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地质测量论文8篇

时间:2023-03-07 15:02: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质测量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质测量论文

篇1

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评估施工方的工作质量,同时了解工程的预计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并且对施工适当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和改进。检测活动的主要根据是堤防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在检测当中第一步是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实施检查,并且确定检测结果,检测合格后将检测报告和设计文件以及相关合同送检相关部门进行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2堤防工程存在的问题

2.1勘察布置问题

造成堤防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施工前期的勘查布置过程存在很多漏洞。一般来说地质勘查是要测得相关的数据材料,一般的侧屈方法是钻探、取样和试验等多种方法。地质勘探在整个工程的建筑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关乎整个工程的基础,勘探细致得到的数据信息准确全面,能够得出更为精确的理论基础。但是很多单位把建筑施工作为工作重点,而忽略了建筑初期的勘查工作,这就给施工工程质量不过关埋下了伏笔。所以,对勘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勘查过程不认真仔细,急于追求测绘速度,结果导致了结论失当,为工程建筑埋下安全隐患。

2.2取样和试验问题

在地质勘查工作当中取样和试验是勘查的主体过程,取样是否是目标样品决定了试验是否有意义,试验过程是否符合标准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是设计参考的主要依据,所以从根源上说取样和试验决定了设计的合理性。这里涉及到的试验主要有与扰动砂砾相关的一些列试验和与原状土相关的一些试验。传统当中都把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作为整个工程的主体,对两者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对于初期的准备工作常常承包出去。然而,承包勘查工作的队伍不都是非常专业的,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就对勘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另外,勘测队伍受雇于人,所勘测的数据并非己用,也使得勘查人员在工作当中的操作不完全符合操作规程不顾及地质勘测的相关要求。例如,取样时样品中掺有浮土,对取样封存不及时等等。此外,勘测队伍只负责勘测工作,与工作质量相比工作速度对其收入的影响更大,这也是承包相关勘查工作质量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

3堤防施工质量检测要点和检测评价指标

3.1质量检测要点

3.1.1堤身填筑质量检测要点。地方工程具有和其他建筑工程一样的普遍特点,即施工覆盖的土地面积比较大,施工的工期非常长,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土料的质量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要对其工程中填筑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内容是检测其现场干密度的实际情况,相关检测标准参考水利工程中的对应的检测细则。

3.1.2护坡工程的质量检测要点。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贯入法检测砂浆砌筑强度,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及厚度等。

3.2检测评价指标

对于堤身断面,依据《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堤顶高程的差应>0,堤顶宽≥-5cm,戗台宽差值≥-10cm。

4结束语

篇2

这里所说的传统测量技术地质灾害监测,就是通过各种专业仪器测量灾害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记录数据并传输到预报中心,进行分析研究后找出灾害的发展规律,并判断是否需要发出灾难预警。地质灾害的主要监测对象是地质形变,对形变的监测又可细分为内部形变监测与外部形变监测。其监测对象是将测量技术作为主要监测手段的外部形变。这类监测通常采取的测量方法是在平面上用经纬仪和三角测量法监测,高程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或三角高程法和水准测量法。然后,建立误差单位为毫米级的小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以此测量出监测样本上各控制点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微小位移量及其形变形式,从而获得有用的形变数据,并最终达到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传统的测量技术缺陷在于,监测时需要安排人员进行实地观测,并且要记录大量的测量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加上工作周期长、经费偏高等各种问题,造成其工作效率不高。此外,在环境恶劣的荒野、深山、原始森林等地区,实时、实地测量是无法实现的。

2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

2.1GPS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GPS即全球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定位卫星的信号进行测时定位、导航,采用静态差分定位技术,缩短观测时间,减小误差提高精确度。利用GPS技术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站之间无须要求通视,大幅度削减了工作量。并且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中心,以此来实现远距离的监测工作。目前,GPS技术已在地震、地表塌陷、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它非常高效,且精准度已经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可能更高,同时它还有全天候、自动化、多功能而且操作简便等特点。这些诸多优点让它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GPS技术在地表外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有很多,大致的操作过程以岩体的外部形变监测为例,先在距离岩体较远的地方选取一个稳定点放置GPS信号接收机,然后选取目标点并放置接收机,经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出各目标点的位移。利用GPS系统进行连续监测,就能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自动监测。GPS技术取代传统水准测量法,可以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周期,准确及时地捕获有效信息,在获得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据同时,降低监测成本。

