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2: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无线电通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无线电通信蓝牙技术起源简介应用
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传统的传输线有长度的限制,对设备摆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传输线太短,设备就不能离电脑太远;传输线太长,又得东缠西绕,麻烦且不美观。无线通信不采用传统电缆线,但就提供传统有线通信的所有功能,能随着人们的需要移动或变化。有了无线通信,我们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就不必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办公或者娱乐,再也不用为网络布线而苦恼。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统通信无法比拟的灵活性。无线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到几十千米。在有线通信中,两个站点的距离在使用铜缆时被限制在500米以内,即使采用单模光纤也只能达到3000米,而无线通信中两个站点间的距离目前可达到50千米。
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蓝牙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蓝牙技术是做为一种“电缆替代”的技术提出来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化成了一种个人信息网络的技术。它将内嵌蓝牙芯片的设备互联起来,提供话音和数据的接入服务,实现信息的自动交换和处理。
一、蓝牙的起源
Bluetooth原为一千多年前的某个丹麦皇帝的名字,他对四分五裂的瑞典、芬兰、丹麦的统一有着不朽的功劳。瑞典的Ericsson对这种即将成为全球通用的无线技术命此名,也许大有一统天下的含义。其原本含义也许已经无法得知,但按照英文字面的翻译为“蓝牙”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它只是一颗作用巨大的小牙齿,还是会吞噬蓝天,占尽无线天空,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二、蓝牙简介
Bluetooth(蓝牙)是一种新的无线通讯协定,将逐步取代IrDA红外线技术和现有的串口(也就是Serial Port)。Bluetooth是无线数据和话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以短距离的无线连接为主,一般为0.1-10米范围,若增加功率或是加上某些外设,其连接距离可达到100米。Bluetooth采用2.402―2.480GHz高频无线频率,中心频率为2.45GHz,比现有的GSM1800还要高,在发射机频率为1MHz时,有效的Bluetooth数据速率是721Kbps。相对WAP而言,它规范化了更为具体的硬件、频率、应用等内容。
三、蓝牙的应用
蓝牙主要针对三大类的应用:话音/数据的接入、设备互联和个人局域网。话音/数据的接入是将一台计算设备通过安全的无线链路连接到一个通信设备,完成与广域通信网络的互联。设备互联是指将各种外设通过蓝牙链路连接到主机。个人局域网的主要应用是个人网络和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标准,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如果把蓝牙技术引入到移动电话和便携型电脑中,我们就可以去掉移动电话与便携型电脑之间复杂的连接电缆,而使其通过无线建立通信。打印机、PDA、台式电脑、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和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技术系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蓝牙无线技术还为已存在的数字网络和外设提供通用接口,以组建一个远离固定网络的个人特别连接设备群。
蓝牙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不与任何操作系统捆绑。适用于几种不同商用操作系统的蓝牙规范正在完善中。比如电话,蓝牙规范接口可以直接集成到蜂窝电话中或通过附加设备连接。电话的使用模型包括:通过蓝牙无线耳机实现电话的免提功能;与笔记本电脑和手持机的无电缆连接;与其它蓝牙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手持机的商用卡交易;与信任的蓝牙笔记本电脑或手持机自动同步地址簿。其它蓝牙设备的使用模型包括:耳机、手持机和其它便携设备、人机接口设备、数据及话音接入点。
蓝牙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专家预言,就当前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情况看,蓝牙技术更适合在中国发展。目前中国约有2亿个家庭,近1.5亿台电视,超过1.3亿台家用电脑,固定电话用户已超过2亿,上网用户超过2.5亿,专线上网和拨号上网的计算机800多万台。中国的个人网络终端市场是巨大的,因此,蓝牙技术在中国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Gil Held.无线数据传输网络:蓝牙、WAP和WLAN.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马建仓.蓝牙核心技术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
[3]冷月.无线网络[J].计算机应用文摘,2006,(26):79-81.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分析
1无线电测向概述
1.1无线电测向系统的组成
无线电测向设备分为多种种类,其组成也不尽相同。在目前的测向系统中,无线电测向设备的组成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1.1测向天线体系它的主要部分是旋转搜索的测向天线,它可以定向接受信号,并进行定位,传输到网络的接受终端。1.1.2输入匹配网络其主要包括变量器、传输线、接力放大器等元件。这个部分是为了式接收到的来波方位信息不失真,保证输入信号的准确性。1.1.3接收机接收机可以对信号进行选择,并且可以实现对含有方位信息的信号进行处理。1.1.4终端示向设备主要是为了提取信息,并显示出目标电台的准确方位。
1.2无线电测向方法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测向主要是为了对无线电波辐射源的方向进行测量。在具体的测向过程中,天线体系的天线元之间的距离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将电波辐射场中的天线元接收到电场强度看做是等值,只是存在相位上的差别。因此,在测向的过程中,方位信息就被包含各个相位中。在不同的天线体系上,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力。因此,可以对目标电台方位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
