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1: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文化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原则。将其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术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贴近教育目标、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广大师生,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共担文化责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校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坚持正确处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则。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在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引领与批判功能。四是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遵循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又从学校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学校本身发展历史、服务行业特点,提炼、培育和弘扬学校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质,注重文化创新,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五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发挥学校、部门、学院(所)等多层面、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文化建设的师生参与度和受益面。突出建设重点,精心打造一批重点文化项目。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凝练精神文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把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增强师生凝聚力;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的精神文化品质,总结凝炼校训精神和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教风、学风、校风。通过长期的精神文化建设,力争使师生员工的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科学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进一步繁荣活动文化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协调的校园文化生动局面。具有各种专业学科特点的科技节、文化月,各种类型的学科知识竞赛,各种规格的论坛讲座等精彩纷呈;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和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文化传播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文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架构;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激励制度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作用,学生学业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学术规范深入人心,处置学术不端行为机制健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健全文化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体系。
(四)进一步优化设施文化结合多校区及新校区功能定位,建设高质量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系统规划和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园主题雕塑、文化走廊、人工景点等人文景观,充分植入文化元素,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环境育人功能更加完善;推广普及学校视觉识别管理系统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塑造,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逐步构建现实与虚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新兴文化设施体系。
(五)进一步打造精品文化推出一批体现时代风貌、高教特征、学校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大校史研究广度和深度,推出以学校正史为主体、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专题研究为补充的系列成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创新,推出适应文化传播方式转变、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保持和巩固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门类的优势,加快发展科技发明、艺术展演等门类成果,推出全国高校优秀文化品牌。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为了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学校应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一)精神文化传承工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包容和谐、开拓进取”工程人精神,积极践行“立德立志、善学善行”校训,持续实施“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深化“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不断彰显“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特色,继续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逐步完善校风校徽校歌等系列形象标识,使精神文化发扬光大。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按照责任权利相结合、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独立研究机构等的职能关系和运行机制,形成管理高效、竞争开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作体系;制定《河北工程大学章程》,并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推进校务公开,依法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处理的程序和结果,充分发挥广大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授治学”。深入实施《河北工程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规章,强化学术规范。
(三)文化活动创新工程文学艺术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摄影等方面建设与发展;把艺术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支持工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弘扬河北工程优秀体育文化传统,以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能力、增强身心健康为目标,大力加强体育工作;坚持以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基础,以专项性体育教育为桥梁,构建体育工作新格局。社团文化活动。引导师生社团健康发展;完善社团管理机制,改进对社团成立、注册、审核等环节的管理,以评选优秀社团为抓手,五年内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示范社团”,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术文化活动。开展面向师生的高层次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和学科竞赛等,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四)形象文化塑造工程完善文化设施。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文化元素和文化功能,保证每幢教学科研大楼拥有一定的文化活动空间,每个学院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发展场所;注重发挥图书馆、校展室、体育馆以及学生活动中心、教工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加快建设校史馆、博物馆、文体中心、校友活动中心等。塑造文化景观。依据校园建设规划,系统设计和布局校园人文景观;结合校园规划建设,选择合适场所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雕塑、主题文化石。做精文化标识。完善并推广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制定《河北工程大学形象设计(VI)手册》,规范使用校标、校徽及学校标准色、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专用字体等,规范校内建筑物、道路、各单位办公场所的名称及标识,建立系统的、符合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要求的设计与制作标准。
【关键词】档案文化 大学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07-02
一 档案的文化属性
关于档案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这样规定: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表现形式的历史。是高校各项活动的历史再现,具有真实性、教育性、积淀性、传播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第一,真实性。高校档案是由师生员工从事教学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材料转化而来的,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它直接、客观地记录了形成者的真实活动情况。历史是怎样发展的,人们是怎样活动的,档案就怎样记载。所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档案都表现了真实性,包括文字笔迹、印信、照片、声音,都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当时人的思想、立场、活动的真实情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档案就是它的历史记录、真实见证,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第二,教育性。高校档案详实地记载了历届校领导集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奋斗足迹。尤其是记录了为创建学校、扩大办学规范、提高办学质量所进行的艰苦的斗争和所取得的业绩,这些对所有的师生员工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第三,积淀性。人类文化的不断创造和积累,使得任何现成的社会文化都饱含着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成果,所以文化才日趋丰富多彩。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现代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原始记录,决定了其是人类积淀文化的有效手段,档案实体是人类文化的存储器。
第四,传播性。档案实体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学校档案馆的一项常规工作就是提供档案查借阅者利用,查借阅者通过阅览档案原件获得档案中记载的历史文化知识信息,文化得以传播、传递。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档案编研,档案编研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源”,挖掘资源,让档案“发声”,文化才能得以传播放大。
第五,创新性。档案不是简单地将各种载体的资料堆放在一起,而是档案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分类、整理等过程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人类再创造的结果,更具有系统性、启迪性。档案更突出的表现是高校档案编研,编研是对档案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编研的过程体现了创新,编研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创新。
二 档案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服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反映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档案是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尤其是依托大量的档案史料建设的校史展览馆,通过文字、图片、声像发挥巨大的育人和展示宣传作用,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编研,这样既拓展了学校文化资源又丰富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