2.2GIS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GIS技术全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它融合了地理学、地图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是一项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采集、记录并储存相关的地理信息实现数据库的系统化,并将地理要素进行转化,对计算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空间信息系统。测量人员按照测量需求,可以使用GIS技术很快的获取数据,再将结果用数字或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它的主要作用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对决策和预报有辅助作用。其地理信息拥有空间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特征,其地理数据是用符号来表示地理特征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即用文字、数字图像等来表示地理要素的质量、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与规律。时域特征数据、空间位置数据及属性数据三部分是地理数据的主要组成部分。GIS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记录和计算量过大的问题,通过标准的矢量化扫描、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方式来测量地球表面物体,可以给我们提供及时且准确的标准化数字信息。还可以应用系统中的有关功能做到空间定点分析,按不同比例尺编制专题图像。

2.3RS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RS技术全称遥感系统技术,它可以实现同步观测和实时数据信息的提供,并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同时在地形观测与资源勘查中RS技术也是最有力、高效的手段。它可以全天候的获取信息,且周期短、视域宽广、信息量丰富,还能够真实的展现地表物体的大小、形状甚至颜色,立体直观的影像有更好的观察效果。目前RS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地质、农林业、气象、水文、军事等领域。在地质灾害的监测中,RS技术可以对灾害做出快速的应急反应,几小时内系统便能获取灾情数据,并迅速对灾情做出评估,其详实评估不超过一周即可完成。

3结束语

篇3

1.1地质工程测量方案存在着套用的现象,与实现不符

(1)设计人员对作业情况勘察和调查分析较少。由于设计人员不深入作业一线,所以对作业区具体情况缺乏必要的勘察和调查,对于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不能及时进行检查,而且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2)编写依据不科学。部分设计人员对现行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缺乏深入的了解,对相关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定额管和装备标准也缺乏重视,这就导致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科学的地方,由于过多的参考过进的教材和规范,则会导致所编辑的测量方案与实际存在较多不符合的地方。

(3)对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分析不全。目前在测量方案设计时,由于对所参考的资料缺乏了解,部分资料由于时间较久,或是不是本单位所测,再加之一些资料很难收集到,同时在对这些资料利用时,缺乏必要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盲目的对这些类似资料中的分析结查进行照搬,从而导致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缺乏。

(4)标准意识差。地质工程测量方案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和标准,这就导致无论是文字、公式、数据和图表等都存在着不准确的地方,而且有关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及计量单位等在表述上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由于缺乏一定的标准意识,这就导致在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设计思想的评价中存在着不客观性,普遍存在评价偏高的情况。

(5)设计不深入。在设计中,不仅没有从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应用的较少,这就导致所选择的设计方案不是最佳的,同时对于所选择的措施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无法实现取期的效果。

1.2地质工程测量项目中的问题

(1)在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中可能难以对后期工作的需求进行认真考虑,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增加整体测量上的工作量。

(2)在控制测量布网中可能使测区精度要求布局不合理。

(3)可能使测区有的地方控制布网漏布。后期补充布网不仅会增加控制测量的工作量。还会使原的统一性受到损害。

(4)在片面追求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前提下,抛弃分级布网的基本原则,采用缺乏校核条件的一次性布网形式,其结果是缺乏误差控制方法,造成误差的过大积累,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有时甚至出现地质事故不能及时发现,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不仅使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最初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使测量工作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

(5)有些测量人员对测量方案设计缺乏认识,甚至还往往错误使用概念,以至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概念与应用错误。

