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电商运营助理总结8篇

时间:2023-03-07 15:02: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商运营助理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商运营助理总结

篇1

蒙68万元一条的广告报价和其助理5万元的月薪被曝出后,自媒体圈炸了锅。这行业还真是赚钱,然而赚钱的方式还远不止这一种。

除了广告,有人售卖内容月入500万元,还有人卖货每月5000万元流水,更有人通过卖号套现1.78亿元……

赚钱的方式依然不断在延展,付费圈子也是新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围绕微信生态提供工具服务的商家也相继获得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的投资。

2017年,自媒体们还能继续赚大钱吗?如何赚呢?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采访了新榜创始人徐达内、粉丝超过1500万的“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等十多人,总结出如下五个方面的变现方式,而每一种形态背后,都有自己的产生逻辑和准入门槛。

一、68万一条的广告是好,但广告之外的空间更大

在图文类自媒体广告模式中,“咪蒙”应该算是业界传奇了。据新榜报道,“咪蒙”头条报价68万元,栏目冠名30万元,底部Banner 25万元;二条软文38万元,底部Banner 15万元。

而据新榜创始人、“自媒体领域的百晓生”徐达内透露,大部分头部自媒体的头条广告报价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也正是因为有丰厚的广告收入,咪蒙刚毕业两年的助理也能拿到5万元的月薪。

不得不说,广告还是自媒体最主要的变现模式。然而,能拿到头部资源的是少数,“咪蒙”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大的商业成功,背后也是有原因的。据新榜报道,“咪蒙”公众号的粉丝数在1000万以上,头条平均阅读数是200万,次条平均阅读量100万。在阅读量背后,咪蒙在每次的文章标题上也有投入巨大的精力,每篇文章有近100个标题备选,在初步筛选之后还会放到三个顾问群投票。

但是,广告模式一直被人们诟病的是它和传统的内容商业模式并无差异,天花板低。早在2015年,吴晓波(代表头头是道投资基金)就召集被投自媒体人交流,他认为要把广告的份额降下来,做广告之外的事情。之后,吴晓波本人开始尝试付费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

事实证明,确实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开始做广告之外的事情。“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目前“十点读书”的付费内容收入是广告收入的2倍多。此外,“有书”创始人雷文涛也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目前“有书”的知识服务收费营收已经超过广告,占总营收的50%以上。

未来广告将是每个自媒体的变现方式之一,但并不是唯一。

二、月营业额500万的内容电商将越来越多

2016年8月,新榜联合有赞的一个报告指出,在新榜排名前五千的头部大号中,有1/7的公众号都在尝试内容电商,更有人可以做到每月营业额5000万元。

凯叔最早是央视财经频道的主持人,为了把自己讲给女儿的故事分享在网上,他创建了“凯叔讲故事”。粉丝越来越多后,开始有家长问凯叔选择的故事绘本在哪里可以买到,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凯叔开始自建商城卖绘本、随手听等亲子产品。

内容让自媒体人聚集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而在互动的过程中,自媒体人被赋予从未有过的被依赖感,而用户的依赖催生了付费,这是最朴素的内容电商逻辑。

“糕妈优选”和“小小包麻麻”是内容电商中的佼佼者。主创年糕妈妈和小小包麻麻的身份都是小孩的母亲,在备孕和养育孩子期间她们成了母婴亲子领域的KOL,众多年轻的父母愿意相信她们的选品,并希望能以最便捷的方式购买到,于是搭建商城成为很多内容创作者的需求,也催生了有赞这样的服务商。

截至目前,“糕妈优选”和“小小包麻麻”的月均营业额都在5000万元左右,而前者的最高单月营业额突破8000万元,最高单日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

有赞数据显示,从品类而言,内容电商以亲子、食品、家居、数码、珠宝首饰居多;从销售的商品而言,书籍、儿童绘本、儿童玩具、茶叶、纸尿裤、面膜、护肤品、锅具、彩妆、运动装、小数码居多。而关于内容电商的门槛,有赞CEO助理、资深运营专家冷面认为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核心能力:

1.电商运营能力。如果没有好的电商运营团队,不熟悉运营、促销、客服、打单、发货、售后服务,自媒体做电商,很可能被一次活动搞垮。

2.选品能力。产品与公众号调性、粉丝需求不匹配,会造成库存积压,且选品不到位会造成恶性循环,粉丝会在前几次的商品推荐中形成成见。最好是第一次小心试验,争取“开门红”。

3.供应链整合能力。自媒体非常擅长于内容运营,但对进货的源头、资质的把握需要招聘专业的人士来负责,不然,产品质量、产品交货期都无法得到保障。

另外,做内容电商有个前提,内容必须是读者需要的。目前在内容电商上收益靠前的几名,公众号阅读量都_到了10万以上。

而在未来,垂直细分的领域,尤其是传统大众媒介没有覆盖到的领域,将是内容电商的主战场,如亲子、母婴、服装礼仪等领域。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用户需要独家、专业的内容帮他们建立科学认知,另一方面他们也懒得去挑选,希望直接边看边买。时尚博主黎贝卡早已洞悉了这种依赖心理背后的用户心态:“并不是市面上缺乏这样的东西,而是他们根本就懒得选。”

有赞CEO助理、资深运营专家冷面笃定地认为,未来会有更多供应链公司进入内容电商,给自媒体电商提供货源,同时也将会出现大批月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自媒体电商。

三、“罗辑思维”的蛋糕将被分享,有人月入500万

用户付费,除了物质层面的消遣,还有精神层面的提升,付费知识服务于是诞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的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成为很多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基于移踊チ网和移动支付场景的内容产品将不断涌入市场,而罗辑思维的内容付费蛋糕也将会被瓜分。“十点读书”是较早尝试的一个。

虽然目前仍无具体的数据统计出有多少公众号开始尝试内容付费业务,但是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了解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插坐学院”“三节课”“笔记侠”“Spenser”等都在做知识付费,内容涵盖女性成长、心理学、职场、新媒体等方方面面。

而罗振宇甚至为了专心发展知识服务业务放弃了广告和投资业务,并与papi酱分手解约。

关于内容付费的尝试心得,罗振宇曾亲自讲述过有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头部的人和内容圈起来就能赚钱,但是后来意识到了问题,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被赋能,赋能到极端的用户就需要一个翰林院;

第二层次,在不同行业找到牛人分兵把守信息,如得到推出的《前哨・王煜全》和《吴军・硅谷来信》产品;

第三层次,把某一领域的知识做成新时代的版权级的产品。

罗振宇认为,用户更愿意为“版权型知识产品”付费。以《新华字典》为例,商务印书馆抢占了汉字字典这个认知后,其他竞争对手再难跟进。占领用户的认知将是内容付费市场竞争的关键。

因此,在某一方面占领用户认知的自媒体将会成为该领域最权威的内容机构,用户也愿意为此买单,而“罗辑思维”之外的市场正不断崛起。

四、入圈付费的社群将成为大V的变现利器

来自四海八荒的用户一起上了同一个人的课,需要找个课后讨论的场景,于是社群诞生。目前也有很多人开始经营自己的付费粉丝群,不过不是在微信上。

在腾讯投资的付费社群工具“小密圈”中,目前已经有5万个圈子而冯大辉所创建的“小道消息和他的朋友们”,成员已经超过1万人,用户进入该圈子需要支付256元。当然,平台方小密圈会抽取5%的入圈费用,保守估计冯大辉已经获得200万元以上。

