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3: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归园田居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生物教学;古诗词;影响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草长莺飞”等一系列的生物现象上,写下千古佳句。而生物学科教授的生物学的一般现象和规律本身就蕴含着无限诗意,因而在平日的教学中,在分析、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学情分析,同时将与生物学相关的诗、词、歌、赋穿插于课堂,解析背后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的同时,品诗人的情,悟诗词的意,不仅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诗词的引入,可以在课程导入、重难点解析、练习设计等方面体现它的价值。
一、在课程的导入中,适当运用古诗词,易使课堂荡漾一种美的韵味,并及时牵住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授“藻类植物”时,引用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为开场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简单的几句就勾勒出江南春天的美丽,学生在体会这首熟悉的诗词同时,设问:春天来临时,澄碧温莹的江水,就像是天空般湛蓝。那么,江水为什么在春天泛起了绿色?
短小精悍的诗词,美中充满韵味,以古诗词为引言,使课堂透着一丝文学的韵律美,集中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丰实性。
二、将古诗词融入教学重难点的解析,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深化
例如在讲授“生物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时,吟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句营造的归园田居的意境,易使生活经验缺乏的学生联想到劳动的快乐,田园生活的安逸,在这种意境中,话锋一转:归隐生活的陶渊明,在南山下种豆,可豆田杂草茂盛,豆苗稀疏,为什么披星戴月的耕作,仍出现“草盛”而“豆苗稀”的景象?
此时诗词是一种载体,借助这一载体,发掘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从而在知识的迁移与学生的自行探究中,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
又如,在讲“食物链”时,与学生同吟辛弃疾笔下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并结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引导学生写出一条食物链。学生凭借小学自然课中的点滴记忆,写出食物链,再以此为教学对象,从学生的书写中“生成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通过层层解析,步步引导,最终将诗词的美定格在教学的难点,使其不攻自破。
蕴意深刻的古诗词,意味深远,悬念无限,利用它的深邃解析教学重难点,易增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如同章回体小说的“悬念”,在学生质疑、思考、讨论中,使美的诗词与教学重难点完美结合,有效呈现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在美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深化。
三、在练习中引入诗词,变换试题情景,引发学生注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自然现象,不是由温度引起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群言辞就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又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
也可设置生物学科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诗、词、歌、赋,让孩子们沐浴在诗词的意境中,体现课程的整合与渗透。
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古诗词的美,尊重古诗词的韵味
古代文人墨客善于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来直抒胸臆,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诗人眼中的生物学现象,以及表达的情感,是教学的细节。
例如,引用李商隐《无题》中提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结合昆虫变态发育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会发现春蚕的“死”,只是化蛹,变态发育中的一个阶段,并没有死。诗人对春蚕发育的过程一定了解,也知道春蚕吐丝作茧化蛹的过程,而在诗中只是托物言志,夸张了蚕的“死”,而对春蚕无私奉献精神的赞誉才是诗词本身的主旨,因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辨析,不能让学生产生怀疑和误解,影响诗的内容和韵味,毕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但在中学生物教学的课堂中运用古诗词,它的美,不仅体现在意境的美、语言的美,还表现在情感的美,但在生物教学中,不能过多过滥地使用,既要让学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惊喜和期待,又要避免“岁岁年年花相似”的淡然和漠视,而应因地制宜,适时巧妙地加以运用。
在教学中,品读古人含蓄委婉、意境深邃的诗词,品尝古人千年佳酿、绵香醇厚的思想,不仅是穿越时空与古人的对话,潜移默化间也在塑造着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能力,渗透着人文精神,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调动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使古诗词折射的美真正体现在生物教学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科间互补学习的意识,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4-55
[2]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初识《定风波》
第一次接触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选修教学是要有别于必修教学的,至于区别点在哪,当时的认识就是选修当然侧重与“选”,所以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上,主要凭个人喜好筛选相关篇目。在“新天下耳目”这一板块就选了《定风波》《江城子》《卜算子》,预计两课时。
从诗词教学的常规角度考虑,初定《定风波》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是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是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中首先围绕文本研习: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体现出怎样的性情?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轻”?
3.“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是“料峭”的,而作者却是“微冷”,怎么理解?此词是不是他酒后的自我宽慰?
