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5: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七年级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 以维系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 导学生神话作 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二、新课讲授
(一)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 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反戈一击)。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3、西周的建立: 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
(二)分封制
1、学生一起 阅读教 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 实行分封制 ?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三)西周的结束
1。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 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2。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 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一、语言知识与技能
1.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语法项目以及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例如,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单故事,获取相关信息;
5.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谈;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及(或)所给提示描述人、物、事件、行为、特征等,表达简单的观点;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7.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8.每天课外阅读量最少达到100词。
9.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以及参照范例(文章结构)写出简单的文段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识
10.了解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体验跨文化交际。
三、学习策略
11-(1)利用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词汇,利用上下文、非语言信息等理解词义,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构词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发现语言规律并举一反三。
11-(3)复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
11-(4)利用预测、语调、重音、问题等来获取听力信息。
11-(5)在课内外活动中借助体态语用英语交流。
11-(6)利用预测、跳读、寻读、细节读等来获取文章信息。
11-(7)仿写短文,准备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际(恰当使用)。
四、情感态度
12.乐于参与英语活动,敢于用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备教学
重、难点
内容
课标具体知识、技能、文化目标
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的重、难点内容
课标具体策略目标选择
sectionA
sectionB
目标1
在读写过程中,能够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11-(1)
11-(2)
11-(3)
目标2
词汇:
name,nice,to,meet,too,your,Ms.,his,and,her,yes,she,he,no,not.
语言形式:
1)what’syourname?---Alan./I’mAlan./Myname’sAlan.
2)Nicetomeetyou.
3)What’shisname?---He’sEric./Hisname’sEric.
4)What’shername?---She’sMary./Hername’sMary.
5)IsheJack?---Yes,heis./No,heisn’t.Hisname’sMike.
6)AreyouHelen?---Yes,Iam./No,I’mnot.I’mGina.
词汇:
zero,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lephone,number,phone,telephone/phonenumber,first,firstname,last,lastname,friend,China,middle,school,middleschool.
语言形式:
1)What’syourphonenumber?---It’s…/Myphonenumberis…
2)Isthisyourphonenumber?---Yes,itis./No,itisn’t.
3)What’syourfirst/given/last/familyname?---Myfirst/given/last/familyname’s…
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一、语言知识与技能
1.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语法项目以及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例如,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单故事,获取相关信息;
5.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谈;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及(或)所给提示描述人、物、事件、行为、特征等,表达简单的观点;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7.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故事和短文中找出有关信息,抓住大意;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8.每天课外阅读量最少达到200词。
9.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以及参照范例(文章结构)写出简单的文段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识
10.了解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体验跨文化交际。
三、学习策略
11-(1)利用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词汇,利用上下文、非语言信息等理解词义,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构词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发现语言规律并举一反三。
11-(3)复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
11-(4)利用预测、语调、重音、问题等来获取听力信息。
11-(5)在课内外活动中借助体态语用英语交流。
11-(6)利用预测、跳读、寻读、细节读等来获取文章信息。
11-(7)仿写短文,准备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际(恰当使用)。
四、情感态度
12.乐于参与英语活动,敢于用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备教学
重、难点
内容
课标具体知识、技能、文化目标
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的重、难点内容
课标具体策略目标选择
sectionA
sectionB
目标1
在读写过程中,能够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11-(1)
11-(2)
11-(3)
目标2
词汇:mysister,myparents,yourparents,haveagoodday,mygrandparents
语言形式:
1.This/Thatis...
2.These/Thoseare...
3.Who’sshe/he?She/Heis...
4.Whoarethey?Theyare...
is,are缩略形式
主格代词I,he,she,they的用法
名词复数
指示代词this/that与these/those单复数形式转换
(具体见grammarfocus)
词汇:familytree,thosegirls,theseboys,twophotosofmyfamily,inthefirstphoto,inthenextpicture,thesetwogirls,inmyfamily.
语言形式:
1.同前面的语言形式。
2.Hereis/are…
3.Arethese…?Yes,theyare./No,theyaren’t.
