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8篇

时间:2023-03-07 15:05: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

篇1

我是14级的一名青年志愿者,XX年9月,我加入山东大学机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组织并参与了一些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需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自己的快乐和爱心的同时,收获着我们自己的快乐和信念,并且让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有人说 ,志愿者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加入志愿者协会两年多来,让我受益匪浅。首先,丰富了我的个人阅历。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还要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拓展,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而现在我肩负着不单是普通大学生的责任,而是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比普通人更多的是激情、热心和奉献精神。只有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其次,锻炼了我的协调能力。作为一名志愿者,这就要求我们能协调好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很多时候工作与学习时间是有冲突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不能只顾工作将学习落下,又不能只顾学习而不工作。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充分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两者兼顾。更重要的是:我明确了社会服务的意义。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明白自己做的都是无偿义务活动,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用心服务,传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这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登上峰顶。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留下的足迹虽然会渐渐消失,但是却教会了我们学会积累。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最重要。有时候我们真心的为每一件事情做好了腕足的准备,但却以失败告终,可是我们不会气馁,我们会逐渐从中获得爬起来的勇气。虽然失败了,却离成功更近了。我们青年志愿者在工作中,也有拼成失败痛楚的时候,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整理好心理笔记,端正态度。只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态度,坚持努力不放弃,我们会慢慢成长,成熟,直至成为一个耀眼的星团。切实的为人们做实事,这便让人们心中温存了热,温存了让人快乐,让人感激的热。

篇2

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在火车站进站口服务。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人手里、背上都是大大包的行李,有些行李还比一个人的体积大呢!我有些不知其解:回家过年,需要带那么多行李吗?由于今年春运实行实名制购票,也给车站工作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量。我们也学了他们的提醒话语:“请大家把车票和身份证拿在手上!”当我喊出这样的话时,一些旅客投来奇怪的目光。我才意识到,我喊得太小声了。再后来,我便把声音提高,之前的尴尬也消除了。许多旅客都按照我们的提醒做了。

在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背着着沉重的麻袋行李,手中还要提着大个麻袋。我知道,这些都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们。也有很多一家人组成的,他们的行李更是多得无法想象。我们会主动上前询问:“请问需要帮忙吗?”他们有的人起初会怀疑我们:“你们帮忙需不需要钱的?”当我们指着志愿者证,告诉他们我们是志愿者,不需要报酬,“我们是义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这样询问,他们有很多实在提不动行李的旅客都会接受帮忙。我看到他们脸上扬起了回家的喜悦。

有一些中老年旅客,他们没有亲属陪同,有亲属陪同的,也只能送到进站口。因为车站没有站台票。我们找到了他们,把他们都一一带进车站,陪伴着他们候车,直到送他们上了火车。他们在进站过程中,情绪变化也挺大。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我们找到他们看到他们脸上有了开心的笑容。又会在候车室里焦急得询问:怎么车还不开啊?我也经历过等待回家的不安,明白他们的心。当要开往目的地的火车开进来时,很多人都一拥而上,我也感到背后有一股力量把我推向前。有车站的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他们都排着队上车了。看到他们平安的上了火车,心里踏实多了。有一次,一位老奶奶还对我说:志愿者,我会记住你的!听到这句话,心里暖暖的……

篇3

我团志愿者在三位带队老师的领导下,我们以义务支教为重心,开展电器维修、政策宣讲、社会调研等各种服务项目,引导所有志愿者一起“与伟大祖国共奋进,为中原崛起先青春”。我团由本校的26名学生组成,有喜欢街舞的,有擅长音乐的,*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在学院团委的统一安排,在李老师和郭老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机电系精挑细选的几名队员来到街道上摆摊,开展了家电义务维修,宣传讲解电器维护基本知识等社会实践活动。刚到村头,便看到村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对义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活动开展过程当中,队员们真正发挥了维修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在闷热的太阳底下积极为群众进行家电维修。维修时不懂的地方就互相询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直至把问题给解决为止。

拿到维修点来的有电风扇、影碟机、收录机、电磁炉、电饭锅等。东西多,队员们拿出维修本能,本着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在现场除尘和维修,耐心地解答村民的询问,并传授一些维护电器的基本知识。随后,志愿者们还为乡亲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家电维修知识,鼓励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科普知识,自行处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乡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艰苦努力,志愿者们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功地为乡亲们修理了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vcd、电风扇、日光灯等各类电器,接受群众咨询多达100多人次。比较大的家用电器,别人不方便拿来的,队员们就上门服务,尽量解决每一个群众的问题。这两天的工作量十分的繁重,在此期间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并不容易解决,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在工作中,我们都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尝试着应用一些实用的技巧去解决问题。同时,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走进农村开展活动,在我的人生里,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脚印。走上讲台为山村的孩子支教,在拼凑的课桌上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我体会的是在城市生活,学习永远都只是“知道”的东西。