最后重点探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他要归向何处?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究:1.归朝廷。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最后加以总结“归去”——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知人论世论
课后加以反思,虽然课堂能紧紧结合文本内容,从练字的技巧出发,结合词人形象来体悟其中的情感,但实际上对课文难点的处理上,学生关于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一无所知,问题的设计完全是教师为了设置难点而设置,因此,大多数是教师的说教或者说是灌输,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阔达、旷达、乐观等字面上,无从深入实际上也无法深入。这种为了解决难点而故意设置难点的教学,看似重难点突出,教学相对完整,实际上已经完全违背了学情。
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对苏轼本人缺乏应有的了解,由此看来“知人论世”很有必要,这是探究的基础,是观察和思维的基石。当然,我在课前已经补充了“乌台诗案”的相关资料,现在看来,这一材料有其相对独立性,案例处在特定历史的特定阶段,这一事件也是苏轼人生某一阶段的案例,可以说这一案例只是苏轼宦海中的一滴,撷取这一滴何以认识苏轼人生的大海。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补充苏轼一生的宦海浮沉,了解了其一生的遭遇,方可知苏轼的旷达乐观的积极处世态度的渊源。
专题教学论
真正对《定风波》这首词有新感悟是在完成对《江城子》《卜算子》的教学后,教完这两首词,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是,《江城子》沉挚深永、悲凉婉切,《卜算子》隐约高远、冷寂执着,那么,《定风波》中苏轼的阔达与淡定的身影又在哪里?不同时期个人词风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细心观察文中的注释并结合苏轼的人生履历,发现《江城子》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丧妻十年后人生的又一次低谷,此时的苏轼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卜算子》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是苏轼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也曾涉及此事,说苏轼在涉案的当天,曾经推知自己小命难保,吓得瘫软在地,但即使这样,在幸免于难被贬黄州后,仍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定风波》是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的他已经被贬黄州三年,可谓历经人生的大风大浪。
笔者想到此,才真正认识到选修教学不只是“选”这么简单,或者说“选”已经是已知命题,未知命题在于“修”。苏教版选修教材应将其专题化,备课也应该是专题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材这种“专题”的设计,从实践背景上看,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从性质上看,它具有凝聚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专题”的凝聚性是建立所选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逻辑分类基础上的。“专题”开放性要求教师从整体考虑,大胆调整、整合。“专题”的探究性要求应改变过去学生依赖教师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再识《定风波》
鉴于此,第二年,苏轼词的教学首先着眼于专题教案,确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苏轼词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及其形成。教学重点是《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中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是《定风波》中“归去”的理解。教学过程中,重新调整三篇课文的教学次序,依次是《江城子》《卜算子》一课时,《定风波》一课时。
【关键词】影视 高中语文 教学
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要优于教师的教案讲解。影视有着多元综合特点,是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是现今人们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引进影视艺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实际需要,结合课文观赏影片进行教学,这将会使教学过程获得极大地张力。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影视引进高中语文教学,妙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影视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完成相关的文本解析,然后观看电影,调动学生情绪,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教学活动,足以展示了影视的优越性,明证了影视是教学中极为可贵的外物凭借,巧用影视可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当收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幕时,文本中感受不到的贾府的气派一下子鲜活地展现在眼前,画面上让人感受到了贾府这簪缨世家的气派:奉皇帝之命“敕造”的宁、荣两府,皇帝御笔所赐的“荣禧堂”的匾额,室内的陈设,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处处都表现出贾家不同凡响的尊贵地位。在这种直观的影视镜头中,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何会那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的小心谨慎。此情此景,令我们不禁为这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的孤傲才女掬一把同情泪。一组组影视镜头,使作品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使学生深刻感悟了课文内涵,生动地感受到了作品的艺术美,获得了精神的陶冶。
二、运用影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艺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人的感官。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正是人体视觉、听觉的延伸,它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场景,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笔者首先引入了《渔舟唱晚》的古筝名曲,再配上一幅幅与诗歌意境相契的影视镜头,画面以古画为主,色彩偏于冷色,都与田园相关,力求与诗意契合,极力达到静、淡、雅。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诗文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获得心灵的净化。
三、运用影视提升名著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水平。文学名著作为经受了岁月洗练的黄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选自名著名篇,可喜的是这些名著大多被改编成了影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将这些影视引进课堂,在教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本意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升华。
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便体现了这一特点:观看《老人与海》之后,学生更多明白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如何衡量,从影片中看到了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在世俗的眼光里,桑迪亚哥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看来,桑迪亚哥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英雄。由此深悟到: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坎坷,不向困难和厄运屈服,具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他便是成功者。
学习提纲的设计,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堂真正扭转为“少教多学”。《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综合这段时间以来的教、听、评实践,课堂学习提纲的设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就此谈谈我的一些初步探究和体会。
一、学习提纲设计指向一定要明确
