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安全生产与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07 15:04: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安全生产与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全生产与管理论文

篇1

1.1新能源发电

火力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但是由于煤炭的逐渐减小,人们开始逐渐开发各种新能源发电,如小水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沼气发电等,这些技术所用的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并且是可再生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们虽然在技术上比较复杂,并且也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但是它的资源量大、对环境污染少、分布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会得到更大的利用。

1.2高可靠性、高性能的输变电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输变电系统,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户的媒介,为了保证输变电的质量、运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目前常用的输变电技术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柔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采用晶闸管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这样可以较小线路的损耗,同时还能使线路的稳定性增强、传输的能量增大、系统控制更加灵活,大大较少了经济成本,它一般用于传输线路较长,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线路。柔流输电技术是用电力电子技术灵活的调节输电系统的阻抗和相位,它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输出的无功较小,便于控制,这样也能降低线路损耗和输电成本,保证输电系统稳定可靠。

1.3优质可靠的电能供应

由于对用户提供电能时,负荷的密度大,供电网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保证电能的优质可靠。目前,电能用户除了用于照明之外,多数都为电动机,它对电能的质量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到电压,频率、谐波以及电能的波动,因此提出了用户电力技术,它运用柔流输电技术的原理,对用户潜在的电能需求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并且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当然,对于特别重要的电力用户,还需要为他们提供不间断电源,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力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部门都制定有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但是由于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这些安全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是简单的说一些原则性的东西,遇到不安全问题,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不能提出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都是电力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2.2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没有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安全管理部门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致使制定的安全管理体制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对安全管理体制不能及时的完善。

2.3电力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电力生产现场比较混乱,如习惯性违章、现场记录不明确、安全工具质量较差等。电力人员在现场工作时,态度不认真,作风不严谨,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如误操作、断电放电不充分、误送电、带电操作、不进行定期检查、不适用安全防护用品等,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起不可挽回的事故。安全工具质量比较差,并且还缺乏定期检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工具还一直存在。在生产人员交接班时不能做好交接记录,多设备进行检修时,记录工作不认真、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都会引起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电力安全生产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使安全生产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对章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使安全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问责制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生产实施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使生产人员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最后,要制定生产作业规范制度,并有效的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现场作业更加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全面实施各种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电力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造成各种重大事故。因此,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生产安全比较薄弱的地方,要强加管理,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安全工具进行检修,发现不合格的工具,要及时处理。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定期检查这些记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解决。

3.4增强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原因。电力部门应该定期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进行定期考核,对那些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安全生产表现较差的员工要进行再教育,并予以惩罚。保证电力人员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安全事故,杜绝出现不安全隐患。

4结语

篇2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PDCA循环;火电厂

一、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相关知识

(一)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理论知识1、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海因里希法则和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辨识、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管理缺陷),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管住“冰山”下面的违章和未遂事件,切断事故因果的链条,防范事故发生,进而实现生产安全的。2、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由15个单元组成,包括总要求、安全生产方针、风险预控体系策划、体系文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不安全行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综合要素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承包商、安全检查与评价、持续改进。15个单元再细分为66个管理要素,各单元管理要素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3、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准则。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由三步骤组成。第一步:统计硬性指标完成情况,即安全指标、生产指标、环境指标完成情况;第二步:按照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评审专家对被查评单位的15个评价单元、66个管理元素的开展情况逐项进行检查评分;第三步:根据第一步、第二步查评结果,对照表2,两步得分同时满足某一级别时,说明被查单位本次检查结果达到了这一级别。(表2)(二)PDCA循环原理。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不断循环下去的科学程序。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质量水平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本文采用PDCA循环原理为火电厂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流程

