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2: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品管培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入职的新护士12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培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名。120名新护士中,女性102名、男性18名;年龄区间在18-33岁,年龄区间在(25.5±7.5)岁。两组护士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A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法,B组护士采用品管圈联合常规培训方法。即常规培训方法为:入职1个月内,由专业教师开展授课示教,余下时间以护士自主学习和练习为主,经教师疑问辅导的方式实施系统考核,判断护士最终培训效果。品管圈培训则以品管圈培训小组创建为导向,由1名专职教师、5名示范教师构成;通过对培训时间的科学拟定,创建新护士入职培训手册,以每人1本为基准,制定护士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前,经示范教师摸底考试的方式,对新护士考试问题、注意事项予以分析总结,且借助专职教师理论讲解的层面,提出改进意见,以此拟定最佳新护士培训方案,待培训结束后开展考核评审工作[2-3]。1.3观察指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平均成绩予以评定,其中培训满意包含课堂表现、课后完成情况等;平均成绩是以培训前后成绩平均值为准,共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士培训效果越佳。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研究数据加以分析,其中培训满意度作为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平均成绩作为计量资料,选用“χ珋±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P<0.05时,证明数据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护士培训满意度为71.67%、平均成绩为(78.36±9.41)分;B组护士培训满意度为96.67%、平均成绩为(92.59±8.52)分。即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平均成绩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品管圈(始于1950年Deming教授统计方法课程、1954年Juran教授质量管理课程)作为新护士培训中常见手段,以相近、相同和互补的特点,将工作场所相似的人员构成团体,以团体理论为参照,促进患者护理技能的提升,用以改善护理环节常见问题。常规培训方法的开展,往往以护理流程的阐述为导向,难以融合理论、实践等多环节培训模式。但是,联合品管圈培训方法,则可通过新护士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全面培训的手段,将新护士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落实于实处[4]。按照本文研究结果,品管圈联合常规培训方法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可将新护士培训满意度提升至96.67%,平均成绩提升至(92.59±8.52)分。而在单纯常规培训中,新护士培训满意度和平均成绩仅为74.67%、(78.36±9.41)分。即两组护士各数据间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品管圈联合常规培方法在新护士培训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护士培训满意度和平均成绩,培训效果尤为理想。
作者:欧亚欣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参考文献
[1]杨亚娟.脑梗死患者实施品管圈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5):10971-10971.
[2]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8):73-75.
关键词:品管圈,冠心病,依诺肝素,皮下出血
依诺肝素为一种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效果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但具有皮下出血、疼痛、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不仅影响后续注射部位的选择,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还会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负担[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首创,是指同一工作现场人员自动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所形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环节,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利用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形式进行不断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状的活动。品管圈运用于医院临床,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为了降低腹部注射依诺肝素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我科于2013年3月开始采用品管圈方法对腹部注射依诺肝素实施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需经腹部注射依诺肝素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55~80岁,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处理方法:品管圈组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照组仅予以常规腹部注射,未行品管圈护理管理,品管圈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组圈及培训: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讲授品管圈开展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护理人员自愿报名,由7名护理人员自愿报名组圈,护士长担任圈长。经全体圈员讨论,从7个备选圈名中选择护心圈作为圈名并制定了圈徽。其圈名的意义就是帮助患者恢复心脏的健康是心内科护士工作的重点,该意义既包括了心内科护士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又体现了心内科护士保护心脏的共同特征。活动前调查分析腹部注射依诺肝素引起皮下出血的临床资料和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疾病因素。总结的原因归纳为:注射前排气,注射时未捏起皮肤形成皱褶扩大皮下间隙或捏起皮肤手法不当;进针及拔针时未保持垂直或用力过猛,过瘦的患者注射过深致药物注入肌层,注射完毕后立即拔针,注射部位不当,注射间距不当,注射结束后按压时间短或按压深度不够,工作责任心欠缺等。
1.2.2 制定防范措施:①注射培训:集体观看腹部注射依诺肝素的标准操作流程的视频,学习书面操作流程,制定品管圈防范皮下出血的标准操作流程,圈长在活动中进行指导,组员必须通过考核。②工作责任心培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由圈长监督品管圈成员在严格执行腹部注射依诺肝素的标准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组员的责任心专门培训。
1.2.3 质量控制:品管圈小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小组制定的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操作流程,由圈长根据品管圈进行情况组织进行1次品管圈活动,总结这阶段品管圈组员降低皮下出血的标准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皮下出血发生、归转情况,针对发生的问题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腹部注射依诺肝素后的皮下出血面积(cm)、皮下出血例数以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两组患者腹部注射依诺肝素后的皮下出血发生情况见表1,经统计分析, P
3 讨论
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在一些国家及地区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管理,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被证实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3]。腹部注射依诺肝素因注射方法的不同和药物本身的特性,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疼痛及降低了患者住院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提示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品管圈组的患者腹部注射依诺肝素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降低腹部注射依诺肝素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团队建设,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开发无限的资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使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活动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密切了护患关系,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品管圈活动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通过辅导培训及积极参与,使每位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知识从不懂、熟悉到掌握,业务知识与技能逐步提高,增加了每位护理人员的自信心,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菊霞,马玉霞,温玉洁,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不同推注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l4,49(2):233-235.