学习提纲设计指向一定要明确、具体,否则,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失去方向,学习结果低效甚至无效。例如,教学《雨霖铃》时,一位教师的学习提纲从两方面设计,一方面是读,另一方面是品。在品这块,老师就列出一个问题:“这首词富有美感,你认为其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写出来。而欣赏作品之美,包括语言、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教师如此大而空的设计,尤其是高一学生大多不知如何下手,结果就是泛泛而论、不得其要。于是,老师总觉得学生不能写出他想要的东西,总是问:“还有同学要补充吗?”“难道再没有其他方面了吗?”“请同学们再想想还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美呢?”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直接明确指向设计,比如:请同学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语言之美、画面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甚至可以把人物指向明确到小组内。这样学生就明确知道自己鉴赏的是哪个方面,写起来就会有的放矢。同时,他们也通过每个小组的任务指向,明白鉴赏诗词优美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我个人认为,学习提纲设计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自身对教学目标定位指向不明确,对设问的原则不明了。所以,教师要静下心来细读、精读、研读文本,同时也要比较、鉴别、吸收他人对文本的认识。设计时一定要弄清楚每个问题要达到什么目标,设计问题要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出发,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空。“小”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小问题合起来解决大问题,学生才能入手去做。“实”是问题指向要具体、明白、准确,这样才能适度、有趣、有效。对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理解是:要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问题设计一定要明确,要单一。
二、学习提纲设计层次一定要分明
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学习提纲就是文本研读的线索,每个问题都可以看成是研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梯级。设计应该方向明确,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进,从而达到,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语文常规教学的过程是:整体感知重难点突破拓展延伸。例如,在《老人与海》教学时,我设计的学习提纲是:(1)在整体感知(包括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写出本文内容概述。(要求:不超过80字)(2)你怎么理解文中老人说的“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两句话?(3)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位失败者还是一位成功者?你是怎么看待成功与失败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第二、三两个问题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内容,“硬汉精神”,最坚强不可攻破的精神要义;第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位,以及在广泛要义下对此的辩证认识。
三、学习提纲设计难易一定要适中
设计的问题一定要适中。太难,学生无法解决,思而不得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思维倦怠,就会丧失信心,进而会放弃思考;太易,学生从文本一眼就发现、找到答案,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不到思考训练的目的。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提纲,才算成功的提纲。学生差异是很大的,有班级差异、小组差异,还有城乡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又有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多重差异。比如,一位老师在设计《归园田居》这一课学习提纲时,让学生结合“渔父”思想理解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之举。这个设计,在卓越班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并且能融合性地去解读。但是在普通班里,孩子们因为知识面,理解层次等的差异,在老师解释引导了好几次后,学生还是无法下手。尽管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提纲,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情况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能力范围的学习提纲,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纲层次要让不同学生都有选择回答的余地,既要抓住点,又要顾及到面,实现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其次,适中的“度”在我看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对学生而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感兴趣的、成为问题的。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老师在学习提纲设计中有“为什么说项羽是失败者呢?”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觉得这就显得过于刻板和教条,设计思想单一化,这样激发不了学生的思考热情,用已然的定论去提问,本身可能就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容易使学生思维倾向化。如果改成“你怎么看项羽乌江自刎之举呢?”见解就可能会丰富多彩,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这就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
品质。
有些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文学素养,然而课堂效果却未必显著。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缺少一份对学生的关爱。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教师,未必是学生喜欢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如果一个教师胸无目标,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志趣低下等,又怎能孕育出爱,怎能培养出个性活泼、思想健康、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学生呢?而高效课堂之美又何从谈起呢?因而,若想让美在语文高效课堂中展现,教师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更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教师应心存大爱,爱所有的学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教师在鼓励学生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应包容学生的缺点,并能及时给予纠正,使其树立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的心中装满爱,学生自然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间进行愉快交流,而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也自然高大起来。德才兼备的教师自然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这样的教师,何愁语文课堂不美,效率不高?
二、营造氛围,展现情感美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师要将自已的阅读心得和情感体验与学生一同分享,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语文课堂,学生的情感最容易被激活,激情导入有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引导学生鉴赏《湘夫人》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两次远谪后,爱国的激情如火焰熊熊燃烧。他行呤泽畔,满腹忧愁愤恨都化作不朽的诗篇,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没有破灭。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睛天霹雳般的消息击昏了他,秦将白启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庙宇和陵墓都被毁了!他决定回到都城寻找归宿,他蓬头垢面,昏昏沉沉,走了几天,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到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内心像巨浪翻腾起来,怀抱巨石,身向汨罗,留下千古遗恨。在《湘夫人》这首诗中,你能否找出屈原的遗恨?”当求知与求学的情感被激活,学生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阅读这首较为难懂的诗歌。良好的教学氛围触及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愉快、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深情诵读,大胆想像,自由论说,倾心感悟。师生一同走近屈原,理解屈原,敬佩屈原,崇拜屈原,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怎一个美字了得?
