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07:06: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污水厂实习个人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企业重视是前提
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公司是技术密切型企业,90年代初,水厂、污水厂的生产控制刚实行自动化的时候,上下位机人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经验的仪表、工艺、自控技术人员是各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公司竞争的对象,企业存在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相对而言,在企业内,竣工结算编制工作受重视程度稍显不足,事实上,竣工结算的编制对项目的最终效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调动结算编制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对相关项目的竣工结算成果进行检查考核,建立成本管理体系,为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
2结算编制人员的业务水平,是编好结算的基础
要编好竣工结算,编制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比较专业,结算编制人员除了能正确理解计价表子目的内容,准确套用子目,能对人材机进行必要换算,准确理解和运用合同条款对该调整的费用进行调整,此外结算编制人员还要了解工程的施工过程、设备的安装工艺,否则是无法准确套用计价表子目的。比如,加氯系统常见的类似阀门的加氯过滤器,一般的口径是DN25或DN32,同样,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砂过滤器,其设备尺寸的长宽都达到1米,安装时需要使用起重机,曾经有投标单位把加氯过滤器安装费报到千元,而砂过滤器的安装单价只有数百元,这些都是因为对工艺设备不了解而造成的。为了培养有经验的竣工结算编制人员,一般要让他们去工地实习1-2年,充分了解和熟悉现场施工情况,掌握各种设备、仪表、管道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进行现场变更的签证和费用计算。加强对现有专业人员的培训,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考试,如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计价表的交底、造价员、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考试等。同时,让个人利益与其水平及业绩挂钩,督促员工自我学习,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编制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编好竣工结算的保证
竣工结算编制人员的工作态度会极大的影响结算书的质量,在竣工结算编制过程中,要有主人翁的意识。结算编制人员在进行工程量统计、结算编制的时候,如果不去了解现场情况,不去核实其它人员或部门提供的竣工图纸或签证等资料的准确性或完备性,只是被动计算,盲目编制,则其最终结果必将出现较大偏差。要让结算编制人员树立主人翁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建立必要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把结算编制人员同具体项目结合,安排他们常跑工地。通过领导放权,来赋予结算编制人员一定的责权,为结算编制创造宽松环境。
4结算编制人员要与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有工艺、自控、电气、软件、仪表、监控、管道、配套土建。编制人员是不可能做到每个专业都能适应,必须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包括图纸的工程量计算、现场工程量的计量、设备安装工艺的了解等等。
5全面收集和整理工程资料,为竣工结算书的编制提供依据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与竣工结算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十分必要。首先,它可以保证竣工结算编制内容的完整性;其次,避免结算审核人员产生过多疑问,保证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
(1)工程施工合同及设备供货合同,合同是竣工结算编制的最重要的依据,因为工程项目的承发包范围、工程的质量及工期要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合同价款付款方式、各种风险的分摊等都由此决定,另外结算中哪些费用项目可以调整、怎样调整,都应以合同条款为依据;
(2)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它是确定项目的标底及合同价的依据之一;
(3)投标报价,实际施工中,变更工程量的价格调整一般要以报标报价为依据;
(4)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单、现场签证单、停工报告、工程师指令等;
(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记录、原始票据、形象进度及现场照片等;
(6)有关费用、价格调整的文件规定(如人工单价);
(7)竣工图、竣工报告等。一般的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公司,做不到在所有项目上配备专职造价人员,现场涉及造价的资料整理,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常见不足有以下几点。
5.1竣工图达不到要求
竣工图,就是在竣工的时候,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实际情况画出的图纸,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变更和修改,竣工图会让发包人或者使用者能比较清晰地了解土建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中管道的实际走向和其它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的部分设计图纸只是流程图,如加药、加石灰、除臭等,根据这些图纸无法准确计量电缆、管道等工程量,如只是在原施工图加盖竣工章,会给审计人员审核带来不便。
5.2工程量签证要遵守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表计算规则,不要漏项
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工艺图中,会出现只注明设备,配套所用的材料或设备不太明确,就需要在签证单或联系单上明确工程量,如液位计、流量计、摄像机等安装所需的支架,压力变送器安装时需配套的阀门。另外,管道或支架签证的防腐要求,电缆敷设的挖土工序等等也要明确。
5.3工程量签证要遵循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表计算规则进行数量统计
如设计图纸将建构筑物内的工艺管道以根计,并注明了净长度,但计价表与清单规范的规则是按其中心长度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长度,如按图纸清单工程量以根统计就少了。
5.4签证价格的确认
水厂、特别是污水厂,由于环境的恶劣,对设备的质量要求普遍较高。相对于变更增加的设备,尽量在建设方或监理确认价格后采购,很多现场签证回复是:情况属实,价格由审计定。承包方的现场人员应当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和其它未明示的成本,首先很多设备都是先付款后提货,财务费用高,其次,很多设备厂家质保是一年,而业主要求承包人提供三年质保,会出现部分设备在没有投入使用时就已经过了质保期,第三,有些厂家的产品不适用于水行业,因为它的质量不过关会引起其它重要设备的故障增加,会得不偿失。审计人员在市场询价时很少考虑以上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另外注意,按计价表计价并非都是合理的价格,有些增补可以通过补充合同的方式确保增补价格的合理性。如某项目,业主要求对中控室进行变更改造,需增加电缆沟,内容包括电缆沟沟槽开挖、底板混凝土浇筑、沟壁砌筑、支架和盖板制安、防雷接地、地砖地坪拆除恢复、墙体的开洞与恢复,种类多,数量少,水处理自动化控制工程施工单位也只能寻求分包。按计价表进行结算没有分包方愿承接,而审计时,肯定是按计价表计算,甚至按照合同专用条款还需要下浮。
6仔细分析,不要遗漏有关费用
竣工结算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之一就是漏项,意味着净利润的损失。为了防止这种失误,根据我对竣工结算工作的分析与总结,认为应考虑以下几点。
6.1关注政策性变化而引起的费用调整
如材差系数的变化、人工工资标准、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化等。目前很多地区都定期公布人工指导价,现场人员如果对有关规定不太了解,所整理的现场资料就会不严谨,给竣工结算时的价格调整带来不利。
6.2投标时按正常施工计算费用,结算时需按实调整的费用
如起重设备的机械进退场费,由于非承包人的原因,造成大型机械的多次进场。特别在水处理改造项目中,为了不影响水厂或污水厂的生产,招标文件上承诺的停水停产条件有时兑现不了,而造成承包人成本的增加。上述费用都需要计算。
6.3合同专用条款规定的有关费用
如优质工程奖、提前竣工奖、赶工措施费等、安全文明施工费等。这些费用一般在合同的专用条款中,结算人员应当认真研究合同文件。
7正确处理与业主、监理、审计单位的关系,是做好竣工结算的保证
1.1找出存在问题
以往的高校培养模式中,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思想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直接教学目标,而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为目的;实验教学内容过度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类型较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实验教材落后,未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过程强调模仿和训练,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规定的实验方案、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即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没有主动思考。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发展十分迅速,领域在不断扩大,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学科水平提升很快,但在本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前述问题,亟待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开拓新的培养方法[6-7]。