第二,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服务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档案详细记录了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目标、组织作风和办事风格。各项规章制度的立、改、废体现了学校不同时期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变化,是学校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师生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
第三,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服务大学环境文化建设。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层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它直接体现出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背景。校史馆、档案馆往往是一所学校富有学校特色、主题鲜明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还有依据档案记载建设的展现深厚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建筑、雕像等丰富了校园环境文化,而校友石林、校友树等更是大学环境文化的传承。
三 提升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途径
第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充实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内涵。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提升为大学文化建设服务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馆藏,档案工作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其文化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为丰富馆藏,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认真贯彻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加大档案征集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应留尽留”。要按照档案“为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为未来着想”的要求,增强使命感,增强工作主动性,深入学校的各个层面,以宏观的、文化的视角面向社会、学校、师生,对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的材料进行收集。而网络环境在档案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档案资源实现了共建与共享,切实地充实了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内涵。
第二,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档案文化服务功能的外延。当我们到一所高校特别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校时,最值得去而且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这所学校的档案馆,因为它是这所学校发展历史的浓缩和见证,在它的档案馆、校史馆里,我们能看到这所学校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和发展历程。因此高校档案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档案馆为主体,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特色馆连成一体的档博文史馆,这将拓展这所学校的办学思路,提升这所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加强档案馆档案编研工作,拓展放大档案文化服务功能
要发挥高校档案馆文化服务功能,只是提供孤立零散的数据、文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大量的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和系统的深层次编纂、研究,发挥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推出图书、档案文献、专题展览等成果形式,产出具有高校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档案编研具有层次高、生动、方便、广泛、集中、长期的优点,可以收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史实、历史沿革和机构变更、学科及专业发展、毕业生情况等一系列学校发展的纵向信息,有利于激励学生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有利于提高师生对于学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有利于高校科研向生产力转化,服务民生。
高校档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馆应顺应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服务大学文化建设,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郜战红、王小容.发挥档案文化功能服务高校人文校园建设[J].科技文汇(下旬刊),2010(11)
【关键词】大学文化;内涵;特点
一、前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所在,在大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矛盾,大学文化建设也有衰微之势,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探析大学文化的内涵,正视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升大学文化建设之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张桂霞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以大学为载体,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筛选和积淀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大学所有财富的总和。”[1]旷勇,赵红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创新品格和历史积淀,既包含和反映着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也体现着大学师生实践探索精神和理想追求。它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贯穿于大学发展的方方面面。”[2]也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大学文化实际上指的是高教文化,其内容主要有:追求真理的传统和意识,追求高尚品质的意识和精神,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情怀;追求社会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境界,追求文明、进步的文化自觉。[3]尽管学者们对大学文化的解读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对大学文化本质的认识却是不谋而合,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物质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因而,现代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应着力体现在维护大学自治, 坚守学术自由;崇尚多元文化,促进和谐发展;凸显人文关怀,彰显卓越意识;倡导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健全人格,追求文化认同等方面。
三、大学文化的特点
大学文化是大学为物质基础,以师生为物质载体所衍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它通过大学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办学理念等来体现大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同时又以大学的制度特点、大学的环境特征与大学精神与理念来反映大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自觉与坚守。大学文化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开放性,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坚守性,既具有批判性也具有包容性。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发展源泉,是一种独特却又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
四、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今我国“大学正面临着都市化、市场化、功利化、教育大众化等多重压力,大学文化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4]同时也有学者担忧“大学在科技发展中虽然占领先地位,但是大学文化却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而日渐沦为边缘文化,无法成为社会文化的发动机和主流文化的代表。”[5]主要体现在,大学自身主流文化分化和缺失,致使大学文化未能在社会文化中占有应有之地;大学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制度保障,未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支撑和足以促进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面对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未能体现足够的应变与创新性,在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未能尽如人意。
五、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要想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确立自己的稳定地位,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性化问题,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性化取决于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达到的文化自觉程度,在此过程中,大学承担着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6]大学具有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大学文化建设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大学文化建设能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大学文化建设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可以积极探索出文化建设的规律与路径,并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范例与理论支撑。
六、大学文化建设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以先进的主流文化为主导,反对和抵制落后的腐朽文化,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弘扬大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秉承育人为本、科教兴国的大学理念,以兼容并蓄,包容的姿态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并吸纳先进文化。其次要积极探索大学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规律的指导线建立大学文化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并建议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机制,保障其良性发展。再次要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契机,学习国外先进的大学文化建设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其成功之路,取其精髓,结合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有我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最后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大学中心工作来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使大学文化建设多元化、制度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张桂霞.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6):163-166.