三、因材施教,展现个性美
因材施教,是教育宗师孔子乐于施用的。其教育理念之超前,实则令后世教师钦慕。几千年来,传承文明的教师一直在践行着这种教育理念。面对复杂学情,教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传道,受业,解惑”,“一刀切”“满堂灌”,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要求相同,势必效果不佳。“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而有些学生起初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但又有时靠不住的。高中生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影响学习的因素也很多,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就会前功尽弃。因而,若使课堂教学具有效性,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因材施教。在教授《赤壁赋》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同学,理解文言文内容较为困难,组织他们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二组同学已具有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阅读面较窄,引导他们在翻译的基础上,借助参考资料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三组同学能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并阅读广泛,理解能力较强,向他们推荐了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时所创作的作品,让他们探究苏轼的人生哲学。一节课45分钟,“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高效课堂标语)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因材施教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当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学生的个性美闪现了光彩。
四、拓展阅读,展现思辨美
著名近代教育家先生倡导学生自读,而自读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只满足于完成教材的授课内务,不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拓展阅读空间,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束缚,理解能力也会相对较弱,更难具备思辨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引起共鸣或争辩,体验人生美感,感悟生命的厚重。再通过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思辨能力。学期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篇目,甘作配角,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归园田居》后,可深入探究陶渊明的“隐居思想”,查阅陶渊明代表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园诗》、《归去来兮辞》和与此相关资料,拓展阅读空间,掌握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了解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学生“会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讨论产生了不同观点,形成“对峙”局面,围绕“陶渊明的隐居是否消极遁世”展开辩论。既理解消化课文内容,又开阔视野,对文章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思索辩论过程中,深刻了解了陶渊明人性的光芒。因而,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真诚鼓励学生,公正评价学生,热情肯定学生,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于拓展阅读中,展现思辨美。
五、及时反思,展现创造美
当前,更多的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师和学生层面都有体现,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从教师层面来看。从教师层面来看,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存在缺陷,也就是说,一部分教师认为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应该按照大纲和课程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较注重诗词语句的巩固,思想内容的概括,问题的回答,却不够重视阅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促进作用;第二,一些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足,许多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围绕教材、教案和教师参考用书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并没有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需要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素质;第三,一些教师不能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技能。也就是说,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使用通读,提问,再读,回答等这样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2.从学生层面来看。从学生层面来看,同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长久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就是怎样更快的答题,怎样更准确的答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去感受阅读给其带来的快乐,也没有努力的从阅读中学习一定的知识;第二,对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也就是说,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对于阅读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第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压力大,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细细的品味阅读,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初中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时间让其静下心来自己的阅读,仔细的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而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之一。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建立阅读共同体。建立阅读共同体,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共同体就是通过师生共同阅读的教学活动组织,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反思,促进师生精神共同成长。构建师生阅读共同?w,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效果。教师需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营造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交流,对于经验进行分享。例如在阅读《冰心诗三首》的时候,还可以对于冰心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家校合作的形式,构建亲子共同体,不仅也可以拉近亲子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创设阅读环境。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高。教师在实际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阅读情境的创设目的,避免出现形式化的阅读情境。创设阅读情境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创设阅读情境可以吸引学生到课文当中,帮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将知识经验的不足进行弥补。例如在学习《海燕》的时候,学生对于海燕不够了解,因此无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和海燕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联系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3.课本延伸阅读。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部分文章都是通过原著的节选而构成。由于学生只能获得其中的部分信息,因此对于文章所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往往并不了解,对人物性格特点、文章主旨内涵也难以精准把握,容易造成无法理解文本,甚至误解文章的问题。对此,教师利用延伸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原著,不仅能够让学生实现拓展阅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积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深入的阅读指导和方法讲解,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举例而言,在讲解《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原著,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喜剧风格。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欣赏这组诗的其他作品,了解陶渊明的诗作风格,进而了解古体诗的知识,以及探究陶渊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平事迹。