按照PDCA循环理论,火电厂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可按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设计。(一)计划阶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计划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主体,计划的生成、控制和管理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它关系到体系建设工作能否成功地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计划阶段工作任务主要有明确目标和定位,成立体系建设管理机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1、确定体系建设目标。第一步:聘请专家,按照体系评价标准,对火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全面了解其安全生产基础情况;第二步:对照评级标准表,确定火电厂当前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水平处于XX级别;第三步:按照持续改进提升的原则,制定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及相关要求,详见表3。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总体要求:结合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编制体系文件,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工作,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要求,全面展开生产、安全、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标准,通过不断循环最终达到体系建设一级单位标准,逐渐趋于本质安全。2、建立体系建设管理机构。火电厂应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并以公司正式文件形式印发至全厂。3、体系建设项目启动期间的培训学习。体系建设项目启动期间的培训学习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公司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学习体系建设有关理论知识、评价标准,培训方式采取聘请专家讲课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到已开展体系建设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进行考察、交流学习,重点学习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各阶段工作如何展开。4、制订活动实施方案。(1)工作目标和组织机构确定后,制定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计划,明确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计划完成时间、责任部门、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重点要求;(2)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公司体系建设工作内部考评标准,成立内部评审小组;(3)制定体系建设工作奖惩细则,加强体系建设过程管控;(4)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图,让员工对体系建设过程有更加直观的感觉,有助于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5)制定体系建设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及计划完成时间。(二)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根据已制定体系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的。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体系宣贯和培训,编制体系文件,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范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1、开展体系知识宣贯和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牵头分层级组织开展体系知识的宣贯培训,使风险预控管理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将公司的体系建设工作尽快开展起来。(1)第一个层级的宣贯培训:由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各部门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培训;(2)第二个层级的宣贯培训:各部门组织对本部门管理人员、各班组班组长以上员工进行培训;(3)第三个层级的宣贯培训:各班组班长组织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培训。2、制定体系文件。第一步:根据各部门职责,按照体系建设要求,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体系文件编写任务进行分工,制定体系文件编写进度计划;第二步: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编写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受训对象掌握体系文件编写方法、格式等要求;第三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标准等文件;第四步:对于制定完成的体系文件,组织会签征求意见,经公司总经理签发后,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系文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被全面执行和落实;第五步:针对体系文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各部门要及时向体系文件编制部门反馈,体系文件编制部门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完善体系文件。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第一步:制定年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计划;第二步:对全体生产岗位员工进行风险预控相关知识培训;第三步:对生产系统固有风险、人员行为风险从人、机、环三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第四步: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危险源从设备故障风险评估、区域风险评估和工作任务风险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第五步:风险评估工作结束后,由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汇总、审核并形成风险评估表,编制全厂风险概述;第六步:制定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第七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控,消除或减弱人、机、环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控制危险物质能量,从而实现安全生产。4、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进行安全管理。从不安全行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综合要素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承包商、安全检查与评价九个方面规范安全管理,每一个要素的管理都是按照PDCA循环原理和“五定”原则进行闭环管理。(三)检查阶段。检查阶段需要完成完善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企业自查、内部评审,整改提高后,做好迎接定级评审有关工作。1、企业定期检查。为促进体系建设,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各责任部门应根据年度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制定体系建设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各部门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各班组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及时协调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进公司体系建设。2、企业自查阶段。体系文件实施和风险评估成果运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应按照体系评价标准,逐条进行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形成闭环管理。3、内审阶段。自查整改完成后,应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要求,梳理各单元、各管理要素检查内容,整理资料,迎接公司组织内部评审。对内部评审查出问题,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4、评审验收阶段。在这个阶段,火电厂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成立迎检小组,召开迎检准备会议,准备迎检资料,开展一次自查评活动,撰写迎检汇报材料,做好各评审员工作期间劳动防护用品、食、宿等安排。在评审验收工作过程中,评审员按照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准则对各项指标及管理要素进行考评,并出具评审报告。(四)改进阶段。持续改进阶段的主要工作,根据年度评审结果,一是继承和发扬好的经验、做法;二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做好整改提高工作;三是制定下一年度体系建设提升工作计划。

三、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水平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建设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火电厂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关键是要结合企业实际,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其他单位。下面结合火电厂实际,为推动体系建设,提供几点建议:(一)强化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总经理要高度重视体系建设工作,为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资源保障。安全监察部要科学组织,认真谋划,各部门、各班组要层层落实,确保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体系建设到位。(二)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监察部牵头,各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层层组织全面学习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知识,深刻领会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大力宣传贯彻体系的理念和机制,积极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投入到体系建设工作中。要加大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和有效做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方法和途径,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开展宣贯培训,努力营造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良好氛围。(三)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知识培训。开展体系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体系建设工作流程,熟悉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知道如何开展体系建设工作。(四)强化体系建设过程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要对各部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及时对体系建设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虽然考核不是万能的,但是安全管理是离不开严厉的考核的,火电厂应合理地使用规则来调动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以人为本”的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实现企业安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五)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体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要实现安全生产就要根治人的不安全行为,让员工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安全文化强调“将安全监督管理与员工自主安全管理相结合”,有效调动员工实施安全行为和参与安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软实力”,形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利用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凝聚作用、导向功能宣传普及安全文化,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石。(六)注重闭环管理。安全生产是动态的和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PDCA循环原理,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在经历了各个环节以后,各项工作有所提高。

作者:田芳 单位: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泽荣.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J].2014年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2014.11.