[2]旷勇,赵红.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83.
[3]王长乐.大学文化简论[J].天中学刊,2000(12):70-15.
[4]柴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5-10-20.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01-02
没有受到大学人文精神熏陶,使之成为自身血肉的一部分,变化其气质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大学生。没有其独特精神追求的大学,也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真正的大学应该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这里,师生都不知不觉地发生着一种变化,它们永远地改变一个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学习以及自我的关系;在这里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创生着一种朝着进一步向未知之境开掘迈进的阔大和开放的氛围。
1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大学人文精神是充分反映大学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人文关怀不仅能使大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会使大学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大学是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的,因为大学原本就是人文主义的一种体现,人文精神对一个大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923年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做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将“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列举为北大精神;1927年北大著名教授并曾任教务长的到浙江发表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提出“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鹊的。”[1]这些可看成是“大学精神”一词的语用源头。1998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前夕,陈平原写了《北大精神及其他》,任剑涛、杨东平等人使用“大学精神”这一概念写文编书,开始了“大学精神”概念的独立运用。
大学文化的精髓在于培育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的生存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大学文化与重振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积极探索在改造旧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广大师生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熏陶功能。大学文化的精华培育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又促进了大学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大学精神的土壤,而大学精神又是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灵魂和最高体现。
2 大学精神的缺失对大学文化的影响
2.1 大学精神的缺失导致价值观的偏向。大学精神的缺失使大学文化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倾向。时下的高校校园少了些老一代学人“十年磨一剑”,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多了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色彩;少了些深刻,多了些浅薄;少了些精品,多了些平庸。实用主义的风气侵蚀校园,以为时下兴盛有用的就趋之若骛,认为不能立竿见影的便撇在一边;目光短浅,浅尝辄止;重视专业教学,忽视通式教育,出现了盲目追逐“热门”和时尚的潮流。工具主义的突出表现则是把教育的目标局限于教授或学习某种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健全的人格修养和全面的知识结构,也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潜能。
2.2 对大学文化的整体功能的认识不足。许多高校虽然也在大力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但只是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就是树立一些雕塑,开办学术讲座,举办一些文艺晚会或体育比赛,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但通常也难以持久,时断时续。领导重视时就多做一些,领导的关注点有所转移,则难以坚持。这样一来,大学文化建设就可能流于形式,不能向其中灌注一种文化精神,从而显得有“形”而无“神”。把大学文化建设与一般的校园事务等量齐观,认为学术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行政权力的推动和安排,从而忽视了学术文化应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基本前提。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切实使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是我国高校乃至我们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2.3 缺乏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爱因斯坦指出:“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事物乃至对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2]这体现了大学教育对人格塑造引导的必要性。大学不是职业学校,读书也不仅仅为了职业,而是为了人生。人类所有的知识学问对于人生的作用,有的很容易看出来,有的短时间甚至永远看不出来。
孔子说:“君子不器”。一个人不是“工具”,除了有专门才能贡献人类外,他还是一个“人”。对于世界社会要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也要有能力去欣赏。如果一个学校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人生”的拷问与“人格”的构筑,那么训练出来的人只能成为社会的“工具”。
3 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创新高校大学文化建设
3.1 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史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重要的熏陶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宣传大学精神对学校建设和大学文化发展的作用,积极倡导大学精神在学校的发扬光大,使广大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精神的力量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大学精神是在办学历史的积淀中,在不断培育中形成的。只有大力践行学校精神,才能使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宣传校训,使之成为团结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力量,大力加强校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教师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校精神的培育和传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从学校的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所处地区的文化环境等存在的差异的现实情况出发,将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有机地融为一体,努力培育具有文化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3.2 以大学精神统领大学文化建设。构成大学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雅致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文化。要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建造品质高雅的人文景观,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要增强环境意识,使师生员工认识到“没有环境便没有教育”和“环境育人”的道理,引导大家爱护自身生存及工作、学习的环境。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要增强大学文化的科学人文底蕴,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勤奋钻研、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的教风和高效民主的管理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校制度文化。
3.3 回归大学文化本质,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高校师生不论研习人文类学科还是理工类学科,都需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的历史和现实、大学的每一活动每一机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教育,都培养学生的诚信、仁爱、自律、责任等现代人文素养,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自由本质,这就要求开展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注重对人的感情及情感的培养,是对个体价值观、责任感的培育。大学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是通过高校师生的示范作用,把先进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推广到全社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严格自律,做高尚的人,做有道德的人,具备科学素养的与时俱进的健康的人。
3.4 发挥大学文化的精神创造力,提高文化辐射力度。精神创造是“大学精神”的传统,英国人的“绅士风范”源于牛津和剑桥人文传统;柏林大学坚持“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对德国人崇尚科学,处世严谨的品质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可见“大学精神”创造本身就是文化辐射的过程。
