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8篇

时间:2023-03-07 15:0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核心素养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

篇1

由于近年来缺少一种教师终身与进修的机制,缺少一个客观评估教师素养的完善体系,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等日益突出,再加上高考竞争,年轻教师素质得不到均衡,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低质量的生活,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明天。

如何使高中语文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亟须提高。

在新的课程背景,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较强职业道德标准,如要明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的“平等的首席”,是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来,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热爱语文、有事业、有责任感外,还必须做到:

一、要有的语文理念。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不仅仅在课堂宣读教参中的答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要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加强合作。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语文教师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美学、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笔者以为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层,最基层的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普级教育知识,这类知识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干一切工作,学习一切专业的基础,这一类知识是非专业的普通知识。上每个人知识无论多么渊博,多么艰深,曾垒起多么高、多么尖的知识宝塔,它都是离不开这个坚实的基础。第二层知识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它百科知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语文《不钟山记》涉及到地理学,讲霍金涉及到物理学,讲《琵琶行》涉及到音乐等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第三层知识是和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它能提高人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选择和指导。最后一层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金顶――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教师从师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语文老师还需有一定的语文教科研能力。教师还应是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这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才能完成由“教师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语文教师要有较强教学的管理能力。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管理。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语文教师就是教学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的管理就是实现学生语文活动的自动化管理。语文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剖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采用不同的教法,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综合研究等多种,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

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要求,除旧布新,用新的思索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学生指导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掌握和运用教育技术。

篇2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已的评价,老师有时一句不以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多说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你很有潜力”,在学生考试前多说两句“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自信就是力量,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局大的能量,最终后进变先进,失败变成功。

我班有一位同学,平时不爱提问也不爱发言。在上《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分析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其他同学都结合课本内容谈了胡屠户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趋炎附势、爱财如命、嫌贫爱富……只有那位同学在座位上轻声说了一句:“其实胡屠户也并不全是坏的。”他的这句话引来了一片反对之声。甲学生说:“胡屠户这个人,眼里只有钱,范进没中举时就是‘现世宝’中举了,马上会有钱了,就是‘贤婿老爷’这样的人,还会有好的一面?”乙学生也表示:“胡屠户这个人,只要看他抓银子这一场面,就足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了。”

在众多学生都发表完了自已的看法后,我微笑着对他说:“你的想法不一般,我想知道得更具体一些,你能说说吗?”那位学生低着头轻声说:“我觉得胡屠户也不是无故骂范进,他把女儿嫁给了范进,但范进却养不起家小,时常还要靠他,而且常常让全家挨饿,有这么个女婿,当然骂他,这是恨铁不成钢啊!”他说得有道理,在他说完之后,我给了他热情的掌声,同学们也投去赞赏的眼光,那位学生的自信得到肯定,使他受到了鼓舞。自那次之后,他的自信心越来越足,提问发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事实上学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都注重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

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充实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锻炼其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务之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抗挫折能力。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我为了让学生适应议论文这种文体,掌握它的论证方法,进而学会说理,在班上搞了两场辩论比赛。辩论前把题目要求及应准备的材料告诉学生,指定八位优等生分成两组作为辩论的正方与反方,把其余同学分成两组,分别为参加辩论的同学找材料。

同学们在找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论据收集的方法,在辩论中懂得怎样突出论点、说明事理。第一场辩论由于准备不足,学生一时无法适应。第二场辩论大有进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

为了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古诗词,我搞了一场古诗词朗读比赛,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在朗读中要求学生口齿清楚、诗句朗读流畅,读出情感。教师在点评时做到重表彰、重指导,赞誉中等生和差生的优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后来搞的名著知识竞赛,采取报名参加的方法,结果大多数学生报名参赛,连差生也敢于自愿报名,迎难而上,最终,这次活动也获得了成功。

三、进行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有这种状态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自我约束——意志。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意志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意志总是以情感作支撑,情感乃是意志的推动力。由于语文自身固有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困难,意志顽强的人会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者就会知难而退。因此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等),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习学生自周围的典型,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食粮,磨练意志。