【关键词】 品管圈;质量;管理
品管圈(QCC):Quallty Control Circle,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形式,是以人为本的品质管理,注重员工个性潜能的激发和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品管圈”通过发挥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民主团结的集体氛围,从而达到人人自觉参与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我院今年举行护理“品管圈”活动动员大会,供应室也积极参与“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面对本圈活动进行总结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科共有员工16人,护士9人。
1.2 确立圈的成员和圈名、圈微、圈义 采用报名或推荐方式产生8名圈员,自主选出1名圈长。护士长为辅导员,确定圈名,圈微,和圈义,圈名通过投票表决,CSSD成立了“助力圈”。圈长职责:负责整个活动的开展,主持圈会,制造出全员参与,全员发言的氛围,领导品管圈进行各项活动,圈组活动的工作分配及追踪,关心圈员并协调好人际关系。
辅导员职责,指导圈组如何开展工作及达成目标,掌握品管圈,活动全局,辅导圈组,提供技术和资源的帮助,参加圈会,参与讨论,圈名、圈微、圈义的确立能够增加活动的趣意和凝聚力。
1.3 活动计划 包括主题选定,拟定活动的计划表,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和审批,对策事实及检讨和成果确认,活动标准化,成果报告与发表。
1.4 实施 进行对策实施和检讨。
1.5 确认 进行对策效果后确认,无效再进行解析,对策拟订,实施和确认。
1.6 处置 检讨与改进,并制定标准化。
2 讨 论
2.1 计划
2.1.1 主题选定 圈员会议中提出问题,包括对工作中关注的,感兴趣的,有疑惑的,想学习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共汇总记录了5个主题内容,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减少无菌物品发放误差,提高清洗质量,减少借条漏登问题,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减少纸塑包装袋的浪费,主题选定即根据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根据评分总分高的可选定为本次圈活动的主题―降低无菌物品发放误差,见表1。
2.1.2 拟定活动计划表 确定活动期限,确定每个步骤活动内容,每个圈员分工进行活动进度的监控。
2.1.3 现状把握 绘制工作流程图,任务圈员自制表格数据收集,每天记录无菌物品发放情况,本次品管圈改善的重点是如何减少无菌物品发放误差(包括发错无菌包或发放无菌物品未记录)。
2.1.4 目标设定 有科室圈员共同制定,讨论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是否为能力所及,是否能在活动期限内完成,以达成的可能性约为50%值为目标。
2.1.5 解析 解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圈员充分讨论,剖析透彻,追查原因运用QC手法,绘制鱼骨图,根据所有原因进行员的评分,按照原则选定了以下原因:无菌物品从无菌柜取出时,未核对,回收物品时核对不清,回收物品交接不清,发放无菌物品核对不仔细,发放物品交接不清,人员培训不够,无菌物品标识不清楚。
2.1.6 对策拟订 原因确定后,头脑风暴讨论,踊跃提议各项可实施的对策,全体圈员就每一对策评价项目,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
2.2 实施 实施前进行了全科人员的学习,包括非品管圈成员,使相关人员了解具体实施和进展,实施小组密切关注实施状况,收集数据、措施,包括总结整理回收物品需核对事项,回收交接注意事项,总结发放无菌物品核对事项,发放交接事项,无菌物品架上醒目标志,无菌物品发放记录,加强科室人员培训项目,并纳入科室人员总培训,实施阶段要做到全体圈员参与和关注。
2.3 效果确认 从实施措施以来,效果显著,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手法、解决问题能力,圈员学习积极性、科室凝聚力、个人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2.4 检讨与改进 品管圈活动结束后,需以品管圈活动为步骤为基础,讨论活动过程中每个步骤进行时所发现的优点和缺点,所有意见提出时需取得全体圈员的共识,活动后“残留问题”也需列出,以便持续追踪,再列出下期活动为主题,进入下一期品管圈活动。
2.5 成果会 通过品管圈活动,为全体圈员提供相互学习与观摩的最好交流机会和场所,增强了圈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圈员的质量意识,也发挥团队精神,激励鼓舞士气,促使圈员们还想继续开展活动。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什么叫品管圈?品管圈是指在工作中为了解决问题并提高工作的效率而成立的小组,主要有相同、相近或互补的人群自发组成的数人一圈的小团体,目的是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品管形式[1]。我校承担着为社会和医院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但是在普外科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操作不规范、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等原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且理论与临床并不能很好的结合。因此,我校临床普外科护理教学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并由高年资教师带教,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校的100名护理学生以及10名带教老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其中工作15年以上者6名,11-15年2名,5-10年2名。两组学生上学期成绩并无显著差异(P<0.05)。1.2成立品管圈小组。实验组由5名带教老师和50名学生共同组成品管圈小组,首先确定组名并设计圈徽。推选年资最高的2名带教老师作为组长和辅导员。活动主题为增强带教意识,提高带教质量。整个活动流程按照PDCA循环实施。具体为:P阶段:选定主题、拟定计划书、设定目标;D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检讨改进。