大学的精神创造和文化辐射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的精神产品的创造。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创造精神产品保证了大学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创造精神产品也为大学在教育系统中不断以全新的知识教育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大学文化对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活生生的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过去,人们只是从校园本体孤立地理解大学文化,把大学文化看成大学自己的事。今天,社会开放已经打破了社会系统间的封闭性,大学校园已经融入社会整体系统之中,特别是与所属社区之间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当前,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又从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层面提升了大学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社会文化与大学文化、社会文明与校园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文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
在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大学应该有勇气、有能力,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有勇气、有能力,打出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这样一面生机勃发、气势雄浑、魄力非凡的大旗。当我国大学精神的旗帜迎风烈舞成一种庄严的象征和召唤,大学文化才能重振辉煌,大学也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
参考文献
一、传承文化精神,助推大学发展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际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一个贫瘠的大学。”大学要有大学的文化精神,要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品牌。围绕大学精神风貌的塑造,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充分领略大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将大学文化的精髓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内心,充分体现于其具体的行为之中。通过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建设,树立文化引领人、熏陶人、培育人的理念。大学文化建设要积极传承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大学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大学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特有的发展规律,体现独有的文化品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大学历史传统的梳理与挖掘,积极总结自身优秀的文化,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石。大学文化精神传承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内在诉求,以个体的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点。个体的价值得以尊重与理解,必将有益于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要树立学生至上,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深入的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并在具体的细节上予以落实。其次,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为每一个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其将个人理想与群体理想有机地融合。第三,创设向上向善的育人环境。大学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依托。
大学文化精神最终要体现在培育的对象上,通过人来折射,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展示。因此,创设敏学笃行、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追求至善的为学环境至关重要。大学文化精神要突出个性。有个性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建设有个性的大学文化,以个性文化作支撑大学才能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个性文化是大学文化区别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大学完成引领社会文化使命的重要前提条件。个性化的文化也正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大学文化的独特个性,来自大学自身办学经验的总结,从自身发展的独特进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汲取精华,形成自身独有的优秀的文化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自身特有的文化布局,尊重传统,展现大学的文化精神之美。大学文化精神要有延续性。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淀与凝练。大学文化不是死板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也呈现出日益多样的姿态,大学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充实。基于此,大学文化建设要秉承传统,严守核心,与时俱进,重在传承。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浮躁,克服大而全,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中的体现与传承,要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大学文化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大学文化精神必须贯穿于大学有机体之中。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每一个环节都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要加强人文环境、景观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通过环境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强化每一个人的文化自觉。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个大学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大学文化精神由个体到全体、由特殊到普遍,使大学精神成为全体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在大学建设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推动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突显民族文化,强化地方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此,大学应当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及传统文化,建立文化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文化类型及层次结构,促进文化的交叉和融合,不断汲取富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文化因素,使大学文化保持鲜活的生命力。重点是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制定适合大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进而形成各自的育人理念和风格,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大学文化的特色化。每个地方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的大学,应结合本区域的民族文化去构筑彰显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建设理念。大学应加强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培养,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强化民族凝聚力教育,强化民族精神的凝练,民族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石,大学的历史发展、精神传承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想形成特色,必须善于总结历史,提炼精华,突出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彰显大学自身的特色,保持大学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特色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思路上,由质量来衡量。
提高文化质量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在整合地区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大学文化质量建设,提升大学的文化内涵。大学要重视挖掘文化内涵,深入实施文化质量工程,提高文化质量,确立文化建设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文化素养较高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调整优化大学的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要将民族特色与世界眼光有机融合。要本着开放的视野,融入世界文化大背景中,放眼世界。大学的历史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产物,面对急剧发展的世界高等教育,我国的大学文化还是相对滞后的,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向西方先进大学文化学习,以更好地彰显自身特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大学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丰富的过程,也就是推动自身科学、合理地发展的过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只有打造属于自身独特的东西,彰显大学的文化品性,大学才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才会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自身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进而发挥自身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社会文明
