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4: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经费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且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科研经费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管理更加重要。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管理监督机制,确保科研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联系也逐渐紧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科研经费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近来,科研经费数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差普遍存在,从政府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理管理的制度,使科研经费既能合理的使用又能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国家在科研项目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预算定额标准,科研人员并非财务人员,预算观念淡薄,只把科研预算作为争取科研经费的环节之一,前期可行性调查不到位,不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科学的测算,编制出的经费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凭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填列出预算数据,缺乏前瞻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二)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
教学资金与科研资金来源于不同的资金渠道,在使用时,要按规定计入各自的成本,但是在实际中,通常很难严格的将两者成本准确核算。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用于实验教学的材料经常被用于科研项目的实验,例如,教学用固定资产用于科研的使用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水电费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全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人员的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在报销费用时,发票中所列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在人工费的开支上,虚构人员或假借学生身份套取助研补贴,使项目成本核算难以实现实事求是的原则。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只是部分地从科研经费中得到补偿,科研成本严重的挤占、挪用了学校的教育事业经费。
(三)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支出不合理,甚至发生违规调账。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躲避学校对资金的监管;有的为了套出现金,用大量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如招待费、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结题不结账,在项目完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一些项目负责人还继续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列支费用,疏于对结余资金的管理。
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有效性差的问题,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途径与办法已成为提高科研水平,保证科研成果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才能合理分配使用、充分发挥现有科研经费的效益。
二、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应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三方共同协作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预算程序,以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依据科研项目申报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预算,按照全额成本支出原则,并且将上报的经费预算在学校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对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而言,应尽早介入科研项目,及时提供财会服务及进行财会监督,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财务信息的支持,编制更科学合理的预算。
(二)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
根据教财[2005]11号文件指出的,“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为了控制具体科研项目的支出金额,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建账时,应依据项目预算书中的各类明细支出项目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每项明细科目的预算限额。在经费支出的的实际操作、核算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限额制度,对符合规定的且在预算限额内的票据予以正常报销,超出预算限额的支出,就不予以报账。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在前期更加详细地对经费项目支出进行合理估计,有效地避免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在纵向课题经费开支上,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应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人员经费、管理费、协作研究费,对这三项经费预算比例不能随意调整;人员费不能用于人员奖励,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在批复的预算内据实支出;项目管理费用应在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规定的行政管理支出;项目中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分摊计入课题成本。
在横向课题经费开支上,应建立兼顾学校、院系和科研人员个人利益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财务部门要按科研收入的一定比例弥补科研活动中消耗的使用学校教学设备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并在项目结题后进行财务分析,使科研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
1.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促使科研经费依法管理。首先要做好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看是否包含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当中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原则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认真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加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有利于防止滥用科研经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重点有:学校财务部门是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脱离学校监管形成经费使用体外循环等现象;经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票据是否合法真实,签字是否齐全;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专款专用;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人员经费开支是否超出规定比例开支;是否有结题不结账,结题后仍长期挂账报销科研经费等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联系也逐渐紧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科研经费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近来,科研经费数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差普遍存在,从政府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理管理的制度,使科研经费既能合理的使用又能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国家在科研项目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预算定额标准,科研人员并非财务人员,预算观念淡薄,只把科研预算作为争取科研经费的环节之一,前期可行性调查不到位,不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科学的测算,编制出的经费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凭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填列出预算数据,缺乏前瞻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二)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
教学资金与科研资金来源于不同的资金渠道,在使用时,要按规定计入各自的成本,但是在实际中,通常很难严格的将两者成本准确核算。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用于实验教学的材料经常被用于科研项目的实验,例如,教学用固定资产用于科研的使用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水电费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全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人员的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在报销费用时,发票中所列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在人工费的开支上,虚构人员或假借学生身份套取助研补贴,使项目成本核算难以实现实事求是的原则。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只是部分地从科研经费中得到补偿,科研成本严重的挤占、挪用了学校的教育事业经费。