具体的方法(圈名、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如在急性阑尾炎的讲解中,首先确定小组名为成长圈,圈徽设计为一双手捧着一颗嫩绿的小苗,意味着呵护学生茁壮成长。活动主题为增强带教意识,提升学生兴趣、在讲解完后总结经验与教训,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总结完成后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1.3分析影响因素。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鱼骨图法找出影响因素。具体为:①带教老师影响因素: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对带教工作不重视、缺乏相应的临床工作经验;②学生影响因素:对自己不够自信、主动学习意愿不足;接受能力较差。③硬件因素:多媒体设备不完善。1.4实施方法。针对以上分析出的影响因素采用“5WH”模式进行实施,即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在哪儿做怎样做来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法[2]。1.4.1加强教师的知识培训:学校在假期组织带教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去相关医院进行见习培训,培训完成后由组长检查笔记的完成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考核。1.4.2规范操作流程:教师认真学习操作流程后督促学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每个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操作项目考核,并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学生有带教老师单独指导,通过此法提高操作技能[3]。1.4.3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应当更加重视实际的临床教学。对于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刚开始不要给过于繁重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可以慢慢适应,增强信心。1.4.5讨论与总结:在模拟训练完成后进行有关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可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训练时首优、次优的护理问题排序原则,指导学生明确在抢救的过程中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从而找到最佳合作方法[4]。
2结果
2.1理论成绩考核。学期末进行理论成绩考核,内容为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关知识,考核后发现,实验组平均分为8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技能考核。学期末对学生开展技能考核,实验组平均分为9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对学生的调查。经过研究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从国内外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组会上,组员和组长在轻松愉快的分为中交谈,使得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5]。从此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和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组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建立的身后的友谊从而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对今后的工作也有着促进的作用。在此次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学生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等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使临床教学得到显著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和带教老师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使得学生在就业后的操作更加的规范和熟练,提升了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我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了为社会和医院输送优秀人才的目标。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品管圈活动对普外科护理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今后可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各个科目的教学中。
综上所述,通过对品管圈在普外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分析中可以发现,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有熟练度不够、资料不全面等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以期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刘毅 单位:云南省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建芬.品管圈在双向考评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33):351-351.
[2]向泉.品管圈策略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217-218.
[3]孙竞楠,刘爱君.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7):1619-1619,1625.