2影响无线电通信测向的因素
在无线电通信测向的过程中,测向的精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并由多种因素共同形成。通常来说,当传输的介质不均匀、多径波相干、设备的精准度比较低时,就容易对测向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一定的误差。
2.1传输介质不均匀
无线电传播具有直线的特征,它要求传输的介质要均匀,但是,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地波在各种不同的地表交界时会产生“海岸效应”。所以,传播的介质很难一直保持均匀状态,因此,当电离层发生反射时,会发生偏移,或者被阻挡,从而影响了无线电传播的方向。随着时间的退役,由于传播介质导致的偏移会较小,但是仍然存在。因此,在对无线电通信进行测向时,要控制好传输的介质。
2.2多径波相干
在无线电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多径波的现象,或者在测试点的周围发现了二次辐射体,通过两者之间的较差,从而导致电场之间的相互干扰,使空间的分布发生了偏离,进而导致无线电通信测向发生较大的偏差,影响了测向的精准度,导致出现误差。
2.3测向设备精确度低
无线电通信测向设备的精准度影响着无线电通信测向的精确度。当设备的精度较低时,在测向的过程中,难以保证侧向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测向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4噪声干扰
在无线电通信测向中,作业任务是对低场强信号进行测向,因此,若出现同波或者噪声,都会影响测向的精准度。在测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背景噪声等,从而对无线电通信测向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结果发生一定的偏差。
3常见的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
3.1环境误差
在无线电通信测向的过程中,系统会接受到辐射源辐射的无线电信号,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比如,周边存在森林、铁塔、高压电线等,都会干扰无线电的传输方向,从而使其偏离传输的路径,影响测向的精准度,导致偏差的发生。
3.2系统误差
当在无线电通信测向的过程中,要先对场地进行固定,然后对某个方向的信号进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生由于二次辐射体导致的方位误差,则这种情况就属于系统误差。同时,在系统误差中,设备误差就属于其中一种,若测向设备不精准,则测向的结果则不具有可靠性。和其他的误差相比,设备误差对测向结果具有更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测向设备误差和测试系统的选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充分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并优化选型,尽量减少由于设备误差造成的系统误差,影响测向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天线半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系统误差。天线半径引发的误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来波的方向等。
3.3人为误差
在对无线电通信测向时,除了会受到环境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人为因素的干扰。其中可以包括:测向人员的技术水平、测向的方法等,若不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则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误差。
4减小测向误差的方法
4.1选择合理的测向设备并注重维护
要选择合理的测向设备,首先要选择孔径较大的天线阵,而且还有具备专业的接收机,若有条件的化,可以选择相关干涉仪测向机,其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可以更好地减小误差。空间谱测向机可以实现对多波的测向,其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当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因此,要加强对测向设备的维护,尤其是在执行任务时,要事先检测几个重要的信号,保证其示向度的准确性,并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才能开始工作。
4.2选择合理的测向时间
在进行无线电测向之前,要选择合适的测向时间,防止出现较多的干扰因素,也避免当在进行信号的调试时进行测定。因为,内部干扰也会对无线电测向的精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测向的结果。
4.3提高测向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测向工作中,测向人员是其中重要的操作人员,经常会发生由于测向人员个人的失误而发生的误差,因此,测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测向之前,要了解测向地区的地形情况,并且在经过多次测量后,获得准确的位置。在测向的过程中,频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测向设备的示向度的变化,尤其当进行移动时,若只依赖设备的提示难以找到精准的位置,影响测向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测向人员根据环境的影响,将不可信或者无效的信号进行排除,减少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并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5结语
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了多种无线电通信测向的理论和及时,而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测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应用的范围了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应用到城市无线电管理的研究领域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俊杰.机载无线电测向布阵选择与误差源分析[J].通信对抗,2011(02):16-18+30.