1.2确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8],摸索出了一套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顶天”、“立地”式,即:一方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和环境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实现“顶天”;另一方面将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暑期学校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中试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锻炼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立地”。
2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
2.1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实验教学内容与我国环保形势和国际学术前沿接轨,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改革研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实验室主任孔令仁教授就将自己的“光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实验课“环境化学实验”中,开发了“萘水溶液中的光化学氧化实验”、“产生柱法测定萘水的溶解度”等新实验,近年还把新开发的“多功能光降解仪器”应用到教学实验中;杨柳燕教授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和筛选实验”,并将Ames试验转化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实验”;孙成教授把新技术“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应用到专业基础实验课“环境监测实验”中,开发了新实验“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测定废水中苯酚与2,4-二硝基苯酚”;高士祥教授将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糊精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研究”的部分内容编写成研究性实验———“增溶实验”,应用于低年级学生的开放性实验中,等等。
2.2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南京大学自2007年4月起全面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由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设立创新训练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追加投入经费和人员指导,构建了完整的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也展现出较高的科研热情和良好的实践能力。3年来累计申报通过65项,支持总经费26.7万元。其中2007年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8项;2008年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15项;2009年目前已获得省级1项,校级14项。迄今已结题16项,获得国家级优秀3项。
2.3开放性实验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低年级学生主要接受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实验训练的特点,依据学校“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学原则,为浦口校区一二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设置开放性实验,提高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放实验的内容及手段均综合了多门学科,是集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其中包括:小麦受重金属胁迫实验研究、工业废水实验室模拟多级处理实验、浦园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检测与控制研究、浦园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与控制研究等12项实验项目。参加学生120人次/年,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及论文[9-10]。
2.4本科生导师制度
为强化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环境学院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吸纳本科生在二三年级即可自主选择导师、参与导师承担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对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资料室,提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进行实验和研究活动,鼓励本科生学研结合,积极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在本科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受益于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发表了学术论文,参与了专利申请。近年来,本科生37篇,其中SCI论文10篇。
2.5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与导师科研课题挂钩
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均从导师承担的课题中选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术前沿。根据近3年的统计,41%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指导老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29%来自省部级项目。
3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极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承担着解决经济发展中必然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的重任。因此,实验教学中心突出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和社会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11-12],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目的。
3.1暑期学校
南京大学自2003年起实行3学期制,在暑期举办5周时间的暑期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心承担了环境学院“暑期学校”的教学任务,通过聘请国内外学者开设专题课及讲座、安排研究型实验、组织数学建模等竞赛培训、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小学期总结或撰写学术小论文等,提高综合能力。
3.2教学实习
中心与多家科研院所、企业、环保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工程和社会的机会。这些基地包括: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石化扬子石化水厂、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环境保护局、江苏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均有良好的设施、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学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实习的要求。其中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中试基地,成为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3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学生经过社会实践的洗礼后能达到“长见识,增才干”的锻炼效果。中心在学生实践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支持力度,连续3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多支团队和个人受到省级和校级表彰。以2008年为例,成功申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9个,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湿地使者行动”、“绿色蒲公英”等实践团均引起了当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和称赞。
3.4环保协会活动
中心通过支持南京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环境主题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对外交流,服务于社会。如开展各类环保知识讲座;组织“绿色”系列活动———与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在校内以及紫金山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务;在南京市梅花山以及扬州市开展环境风险与人身健康调研系列活动;组织绿色活动、湿地使者行动等品牌活动。
3.5实验教学开到海外
为拓展人才培养视野,中心致力于本科生国际交流合作,将实验教学的课堂开到海外。
(1)本科生赴海外著名大学插班学习。每年均有人数不等的学生派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芬兰和香港等地学习和生活,直接接受国外著名大学的熏陶,培养实验能力和国际化的眼光。