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一、语言知识与技能
1.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2.能够表述词语的基本含义、语法项目以及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例如,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反应;
4.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获取相关信息。
5.能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和语言形式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和语言形式及所给提示简单描述人、物、事件等;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7.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故事和其它文体的短文中找出有关信息,抓住大意;
8.每天课外阅读量最少达到200词。
9.能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和语言形式以及参照范例(文章结构)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识
10.了解语言的文化因素,体验跨文化交际。
三、学习策略
11-(1)利用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词汇,利用上下文、非语言信息等理解词义,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构词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发现语言规律并举一反三。
11-(3)复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
11-(4)利用预测、语调、重音、问题等来获取听力信息。
11-(5)在课内外活动中借助体态语用英语交流。
11-(6)利用预测、跳读、寻读、细节读等来获取文章信息。
11-(7)仿写短文,准备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际(恰当使用)。
四、情感态度
12.乐于参与英语活动,敢于用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备教学
重、难点
内容
课标具体知识、技能、文化目标
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的重、难点内容
课标具体策略目标选择
sectionA
sectionB
目标1
在读写过程中,能够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11-(1)
11-(2)
11-(3)
目标2
词汇:
pencil,book,eraser,box,
pencil-box,schoolbag,
dictionary,his,mine,
hers,excuseme,thank,teacher,about,whatabout,yours,for,
thankyouforhelp,welcome,
youarewelcome,
语言形式:
(1)Isthisyourpencil?
Yes,itis./No,itisn’t.
(2)Aretheseyourbooks?
Yea,theyare./No,theyaren’t.
(3)Whataboutthis
dictionary?
(4)Thankyouforyourhelp.
You’rewelcome.
(具体见grammarfocus)
词汇:
baseball,watch,
computer,game,card,
IDcard,hotebook,ring,
bag,in,library,ask,ask..for,find,some,classroom,e-mail,at,call,lost,must,asetof
语言形式:
1.同前面的语言形式。
2.Howdoyouspellit?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可先变形为或或者,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互联网上最全面、最强大的搜索引擎服务〗搜索首页网页企业新闻软件地图音乐mp3影视图片Flash游戏常用生活查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广告联系
|
教案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生物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
初中语文
|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生物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初中地理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
思想品德
|
科学课程
|
信息技术
|
体育教案
|
音乐教案
|
美术教案
|
幼儿教案
|
您现在的位置:上网第一站|免费教案网>>教案>>初中数学>>教案正文
七年级数学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七年级数学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上网第一站|免费教案网在互联网上搜索此文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可先变形为或或者,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当前第1页/共2页]<<>>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103×97
②103×103
(3)请同学们自编一个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并算出结果.
学生活动:编题、解题,然后两至三个学生说出题目和结果.
要想用好公式,关键在于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正确使用公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
法公式”.
引例:计算,
学生活动:计算,,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说出答案,得出公式.
或合并为: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
方法:由学生概括,教师给予肯定、否定或更正,同时板书.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教法说明】
①复习平方差公式,主要是引起回忆,巩固公式;编题在于提高兴趣.
②有了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基本建立起了一些特殊多项式乘法的认识方法,因此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由计算直接得出.
2.结合图形,理解公式
根据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B两图均为正方形,
(1)图A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图Ⅰ、Ⅱ、Ⅲ、Ⅳ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Ⅰ、Ⅱ、Ⅳ的面积和为____________,
用B、Ⅰ、Ⅱ、Ⅳ的面积表示Ⅲ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利用图形讲解,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直观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公式,同时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例:计算
教师讲解:在中,把x看成a,把2y看成b,在中把2x看成a,把3y看成b,则、,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即
【教法说明】引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结构,为运用公式打好基础.
(2)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①②③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解题,3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让学生先模仿公式解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对公式理解、应用和熟练程度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后要紧扣公式,重点讲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于例呈中(3)的计算,可对照公式直接计算,也可变形成,然后再进行计算,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4.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一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3)
(4)(5)(6)
(7)(8)(9)
(l0)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教师抽看结果,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
5.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l)(2)(3)(4)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解答.
练习三
(1)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共同计算,以下是他们的计算过程,请判断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错在哪里.
甲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丁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2)想一想,与相等吗?为什么?
与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练是一组数字计算题,使学生体会到公式的用途,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起到加深理解公式的作用.练习三第(l)题实际是课本例4,此题是与平方差公式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通过给出解题步骤,让学生进行判断,使难度降低,学生易于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解题方法.通过完成第(2)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之间的相等关系,同时加深理解代数中“a”具有的广泛意义.
练习四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l)(2)
(3)(4)
学生活动:采取比赛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完成一题,看哪一组完成得快而且准确,每组各派一个学生板演本组题目.
【教法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公式的结构特征,公式中字母含义和运用公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P1331,2.(3)(4).