除冯大辉外,前阿里运营亦仁的圈子“生财有术”不到5天时间就已经赚到了28万元。该圈子最初定价365元一年,每满100人入圈费上涨100元,目前已经涨到1065元一年。

小密圈不同于微信群的聊天模式,它更像是移动端的论坛,用户的交流是有主题、有线索的,用户也可以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加精收藏操作。在进入门槛上,小密圈创始人吴鲁加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除了自媒体大V,普通素人在小密圈也能获得一定的收入――一个英语老师在小密圈解答英语相关的问题,两个月获得1万多元。

五、上亿的估价售卖,落袋为安没毛病

如果你对内容创业这件事情不再享受,还有一个最轻松的退出机制既能让你免去日更的痛苦,同时还能从中捞一笔财,那就是估价售卖。

2016年底,发生了两起自媒体售卖案例:

“同道大叔”公众号估值3亿元售卖套现,主理者蔡跃栋获益1.78亿元;“李叫兽”被百度以近亿估值全资收购,作者李靖25岁成百度最年轻副总裁。

对于个人自媒体运营者来说,估价售卖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更多的头部自媒体还是会选择扩大团队进行公司化运作,通过其他变现方式获取利润,像“罗辑思维”“一条”“二更”等甚至开始自成生态化发展。

目前来看,罗辑思维的付费订阅专栏全部在得到App上完成,且最新一季的《罗辑思维》视频节目也从周播视频改为日更音频,退出其他音视频平台,只在罗辑思维旗下的知识服务应用得到App独家更新。

而“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也曾表示不排除未来会开发自己的App,目前“十点读书”已经拥有超过1500万粉丝,涵盖公众号广告、内容电商、付费课程、社群等业务,未来将拓展出版和线下书店等业务。自成平台化发展,意味着更多的业务可能以及更多的估值和融资。

围绕微信生态,越来越多的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运作也逐渐有了起色。

近日,有赞通过被收购获得了支付牌照,有赞创始人白鸦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今年2月,知识分享服务平台“千聊”已完成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3月,通过数据挖掘提供媒体服务的新榜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8亿元,由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华盖资本、达晨创投跟投。去年9月,服务于自媒体知识付费与社群运营的工具“小鹅通”获得狮享家新媒体基金和LKK洛可可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服务的客户包括“吴晓波频道”“十点读书”等。

篇2

童话故事里,男主阿里巴巴凭一句“芝麻开门”的咒语打开了财富之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来打开财富之门。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淘宝天猫店铺运用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阿里巴巴网站提供了很多资源和工具,但很多商友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会用。这几天花时间总结了这些年做网络营销积累的一些心得,有些可能算不上是什么技巧,不过很实用。如果你能够系统的去做好每一个细节,我想让你的销售额提高一两倍是很轻松的事。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1丶给店铺定位。阿里巴巴上除了你,还有你的同行。别做杂货店,什么都想卖,你又不是人民币,满足不了所有人。店铺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只做你最有优势的产品,定位成这个品类的专家,让客户看了过目不忘,需要时能想到你。

2丶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很多人做阿里巴巴平台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搜索你的产品,看排在前面的10个同行,他们是如何做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丶注册个简短易记的会员名。会员名不仅是用来登录,在阿里巴巴的其他产品如博客专栏圈子都会显示,所以为了后面的推广,会员名不能随便取,建议用中文名。

4丶公司信息很重要,别敷衍。注册后要完善公司信息才能开通店铺的,我看了不少公司的公司简介都不合格。有的用系统默认的,有的为了凑字数,复制几段重复的内容。公司简介的内容建议静下心来撰写,把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优势都写出来,500字左右为宜。

5丶联系信息要翔实。你的目的是什么?让客户方便找到你。座机丶手机丶400电话丶邮箱地址丶在线即时洽谈工具(QQ/旺旺),准备无误的填上去,由于网络面向全球用户,所以一定记得要填写好电话区号。

6丶认证信息,建立信任。有条件的话建议尽量开通诚信通会员,一年三千多块钱很多功能可以用。如果是初创企业或者个人不想花钱的话,阿里巴巴也有免费的实名认证服务,个人提供身份证,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网上做生意就要光明正大,因为客户信任你才会跟你成交。

7丶产品分类要清楚。产品分类要方便客户查找,如果供应产品比较多,建议设置二级分类,促销丶新品或者热卖的分类尽量放在最前面。

8丶供应产品注意要选择正确的类目,否则会影响搜索排名。

9丶产品信息标题有讲究。标题是广告中的广告,好的标题除了能让搜索引擎优先收录外,还要确保目标客户看到有点击欲望。比如岳量写这篇文章,标题也花了很多心思的。标题要包含需要推广的关键词,关于选择关键词的技巧,我在后面会讲到。

10丶供应信息参数要完整。供应信息时,不同产品会有很多参数,建议尽量填完整,详细的信息除了让客户觉得专业,搜索排名也是会加分的哦。

11丶产品图片要统一风格。没有专业的美工不要紧,产品拍摄时用统一浅色背景,突出产品。尺寸按阿里的规则750*750像素以上,建议批量加上透明水印。

12丶产品详细页要重视。我看了很多店铺的产品详细页就写了一段公司简介,这是来捣乱的吗?要知道超过八成的客户是通过搜索来到产品详细页的,所以,这个才是重点啊。产品的参数丶细节图片丶卖点,交易流程,售后服务都尽管展示出来吧。

13丶为店铺选择一个好的二级域名。店铺开通后系统会默认一个二级域名,为了便于传播和记忆,可以修改成简短易记的英文或拼音。

14丶网上店铺也是店,店招不能少。店招是最好的广告位,不过被很多人忽略了。LOGO丶Slogan(就是你的广告口号啦)都要设置好,要让客户点击进来能记住你。

15丶店铺装修要实用。切记一切设计都是为营销服务的,有些店铺装修得确实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过就是不接地气,客户看了半天根本不知道这是卖什么的有什么优势。特别是做工业品的,简洁大方为宜。

16丶公司动态要经常更新。有规律的更新动态,让客户知道这是一家在正常经营的公司。

17丶鼓励客户收藏店铺。万一下次客户需要购买又搜索不到你的店铺呢?