篇3

生产现场,钻机钻进过程中应该自觉地根据质量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操作,根据地质设计和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岩石硬度,如钻孔,钻,金刚石钻进合金钢颗粒。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钻井法岩石可钻性等级的选择,结构类型,钻进技术参数,确定了钻井工作时间,材料消耗量。标记点、不同结构的剂和材料的比例必须适当,流体类型也应该按照凿岩机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进行确定,进行合理选择。实现最小的投入以获得最大的效益。操作应注意改变钻孔,均匀钻进,调整压力大小。杜绝钻井无人操作的现象。注意埋钻、烧钻等钻井事故发生,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组长,由有经验的人或集团领导亲自操作,谨防事故扩大,排除后患,总结经验预防事故。矿石在心脏产生的一定数量孔,而且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和体积,质量能够保持原有的结构和矿石品位,确保地质设计要求。整个钻进过程中,地质工程领域多接触,多测孔的倾斜,避免返工,保证钻孔弯曲度不差,整孔达到设计要求。

2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钻井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钻探高质量的核心。而能源消费的重点、提高劳动效率也是钻井生产管理的内容之一。钻探中,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增加产量。钻机也应进行科学实践,先进技术的应用,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所有员工积极参与。狠抓工作落实,取得实效。例如,在钻井过程中,某单位的钻井队,有时候没有钻芯,岩石的坚硬的情况下需要PDC钻头的使用,每个点一般是五复合板焊接在钻头。如果复合片是圆形的,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会比较缓慢的,而复合板的磨损磨损回比较严重。对于基本点报废,可以将钻头再使用1~3次。

3地质钻探生产安排要均衡有序

地质钻探生产应该平衡有序的安排,根据生产场地平整,结构复杂,如力学不稳定地层,水敏性地层,地层漏失,可溶性地层和施工方案的构造发展进行确定。钻场支撑必须牢固,顶部和侧面应当后延,正面的松动,必须严格的处理。钻场或附近必须有一个电话,保证钻场必须顺利撤退。钻孔位置必须是合理的,稳定的,连接螺丝固定牢固,稳定的钻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按规范。电气设备必须放置在干燥的地方。水管和电缆悬挂整齐,管道铺设顺序。钻杆和油管必须堆放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并不影响钻井施工,对层次分类代码。层与层之间的板必须整齐,并挂牌标记。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必须暂停试验段的钻井,对钻井过程进行安全确认。管理的内容包括:钻井记录卡,工作证,钻井设计,施工措施,钻井现场标准,规范,避灾路线(电源线),设备,材料,孔柱。生产尽可能均衡分布。每队钻机队一定要根据每天的拍摄计划(钻井仪表),必须严格执行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充分利用设备和更好的利用时间,确保一定的生产率,提高钻机的工作效率,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也可以解决钻井过程中造成的问题。领导者必须注意,地质条件复杂,要特殊对待具有特殊性因素的地质,并及时向领班报告,由组长调整生产任务,以便更准确的平衡量分解。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平衡和有序的钻井生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钻机班组有数额的规划,组织和部门经理完成实施,协助监督队长完成。安全和生产是钻探重要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平衡量化,提高钻井速度快,做到平衡有序,稳步提高钻井质量,节约成本和充分利用生产时间进行管理。

4保证钻探设备的安全

在地质钻探中的生产设备对地质钻探水平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确定对钻机的生产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钻井数量和质量,成本和完成率。新的钻探设备应首先控制液压油,齿轮油等。新的设备必须首先安装在地面上进行调试,对钻井人员技术培训可以更好的掌握钻探的性能,可以提高使用率。每个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包括日期、时间、易损件、施工洞数、累计进尺等。经常使用的钻井设备应定期更换滑油、液压油、齿轮油、黄油,以及及时检修压力表,控制阀,密封圈,油管,多路换向阀,保证钻井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钻井设备应定期清洗,保养,防锈,不能长时间将设备的基础零件置于无管理状态之下。设备的使用寿命,生产效率,速度素质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设备本身,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如果设备是合理的,正确的操作,可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和保持它应该有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相反的,设备必须保证使用能力,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所有成员在钻机必须强调它的重要性。组织团队定期维修设备及相关设施,使设备的保养、维修都落实到具体,明确责任,严格按照操作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则。管理、使用、维修、检查和维修都必须安排到位,确保钻机及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时用户使用,维修,检查,排除故障,紧急处理器电机一体化;生产设备保持清洁和,按照变速系统良好的管理工具及配件,发现异常立即停机,你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的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钻井设备故障,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时间,应立即请人修理,以免损坏设备,使钻井时间延迟。