(三)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支出不合理,甚至发生违规调账。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躲避学校对资金的监管;有的为了套出现金,用大量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如招待费、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结题不结账,在项目完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一些项目负责人还继续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列支费用,疏于对结余资金的管理。
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有效性差的问题,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途径与办法已成为提高科研水平,保证科研成果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才能合理分配使用、充分发挥现有科研经费的效益。
二、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应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三方共同协作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预算程序,以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依据科研项目申报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预算,按照全额成本支出原则,并且将上报的经费预算在学校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对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而言,应尽早介入科研项目,及时提供财会服务及进行财会监督,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财务信息的支持,编制更科学合理的预算。
(二)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
根据教财[2005]11号文件指出的,“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为了控制具体科研项目的支出金额,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建账时,应依据项目预算书中的各类明细支出项目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每项明细科目的预算限额。在经费支出的的实际操作、核算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限额制度,对符合规定的且在预算限额内的票据予以正常报销,超出预算限额的支出,就不予以报账。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在前期更加详细地对经费项目支出进行合理估计,有效地避免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在纵向课题经费开支上,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应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人员经费、管理费、协作研究费,对这三项经费预算比例不能随意调整;人员费不能用于人员奖励,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在批复的预算内据实支出;项目管理费用应在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规定的行政管理支出;项目中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分摊计入课题成本。
在横向课题经费开支上,应建立兼顾学校、院系和科研人员个人利益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财务部门要按科研收入的一定比例弥补科研活动中消耗的使用学校教学设备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并在项目结题后进行财务分析,使科研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
1.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促使科研经费依法管理。首先要做好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看是否包含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当中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原则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认真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加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有利于防止滥用科研经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重点有:学校财务部门是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脱离学校监管形成经费使用体外循环等现象;经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票据是否合法真实,签字是否齐全;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专款专用;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人员经费开支是否超出规定比例开支;是否有结题不结账,结题后仍长期挂账报销科研经费等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关键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科研经费监督机制
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的保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政府、社会、企业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经费在科研单位资金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对保障科研单位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各政府部门一直在研究建立既适应科研特点,又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科学基金和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机制,如实行“基金制”和“课题制”等管理方式。但是,由于受旧的管理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制度不够协调,整个财务制度并未做相应改变。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制度方面。管理制度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在管理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制度滞后。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执行的各种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部分是前几年制定的。随着财政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科研单位逐步实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等,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规范和细化支出项目。但是,现有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是针对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制定的,办法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在执行过程中不易把握。另外,现行的财务制度也未做相应改变。如目前科研单位实行的是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现行财政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没有完全配套。
(2)管理办法多,执行难度大。目前,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执行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很多,如863、973、社会公益类、基础类、948、农业专项等,每一项经费都有各自的管理办法,差异较大。在支出科目设置方面不尽合理,有的项目统一预算科目;有的项目不统一预算科目;还有的项目预算科目设置与研究工作发生的支出内容不衔接。在成本支出方面有的可以开支人员经费和管理费,有的不行,造成财务管理和科研管理比较困难。
(3)管理制度监督不力。总体上看出,目前我国大部分科研经费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系统和机制,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执法不严,存在重复或缺位。另外,现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支出内容作出规定,但是缺少强约束规定,造成超范围支出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
2.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预算编制的依据不科学。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项目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活动的全部成本。经费预算规定的支出条款与完成项目的实际支出内容不能完全相符。科技经费管理部门在确定科研项目预算时,总是认为承担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已经获得了部分财政拨款,如科学事业费。因此,政府再拨科研项目经费时,就不按全成本拨款了。