18丶产品相册要利用好。产品相册的作用不可小视,把相册做好可以当电子画册用。有一个做服装的朋友,就用一个免费的博客相册,一年流水过百万。

19丶保持在线。建议把千牛(现在还有很多商友用的是阿里旺旺)设成自动登录,每天上班开电脑就挂着。在线客服可以添加多个在线客服人员,这样显得公司人强马壮嘛。在线客服用实名,让客户知道联系谁,不要用业务一部业务二部之类的。

篇3

会议伊始,奔腾总经理曾文礼以“电子商务——奔腾战略转型与模式革新之路”的主题发表了演讲。他在回顾了奔腾电商的成长历程之后,对2013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指出,奔腾会继续坚定不移与广大商共谋品牌的发展与未来。得渠道者得天下,奔腾电商渠道已发展为全网布局,并开拓了亚非欧美等海外电商领域。奔腾公司对于电商定位在企业战略转型,商业模式革新,最终实现企业本质,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奔腾国内电商的渠道模式将是开放型、垂直型、O2O和奔腾商城的深度融合。

奔腾电商总监张耀华对奔腾电商3年来“品牌:腰部发力,高端不高价,低价不低端;国内:弯道超车,领跑中国护理电器;海外:借船出海,全面布局国际品牌。”做了总结。2013年奔腾电商战略转型升级,驱动企业创新变革,致力打造双重基因的企业。张总还从“渠道部局、产品规划、营销策略”等维度勾勒出奔腾2013年电商梦想,让平台方与商们更加明确奔腾电商的战略思想。随后,一部VCR记录了奔腾电商团队的青春活力、蓬勃朝气、梦想寄语,并献歌给所有追求电商梦想的人。

会上,星光聚CEO包文青、易观智库常务副总经理谷熠、炭岩科技CEO杨健等电商界风云人物就“流量红利消失后的运营思路”、“2013年家电电商新浪潮”、“解密移动互联网大格局下的电商微信运营”等主题,和与会嘉宾真诚交流和分享了电商营销战略及实战经验。

各合作平台与会代表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分别以“家电品牌电商化破局突围之路”、“电商创新”、“开辟中国制造第二个出海口”为主题进行畅谈,对奔腾电商发表了见解。

易迅网代表认为,客户的体验最重要,配送和售后服务也不容忽视,奔腾在业内可谓当仁不让。当当网代表认为,品牌的高层重视及精英团队是一个传统企业转向电商的第一保证。

通过三场精彩纷呈的圆桌会议,平台方表达了对奔腾电商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让奔腾公司更清晰企业电商发展的思路,在座经销商更了解电商行业发展势头,现场掌声不断。

奔腾研发中心邓跃胜部长向大家介绍了2013年奔腾产品的经营规划,并新品及核心技术。他表示,2013年开始,奔腾将从卡位机型到高端明星品全面推广3D&4D浮动结构剃须刀,价格价值并重。并承诺2014年的剃须刀产品会上,奔腾将推出2项以上新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输出。同时,奔腾的足浴器、干衣机等新品获得高度肯定。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电信财务 职能

一、互联网时代中国电信的转型实践

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普遍面临传统主营业务被分流、盈利下滑和被管道化的危机,从国内三大运营商和日本NTTDOCOMO、KDDI的共同发展历程看,开展战略转型,探索新的业务体系、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已成为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生存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电信也投入了拥抱互联网的转型浪潮。其转型大致有不同层次的两大途径。

(一)电信自有业务的互联网化

即: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商业运作电子支付、电子采购、电子订单的时代潮流,通过引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流程,将电信自有业务纳入电子商务体系。

例如将传统营业厅窗口的业务交易逐渐转移到网上营业厅、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渠道开展,以及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各个营业网点、商纳入系统平台集约管控,如网厅充值、淘宝旗舰店、社会渠道三直体系、快供平台建设等。

(二)构建互联网商业生态的跨界融合

早在21世纪初,广东电信就曾开展160/168信息台、聚龙计划、商务领航等信息增值业务,作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手段之一和主营业务的“点缀”,但到面临“管道化”威胁的互联网时代,上述类型的合作上升到关乎企业之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层面。

顺应互联网时代“开放、协作”的市场特点,中国电信十年前就开展“去电信化”、“综合信息服务商”、“新三者”转型,横向拓展广阔的内容和应用类跨界合作,同时纵向延展上下游渠道,努力构建商业生态环境。包括:依托通信业务体系开展的行业应用以及与其他公司合作的内容服务,如翼之旅、爱音乐、院线通、羊城通、翼健康、天翼彩票等,以及号百商旅业务、号百优礼、信息经营、传媒、通信助理等各个板块。并成立专业化的电子商务公司,一方面依托电信体系向外拓展社会各行业的支付市场,另一方面以其差异化的产品体系和市场化运作理念,助力电信自有业务转型。当前,中国电信启动“互联网+行业”战略,计划提供覆盖政务、制造、教育、医疗、物流、商贸六大重点行业的解决方案。

这种跨界融合,在日本电信界,也曾是BANKSOFT抓住时代脉搏、向NTTDOCOMO发起进攻并取得成功的有力手段,是NTTDOCOMO阵痛后选择的转型方向。

以上,前者是通过引入外部手段“为我服务”,提升电信自有业务销售,实现降本并增效;后者是参与社会合作,“为他服务”,协助成就他人并分享合作收益,实现创收并增强客户粘性。但二者都是逐步向信息化、开放化、深度社会化合作的进程。

二、电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前端业务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变,给传统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带来了挑战。以下以资金管理为例进行论述。

(一)对工作内容与方法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电信业务交易,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具有开放、多样、深度社会化合作的特点,其资金管理更为复杂(见图1)。

运营上,业务多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空间障碍,采用纵向集约运营方式,由省平台(甚至集团基地)集约运营,由此引起财务工作的信息源、业财稽核流程、营收稽核流程的变化。

业务形式上,电信自有业务与外部合作业务融为一体,产品形式极大丰富,合作方式灵活多样。意味着对财税政策的判断和适配、核算支撑、效益评估等更加复杂。

资金支付上,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支付特点,采用电子支付,尤其是联合第三方平台支付,由此意味着财务需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的研究跟进和风险管控,以及协调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

营收款上,电信多借助客户界面和通信手段的优势,作为合作资金入口;也有后向流量等多种灵活的经营模式。意味着财务对客户缴费渠道、营收款回笼、保证金管理等需进行针对性优化。

资金结算上,适应合作式生存,需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结算,手续费、酬金、代收款等形式,意味着财务对酬金激励、结算依据、结算方式、结算频次、佣金收入等的研究和支撑。

以上在实现途径上,还需依赖IT支撑及完善,如业务管理系统、营收稽核系统、财务系统、资金系统、融合支付平台等,以及系统间的对接和开放,为合作管理提供客观、详尽、公正、及时有效的依据支撑。

关于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差异,可以从资金流属性总结得出,详见表1。

从与业务流的关系上看,变化和差异如表2所示。

(二)对工作量和组织设计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业务标准化、规模化横向拓展的特点,互联网转型业务以差异化特征纵向深入,其纵向个性化、流程复杂化、管理尚不成熟的特点,决定了相关各岗位的工作量与传统成熟业务之间出现“二八”现象。

从业财衔接界面看,许多新型的业务需求与现有财务管理规则之间存在断层或管理空白,已无法直接对接,需要新增一个前置的支撑层予以衔接支撑(见图2绿色区域)。

未来随着支撑层工作量增大,以及不同类型业务运作的差异增大,甚至可能需要不同的专业化团队分别支撑不同类型业务。

三、电信财务管理职能拓展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危机,也带来更广阔的业务领域。同样,公司业务转型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挑战,也为财务管理带来了职能拓展的新空间,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篇5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既然是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那么任务的设计就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注意将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应用性环节渗透到理论、实验甚至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