[2]孙洪智.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1):43.
【关键词】无线电 通信测向 误差 分析
1 无线电测向概述
1.1 无线电测向系统的组成
无线电测向设备分为多种种类,其组成也不尽相同。在目前的测向系统中,无线电测向设备的组成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1.1 测向天线体系
它的主要部分是旋转搜索的测向天线,它可以定向接受信号,并进行定位,传输到网络的接受终端。
1.1.2 输入匹配网络
其主要包括变量器、传输线、接力放大器等元件。这个部分是为了式接收到的来波方位信息不失真,保证输入信号的准确性。
1.1.3 接收机
接收机可以对信号进行选择,并且可以实现对含有方位信息的信号进行处理。
1.1.4 终端示向设备
主要是为了提取信息,并显示出目标电台的准确方位。
1.2 无线电测向方法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测向主要是为了对无线电波辐射源的方向进行测量。在具体的测向过程中,天线体系的天线元之间的距离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将电波辐射场中的天线元接收到电场强度看做是等值,只是存在相位上的差别。因此,在测向的过程中,方位信息就被包含各个相位中。在不同的天线体系上,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力。因此,可以对目标电台方位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
2 影响无线电通信测向的因素
在无线电通信测向的过程中,测向的精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并由多种因素共同形成。通常来说,当传输的介质不均匀、多径波相干、设备的精准度比较低时,就容易对测向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一定的误差。
2.1 传输介质不均匀
无线电传播具有直线的特征,它要求传输的介质要均匀,但是,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地波在各种不同的地表交界时会产生“海岸效应”。所以,传播的介质很难一直保持均匀状态,因此,当电离层发生反射时,会发生偏移,或者被阻挡,从而影响了无线电传播的方向。随着时间的退役,由于传播介质导致的偏移会较小,但是仍然存在。因此,在对无线电通信进行测向时,要控制好传输的介质。
2.2 多径波相干
在无线电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多径波的现象,或者在测试点的周围发现了二次辐射体,通过两者之间的较差,从而导致电场之间的相互干扰,使空间的分布发生了偏离,进而导致无线电通信测向发生较大的偏差,影响了测向的精准度,导致出现误差。
2.3 测向设备精确度低
无线电通信测向设备的精准度影响着无线电通信测向的精确度。当设备的精度较低时,在测向的过程中,难以保证侧向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测向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4 噪声干扰
在无线电通信测向中,作业任务是对低场强信号进行测向,因此,若出现同波或者噪声,都会影响测向的精准度。在测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背景噪声等,从而对无线电通信测向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结果发生一定的偏差。
3 常见的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
3.1 环境误差
在无线电通信测向的过程中,系统会接受到辐射源辐射的无线电信号,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比如,周边存在森林、铁塔、高压电线等,都会干扰无线电的传输方向,从而使其偏离传输的路径,影响测向的精准度,导致偏差的发生。
3.2 系统误差
当在无线电通信测向的过程中,要先对场地进行固定,然后对某个方向的信号进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生由于二次辐射体导致的方位误差,则这种情况就属于系统误差。同时,在系统误差中,设备误差就属于其中一种,若测向设备不精准,则测向的结果则不具有可靠性。和其他的误差相比,设备误差对测向结果具有更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测向设备误差和测试系统的选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充分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并优化选型,尽量减少由于设备误差造成的系统误差,影响测向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天线半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系统误差。天线半径引发的误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来波的方向等。
3.3 人为误差
在对无线电通信测向时,除了会受到环境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人为因素的干扰。其中可以包括:测向人员的技术水平、测向的方法等,若不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则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误差。
4 减小测向误差的方法
4.1 选择合理的测向设备并注重维护
要选择合理的测向设备,首先要选择孔径较大的天线阵,而且还有具备专业的接收机,若有条件的化,可以选择相关干涉仪测向机,其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可以更好地减小误差。空间谱测向机可以实现对多波的测向,其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
当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因此,要加强对测向设备的维护,尤其是在执行任务时,要事先检测几个重要的信号,保证其示向度的准确性,并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才能开始工作。
4.2 选择合理的测向时间
在进行无线电测向之前,要选择合适的测向时间,防止出现较多的干扰因素,也避免当在进行信号的调试时进行测定。因为,内部干扰也会对无线电测向的精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测向的结果。
4.3 提高测向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测向工作中,测向人员是其中重要的操作人员,经常会发生由于测向人员个人的失误而发生的误差,因此,测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测向之前,要了解测向地区的地形情况,并且在经过多次测量后,获得准确的位置。在测向的过程中,频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测向设备的示向度的变化,尤其当进行移动时,若只依赖设备的提示难以找到精准的位置,影响测向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测向人员根据环境的影响,将不可信或者无效的信号进行排除,减少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并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5 结语
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了多种无线电通信测向的理论和及时,而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测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应用的范围了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应用到城市无线电管理的研究领域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俊杰.机载无线电测向布阵选择与误差源分析[J].通信对抗,2011(02):16-18+30.