篇4

今年7月中旬,我在家附近的天一老年公寓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活动期间,我给部分老人带去了一些水果,陪老人聊聊一些家常,帮助工作人员打扫了卫生,虽然我只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但是老人们依然很开心。

因为敬老院的院长是我邻居,并且地点也在我家附近,所以,前期准备就比较轻松,我就简单的带了一些水果去探望了部分老人,毕竟我还只是一个学生,能力有限。我本以为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也并不是特别容易,主要是有些东西自己不去碰就不知道,但是看见了自己又无能为力,这种感觉很累。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有的老人完全不能自理,必须得要人喂,虽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由于我家里的老人现在依然很健康,所以我无法想象什么事情自己都无法做的样子,总觉得这样很心酸。还有这些老人很多都是子女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才送过来的,所以他们一年也难得才能见子女们几面,想想他们为子女们操劳了一辈子,临老了竟然很难见到自己的孩子,何其可悲呀,我想呀,子女把老人放在养老院养可以是可以,但是,最起码应该常来看看他们呐。

虽然在养老院的时间很短,但我总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多为老人做一点,多逗他们开心一下,哪怕只多那么一点点。

志愿活动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我想我那几天的收获不算很大,但是也已足够,最起码,我会在家更加多的为爷爷奶奶想一点,更多的照顾他们的感情,他们的身体。

篇5

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二实践内容

参与社区管理,协助社区出墙报、进行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

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

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收集社区废品卖掉处理,将挣的钱用于社区公共建设;

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朋友开展读书学习。

实践心得

今年寒假我参加了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五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五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锋。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大学生寒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寒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大学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前来的一次预演。出墙报,清洁楼道,打扫卫生,卖废品。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篇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由院系分党委直接指导,院系分团委积极组织,教育学部组成了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为主的大学生参与团队,形成了“从实践中来感悟精神,到实践中去提升素质”的实践目标,并探索出了“实践与党建相结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效果显著。

一、实践与党建相结合的模式: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将成为工作的重点。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引领工作,力图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旗帜,以提升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学部在社会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党员的德育教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学部分党委的指导下,硕士党支部分别深入多个社区开展了为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献爱心和帮扶学习、走进临终关怀医院、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等志愿服务活动;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参与了“人人参与,节水北京”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访老教授,知学科发展”、为灾区爱心捐助以及社区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一本科生党支部被推选为学校的标兵党支部,代表学校荣获了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此荣誉是对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的最佳认可。分党委每年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党员寒假返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仅2012年就组织了25个研究生项目与19个本科生项目。项目经过立项、开题、中审和答辩等环节,完成效果良好。在众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党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实践与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创立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社会实践中重视感恩教育,加强志愿服务

感恩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投身实践、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本着传递教育感恩理念、实践奉献精神的目的和宗旨,北师大教育学部在2011年5月组织学生创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力求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中来,汇聚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积蓄力量。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又针对需要帮助的中小学和孩子开展志愿支教服务和筹集物资、善款等活动。通过这个感恩、实践和奉献的平台,向全社会传达教育人“心系教育,兼济天下”的理想夙愿。短短一年的时光,“四叶草”在师大师生们的关心与呵护下茁壮成长,先后启动“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关爱生命,幸福续航”“助力明天,共爱一家”“志愿行动,心系教育”和“捐赠图书,传递知识”等五大项目;先后募集善款53 790.09元,共资助76人,资助总额达32 860.19元,共支持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四叶草“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支教队员们与64名优秀寒门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募捐、校园宣传等活动。