篇3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四点:第一,语言构建及运用;第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第三,审美的鉴赏和创造;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语言是贯穿始终的一种文化,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是帮助高中生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整个高中语文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了解语文课堂的学习任务,以及自己必须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则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而为其语言构建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语文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升,并且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让学生具备欣赏文学文字的能力。语文鉴赏是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通过这一素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设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改变传统教学工作制度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局限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中,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效率提升进程缓慢,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成果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受到国家的中高考制度的限制,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教学工作制度,导致高中教学体现出“应试化”特点,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将“识记”作为获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只是盲目的记忆。想要建立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就必须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1]。以某省实验高中为例,该高中的某个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教学大纲中的必学知识以外,还会定期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且单独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尝试着叙述、表达课外读物文章的中心主旨,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下次阅读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从而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实际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时,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通过加大与学生间的互动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在于坚持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模式设计中,如在采取情境教学模式时,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定场景,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以文章中各角色的角度出发进行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識内涵。在学生切实融入到文章情境中时,能加深他们对语文阅读知识的印象,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切实贯穿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措施。

(三)采用任务教学法

篇4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语文教育现状概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已不容质疑,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教学效果,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一下途径入手。我们的教育要以高尚的思想引导人教育人,以美的作品感染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关键词】语文教育现状 概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教学效果 要以高尚的思想引导人教育人 以美的作品感染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 职称论文投稿 职称

【正文】

语文教育现状概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已不容质疑,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教学效果,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一下途径入手。我们的教育要以高尚的思想引导人教育人,以美的作品感染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召唤,有道德指导,有文化有品位高素养的,有法律意识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现代化的教育自然要有它进步的一面,进步不是只在外在的物质,我们要的不只是外在丰富的物质条件,我们要的更是内在的充实,对未来怀着美好而崇高的憧憬的积极的一代新人。

而这些都不能离开我们的语文教育,而我们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在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学生,如何用我们的真情打动人,以我们的学识引导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且现在的孩子独立意识尤其强,要求更多的自我空间,但这同时,也有更多的心灵空缺,需要我们的教育去占据,心灵这地方,你教育不去占据,其它东西就会去占据,所以我们要的教育是可以打动人心的,深入孩子内心的教育“。动人心者莫过于情”,我们的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很微妙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所面对的是独立的个体,看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们的灵魂都会为之欢欣雀跃,会会心的微笑,尽管每代学生都是那么成长起来的,但是我们还是会为之倍感幸福。因为从学生那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过去。那是教育者莫大的欣慰。那是我们老师最为得意的地方,是上帝对我们教育者无价的无形的奖赏,一切外在的奖励在它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那是属于我们师生见间不可言传的秘密。2 改进应试教育中某些不足之处2. 1 发挥我们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的积极作用。日本学者香山健一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进步基于差别。单调就是死亡,再生于对比之中。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境界,我们的智慧就将冬眠,与此同时,生命力、行动的欲望也将沉睡。追求单一的心理,使人类贫乏。它从共同事业中抹去了每个人的独特因素。“”一切向平等方面迈进的社会,在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有出现动机麻痹的危险。”[]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好地方,但是人文性的东西有时候是不宜细化的,也不容易解剖的,审美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模糊的朦胧的意境,更多的时候靠我们的形象思维去感悟,去把握。不能够像以前上课那样把所有的语文课上得就是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分析所谓的写作特色,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云里雾里的背诵。

【文章来源】/article/43/6394.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5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核心素养;“文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1-0020-02

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仿佛如无解之题,令语文同仁忧思连连。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权威出炉,一时间,教育人每每言必称“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应如何落地?该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又应如何实现?当我们还未厘清这些上位问题时,写作教学早已不可避免地被置于“核心素养”下,探索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好在,吴勇老师及其团队一直行走在写作教研之路上,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扎扎实实的成果,不断给出自己的答案。本专题五篇论文就是他们对这个“难上加难”话题的一些思索、践行与回答。