另外,申请项目的主持人在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时,绩效预算意识薄弱,主要是凭经验估计,与财务部门结合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信息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导致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经济合理,小支出、大预算、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时有发生。
(2)预算的约束力不够。一是表现为科研人员的预算法律意识薄弱。预算一旦通过合法程序,具有法律效力,不得更改。但有些科研人员缺乏预算法律意识,对科研经费管理需要遵循的有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了解较少,在预算执行中有的科研项目随意变更预算,有的调整预算支出结构。二是表现为科研人员缺乏预算执行的意识,认为预算编制是要钱,只要经费到位,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导致在科研经费支出中,有的项目没有按批复的预算执行,有的没有按科研项目的进度执行,决算与预算差异较大。三是财务部门的控制和监督力度不够。预算批复书一般由项目主持人保管,财务部门只是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很难对科研经费的预算进行控制和监督。
(3)缺乏绩效预算。绩效预算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争取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目前我国绩效预算尚处于试点阶段,大部分科研项目经费还没有实行绩效预算,因此,绩效预算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管理手段方面。科研单位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但目前会计电算化有一定局限性,很难满足现代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
(1)数据处理模式简单。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代替了手工记账,缺乏对科研经费相关财务数据的分类统计,以及对数据中所暗含的经验和规律进行深层次处理和分析,因而不能有效地体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也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2)财务专业性强。会计电算化使用的是根据会计核算要求开发的财务专用软件系统。系统按照会计科目生成借、贷、余三栏式账簿,并据此编制财务报表。现行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科研人员不易掌握,削弱了利用财务信息指导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控制的作用。
(3)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由于财务数据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一般单位实行财务局域网络环境,与外界网络物理分离,使科研经费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
二、建立科研经费科学管理机制的措施
通过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保障科技创新,就必须向管理要效益。科研经费管理就是在管理政策的指导下,制订项目经费预算,根据管理规定和课题合同监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费支出,在项目验收结题时对经费进行决算和处理结余资金等。科研经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承担人和项目承担单位三方利益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科研经费科学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科研经费。建立科研经费科学管理机制,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使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必须制定和完善一套适应不同性质研究工作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经费管理办法。
(1)修改和完善现有的管理办法。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适应新形势,尽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尽量统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尽量统一各类科研计划的预算科目。大力推行课题制,实行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对横向科研经费,科研单位要制定
相应的内部管理办法。在办法中要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支出范围、审批程序、资产管理、知识产权、控制监督等内容。
(2)贯彻落实管理办法,依法实施科研经费全程管理。一是要加强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对管理办法的学习,深入领会办法精神。二是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管理办法,保证制度执行。科研人员要严格按管理办法规定使用科研经费;财务人员要严格按办法规定对科研经费的每一笔支出进行把关,并按办法要求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对科研经费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督和控制。
(3)完善科研经费监督机制,实现经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是保证科研经费监督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建立科研经费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一是科研项目承担者、被授权或委托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机构,要按要求向主管项目部门汇报项目执行和预算执行情况,自觉接受项目主管部门的检查和审计,对检查或审计结果实行公告。二是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制、规范化的运作、严密的程序,保证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公开、公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提高投资使用效益。建立科研经费科学管理机制,要以强化预算管理为核心。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
(1)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预算管理的关键是合理制定项目预算,实事求是地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核算课题成本,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和预算标准。一是在国家财力不能满足科研单位基本支出时,政府主管部门应重新认识和定义科学研究活动的成本,为合理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大力推行绩效预算,要以上一年预算绩效考核情况,作为下一年编制预算的依据。三是提高科研人员预算编制的意识,实行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
(2)严肃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科研经费管理。预算执行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国家政策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规定,督促和监督项目承担人按照项目预算执行,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一是实行科研项目合同制。通过合同形式约束科研活动的行为。严格要求项目负责人全面认真地履行科研合同,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对违约的科研人员应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二是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执行。预算一旦通过合法程序,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更改。因此,科研人员要转变科研经费使用观念,提高预算意识,按批复的预算科目安排科研业务支出。
(3)加强预算监督和控制。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下,一方面开展项目执行中期检查,分析存在问题,对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引起的问题,要及时调整项目内容和经费;对挪用、转移资金等主观因素引起的问题,要及时处理,终止项目,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在项目结题验收终期要进行决算和审计,还要大力开展项目绩效考评,推广绩效预算。
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预算如何编,怎样保证预算的真实可行,做到既能保证科研课题计划的顺利完成,又能合理地节约使用项目资金,编好课题经费预算是科研课题预算管理的关键。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按照一般财务预算编制的要求,收入必须有经费来源,支出必须有计算依据。对科研单位而言,收入预算一般较易编制,因为按科研课题经费来源说,大体有申请国家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资助三项收入,在编制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时,自身有无自筹能力,能否得到社会资助都是可以预测的。而对支出预算的编制依据就遇到很大困难。因此,首先应研究确定的是科研周期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不可能像物质产品生产那样,从原料投入经过加工到产品产出,可以准确确定生产周期。科研活动是创造性劳动,是探索未知,就很难预测从开始到完成课题计划的准确研究周期,是一年内,一年以上,或者更长,都不好预期。然而编预算应该是有预算周期的。目前现行的办法,就是按认定的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来编制阶段性课题预算,在执行中随着课题研究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再者,就是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耗费、预算编制依据的研究。它不像物质产品的生产,每一件产品生产不论是物资消耗,还是劳动消耗,都可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成本预算可以按消耗定额乘生产量进行编制。科研课题研究的消耗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无法掌握它的定量指标。一项研究,谁都无法确定需要经过若干次的实验,就可以达到理想要求。应当说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科研活动也一样,这就更需要科研单位的管理者去不断地探索,逐步掌握科学研究过程对物资消耗和人力消耗的规律性,从而对科研单位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三,还有一个费用定额问题。前面我们讲的是物质、劳动量的问题,也涉及一些费用定额的问题,但是按照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对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现行规定,课题项目费用中,还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这其中除“管理费”规定“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进比例法核定”外,其他费用项目,因各个科研课题的任务不同,目标不同,周期不同,涉及科研领域不同,采用科研手段不同等,都是无法按定额编制,这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预算编制的关键。无依据的预算最多只能称为估算。所以认真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依据,不仅关乎预算编制准确程度,更关系到预算能否适应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预算资金能否保证科研计划的实现,也是搞好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特别是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的基础工作。