参考答案
时间介词的应用
课时
1
总第1课时
授课对象
初一学生
授课者
教学
三维
目标
1、掌握时间介词的用法与区别
2、能自己归纳总结时间介词语法规则
3、灵活按照语法规则正确使用时间介词
教 学
重 点
掌握表示介词用法的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
教 学
难 点
用法相似的时间介词间的区别
教学资源
PPT、相关习题册、书本
教 学
方 法
尝试引导法、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
教师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Step 1 Review
一、Free talk
T;Do you know what is time preposition ?Give me some examples.
S;in,on.at
T:Yes.you are right.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time preposition.look at PPT please.
交流质疑对话体验
Step 2 Presentation
1. 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 conclud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of at.
T:Who can tell us how to use “at”?
S;Time,age.
2.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 conclud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of on.
T:Who can tell us how to use “on”?
S;表示具体的某一天,或者具体的某一天的时间段
T:Anything else?
S:日期,星期,节日
T:Well done!
3.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 conclud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of in.
T:Who can tell us how to use “in”?
S;大于一天,表示时间段时用in
T:Anything else?
S:年月季周、三餐四季
T:Great!
Step 4 Consolidation
1. let’s compare
T:What is the difference among in、on and at?
S:I don’t know.
T:I will give you some clues.Take notes.
2.Let’s sing a chant together.
总结小结巩固体验
Sum up the the rule of the time preposition.
板书设计
Lesson 3 Time preposition
inonat大于一天才用in早午晚时也用in 等于一天就用on 小于一天用at
作业布置延伸体验
------单元内容分析表
年级:七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 审批员(备课组长):沐荣
单 元解析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青春时光 主备教师:沐荣
单
元
教
材
解
析
本单元以拥抱青春为主题,学生成长为主线,设置了共三课。
本单元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着道德教育的三个渗透点,他们都是青春成长绕不开的话题,或者说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上认同和接纳成长的这些引。
单元
目标
1.了解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2.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学会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3.认识青春期我们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
4.培养学生积极接纳自我,调适自我的情感,做阳光快乐的中学生。
5.初步了解青春期思维的发展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6.学会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敢于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单元
重点
1、归纳生理变化
2、发展独立思维和培养批判精神
单元
难点
1、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2、开发创造潜力,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教学措施
归纳法、交流讨论法、表演法
课时分配
6个课时
墨江县新安镇初级中学电子教案(导学案)
个人主备和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
二次备课)
课题: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备课时间:2021年2 月20日教学时间: 年月日
主备教师: 沐荣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第一 课 时悄悄变化的我
教学时间:年 月日 授课班级:班
年 月日 授课班级:班
年 月日 授课班级:班
年 月日 授课班级:班
年 月日 授课班级: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能力目标:能从容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摆脱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解决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解决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准备】
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心理测试内容)
心理测试:写序号,把符合自己的内容的序号写下了。
1.身体变化,使人骚动不安。
2.喜欢看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等。
3.变得爱顶撞家长。
4.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
5.对异性产生异常的好奇和兴趣。
6.有心里话不爱跟大人说了,但与好朋友谈起来却没玩没了。
7.在和他人争论时,明知自己错了,还是要撑下去。
8.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9.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已经了解。
10.喜欢在家里或班级、需要表现自己
想一想:为什么变得爱顶撞家长、身体变化使人骚动不安、对异性产生异常的好奇和兴趣„„?
教师总结: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观点也会有所改变。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悄悄变化的我这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悦纳生理变化
(一)身体变化
活动一:各组同学欣赏自己组员从小到现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关注他(她)变化。
比一比:
(1)不同时期的我们有不同吗?这说明什么?
提示: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着变化。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2)除了照片体现了身体外形的变化,阅读教材,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学生阅读课本p3内容
身体迅速长高、长壮;运动能力、消化系统等器官不断成熟;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3)青春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呢?在这一阶段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提示: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具体表现在:
a、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体重等;b、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心脏,肺脏,脑;c性机能的成熟。
(二)青春带来旺盛的精力
活动二:分享青春期
(多媒体显示图片)
说一说:
学生说出体验每种场景的感受。
提示:结合实际场景回答
教师讲述: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的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三)正确对待生理变化
(多媒体显示问题)在青春期部分同学生理变化带来的一些烦恼:如:
①我的个子怎么没有别人高。
②我不想出门了,脸上长了痘痘,难看死了。
③体重又涨了,我不能再吃饭了,我要减肥。
④我不敢在公共场所说话了,我的声音可难听了。
想一想:
(1)这些学生为什么有这些烦恼?
提示: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2)你怎样帮助这些同学解决烦恼?说出你的理解。
提示:受遗传、营养、锻炼、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等因素,我们要正确对待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生理变化。追求外在美,还有追求内在美。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等。
归纳: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我们要正是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班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得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目标导学二:直面心理矛盾
活动四:自主探究
(多媒体显示教材p5探究与分享)
思考:
(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
提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回答。
(2)这些情况具体表现是什么?