吴勇团队将儿童写作素养的总和凝练为“文心”,在教学期待上,盼望“儿童带着饱满的‘文心’上路”,以让儿童写作核心素养逐步落实。

一、基本结构的假设

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儿童写作应养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什么?基本结构如何?作为直面儿童的一线语文人,要让素养落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是断然绕不过的。正如吴勇老师文中所言:“写作素养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要素,如果不对其中的关键要素做出清晰精准的定位,那么儿童的写作核心素养培塑和发展,将会成为一个笼统而模糊的空中楼阁。”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论上的争议,达成实践中的共识,吴勇团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给出了假设。

1.静态视角:基于三维目标的架构。

“第一维是写作态度,包括写作动机、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写作习惯,这是儿童写作发生和维持的动力源泉。”其直指作文教育的原点――写作教学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第二维是写作知识”,主要包括“语体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是儿童写作的能力支撑”。需明确的是,核心素养下的写作知识是指处于知识最内层的、最易迁移的写作策略性知识,它才是学生写作由知而能的真正桥梁。

“第三维是写作思维空间,贯穿于取材(观察)、立意、构思、表达、评改全过程,这是儿童写作关键经历。”此维度是积累、表达与思维的合力,是作文核心素养的重心所在。

三个维度合而为一,形成儿童写作素养的立体空间结构。反过来说,明确了这一基本结构,或者对这一基本结构的厘清和表述过程,可让一线教师更易确证,作文应该“为谁教”、应该“为什么教”和应该“教什么”。

2.动态视角:基于“四层表达”的架构。

“四层表达”是吴勇团队基于实践逻辑的一种思考。如何让素养由“知”而“行”?如何保持静态J知和动态践行的关联性、持续性?基于此,又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架构:写作意识的鲜明与饱满、写作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写作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写作语篇的鉴赏与评价。

首先,在表述上,表征为内容与要求的统整,利于明晰教学内容与任务。

其次,从逻辑上,符合“唤醒意识―明确知识―思考表达―鉴赏评价”的一般教学流程,利于清晰教学步骤与方法。

最后,每层各有特殊,之间又形成梯度,互相叠加、渗透、融合,形成一种富有弹性的流动结构。要说明的是,把“写作意识的鲜明与饱满”作为第一层表达,旨在凸显其既作为素养形成的起始点,唤醒“文”,又是素养形成归宿点,归于“心”,“处于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最中心位置”。

难能可贵的是,吴勇团队试图基于长期的潜心施教,凝练出每一层的教学内容或操作程序,如写作知识的两种“得”,写作思维的三层“模”,语篇评鉴的四个“度”。在实践篇中,四位老师进一步针对不同层面的核心素养的形成给出了实践明证:王宁从“涵养意识”层面,提出了四种策略,化虚为实。“发展思维”层面,汪璐璐从四个观察维度,介绍了多种提升观察感悟力的策略;罗刚淮则阐述了三种发展言语思维的实践探索,皆切实可行。徐俊从知识、实践、态度三个维度阐释了评改力的生成前提、形成过程和助推力量,试图尽快让学生“懂得评价”。

“四层表达”的动态结构,可使一线教师更易确证,作文应该“怎样教”“教的效果如何”。

二、素养落地的实践追索

除其他四位老师的具体阐述外,吴勇老师还规划了素养落地的四个教学通道。

1.最为旗帜鲜明:“明里探讨写作知识”的教学通道。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说法,致使写作知识被误解,甚至被放逐。反思之余,吴勇老师高举写作知识回归的大旗,发表了《精准知识:习作教学走向实效的必然之路》《精准知识:释放习作教学的生产力》《精准知识:习作教学“教”的着力点》等系列文章,亮明观点。“明里探讨写作知识”,尤其是精准知识,逐渐成为其团队教研的鲜明主张。

操作中,他们强调知识的学得与习得并举,尤其是在学得思路上主张“教什么(知识)”,就“练什么(知识)”,就“评什么(知识)”,强化知识运用中的明确、集中和一贯。并在不断的、螺旋式的写作实践中,“让写作知识与儿童的写作兴趣激发协调共进,让写作知识成为儿童写作核心素养发展的根基”。