(2)赴美科学实践之旅。联合美国自然科学研究院和美国圣约瑟夫大学于2008年8月共同组织了一支包括2名教授、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和8名本科生的学习交流团队,赴美国费城等地参加了为期20天的活动,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迈出国门、接触世界、开拓视野,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环境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努力探求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3)赴名古屋市、常州市污水处理厂参观比较实践。2008年8月,05级同学组团联系并参观了日本名古屋市的名古屋市宝神污水、污泥处理场、宝神废物回收利用中心以及挖留污水处理厂,通过与名古屋污水处理厂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就名古屋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处理工艺等展开讨论,同时结合环境工程暑期实习前往常州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实践,比较了两市污水处理发展情况,尝试找出差距,并探究了中国在发展污水处理时的着力点,如何预防缺乏远见的发展模式。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郭一旗
当你看到鸟巢、水立方承载2008奥运盛典迎接世人的时候,当你看到迪拜塔代表着人类向往苍穹,无限追求梦想的时候,当你面对CCTV新址怪诞的形态“违背力学”的拔地而起而被折服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座座建筑背后的设计者——建筑师。
选择建筑学之前你要知道,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建筑学专业都会进行美术测试,当然我国的大学也不例外。有的学校会比较严格,如果未通过加试直接无条件转入别的专业,但是大部分学校只是摸底而已。对于没有一点美术基础的同学也不用担心,高考之后有三个月的时间去学习素描速写,因为大一的时候会有这些基础课程,有基础的同学自然学得轻松。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但是大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建筑设计。由于建筑的特殊属性,例如造价高、建造使用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建筑设计的难度远远高过了其他有关设计,因此,建筑设计是对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近代的建筑师常常引用一句话来表达建筑设计的目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就是建筑师是在创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便用者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追求。
当你步入建筑学专业时,大一的你一定会被绘图作业压得难以翻身,加上手绘是建筑学的基本功,很多老师非常重视,所以赶图就是你生活的主旋律。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很忙”已经成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口头禅。在建筑学贴吧以及各种论坛中,如此的吐槽和心得并不少。有人开玩笑地说,晚上为飞机导航的除了灯塔,就是建筑学的系楼,彻夜的灯火通明已经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选择了建筑学,就像选择了一条苦行僧修行的道路,所以只有爱它的人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当然交图前夜,同学们聚集在专业教室赶图的场景也是别的专业同学不可能体会的。
当你进入大二开始接触各种类型建筑设计时,你一定会为方案被老师毙掉无数次而痛心疾首。“天下没有不要改的图”已经成为建筑学子默认的“行规”,看到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图的时候,心里的滋味恐怕只有准建筑师自己才知道吧。看到一张张成图挂在墙上等待老师评图打分时,面对老师有一种面对甲方的感觉;和大家一起设计参加比赛,则有了建筑师在设计院策划方案的体会。
随着大三大四各类型建筑的深入积累,以及对规范法规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建筑设计能力,对于建筑学子来说,就需要进一步累积实践经验,所以去设计院实习对于建筑生迈向社会是很重要的一步。到了大四,就是大家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了。有的人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有的人选择了出国,有的人选择了就业……由于中国当今的发展速度,市场对于建筑生的需求供不应求,找到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对于高三的你们,如果对建筑学心向往之,现在还是好好复习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吧!因为建筑学强势的院校,特别是建筑行业公认的的老八校(包括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新四校(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都很高。如果你如我一样只能进入一所普通院校实现自己的建筑梦,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是一个重视能力的专业,一切靠实力说话。
面对较好的就业环境和累并快乐着的建筑学生活,你是否愿意与我们一起去追随前辈大师的脚步?依稀还记得孩童时海边沙滩上的一个个沙堡,还记起家中满地堆积的积木,或许那时的你已经对设计建筑有了一点懵懂的向往,渴望着去建造一个人类历史永恒的载体,凝固的音乐——建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让水循环起来
长安大学 石娇娇
所谓给排水,是城市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的简称。也许你脑海里会呈现出下水道、排水管等画面,其实,这只是给排水的一部分,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给水厂设计、污水厂设计、市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安装、消防、环保等方面也属于给排水的范围。可以说,给排水无处不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课、体育等公共课外,还要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电工学、工程土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面会学到水泵与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给水排水仪器仪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有机化学、给水排水计算机程序等。根据不同大学的特色不同,所学的课程会有相应的改变。就排水工程来说,这一课程通过学习怎么算设计流量,来选择管道直径;水泵及水泵站课程通过学习水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行方式、维护管理及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将基础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等;建筑给水排水则学习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选用适用、经济、合理的最佳供水方式,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本专业还会进行课程设计,也就是运用所学内容,做泵站、给水管网、排
木材科学与工程:化“木”为“材”
南京林业大学 许洋
当拿到房子的钥匙,接下来顺理成章的画面不是搬新家,而是对房子进行大改造:刷墙、铺砖、接线,当水管网的初步设计,锻炼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去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等相关工厂,由工作人员带领进行参观实习,把学过的课程和实际与水厂、污水厂的运行过程结合起来,使学子对本专业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
目前国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比较有实力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大学等。清华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环境工程学院,但对于本科生来说只有环境学院这个大类,不分具体的专业,所以说清华人的给排水除了要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之外,还要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之一,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是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还拥有“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心的副主任单位,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士、挪威等多个国家12所著名大学或研究单位建立了广泛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城建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建筑行业、科研与教学等单位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多种岗位的适应能力。原本的毛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焕然一新后,还要挑选家具为新装修好的房子锦上添花。这时候,如果有一名懂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的专业人士指点的话,效果将大不相同。CCTV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交换空间》,原本装饰普通、无甚亮点的房子经过专业人士的改造之后,立即化“普通”为“惊艳”。这样专业的人士到哪里寻找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来也!
木材+科学+工程,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木材科学,即对木材的认识与了解,如木材微观结构、木材种类的识别、木材材料的基本性质;木材工程则探讨木材的加工与运用,包括制材、木材干燥、木材防腐、木材改性、木制品加工、家具制造、人造板制造、人造板表面装饰、人造板功能性加工、室内装饰、软禁制造、竹藤加工等。因此在大学期间,首先就要学习木材学、木材干燥学等理论课程,了解木材的特性;再学习热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技术课程,认识利用木材的方法与技术;最后再加上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学、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应用课程,将木材的运用与室内装修结合起来。