三、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彰显教育的魅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学生社团是各种学生组织的重要部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生社团多是以大学生兴趣以及所学专业为特色而组建的,如教育学社、木铎手语社、野社等。教育学部分团委整体统筹各个学生社团和班集体的实践活动,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木铎手语社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野社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彰显各个社团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充足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深入扎根基层,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各个班集体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到校内外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社长期组织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木铎手语社走进特殊学校帮扶残障儿童,义务向社会教授手语;野社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工孩子开办幼儿园,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传递教育理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将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提前磨炼自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展示自我的机会。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给学生社会实践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经费。2010年派出6支队伍近百名学生,分别赴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六省市,初步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2011年将特色模式进行了完善,最终组建16支队伍,共有200多名学生踏上了实践征程,实践地点跨越了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13个省16个市;2012年总结出“调研—实践—结对子—研究”这一独特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终有1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要通过调研、支教以及宣传采访等形式进行,主题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培训、教育宣讲、环保节能宣传、访谈先进党员、探寻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项目内涵丰富,紧跟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传递教育理念。在教育学部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学部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五、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缺失。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共建,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过去一学期中,教育学部在北京全宁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集团、清华同方、红缨教育集团、中投发展公司、众享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普尔摩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学校后勤党委共建,输送学生干部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在石景山教委建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教委上岗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在共建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意志品质等,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实习实践,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学部就业率已达100%,较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学院;社会实践

党的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的价值理论,校正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化解我国的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高等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也有利于大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路径呈现出书本化、单一化、模式化倾向,这导致部分大学生不了解、不认同、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原因。” 这种现状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践行过程中,必须开拓新的丰富多彩的方式。而社会实践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一定的利益导向相配合,否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倡导青年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核心课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需要在理解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接受。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一切、审视一切,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组织在校大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树立并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学院应该吸取母体学校的经验,结合独立学院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思想状况,教师精心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教学主题、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实践考核进行详细规定;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进行主题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成都学院开展以大学生“学习红色革命”的专题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个课,让他们参观革命旧址、博物馆、战争纪念馆等等,让大学生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组织大学生参观5.12大地震纪念馆,30多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烈士纪念碑前,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参与此次活动的大学生说:“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牢记使命,建设祖国”并表示回校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自己”。学院团委组织全院500余名大学生参与20多个社会调查,写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调查报告,如《5.12大地震后汶川发展状况》《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梦想与奋斗――对家乡民生建设的调查》等等,这些实践活动引导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理解、认知认同,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大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成为大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精神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与母体高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成都学院的学生多数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中,他们脱离社会实际,脱离体力劳动,脱离劳动群众,较少关心社会,与社会实际有相当距离;以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意思强,组织能力差,团队意识和服从纪律的意识较淡薄,缺少吃苦耐劳锻炼。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让他听报告和参观学习,更要让他们“深入实践、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要让他们“走进群众”接触社会。

社会公益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式,也是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外教育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实践,把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以“走进社会”为要求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群众”,把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关爱家庭,关爱他人,奉献家乡,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主题教育活动是“走进群众”的重要方式,让他们“知荣辱,树新风”,从“低层做起,从一线的劳动者做起,从自身做起”,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开展“我与环卫工人的一天”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上街清扫垃圾的艰苦劳动中锤炼自己,在环卫工人那种不怕脏不怕累、不甘平凡的感悟下,大学生深化了“不管那个岗位,只要你坚持不懈,不放弃,就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认识,就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就是这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懂得了“人生的价值”,读懂了“奉献意义”。

社会调查是“走进社会”的又一重要方式,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组织了近500名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其中七个队伍赴偏远山区以及藏区义务支教;三支队伍支援雅安灾后重建;四支队伍贵州赤水红色之行;两支队伍建设安全小家园、共筑完美中国梦;两支队伍走进缘园敬老院;一支成都市二环内公共场所英语规范使用调查团队;两支队伍洲际旅游集团实习团队。希望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精神。能够更好地鼓舞广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去,尽自己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展示我们大学生的风采,承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承担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

三、开展“理想与现实结合”就业实习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创新意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培养了肩负历史使命的精神支柱,促进了让大学生创业就业。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今年在校应届大学生已达118000人,相当于2009一倍还多,虽然,成都有数万家外资和民营企业,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趋严峻。加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到生产和服务性企业去;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十分操心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过多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逐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引导他们,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他们。使大学生从理想与现实结合得更实在,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打下较好的基础,从而逐步地转变了择业观念,端正就业观。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创业就业结合起来。开展了多样的主题就业观教育,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培训课、召开创业座谈会,邀请成功企业家向大学生介绍创业成功的历程,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热情,坚定了创业意志。学院已分别与MOTOROLA成都软件中心、成都颠峰软件公司、成都国腾实业集团、上海新娱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夏尔数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航空集团公司、深圳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以及双流机场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掌握了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产业的无缝链接,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下,毕业生就业状况:我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3%,其中31%的毕业生选择了进一步深造。近两年,有30多名同学被推荐免试到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60余名同学考入国内外其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有几个变化:一是就业率稳定,据学院就业办的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94.3%以上;二是就业结构变化,到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三是创业增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从原来的坐等政府安排、片面追求物质待遇,转变为积极自谋职业、追求自我价值,贴近社会实际,把就业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业就业紧密结合,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受到社会群众、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的欢迎。