2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的执行问题
对课题预算的执行,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近年来出台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比如,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预算管理的主体,所有经费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科研财务及课题主持人的管理职责;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支出,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要执行预算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禁挤占挪用,严禁支付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等,并对实际执行中的预算调整,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办法的贯彻执行,对管好课题经费经费预算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使我们在预算执行中有了准确的执行依据。然而在课题经费预算执行中还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则是科研单位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即需要建立哪些内部管理制度,如何划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比如预算经费使用决策权、审批权,报销程序,核算办法,物资的使用与管理等。在研究所(院)领导、课题主持人、科研管理部门、物资采购供应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如何划分职责范围,如何加强协作配合等等,都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3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评价问题
对预算执行的考评,一般情况下是依据核定的收支预算,检查考核是否按核准的经费预算执行,在财务收支中是否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规章,预算执行结果能否保证业务工作目标的完成,以及所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在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效益评估的依据与参照物如何取得,一个课题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取得科研成果后,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什么为依据或参照物来说明,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科研课题和公益性课题,都是无法用经济、社会效益的大与小,高与低来评价的。再加上科学研究活动属创造性劳动的特点。课题效益评价也是关系到科技人员劳动价值的肯定,所以也不能笼统地说他们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来作为评价结论。因此,如何确认科研课题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依据,课题经费预算是重要内容之一。
4完善科研课题经费的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反映财务活动的基本信息,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准确无误的反映其财务信息,以适应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真正管理好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搞好课题成本费用核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关于科研课题成本费用核算,自1987年财政部、国家科委颁布《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就提出要进行科研课题成本核算,至今已经探索了20多年,其中包括1997年财政部、科技部重新修订颁布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科研课题成本核算,但至今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办法。为此,笔者也曾撰文等杂志上提出过一些办法和做法。然而,从制度规范的角度上讲,它只能说是个人的见解与设想,不能作为规范性制度去执行。所以,要加强科研课题经费管理,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课题成本费用核算办法,用制度规范科研课题的核算对象,核算项目及内容,核算方法等等,也是当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5总结
关键词:药检系统 科研经费管理 内部控制
药检系统担负着药品技术监督的重任,其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药品检验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建立、药品标准的制订和完善、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开发、药物质量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持以及培养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药检人才等,药检系统科研的特点决定了药检系统科研经费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药检系统科研经费的特点
(一)药检系统科研公益性强,经费筹措难
药检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同时,药检系统又要保持系统独立性,很难得到企业及社会的资助。以《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为例,该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13015.6亿元,其中企业、政府所属研究机构、高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占总体科研经费的70%以上。
目前,很多科研项目在申报时都要求配比一定的自筹资金,药检系统本身就是国家拨款单位,往往无法提供自筹资金。药检系统的科研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药检系统科研具有连续性,经费连续难
药检系统的科研水平关系着国计民生,但生物疫苗等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科研的研究及应用均需比较长的时间,经历长期持续的努力,而给科研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科研滚动项目往往以以前的科研绩效评价作为以后的科研项目申报的前提,对药检系统的科研项目申请很不利。
(三)药检系统科研经费使用与科研拨款的不均衡性
在药检系统的科研经费中,材料费和测试费占很大比例。材料费主要用于实验前期进行实验原料购买,如果是动物实验,还要购买昂贵的动物材料。而目前国家科研拨款是每年按照比例下拨,并不考虑行业特点。目前国家科研拨款普遍存在着签订合同时间长,经费下拨晚,但结题审计考察的项目经费执行的时间范围又完全按照合同签订时的规定,这就导致经费实际使用时间缩短。既要完成科研任务,又要符合科研任务合同书里规定的执行时间,实际执行中会导致经费未到账,项目就要先启动。有的科研项目若有合作单位,在经费到账初期,在给合作单位拨款后,往往项目余额都不足以支付仪器设备款。
二、药检系统科研经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来源不统一,规章制度各成体系,预算各有特点,统一管理难度大
虽然国家的《意见》指出要把各类科研项目进行整合,但这显然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药检系统科研经费来源主要包括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公益类行业专项等;药检系统科研经费的主管部门也因此延伸至科技部、农业部、国家基金委等;而国家各部委根据不同类别项目计划,制定了不同的管理办法。不同科研项目管理政策具有差异性,预算下达的侧重点不同,对预算科目的配比要求不一致,对预算科目间调整的要求不一致,给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同时,药检系统作为事业单位,还要遵守国家出台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种种规范。比如差旅费、出国费、会议费、培训费的申报和使用上要遵守国家规范标准,在资金结算上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强制目录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因此,药检系统科研经费管理既要根据经费来源遵守各自的管理办法,又要按照国家规范对明细科目的支出进行经费控制,才能做到安全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
(二)重结题审计,轻日常管理,缺乏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近年来,科研经费腐败比比皆是,国家开始大力整治,对科研经费监督检查越来越频繁,对课题财务验收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比如,有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可能要迎接不止一次的财务验收审计,而财务验收标准也往往提高到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率达到科研预算的90%以上。与此同时,财务验收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实行一票否决制。