提示:反抗与依赖强烈的成人感,对他人的意见有抵触情绪,但内心并没有摆脱对他人的依赖;
闭锁与开放内心活动丰富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少,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关心和理解;
勇敢与怯懦有时勇敢有时怯懦、比较害羞。
教师讲述:伴随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具体表现在: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活动五:对症下药
情景一:我每天把自己一天的快乐和烦恼,记录到自己的日记本里。
情景二:今天和小明闹得不愉快,心里很烦。下学后,我去操场和别人打球,让我忘记了烦恼。
情景三:我个子矮,大家都嘲笑我,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失去进取心,耽误了学习。有一天,我看潘长江专访,听他讲自己经历,他也有被别人嘲笑个子低,但是他却说“浓缩的都是精华”。从此以后,当别人再嘲笑,我也说“浓缩的都是精华”来反驳他们。我再也不为个子低而烦恼了。
情景四:同桌把我心爱的铅笔盒碰掉,摔坏了。我暗示自己不要着急,同桌也不是故意的,避免了与同桌发生矛盾。
思考讨论:
(1)在你出现心理矛盾的时候,你怎么对待心里矛盾的?
提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里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2)在你出现心理矛盾的时候,你是如何解决矛盾的?
提示:集体活动,寻求他人帮助;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心理医生。
(3)根据情景显示我是怎么调节我的烦恼的?
提示:
情景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情景二是参加体育活动,转移注意力;
情景三是自我解嘲
情景四是自我暗示。
教师讲述:面对心理烦恼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布置作业】
进入青春期,我遇到了那些烦恼,当时我是怎样解决的?现在我还面临着那些烦恼?
【板书设计】
身体外形变化内部器官完善
性机能的成熟悄悄变化的我
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三者之间位置关系变化产生的一个现象月相,同时又为后面学习日月食打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共有一个课时,主要任务包括月相的变化的形成、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一些空间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对于宇宙空间的学习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但是,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难的是发挥想象力,建立抽象的宇宙空间概念,所以本节课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理性的引导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月相的变化的形成、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月相的变化的形成、月相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学会画不同时间月相的变化图。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月相变化与生活的关系来改善生活
五、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流程
1、设置情景问题,导入新课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段
,在此之后向学生提问月亮有圆缺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入新课。(首先通过一段视频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的学习
(1)
带着前面的问题,将学生分组,通过引导让每组同学分别进行课本108页图3-32的月相实验,并做好记录。
(2)
在此之后,通过学生记录的结果向学生渗透月相的概念即月球的各种圆缺状态。
(3)
接着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月相的图片,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他们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展示的图片的对应关系,通过此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月球的圆缺变化
(4)
通过上面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通过提醒实验过程中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关系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在做进一步的强调。
解释:通过小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的精神。通过总结月相变化的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
3、月相变化的规律的学习
(1)、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月相的变化,此时向学生展示月相变化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完成课本109页的活动。
(2)、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已经感性的了解了月相的变化,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来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在做进一步的明确。
(3)、由于视频展示的月相变化结合了不同的时间,并标有不同月相的名称,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月相名称与其图像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再次观看视频并总结各个月相之间的变化情况,并联系此时对应农历的时间。
4、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前面学生已经对月相和农历时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通过进一步明确几个特殊的农历节日和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和农历的关系。
拓展:通过课本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及月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形成性练习及课堂小结
形成性练习:让学生尝试完成不同时间月相的变化,并标出此时月相的名称及对应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一、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满月:十五、十六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三、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及正确运用公式.难点是公式推导的理解及字母的广泛含义.平方差公式是进一步学习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相关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知识基础.
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项式乘法直接计算得出的:
与一般式多项式的乘法一样,积的项数是多项式项数的积,即四项.合并同类项后仅得两项.
2.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和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运用这一公式.例如
在运用公式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变形,例如,变形为,两个数就可以看清楚了.
3.关于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学习时应注意: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上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4)对于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就可以运用上述公式来计算.
三、教法建议
1.可以将“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可能为四项、三项、两项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加以实践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得出为什么有的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为两项,因为其中两项是两个数的平方差,而另两项恰是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时为零,即
(a+b)(a-b)=a2+ab-ab-b2=a2-b2.
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这类乘法的实质讲清楚了.