2.最为推崇:“真实情境语用训练”的教学通道。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作为学校的作文教学来说,如果忽略了这种“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那么写作知识和技能就会成为一种堆积,会堵塞“文心”。因此,设计真实情境时,首先应着眼于“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将这种情境置于学生的智力上、情感上、道德上;其次才从学生成长实际和育人需要的交叉点上着手设计。如此,这一通道才能真正被普遍借重。

3.最为真诚的呼唤:“持续不断涵养意识”的教学通道。

“写作教学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写作意识和写作态度,这是一个儿童的‘文心’之核,关乎其写作核心素养的健全和生长。”为此,吴勇老师不惜篇幅从蓄积兴趣、给予信心、磨炼意志、培塑习惯四个方面详加阐释。看似重笔在虚处,实则更显其真诚地呼唤重视之心。

要说明的是,通道三“学科融合推动认知”的阐述,虽意在突出学科融合中写作的工具性价值,但从举例来看,还处于浅度融合阶段,这主要受学校综合课程薄弱、学科壁垒固化所拘囿。

篇6

一、群文阅读是充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1.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都是以之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学,它利用文本集群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来指导学生展开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这要比单篇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教读《阿房宫赋》,为了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赋体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教师增选王粲《登楼赋》、苏辙《墨竹赋》、欧阳修《秋声赋》等与之构成文本集群,通过“精读+略读”的导读模式,围绕赋体文体式章法、语言修辞等层面来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并开展名句活用、好句赏析、佳句改写、辞格运用仿写等多样化的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2.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单元结构的教学,文本集群教学要比单一文本的零敲碎打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教学更强调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思维深度的提升。

教读《跑警报》时,教师选编了一个文本集群——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其中包含有《五味》《手把肉》《故乡的食物》《昆明食菌》《四方食事》等,组织学生阅读,围绕“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来展开研读探究。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获得如下认知:汪氏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风俗人情、知识考据、人生哲理三方面,而汪氏美食散文的人生哲理又表现为对和谐、宽容、宁静的诗意生活的崇尚。在群文比较阅读中求得共性,即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这是训练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可行途径。

3.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相较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托文本集群的内在有机关联,更集中地落实审美鉴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例如教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一诗,教师针对该诗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选择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杜甫《吹笛》等诗歌构建文本集群。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甫的“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些都运用了通感手法,化实为虚,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诗人把笛曲名(如《关山月》《梅花落》等)拆分,提取曲题中的名词,诸如“关山”“月”“梅花”等,将之转化为意象,与其它实在意象相融,构成虚拟的场景,生动地传达了听曲的体会。这三首诗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而侧重点各有不同:李诗表达的是去国怀乡的悲愁;杜诗传达的是羁旅漂泊、感时伤世、怀念故园之愁;高诗抒发的是战士的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

4.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据其高度聚合力的单元结构优势,在围绕某一共同点的基础上,经由文本纵横比较阅读与探究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例如教读李密的《陈情表》,围绕如何正确认识晋武帝的“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展开探究。将其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以及《晋书·孝友传·李密传》构成文本集群展开比较阅读,探讨两文忠孝思想的内涵。通过开展课堂即兴辩论、课后随笔写作等方式来理解《陈情表》的陈情艺术,认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二、读写共生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

只读不写,只写不读,都无法真正夯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必然要贯穿读写共生的实践过程。读与写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双翼。“读写共生”实践,意味着写作话题源自阅读活动,因读而生写,因写而促读。读一个文本集群,写作对象可以是针对多个文本之间相互联系而衍生的规律性知识,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特色。

“读写共生”实践活动中的“写”,要写些什么?可以是篇章写作,如基于文本内容的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文学短评、专题研究论文等;也可以是片段写作,如基于语言积累的句段仿写、赏析、评点等。