目前,科研项目负责人已经意识到项目财务验收的重要性,一些大型的项目结题验收前还一般会召开结题课题财务验收会,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科研财务人员进行针对验收培训讲解。但科研项目负责人在日常科研管理过程中,与财务人员沟通很少,往往在决算审计时才想起与预算对照,结题前才忙于找财务人员调账,预算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另外,国家对科研的中期审查和经费审计已经常态化,有些项目参与单位多,需要延伸审计,每次审计都需要复印大量的原始财务凭证,提交财务决算,审批加盖单位公章,重复的工作流程加大了财务人员和课题组成员的工作量,也加大了监督审计成本。
(三)缺乏复合型科研人才,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目前科研经费管理的基本流程是:立项申报―预算评审―签订合同―经费下拨―立项管理―经费使用―结题验收―结余经费管理。
这一流程要求课题组成员既要对科研项目内容有充分了解,又要掌握国家对科研管理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而药检系统的科研人员既有国家规定的检验任务,又忙于完成科研任务,很难有精力顾及其他。在预算阶段,科研人员虽对项目内容胸有成竹,但对科研预算指标向经济预算指标的转化不够了解,会影响预算执行过程。而对国家新出台的财经政策不够了解,就会影响预算申报结果。比如国家新出台的出国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都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经费标准,在申请预算时,需要按照国家的新标准进行申报。如果按照别的标准申报,一则可能由于违规不获审批通过,二则也对日后预算执行不利。而填报决算阶段,科研人员因为对财务知识的缺乏和对财务报表理解的偏差,常有填报错误的情况。
财务人员精于会计核算知识,能及时掌握国家新的财经政策,但对科研管理整体流程很难控制,对科研项目内容不够了解,也很难掌握每项科研经费的预算详细内容,无法良好履行对经费的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如果由财务人员申报预算,则是闭门造车。如果由财务人员编报决算,财务人员因为对科研经费开支的实质内容和项目运作过程不了解,会有按照会计科目填报,结果不够准确的现象。
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
根据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药检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与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现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应以健全规章制度作为基础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单位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尝试涵盖单位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按照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明确对科研直接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探索包括课题组成员绩效奖励、间接成本分摊标准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间接成本分摊标准的确定比较困难,药检系统进行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水费、电费等可以尝试通过计算使用仪器设备的时长进行分摊。
梳理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环节,确定风险点,对科研经费的收入、转拨、调整预算、支出、结余资金的管理中的风险点都应做出明确规定。
(二)实现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应以信息化作为重要手段
国家的《意见》提出要建设覆盖全面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单位应该参照此思路建立内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平台以项目信息库为核心,把各部门联系在一起,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完成对科研项目的从预算到监督的全方位管理。
实现国家科研项目的,本单位申报科研项目及科研项目的立项、分配、收入、对外拨款、使用、结题全过程均在信息平台上操作实现,既可以对科研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又可实现纵向考量。将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物资采购部门、纪检监督部门联系在一起,各部门都全程参与到课题从申报到结题的过程中去。计划财务部门可以设置预算预警系统,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全过程控制,科研项目负责人在信息平台上能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实时查询,对经费执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科研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纪检监督部门也能通过平台对经费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查询、分析,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由审计监督变为日常管理。
(三)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应以预算管理为核心
以预算编制、预算上报、预算审批、预算下达、预算执行、决算审计为核心建立对科研经费的管理。
从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开始,就要有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发挥各自作用。科研人员从科研项目内容和科研任务的角度提出需要的经费范围和金额,财务人员参照国家现行政策标准编制预算,科研管理人员从科研政策和科研管理整体方面进行控制,保证三方充分交流信息,既有利于各方提高预算管理意识,也有利于各方对彼此工作重点进行了解,实现科研项目预算的合规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也能为将来的预算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研项目预算下达时,应由科研人员把科研预算指标转化成经济预算指标,再由财务人员把经济预算指标嵌入到科研经费核算控制中去,实现对预算的信息化控制,从源头防止预算超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除由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加强预算控制外,还应规范预算调整程序,通过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批程序实现对科研预算的整体控制。在决算审计时,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应联合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共同完成财务决算报表。
(四)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应重点控制收支管理
种种迹象表明,只有对科研经费收支管理中的重要风险点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障科研资金的安全。
药检系统科研经费使用中占比较大的除了仪器设备的购买,就是材料费和测试费。严格仪器设备的政府采购,逐步对试剂耗材实行集中采购,建立测试合同价格共享机制就是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劳务费、专家费也应重点控制,一方面严格原始票据审核制度,审核劳务费、专家费支出与科研项目相关性;另一方面严格劳务费零现金发放制度,保证科研经费资金安全。
另外,《意见》指出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这三项经费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不突破总支出即可。国家虽给予了一定灵活性,但这绝不意味着对这三项经费可以随意使用。除严格审核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与项目的相关性外,经费执行时还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五)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还需关注资产、采购、合同等方面
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应重视科研经费所形成的资产,加强日常管理,对资产执行定期盘点制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规范,政府采购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仪器设备、会议费、飞机票等,印刷费也进入了政府采购范围,科研项目中一般都存在印刷费,也需随着国家政策而逐步规范。
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确定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严格合同的签订,防范无效合同,严格审核结算时间、内容与合同的一致性。
(六)科研经费内部控制需要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综合水平
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各级科研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重点进行财经政策、科研规章制度的培训;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要日常化,加强对国家现行科研政策的理解,统一政策理解,统一报账审核,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报账统一规范,提高会计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英,刘增顺,王艳,张瑞,李冠民.药检系统科研成果特点[J].中国药事,2011,(8):794-796.
[2]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
[3]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EB/OL].
[5]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6]肖明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基于内部控制理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169-171.