1.分组专题汇报促理论学习积极性

目前无线通信系统种类繁多,在有限的学时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结合我校实训条件,选择以TD-SCDMA通信系统为主线进行无线通信系统讲述,并侧重于无线环境分析、系统组成和结构、组网技术等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GSM、CDMA2000、WCDMA、WLAN、LTE等其它制式的系统构成和帧结构等内容作为专题任务在开课之初下达。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学生自由组队(建议每组5~6人),各组就选定的任务课题多方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整理出一份专题研究报告;并推荐1~2位同学作为专题主讲,其余同学辅助回答问题;而专题报告的分数由其余各组组长共同给出,作为课程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系统级现网设备训扎实的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实验箱和软件仿真都只能针对部分知识点予以强化,跟实际系统级的设备特别是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相距甚远。因此我校加大了对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打破传统的程式化的实验模式,与中兴等国内知名通信公司合作,建设了固网和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室,在建设上要求与职业技能标准和社会培训需求接轨,就硬件配置来说,在广东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基于此平台,可以模拟运营商开局的完整过程,按实际的工作流程开展各子系统任务训练。每一个子任务的完成都必须经过资料的自主学习、设备走线及板卡初始化、数据配置、故障排查等多个步骤。学生在完成所有的子任务后,可以最终实现该系统的无障碍通话和上网业务。这种接近于真实工程训练的过程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并不断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以理论知识来指导操作,达到培养工程素质的教学目标。

3.多层次实训基地养工程实操经验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可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数不多的极佳的专业性、综合性项目演练时间。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操经验,我校密切联系本地相关企业,建立有运营商、网络代维商、规划设计院、设备厂商等多层次的校企实训基地,并尊重大四学生的自我职业规划,实行学生企业双向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集中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对于少数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并且有进一步深造愿望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任务可以是利用MATLAB、SystemView等工具软件完成某一制式下物理层的信道建模和分析,或者是扩频、调制、信道编译码等某一块电路的具体实现。而对于即将步入通信行业直接就业的学生们来说,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聘请本地运营商或者通宇等设备制造商的高级工程师直接作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入校参与课题的拟定到实际的论文指导;另外一方面直接将学生送到合作的中兴通讯、爱立信(中国)通信广州分公司以及珠海亿灵通讯等多家企业,直接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NC助理工程师认证”和“爱立信网络代维及网络调整支撑服务资格认证考试”,使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就能够拿到通信行业就业的准入证书,为其今后在通信行业的求职、创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二、实施的效果

篇6

作者总结了多种不知情流量偷跑的可能,用智能手机的每个人都一定会遇到,为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流量损失支招,请仔细看看自己是否在坑里。

流量小科普:

手机流量一般以M(兆)为单位,1M=1024K,1G=1024M。

流量大小排序为:文字

纯文字的TXT格式的小说,1M大约可以容纳48万多字(用1M的小说统计出来的字数);普清的图,一般就几十到几百KB,高清原图至少在2M以上,动态图更高一点;3~5分钟长的音乐,普清的一般1~3M,超清的可高达十几兆;视频则少则几十兆,多则几百兆甚至超过1G,就看视频清晰度和长短了。

1.WiFi不是永远靠谱

1.有时候WiFi不稳定,会自动切回2G/3G/4G网络;2.公共WiFi有时间限制,结束后会自动切回手机网络;3.手机设置原因,未成功连接WiFi,用的其实是自己的流量;4.有一点需要果粉们注意!苹果iOS 9中的“WiFi助理”功能,可坑了不少用户的流量;5.有些用户的手机在进入锁屏状态时,WiFi就会断开连接或者连接信号变弱,此时手机就会切换到蜂窝数据状态,消耗手机流量来完成数据传输。

苹果iOS 9“WiFi助理”的工作原理,就是在WiFi连接信号弱的情况下,不由用户选择,自动切换到移动蜂窝网络,使用手机自身的移动数据。在升级完iOS 9系统时,这个功能是默认开启的!因此,确实可能造成用户多使用移动数据而不知情。

想要关闭“WiFi助理”功能,用户进入iOS9设置,在蜂窝网络设置中拉到底部,看到“无线局域网助理”,点击关闭即可。

将来可能会有个别App会自动选择速度快的网络进行连接。要知道现在4G的网络可是要比多数WiFi还要快的呢!

所以关于WiFi这里不得不再提醒一句:如果确实是想只使用WiFi而不用运营商的流量,最靠谱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关闭手机的“蜂窝移动数据”功能;二是把手机卡。这两点一定要牢记,尤其是出国漫游时。否则产生的可是国际漫游流量,更让你吃不消。

投诉案例:

10月30日,李女士收到提醒短信,手机流量超额使用了914.28元,而就在一天前,她的1G套餐还剩余几百兆。她的iPhone 4s手机已经使用了3年多了,以前每月的流量套餐都有富余。后来了解得知,由于这部iPhone 4s自购买以来就没有升级过系统,最近手机上安装的很多应用都已经无法升级了,为了不影响正常使用,她于10月29日晚更新了手机的iOS系统。“但是我一直连着WiFi,而且还是用数据线跟电脑连在一起升级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流量消耗呢?”

李女士正是遇到了iOS9的WiFi助理功能,这本是苹果系统一项更为人性化的功能,就是手机在连接上WiFi后,系统会自动选择信号更强的网络上网。

“即便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更新一次系统也不会消耗十几个G的流量吧?”李女士仍觉得有问题。

进一步了解发现,李女士的手机中热点开关是打开的,而她也表示自己曾将手机连着电脑时使用电脑上网传输数据。对此,苹果售后人员表示,iPhone手机打开热点开关后就相当于一个无线网卡设备,如果所连接的电脑未接通宽带或者无线网络信号不佳,就会使用手机的流量上网。“如果用户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十几G甚至几十G的流量,用电脑上网也能很快就消耗掉了。”

如此一来,造成李女士手机流量迅速消耗的原因,正是她此前说的连接WiFi和电脑的使用环境造成的。李女士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通过家里的WiFi上网,然而可能是家里WiFi信号不好,或者是压根就没开,不仅手机没有用上WiFi,连电脑也跟着蹭了手机的流量。双管齐下,这十几个G的流量就这么在李女士眼皮底下溜走了。

2.默默运行的后台程序:退出操作界面≠关闭应用程序

“我那个时间是在睡觉,根本就没有用这些应用,为什么还有流量产生呢?”从3G开通以来,这样的投诉就一直没停止过。这主要是由于后台运行程序引起的。

运营商、技术专家总是呼吁“定期清理后台运行程序”,而在手机上我们也常常看到“此应用即使在后台运行也可访问您的位置信息”的提示,但其实大多用户并不了解什么叫后台运行,也不懂如何才能清理后台程序。专家解释说,我们在使用电脑时打开很多网页就算窗口最小化了,网页其实也一直在运行。和Windows系统一样,现在的智能手机也都是多处理系统,可以自动实现多系统的切换。在手机上我们用完某个应用程序后,退出操作界面,其实也只是最小化程序,并没有真正关闭程序,它们在后台依然运行,只是我们看不见它了而已。哪怕是关机后再开机,这些后台程序依然会自动运行。它们往往是“偷跑”流量的真凶。

不信你试试,苹果手机用户双击一下Home键,会看见好多已经“关闭”的应用画面,隐藏在后端“默默”运行,等你再次的呼唤。这种情况还会对手机内存运行和手机电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在教你正确的关闭方法:在iPhone的任意系统界面,双击底部的“Home键”,界面上会显示所有此前已经打开的应用,并且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显示更多已经打开的应用。此时,只需要拖动需要关闭的应用程序缩略图,向顶部滑动,等待其消失后,就成功关闭了此应用。看看你是不是需要清理半天才能清理干净呢。作者调查了几个朋友,大家平时都没有清理的习惯,一清理吓一跳,原来后台一直在运行十几个至几十个程序。

Android手机则进入任务管理器,找到已使用完毕、但仍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强制停止该应用程序以保证完全退出。

请定期清理后台运行程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清理!清理!清理!