目前,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大多为农林类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此外还有天津科技大学、北华大学和广西大学等非农林类院校。不同的高校可能会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该专业更侧重于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所以家具与装饰工程概论、维修工程学、家具设计、家具装饰学、家具与室内设计CAD等课程必不可少;天津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将家具设计与室内设计结合起来,因此也就开设了与其相关室内设计、室内装饰工程等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则设置了材料工程、木结构建筑工程和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方向。
不管是哪个方向,大一学的基础课基本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都得学数理化,而且难度不小。大一下学期开始,要学无机化学的和有机化学,而且都要做实验,有些学校大一还要学素描等课程。大二大三开始专业课的学习,根据专业方向不同,专业课有所侧重。虽然该专业毕业后授予的是工学学士学位,因其与设计有关,因此美术功底和美学认识也必不可少,所以有些高校还开设了美术与美学的相关课程。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室内环境不仅要达到舒适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要具有美观的视效。因此,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学子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去工厂,本科生一般做生产管理(这个要下车间)、产品检测(或者说质量管理,也在车间)、市场销售(跑市场)等工作。有的企业招产品研发,但这基本上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
物业管理:专业的“生活管家”
北京林业大学 刘维
告别了福利分房的时代,我国房地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而伴随房地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这一新型管理开始出现、发展,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业管理是指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物业管理在我国出现、发展不过20年,在我的理解中。物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可用“博”“精”“厚”“薄”等几个关键字来总结。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房地产业的后沿,物业管理由多学科交叉集合,涵盖了包括房地产、建筑、法律、财会、环境绿化、管理学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内容。这是该专业“博”的体现。另一个方面则是指物业管理的客体即对象范围极广,从小区物业管理到商用楼宇,从公用建筑到工厂仓库,都可以纳入在内,外延极广。与之相对的是“精”,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精”是对学习物业管理者的要求,在求职期间,我深深感到“人无一技之长,不若一无是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业内的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在知识复合全面提高素质的前提下,必须各自有所“精”,为自我职业规划、学习、择业、发展准确定位。
【关键词】毕业设计 工程实践 给排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07-01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它是对学生在校几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总结,也是为了使学生适应今后的具体生产实际工作而进行的一次预演练,学生通过综合所学知识,既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多年来指导学生进行污水厂设计过程中,体会到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工程实际中科技发展的信息及趋势,从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到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思想、方案等,都必须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并指导学生应用于毕业设计中。
1 工程实际中选取毕业设计课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亦是关系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保证教学基本要求能否落实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毕业设计选题过于单一化,缺乏新意。每年的题目大致相同,学生在设计时通常是套用已有的设计模式或照搬往届的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即使是自主完成,也大多是些落后的工艺,与实际脱节,不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常常感到与在学校所设计的不是一回事,因而不能较快地胜任工作。要把好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关,指导教师应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的前期工作(包括选题、原始条件、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成果等)。
我们要做到不仅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还要尽可能选择结合社会生产实际、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课题,提高“真题真做”题目的比例。掌握当今行业的第一手材料,然后确定选题,课题的中原始数据可取自工程实际或设计院,或者直接选用设计院所设计的项目,这些课题具有工程实践基础,实用性较强,且不断更新和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学生积极性高,毕业后工作上手快,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这在我们以往的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
2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增强工程意识和团队精神
自从高校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每个就业岗位都竞争激烈。招聘单位对用人的条件越来越实用化:如要求有1―2年相关的实践经验、有团队精神、有优秀毕业设计成果等,而对学生历年来的学习成绩只是作为参考,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当场进行一项专业内容的设计演示,以期考查应聘者的实际能力。
我们教学单位应该找到一个方法,让毕业生已出校门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特点是让学生受到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方面的训练,学生惯于教师的全面指导,养成较重的依赖性,独立工作能力较差,缺乏工程实践基础。有意识地改变指导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开始,向学生介绍设计课题的工程实际意义,让学生理解毕业设计对于自身的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明确现在与未来,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从而树立全面训练目标,达到整体进步的目的,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应付老师作业的孩子,而是一个实际工程的首席设计师。设计成败不仅仅是成绩的的高低,更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管网和水厂的建设。接着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提示学生查阅有关设计手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技术参数和资料,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
让学生分小组设计,教师定时检查进度,把握设计方向,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实践过程发现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方案设计和讨论,特别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注意到给排水工种与其他工种配合的问题,小组讨论中有疑问的地方,在每次大组讨论会上提出来与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研究探讨,寻求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此外,在大组讨论会上,每个人将从网上检索到的方法及相关论文中的提法拿到桌面上供大家参考,特别是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方面讨论更是激烈,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每个人包括指导教师都得到了知识的升华。这种小组和大组相结后的讨论方式热烈而有效,完全克服了老师一言堂、一人说了算的辅导方式的不足,同时,每个同学在设计中可以向其他同学索取自己需要的数据,或提供给他人需要的数据,无形之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调与配合,与他人进行沟通。相互之间交换各自所需的信息,最后达成一致共识,就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树立和加强其团队精神的很有效的途径,为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合作奠定了基础。
3 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以往的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毕业设计以前,这样学生对设计课题尚不了解,对实习也不够重视,过程具有盲目性,往往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且缺乏主动性,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向技术人员提出具有工程意义的问题,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价值是事倍功半。