[2]孙洪智.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1):43.
[3]沈建峰.高压输电线路对无线电测向精度影响实测分析[J].电子学报,2014(06):1244-1248.
【关键词】 无线电通信技术接入技术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这个行业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刻,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去探索。从19世纪建立电磁场理论开始,人们就慢慢的进入了无线通信这个领域,到20世纪中叶,无线电真正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后来,人们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的加快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通信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如今,无线电通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军事、生产、气象等各行各业当中,然而,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也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的。
2 无线电通信的关键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探索各种技术来弥补无线电通信中出现的缺陷,现在就无线电通信中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2.1 WiMAX技术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即WiMAX技术,全称为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该项技术在西方国家中比较受欢迎,该技术是一项无线接入的MAN(即:城域网)技术,标准采用的是IEEE802.16。该项技术的诞生促进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与Wi-Fi技术相比,在某些情况下,WiMAX技术要更具有优势。在WiMAX技术当中,存在几种比较热门的技术,如:OFDM/OF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HARQ(混合自动重传要求)、AMC(自适应调制编码)、MIMO(多进多出)、QoS机制、睡眠模式以及切换技术。
2.2 Wi-Fi技术
在无线局域网当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当数Wi-Fi,其全称为Wireless-Fidelity,该技术采用的标准是802.11,它可以利用无线技术将笔记本、手机等一些终端设备进行相互通信。最为无线通信网络当中的一个品牌,该项技术实际上算是一种商业认证,在以前,人们在进行联网时基本上都是采用有线的方式,而出现Wi-Fi技术以后,人们在进行联网时就广泛的采用了无线技术,因为该技术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但是人们并没有将Wi-Fi技术与IEEE802.11分开,认为这两种技术是等价的。但是该项技术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在该网络中,为了获得更好的传输质量,就需要保持静态,而在3G技术当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2.3 3.5GHz技术
而随着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急需要产生一种技术来满足一个固定点到多点的无线接入技术,因此,基于2.5GHz MMDS技术,而产生了3.5GHz技术,并且该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双项通信的要求,其特点主要有覆盖范围广、系统容量大、业务能力强以及系统成本低等,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由于我国对此部分的带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其带宽出现了不足的问题,而且该技术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也不强。
2.4 3G技术
3G技术,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为3rd-generation,是一种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该项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率快,一般可以达到几百kps,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3G技术存在多个标准,有欧洲版的WCDMA、中国版的TD-SCDMA以及美国版的CDMA2000,但是在中国,这三个版本的标准则分别分给了不同的运营商,分别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以及中国电信。3G技术除了速率快这个优点外,它还实现了全球漫游,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人都可以通过该网络与其他地点的人进行通信、交流,而且该项技术还可以实现图像的传输,进行可视电话。
2.5 Bluetooth(蓝牙)
在进行短距离通信时,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当数蓝牙技术(Bluetooth),因为该技术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与语音的通信,但是该项技术的通信距离一般限制在10m之内,只要在覆盖范围内,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与其他终端进行相互通信,该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直接进行通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不需要进行线路接入等技术,而该项技术的使用也使得数据传输速率变得更加快捷,这就进一步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蓝牙技术主要采用短包技术、快跳频以及分散式网络,并且通信时不仅仅支持点对点通信,而且还支持点对多点的通信,其工作频率主要是在2.4GHz,传输速率为1Mbps,工作方式为时分双工。