5最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地质钻探中,足够的人力资源,高水平的生产管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地质钻探的质量。根据钻井过程中应配置到质量经理,生产技术人员,设备维修和大量的工人。随着制度和组织结构的改变,钻井标准,辅助人员,操作系统等因素也应当随着改变。没有质量经理,生产技术和设备的维修技术员,会给钻探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人员的配置不仅要减少劳动力,降低钻井成本,而且要满足生产的最低标准。工人应该是最熟练的工人,生产技术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也应当加入他们的行列,在生产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新员工应该接受培训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让新员工的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和技能,消除新员工不训练现象,而且可以避免无证上岗。新员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进行考核合格,并具有操作资格证书的,也要有相应的许可证,方可上岗。必须熟悉掌握相关操作规则和条例。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素质教育不能放松。只有这样,地质钻探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了保证。

6结语

篇4

参考文献

[1]吕昕.基于UWB的危化品仓储堆垛货物定位技术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2]王宇.危险化学品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26-231.

[3]师立晨,王如君,多英全.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2(12):161-166.

[4]杨飞龙,张嘉琪,王敏.基于RFID的危险化学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22(3):111-116.

[5]蒋白桦,索寒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化品物流应用平台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31(10):1271-1274.

[6]饶运涛,邹继军.电子标签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23-27.

[7]陈炯.QRcode码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8]徐丹,谢小杰,吴俊.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1(12):2020-2023.

[9]GB/T18284-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快速响应矩阵码(QRcode)[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10]杨坤.地图溯源管理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中国信息工程大学,2013.

[11]刘悦,刘明业.QRCode二维条码数据编码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25(4):352-355.

参考文献:

[1]郝金强.基于树型设备编码的可视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1.

[2]施菁菁.基于ERP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王德广,石华,周志刚,王超.基于PDA与WebService的钢板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10,27-31.

[4]国家电网公司编.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238-265.

参考文献

[1]周晓明.SAPEWM高级仓储管理解决方案[J].无线互联科技,2014(8).

[2]贾英杰,王慧东.浅议物资仓储自动化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20).

[3]汪淳.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的自动化仓储管理解决方案[J].现代商贸工业,2014(3).

[4]郑庚.我国中小企业商品仓储管理探讨[J].现代交际,2013(1).

参考文献:

[1]张国卫,孙树旺.物流仓储管理实训课程的研究和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23).119.

[2]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3]杨美浓.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6.(07).179-180

篇5

关键词:创新管理 手段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383-01

本文所指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是一个生产设备较先进、机组数量众多,人员年龄结构轻、素质普遍较高的现代化大型发电企业。因为是由不同的股权组成,该企业10台机组由三家不同公司实施一体化的管理。这就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及精益化和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引发了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完成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对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前,员工的主动创新意识不强,对创新工作持有畏惧心理,企业的管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无法实现精益化管理的目标。基于上述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一套卓有成效的创新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一、建立机制,营造深厚的创新氛围

1.建立明确的管理创新的组织机构

建立上有公司主管领导、中有主管人员、下有实施人员的三级责任主体。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由公司领导及经营管理专家组成。经营管理委员会有常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一名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并且在各个部门都设置了兼职的管理创新联络人。做到人尽其职,保证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良好运转。

2.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体,是整个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注重人才培养环境的创造、人才成长平台搭建和人才选拔、任用方法的创新,以培养胜任岗位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为目标。对于技能人员推行“实操型、模块化”的培训及内部取证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检修技能和操作技能。推行“实操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中心、试验室等技术研究的场所”,培训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对于管理人员内部通过部门间的交叉培训,使员工对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有全面的认识,便于业务接口工作的良好开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外部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开拓视野、取长补短,为管理创新奠定基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并重”,培育有远见,有谋略的企业员工。经过有效的实施人才培养策略,树立管理创新的带头人,作为企业创新工作的领路人,带动创新人才队伍的形成,才能开展具体的创新活动。