为使实习任务和内容与设计的进程和内容紧密联系,我们采用的是在中期检查前的三周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此时学生已经基本完成计算部分,对于设计有了全面的了解,只是在具体布置构筑物位置和池形结构方面还欠缺感官上的认识,没有形成立体框架,绘制构筑物图纸对于学生是个难点,安排毕业实习能使同学按工程实际的标准绘制图纸。在实习单位学生能主动向技术人员询问各种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发挥了毕业实习的作用,对搞好毕业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毕业设计过程系统地揉合了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独立设计能力、撰写论文总结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能力等四大模块能力,因而,毕业设计环节是促进工科“实学”教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主导者。教师应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利用教师工程技术科研背景,按学生的个人兴趣或发展要求,尽可能考虑未来就业岗位和个人发展方向所需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尽快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
4 结论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使毕业设计教学整体上由所提高,必须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作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毕业设计效果。当然在毕业设计改革中还有许多细节和未考虑到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讨研究,提高教师的毕业设计教学水平和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恩明,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智勤,郭士权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3] 张英杰,张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学校专家组由已离职的校领导和老专家组成,他们在遴选提问时直言不讳,不留情面,确保了遴选工作的公正、公平。遴选责任教授重点评议其学术团队水平、实力,工作目标是否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可行性,责任教授本人是否符合上岗条件、完成预期目标能力等。
2.5 保障机制
为保证责任教授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与制约,学校规定专业责任教授与主要课程责任教授的任期为三年。任期内考核合格的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由学院按程序提出更换意见,报学校领导小组批准。
2.6 约束机制
完善和强化聘约管理和教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对上岗人员实行严格的聘期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聘期内的工作任务,接受聘任期满前的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能否继续聘任、能否竞聘更高级岗位的重要依据。由此构建持续的竞争激励机制。
3 责任教授的特点[3]
经过学校认真遴选,严格把关,使得责任教授具有以下特点:
3.1 贡献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责任教授都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学术骨干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3.2 地位较高,有较大成就和影响力。责任教授一般成果显著,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他们知识渊博,德高望重,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对广大师生员工有显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3.3 思想活跃开放,探索性强。责任教授大多有过出国留学、进修、访问的经历,善于接收新观点,认识比较超前,能从多角度、深层次看问题,思想不拘一格,勇于探索科研前沿新课题。
4实施责任教授制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由于宣传到位,遴选条件严格,遴选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和宽松,保证学校挑选到优秀的教师。责任教授上任后大都踌躇满志,积极投身到各自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上来。通过实施责任教授制,我们体会到:
4.1 实施责任教授制有利于责权利相统一。
责权利相统一的实质是在学校工作中使人事相宜、职责相称、权力与义务相统一,工作绩效与工作报酬相关联。责任制是管理体制的最重要部分。没有责任,就没有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只有将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教师才有努力的方向,才会关心学校各方面的动态,而不是为了应付指标而敷衍;一定的权力是履行职责的保证,若事事请示,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办事,教师就成了上级的工具,而不是履行职责的主体。利是一种激励手段,也是教师的现实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当的利益对职责的出色履行具有促进作用。有了目标,有了保障,有了激励,才能调动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4]。
4.2实施责任教授制有利于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知识和人才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尊重人才是尊重知识的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才,管理工作的好坏还在人才。充分认识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承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对他们充分信任,严格要求;要正确安排和使用教师,做到知人善任,发挥他们的专长。积极探索吸引、遴选和培养、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全面促进我校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4.3实施责任教授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责任教授在教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管理、青年教师培养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等本科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2007年实施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中,在责任教授的积极参与下,广西大学成为全国首批60所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校之一,入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二批示范点项目学校,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2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15个专业被评为广西优质专业,新增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个自治区优秀教材立项建设项目。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夺得广西第三届“挑战杯”,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项大奖。责任教授制目前正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务司正司级巡视员.崔邦焱.多渠道融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2005]1号.
关键词:毕业设计;水质科学与技术;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65-02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等基本理论,具有给排水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工业用水系统的水质净化与调节、废水处理与回用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给排水管网系统工程设计、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在相关企业从事生产运行管理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工科高校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中,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目前,国内共有四所高校开设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是武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1]。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5年经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审核研究,同意增列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通过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社会公众认可,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是建设不久的新专业,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毕业设计也是我们亟须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对2015届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思路。