关键词: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建议
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油田公司十分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因此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审计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各油田公司的科技经费来源有国家拨款、集团公司拨款、股份公司款项和企业自筹。拨款包括科研项目投资性拨款、科研项目费用性拨款、科研机构经费拨款。对于油田内部各二级单位来说企业自筹包括油田内部下拨和所属各二级单位自筹两部分。科研经费支出主要用于科研项目计划实施、科研机构运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与维护和科研人才培养,包括科研机构支出和科研项目支出。本文主要探讨油田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的各类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一、科研经费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科研课题的立项审计
1.科研课题的立项依据的充分性:科技项目管理部门是否组织了科研项目预审会议,是否对已经列入计划或已经实施的科技项目进行了预审。
2.审查所有申报课题是否都进行了开题论证,开题论证是否由相关专家进行,课题的研究方向、基本方案和方法是否正确、合理;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研究人员是否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已经批准立项的项目是否都签订了科技开发合同。
3.科研项目如需与外单位合作研究,承担单位是否在开题设计报告中明确外协内容、目标、合作单位及经费预算,在合同签订后组织实施。检查合作方是否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掌握有关核心技术、履约能力较强、资信良好的企业、院校或科研单位。
(二)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审计
1.科研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否依据计划任务书制定科技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进度、人员等。承担科研课题的单位是否落实项目人员组织、所需设备、实(试)验条件和HSE管理等,保障科技项目实施。
2.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是否组织专家对承担单位科技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承担单位是否依据外协合同约定督促外协单位履行合同义务,顶起对外协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三)科研经费的管理及使用审计
1.确定年度预算和实际发生的科研经费金额,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经费金额,拨给所属科研单位的行政事业经费金额,事业经费的管理、使用和核算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2.年度科研项目计划是否有经费预算,经费预算是否有依据;从各年计划及实际运作角度来看,科研经费总额是否与科技发展中长期计划相适应。
3.各科研项目是否编制了经费预算,预算内容是否合理、完整,是否纳入了科研项目计划,是否有审批程序;经费预算调整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审批程序。
4.科研项目管理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及内控制度。获得成果的项目奖金提取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经过审核确认。
5.科研项目经费是否按进度或计划拨款,资金是否到位;各项经费支出是否真实、合规、合理。
6.科研项目经费是否按项目进行核算,费用归集是否正确,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乱挤、乱摊现象,是否存在与其他费用项目混淆问题;项目终结时是否进行了财务决算,是否有结余经费,结余经费存在形式和使用方式。
7.科研项目经费在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划分上是否准确,形成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是否已经纳入单位的资产管理,核算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资产流失现象。
(四)科研课题的验收及成果管理审计
1.检查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是否依据计划任务书和批准的计划任务调整意见,在科技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组织验收。验收程序是否符合公司规定,验收内容是否完整。项目验收内容是否包括:计划任务及主要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成果与创新、对外协作研究情况、知识产权与技术有形化完成情况、成果应用情况及前景评价、科技经费决算及使用情况、项目组织管理综合评价情况等。
2.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是否及时提交验收评价报告及验收归档资料,经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对验收评价报告审核确认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成果登记,并完成验收资料归档。
3.成果管理。科研项目是否进行了成果验收或鉴定,应该申请专利的成果是否已经申请专利。同时依据项目任务书要求,审核项目实施是否达到任务书要求,结合项目成果分析项目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投入产出情况。项目涉及油水井措施实施时间及见效期,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统计措施效果,以便更好的评价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此外,对于未达到项目任务书目标或未按要求时间完成进度的项目,分析原因,找出症结。
二、科技专项经费审计中应把握的原则、方法
(一)把握科研经费审计内容和重点环节
以科研项目支出为重点审计虚假项目重复申报,虚增预算支出,挤占挪用科技项目经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达到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科研经费的效益、效果审计为重点,审计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是否转化为科技成果,是否转化为生产力,是否存在浪费科技资源的问题。
(二)把握在总体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1.围绕项目管理、计划管理、经费管理等,全面了解和掌握科研经费的各项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以此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2.围绕科研经费预算分配使用等环节,全面掌握预算分配及管理使用情况。从年初预算批复、分配入手,审计科研项目主管部门管理使用是否合规、及时,分配的科研经费是否合理、合法,二级单位对科研经费是否按预算严格执行。
3.围绕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上报审批等环节,检查科研项目立项是否严格按规定程序运行。
4.围绕科研经费管理环节,审计科技资源的宏观管理是否存在管理分散,部门分割,缺乏权责制衡机制,缺乏跟踪问效和绩效考评机制等。
三、科研经费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在科研经费管理审计中发现, 挤占科研经费的问题普遍存在, 导致科研经费流失和科研成本失真。此外个别项目在立项、审批、预算经费、核算方式、外协手续及项目验收中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科研经费发放各种补贴、奖金。某单位无依据发放各种补贴***万元,发放奖金***万元。
2.公共费用分摊人为因素较多,无法分清单个明细项目的实际承担额。
3.科研项目外协费用超标。2012年油田公司分四批下达给11个单位科技项目累计94项,金额共计***万元。当年实际决算金额***万元,其中外协费用支出***万元,占当年预算经费的31.89%,占当年实际决算金额的57.04%。
4.存在跨期核算科研经费。某单位2012年某项科研项目结算中,经查凭证附件发现,均为2011年实施的项目费用,总计费用***万元。
5.普遍存在按照合同金额挂账,提前核销项目经费现象。2012年12月某项目付某单位技术服务费***万元,合同签订日为2012年12月11日,起止时间为2012年12~2014年5月31日,该项目当年只是进行了部分前期准备工作,技术服务事项并未真正实施,但技术服务费***万元当年已经计入费用化研发支出,并在年底予以核销。
6.经费预算编制和审批不严谨,存在个别科研课题预算金额与计划金额、费用核销表金额不一致以及对经费预算审核不严,导致经费预算明细表与项目预算总额数据不符等问题。
7.项目验收工作滞后,跨年项目多。某单位9个完工项目,虽然发了验收通知,但有关部门至审计之日还没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某单位当年有6个项目未组织实施,全部跨年。
8.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由于审计力量所限和科研项目类别多、行业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审计人员未能全面和深入地开展科研项目建设及其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的审计,有的只注重审计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忽视了科研经费效益和效果的审计。审计监督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还没有得到有效、充分的发挥。
四、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力度
对二级单位科研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开展定期检查与抽查来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科研经费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经费使用的效益性、科研设备购置和使用,以及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进行重点审计。
(二)加大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管理审计