【摘要】:目的通过在病房内试行品管圈活动, 探索在病房工作中降低静脉重注率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营造团队愉快的工作氛围, 提高本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品管圈培训训练模式引入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严格按品管圈活动的10 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 结果通过开展以降低静脉重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 使静脉重注率由19.46%下降到6.18%。圈员的品管手法、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自我价值肯定、和谐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 提高了病房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降低静脉重注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医院的肯定。
【关键词】: 品管圈; 病房护士、病人静脉重注率;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指的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人,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圈,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我院在2010年引进学习了品管圈的相关知识,本科室在医院支持的这个契机上进行了品管圈工作,并完成了多项质量管理项目。 2012 年3 月到9月本科室开展了以降低静脉重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做一总结。
1 活动策划
1.1 组圈 此次活动以自发报名形式由7人组成一圈(共进圈),以推荐形式确定了圈长,对各圈员的品管手法、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自我价值肯定、和谐程度等无形成果进行了分数评定,了解圈员的基本情况,以课程培训,辅导员指导等形式对圈员进行管理和培训。
从2008年吃螃蟹伊始,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已经持续进行了三个阶段:草创期、推广期、全面开花期,其间结下了累累硕果。
据悉,截至2012年,医院72个科室和部门中的67个科室均参加了不同名目的品管圈活动。共计组织了92个品管圈,登记在册的圈员数有1012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的效果。
作为医院的掌舵者,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高度评价了这项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品管圈不仅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工具与方法,也是医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还是全员参与医院民主管理的形式,更是医院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得益于管理者的青睐,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试点先行
溯源中山医院品管圈活动,或许不得不提及中山医院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中山医院培训学校。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负责医院内部职工教育的平台,主要通过延请国内外的知名医院管理专家,对本院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其中,培训的对象既有中层骨干,也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还有主治医师级别的医生。培训的主旨意在为医院储备新生的后备力量。
2008年,机缘巧合,经过培训熏陶的药剂部门、护理部门两位科室负责人先后结识了品管圈这个新兴的管理工具。两位品管圈的启蒙者在冥冥中拉开了中山医院品管圈运动的序幕。
“中山医院的品管圈最早在药剂科和护理部进行。药剂科是源于合资的药厂受训;护理部则是因参加了一个世界卫生组织的质量持续改进项目而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徐建鸣道出了活动的源起。
这种新兴的管理工具一下子就击中了两位科室负责人。在接受初步的培训后,他们均按耐不住心头的兴奋,在各自的科室内搞起了试验田。
在外教的辅导下,两个科室小试牛刀,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耳濡目染的圈员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日后医院品管圈运动的种子选手。
当然,这场2008年的自发运动,并没有立刻在院内掀起波澜,而是历经了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迂回过程。
为了跻身三级医院,2010年,多年前被中山医院托管的郊区医院――青浦医院提出了创新管理模式的目标。作为技术支持方,中山医院的药剂、护理两大部门,与青浦医院的相应部门进行对接,为后者正式导人品管圈。
根据青浦医院2010年的工作重点,该院将品管圈作为全院中层干部培训的主题方向,不仅请来了中山医院药剂科、护理部的人员,也请来了清华大学的刘庭芳教授进行专题授课。
由此,品管圈运动开始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全院启动。在刘庭芳教授的主导下,该院甚至一度成为清华大学品管圈适宜性课题组成员。而该课题则是卫生部医管司委托清华大学进行调研的一个重头项目。
2011年7月,由卫生部主办的《品管圈在我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结题会》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召开,官、学、医三界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总结得失。
在此次结题会上,作为中山医院和青浦分院两家医院的法人代表――王玉琦院长对青浦分院的前期试点予以充分认可。
试点的成功,同时进一步坚定了他在中山医院这个大本营启动品管圈的信心。
“我们这代人都学习过矛盾论和实践论。矛盾论就是找出问题,实践论就是解决问题。品管圈其实就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没有学习过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年轻一代特别好。”对于品管圈的内在价值,王玉琦进行了形象地阐释。
在大规模推广前,一些熟知品管圈的先行者在培训学校培训了一支内训师队伍。受训者一边接受培训,一边在5个试点科室进行实战演练。
2012年6月,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正式在全院推广。推广小组共分为四层结构:领导组、工作组、培训师团队、品管圈执行团队。其中,工作组中还专门进驻了财务专员,以保障资金的供给。
2012年12月31日,中山医院品管圈推广总结大会如期举行,涉及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多个部门92个圈集中亮相,圈活动几乎涵盖了医院的各个领域,一时间蔚为大观(见表)。