一、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分为设计和论文两大类,设计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计算;论文类有各种废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湿地微生物群落和氮磷含量研究、天然湖泊水环境质量研究及其他专题研究等,选题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因此,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可供选题的范围非常广泛。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37人,毕业设计题目分类、选题人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绝大多数是试验类题目,这些题目与本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是紧密相关的,课题内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及自拟课题。设计类题目非常少,只有4位同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缺少相应的经验,这也是造成毕业设计选题种类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从指导老师师资力量分析,水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是刚成立的,截至2014年12月分配毕业设计任务时,教研室内仅有4位老师。因此,37位学生有4位指导老师,每位老师平均指导9个学生,每位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2015年毕业设计共15周,进度计划总体框架为:第1~4周熟悉研究课题,完成英文文献翻译及开题报告;第5~13周进行毕业设计的主体内容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第14~15周教师评审和论文答辩。毕业设计期间,每周教师指导学生至少一次,检查目前进度及后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指导教师按时填写指导日志,学生按时填写周进展。
二、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种类失衡。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中绝大多数是试验类的,占81.1%,这些题目主要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相关。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为年轻的博士,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给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与自己博士期间科研课题相关的,这些试验类的课题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些题目缺少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不能结合实际工程。因此毕业设计选题种类失衡,导致毕业设计没能很好地体现本专业的特色。
2.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指导环节薄弱。水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目前共四名专职教师,2015届毕业生共37人,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在7~11人左右,虽然给每位学生也分配了第二指导教师,但主要的指导工作还是第一指导老师完成。指导教师在指导多名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3.学生精力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根据我校的教学计划,第8学期的1~16周为毕业设计时间,而这一阶段是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期。目前,高校就业竞争激烈,对于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就业问题,还有些考研同学参加研究生复试,有些同学参加国家公务员或省公务员的考试,有些同学为了找工作而提前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除了投入精力不足之外,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生根据多年来无论毕业设计质量高低最后都能通过的现象,想当然地认为“毕业设计不卡人”,从而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同时指导教师也为学生求职着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毕业设计难度。
4.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答辩有待加强。学校和学院近年来针对毕业设计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中的执行,很多情况下指导日志和学生周进展的填写是应付工作,不能按时完成,采取后期集中补写。对毕业设计的初期、中期检查不够严格,未做好检查情况的反馈工作。
三、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思路
1.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和选题的工程实践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正确认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对学生运用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将平时教学中的课程设计、课内实验或实验周中的相关实验课题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选定合适的设计题目,这样既可以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毕业设计题目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学能力完成毕业设计,给予他们信心。
2.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学校目前的教学进程中,毕业设计在大四下学期的1~16周,从我院很多年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来看,16周的毕业设计偏长,设计内容安排不紧凑,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抓紧时间,散漫情绪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掉,致使有些学生把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仅集中在最后6周,这样也会大大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完善过程管理、严格答辩程序。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是决定整个毕业设计工作成败的关键。毕业设计初期,教师出题结合课题、大学生创新、工程实践及应用等方面,严把出题关和选题关,做到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课题设计有所不同,尽可能地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确保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验相关的药品是否到位,明确下阶段的任务,并按时填写指导日志,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周进展。
学生答辩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从个人对课题工作的总体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图纸的准确性、数量、质量)和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等方面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对没有完成毕业设计或完成的毕业设计质量较差,将不允许其参加答辩。第二个环节是在答辩过程中,除考查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于第一次答辩不及格的学生要求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后仍然不及格的学生,不予通过,要求其重修毕业设计。同时为督促在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学院组织低年级的本专业学生参加旁听,以利于低年级学生熟悉答辩流程,同时毕业设计不予通过的真实例子可也促进低年级学生认真学习,树立良好的风气。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是高校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强调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实践性、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完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严格答辩过程等一些改革思路,希望能不断提高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209)
作者简介:黄向阳(1977-),男,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e-mail)mikecheng@126.com。
摘要:结合长江大学特色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从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计划,优化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了“三大模块”(实验、实习、设计)和“三个层次”(基础、综合、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果。最后提出了“体验建造”这一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方院校;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3404根据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1]。“应用型”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课程设置,以技术应用为前提,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课程体系,优化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深入,很多工程类领域都迫切需要大量工程应用型人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适应这个趋势,人才培养定位也向工程应用型转变,甚至可以参照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与高职院校学生不相上下,而在工程理论水平上高于高职院校学生[2]。