2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成图质量的具体措施

2.1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素养目前从事地质工程测量的人员多为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人员对于计算机较为熟悉,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技能和基本功的培训,通过野外实则并与讲授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地质工程测量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2.2观测员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仪器在测量过程中,观测号不仅需要与跑迟员之间做好配合工作,同时还要在安置好相关测量仪器后,做好仪器的检查工作,确保仪器安置与输入高度都没有差错时,还需要对后视方向相关站点进行观测检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所以做为一名观测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3结束语

篇4

2000年《房产测量规范》的出台对统一房地产测绘的技术标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房屋结构样式不同,有的极具民族特色。因此,各地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房产测量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为房产面积的测算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技术规则,有效地降低面积测算中对建筑面积的认定特别是对公共建筑面积的分摊认定的自由裁量权,极大地减少房产面积的争议和纠纷,切实保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本地房地产测绘的规范开展。

2成立房地产测绘管理机构,加强对房地产测绘的监督管理

各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房地产测绘行业行政管理,实施房地产测绘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资格管理,在资格备案、房地产测绘计划、成果检查验收、成果鉴定等方面行使管理职能,健全测绘执法监督体系,大力加强房地产测绘管理、监督机制,搞好房地产测绘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房地产测绘成果管理的力度。

3建立新建项目备案制度,对重大测绘项目进行统一招标

城市新建项目应在立项后向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由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房地产测绘计划,对重大测绘项目进行统一招标,统一监督完成。

4对测绘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核、验收,确保质量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2000)规定的房地产测绘成果最终验收制度,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由委托人(开发建设单位)对房地产测绘产品组织实施最终验收,验收人员可由委托单位邀请的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也可委托由国家认定的房地产测绘成果鉴定机构鉴定。验收的主要内容有:测绘成果的适用性、界址点的准确性、面积测算的依据及方法等。

5推行房地产测绘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商品房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及有关规定进行宣传普及,让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购房人熟悉面积计算方法和面积纠纷处理方法。二是为了切实保护相关权利人的知情权,起用于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测绘成果资料目录在政务信息网上予以公布,公布的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名称、坐落、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测绘责任单位名称、测绘成果编号和通过审核的日期等。实行测绘成果资料目录通告制度使各相关权利人特别是购房业主,能够及时了解到新购房屋的楼盘竣工后是否及时委托房产测量、测量成果是否通过核准,以便到开发建设单位查阅测绘成果资料详细情况,催办产权证。三是建立房地产测绘机构及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将各类房地产测绘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及受到的处罚等情况记入测绘机构及个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房地产测绘成果涉及房产权属管理,直接关系到房屋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房地产测绘行政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开展房地产测绘市场专项检查,坚决查处无证测绘、超级测绘、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房地产测绘管理体系,推动房产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7结语

篇5

房地产面积测绘的特点主要包括了作业及时性和内容多样性。作业及时性是指管理房地产权属档案处于动态的管理过程中,为了能让房地产权属档案和权属的变化相协调和保持一致,房地产面积测绘就需要做到准确和及时。内容多样性是指在对房地产进行测绘时,应该要做到定量、定界、定性和定位。换言之也,加强房地产的质量调查测定与评估及其房地产面积测算;加强房地产界限范围的测定;加强房地产使用权或者所有权性质的调查及房地产位置的测定。另外,在房地产测绘的过程中测图需要用大比例尺,而且必须具备高精度要求,并需进行实测和实算。

2测绘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

2.1审查测绘的资格

从事房地产测绘的单位应该根据《中华人共和国测绘法》的相关规定,取得《测绘资格证书》。《测绘资格证书》是由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如果某个人或者单位在没有取得《测绘资格证书》的情况下从事相关的房地产测绘业务,都是属于违法行为。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要不断加强房地产测绘单位的资质审查和管理,对房地产测绘结果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出现弄虚作假和违反规定的测绘行为要对其进行依法处置。目前,昆山测绘市场已经放开,测绘单位大小有二十多家,为了规范市场,昆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并成立了测绘审核部门,加强其行政管理。