3.通过例题、练习与小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这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公式的结构,教师可以用对应思想来加强对公式结构的理解和训练,如计算(1+2x)(1-2x),
(1+2x)(1-2x)=12-(2x)2=1-4x2
(a+b)(a-b)=a2-b2.
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容易出差错.
另外,在计算中不一定用一种模式刻板地应用公式,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运算法则,经过变形后灵活应用公式,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
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
(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二、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1+2x)(1-2x).
解:(1+2x)(1-2x)
=12-(2x)2
=1-4x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
例2计算(b2+2a3)(2a3-b2).
解:(b2+2a3)(2a3-b2)
=(2a3+b2)(2a3-b2)
=(2a3)2-(b2)2
=4a6-b4.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只需将(b2+2a3)中的两项交换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a)(x-a);(2)(m+n)(m-n);
(3)(a+3b)(a-3b);(4)(1-5y)(l+5y).
例3计算(-4a-1)(-4a+1).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解题情况,让采用不同解法的两个学生进行板演.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2-l2
=16a2-1.
解法2:(-4a-l)(-4a+l)
=(-4a)2-l
=16a2-1.
根据学生板演,教师指出两种解法都很正确,解法1先用了提出负号的办法,使两乘式首项都变成正的,而后看出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相乘的形式,应用平,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方差公式,写出结果.解法2把-4a看成一个数,把1看成另一个数,直接写出(-4a)2-l2后得出结果.采用解法2的同学比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运算简捷.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先要分析题目的数字特征,然后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较简捷地得到答案.
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
(l)(-a+b)(a+b);(2)(a-b)(b+a);
(3)(-a-b)(-a+b);(4)(a-b)(-a-b).
2.计算下列各题:
(1)(4x-5y)(4x+5y);(2)(-2x2+5)(-2x2-5);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或发生错误的学生板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法.
三、小结
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
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
四、作业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l)(x+2y)(x-2y);(2)(2a-3b)(3b+2a);,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3)(-1+3x)(-1-3x);(4)(-2b-5)(2b-5);
(5)(2x3+15)(2x3-15);(6)(0.3x-0.l)(0.3x+l);
2.计算: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5.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探究法.
2.学生学法:运用归纳法由特殊性推导出公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在探究规律过程中增进时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幂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有关字母的广泛含义及“性质”的正确使用.
(三)解决办法
注意对前提条件的判别,合理应用性质解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幂的意义,并由此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
2.通过一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练习,努力探究其规律,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公式的意义.
3.教师示范板书,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以强化学生对公式的掌握.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复习幂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探究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意义,只有在同底数幂相乘的前提条件之下,才能进行这样的运算方式即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分别叫做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叫底数,叫指数,叫做幂),同时,教师板书.
个
.
.
提问:表示什么?可以写成什么形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教法说明】此问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回忆旧知识,为完成下面的尝试题和学习本节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尝试解题,探索规律
(1)式子的意义是什么?(2)这个积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1)与的积(2)底数相同
引出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在复习“乘方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像这样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3个小题.
;
;.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规律的存在性、一般性,从而建立对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3)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计算的过程就是
也就是
那么,当都是正整数时,如何计算呢?
(都是正整数)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研究讨论,并试着推导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都是正整数)
教师把结论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运算形式运算方法
提出问题: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
学生活动:观察(都是正整数)
【教法说明】注意对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的培养,揭示新规律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4.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
(1)(2)
例2计算:
(1)(2)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例1、例2,由2个学生板演完成之生,由学生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教师活动: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同时给予肯定或鼓励.
注意问题:例2(2)中第一个的指数是1,这是学生做题时易出问题之处.
【教法说明】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性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学生做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5.反馈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一
(1)计算:(口答)
①②③
④⑤⑥
(2)计算:
①②③
④⑤⑥
学生活动: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阅,教师抽查.
练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2)(3),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4)(5)(6)
学生活动:此练习以学生抢答方式完成.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以提高兴趣.
【教法说明】练习一主要是对性质运用的强化,形成定势.练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对题目的观察、比较、判断,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力.(1)(2)小题强调同底数幂乘法与整式加减的区别.(3)(4)小题强调性质中的“不变”、“相加”.(5)小题强调“”表示“”的一次幂.
6.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三
填空:
(1)(2)
(3)(4)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法说明】这组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练习四
填空:
(1),则.
(2),则.
(3),则.
学生活动:学生同桌或前后左右结组研究、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此组题旨在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四)总结、扩展
学生活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_.
2.由学生说出本节体会最深的是哪些?
【教学说明】在1中强调“不变”、“相加”.学生谈体会,不仅是对本节知识的再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八、布置作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P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