目前,广州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地方高校,根据国家和地方给水排水工程发展的需要,开展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3-5]。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长江大学自1999年开办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以来,人才培养主要以工程应用型为主,但以往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都是参照其他重点高校,收效甚微。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客观情况采取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修订
根据社会与行业的人才需求,对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准确地贴近职业需求。培养目标确定为: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和“工程应用型”定位。按照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对各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课程安排作相应调整,编写或修订了课程大纲。自2006年引入学校特色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6]。为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建立了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使培养方案能满足本专业服务对象(企业单位)的要求,培养方案的制定还征求了本地水务集团、大型建筑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意见,并充分考虑了石油行业背景,重点突出产学研合作培养。
二、优化改革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工程应用能力
课程设置坚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原则,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重实用”,教学方法“重实操”,教学效果“重实效”。并将行业注册师考试内容融入课程教学。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黄向阳,等地方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为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程度,从2008年开始,连续3年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最大不足”问题中,有62.7%的学生选择“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多,培养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少”, 28.1%的学生选择“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与用人单位要求差异较大”,只有9.2%的学生选择“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学条件较落后”。这表明,学生也希望课程设置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课程设置要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参考
据。因此,学校应充分调查企业发展需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教学中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围绕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行业注册资格考试要求等设置理论课程、实习环节及毕业设计题目。目前,学校已经构建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
(一)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基本保持不变,专业基础课程中,加大化学、微生物学、水力学的比重,减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学时数,将三门课程合并为建筑力学。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有针对性。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要求,着眼于企业相关职位的工作任务和动手能力,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仍然按照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置,但是部分课程学时数和内容有些调整。比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学时数由原来的48学时增加到64 学时,增加了太阳能及热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室内给排水节水设计。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和水质工程学两门课程,按照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考试要求,在授课内容上重点突出计算和工程应用部分,而以前则重点突出理论和原理部分。
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着眼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面,以及对暖通、电气等相关设备专业的自学能力。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都是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根据与一些单位的接触和以往毕业生反馈意见,无论设计或施工单位都需要毕业生掌握水、暖、电这些设备专业的基本知识,单纯学习给水排水专业课程显然不够。因此,在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别增加了建筑电气原理、建筑电气设计、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燃气输配5门课程。课程由学校设计研究院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授课,广受学生欢迎。 (二)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国内一些普通高校已经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如昆明理工大学构建了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纵向深入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全面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丰富了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桂林理工大学结合自身给水排水专业多年实践,提出“先仿真,后实训”的实验方法,开放实验室管理,打造“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态度与能力”三结合的实习新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通过项目驱动、真题真作、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了尝试与探索[7]。
长江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开办十多年来,在实习教学上引入了“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而改革前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灌输式”,未考虑学生将来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学生自主性不强。学生毕业设计以往全部都是结合教师的工程项目,而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选题。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学生对水处理基础和专业实验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随着“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展开和校企合作范围的扩大,建立了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改革,增强学生选题自主性,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绘图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培养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实践教学具体改革方案为:(1)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社会需要,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校内其他相关专业(如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联合建立功能完善的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根据兴