2.2执行技术标准

在实际的房地产测绘过程中,测绘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来开展测绘工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房地产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各个地方也都制定出了比较详细的实施规范。昆山目前采用的是由江苏省依据《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制定的《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

2.3仪器与软件管理

要想保证房地产面积测绘结果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测量仪器的管理。仪器管理的过程,测量相关部门应该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保管仪器,建立起科学和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与精确度。此外,对测绘方面的计算机软件也要对其应用能力进行确认,并做好适时更新与维护。

2.4人员和作业管理

在实际开展的房地产面积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要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对测绘仪器操作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务必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工作。另一方面,外界环境也可能会对测绘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测绘时应该要根据测绘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测绘方式和观测时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对测绘结果的影响。

3提高房地产面积测绘结果质量的措施

3.1建立起科学和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

科学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房地产面积进行测绘的重要渠道,测绘单位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测绘资质。这就要求实际的工作中房地产测绘单位应该重视测绘结果的质量,坚持服务用户和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技术保证体系。同时,只有满足使用的测绘软件经过相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要求,才能让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证。最后,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测绘技术标准的行为。如果相同的测绘单位在对某项目进行预测和实测时,两次测量的人员不能相同,要建立起科学和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

3.2不断加强对测绘结果质量的检查工作

虽然我国现阶段主要还是采用的形式性审查方式来审核房地产测绘结果,不会对房屋的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等测量和计算进行实质性的审核。但是这种审核方式并不代表测绘单位可以弄虚作假,这主要是因为测绘单位需要对测绘结果的质量负责,并负有相关法律责任。

3.3建立完善的房地产测绘结果公开制度

测绘单位应该要建立起完善的测绘结果详细资料公开制度,利用各种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公布,这样才能方便社会对其进行查阅。通过对测绘结果详细资料的公开,可以让有关的权利人及时了解到关于该房屋的基本情况。最终让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权利得到有效保证。

3.4建立完善的改进制度和质量奖惩制度

在对某项目进行测绘后,测绘单位内部之间应该先进行相互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进而由测绘单位的专职检查人员或者监察机构对测绘结果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才能生成正式的房产测绘结果报告,并送交当地测绘成果审核部门审核归档。在单位自审的过程中,审核人员应该要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发现问题。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审核是必要措施。一旦在审核中发现错误,就需要及时进行控制和改正。测绘单位要制定出完善的预防措施并有效落实,这样才能构建起完善的改进机制。在测绘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务必加强测绘人员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让测绘单位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确保测绘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来更好的开展日常工作和生产。测绘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应该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在保证测绘结果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测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而对于主管部门则应当以行业管理对测绘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错误的个人及单位进行通报,并作出相应惩罚,如行为恶劣或违反法律的,甚至可以让其退出昆山测绘市场,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3.5加强交流学习,提高测绘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同行之间不应该恶意竞争而应该要加强交流和学习,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让房地产面积测绘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如果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遇到各种难点、疑点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没有比较明确的技术标准来对其进行规范,就需要通过相关主管部门以达成统一的口径。加强对测绘工作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丰富管理经验。审核部门不定期的牵头请专家过来对全市测绘企业进行培训,以提高各公司的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并解答其所遇到的问题。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地基基础 工程 质量检测 问题

前言

地基基础质量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是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桩基检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影响,留下安全隐患。对桩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是提高桩基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1.目前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1检测机构缺乏规范性管理。如今我们国家的检测机构市场,分为一般的中介检测还有国家的专业机构检测,这两种检测形式,但是这样两种检测机构是不统一的。整个国家对于检测机构的市场管理也是不规范,所以说这些检测机构往往都是利用监管的空档,为了企业机构自己的经济利益,视建筑工程安全于不顾,监测工作中为了尽可能的获得利益,就会故意的压低报价,或者就是转手自己的检测资质,给工程的检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说归根结底主要就是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导致的。