中山特色
与众多医院品管圈活动停留在护理和医技科室不同,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很快就延伸到临床部门,这可谓中山案例的第一大特色。
“品管圈一直以来都在护理部门先行开展。我就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推广到临床部门呢?”品管圈推行之初,作为医院品管圈主导者的副院长兼内分泌科主任高鑫,一直心存疑窦。
随着熟稔程度的增加,她也逐渐释疑:“我现在反过来想,这主要是因为护理、医技部门的工作性质比较类似。而不同科室的医生在工作性质间差异性较大,所以不易推行品管圈。”
饶是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临床部门就此与品管圈绝缘。
“医生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复杂的问题很难用圈去解决,但是一些相对简单或者单一的问题,还是可以尝试品管圈的。”高鑫如是解释。
事实上,在中山医院的心外科,针对如何提高用血知情同意率这个老大难问题,一帮外科医生就捣鼓起品管圈这个新玩意。活动结束后,他们的老大难问题烟消云散,同时居然从中脱颖而出一名品管圈的内训师。
除了临床医生们单打独斗,医护携手合作,共同采用品管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在中山医院也屡见不鲜。某种程度上,这可称得上是中山案例的第二大特色。
就在高鑫所领导的内分泌科,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由高鑫领衔,医护之间组成了一个名叫“雁行圈”的圈组活动。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调研小组发现,医生对治疗方法的解释不足、护士健康宣教和解释不足,是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据此,内分泌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作了医院各检查地点的简易地图、多个病种的入院告知书、患者胰岛素注射教育流程、患者熟悉责任护士流程等。
通过短短半年的质量圈活动,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就从原先的87.9%上升到95.2%。
在急诊科,医护同样携手组成“救生圈”,集中解决急诊患者的转运难题。
借助鱼骨图分析急诊转运中常见的几大问题――急诊护送人员组成、转运路线、转运过程中配备的物品、转运时间,“救生圈”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构想出一系列的应对方案。
在新方案中,首先,明确危重症患者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其次,明确转运时的用品,比如患者在急诊室配备了监护仪器,那么护送时仍然要配备监护仪器;第三是在转运前做好接洽,让接班人做好相关的准备事宜;第四是确定转运路线,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新的转运方案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接下来的一次转运途中,患者突发意外,却最终幸免于难。
杜绝闭门造车、跨行业取经,这应该算中山医院品管圈活动的第三大特色。其中,内镜中心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的“镜缘圈”案例,无疑是一个典范。
作为国内最大的内镜中心,在起初设计时,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容纳量只有约两万人次。然而运行到今天,患者量已达到8万人次。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场地局限这一难题时,内镜中心开始打起了向管理要空间的主意。
为了减少患者在院内的等候时间,内镜中心采取了分段预约制,将等候时间细分为8:00-9:00、9:00-10:00、10:00-11:00三个时间段。
通过向银行系统的排队经验学习,内镜中心在门口增设了一个服务台。如此一来,取报告和预约的患者不必进入内镜中心,避免形成拥挤;针对当天预约者,内镜中心进一步将之划分为无痛、有痛等多种情况,从而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正是通过采取改进人工预约方法、加强患者宣教、改革预约单、增加候诊区的提示牌、高峰时间不做治疗等措施,内镜中心成功地将患者内镜诊疗的等候时间由63分钟降至34分钟。
价值所在
品管圈的引入,虽然不能造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应,但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
作为中山医院品管圈的领头人,高鑫无疑从中受惠良多。对品管圈的价值,她已能如数家珍。
“无论是从科室主任层面,还是医生层面,他们都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大了。通过品管圈,他们会发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也发现了改进问题的方法。”在高鑫看来,正是品管圈的出现,无形中刺激了同侪们的品质意识,减少了医疗风险。
更让人讶异的是,推广品管圈还可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塑造员工的性格,甚至为领导挖掘人才提供了另一个途径。
“品管圈虽是一种管理工具,但骨子里体现的乃是一种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实事求是的文化、严谨的文化、合作的文化。”在多轮的品管圈活动过后,高鑫对品管圈的本质有了更多的认识。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raise the new division of neurosurgery nurses the role of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and its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ursing papers and materials,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conclus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selecting a hospital neurosurgery since 2013 new nurses 20,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nursing medical rec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before,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activity, the research team, comparing two phases of the same nurses the quality records of nursing documents. Results: the team record nursing document quality is very good, LaShiLv was 97.34%, the observation record in detail, the medicine nursing related performance consistent with real patient extremely, the situation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75.44%, and record more loopholes, is not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conditio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exercise the new division of neurosurgery nurses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experience and ability are of great help, can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departmen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Neurosurgery; New families and nurses; Nursing documents; Record the quality