3.实现有力的激励机制

制定物质激励的原则调动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制定《科学技术评奖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加大对管理创新的激励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项目负责人奖励力度,项目负责人奖励全部金额的60%。通过形式新颖的精神激励的方式提高员工的自我满足感。对各个项目及成果负责人进行专题访问,在厂内电视台、培训中心“荣誉墙”以及“每日之星”宣传栏等进行宣传报道,这样会大大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和主动创新的意识,成功打造了员工自主创新、企业经济创效的良性循环。营造崇尚知识、乐于创新的氛围,体味着创新带来的自豪感。

二、科学管理,使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开展

1.建立管理创新交流的平台

与时俱进地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员工相适应的经验交流平台。设立QQ群或微信群等员工喜闻乐见的现代沟通交流空间,群里除了管理创新工作的各级负责人外,还有各级的经营管理专家以及历届获奖管理创新成果的负责人,这些专家作为群里的“技术支持”,只要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有疑问随时可以找专家解答。此外,凡是有新想法、好创意的员工都可以加入群中,在这里,大家共商“厂是”。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管理创新活动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成功的经验都可以在此进行推广交流。

2.畅通管理创新信息通道

与管理办公室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各大知名期刊以及在企业管理方面知名的专家学者建立密切的联系,掌握管理领域最新的情报以及行业内成功的案例,将这些素材上传至QQ群中,让大家随时随地轻松掌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管理创新的培训活动,邀请国家管理创新方面的知名老师,到现场为大家讲解当前管理创新的形势和方向,员工们现场拿出自己的选题或管理成果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为大家提出了的详尽的指导和中肯的意见,为解决管理难题及提升现有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3.管理创新课题的攻关

自2008年起,企业实现了三家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在三家公司的十台机组生产运营中,在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课题摆在人们的面前,托电员工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总结出了一套又一套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方法。就这样,公司每年会组织一次到两次的管理课题征集,课题来源于各项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或可以优化的项目,重点在于管理提升、精益化管理、规范管理和价值思维、效益导向以及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生产等方面,课题经专业人士认证及主管领导审批后确定并进入管理创新课题库,课题优先由经营管理专家选择,其余课题“实施挂牌招标制”,由员工自由选择。

4.总结固化成果

一个课题完成的标志,除了已经解决了问题或是达到管理提升的目的外,还要求将经验总结出来,形成管理论文和管理成果,在厂内推广甚至在系统内推广,以供借鉴。并且要在厂内评比,每年组织一次到两次的评比活动,由专家组成评审团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评比打分,并对论文或成果提出修改意见,由完成人反复修改完善,这才意味着这个项目的全部完成,对于获奖的项目由管理创新主管人员及时的兑现奖励。并将修改后的论文或成果对外推荐发表或参与评奖。

三、持续改进,管理创新成效逐步彰显

1.创新文化初步形成

员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热情不断增加,2013年管理创新课题征集了20个,2014年到目前征集到管理创新课题43个。员工从理念上认同了企业的创新文化,主动参与到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每一个构成元素都逐渐活跃起来,员工的创新思维模式基本建立。

2.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现有集团公司级专家人才96人,集团公司双十大杰出人才2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301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06人。集团公司、中央企业及电力行业技术能手51人。

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奖数量大幅度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管理创新成果丰硕,2010年至今,该公司共有34项(次)管理创新成果获奖省级及以上管理创新成果奖,共有16篇论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奖,14篇论文入选全国电力企业优秀论文集。仅2014年一年,就获得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电力行业五年经典案例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京市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三项,获电力行业管理论文三等奖以上得论文有十六篇,对外发表管理论文二十三篇。

4.助力企业盈利能力等指标不断提高

“发现问题有机制,解决问题有人才”,员工的创新行为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在总结经验、固化成果的过程中,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管理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近千万。助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了安全生产周期达到3000多天,未发生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达到管控达标指标,连续七年获得集团公司“创一流”排名第一。发电能力及利润水平屡创新高。

四、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项目管理,关键,工作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和成果,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可能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其主要特征:一是建设项目或是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建筑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三是任务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规划、项目蓝图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工程建设,如何科学准确地实施,我们认为管理中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组织设计

项目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在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指导下,由直接组织施工的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进行编制,用以直接指导单位工程的项目活动,是项目施工单位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季、月、旬施工计划的依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不同,其编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案的选择、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施工任务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所作的规划和设计;是指导工程投标与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价款的依据;是投标书的摘要素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和经济管理措施;

工程项目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而且它是在工程开工前就已经编制完毕。这就是说项目组织设计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就设计好了项目管理论文,但是难免在开工后与施工实际情况会有不相符合的地方,为达到指导的目的必须对项目组织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边实施边修改完善。