“读写共生”,强调读与写的相辅相成,若就活动侧重点而言,又可细分为读而写之写作,和为写而读之写作。前者指向深化和细化阅读的写作,后者是指向写作技能的阅读能力训练。教读《阿房宫赋》,为解决知人论世的问题,教师引入互文本《唐才子传·杜牧传》供学生阅读,设计一道读写结合的训练题,阅读《唐才子传·杜牧传》后,试用80 字左右,以“杜牧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概括;再引入两首咏史怀古诗——唐代胡曾的《阿房宫》、清代丁尧臣的《咏阿房宫》,让学生以书面文字简要评析两诗主旨的异同;又让学生扩展阅读《上知己文章启》,让学生以“简要分析本文主旨”的论述题来写一段阅读体会,进一步明确杜牧写作《阿房宫赋》的意图。这样的群文阅读,于读中写,以写促读,其交互并进的活动过程涵盖了信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价性阅读等实践活动,这一系列的“读中写”,是偏向于对主文本《阿房宫赋》的深度理解的。而若基于《阿房宫赋》的“借古讽今”的史论笔法,让学生学习借鉴这种讽喻性构思来写作议论文,则是主要指向写作技能的写的训练。

篇7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1关于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但此处的语文素养的意义与地位并不十分明确,直到21世纪初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后,教育界学者纷纷对语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雷实认为,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罗晓辉则认为,语文素养是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2]。郑新丽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面的修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3]。综合众多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和建构语言,发展与提升语文思维能力,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时展要求的必备的素养即为语文核心素养。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与塑造其人格为基础,着眼于时展要求,决不能脱离社会,建造“空中楼阁”。另外,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也就是理解清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关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社会互动”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著的《社会学》,后被拓展到教育领域当中。社会互动理论(So-cialInteractionTheory)包含了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其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主要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以及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维果茨基认为,社会互动是智力发展的关键,与能力强于自己的同伴交往是使其进入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最好办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认为,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其与“中介”之间互动的质量[2]。这类教学模式一般认同的思想是,人的自我意识来源于社会互动,智能发展与社会历程关系密切,而知识就是在个人与团体的经验操作和互动中不断重组而产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并非真正的教育,社会互动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与身心发展规律,更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指导学习,更强调认知、思维、情感的统一。

篇8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 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开题地点:

       主持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 王楼乡中心校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宣读本课题立项通知书;

       (二) 课题主持人 进行开题报告的阐述 

       (三) 课题组成员张深锋代表发言

       (四) 梁园区教研室副主任张振军、梁园区王楼乡一中高级教师刘立建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评议发言

       (五) 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对该课题提出建议要求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 5000 字以内,(可加页)。

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 万字。

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群文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出现正好适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视角,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并逐渐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师对于群文阅读从接触到逐渐认可,再到不断探索追求进步,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农村中学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源于农村中学的一些局限性给阅读教学带来的难题,在农村中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显得尤为急迫。

( ( 一) ) 阅读量严重不足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405 万字,但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农村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差异大,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给学生补充的课外读物少,而且留守儿童比较多, 学生缺乏阅读的良好资源与环境。

(二)缺少指导,不知如何阅读 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孩子从小就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更不用说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亲子阅读或者阅读指导。在学校,教师授课时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被切割被肢解,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和知识,也缺少持久的感悟,至于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的训练更无从涉及。

(三) 缺少思考和运用

学生虽然课内习得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不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仔细一追问就会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背记阶段,而对于文本的含义主题完全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

总之,针对农村中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探索,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思考力,积蓄语文素养。

2、以研究教学策略为契机,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

3、建立符合农村学校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反复实践摸索,形成一个针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强、可评估、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社会资源,协调构建以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群文阅读资源库,通过学校群文阅读的研究和推行,辐射带动以家庭为核心的群文阅读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学生群文阅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 读素养提供可行路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二)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缺少阅读技巧和阅读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三)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他们都在群文阅读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标都指向了语文课堂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群文阅读进入课堂阅读教学以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等。

2012 年 11 月重庆大礼堂举行群文阅读研讨会——“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大陆教育先进地区在实施群文阅读实验,“ 群文阅读 ” 已逐渐走进课堂,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研究在群文阅读课的形成目标、达成途径、实施措施、教师指导、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突出,而且针对农村中学实际情况开展的群文阅读研究相对较少。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 容 1 1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了解当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群文阅读在教学层面的症结所在。

2 2 . 农村中学 群文阅读相关理论的建构 探讨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建构符合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框架与体系。

(二) 重难点和创新点 :