品管圈也称“质量管理小组”,它是指在医疗护理机制中,围绕医院拟定的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及指标,以改进质量和降低消耗为原则,组织起来的活动团队[1]。品管圈活动在我国医院工作机制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自2013年开始,我院便开始引入品管圈活动机制,专门针对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遗漏不足、内容不真实等问题,展开的工作改革活动,收到了显著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13年开始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20名,检索他们在工作期间针对于看护的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病历,根据时间顺序,将护理病历资料分为品管圈活动之前,即对照组,护理文书记录78份,活动之后,即研究组,护理文书102份。
1.2研究方法
把神经外科新入科的20名护士所写的护理文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同位护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品管圈活动的方式和规则如下:
首先,针对神经外科科室的护士组成立品管圈,推选圈长,圈长由护士长、护龄长有经验的护士担任,把神经外科新入科的20名护士全部纳入品管圈,作为种子圈,对其进行专业培训[2]。
其次,对新入科的20名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有:①向其发放护理文书的写作规范及标准手册,并熟悉有关护理文书法律责任的文献资料和法律法规,以从态度上端正护理文书书写的态度,使他们拥有正确的法律意识,面对护理文书记录工作;②监督、观察每位新入科护士的护理工作态度及表现,向他们看护的患者及家属询问护士的服务表现,再对照护理文书中的记录内容,对比评价护士存在哪些态度及能力问题,及时纠正、整理;③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对品管圈的活动要求和目标任务展开细致的分工和讨论,根据具体的病案实例,讨论品管圈下一阶段的工作细则,同时围绕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类型患者的护理文书记录基础要求,出示模板,以便其他护士竞相效仿[3]。
最后,关注品管圈活动在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表现的影响作用,如:重点护理问题的记录落实率、用药后观察记录落实率、护理记录内容与病情的相符性,品管圈圈长负责记录每位新入科护士的护理文书记录表现,并把相关护理文书资料复印、收编,作为最终评价依据[4]。如果在护理文书质量检查中发现问题,圈长必须马上与书写该护理文书的护士进行详细沟通,指出他在工作中存在的意识、思想,亦或是专业能力上的问题,拟定对策,给出建议,以有效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加强质量监控保证护理记录的质量。
经过品管圈活动之后,对比神经外科20名新入科护士在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方面的差异变化,总结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
1.3评价标准
对收集到的180份护理文书(研究组102份、对照组78分)护理文书进行统一的质量评估,标准为:护理文书的格式内容是否正确、标准,如: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类型文书的书写差异是否体现了出来;护理文书中所呈现的内容是否与现实护理工作表现相符,与患者其他病案资料做对比,以及询问患者主治医生等;考核调查护士对护理文书记录方面的认知及了解程度,总分100分,记录考核分数,与上述了解情况,统一评价得出结论[5]。①优秀:X≥90分;②良好:80分≤X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研究组记录护理文书质量非常好,落实率为97.34%,用药后观察记录详细、护理相关表现与患者现实病情极为相符,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5.44%,记录漏洞多、与现实病情不是很相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3 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的影响是显著且有利的,它的应用价值很高。本文所选择的20名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都是刚入科室工作不到1年的护士,他们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的经验、能力,甚至于法律意识和职业思想都相对薄弱、不正规。护理文书书写经常会出现一些格式错误、内容漏洞,甚至于严重不符合病案现实,导致不良事件的产生。对照组中78份护理文书中,仅有54份完全合格,其余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比之下,经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多获得的102份护理文书,质量水平普遍都非常高,完全合格99份,仅有3份护理文书不合格,且问题都比较小。可见,品管圈活动在提升护士护理文书质量方面的应用影响是很大的,之所以有这样的优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品管圈活动能够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的疾病表现,给予新入科护士最符合护理工作真实情况的建议和指导,便于护士理解,并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真实的记录工作中,不像一般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工作培训,只针对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展开培训,无法让护士更加深刻理解到护理文书书写的类型差异和实践影响[6]。
总而言之,未来几年,品管圈活动在医院工作机制中的普及范围会越来越大,它的应用价值也会被深层次的挖掘展现出来,对于本次对神经外科新入科护士护理文书记录质量的研究,是临床工作资料最有价值的积累与丰富,应当多开展、多普及。
参考文献:
[1] 汤玉琴.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1):97-100.