观察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不能发现一个现象:只有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独立学院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担负起传承中国特色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任务;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才,才能更好地促使其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其爱国之情,贡献之心,自修之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借鉴了近现代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当代科学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下功夫,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入学生的心田,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同果.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趋势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

[2] 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 社会责任感 培育途径

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

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志愿者们“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发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的培育,保证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健康成长,既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在国际社会里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需要;既是落实我国文化兴国的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此外,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于促进志愿者活动质量的提高、加深服务对象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感情、树立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吉首大学对于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践探索

吉首大学团委以“爱心”小屋和“敬老爱老”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教育相结合,通过建设精品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新途径。

1.“爱心小屋”的建设

(1)“爱心小屋”建设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第一,在校内设立“爱心小屋”捐助站,接受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在校师生的现金、物资捐赠。校团委和“爱心小屋”的项目组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寻求社会事企业单位支持和赞助;同时,“爱心小屋”利用其本身特殊的功能,通过日常的慈善义卖和定期义卖等方式,实现资金回流,用回流资金购买慈善物品,充实“爱心小屋”的物资仓库;此外,“爱心小展”会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如毕业生离校前、新生军训结束后等,在本校开展全校性的募捐活动,收受全校师生的爱心捐赠的衣物及书本,并将所有物资清洗、整理和归类,作为“爱心小屋”的物质储备。

第二,以爱心捐赠、爱心义卖、爱心义展等形式,定向为我校在读的经济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帮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爱心小屋接收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现金、实物捐助,组成爱心屋的主要物资。通过向贫困学生发放50—100元的领用卡或领用券形式,学生凭爱心券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到“爱心小屋”挑选自己所需物品。领用物品包括: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如:被褥、洗涤用品、衣物、文具等。另外,在“爱心小屋”物质充裕的条件下,可配合相关院系将收集来的衣服,联系其他贫困地区的贫困生,将部分衣服送下乡。

(2)“爱心小屋”建设的主要作用及成效

“爱心小屋”自2010年10月建立至今,共获得湘西州和谐酒业捐赠现金5000元,吉首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捐赠现金3000元,湘西州红十字会捐献棉被100余床,湘西州青基会捐赠的新衣100余件,州民政局捐赠棉被30床等来自校内外共捐赠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累计价值30000多元,都以实名发放爱心券的方式,用以吉首大学助学帮困计划的实施。

“爱心小屋”项目的实施,找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与高校学生德育实践进行对接的载体。首先,“爱心小屋”为学校经济贫困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是对政府社会救助的补充;其次,通过正面的宣传与引导,让大学生关心、关注慈善事业,在校园里形成慈善助学献爱心的氛围,构建科学的慈善育人基地;最后,创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2.“敬老爱老”活动的开展

(1)“敬老爱老”活动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吉首大学现有离退休老同志500余人,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生活上精神上困难不小。项目建设组,在校团委、校学工部、校素质教育中心、校关工委的支持下,组建老人扶助志愿者队伍,定期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该项活动主要是选拔学生志愿者与学校年迈的子女不在身边的离退休老人结成对子。结成对子的志愿者们定期给老人们会送去一个电话问候;每周去老人家看望老人一次,不定期给老人们晒被子、打扫卫生,或购买生活用品,陪老人们聊天、理发、散步等。

(2)“敬老爱老”活动的成效

“敬老爱老”的活动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已有60余名志愿者与20户离退休老教师结成对子。现在参与此类活动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远远多于孤寡老人的数量,他们争先恐后,希望能用自己一颗青春的热心,为学校的孤寡老人做一些实事、贴心事。现在除了每周一次的常规活动之外,学生们还经常三五成群的,或到老人家里,或把老人带到草坪上,和老人谈心。白发苍苍的老人和青春洋溢的志愿者手拉着手促膝长谈的场景,成了吉首大学草坪上随处可见的风景,他们并非祖孙,却胜似祖孙。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但在解决退休老人的生活困难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更对大学生责任感和德育教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