2.6 光载毫米波无线电通信技术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将通信技术与光纤资源结合起来,由此而产生了MM-RoF技术,即光载毫米波无线电通信技术,该项技术有效的利用了光纤带宽资源,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宽带多业务网络结合起来,其发展目标是向着大容量、高性能、广应用而进行的。MM-RoF技术的特点主要有带宽大、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以及QoS好这几个,但是目前的研究也只限制在如何利用波长资源上,但是波长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将研究方向又转到了如何在有限的波长资源下来传输更多的信息,即研究多格式多业务的光载毫米波无线电通信技术。
3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的使用,而无线接入技术的引入,使得无线电通信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仅让无线电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还使得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传播手段变得更加简洁。而有优点就必然存在缺点,现在我们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性强。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而这就促使无线通信设备变得越来越小巧、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功能变得多样化以及机动性能更强等,而该特点也使得无线技术被军事、气象等领域所广泛应用。(2)稳定性好。无线通信中让人们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信号是否稳定,通信质量是否好,对于出现的自然灾害问题,无线通信能否从容应对,而这些问题恰恰也变成了无线通信的一个优势,它可以在没有信号干扰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在自然灾害面前,比有限通信更加可靠。(3)不受时空限制。在有线通信中,由于受到接入方式的限制,往往被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范围内,但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贸易全球化,通信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而接入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也使得经济往来变得更加方便、频繁,也使得无线通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了接入、布线、架构等问题,但是无线信号却容易受到干扰,并且由于采用广播方式,这也就使得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变得不是很安全,容易被监听、篡改。因此,近几年来,为了保证无线电传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让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更强,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加密这个领域当中。
4 未来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今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广泛的被各个领域所运用,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容易,可以说,无线电已经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目前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仍有比较广阔的空间需要开发和利用,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拓展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应用:
(1)数字通信技术。由于以往的模拟信号在进行传输时很容易收到干扰,并且传输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采用数字通信技术来提高传输质量与频谱利用率,这样就可以保证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并且信道容量也得到了扩容,此外,除了可以传输数据外,还可以传输语音图像或者是视频文件等。(2)无线接入宽带化。在运用光纤技术进行信号传播时,可以考虑无线接入方式采用宽带化,这样可以让信号源更加稳定,让网络的通信速率得到提升,信道不会出现因信息量过大而出现拥堵的现象,并且,接入方式采用宽带化技术后可以推进光纤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通透量。(3)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无线网络中,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就是无线设备瘫痪与传输信息得到泄漏,因此,在部署网络设备时一定要有容易设备,及时备份信息,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同时,如果传输的信息遭到他人的监听或者篡改,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有必要对发送的信息要进行加密处理,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5 结语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加快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广阔的舞台等待拓新。近年来,我国的无线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积极创新,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就可以将无线电通信推到更高的一个平台上,为世界的通信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A.V.Oppenheim.信号与系统(第二版)[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Leon W.Couch,Ⅱ.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