技术专家告诉作者,他们每天都会时不时清理一下后台程序,例如离开WiFi环境时清理一次。晚上睡觉前会把蜂窝移动数据关闭,就不会出现夜里不用也跑流量的事情了。

3.手机系统、App软件的自动更新以及云同步

iPhone手机如果不小心把移动数据打开或者忘记关闭,而后台软件又自动更新的话,那个流量可是嗖嗖的(弄个百八十兆都是少的)。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动更新”的开关关闭,换成“手动更新”的模式。

相比操作系统的更新,App的更新更是频繁。有些App的更新是在打开App后自动进行,有的是在App Store中提示你更新,还有的越狱用户是在91、PP助手、Cydia等软件中控制。总之,防不胜防。建议多留意这样的设置接口,然后在空闲时间又保证WiFi的环境下(比如晚上睡觉时),把一些需要更新的App及时更新了。或者选择连接电脑进行更新。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当你在WiFi环境下开始手工更新时,由于数量多、更新量大等原因,可能更新完毕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你中途离开WiFi环境而又没有做相关的设置或暂停操作时,很可能后面的更新就会消耗你的手机流量了。

现在很多手机系统都在使用云技术,它们会把你的资料自动更新到云端保存,以增加数据的安全性和灵活性。而上传到云端的过程。肯定会用到流量。

iCloud是苹果公司所提供的云端服务,使用者可以免费储存5GB的资料。可以备份存放照片、音乐、通讯录、短信、文档等内容,在你需要的时候以无线方式将他们推送到你所有的设备上。

我们需要注意是否关闭移动数据。在设置找到icloud,打开icloud drive,把“使用蜂窝移动数据”关闭,否则当你拍了新的照片或者视频,icloud会使用流量传输到云端。

如果你不需要的话,还可以选择删除它。删除方法是:1.在你的iPhone手机中打开设置。2.然后再进入icloud。3.在icloud里面点击“删除账户”。4.在关闭icloud的过程中你储存在icloud上面的所有文稿和照片流都会被删除掉,建议你在关闭icloud之前把它备份。5.删除之后,你在处理iPhone上的icloud safari数据和通讯录信息,可以选择保留或者删除。6.然后输入Apple ID的密码后点击关闭就行了。

还有其他很多应用都会有云同步的应用。比如手机管家,会把你的手机通讯录同步到云端;甚至QQ也有把聊天消息自动同步到云端的选项;大家要睁大眼睛,妥善设置。

4.无时不在的消息推送

即使手机在锁屏时,也会不时有消息“滴滴”的推送过来。而过去享受这一待遇的还只有“短信”。

消息通知有两种,一种是本地消息(比如有些游戏会提示你,好久没有来玩了),一种是远程消息。设计这两种通知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醒用户,现在有些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了(比如新闻、促销、聊天提醒等),吸引用户重新打开应用。远程消息的提醒,只说你看到提醒的过程,肯定也是要消耗一点流量的。更不要说很多人看到后第一时间就会顺手打开App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消息提醒里,仅保留一些对个人相关度较高的应用的推送(如邮件、微信等),而将其余更多的应用推送予以关闭。

相比来说,iOS对消息推送的管理相对更严格一些,Apple对设备的控制非常严格,消息推送的流程必须经过APNs。而Android的提示则是由开发者自己实现,发送的内容也有“垃圾短信”的嫌疑,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你眼红的小广告和系统让你安装。

建议大家可以装一些必要的管理工具如360之类的,对各类流氓软件、插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要防止360耍流氓哦)。

5.部分流量监控软件的误读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网友“我是马甲马老师”质疑中国移动偷其流量,并贴图表示其在10月9日~20日期间不在国内,取下国内的SIM卡并未使用,用的是西班牙运营商的卡,但第三方流量监测平台显示,仍是产生了数百兆流量。最后证实是其采用的是第三方平台,无法侦测到手机到底使用的是哪家运营商的网络,只要手机上产生流量都会有显示,是将移动和境外卡流量算在了一起造成的。

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像这样被流量监控软件乌龙的事件不是少数。有的流量监控软件记录的数据是进出手机的全流量,不仅是蜂窝移动网络,还包括WiFi、蓝牙等口径,因此比运营商记录的流量高很多,最终虚惊一场。

也有用户投诉,监控软件监测到的流量比运营商统计的少。这个原因比较多,例如运营商数据统计的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下行数据流量。上行流量就是本机向网络发送的字节数,下行流量是从网络下载的字节数。例如,通常我们对下载图片、看视频等下行流量的感受比较直接,但还有很多上行流量不易被察觉。比如一些聊天软件后台会定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实时反馈在线、离线状态,邮件程序会定期向后台发送请求看有没有新邮件,这都是要计入用户使用的流量的,但监控软件可能监测不到。此外,重启手机后大部分软件都停止了流量的数据统计功能,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退出进程,这也导致很多流量数据没有统计进去。

而且,有人做测试,发现监控软件不同,数据也不一致,因此大家要找比较靠谱的监控软件。当然,监控到的数据也仅供参考,计费时须以运营商的统计数据为准。

6.双卡双待手机主副卡流量使用的混淆

双卡手机也是常给用户带来“误操作”的环节之一。早期的双卡手机只有主卡可以上网,副卡只提供语音、短信业务。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双卡双待双4G上网手机也逐渐出现了。但当你两个卡都能上网时,有的用户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究竟是用哪张卡上的网。此外,有的双卡双待手机也会智能选择运营商网络,哪个网络信号好就会切换到哪个网络。假如你第一张卡有流量包,但你偏偏不小心用了第二张卡上网,那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主副卡和双卡双待手机不是一回事,主副卡是运营商推出的可以实现两张卡共享套餐包里的服务。也就是说,副卡是主卡的“寄生虫”。副卡消费、都是记在主卡头上的。“主副卡”业务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容易让主卡用户造成误解,因为副卡的行为他并不实时掌握。前几天有个朋友言之凿凿地向作者投诉,也说他在出国期间还天天收到运营商的流量提示短信,说这事不靠谱,加上大环境,更加坚定了运营商“偷跑他的流量”的想法。作者顺便问了他一句“有没有主副卡?”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原来他出国了不假,副卡可还在家天天刷微信呢。

7.视频小视频太多

自从微信6.0增加了小视频功能后,小视频开始逐步普及。而且在传播的公众号内容里也出现了更多的视频元素,就连图片也尽是小动画。当然,在WiFi下这些都是不费流量的。可是你一旦习惯了,在非WiFi下有时也难免好奇地要看一看,或者不小心就打开了,这可都是要费你的流量!

微信里还增加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功能。在丰富你的交往的同时,可都是要花费你的流量的。那些整天抱着手机追剧的,就更不用说了。

也有用户问,明明只看了一小段视频,为什么却产生了很多流量?要知道,在线观看视频是会预先缓存的,特别是现在网速变快了,一个大视频很快就会预存完,所以有时即使是看了小小的一部分,但其实视频已经基本缓存好啦!