趣或专业方向自主在备选实验内容中选择,将“灌输式”实验教学改为“自主式”实验教学。(2)实习教学体系改革。包括“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开展与地方企业合作,拓宽实习基地领域。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制定“渐进式”实习教学计划。(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学生自身情况,选题切合实际,题目多样化,学生根据工作或兴趣在专业范围内自由选题。课程设计侧重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毕业设计侧重设计计算和工程绘图。(4)构建“三大模块”(实验、实习、设计)和“三个层次”(基础、综合、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8]。实验模块从基础实验到专业基础实验再到专业实验,实习模块从认知实习(工学交替1)到生产实习(工学交替2、3)再到毕业实习(工学交替4),设计模块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专业课程设计再到毕业设计。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
(一)制定新的培养方案
理论课程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分别为25.2%,43.7%,13.3%,8.0%,9.8%。实践与理论学分比为 1∶3.65,实践与理论学时比为1∶3.57。新方案中专业基础课程比例较高,课程体系分布与学分学时分配更合理。同时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也比以往增大,尤其是实习(工学交替)课程的比例。
(二)重点建设专业实习基地
重点建设的3个实习基地分别为荆州水务集团公司、桑德环境集团荆州市荆清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宜昌三峡水务集团公司。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过程中,这3个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平台。学生学习兴趣也因此提高,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三)教材建设的成果
经过几年积累,目前课题组主编《建筑设备工程》教材一部,这部教材具有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侧重于建筑设备的工程应用和设计能力。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拓展课程,《建筑设备工程》教材很好地结合工程建设实例,学生使用效果也比较好。
此外,课题组还参编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两部教材,现行教材有多处明显计算错误,没有工程计算例题或者例题偏少。新编教材每章均配习题或者工程设计计算实例,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这些实例都是课题组人员曾经做过的实际工程。
(四)完成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由课题组牵头,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三门课程分别成立教学小团队,团队成员一起为课程制作了全新的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以及相关教学动画素材。教案和课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任课教师必须使用团队制作的课件进行授课,且每门课结束后将课件共享,方便任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
(五)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
近年吸纳2名年轻的博士加入课题组,另有2名年轻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目前课题组副高职称占5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7%,课题组年龄、职称结构更趋合理。鼓励每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改革会议,促进教学水平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青年教师近2年发表教研论文6篇,比教学改革前多一倍。2012年课题组成员还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六)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为便于比较,课题组选择了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30人)作为改革试验,每3个学生配一名指导教师(其中4名指导教师从校外设计院聘请)。学生平时跟随指导教师做工程设计和施工现场服务等工作。经过一学期训练,这些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施工现场问题能力大幅度提高,这些训练比学生以往做课程设计的效果好。与此同时,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也更易理解接受。经过一年的训练,这个班的学生比其他班不但专业课学习成绩好,而且动手能力强。 同时,此次教改还发掘了一批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有些学生主动要求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和设计活动,还申请了国家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有的还撰写了有一定质量的课程论文或工程设计总结类的论文,获得了学校和学院的奖励。
四、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专业教改内容和方法在其他一些本科院校也曾有尝试,但是各学校特色不同。长江大学具有石油行业背景,
是一般工科院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如何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结合更紧密,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是学校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课题组也在思考一些新的做法,比如正在筹划的“体验建造”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选若干名学生作为一个小团队,全程跟踪记录一个大型工程的建造过程,对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是一个水厂(污水厂)或一座大楼(如医院、宾馆、商业建筑等)的建设。从拟建设项目的选址、前期方案、施工图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装修等全部过程,都要记录,每个过程都要有照片、视频、工程进展说明、个人感受等。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期间所获得的素材和制作的成果在专业所有学生中宣传展示。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一种类似记者的身份完成一次学习经历,这种角色体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经历,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是带着任务和使命去做这件事,他们还要将经历与他人分享,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沟通、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体验建造”将会在三年级学生中实施,打造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又一个品牌。
参考文献:
[1] 武晓刚,张奎.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79-80.
[2] 冯占红.建设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7):29-31.
[3] 樊建军,石明岩,罗三桂.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17-20.
[4] 王郑,荆肇乾,林少华.给水排水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探索,2009(4):67—68.
[5] 吕玉铬,王虎奇.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8):18—20.
[6] 黄向阳,张庆,康琼仙.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9):45-47.
[7] 张学洪.创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6):25-27.
[8] 赵平歌,马东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02-104.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of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uang xiangyang, du guofeng, kang qiongxian, peng feng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p. r.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training mode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we reformed o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ode from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lans, theory course systems and the practical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social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talent, we developed a new training program and plan, optimized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nstructed the practice course system of three modules (experiment, practice, and design) and three levels (foundation, 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were made in aspects of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textbook constructio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finally, a new practice teaching mode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was presented.