二、以人为本,优选项目施工队伍

如果项目施工单位中标后,不进行分包,则可以在本单位优选项目施工队伍。选择技术水平高,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员。也可以到社会上聘请重要岗位有能力的人员,另外在项目施工上可以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思想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思想认识免费论文下载。讲究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以大局为重,拼搏奉献,任劳任怨,建立一个勇打硬仗的项目施工队伍。如果进行分包,最好进行公开招标。对分包单位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如营业范围、资质等级、企业资金状况、社会信誉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还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工程报价的合理性,②建设工期的合理性,③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措施,④工程合同的信守度。不过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少数项目分包的施工队伍“后台”很硬,造成承包企业现场管理困难,项目实施缓慢甚至费用增加。优选项目施工队伍,合理安排并建立各职能部门组织结构,是项目实施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 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项目管理论文,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在项目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项目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企业也应该在安全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事故、灾害,如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火灾及自然灾害等,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场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检查评比制度和安全例会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各配属队伍进场后的场地使用,均应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严格依照标准执行,严格奖罚制度,实现科学、文明管理。

四、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项目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控制项目施工质量项目管理论文,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使所有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现场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项目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做好过程控制,坚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现场各级质量检查员都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对项目施工中每道工序,每个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把关。对隐蔽工程应严格进行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对未检验的隐蔽工程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项目。决不能出现质量问题后再进行处理,这将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和工期上的延误。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严格行使质量否决权,确保工程质量免费论文下载。

五、加强进度管理,确保关键时间节点的完成

每个项目施工伊始,项目管理者都必须对整个项目施工有个总体的确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安排。单位工程的进度计划完成后,项目施工单位据此分解,制定季、月、周进度计划。每周的工程例会,首先讨论各施工单位的上周进度完成情况和下周计划安排。在实际工程中,也时常发生设计变更迟缓、材料供应拖延、指定分包商不服从管理等情况。为此,我方加强了事前控制,每月初对本月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主动联系材料供应单位以及指定分包等相关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以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影响。如出现进度滞后的情况由项目施工单位提出滞后原因、可采取的补救措施,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后执行。

篇7

论文关键词:“十二五”,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实力成倍增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社会贡献日益显著,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企业数量和资金规模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年均增速高达14.3%,已经超过840万户,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注册资金年均增速达到20.1%,总额超过19万亿元;从对外贸易来看,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高于国有企业出口总额1倍以上,5年涨幅超过200%;从税收贡献来看,2010年全年,中小企业完成税收总额11,173亿元,5年年均增速达22.2%,分别高于全国和国有企业2个百分点和12.7个百分点;从新增就业来看工商管理论文,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较2005年底增加6000万人,年均增加1200万人,年均增速超过9%,成为我国吸纳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1]。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现出了无比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和社会公益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机遇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十一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日渐严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企业面临较大风险

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采取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在较长时期内助推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一些国家为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而持续强化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这些都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困难和风险。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特别是对能源资源领域和重要产业的跨国并购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对部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封锁和限制,这些将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以及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2.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整体效益下滑

多种成本上升因素叠加,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了一些中小企业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一是原材料价格等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涨。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来临,居民的生活资料价格不断在上涨,企业的生产资料也在大幅涨价论文格式模板。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资源的购进价格一路攀升,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近几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每年都在升值,而美元又在不断贬值,这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着重创。比如温州的这些企业原来每年的毛利还能达到7%-8%,现在已经降到1%-3%。人民币每年2%-3%的升值,实际上已经造成50%的民营企业面临破产。三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低利润”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员工加薪的巨大压力。新《劳动合同法》又明确规定合同期满员工不再续签合同要给予经济补偿,加班费用和社保缴费也有所增加,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加重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负担[2]。

3.生产经营资金短缺,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出口受阻工商管理论文,国内市场尚未开发,使得产品库存加大,现金无法回流导致生产经营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加大。另一方面,融资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受银行信贷紧缩、贷款实际利率上浮等影响,加上国内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各大银行相应增加了对贷款的管控,普遍减少了对企业的授信额度。而缺少抵押物而又不符合担保贷款条件的广大中小企业无疑成为了信贷挤压的对象,更加提高了获得资金的难度。