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过程和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视,必要时,开展预算编制情况审计和实施过程的期中审计。项目预算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从实际出发,以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跨年科研项目,建议对其实施年度决算审计,以便监督科研专项经费的实时使用效果,及时发现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预算不真实、未按预算运行等问题。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审计部门人员结构
油田公司科研项目与油田生产经营息息相关,具有类别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需要配备了解地质、工艺、财务、生产管理、预算等专业素质强、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目前因受审计人员知识水平限制,存在部分领域无法更深层次涉足审计,使审计结果受到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逐步了解和掌握与油田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知识、规章、制度等。
关键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加强规范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3-0176-02
科研经费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无偿拨付的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科研经费管理是对研究和发展活动进行财务监督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经费管理是对经费所投入目标的预算、分配、使用和实际物化效果进行调节的动态过程。科研经费若想充分发挥作用,还离不开合理的经费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协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一、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必要性
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提高、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科研单位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工作。
二、当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主要有:
(一)重立项,轻管理
在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申报立项,轻视经费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就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甚健全和有关领导及具体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不自觉,从而使得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应有的效益,造成了很大浪费。
(二)重经费,轻资产
如何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和怎样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争取以最少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科研经费管理的宗旨和目标。单位注重课题有经费来源及保证课题顺利展开,但对于课题经费支出中购置的资产产权不明晰,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是现在科研机构的一个普遍现象。
(三)重成果,轻执行
目前“课题制”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科研单位声誉,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定了相当宽松的政策,在课题执行支出范围上随意性大,经费使用项目不规范,势必会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经费支出。有的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如大量的复印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笼统模糊的“办公用品”费等。
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管理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财务部门应和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单位领导的积极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宣传《会计法》和《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以帮助科研人员形成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与配合支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无论是纵向经费还是横向经费,只要是属于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其科研经费都应归属单位,并且接受单位的经费管理,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保证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财务核算的准确规范。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令,维护财经纪律,无论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切实掌握国家财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规定。课题实施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长按规定支配经费的使用。课题组有责任执行相应部门的管理规定,包括财务制度,有责任按要求完成上级下发的各类报表。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明确资产所有权归属
科技经费按使用计划购置的仪器设备单位在800元/件以上金额的固定资产必须进行固定资产验收登记入账后,方能报销冲抵项目经费。用课题研究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一般归课题或子课题依托单位,必须纳入课题或子课题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在科研活动中,严格审核,杜绝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和保养不善现象。
课题因故终止,必须经归口部门批准。课题终止后,依托单位和课题责任人应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决算报表及资产清单,剩余经费(含处理已购仪器、设备及材料的变价收入)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规范支出项目、加强执行监督
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各种科研经费专项管理的规定,承担科研经费的核算、检查工作,并监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1.要加强经费来源预算的管理。课题申请人在编制课题预算时应当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课题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科研项目申请立项阶段的经费预算,必须按照全额预算的管理办法,实行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内的全成本核算管理。立项后,课题经费必须汇入单位财务指定账号。经费统一由院财务部门负责帐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截留、挪用。
2.规范报帐流程、加强财务监管。课题经费由院财务统一管理。每次的经费使用,须由课题组长按规定上报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核实,然后到财务部门审核后签字报销。经费使用审批程应为:课题组长审定一科研管理部门签批一财务部门审核一院领导批准。
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经费管理。要按照会计法规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各项支出应当符合项目合同的约定及有关科研政策规定,有关票据及清单应当符合财务管理规定。批准使用的项目经费,须由该项目负责人和另一主要参加人员签字证明。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监督课题组特别是课题负责人严格执行项目预算。
财务部门除了做好经费决算工作和盈余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外,更要加强财务监督,一是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如对与科研和开发有关的凭证、帐簿、报表进行审查,是否有超预算范围的支出,有开发价值的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是否按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合理地组织收入;二是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有滥用经费、挪用经费等不合财务规定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制裁措施。最后要注重财务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其中的绩效审计工作,认真分析和评价某一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形成报告,呈送有关部门。
3.规范课题项目支出范围。建立健全经费支出预算体系,合理编制课题研究费支出预算。课题负责人有权全面掌握经费使用情况,有责任按照国家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内支配使用,在课题被批准结题前,不得用于与课题无关的任何支出。