4.思维联想阅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发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行活动的深入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思维获得发散,从而在更加宽广的阅读中获得积累。一般而言,联想阅读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首先是知识范围的拓展。也是通过文章所立足的某个主旨或具体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思考,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比如,在阅读《济南的冬天》时,学生会对老舍的写作风格、个人生平以及他在济南的生活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老舍在山东居住时写下的《骆驼祥子》,深入了解老舍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文学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阅历,依靠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再创造。由于很多文学作品在创作结尾时会通过开放式结局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也有的文学作品选为课文时也会因为篇幅等原因而删去原有的结局。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续写,让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在选入教材时,编者把原著的结尾选择了删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我们一家”回家后的经历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原著的结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充分地理解文章,实现有效的拓展阅读。
课堂教学境界的课题是教学艺术范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潜在课程的重要内容,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它是以教的境界为起点,以学的境界为结果的统一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创造者和始发者,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呼应程度是其标志。教学境界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其中以“热情活泼型”和“冷漠沉闷型”两种较为典型。在教学流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境界,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悦、喜好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学生则会产生焦躁、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显然,教师把课教活,学生把语文学活的“热情活泼型”应是语文教师矢志追求的至上境界。诚如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91年第10期)。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85年版)。“活”是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不同的教的境界产生不同的学的境界。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大多数课堂仍是“春风不度”:有的教师仍恪遵“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取分数”的功利观,行为短视,以“背书”和“念课”的记问之学为特征;有的教师死抱住“练为主线”的信条,把活生生的课文“放血剔肉”,幻变成一个个知识点,把课堂演变成拆拼知识点的“游戏台”;有的教师由越俎代庖式的“满堂灌”变成花拳绣腿式的“满堂问”,仅得活之皮毛……这样教的境界,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呼应程度或则死气沉沉,或则表面上轰轰烈烈,最终必然导致学生厌恶语文的情绪体验,产生学得死或不爱学的结果。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呢?我们认为本乎吕叔湘语文教育的“活”字思想,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的艺术化,实为语文教学的“执牛耳”之举。
二
考析“活”的教学境界,它往往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乐趣是活的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瀚海里遨游;乐又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还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学生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乐意为之,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不乐意为之,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古代的孔子是非常主张激发学生“乐学”的,他曾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充分说明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是无穷的乐趣。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教学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二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驰骋于课堂这个“舞台”上,积极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三是根据学生实际,努力挖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质,提高并创设条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用武之地”,真正体味到学有所得的;四是善于运用教师自身的感召力,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与学生同堂作文等。
2.情趣是活的关键。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活动无非是丰富学生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社会心理学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我们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年学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所以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角度讲,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情像磁石吸针般地吸引学生“忘我的投入”,使其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实上,语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如果教师情趣盎然,“未成曲调先有情”,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微妙的情感效应。如果教师课堂上纯然客观,不动声色,始终是一种“太上忘情”般地“背书”、“念课”的“零度风格”,必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为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挚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搭准他们的脉搏,知晓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以一位“谦谦君子”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师生毫无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师生共同观照与议论某一问题,使得学生的情趣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而且教师总比学生成熟,具有理性,处于主导地位,在整合课堂教学境界中释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这一点始终占据着学生的意识表层,能产生尊从的教育效应。
3.美趣是活的升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如一首清新的诗,一曲优美的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长期以来,学生不爱学语文,甚至不愿学语文,尽管教师费力颇多,但收效甚微。个中因素很多,而毁弃美的教育,无视教学过程的审美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挽救颓势,让课堂成为缤纷多彩的美的立体空间是很重要的。教育美学认为,教师应该按照美的规律,依靠美的魅力去陶养、吸引乃至解放学生主体。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学生期望教学流程处于活的状态,课堂中应时时有新鲜的音美、色美、情美的涌现。就教材而言,中学语文教材里遴选了大量文质兼美、底蕴富赡的作品,其“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同声,皆快于耳”。就作家而言,有为国举行惊天地、泣鬼神的“尸谏”的屈原,有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其闪光点,足可陶情怡性,塑造学生健美的人生。就教师而言,必须深入挖掘和灵活多变地传播教材的真善美,召唤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完善。在课堂上,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一切都充满美感,学生听课能生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美愉悦。再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创造条件,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感受教材美,自我开采美的矿藏,有如在深幽的境界呼吸醇醇清风,充分有效地解放、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去发现美、追求美,塑造美的人生。