4.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使中小企业难以适应

随着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迫使企业必须安装必要的环保设施和实行清洁生产。这些政策从长远来看是利国利民的,但由于政策力度大、范围广、适应期短,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短期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效应较大。加之我国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环保节能政策的实施使这些企业面临着两难境地:不调整、不转移,就面临原所在地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约;调整、转移,又难以与原有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相衔接,要在新的经营场所重新组织产业链配套,成本反而会上升更多。由此造成有些地区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达到节能减排目标而采用了不合理、不科学的强制措施,迫使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停业甚至关闭。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展现出了许多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首先,《“十二五”规划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突出强调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这对于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激发民间投资的巨大潜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论文格式模板。《建议》指出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区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工商管理论文,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这对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展望“十二五”,中小企业一定会成为转方式、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抵御市场的冲击,更难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有条件的企业要注意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小企业要走“专、精、特、新”的差异化创新道路。要以开放的思维构建各类创新平台,用好社会各类创新资源,开展产业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二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这为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利环境。当前,要认真总结钢铁、家电、通讯、电子等行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经验,强化企业间的合作与政府部门的协调,真正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避免重复建设等优点。今年,国家将继续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并将中小企业纳入到了支持范围。企业要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用足用好技改政策,把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智能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将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强管理有效结合起来[2]。

(二)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推进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的生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更多地转向依靠知识特别是员工素质提高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当前,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最为关键的是突出培育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需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战略决策能力,探索适应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有效模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需要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工商管理论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宽容失败,鼓励创新论文格式模板。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农民工问题,要加强就业前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同时,要尊重员工的劳动,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三)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是气候变化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各国都在强调将经济发展纳入生态系统,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求企业承担更大责任。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要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关键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当前,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从产品设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积极开发和运用绿色低碳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产品生产链,将节能减排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的最终目标。

(四)鼓励金融创新,推进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国家要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型金融机构,鼓励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制定审核标准,严格审批程序,逐步允许民间资本控股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在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地下金融公开化、规范化;鼓励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融资,积极探索试点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发展;加快发展信用担保、产权交易、审计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融资超市、网上融资服务等多种模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同时,国家要结合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于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银行体系,引导和鼓励大型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工商管理论文,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3]。

(五)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实验室和测试中心向中小企业开放,畅通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对接渠道;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扩大创业辅导范围;改进中小企业税费政策,继续调整和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减免新建小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税赋,制定针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各种行政和事业性收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吸引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聚集,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为特点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条主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折。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主动作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自主创新,切实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发展成为新经济形势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郭朝先.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与发展方式转变[J].税务研究,2009(8).P:3-7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

自2002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法》颁布以来,我国不断在法律层面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安管人员)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及能力。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推动下,我国企业负责人及安管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明显提高,但民营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1、2]。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人力投入不足,容易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灾区[3]。中小企业负责人及安管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最基层的人员,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数量最庞大、作用最直接、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力量[4],因此如何做好中小企业负责人及安管人员,尤其是安管人员的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培训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文章以广东省地区中小企业为例,从企业安管人员的组成、特征出发,结合成人教育的规律,初步探讨中小企业安管人员培训方法及技术要点难点。

1 中小企业安管人员队伍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区借助地理位置及国家、地方优惠政策的优势,吸引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入驻,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国家安全生产政策不完善,以及企业本身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生产理念欠缺,导致在过去年十几年间,中小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远跟不上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5]。为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的问题,广东省于2002年出台《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须按要求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003年颁发《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须按要求聘用注册安全主任,其中少于50人的一般性企业可聘任兼职的注册安全主任;同时明确注册安全主任的基本条件,权利、义务及相关职责;2006年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主任的人员定位、能力要求、职责、权利及义务等。上述三项政策的颁布,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上述法规,广东地区的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培训、通过考核取得由培训或考核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分别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安全主任的最低要求是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在生产经营单位工作满三年。

据统计,截至2006年,广东省已培养了约12万名安全主任,初步建立起一支以安全主任为主体的企业安管人员队伍。根据调查,广东地区企业安管队伍有如下特点:一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的企业安管人员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比为50%左右;其他地区企业安管人员以高中学历为主,比例在50%以上。二是,企业安管人员以中青年为主,30到40岁的安管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7%。三是,企业安管人员大多不具备安全专业背景,从业年限较短,经验较欠缺。四是,从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上看,企业往往倾向于派遣满足安全主任条件下限的人员参加培训,而不愿配置更高层次的人才担当安全主任[4]。

综合文献资料及实际调查分析,自《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规定》颁布以来,广东地区企业安管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广东地区中小企业安管人员(以安全主任为代表)学历呈中等偏下水平,其中以高中及同等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企业安管人员缺乏专业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不丰富。此外,中小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安管队伍建设上的人才投入不足。