[2]吴志萍.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评估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9(102):114-115.
[3]张群花,严小芳.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吸痰有效性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22):3466-3467.
[4]刘利,李灵,李晗.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10(106):286-28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护理人员共389人,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 (31.35±5.92)岁。
1. 2 方法
1. 2. 1 理论培训 自2010年其,我院先后分3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理论培训。首次培训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后两次培训全院护理人员;新入院的护理人员也应进行品管圈理论培训,使所有护理人员都切实掌握品管圈理论及工作方法。
1. 2. 2 实践
1. 2. 2. 1 选定主题 以护士长作为“圈长”,根据品管圈的方法,提出每季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品管圈方法将第一个问题做出详细的计划书,高级护理职称者两人作为评分员,评价计划书的科学性、可行性、效益性、创新性、及人员组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1. 2. 2. 2 讨论完善 根据计划书, 讨论完善计划,加强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方法的掌握。
1. 2. 2. 3 实施 计划书完成后,在圈长带领下,各品管圈进行具体实施。
1. 2. 2. 4 总结 根据自制评分表,评价各品管圈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前,共发放了389份问卷,共回收304份。回收率为78.15 %。52人非常满意,占17.10 % ;66人比较满意,占21.71 % ;44人满意,占14.47 % ;143人不满意,占47.04 % ,患者总满意度为52.96 % 。护理质量分数为 (83.57±3.90) 分。品管圈实施后,共发放了389 份问卷,共回收389 份。回收率为100 % 。147人非常满意,占37.80 % ;120人比较满意,占31.02 % ;94人满意,占24.08 % ;28人不满意,占7.19 % ,患者总满意度为92.81% 。护理质量分数为 (97.51±4.27)分。与品管圈管理方法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也有显著提高(P< 0.05)。见表1 、表2 。
表1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5。
表2 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品管圈的人员要求为基层护理人员,而这些工作性质相似的群体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2]。护理人员首先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熟悉工作流程,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沟通,充分发挥潜能[3]。品管圈成员在问题的发现、实施过程中均紧密协作,加强了互相交流及沟通。品管圈方法不仅方便执行、也有利于树立团队精神,提高管理。本研究表明,实施品管圈前,共发放了389份问卷,共回收304份。回收率为78.15 %。52人非常满意,占17.10 % ;66人比较满意,占21.71 % ;44人满意,占14.47 % ;143人不满意,占47.04 % ,患者总满意度为52.96 % 。护理质量分数为 (83.57±3.90) 分。品管圈实施后,共发放了389 份问卷,共回收389 份。回收率为100 % 。147人非常满意,占37.80 % ;120人比较满意,占31.02 % ;94人满意,占24.08 % ;28人不满意,占7.19 % ,患者总满意度为92.81% 。护理质量分数为 (97.51±4.27)分。与品管圈管理方法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也有显著提高。
应用品管圈方法,护理人员提出了61 例拟解决问题,而最终实际解决问题73项, 完成率为119. 67%。表明,品管圈方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改进护理流程,合理化的护理流程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参与品管圈讨论的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努力思考,才能提出切实需要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完善改进措施。因此,在品管圈的讨论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提高了理性思维能力,并超额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