4.知趣是活的保证。任何艺术门类都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首要特征是以认知价值为最大追求目标的。它要求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多的有效知识,这就要求教学境界必须具备知趣的特征。从学习心理看,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是赢得同龄人尊重的需要,还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和前途,他们都非常希望多学一点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创造认知的课堂教学境界时,要筛选有价值的知识,确定有效知识量,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陌生感”。如高中第五册诗歌单元,可用一根“悲剧”的线索贯穿其中,《诗经》两首包含了古代人民被剥削的悲剧,《涉江》是屈原壮志难酬的悲剧,《孔雀东南飞》是古代青年男女忠贞爱情的悲剧,《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怀才不遇的悲剧。这样的知识不是“老面孔”,有效价值大,能产生一种积极的“马太效应”。满足知趣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面的知识上,那些肤浅的显而易见的东西是不能给学生以刺激的,尤其是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深刻的思辨性和理性往往更能使他们折服。如讲《项链》,完全可以从哲学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探索名作家笔下主人公的命运,这更能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引起激烈的纷争,从而获取引人入胜的知趣。值得注意的是,获得知趣,不能仅凭全盘授与,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读写听说的实践中“生产”出自己的观点、思想。因为语文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思想观念的确立,都不能由别人替代。同时,师生交往,课堂知趣境界的形成,受学生知识背景的制约。知识愈丰,能力愈强,知识和才干的增长愈快。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如果脱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趣境界就难以形成,学生也难以成为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学生的知趣一旦得以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笼罩教师的七彩光环,心理学上称为“光环效应”,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知识的渊博和教艺的高超而增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和谐共振,教学活的境界往往能达到最佳。
5.语趣是活的津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津梁。教师语言具有魅力,能造成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理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如讲作文选材千万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围绕中心更忌“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运用材料可古今中外,五湖四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巧妙融入杜甫诗句,可谓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又如嘲笑那种缺乏主见,轻信他人议论而随便改变主张的“父子骑驴”的例子,批评骄者必败,颂扬锲而不舍,力争上游的《龟兔赛》的寓言故事,等等,都可使课堂语言闪射出智慧和引人入胜的光芒。语文教师的语言激活课堂氛围往往更直接,效果会立竿见影,所以当教学平实说明的时候,当进行抽象分析的时候,当学生情绪不佳的时候,当教学“起承转合”的时候,尤其需要教师用语言去调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呼应程度保持最佳。千万不可和尚念经,不看对象,更不能一味埋怨学生。当然老师的语言也不能旁逸斜出,游离中心,一堂课云山雾障,也会使学生恹恹欲睡。
三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1.有意性:思路的超前把握。有意性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这是“课前功夫”,“结茧”的功夫。由于教学境界具有可预见性,所以思路的超前把握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每节课精心准备和设计。备课不能一劳永逸,要常备常新。每次备课对教材和教学流程都要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和加工,精心写出“脚本”。“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设计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测,即通过思路的组织来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步具有较强的思维活动能力。思路的超前把握,重在揭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的思维走向,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应预先设计好一堂课的整体思路,设计、把握好学生考虑和回答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延展思路等。“遵路教学”就在于教师把课文的思路转化为教师的思路,再转化为学生的思路。于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意性:新颖的问题情境。课前准备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哲学家培根说过,蚂蚁在于简单的堆积材料,蜘蛛在于毫无创造的构建新体系,而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像蜜蜂一样,从花圃和田野里采撷材料,由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将其改造和变化。教师的课前功夫应该像蜜蜂酿蜜,能给学生提供鲜美醇厚的蜂蜜。具体讲教师要善于占“制高点”,捕“诱发点”,抓“发散点”,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如讲《祝福》一文,如果从背景介绍、人物分析,到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领着学生细嚼慢咽,必然索然寡味;若教师仅提一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寻找材料,印证观点,”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经过阅读、讨论、思考,悟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丽春之日——没了丈夫;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暮春之日——死了孩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鲁迅刻意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春天发生,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这是一个多么新颖别致的问题,它串起了课文的诗句、结构、内容、思想,引导着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审美把握和美学评判。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之轮亦在飞速地运转。
3.无意性:巧妙的暗示和空白。无意性即是刻意感觉的无意化,教师课前的着意刻画、修饰显得了然无痕,表现含蓄自然,看似无意为之,实则匠心独运,并无“书云亦云”的痕迹和嫌疑。这是教师从有意走向无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课上功夫,也是“破茧”的功夫。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是暗示手段和空白艺术。创造理想的课堂境界,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应该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一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显然,暗示的核心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换言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身体和心理,大脑两半球,只有和谐共振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着装、神情、声色,课堂的布景,音乐的选配,电教手段的穿插等,只有和教学内容相谐调,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授效果。达到教学艺术无意化的另一手段是空白艺术的运用。留白天地宽。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转引自张浩《有关阅读心理过程的理论现状》,《心理学新探》,1992年第3期)所以教学结构虚实相间,巧置空白,使学生的思路不被教案所框住而由其作“外向型”拓展,能更有效地发展其想象、创造的思维能力。如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板书中有意留出一片空白,结束语中有意留下一个“悬念”等。教师更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课文中“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计白当墨”的空白处,“以一当十”的凝炼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戛然而止”的结尾处,让学生去想象、联想,让其有发挥、创造的余地,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是空白艺术的创造者和导引者,学生都有一种“完型心理”,是空白艺术的充实者。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38-02
前不久,受铜仁市教科所领导的邀请,我负责铜仁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委工作,专门听取了10多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由于行政关系,也经常被学校安排担任其他学科优质课评委,特别是经常和我校语文组成勇组长在我们住宅区的“楼顶花园”常聊课堂教学艺术,感受很深。一堂好课虽然因学科不同有诸多差别,但有一个重要的共性——好课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的规划设计。
1课堂前奏艺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那么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振奋的内心状态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点体会。
精心创设情景设疑造悬导入。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刚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此时求知欲好奇心最为强烈,教师应抓好这一有利时机,使用恰当的设疑、激情、增趣的方法能很快把听众的心抓住,对课程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
2012年铜仁市首届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第一名,石阡中学秦波的《IP地址及其管理》理论比较强,可操作的地方不多,学起来有点枯燥,学生不易掌握。针对这些问题,他便这样来导入:
播放一段公安机关破案的视频文件,然后提问:以上这一段视频中公安机关主要是根据什么来破案的?