大学的四项职责中引领文化是其中之一。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主阵地,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与创造者。大学的理想、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责任等都与社会文明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作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理应积极弘扬主流文化,积极助推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应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大学作为培育社会公民的场所,理应承担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引导公民趋向健全的人格,塑造丰满的精神,促进全社会道德风貌的积极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大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用核心价值观培养人、评价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大学文化建设应积极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要围绕社会发展展开,针对社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建设,如果脱离了社会,那么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是虚无的,无法获得持续的动力。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积极弘扬人文精神,倡导理性精神,高举科学精神。作为学术圣地,大学要体现自身的学术价值,要不断地求知、求真,探寻真理,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提升社会的文明。大学文化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文化产品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可,将是大学文化建设成果有效性的鲜明体现。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其社会适切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展现着大学的文化建设水平。人才的成长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提升,是大学文化长久浸染的结果,换而言之,大学人才培养背后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使命。这种使命能否完成,关键要看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研成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维度,展示着大学文化的另一面。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 内涵 矛盾关系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大学文化则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沉淀、广大师生的努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代表着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引导着社会思潮的形成和走向,传承着人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维护着社会价值的标准和规范,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演变;既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又时常引领社会文化先声;既为社会文化创新提供帮助,又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深刻认识大学文化的内涵,探索大学文化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和着力点,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二、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关系
大学文化建设既受到大学自身结构变化的制约,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文化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相互冲突的地方。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来看,大学文化从某种层面上既展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又结合了时代的现实,创造并书写了新的历史。纵观我国大学文化的历史变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学”,到近现代以来受到西方大学制度影响下的“大学”,再到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学”,无一不映照出社会变革的文化剪影。
相对于快速变革的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大学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和组织特征,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性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学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因此,需要对大学的传统与现实精神价值体系进行哲学层面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现实生活中树立主流价值观,坚定不移地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强调:“一个国家的自信,除了体现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不能闭上眼睛不看世界,要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建设在民族化与国际化上具有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而且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各种文明养分的吸收。面对民族化与国际化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冲突的复杂社会文化环境,大学文化建设要承担起引领青年学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既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传承与创新是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方面,大学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大学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对大学的办学经验、治校理念、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提炼,大力弘扬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创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大学应根据时代要求及社会的需要来革新办学思想,丰富大学内涵,为大学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大学跟上时展的步伐;只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创新,大学的优良传统才能得到传承与弘扬。
(四)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个性与共性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个性与共性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须遵循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以学习研究宣传,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大学文化建设要在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基础上,保留大学的个性特点,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展现不同大学的专才与特色。大学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大学的培养特色与研究特长各不相同。然而,当今大学教育存在的趋同性,严重影响着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教育的趋同性愈加普遍,越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因此,能否协调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个性与共性的冲突,决定着大学发展的成败。
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实际上是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外化形式。大学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价值认同、汇集凝聚、创新发展而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中矛盾关系的梳理,既能够了解一所大学的历史足迹,又能为大学的规划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以点带面,通过文化建设带动大学的全方位建设,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切实担负起建设一流大学的历史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3-7.
[2]李舟.当前大学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71-172.