未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手机视频还将出现在安全监控、视频直播、疾病诊治、调度指挥等更多场景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当然所用的流量也会越来越多。

8.4G太快

说到流量用得快,不得不提提4G网络的飞速提升。现在运营商动辄就能达到50M~100M的4G速度,比很多有线宽带还要快!比很多WiFi也要快!

网速快,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就可能会增加。原来你打开手机浏览网页或者看小视频,屏幕在不停地闪着“”就是打不开,现在可是嗖嗖的。4G网络只是速度快!并不是用流量用得快!好比从上海到北京,3G就是坐马车去的速度,4G就是坐飞机的速度,然而直线距离并不会增加!之所以用4G感觉比以前耗流量,那主要是支持4G的手机分辨率普遍比2G、3G手机高,高分辨率打开图片、网页等更费流量。还有就是速度快了,用起来更爽了,回家的路上本来网速慢你只能打开5个网页来看,结果速度快你看了10个,那流量就变多了。小学就学过的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那流量=网速×使用时间,网速一快同样时间流量就多!你说这流量能不多吗?

9.手机太强

手机性能也是流量增大的“罪魁祸首”之一。和网速一样,手机处理速度也是浏览网页、视频不卡的功臣。而且,多核处理器还能使多个进程同时在线,多少流量都通吃。你说流量用得多不多!不信你可以拿一部iPhone 6S和一部早期的智能手机,同在一个地方的4G网络下,让两个人一上午上网干同样的事,比比谁用得流量多。

手机屏幕增大、屏幕分辨率的提升,也是使流量增大的另一个原因。屏幕的分辨率越大,网页就会显示更大的面积,视频也可能会适配出高清的画面,这样也会致使流量变大。手机拍照摄像头像素的提升,使得拍出来的图片所占空间增多。这样,大家在发朋友圈时,无形中就发出去了更大的图片。而浏览的人也将浏览到更大的图片(现在还有好多人为追求清晰,喜欢发原图,那样更费流量),这也是流量增多的原因之一。

10.每个应用都想做大而全

如今开发App的商家都不满足于提供单一的功能,总是把App搞得越来越复杂,都想弄出个门户、社交、地理位置信息,试图吸引更多的流量。你说大众点评网上提供大家爱点什么菜也倒算了,连听歌的App也提供“好友在听什么歌”、“附近的人喜欢的歌单”功能,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脑子。可是这么一搞,咱访问起来就没节制了。本来只是想在淘宝上买个小东西,先看看大家的点评,后来又进到论坛上看大家的讨论,又关注了一堆有同样爱好的淘友,指不定再用微信关注一下谁谁谁进几个群,你说这流量能少得了吗?

结尾的话:

变化的不是流量而是生活

排除所有那些我们不经意的流量偷跑的可能,流量不经用了本质上反映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不少人都有了流量依赖症。

说到底,从语音时代到数据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流量的增加,更是我们的生活。从早晨一睁眼看看手机天气预报、PM2.5值参考如何穿衣,用滴滴出行打车,一出门打开百度地图看路况、手机导航,用手机订火车票、机票,看大众点评选餐厅、订餐,用美团订外卖,用手机挂号,路上收发邮件,批个公文,抑或刷刷微信发发红包,看看新闻,逛逛淘宝京东,用手机支付,甚至用手机理财,用手机遥控家里的空调开关、监控住所安全……这些多年前我们幻想的高科技场景,如今已经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手里拿着一部手机,似乎没有做不了的事情。我们的生活越依赖手机,就越依赖流量。

篇7

1、移动设备管理和多样化

Gartner认为从现在开始到2018年,由于设备多样性,用户环境,以及互动规则会让“随时随地”战略无法实现。携带自己设备办公(BYOD)导致非期望的工作结果,已经致使移动工作量的复杂度大幅提升(Gartner估计提高了两到三倍),这种工作方式已经不再应用于信息技术和金融组织了。Gartner给出自己的忠告,他们建议企业最好可以明确员工使用自己设备的期望,这样才能在保密性和私密性两方面达到平衡。

2、移动App和应用程序

Gartner预测到2014年,随着JavaScript性能的提升,将开始推动HTML5和浏览器成为一种主流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其结论是,开发人员将会专注于扩展用户界面模型,比如他们可以用一些完全不同的全新方式与人交流,嵌入更丰富的语音和视频。App将会增长,而应用程序将会缩水,实际上这一趋势早就已经开始了。开发App应用的市场仍然持续碎片化(Gartner估计目前至少有超过100加潜在的工具应用开发供应商),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小公司合并的可能性并不大。Gartner预测“下一次用户体验革命将会利用使用目的,表情和动作推断,诱导终端用户行为发生改变。”

3、物联网

物联网江湖扩展到企业资产,以及像汽车和电视这样的消费型产品之中。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企业和技术供应商还没有探索物联网扩展的可能性,而且在组织和运营方面都还没有做好准备。Gartner指出有四种基本的使用模式将会出现。

l管理

l盈利

l运营

l推广

这四种模式可以应用在人,事,信息,以及地理位置等业务上。因此它被称之为“物联网”,通过“连接任何事情”,物联网必将会成功。

4、混合云和IT,作为服务中介

Gartner建议,将个人云服务和外部私人云服务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要用未来的思想去设计私人云服务产品,还要确保产品在未来可以进行整合,或可以互操作。混合云服务将很有可能变得更加静态,并由各种组件构建而成。Gartner估计会出现更多部署云服务的组件,一个云服务中介时代将会出现。

5、云/客户端架构

随着许多移动设备的电量和容量的提升,对于网络的需求和成本,以及对带宽的管理要求也不断增加。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简化云应用计算和存储脚本,并开发更智能,存储量更大的客户端设备。Gartner同时还注意到,移动用户使用的移动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服务器计算和存储能力。

6、个人云时代

随着个人云技术被推动,导致了服务和设备都在转型。设备类型将不再那么重要,以前一台设备往往会搭配多个设备访问个人云端,而现在的个人云技术承担了其中部分角色。

7、软件定义一切

软件定义一切(SDx)的定义是,通过自动化云计算、开发运营,以及快速基础设施配置的驱动,为基础设施可编程性和数据中心互用性改进标准。某一部门基础设置的主要供应商可能不会按照“提升竞争和降低利润”这样的标准,但是终端客户将会受益,因为操作将会更加简单,成本减少的机会和整合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8、覆盖网络范围的IT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比如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等,他们在重新改造自己所提供的IT服务。Gartner指出,这些公司的能力已经超出了“所谓的企业规模,他们所涉及的规模,还包括了速度和灵活性”。Gartner的建议是,IT企业应该结盟,并模拟云服务提供商的处理流程,架构,以及一些做法。上述这三个方面的结合,Gartner公司定义了一个词“覆盖网络范围”。

9、智能机器

Gartner公司建议“智能机器时代将会是IT历史上最具毁灭式创新的”,它将包括以下几个分支:

l背景环境意识,智能个人助理

l智能顾问(例如IBM Watson)

l高级全球产业系统

l自动汽车

Gartner公司还预测,当企业还是正式购买智能机器以后,它将会刺激消费力。

篇8

接受采访的专家―――

吕品―――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炳辉―――清华同方凌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标―――北京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功宪―――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马忆文―――北京汤姆逊商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孙喜庆―――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经理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某专家

双向互动是方向

今年机顶盒的技术方向将出现哪些新的特点?