1.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就是地基基础的质量检测工作,一般开展过程中,都是和建筑工程的工作同时开展的,所以说,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本身就是检测工作的巨大干扰因素,而且同时,建筑工程和检测工作同时开展,就会出现作业环境比较恶劣,作业环境安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检测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防护的器具也是准备不全,再加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准备不足,所以就会导致检测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

2.地基础质量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2.1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地基基础的低应变检测方法是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中使用做多的检测方法之一,也是通常使用的最主要的检测方法,有着快速,高效,而且经济性好的优点,在检测地基桩基础的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能够快速的得到桩基础的强度,了解地基工程的质量。也有专门的《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对低应变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同时也说明低应变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桩基础的缺陷,可以检测质量出现问题的部位,能够有效地准确的检测质量。在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的前提下,一般就都可以通过测量桩身应力波速度,然后通过数据得到的曲线来判定桩身的完整。所以说使低应变的检测方法就是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是,必须要在随机且没有可比性的多跟地基中选取五个以上进行仔细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值;活着就是需要通过工程使用的具体骨料情况,骨料的种类等来结合施工当地的情况,进行测量,综合判断。

2.2灌注桩时,一般都是采用桩端、桩侧后部位采用压浆的方法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但是无法对其进行检测。一般来说在工程施工时,进行基桩的工艺选择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压浆工艺在灌注桩的桩端还有桩尾采用压浆的施工工艺,在进行了压浆之后,通常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确实通过了研究还有分析后得到了:基桩压浆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桩基的真正承载能力,一半承载能力比压浆前高2到3倍,于是采用压浆工艺对于桩基强度提高确实有比较好的作用,虽然没有办法有效的检测压浆后的情况,但是可以说在施工前进行压浆的控制,就是对桩基质量采取的提前控制,以此保证桩基施工的质量;但是确实还是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来发现压浆部位的有效检测方法,以此提升压浆工艺的作用效果,保证压浆工艺更好的推广。

2.3换填垫层检测时的问题。在对低层建筑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检测时,通常都是选择换填垫层法来进行检测,对于部分对承载力要求不高的低层建筑,竣工验收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垫层承载力几乎是没有必要的,就可以利用环刀法、静力触探、贯入仪、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等方法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在必须要使用载荷试验来进行检测时,则需要注意其能够有效影响的深度问题。保证有效影响的深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换填垫层处理的深度,载荷试验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也要确保大于或等于垫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当垫层非常薄的时候,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也就不需要过大。

3.地基基础质量检测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市场监督约束机制。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必须要提高对检测机构的约束力度,必须要保证检测机构处于一个严格的管控范围里面,通过有效的合同制度,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的法律作用来起到对检测工作的约束作用;然后就是还要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于检测机构市场的检查力度,对于没有按照规定操作的检测机构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处理。

3.2制定地基基础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筑工程施工环境本身就是检测工作的巨大干扰因素,而且同时,建筑工程和检测工作同时开展,就会出现作业环境比较恶劣,作业环境安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检测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防护的器具也是准备不全,往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准备也不足;所以说必须要提高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必须要制定自己的安全规范措施,措施要具体要规范到每一个参与监测工作的工作人员个人,必须要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坚强安全培训,加强对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管理,必须要对安全情况做出评估,才能够开展进行检测工作。

3.3地基基础检测应以相关的技术规范为依据。对于所有的地基基础检测,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把行业规范,落实到每一个检测机构的工作过程中,所有的检测方法使用,检测报告单出具等都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

3.4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对于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中出现的人员素质不达标的情况,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主要就是要提高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须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同时,要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要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要深化所有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身上来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检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

结束语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一项事无巨细的活动过程,根据项目的施工情况的不同可采取的管理办法也不同。作为基础检测人员,要不断开拓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基础检测力度,不断探索改进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参与方对质量的重视,确保地基施工的安全,实现保证质量、控制进度和提高效益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超.基桩常见问题及低应变在其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26)

[2]褚清顺.声波透射法与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09)

