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2: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司马迁写史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公元前96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一般认为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但是其中司马迁是继承父亲遗志,在父亲司马谈写了5年的基础上,又花了13年的时间基本写成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建兰路小学
五年级一班
王楚洋
今天,在语文课上,包老师给我们讲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使我很受感动,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在学习上有了前进的指明灯。
让我最感动的是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就这样,司马迁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在和煦的阳光下,细细品味着书中司马迁完成《史记》的艰辛,我心里的感触如江水般连绵不断,思绪不停地缠绕在我心头……
读完了这篇课文,“坚持不懈,发愤图强”这八个字便在我的脑海中涌现出来。司马迁为了自己儿时的志愿,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即使受了酷刑,他也毫不放弃,坚持写完了这部前无古人的《史记》,他的举动是多么令人震惊啊!
想到这里,无数伟大的壮烈形象又浮现在我眼前:屈原为了国家的利益,尽管遭到了放逐,但还是顽强地写完了《离骚》这部巨著;左丘虽然瞎了眼,失去了光明,但仍越过重重障碍,写出了《左传》;越王勾践每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东山再起,复兴了自己的国家……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毅力,自己的信念,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正当司马迁在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锒铛入狱,还遭受了酷刑。
受尽耻辱的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又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便又想要隐忍克制,完成著作,更何况,《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司马迁点亮了案上的蜡烛,重又推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那昏暗的烛光下,在竹简下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司马迁在这忽明忽暗的烛光想坚持写书,工作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但他不厌其烦,一如既往地认真著作。那一地稻草,一张案台,一支毛笔,一个砚台,不知伴他度过了多少年华,那星星烛火,卷卷竹简,也不知伴他度过了多少岁月,度过了几度春秋。他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不仅是为了心中的鸿篇巨制——《史记》,更是为了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文学财富,翔实可信的历史文献和充实学识的文书。为了心中的《史记》,他不论严寒酷暑,总是起早贪黑。夏季,每当曙光透过窗户照进囚室,司马迁就早早地就着朝阳的光芒,写下一行行隶字;无论蚊虫如何肆无忌惮地叮咬他,如何用刺耳的“嗡嗡”声刺着司马迁的耳膜,他总能毫不分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写书。冬季,无论凛冽的寒风如何像刀子般刮在他的脸上,无论呼呼的北风如何灌进他的袖口,他总能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著书。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设计思路:抓住中心——“发愤”,复习课文;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发愤”原因,想象“发愤”过程,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与品格;感受“发愤”结果,产生敬仰、赞美之情;补充出自《史记》的成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增加课堂的“厚度”;复述课文,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华民族恢弘壮丽的历史,激扬民族豪情。
教学目标:1.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以及他是怎样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回忆导入,理解“发愤”
1.复习课文内容。
2.理解课题中“发愤”的意思,以及司马迁发愤干什么。
二、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
1.回忆前面学习课文的方法。
读课文——画句子——扣词语——谈体会
2.司马迁到底经受了一场怎样的灾难呢?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并在书的空白处上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3.指名交流:
(多媒体课件出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1)这段话中哪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司马迁所受的灾难?(红色突出显示:飞来横祸)
(2)“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场怎样的横祸?
(3)这位将军是谁?谁知道这个故事?(生说或师介绍)
4.同学们,联系你们平时看过的书或电影想象一下,司马迁可能受到了怎样的酷刑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对宫刑的解释)
5.所以当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是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生齐读)
(1)师:司马迁悲愤交加,你能体会到什么?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交流体会。
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生交流)
(3)师:司马迁又悲又愤,悲愤交织在一起,这就叫悲愤交加。
(4)生通过朗读感受司马迁的悲和愤。
三、感悟“发愤”原因
1.过渡: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最终他有没有这样告别人世呢?后来司马迁的选择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生齐读)
2.过渡:从开始的悲愤交加,生不如死,到后来强烈的求生欲望,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这部辉煌巨著《史记》的呢?
3.交流: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2)(多媒体课件出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3)(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
(4)(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
四、想象“发愤”过程
1.是呀!在挫折面前抑郁而终,做一个弱者,还是百折不挠,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司马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引读:所以——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2.想象说话(多媒体课件出示)。
同学们,让我们看看画中的司马迁(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此时在他的脸上,我们已经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请大家拿起笔,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一组画面,描述一下司马迁还会怎样发愤写《史记》。
3.交流、点评,学生读课文,读出司马迁的坚强,读出对司马迁的深深敬佩之情。
五、感受“发愤”结果
1.不断地研读、整理、走访、查对、书写,就这样……(多媒体课件出示引读最后一小节)
2.这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红色突出显示“13年”“52万”)。什么叫“前无古人”?为什么说“前无古人”?