[3]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无线 通讯技术 创新 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目前随着无线接入技术引进到无通讯技术领域中,成为了最为快速的、无需任何媒介传载的、或者是全入网进行传播来替代,大大提高了技术含量,降本增效,形式灵活、破除传输距离局限。优点众多,尤其体现在传输和通讯两个方面。
1.1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随着国家发展,国际之间经济贸易的往来越加增多,不受时空局限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但跨越地域,而且走出国门,通讯与网络联手,将通讯技术推向了更高的台阶。很多时候人们不能预先知道通讯技术在运用中的用户容量需要和时间空间、地点,无线通讯技术恰好基于此需求之上,能够通过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和多样的手段,保证通讯的综合高效能力,使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更高效,避免语音、图形图像及数据信息等资源传输质量不高,无线电通讯技术运用到国际经历和军事政治领域中,确保经济利益,打开国门,从区域国界和时间空间上,从网络连接和技术手段上都踏上了更高的台阶。
1.2 无线通讯的可用性和机动性
无线通讯设备小,通过数字信号传播信息,具备多种功能以及系统容量的扩大,通过人性化和智能化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备了可用性及高度机动性,特别是在构建军事领域的通信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1.3 无线通讯可靠性增强
相比较有线通讯而言,无线通讯具备抗台风,抗洪水,抗地震等恶略环境下,依然保持强大信号和抵御其他干扰因素,确保通讯畅通无阻,这也是无线通讯可靠的方面和他最具优势的特点。
2 无线通信方法创新
在当今时代,无线通讯正处于转型时期,最近十几年尤其活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IP技术不断发展,无线通讯技术将会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须,所以,无线通讯不能停滞不前,必须寻找开拓的方法进行创新。目前,无线通讯还不是完善状态,有很多不足和缺陷,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2.1 数字通讯技术的大力采用
通过增强信号稳定,利用系统频谱来避免干扰信号的接收,扩大系统容量,提供图形图像和通话等多种服务方式,保障用户私密安全等。
2.2 推广宽带化发展的通信技术
网络的发展和光线传输推进都是信息宽带化促进的作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开展,无线通讯技术接入宽带,保证信号源稳定非常重要。
2.3 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2.4 拓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
2.5 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2.6 使用Blue tooth技术作为信号传感器
Blue tooth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利用蓝牙做出来的传感器随时反映出用户所需要的信号方向,一旦连接到Internet上的话,即可以实现更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2.7 推广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通信侦察与对抗方面世人瞩目,但它仅限于军事通信领域,如果能够推广到市场,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保密性来说将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创新。
2.8 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3 结语
回顾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传输路线、传输距离、通信灵活性、信号稳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将愈来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术的拓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鉴于市场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尽管我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但面对我国13.4亿人口的通信需求,无线电通信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面对我国12亿人口,网络规模和容量方面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激烈竞争局面促使各无线电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拓新新的技术涵盖面,提升自身的营业水平,为市场提供丰更加富的选择,满足用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叶健,高少华.可穿戴电子产品前景可期[N].中国质量报,2013.11.01.
[2] 刘海英.英出台.政府信息通讯技术战略[N].科技日报,2011.04.02.
【关键词】微波无线电;通信;特性计算;测量分析
1传输的过程