关键词:大学文化专业建设以人为本
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大学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的观念。大学文化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优秀的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大学的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大学文化的建设。
1 关于大学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我比较认同的一个定义是:文化是人创造的,人是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的。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从而使社会得以发展。凡是文明的社会,必须以先进的文化为指导。
传统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这是因为传统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己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文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如何审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 大学文化视角下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考。对专业建设这一问题,可以从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分析。
专业设置是一个一环套一环、彼此相连的系统工程。首先,社会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其次,设置了专业就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第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而培养计划里要体现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第四,按培养计划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第五,按照课程结构体系的要求,研究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最后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这其中还包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例如,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在设计所讲授的一门课程时,想没想到这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和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就是说,设计这些东西时,专业建设负责人是从上往下设计的;而每一位教师在做具体的教学工作时,是要从下往上按照这个系统链循序向上去考虑的,而不是孤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专业建设负责人设计课程结构体系时,不能按教师设课,也不能因为没有教师就不设课。同样,教师讲课时,也不能不顾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只是按照个人的喜好去讲课。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些课程学生学起来比较卖力,有些课程学生们不愿意学?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2.1 课程设置的问题。
2.1.1 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其中的一些课程能不能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
2.1.2有没有因人设课的问题和因没有人而不设课的问题?
2.1.3 教学大纲制定得是否合理?能不能贯彻培养计划中确定的教学思想,实现培养目标?就是说要研究每一门课的大纲,研究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2.1.4 有的课程的教学安排,完全不顾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管哪个专业,都用同一本书、同一个大纲、一样多的课时、混在一个班级里由同一个老师授课,这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2.2 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
2.2.1 教师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了?如果投入了,就应该了解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遵照专业整体计划的要求,力图使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2.2.2 教师的教学水平能不能达到要求。例如“两课”教学,学生们普遍不愿意学。可是,其中有的老师讲的课学生却很愿意学。为什么?抛开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显示出的不就是个人教学水平问题吗?教师能不能根据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实在是个水平问题。
2.3 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价值观里确实有一个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问题。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学生们往往追求一些显性的、表面的、能够表征他们学习成绩的东西,例如英语的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等。追求分数和证书,因为这些能够给他们直接带来就业的筹码。而有些涉及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由于它是隐性的,所以学生往往不会太重视。可是,很多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是很大的,从长远看更利于就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3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另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以教师为本。
3.1 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要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尽量体现人性化,使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环境都能给人以美德感染和道德熏陶,而且要将“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观念深植于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头脑之中,要在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和引导工作中贯彻和落实这一观念,从而使大学里所有教职员工都能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岗位,在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各个方面,做到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陶冶人、感染人。
3.2 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来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大学组织管理制度必须摒弃传统的物本管理的思想,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培育,充分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创业精神,真正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第二,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精神,把创新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之中,贯穿于实践教育之中。第三,要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行为制度。要加强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第四,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学生自我管理运行体系。在大学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教师、学生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及方法
纵观西方大学文化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世界名校大都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哈佛实行学校自治、校友会民主选举校长的制度,在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的融洽氛围下,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也在生机勃勃地展开;耶鲁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制度,学校的董事会并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是由教授组成教授会,具体管理校园的大小事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的是学院制和导师制,行政管理制度非常松散,学院与“中央”大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联邦制,学院是独立的、自我管理的自治团体,仅通过导师制与学校连结。这些学校管理制度的严密与完善,避免了管理中的混乱,保障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国外大学普遍重视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这是名校在物质文化上区别于一般大学的重要特征。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建在古朴典雅的小镇上的高等学府,校园的建筑风格按照中世纪庭院式格局设计,这种四合院式的和谐之美,无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耶鲁大学有着极具吸引力的全球化教育环境:一座座以巨大石块砌成、尖顶直刺蓝天的钟楼和高塔带有深深的宗教色彩烙印,加上间或从教堂里飘来的钟声,给行走在校园中的人一种神圣、高雅和宁静的感觉。另外,西方大学的景观文化建设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开放性。国外大学的大门两侧一般是没有围墙的,取而代之的是学校的一些实体建筑,大门与建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都会向社会开放,与社会交错融合,甚至有些高校被社区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体现出西方大学开放性、亲民性的特征。
二、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重塑大学精神
我国各高校要在继承自己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大学经验,建立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一是要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培养。学校领导层不应因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持久性特征而忽视其发展,相反,要以足够的信心、耐心和胆识,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精神文化。二是要积极倡导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内核,是重塑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学应该积极探索学术能够自由进行的有效区域,给学术以充分的自由和空间,使大学精神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重塑。
(二)积极促进有效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改革
大学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必须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相一致。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精神转化为物质。大学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应该体现民主治校的理念,体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保障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新时期,我们要积极借鉴西方大学先进的管理体制,在保证党对高校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模式,坚决发挥校长的行政核心作用,继承和创新办学理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
(三)加强特色大学环境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