科研经费的主要使用范围包括:(1)科研业务费:加工、测试、计算、租用、分析费;检索查新费;打印复印费;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学术交流和技术咨询;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的差旅费;交通费;人员费;临时用工劳务费;课题管理费(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如现有仪器设备使用费或折旧费等);成果鉴定费;结题费等。(2)消耗性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标准品、器具等消耗品购置费;实验动植物的购置、种植、养殖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3)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运输、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4)协作费:与外单位协作承担的研究试验工作,严格按项目合同书中的规定比例从科研经费中支拨付。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科研项目经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促进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从国家专项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确保科研经费高效使用,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1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些单位认为,既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很多办法,单位只需遵照执行,没有必要制定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即便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照搬国家部委的制度,关键环节只做原则性规定,没有结合单位实际细化完善,真正地发挥作用。
1.2预算编制不科学
经费预算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基础材料,预算编制关系到项目的立项和执行。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够严谨,预算执行“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单位对预算编制重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争取项目,走后门、拉关系,一些项目未经评审已经内定,他们认为项目已经确定了,预算编制就是走形式。第二,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差,预算质量不高。有些单位经费预算主要是科研人员编制,财务人员参与较少,一些科研人员对政策理解不足,仅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有些单位虽然财务人员参与了,但是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与科研部门缺少必要的交流,缺乏对项目研究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如农业季节性特点)的整体把握,编制的预算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执行。
1.3经费执行与预算脱节
经费使用中预算执行随意、超支、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人认为项目是自己争取的,经费可以随意支配,发生虚列支出、超范围支出。有的单位领导私自挪用项目经费弥补办公经费不足,造成项目经费流失。财务部门只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正常报销,无法做到预算执行有效控制;二是项目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执行时无法与预算匹配;三是项目资金到位时间晚或科研人员工作滞后,临近项目结题时经费支出比例过低,为防止资金收回,科研人员突击支出;四是项目时期长,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预算无法正常执行。上述原因造成经费预算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作用,给社会服务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4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责任不够明确,经费管理中财务部门和项目执行部门相互脱节,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制衡,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其次是经费预算和执行缺乏有效监督。预算编制没有具体部门和个人监督,预算编制的质量完全依赖编制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经费支出通常由科研人员自己把握,财务部门只是会计核算,没有进行监督和约束,外拨经费、结余资金更是缺乏监督。最后是审计力量薄弱,内部审计多是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支出过程中的问题,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严重缺位。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违规风险低,违规使用项目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1.5经费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重视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如劳务费支出明显超出合理标准、高于市场价格购置仪器设备等问题,由于支出项目属于预算内容,并且报销手续完备,审计一般难于发现。另外,目前我国评判科研项目完成的标准,一般是对照项目实施目标检查,但实际上,为了顺利结题,很多单位都存在数字造假的现象,如虚报推广品种和面积,虚报培训场次、参加人员等,这些问题很少被关注。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更是评价的空白领域。忽视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必然影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造成科研项目的高成本、低产出。
2完善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费管理的需要,应当建立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即由上级部门组织,科研部门、财政部门、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统一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此外,建立合理的收入机制,适当提高人员经费、间接费用的比例,扩大间接费用的核算范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发创新,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以及弥补日常经费不足。
2.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项目经费规范管理的根本保障。首先,应在遵循国家相关制度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单位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包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和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机构职责,强化课题组长负责制,加强预算的审核,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其次,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细化经费管理流程,认真查找风险点,建立控制措施。加强支出的审核审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支出集体联签。实行资金支出动态管理,加强经费支出的跟踪检查,实行项目执行的验收和评价监督。单位要积极确保制度的落实,加强制度的宣传,使科研人员充分了解自觉遵照执行,使制度落到实处。
2.3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科学化是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应在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科研部门按照项目目标和任务提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科目和概算,财务部门按照财务制度和预算编制要求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对概算提出修改建议。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相互补充,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维护预算编制的严肃性。
2.4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管理
应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控制,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各类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督,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经费开展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对支出真实性严格把关,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确需调整预算的,及时履行报批程序。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经费实时查询机制,使课题组和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支付与项目实施进度相适应,实现经费高效规范管理。
2.5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评价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二是加强科研经费的审计,重视经常性审计,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在单位内部对课题组人员、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公开,对非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单位应对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甲.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研究,2016(7):55-56.
[2]刘菁.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经费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