生:网络地址
师:网络地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IP地址(引入课题),它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性非常强,很枯燥,为不让同学去死记硬背,今天我来教大家玩一个我自己开发的小游戏,只要同学们将这个游戏玩“透”了,我相信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也就掌握了。
教师介绍玩法,学生开始“玩”,直接连接报错。
生:输入服务器地址。
师:刚才说要玩“透”,在玩之前首先就得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IP地址?
……
在把握教材的同时,还应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认知和学识水平,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冷场情况。秦老师从课程认识入手,透彻的分析课程特点和指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寻找合适的情景或活动亮点。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问题与游戏情境。这样的例子不少,我校一个物理青年教师查应波的一堂课(铜中网站有课堂实录),专门带玩具飞机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把老师“玩”得个第一名。我们如果能从心理上抓住学生,使学生具备充分而饱满的学习热情,活跃的课堂气氛就自然形成。倘若为了活动而活动,明显超出了学生的思考程度,只会使的课堂出现表面上的热闹,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不高,造成空有其“形”而无其“神”的结果。
用自然朴实的导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导语犹如一本书的序言,一扇门的钥匙,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提高授课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上海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来我校授课,课文是坡的《定风波》,讲课前他出示一张铜仁市导游图,然后说:“昨晚在铜仁宾馆宿舍里偶尔翻看“旅游指南”才知道坡也曾经路过铜仁……”(是真是假我现在也无法考证),这种信手拈来的东西加上自己亲切自然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我很佩服那些市场营销训练师的演讲技巧。以前铜仁有一位很有名的营销训练师,我听过他的一次演讲,其开场白是:“昨晚,我很晚才回家,在路过一处平房时,偶然听到两口子不知道为什么在争吵,只是隐隐约约的听到——我们为什么这么穷?我不想再过这种苦日子了,孩子以后怎么办…… ,听了这些话,我心理很是伤感,因为我以前也很穷……,同志们,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过穷日子!为什么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当然,这段开场白很可能只是演讲者杜撰的故事而已,但听起来确很像真实,演讲者巧妙的把自己放在故事中,用亲切、自然而又饱含激情的话语很快就抓住了听众的心,把大家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他的演讲中,我不得不佩服这种“抓心艺术”。我想,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用这种自然朴实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那该多好。功夫在课外,处处有智慧。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那么他们整堂课都会兴奋,思维也会比较活跃,不但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讲课,还能够积极思考,把心思全部放在课堂中,积极地探索知识。
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把最重要的信息首先传递给受众,满足受众渴望获得信息的需要。
记得很久以前我上《认识VB的代码》时,我预先设计制作了两个外观一模一样的按钮,然后让学生去单击这两个按钮,却得出了不同的输出结果。在学生为此感到好奇的时候,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按钮单击时会得到不同的输出结果呢?学生各抒己见却不得要领。这时我就直接抛出这节课的课题——《认识VB的代码》。这样既让学生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又开门见山地亮出了主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我们不能小看导语设计,虽然导语只有两三句话,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提问,但是如果你能在这上面花一点心思,精心设计一下,就会发现新颖的导语会发挥令人惊奇的效果。
2课堂驾驭艺术
一节课上的好坏,教学效果显著不显著,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有积极的、恰当的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的引导艺术!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将自己摆在组织者的角度,而不是讲说者。许多老师存在的困惑是: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课堂就难以驾驭。而“牵”着学生,心里就是觉得塌实,虽然讲的很辛苦,还是能让自己有成功的满足感。其实,我认为真正的自主课堂,看似学生在热闹的讨论学习,实际的控制权还是在教师手里。所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是学习的主动者,拥有课堂的学习权,却不可以具有对课堂的控制权。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板书艺术和教师的动姿艺术等等。
2.1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信息技术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超高速地发展。信息技术进课堂,各种新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堂。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屹立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最前沿,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巧妙设计任务,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尽量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得科学、合理,将各个知识点都巧妙的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模块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例如,参加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文程樟老师的《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就体现得比较充分,它是由一系列的小任务驱动实现课程进度的。他巧妙地设计了几个让学生很感兴趣的小任务:张三同学近来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听老师说,听英文歌有助于英语学习,他想听一些励志的或者爱情的英文歌曲,但是他却不喜欢摇滚音乐,试一试,是否可以帮助他找到一种高效的方法?……围绕这些小任务,学生饶有兴趣地在网上搜索查找,然后分组汇报,老师进行点评归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又优化了教学过程,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充分彰显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的“大教育”合作观。
2.3注入快乐元素。著名哲学家尼采说:“艺术是出场者的态度,艺术,是对生命的刺激”。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这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我曾听过成勇老师的一节语文示范课——《归园田居》。在课堂上,他教学生演唱费翔的一首歌——《故乡的云》,“在归来吧!归来呦”的歌声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心灵回归的感受,运用音乐、朗诵、图片等手段从听觉、视觉多维度激活学生的思维,遥感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构建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整个课堂,学生既饱满激情又充满快乐。