2 中小企业安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现状

2.1 培训内容

企业安管人员培训有统一的教学和考核大纲要求,培训内容较为固定,可调整的空间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分别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职责与义务作了规定,要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根据规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安全管理技术、职业卫生知识;企业应急管理、应急救援等多方面。对中小企业负责人、安管人员的培训内容及目标为: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使学员掌握国家、广东省主要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了解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实施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培训,使学员具备组织制定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有关安全生产检查和组织拟定隐患整改措施、进行事故管理、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危险源管理等能力。通过安全生产培训,企业安管人员人员能获得具备担任中小企业安全主任工作的能力,能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问题。培训按照国家或地方统一的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同时也结合当年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等作适当调整。

2.2 培训及考核形式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考分离制度的规定,企业安管人员的培训、考核一般由两个不同的机构分别组织实施,这样保证了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提高了教学效率。

安全生产培训按培训分为新增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广东地区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及安全主任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或网络培训的形式,其中安全主任新增人员培训必须集中授课,其它可采取网络培训形式。集中授课一般由安全生产产业协会、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组织教员实施,培训教员由已取得安全生产教员资格证、在消防、危化品管理、安全监督、职卫防控等各个领域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丰富安全生产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员根据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制作PPT讲义,主要以讲授方式进行。课程中一般也会加入小组讨论、视频播放、案例分析及讨论等方式。培训完成后,由考核部门依据题库统一命题,采取闭卷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查,达到合格分数要求的考生给予颁发合格证书。根据规定,广东省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及安全主任采取年审制度,持证人员须在获证的次年开始,每年参加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并完成规定学时、通过考核,三年内未参加通过年审者取消其合格证。

2.3 培训效果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东地区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主任培训、考核的管理,培养了大批重视安全、具备安全管理能力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为整个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中坚力量,为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

但同时,企业负责人及安管人员培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覆盖面仍然不足。企业安管人员安全培训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安全生产资格培训,在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的形势下,企业安管人员培训已能覆盖部分正规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执法力度依然有限,加之中小企业人员结构简单、缺少安全生产专职人员、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仍存在部分中小企业无专职安管人员的情况,因此企业安管人员培训的覆盖面须进一步扩展。

二是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6~8]。安全生产涉及各行各业,安全科技的发展,生产条件的复杂化、生产集约化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用性的教学大纲难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三是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手段较为落后[6~8]。目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学员听”,培训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缺乏趣味性及吸引力,导致部分学员受教效果差。

3 中小企业安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改进措施探讨

3.1 成人教育规律探讨

成人具有学习目的性强、主动学习意识高,实践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思维能力较强但记忆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强但思想自由松散等特点[9、10]。成人学员的特点在安全生产培训中尤其明显,不管是企业负责人还是安管人员,大多在企业从事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他们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且已形成自我的安全管理理念;他们大多带着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参加培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成人学员的特点要求教员本身须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密切关注自己所用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注意通过学员、用人单位等各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把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改进措施探讨

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成人教育培训规律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培训,提升培训质量。

一是分类培训。根据学员特征及类型分班培训,提高教学内容及手段的针对性。即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人员进行分班,针对不同班别学员的类型及特征,有区别选择对应的教学内容及手段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教育和培训。

培训前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培训对象的行业类别、岗位层次以及实际岗位操作特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结合不同企业生产实际,确定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内容。这样针对不同学员,区别对待,合理确定培训内容,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需施教,因人施教,以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安全培训手段必须灵活。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努力开创丰富多样、灵活多变,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培训方法,从而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通过事故分析、现身说法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教学。可以通过结合学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开展实例分析或小组讨论,从而提高学员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方胜军.一般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研究和探索[J].现代企业管理,2014(10):32-33.

[2]肖雅妮,黄志雄,黄绍斌,等.广东地区制造业工人职业安全态度与安全生产行为[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7):424-429.

[3]冯雅宏.伤亡事故多,职业危害重-民营中小企业成安全生产“重灾区”[N].人民政协报,2006,B01.

[4]颜伟文,张文海,王磊,等.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其培训的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0):51-55.

[5]范银华.2006年国际安全生产培训研讨会议论文6套[Z].

[6]曹国伟.如何提升安全生产培训水平[J].管理论坛,2012,340:62.

[7]王建平.实现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根本在于培训教育[J].安全,2013,8:58-59.

[8]王丽华.浅谈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