微波无线电在传输过程中能够通过射频载波的频率调节进行细致的控制,针对控制过程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分析和技术范围规划。对于正确的频率调节方法需要做到具体的波段对位,也就是基本频带信号需要调整到中频载波阶段。之后再通过系带放大器进行控制,保证调制器的偏移程度在其控制范围内。一般情况下,调制器的工作电平应为0.5V的有效值。其后,在信号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对指定的射频频带进行调试以配合信号的输出。针对单一的混频方法[1],能够通过本机振荡器对相应管理区域进行操作,运用运算替代中心频率,针对具体的边带过滤系统,能够根据射频和中频的热性,对微博频段内部进行研究。最后,在信号发射前进行传达映射,通过波管放大器的运行,把信号扩大至10W左右。在查收信号的同时,考虑到已经产生的三类信号。针对发射接力线路的接通可以实现,标准的电话信息通信。对于国际上制定的应用标准和效能,能够根据比较微波接力线路的信号传送以及信号产生原理的不同。如果把信号发射能连动到功率为几瓦接收端,就会收到几瓦的功率级别。对于电平信号的现象进行振荡器中频,能够放大60dB以及0.5V的有效值电平。针对自动增益控制的电平输出可以根据调节器的额频带施以系数加大。
2微薄传输的失真讨论
通过之前对电路情况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种理论是难以实现的。根据信号的传送失真原理,需要了解基本频带的失真是最主要的。由于基本频带能够影响其他信号传输,因此,在微波接力线路的过程中,能够对载波的动态以及发生部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中频振幅以及中频群延迟、射频振幅以及射频群延迟进行分析,可以按照参数减少七对线路失真的影响。在调制器和解调器的非线性工作进程中,需要了解,他们在系统中是起到传送和转换的功能。根据早搏频率的移动偏载程度能够明确调制电压的正比关系,根据,虚线和电压应用的配备,可以完成线性特性相关的灵敏度调整。对于一般情况中的调制器灵敏度降低可以推断,其频偏值越大调制器的灵敏度就越低[2]。因此需要在保证线性稳定的情况下完成频偏的偏移限制,以保证调制器的灵敏度提升。非线性的测量方法优势在于阶段性导数。中频的振幅和载波频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中频信号的测试和研究发现,电路中同样具有振度和频率之间的不同程度变化。在信息传输和调制过程中,需要根据频率的变动和振幅的分析,进行解调变动和应用的限定治理。①振幅变动超过二阶调制指数将不再恢复。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非线性器件可转变调幅为调频。微波接力线路。这种器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对信号和器件的配备传送逐渐完成传送线路的设置。
3测量传输的失真研究
同样,依据前文讨论的理论过程,和依据可以看出,测量接力线路的很多方法能够应用于频率测试和扫描当中。对于数值相对较低的电平和调制测试的载波频带扫描中能够看出,电路的失真会受到电平和调制测试等环节的大幅度影响。根据调幅以及调相的相互转换能够明确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线路以及电力动态进行测试和分析。在对于MLA测量过程中可以对比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的数值。在扫描信号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具体的(500kHz或以下)测试音准[3]。这些基本频带的属性和射频、中频的迁移变动能够明确调节过程中针对信号输出的调整和设置。通过微分增益以及微分相位测试和分析能够了解,在负载电话系统中进行调制噪声的整理过程中分析,重要的标准信号来源。根据成熟的技术特性,对电话信道噪声功率进行数据对比。对于明确的噪声频带进行了数据总结和参数设定。在白噪声测试的过程中,完成中频、射频的非线性变化处理,针对明确的噪声频带进行完整作业,改善系统方案,完成一段成熟的技术分析和总结。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微波无线电通信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了微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向好技术特点。通过对其专业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结合了笔者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综合和知名人士以及前辈的研究成果,对特性计算的测量进行分析,完成有效的实践技术程序和应用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陶治礼.微波无线电能传输与通信系统的研究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4:103~104.
[2]付军.海微波通信系统中某型对其无线电数据链设计及其实践探索[J].电子制作,2015,11:144.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传输,形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316-01
前言
无线电通信传输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最终的传输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传输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的传输形式进行分析,进而提高传输的整体效果。
1、无线电通信技术
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传统的传输线有长度的限制,对设备摆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传输线太短,设备就不能离电脑太远;传输线太长,又得东缠西绕,麻烦且不美观。无线通信不采用传统电缆线,但就提供传统有线通信的所有功能,能随着人们的需要移动或变化。有了无线通信,我们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就不必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办公或者娱乐,再也不用为网络布线而苦恼。
2、常见的电磁干扰及其抗干扰问题分析
VHF(Very High Frequence)频率段为30MHZ-300MHZ。特点:类似光波的直线传播,在视距范围类通信。民航地空通信采用是双边带调幅VHF信号,由于其自身特点通信距离长,而且飞机运动速度很快,因此对通话质量的要求很高,需要使用高性能的VHF设备。民航的接收机模式 :高灵敏度或低失真度、低噪声模式。