篇7

【关键词】GIS技术;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具体应用

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先进性,可高效,和谐更好的与传统产业对接。网络和信息已成为数字的基本手段,他们在企业中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煤炭矿山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在粗放阶段煤矿管理,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和共享机制的矿井生产系统,导致在一个煤矿网络和信息工作落后于时代。矿区作为一个复杂的地理系统,由于其地形变化中,矿体,围岩的影响,结构和围岩压力和采矿活动,以尽量减少由采矿造成的损失,预测,评价的影响,本文将从一些技术方面阐述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应用。

1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存储,收集,管理,和对地球和地理分布的地表空间信息系统数据描述分析。与一般的信息系统不同的是,它收集的信息是基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地理实体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从学科的角度,GIS是地理地图制图学的一个课题,测量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开始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GIS与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编辑,分析,处理,输出和应用功能。

煤矿地理信息系统(煤矿GIS)是用来描述煤矿地质信息,地下环境和设备的应用软件。煤矿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建立矿山空间数据库,实现矿山的全景显示,动态显示,真实,直观,准确,清楚地表明形成,骨折,矿体与围岩形成,表达的钻井,矿(轴,轴),道路,沟渠,采空区,采空区,采工作面表达形式,配备和各种机械设备,操作空调,表达矿井风流状况、瓦斯浓度、地应力场等现象。煤矿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数据对未采区和回采工作面深部及战线,地质构造,矿体,矿床分带的变化及其他开采条件预测。

2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2.1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描述,存储,和空间信息输出分析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使用,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系统,及时提供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计算机语言(VB,VC)与其他组合软件(AutoCAD)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二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的两倍的功能的发展,开发专用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而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和信息的煤矿安全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了GIS的功能,实现共享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中的具体应用。

2.2 基本体系结构

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是煤矿安全监察与当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需求相结合构造。基础架构主要包括:文本数据库(包括新闻,政策法规,学术论文,煤矿安全监察类),图形数据库和网络。

基于Web GIS技术的支持,集成的地理空间数据和跟踪井下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对所有的数据存储在后台数据库的共享和煤矿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决定,由空间数据存储平台,安全专业的阳关应用平台和Web协作服务平台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提供的监测,分析,规划,决策。修复系统可分为:安全生产决策管理(的崇山峻岭生产调度系统),矿山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的煤矿崇山峻岭和网络服务支持系统的质量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是由一个安全系统信息库,图形信息库,属性信息数据库,网络支持系统和用户系统,主要通过企业在企业局域网中实现信息共享。

3 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应用

3.1 GIS应用于矿区开采的数据库建立

GIS是空间数据库发展的主体它所管理的数据主要是二维或三维的空间型地理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的具体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对于这些数据的管理GIS是按照图层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地理数据的修改和提取非常方便。

地理信息系统采用野外数字测图、手工和扫描数字化、遥感与摄影测量等多种方式采集空间数据。对于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必须要用到矿区的测量数据、矿区的开采方法、地质采矿条件、地质构造等各方面的资料,这些基本上都是外业的数字测图和手工绘制,对这些采集过来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进行快速的查询和检索,并且使用多种方式输出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以便于对矿区的沉陷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测。GIS与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应用模型相结合,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空间分析、反演预测、决策支持等已经成为一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矿区开采沉陷数据库的建立是非常合适的。

利用GIS技术解决矿区开采沉陷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GIS理论和技术方法是矿区多层空间以及资源环境等动态时空信息的存储、处理、复合、分析与评价的最好方法。开采沉陷所涉及到的数据都是具有空间内涵的数据,GIS的最大特点就是管理处理具有空间内涵的数据,并且GIS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对大量的开采沉陷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二维矿图管理是目前GIS技术非常成熟的应用,利用GIS的制图功能可以绘制出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所需的各种可视化图形。而且GIS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还可以对开采所引起的一些损害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可以确定损害的程度,在采动过程中随时根据监测所显示的资料对开采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3.2 GIS应用于矿区开采沉陷预测的可视化系统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对人脑印象构造一种方针,目的是便于人们理解现象、发现规律和传播知识。由于可视化能迅速、形象的表示空间地理信息。传统开采沉陷的预测的可视化方法工作量大并且复杂、预测的速度慢、绘制出来的图形直观效果较差而且精度低,但是利用GIS进行开采沉陷的预测的可视化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预测的速度。