(生答师板书:辉煌巨著)
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像)师:司马迁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得到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多媒体课件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师解释其意)
2.师:《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没有《史记》,我们就无法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间3000余年的历史。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略)。
3.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呢?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生练习说话。
4.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司马迁;知道他写了一部辉煌巨著,叫做《史记》。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司马迁的形象一定已在你们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来越丰满、厚重。《史记》这部书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陌生。
七、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练习复述课文。
2.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为班级历史故事会交流做准备。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黄河的精神
英雄的故事
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
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
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观客观因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也有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另外,司马迁出身于史官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他本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通过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一、司马迁和《史记》
1.教师讲解纪传体体例和通史的含义,并注意其与编年体体例和断代史的区别。
2.学习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史记》的价值和影响,要从《史记》的写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鲁迅的话:《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秦兵马俑
1.建议运用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问:“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教学重点:司马迁和《史记》;秦兵马俑
教学难点:纪传体史书体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2.佛教传入的时间?3.道教兴起的时间?总结引入史学、文学和艺术。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作《史记》。其体裁纪传体,纪指皇帝的传记,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让学生阅读书上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马迁著《史记》成功的原因。①时代的呼唤。西汉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进入极盛时期。这是汉朝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才能长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剧重演,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时代呼唤一部能总结前人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历史巨著问世。②家庭的影响。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朝的太史令,即汉朝的史官,很想写一部历史著作,遗憾的是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就病逝了。司马迁著《史记》,也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③丰富的历史知识。司马迁20岁时,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④发愤著书。司马迁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重刑,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仅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在史书体例中,最常见的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它们的特点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记事为中心。注意区分通史和断代史。
二、乐府诗
"乐府"为汉武帝时期始设的音乐机构,搜集各地民歌,经加工配乐,称为"乐府?quot;,其特点是形式朴素,语言清新活泼,感情真挚。西汉时乐府搜集各地民歌共有138篇,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三、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艺术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的内容:第一,秦陵兵马俑的发掘;第二,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秦始皇陵位置:陕西省临潼县;规模:大(骑、步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发掘了三个兵马俑从葬坑,其中都有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用的多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陶俑平均身高1.78米,逐个捏制而成。其装饰、表情各具特色,无一雷同。秦陵兵马俑表现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板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写《史记》
2.《史记》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乐府诗
1.乐府
2.乐府诗及其名篇
三、秦后马俑
人教版第六册的教学参考书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使它流行于大都会,这样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杀戮,哪里会有悔恨呢!”《古文观止》对这句话的解释总体一致,就是将第一个分句解释成了“我确实已经写了这本书”。
两种解释都有它的道理。从字面上说,“以”在古文中有多个义项,但此处唯有“通‘已’”这个义项适合句子的需要。《古文观止》的翻译情况符合“字字落实”的标准。然而这种翻译在表意上却与教学参考书的翻译有很大的差别。教学参考书的翻译告诉读者,此时《史记》还没有完成;《古文观止》的翻译告诉读者,《史记》已经完成。
那么文章本身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信息呢?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句话:“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按照前面一句话的内容,令人感觉到司马迁总体上应该已经完成了《史记》,所以《古文观止》会这么翻译。教材上的翻译应该是受到“草创未就”一句的影响而形成的。不过,“草创未就”也可以看成是司马迁的谦谨之辞,因为一个治学严谨、品性谦让的人即使完成了自己的文字工作,可能也会觉得需要进一步完善,书已写完,但是仍有可能会出现经不起推敲之处,在他人面前仍然只是“草创”而已。由于对这段文字揣摩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此时《史记》是否已经完成就只能成为一种推测。
有趣的是,“藏之名山”这句话的意思又有多种推测,其中最主要的是这么两种:
其一,司马迁受宫刑之前已有家室,并有子女,他遇难时叮嘱女儿司马英一定要将《史记》初稿和相关资料带走保存好,让其流传百世。司马迁的女婿杨敞的老家就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司马英将《史记》初稿等带往杨府后,为了万无一失,又与其丈夫杨敞商量,决定将《史记》送往老家华阴珍藏。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藏之名山”一事的真实意义。①
按照这种解说来看,被女儿带走,还可以“传之其人”的《史记》已经没有修改的机会了,因此写《报任安书》时的司马迁已经完成了《史记》。
其二,曾两度出任太史的学者张衡称:“蓬莱,太史秘府。”《窦融传》附《窦章传》曰:“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章怀注:“老子为守藏史,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事见《史记》。言东观经籍多也。逢莱,海中神山,为秘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案:后汉东观、兰台为国家书府并史官著述之所,盖承先汉太史公旧制;而当时学者将“太史秘府”称作道家名山蓬莱,亦当所来有自。由此推知,司马迁《自序》所言“名山”,指他曾供职的太史公府,《太史公书》正本所“藏之名山”实为国家书府――太史公府。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为中书令。他虽不再担任史官,但他的著述事业仍在继续进行。按汉时制度,如果武帝没有准许,司马迁就不可能自行其事。书成,仍名曰“太史公书”,亦可推知司马迁的著述行为得到了武帝的允许。因此,司马迁将其书正本藏入太史公府也就理所当然。②
按照这种推测,既然书在“府”中,就可以随时继续往下写,那么写《报任安书》时的司马迁倒确实可能尚未完成《史记》了。
这些解说都只是自圆其说的推测,在历史考证尚未得以确认时,对一个文言语句的翻译也是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的,比方说将“仆诚以著此书”译为“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时,“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就显得非常含糊了,但我们认为就整个句子的翻译而言,它还是通顺合理的;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国文字的运用规律,还没有把握说我们已经积累了汉字的所有的具有时代与地方特征的用法和意义,对于几千年的中国文字发展史的探索将是一条难以走尽的路。目前,我们要做的行之有效的事是使自己和接受引导的学生都能够在文本言辞的瞻前顾后的理解与赏析中,以及根据自己的积累或者资料的搜索,用探究到的其他知识来辅助自己形成一种合情合理的说法――即使说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以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
至此,司马迁是“想”还是“已经”完成《史记》,已经不重要了,这些解释只不过是我们借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根针而已,衣服缝好了,这根针自然卸去它的责任了。
参考文献:
① 吴东平著《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之《女儿司马英:将〈史记〉“藏之名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