为了更好预防电磁干扰,需要对干扰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和归类。虽然是VHF无线电干扰,但不是只有无线电才会对民航地空通信产生干扰。广义上非我们需要的有用信号,其他一切进入到通信信道内的信号都可称为是干扰。它有自然界的宇宙噪声、太阳噪声、大气噪声等等。也有可能是电子设备人为产生的。发射和接收设备消除自身热噪声性能不佳,自身所携带的噪音。也可能是其他大功率电子设备对我们的干扰。例如:广播电台的寄生干扰,高压线的电磁干扰,大功率设备杂散干扰等。或是无线电发射机之间隔离度不够,造成其他发射机信道的信号的串入有用的信道内,或是安装工艺差,造成多个信号互调干扰。
几种常见的干扰类型:
1)民航左右邻近频道干扰
2)接收以及发射信机噪声
3)信号传输路径上电台广播寄生辐射干扰
4)相互调制过程中产生的干扰
这五种干扰粗略地可分为两类:如前三种干扰,它反映了设备的内在性能以及质量的好坏即电磁兼容性问题。通过选择技术性能好的设备,便可以从源头上消除干扰源;后两种在建台时,通过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也可以消除干扰。
3、常见干扰的形成及抑制措施
3.1 民航邻频道干扰
航邻频道干扰就是来自相邻民航信道的干扰。民航信道之间的频率间隔25KHZ,信道之间频率间隔太近,由于收信机选择性不够,或者是邻道发信机频带过宽,造成在相邻信道频率点上的衰减不够大。现象可能在这个频点上,相邻频点信号也能接收到。解决办法一般是一一管制区,VHF信道间隔至少大于200k以上,共用系统之间信道间隔大于500k以上。或是将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拉大,增加隔离度。
例如:相临管制扇区使用50KHz以上 间隔,可以得到较好的通信保障。如:南昌高空111.45MHZ,与合肥高空111.50MHZ,都可以得到较好的电磁工作环境。但在同一管制扇区的频率,50KHz信道的间隔,收发天线距离几百米米左右时 ,同时发射这两个频率才不会相互干扰。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公式:VHF天线采用水平隔离,设频率fMHz,相距d米时
3.2 收发信机噪声
由于发射机无法消除自身振荡器、变频、调制过程中,还有电源模块逆变所带来的,以载频为中心数十千赫到数兆赫范围之内的频率的热噪声。噪声随着有用信号一同发射出去,影响有用信号接收,随着民航设备的越来越精良,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少。
3.3 广播电台寄生辐射干扰
大功率的调频广播电台之间由于非线性器件相互影响产生的大量复杂的寄生信号。广播电台发射功率大都在千瓦以上,由于广播电台需要经过多次倍频和放大,由于广播电台滤波特性不佳在功率放大和末级输出端的非线性作用下,因此在大功率广播电台发射塔周围产生了许多寄生物,即广播电台杂波辐射干扰。
虽然是调频广播,与民航使用的调幅制式不同,但由于:地空通话频率118.000-136.975MHZ,而广播电台在29.7-108MHZ,紧靠民航地空通信频率,广播电台设备射频端线性度不高,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一般是上千瓦或有非线性因素,导致广播电台发射源附近信号复杂,产生大量的寄生调幅信号。平时可能显现不出来,一旦广播电台加大功率,民航设备就能收到类似广播干扰信号。解决办法是联系当地无线电委员会,要求电台功率严格限定在规定值以内。
3.4 相互调制的干扰
3.4.1 发射机形成的互调干扰
电台之间的隔离度不够,对相邻频率或信道衰减值不够大,造成一部或多部发信机发出的信号,通过天线和某它途径侵入另一部发信机中,并且仍具有一定的能量,并在后者的末级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频率组合,随同有用信号发射出去,在收信机内就形成了干扰。可通过在发射天线端加装滤波器和单向器等等设备来解决。
3.4.2 收信机形成的互调干扰
同样的,当能量足够大的两个或多个无关信号同时串入收信机末端射频电路时,经过非线性电路(例如高频耦合放大,混频等)相互调制,且互调新生成的频率落在收信机中频带宽范围内,就产生收信机互调干扰。可以通过在收线机前端加装滤波器提高选择性来适量缓解干扰信号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无线电通信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电通信传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采取何种传输形式,决定了传输的效果,所以,明确无线电通信传输的形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⒖嘉南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从电磁场理化的建立至电磁波被发现,直至现今被广泛应用经历了近130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考验,无线电通信技术迎来了其发展的时代。
一、回顾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存在电磁波。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93年,尼科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尼科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这一举动可能是受到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人物,包括爱迪生,安德鲁·卡耐基影响的结果。1909年,马可尼和卡尔·菲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于“发明无线电报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最高法院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这一决定承认他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虽然两者有些矛盾,但最终仍是证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
二、目前无线电通信技术方法简介
1、WiMAX技术
WiMAX技术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这种技术原在西方国家很受欢迎,如今在我国也掀起了热潮。它是一种宽带无限连接方案,对无限局域网的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数据传送距离和传送速度均优于Wi-F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