矿区开采引发的地表变形,可导致地表的土层破坏、平地积水、地面裂缝、周边的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等现象。利用ArcGIS中的ArcScene对地面沉降预测数据进行模拟和三维动态显示,能够很直观的得出三维可视化图形,也可以进行等值线绘制、任意的剖面图制作、任意的点位变形数据提取和最大变形方向等多种三维可视化随即应用分析,可进行矿区开采沉陷方面的一系列灾害性的后果预测分析。另外可基于ArcGIS的3D扩展模块生成各种地表变形的三维动态场景和三维动态实时可视化,并且可以进行动态演示。

GIS的可视化系统和空间分析功能在矿区开采沉陷的分析中具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有开采沉陷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已开采地区的沉陷预测可视化、未开采地区的沉陷预测可视化、开采沉陷数据的管理和开采沉陷数据的可视化输出等。

目前GIS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还包括有:矿区不同比例尺的遥感测图、地质勘测、资源管理应用、矿山规划与设计、工程地质应用、环境污染监测、矿区测量控制网建立、建筑物变形监测等各个方面。

4 结束语

矿区作为一个实时动态地区,矿区的开采沉陷必然会引起地表的变形与破坏,GIS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融入到矿区开采沉陷中,对矿区的各种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绘制出各种具有可视化效果的变形曲线和图形,可以说这两者结合起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使煤矿地质测量信息采集的多源化、管理的网络、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得到了实现,具有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储存和等便捷功能,必将成为煤矿企业地址测量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4).

篇8

论文关键词:激电测深,半衰时

 

为了尽早找到地热资源,为社会服务,造福人类。在详细研究火山构造的基础上,选择磨盘山地热显示范围内采用地质测量、地球化学测量、放射性测量、高精度磁测及激电测深等方法,大致了解火山构造的分布及特征,确定地热存在与否,初步圈定地热显示范围,同时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投入激电测深工作目的是解决含水构造问题。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处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和伊春~张广才岭早古生代陆相构造带之结合部位与第二沉降带松辽平原接壤,玉泉断陷中偏西部,玉泉背斜构成基底。测区位于玉泉背斜南西翼,其上沉积上二叠统五道岭组和下白垩统宁远村组,陆相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地层。

测区内地层上古生代以来出露较全,分布较广泛。从上古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其中上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出露较好,主要岩性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占测区面积的大部分。上古生界,约占测区总面积的30%。以中生界分布较广,约占测区总面积的50%。新生界分布在河谷及地形低洼地带,约占测区总面积的6%。

2.测区岩石电性特征及工作办法:

测区主要岩性为流纹岩,其电阻率常见变化范围为4631425.5,常见值为666.0;极化率常见变化范围为0.410.87%,常见值为0.58%。岩石呈高阻低极化特征。

区内有火山机构一处,周边构造发育,深部有高温热异常,如果能发现深部含水构造,就可以开发地热资源。

激电测深法找水及寻找深部构造,应用十分广泛。本次工作应用的方法为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也就是IP测深。观测参数为电阻率、极化率及半衰时、衰减度。

极距的选择

极距的选择为温纳装置[8],即保持AB/2及MN/2的等比关系(见激电测深极距表)。

激电测深极距表[M]

No

1

2

3

4

5

6

7

8

AB/2

1.5

2.2

3.2

4.6

7.0

10

15

22

MN/2

0.15

0.22

0.32

0.46

0.7

1.0

1.5

2.2

No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B/2

32

46

70

100

150

220

320

460

MN/2

3.2

4.6

7.0

10

15

22

32

46

No

17

18

19

 

 

 

 

 

AB/2

700

1000

1500

 

 

 

 

 

MN/2

70

100

15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