2.4用心琢磨和恰当地应用课堂教学语言。教师在叙述信息技术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和艺术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在 Word 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复制命令”不能说成“选定复制命令”等。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还要严谨、精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要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吐词要清晰,读句应分明等。
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并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慷慨陈词,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语言最能开启人的智慧,但要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格,避免为追求生动形象而流于庸俗、低级;精练、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富于节奏的语言,能给学生以较强的刺激,从而起到明显的教学艺术效果。
2.5掌握“应激”的艺术。应激即指教师对课堂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的处理。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这一课时,刚开始导入新课,有些学生就不耐烦了,“老师,我知道这节课讲什么了。”我反问“是吗?我问问你,讲什么?”“这节课不就是讲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老师,这节课让我们自由学习吧。”这时我没有粗暴地责备学生,而是想到: “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掌握了,有的没有学过(绝大多数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不妨让学过的学生当小老师。”于是我说“虽然有的同学已经会本课的内容了,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学过,我们就请会的同学给大家讲讲如何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好吗?”那个嚷得声音最大的学生被我请上教师机。他有模有样地学着老师平时上课的样子,一边操作一边解说,其他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课堂安静极了。讲解完,我大声说“讲得真好!”同学们热烈地鼓起了掌。我留意到他选取对象的时候都是相邻的文件,于是我提了个问题:“要对不相邻的几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如何选取呢?”同学们开始翻阅书本,讨论交流,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效果很好。面对“意外”,冷静分析,“顺水推舟”,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在出现的“意外”中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让“预设”与“生成”演绎出精彩课堂。
为了保持教学的流畅性,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设计作品时先进行思考和计划,例如主题、结构、方法等。若非必要,尽量少用课件,用真实的软件环境配合适当的板书进行教学。遇到学生机器故障时,若短时间无法修好,应果断让他(她)跟别的同学合作,以免浪费时间。
对课堂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①冷处理:即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等偶发事件,可先采取冷落的方式,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换元、转向的教育机智进行处理;
②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疏忽、不慎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小黑板掉落、扳书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学生哄笑、骚动等,应态度温和地承认失误,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进程的轨道上来。
③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乘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但要注意不要为此花费太多时间,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在对个别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时,要防止“顶牛”现象发生。
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教学中事先未意料到的偶发事件。是教师一切创造中最复杂的创造之一,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它限时、限地、限情境地要求撞击教师创造性灵感的火花。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3课堂结束艺术
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而且也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
例如,我在讲授完《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课时后总结到:“今天我们学的图像的简单合成是有缺陷的,很多同学也发现了图像中的人物是通过选框工具选定的区域,不能单独选取人物本身,即沿着其轮廓选取图像,影响了图像的融合性和和谐自然感。那么,有没有其他工具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就是我将在下节课给同学介绍的PhotoShop的抠像技术,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尝试一下其操作。”通过这样的质疑收尾处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想马上实践探究的迫切需要,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结课的的常用方法有:
①总结法: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个课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常用方法)
②发散法:即把教学过程得出的结论、命题、定律等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的掌握。(如一题多解、一法多用)
③假想法:指对课文作各种假想,让学生依据假想推断另外的结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可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余想不断)
④回味法:即在一堂课结束时,注意增添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象。
结课的艺术表现方法远不止上述四种。
结束的最佳方法是在一节课的末尾,将问题的论点、要点等简明地交待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问题的实质。它的过程大体分为: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四个阶段。
总之,上出“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实属不易,让自己上的课都能,哪怕是绝大多数的课能够称得上“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更为难得。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才有了我们的专业成长,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跃进:从有法与无法谈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课程教育研究》[J],2012.2.
[2] 黄新辉: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国教育信息化》[J],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