重难点:研究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有效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上。

创新点: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而且距离城区较近,在夹缝中生存,学生流失严重,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能从农村学校和学生本身的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内容注重有效性;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到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们本次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的内容,我们主要采用:

1. 理论文献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筛选整理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材料。

2. 问卷调查法 自编调查问卷,对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通过结论分析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3 3 、 个案研究法 对比较典型个性化教学案例进行汇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清晰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4 4 、 行动研究法

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从而找到优化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5 5 、 经验总结法 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6 6 、学习成果展示法。

将阶段性经验成果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在批评指正中反复修正,加以改进。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 4 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6 年4 4 月 — 2016 6 年6 6 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进行课题申报;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队伍;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教师的分工。

第二阶段:

交流学习 阶段 (   1、设计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现状; 2、在实际研究中,课题组不断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完善阅读教学新模式,归纳运用教师教学策略; 4、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学习。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反思和困惑交流。

第三阶段:实践验证 阶段 1、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完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2、及时发掘、提炼包装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术报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课例等,召开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3、开展班级读书会。利用课内进行交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

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阶段 ( ) 1、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编辑“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与电子成果等 3、申请结题,完成结题工作 七、成员分析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二)课题组成员:王修涛 张深锋 石俊英 毕明远 1、 :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过区级论文《 浅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受美 》,并多次参加优质课活动,有市级优质课《老王》,区级优质课《咏雪》,区级群文阅读优质课《文字中的成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负责课题决策,课题总设计、总调度,具体是确定研究方向,协调各研究个体,并进行课堂实践。

2、王修涛: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省级论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区级论文《精心点拨学生的思维途径》、《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负责理论分析、督察指导,修改和审定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具体是查找、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材料,督导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结合我组研究进展和实际操作,修改和审订理论内容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3、张深锋: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撰写区级论文《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发表文章《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通过研究的不断推进,时时修订研究成果,保存这一过程中的材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4、石俊英: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市级论文《浅谈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区级论文《浅谈高校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施措施》、

《创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负责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材料的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5、毕明远: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区级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教育》,发表过区级论文《阅读回归本真-纯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研究经验丰富,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

负责材料收集及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6、杨藏: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在虞城县优质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多次参与虞城县的征文活动并获一等奖,善于组织材料,组织学生活动。

负责材料的归档整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等各项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优质的课例、教案,制作成光盘。

2、撰写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九、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语言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瑞平.创新教育论[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叶建英.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4]俞玉萍. 漫步大语文的教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4 [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J]. 2013.06 [6]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课题负责人签名: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 字以内。

张振军主任、刘立建老师听取了课题主持人 老师所作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并了解了该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及准备工作,经认真评议,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培养阅读能力,积蓄语文学养,具有实际意义。

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评价等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队伍。

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研素质,爱好学习,求知上进,为了本次课题,研究了多本教育理论书籍,多次向主管领导请教,并向其他群文阅读课题组学习,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完全有能力承担此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他们的专业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认可,多人多次参加过课题研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本次课题中,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明确具体,非常得当。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课题,课题组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资料准备,阅读了大量书籍,鉴于学校实际情况,老师们在市区图书馆办理了多个借书证,不断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购买和查阅了多种网络资源,有相关著述、视频资料等,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总体呈现多样化,有优秀的课例、教案、论文、经验总结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周边区域的群文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给予了课题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并号召其他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配合课题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保障。

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一致同意 老师主持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期开题。同时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避免单一化,力争高标准完成课题规划的研究任务。

评议专家组签名:张振军 刘立建 2016 年 10 月 10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 字左右(可加页)。

(一) 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

在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我们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并在网略上搜集大量信息交流学习,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性,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还是不够高,因此在评议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读了部分理论书籍,并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进行理论提升,将二者结合,争取有更大更快进步。

(二) 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 由于老师地处两个校区,交流不便,在总结和信息交流方面不够及时,导致各项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对钱在学校拉了网线,并建立了微信群和QQ 群,及时将大家的思想看法进行交流,明确了各项任务,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三)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横向的,纵向的,宏观的,个性的,避免单一化。

课题负责人签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