拜四门、五福梅花、八卦篡丁、九连环、十只梅、蛇抱九蛋、黑虎掏心、八角茴香、九斤葫芦、盘肠儿、蒜瓣子、龙摆尾、蛇脱皮、剪子股、宾扎墙、虎豹头、云转子、卷心子、白马分鬃、霸王观阵等27种。然而其中大部分都已失传,最多能跑跳五六种已经很不容易了。

说唱兼备,歌舞并存是“地蹦子”的最大特点。其说唱形式可以分为先说后唱、先唱后说和自唱、点唱、对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等。说唱的内容极为丰富,有表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美好前景向往的,有祈求神灵的,有表达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丰硕成果后人们愉快心情的,有表达对当地好人好事的赞扬和对坏人坏事的憎恶的,有表述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颂扬吉利的,也有说唱古诗词的。大多都是即兴赋诗,现编现唱。

膏药匠是“地蹦子”当中最需要卖弄学问和显摆本事的角色。自说自唱是“地蹦子”的显著特色,也是膏药匠显示其才华的最好良机,还是逗观众开心的最好形式之一。社火队在选拔演员时特别注重选拔那些有文化且富有即兴表达能力的识字人或老艺人当膏药匠。当社火队伍跑跳几个花样后锣鼓暂停,队员们行自由步稍事休息,膏药匠便进入场中,他根据场合、对象或当时当地的氛围,一边串来串去,一边自编自说(或唱)。

比如到了龙王庙他就说唱道:

正月初三到十五,

求神降雨保农田。

秋后五谷丰登日,

高烧长香谢龙天。

到了有钱人家他就会说唱道:

进的庄宅雾腾腾,

上面供着聚宝盆。

聚宝盆里三只箭,

辈辈儿孙富满门。

到了懒汉家中就说唱道:

春里春风苦种田,

夏季起早莫贪懒。

秋季懒惰不收拾,

冬受饥寒莫怨天。

膏药匠往往在唱完后再说一段顺口溜(或叫大绞儿、囔白话),让观众开心地大笑一场,取得彻底放松的效果。

比如在民间流传甚广至于妇孺皆能说的一段绞儿:

且罢,且罢,

听我老大夫给你嚷几句白话:

人若不说白话,枉活了几冬几夏。

人若不当尻子嘴,枉在世上溜一回。

葫芦头、茄子把,见啥人、说啥话。

说白话的福分大,穿绸挂缎吃香喝辣。

沟子嘴,说鬼话,里吹外打人人信他。

……

只有我老大夫说的是实话,

窝窝囊囊活在人家屋下。

说完白话后锣鼓复又响起,队伍再跑跳几个花样,等锣鼓停顿。点唱又开始。当然仍由膏药匠入场,点到谁谁唱。

比如膏药匠点唱:

停了鼓来住了锣,

放开嗓子唱秧歌。

这个曲儿该谁唱?

该你四个背鼓子的哥。

四鼓子答唱:

三月的豆子土里埋,

青枝绿叶长出来。

开花结果到秋后,

多谢主人厚款待。

点唱完后就是对唱,或交替进行。锣鼓再次停顿,队伍众人互问互答。

鼓子(合):

拉花的姐儿休卖排,

我唱个曲儿你对来。

天上的梭罗树什么人栽?

地上的黄河什么人开?

什么人把定三关口?

什么人出家不想回来?

拉花(合):

背鼓子的哥你莫怪,

你唱的曲儿我来对:

天上的梭罗树王母娘娘栽,

地上的黄河老龙王开,

杨六郎把定三关口,

韩湘子出家不想回来。

如此反复对唱,直到社火队伍中所有的演员人人唱咏完毕,在和谐欢快的热烈气氛当中收场。

以前,春节一到,就由会首召集群众代表于正月初三或去庙里或在场院里一起商量办社火“地蹦子”。活动时间一般从正月初五到正月十五或十六。在这期间,白天里,社火队伍串庄子,挨家挨户给人们拜年,晚上定个时点落鼓收队。串庄子每到一家,主人放炮迎接,拿出节日食品(也有斟酒的)给所有人散发,然后自愿端些钱和粮食。会首要当众记录收入的银钱账目,待春节过后收集起来,作为明年的社火活动经费。社火队伍在定点的地方落鼓后,附近群众便将所有跟随社火队伍的人,不论大人、小孩或做生意的,全部请到家里吃饭。到了晚上,远近的群众纷纷来到落鼓地点(一般都在家道殷实人家的院落)。先有社火队“跑大场”,然后由眉户艺人演出传统眉户戏,叫做“闹小场”。两三个小时内观众们乘兴而来高兴而去,天天如此,夜夜狂欢。正月十五或十六的社火一定要在庙里落鼓,由众人商议二月二、五月十三是否再举行,定下以后,才彻底收场,再等明年春节来临。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