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品认为,2007年,随着网络双向化改造进程的加快,双向互动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顶盒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糅合了多种业务形态的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双向化时代。双向网络环境下,数字电视能实现哪些有吸引力的业务?这是所有运营商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据悉,天柏针对这一课题开发了多种类型的双模终端产品平台(STB8、STB15、HMC等),并开发了众多适用于这些平台的应用服务。家居银行、互动游戏都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双向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高清也逐渐成为机顶盒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显示终端的技术突破,还是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高清逐渐成为家庭娱乐消费的另一个新的增长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清华同方凌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炳辉认为,双向和增值应用将会是今天机顶盒发展的重点。

北京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标认为,整体转换依然是目前的重点,整转的地区也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全面推进。随着数字电视用户基数的不断扩大,高端用户的数量和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因此就机顶盒产品来说,正由单向的基本型产品逐步向交互、双模、高清、PVR等增值产品过渡,而交互更是今天数字电视的核心主题。为此,海尔今年新推出了uBOX系列机顶盒产品,具备独立的硬件升级模块,可实现单向机顶盒到双向机顶盒的平滑过渡,使运营商可一次投资,多次受益。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孙功宪称,机顶盒今年的发展方向是双向互动。从政策上来看,去年深圳数字电视的推进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宣布,数字电视试点全面铺开,双向改造是整体平移后的下一个重点。另外,IPTV成为数字电视在高端用户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因此,双向互动关系到广电的生死存亡。广播电视开展互动业务的条件已经成熟。IPQAM等技术的成熟,解决了大量用户的并发点播问题。IP上行、内置Cable Modem、内置CableLAN、EOC等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开展IPTV的所有业务,而且更有优势。普通单向机顶盒只要增加30-40元的成本,就可以实现互动电视。广播电视HFC网络双向改造,还会增加宽带收入,抢夺电信的ADSL用户,一举两得。互动电视已成为必须要上的业务,而不是可上可不上的业务。

另外,奥运会为高清机顶盒也会带来契机。

北京汤姆逊商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马忆文说,今年机顶盒的主力仍然是平移市场,但会有一些面向中、高端的需求,如双向的、带硬盘的以及高清的机顶盒。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经理孙喜庆说,随着运营商的理性回归,运营商不会再仅仅关注数字终端推广的数量,而将更多考虑网络改造和业务增值,STB的选择上也将更多考虑对增值业务的支持。兼有DVB及交互功能的STB将有明显增长,预计可突破200万台,纯IPTV机顶盒可达150万台。由于新一代信源编码标准MPEG4/H.264/AVS的应用仍不明朗,SoC内嵌DSP核的芯片方案因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将会受到广泛认可。

中间件技术有望突破多年来Browser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JAVA结合Browser架构的中间件有望成为主流产品,这样的终端与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开发可形成良性互动,使部分运营商初尝增值业务带来的甜头儿。

高清交互、PVR、家庭网关等高端STB产品会进入市场,但仍曲高和寡,约将有50万台容量。由于高清节目的匮乏,广播型高清STB不会广受欢迎。为快速增加数字用户基数,广播型STB仍将占有较大比例,预计新增600万台左右。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某专家指出,一、可以支持运营商开展增值业务(目前最重要的增值业务是提供宽带上网服务)的双向机顶盒的比率将会上升(内置或外接Cable Modem),特别是在中大城市(中大型网络有规模效益);二、可以录像的(外接或内置硬盘)机顶盒(PVR)从实验室及展会走向市场,成为一部分人第2台机顶盒的购买首选;三、数据广播的进步演变成中间件的雏形,会在少数运营商中试验运用。

进入卖场是趋势

目前,部分大城市已经开始在卖场销售机顶盒。这种销售方式是否就是机顶盒新的销售模式?机顶盒今后的销售模式将以什么为主,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

吕品说,机顶盒在卖场销售早在苏州等城市进行数字电视的商业化推广时就已经存在,卖场零售是当时数字电视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另一个主要形式是运营商自有的营业网点。

在各地推行整体转换的过程中,机顶盒的销售形式变成了运营商从厂商处购进,再免费派发给用户。随着整体转换的推进,家中第二台及以上的电视机所需配备的机顶盒大多由用户在卖场中自由选购,这也将成为未来机顶盒销售的主要模式。但是随着增值服务的发展,机顶盒的销售形式有可能跟随各类SP的发展而发生令人期待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唐炳辉认为,机顶盒最终会在卖场销售,但是行业特点决定,机顶盒在一定时期内还是以直销模式为主。

曹标肯定机顶盒进入卖场销售是一个趋势,而且海尔在销售渠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全球销售网点近60000个),事实上海尔已经在尝试启动机顶盒渠道销售,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海尔目前在青岛各卖场的机顶盒零售总量已经突破25000台。

虽然在近期广电数字化还是以整体转换为主,但机顶盒水平市场的形成是今后机顶盒销售的必然趋势,随着后转换时代的来临,家庭第二、第三台机顶盒将率先走进卖场。

孙功宪说,由于各地运营商加密方式、业务种类和接口的要求不一样,机顶盒在较长的时间内仍旧由运营商采购为主。对于新增的市场,机顶盒的高端产品如高清机顶盒,受到平板电视市场规模增长影响,将会在卖场中销售。

马忆文认为,传统上机顶盒销售以面向运营商为主,而进入卖场等零售市场是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市场竞争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这种形式,例如国外的cable modem几年前就进入到零售市场了。现在说今后将以哪种形式为主还早,不过相信两种形式会并存一段时间。

孙喜庆指出,经过数年的整体平移摸索经验,全部免费赠送的方式被证明投资回报效益不佳,但只采用卖场销售STB的方式,则推广速度过慢,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将选择捆绑业务赠送STB与市场推广STB相结合的方式。

2006年一年全国32英寸以上高清电视机销售量达到2100万台,而全国数字电视运营商总共也就推广了600万台STB,而且还是免费赠送。终端销售不是广电运营商所擅长,作为产业链的主导者,只要积极营造开放的STB市场环境,就能够借力家电及消费电子提供商现有的物流、渠道、体验店、零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其系统的管理体系、灵活的营销手段等优势,共同做好终端推广工作,而自己有限的资金及精力则可投入到网络建设及增值业务运营上去。这种分工协作的市场关系,相比较而言更加良性。

松下专家称,第一台机顶盒一定还是运营商买单,发放给老百姓,这个量还是最大的。第二台机顶盒短期内量不是很大,运营商既可以自己卖,也可以允许厂家在商场卖。自己卖的好处是便于同时推销自己的付费节目及增值业务,还可以适当从卖盒子中抽取利润;不利之处是占用资金。对于开展了较为丰富的付费节目及增值业务的运营商来说,自己卖盒子会更好些;相反除了一般节目之外少有付费节目及增值业务的运营商,把第二台盒子推向商场也不失为权宜之计。不断开展和扩大增值业务、增加付费频道是所有运营商的发展方向。因此抓住一切商机接触客户、了解客户、服务客户才是运营商的上策。认识到了这点,自然会得出今后机顶盒的销售模式依然还是以运营商销售为主的结论。

标准仍是市场瓶颈

机顶盒大规模量产需要哪些条件呢?

吕品说,在机顶盒中引入类似计算机中BIOS的中间件,抹平底层硬件的差异,真正做到软硬分离,不同的消费者根据自己选择的运营商下载安装不同的软件,享受自己需要的个性化服务。这样的机顶盒将做到非定制及通用,实现大规模量产。

唐炳辉明示,机顶盒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标准的统一会进一步促进销售量。

曹标认为,机顶盒要实现大规模量产,仅靠机顶盒厂商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政策和产业链上下游大环境的支持。自主核心技术的开发、核心元器件的全球化采购、专利费用的谈判等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另外,统一标准也非常重要,当然,这里的"统一标准"不仅仅指统一的信道与编码标准,还包括CA、中间件以及一些定制业务等。

孙功宪认为,技术和商业模式是影响机顶盒大规模量产的直接因素。

马忆文指出,需要成熟的市场环境以及良性的产业循环。

孙喜庆说,机顶盒大规模量产的主要障碍是各地运营商技术标准应用的不一致造成了分割严重的区域化市场。只有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提高产业规模化。中间件产品的广泛应用,将使UI及很多定制需求提升到应用层面,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提高STB标准化,但根本上还是要靠运营商的自律和技术提供商的善意协助。

终端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大规模量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平移市场份额过大,会造成资金滞留、产品形态单一、用户需求低迷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因此,较大比例的市场化运作具有重大影响。

松下专家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因素:一、需要较大的市场(需求)规模。二、要有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特别是导入标准的中间件技术会帮助市场规模的形成。三、运营商的融资能力及支付信用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中间件提供更多开放平台

中间件标准对机顶盒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形成一个中间件标准目前又需要突破哪些难题?

吕品认为,机顶盒正在逐步脱离简单的“解码器”的概念,逐渐演变成为能方便地连接家庭网络,将各种信息终端互联互通,共享家庭成员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媒体,支持所有显示这些媒体内容的终端,我们将之称为“家庭媒体中心(HMC)”。融合了高清功能的HMC能将精彩的互联网内容无缝呈现在高清电视机上,成为当仁不让的家庭网关。

唐炳辉说,中间件为机顶盒提供更多开放式平台,为机顶盒实现增值业务提供了可能。统一标准的实现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需要时间的不断培育,是多方的妥协的结果。

曹标称,意义当然是减轻机顶盒研发难度与工作量,促进机顶盒的规模化量产。技术并不是形成中间件标准的障碍,更多的是产业链协同的问题。

孙喜庆指出,中间件标准的意义很明显,国内草案讨论已有多年,业界一直在期盼能够尽早出台。对于机顶盒来讲,中间件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简化软件结构,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从而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为何中间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

一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相关协调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标准的一部分,机制没什么大问题,但协调不够,导致标准一拖再拖。二是需求及应用缺乏的问题,标准的出台不是只有文本就行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应用及产业化中去,由于运营商及终端用户还看不到中间件带给大家的突破性的业务体验,各方的积极性并不会非常积极。应用的逐步丰富,需要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多方努力,大家一起共同创造满足用户需求的大量应用。三是兼容性测试问题,中间件标准的一个意义就是可以形成相对开放的技术空间,不同技术平台之间、系统与终端之间、业务之间、业务开发工具之间是否能够互通,都需要兼容性测试来保证。

松下专家说、首先是对运营商而言。采用标准的中间件会帮助他们在原有机顶盒平台上不断开展新的增值业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收入。采用标准中间件的运营商越多,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商参加进来,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增值业务应用,并且开发成本会越来越低。对终端厂商而言,如前所述标准中间件技术的导入会扩大市场规模,由此形成机顶盒的大规模量产。

一体机滞留高端市场

有人认为,今年8月1日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实施后会促进一体机的发展,那么,究竟一体机能否对机顶盒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呢?

吕品认为,基本不会。因为今年的机顶盒市场仍将以平移为主,一体机是集成了机顶盒功能的高端电视机,没有地区会免费派送价值昂贵的一体机。

唐炳辉也认为一体机今年不会对机顶盒市场产生冲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但是一体机应该是未来数字电视的方向,目前尚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讨。

曹标说,目前大家都在搞一体机,海尔也有一体机产品,这是一个趋势,但是它不能够完全替代普通的机顶盒,因为国内的电视消费水平参差不齐,各地的个性化功能与需求也不一样,不可能确保所有的家庭都使用一体机产品,而且中国目前4亿台电视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更换,机顶盒的市场还是非常巨大。当然一体机将会是一部分人,特别是新装修家庭一个不错的选择。

马忆文指出,有不少家庭已经购买了电视和高端的平板电视,在此情况下安装机顶盒是收看数字电视比较方便的选择,一体机是否会对目前市场形成冲击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孙喜庆说,首先,地面传输标准和一体机并没有必然联系,所谓地面标准是强制国标,应该解读为只要做地面一体机或机顶盒,必须符合国标,但并不是说所有机顶盒和一体机一定要符合地面传输标准。

其次,地面数字电视的推广面临已有有线电视和将来卫星直播的残酷竞争,相比于大中城市甚至富裕城镇有线网的普遍覆盖,效果显著的“村村通工程”以及将来卫星直播的快速部署优势,地面数字电视的优势是占据城市内移动电视市场或偏远地区电视覆盖市场,期望行政强推不现实。加之地面覆盖的网络建设需要时间,因此无论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还是一体机,今年市场都不会有很大发展。

在有线覆盖区域内,一体机和机顶盒会有正面的市场竞争,目前看来,一体机的产品形态还不够清晰,预计年底或明年初才会有成熟的一体机产品规模面市,对于机顶盒来讲,已安装的存量电视机已经是个庞大的市场,新出售的电视机只要不是一体机就是新增市场。因此今年甚至明年一体机不会对机顶盒形成冲击。

松下专家说,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实施后会促进地面波一体机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城市部分是存在免费电视市场的,这个市场主要面向家庭里的第2台以上的电视机。当有了地面数字广播(其中还有高清电视广播)、楼宇的共用天线又把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至家庭后,为什么大家还去为第2台电视机买有线机顶盒并交收视费呢?显然从长远来看,地面波一体机对有线机顶盒市场会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不会在今年。明年以后从政策到市场可能会有所变化。

市场规模破2000万台

今年机顶盒市场规模将会达到多少万台?除了有线机顶盒以外,地面、卫星、IP机顶盒相比去年是否会有大的增长趋势?

吕品看好今年的机顶盒市场,他预计,今年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万台。除了有线机顶盒以外,地面传输标准的正式实施会使地面机顶盒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IP机顶盒的市场也将随着IPTV的推进有较大的增长。

唐炳辉认为,今年机顶盒市场的规模会达到1000万台以上。地面机顶盒将会快速启动,产量将会比去年有所增加,但不会涨到最高点。卫星机顶盒取决于国家政策,随着今天第二颗卫星的升空会有大幅增长。

曹标预计,2007年全国的有线机顶盒至少有2000万台左右的增量市场。地面、卫星、IP机顶盒相比去年也会有较大的增长,针对这些市场海尔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孙功宪说,机顶盒市场主要还是以有线机顶盒为主,今年规模将突破2000万台。地面传输标准虽然在8月正式实施,但符合国标的专用检测设备和终端产品还未出现,地面机顶盒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

马忆文介绍,国家广电总局对今年的市场规模有一个预测,具体结果是多少还要到年底才知道。随着地面标准的出台及直播卫星的发射,相信这两种业务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短期内不会对有线机顶盒形成有力的竞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